军史评论:从二战看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3:16:38
刘志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不仅是军事上你死我活的对抗,而且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全面抗争。这场旷日持久的宏大的战争再一次证明,武器装备与军事思想的优劣、国力的强弱、人心的向背等,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具有相对的辩证关系,只有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才 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先进的军事思想比武器装备更重要
  武器装备是军队与战争的物质基础,也是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依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它们所拥有的以坦克、飞机为标志的先进武器装备已经纷纷亮相。陆军新型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等不断涌现,使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步兵也发展为机械化或摩托化部队,并组建了强大的战役机械化军团。空军也是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的军种。日本海军拥有强大的航空母舰编队,力量较强。
  战争的物质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作战思想的转变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在作战理论上,杜黑的“空军制胜论”、富勒的“坦克制胜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受到德意日法西斯的重视。德国古德里安“闪击战”理论提出以装甲战车部队在飞机和空降兵的协同下远程奔袭敌后,实施高速进攻的新的作战观念。该理论不仅充分发挥坦克机械化部队特点,而且促进军队建设,迅速改变了德国机械化部队建设的落后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便完成了机械化军事变革。“闪击战”理论的提出,是二战中德军作战的理论基础,并在战争初期取得了成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机械化战争”理论是由英国军事家富勒提出的,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首先发明了坦克。法国也拥有大量坦克、飞机,戴高乐曾提出过“装甲战争”的理论。可是,英法等国墨守成规,拘泥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战的经验,对先进武器装备带来的新变化反应麻木、迟钝、冷漠,甚至认为富勒的理论是“异端邪说”,并没有认真进行军事变革。战争初期,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在西欧战场集结拥有3000多辆坦克的机械化部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国坦克研制较晚,投入战场的坦克比英国法国少1000辆,但却能把坦克、飞机、无线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作战系统,进行空地结合的大兵团高速运动的机动作战,充分发挥了新式武器的作战效能。
  血的教训使遭受法西斯进攻的国家认识到先进军事思想的重要性,实行了军事变革。苏联实行“大纵深战役理论”,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战术地幅,然后将扩张战果的梯队,包括坦克、摩托化兵等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空降,迅速将战术制胜发展为战役胜利,以尽快达成预定目的。这一理论是针对“闪击战”理论而提出的,首次确立方面军、集团军战役观点,使战局为之改观。美英法等国在实行军事思想变革的基础上,加强对新的军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雷达技术与干扰雷达技术,以及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广泛应用,彻底打破了德军的空中优势;新的快速坦克、“锥形装药”、火箭筒、无后座力炮、火箭以及伴随出现的火炮瞄准和控制方面的改良,再加上新战术的运用,彻底粉碎了德军的坦克优势;声纳技术的广泛采用和雷达技术在海战中的运用,以及由潜艇、水面舰艇和飞机组成的立体反潜技术,使德军的潜艇不再具有优势。
  强大的综合国力比单纯军力更重要
  德意日法西斯为了达到对外扩张、称霸世界的目的,把扩军备战作为重要步骤。自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政府对凡尔赛条约置若罔闻,一再增加军费,掀起了扩军备战的狂潮。一方面,建立适合总体战需要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多方筹集资金以应扩军备战之需,扩大代用品生产、增加战略原料储备,大力发展军火工业。1933—1939年,德国军火生产增加9倍,飞机制造业几乎增加了22倍。另一方面加强军队建设,使陆军从7个步兵师增加到156个师,空军从730人增加到38.5万人。日本为了发动侵略战争,提出“务须动员国民,用尽其力,依靠上下一心,举国一致的力量”。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历届内阁都把扩军备战列为国策。出于侵略战争的需要,军费逐年增长。到1937年猛增到32.7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69%。
  战争初期,德意日法西斯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国战场、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都曾取得过暂时的胜利。在强敌进攻面前,亡国论几乎弥漫着所有被侵略国家。德意日法西斯无不得意忘形,似乎天下归己了,但是历史却并没有按照它们的意愿发展下去。尽管德意日是经济军事强国,但是国土和资源都有限,要吞并数倍于己的其他国家,必然“消化不良”。1943年2月,经过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闪击战”开始在苏德战场破产,陷入西起大西洋沿岸、东到高加索山脉西北端、北至挪威、南至利比亚沙漠的广阔地域的消耗战,因资源贫乏,经济开始走向全面危机。日本是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主要战略物资均依赖进口。其战时经济建立在侵略掠夺的基础之上,受着军事胜负的制约,而军事失败必然导致经济的崩溃。1943年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后,日本逐步丧失在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其战时经济也因此陷入绝境。意大利的经济则更加脆弱。经过较长时期的战略相持之后,敌我力量对比逐渐发生了变化。最终,人民取得胜利,法西斯走向了灭亡。
  参战双方力量强弱的演变,是事物科学发展的结果。1938年5月,当中国出现亡国论之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分析说,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具有很强大的战争力量,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这一点决定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而中国不能速胜,中国的抗战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退步的,它所进行的疯狂战争冒险,只会加剧其本身的内外矛盾,使它走向灭亡。而且日本是小国,它的人力、物力不足以支持长期战争。历史证明毛泽东的论断是高瞻远瞩的,而法西斯是愚不可及的。
  正义战争总是要战胜非正义战争
  德意日法西斯发动战争的目的是瓜分世界,重新确立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它们将战火扩展到世界各大洲、大洋,使直接或间接卷入这次大战的国家达80余个,被卷入大战的人口约1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为骗取国内人民的信任,德意日法西斯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招摇撞骗。德国纳粹党宣称,要集中解决“德国世界政治地位的衰落”问题,“重新赢得德国人民的自由”。同时,利用垄断资本家资助的部分资金,向人们提供一些小恩小惠。在对外侵略中,德国、日本分别打着“民族社会主义”和“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也的确使一些国家和人民上过当。
  随着战争的扩大,被侵略国家逐渐认清法西斯的本质,奋起反抗,正规军与游击队紧密结合,军队与人民群众共同抗战。波兰、捷克、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建立流亡政府,法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开展抵抗运动,美国放弃了“中立”政策。苏德战争爆发后,各国共产党和进步力量纷纷声援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特别重要的是,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实现了世界现代史上空前的国际大联合,充分代表了世界人民的利益。至二战结束时,有50个国家加入这一组织。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经济上互相支援,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于反击侵略战争和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侵略者国家的人民也逐渐觉醒,反战力量越来越强大,反战组织越来越多,形成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二条战线。1939-1943年,德国军官7次谋刺希特勒等纳粹头目。1943年11月,在法国的德国官兵、政治侨民和托特军事工程公司工人代表秘密成立“自由德国委员会”,建立“自由德国军队”,参加法国抵抗运动部队的作战。1943年初至1944年中,德国的工人怠工、罢工事件层出不穷,仅1944年第一季度就发生2300次罢工。1944年上半年,参加罢工的德国工人有1.3万人,外籍工人有20万人。1941-1944年,日本工人罢工130次,有5.3万人参加;同期,日本农民的抗租事件多达1万余起,参加的佃农约有9万人。
  由于法西斯侵略者失道寡助,成为孤家寡人,最终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遭到彻底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证明,为正义而战的人民和军队是所向无敌的,尽管会遇到挫折,但最终必将获得胜利。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博士)刘志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不仅是军事上你死我活的对抗,而且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全面抗争。这场旷日持久的宏大的战争再一次证明,武器装备与军事思想的优劣、国力的强弱、人心的向背等,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具有相对的辩证关系,只有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才 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先进的军事思想比武器装备更重要
  武器装备是军队与战争的物质基础,也是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依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它们所拥有的以坦克、飞机为标志的先进武器装备已经纷纷亮相。陆军新型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等不断涌现,使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步兵也发展为机械化或摩托化部队,并组建了强大的战役机械化军团。空军也是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的军种。日本海军拥有强大的航空母舰编队,力量较强。
  战争的物质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作战思想的转变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在作战理论上,杜黑的“空军制胜论”、富勒的“坦克制胜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受到德意日法西斯的重视。德国古德里安“闪击战”理论提出以装甲战车部队在飞机和空降兵的协同下远程奔袭敌后,实施高速进攻的新的作战观念。该理论不仅充分发挥坦克机械化部队特点,而且促进军队建设,迅速改变了德国机械化部队建设的落后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便完成了机械化军事变革。“闪击战”理论的提出,是二战中德军作战的理论基础,并在战争初期取得了成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机械化战争”理论是由英国军事家富勒提出的,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首先发明了坦克。法国也拥有大量坦克、飞机,戴高乐曾提出过“装甲战争”的理论。可是,英法等国墨守成规,拘泥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战的经验,对先进武器装备带来的新变化反应麻木、迟钝、冷漠,甚至认为富勒的理论是“异端邪说”,并没有认真进行军事变革。战争初期,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在西欧战场集结拥有3000多辆坦克的机械化部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国坦克研制较晚,投入战场的坦克比英国法国少1000辆,但却能把坦克、飞机、无线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作战系统,进行空地结合的大兵团高速运动的机动作战,充分发挥了新式武器的作战效能。
  血的教训使遭受法西斯进攻的国家认识到先进军事思想的重要性,实行了军事变革。苏联实行“大纵深战役理论”,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战术地幅,然后将扩张战果的梯队,包括坦克、摩托化兵等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空降,迅速将战术制胜发展为战役胜利,以尽快达成预定目的。这一理论是针对“闪击战”理论而提出的,首次确立方面军、集团军战役观点,使战局为之改观。美英法等国在实行军事思想变革的基础上,加强对新的军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雷达技术与干扰雷达技术,以及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广泛应用,彻底打破了德军的空中优势;新的快速坦克、“锥形装药”、火箭筒、无后座力炮、火箭以及伴随出现的火炮瞄准和控制方面的改良,再加上新战术的运用,彻底粉碎了德军的坦克优势;声纳技术的广泛采用和雷达技术在海战中的运用,以及由潜艇、水面舰艇和飞机组成的立体反潜技术,使德军的潜艇不再具有优势。
  强大的综合国力比单纯军力更重要
  德意日法西斯为了达到对外扩张、称霸世界的目的,把扩军备战作为重要步骤。自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政府对凡尔赛条约置若罔闻,一再增加军费,掀起了扩军备战的狂潮。一方面,建立适合总体战需要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多方筹集资金以应扩军备战之需,扩大代用品生产、增加战略原料储备,大力发展军火工业。1933—1939年,德国军火生产增加9倍,飞机制造业几乎增加了22倍。另一方面加强军队建设,使陆军从7个步兵师增加到156个师,空军从730人增加到38.5万人。日本为了发动侵略战争,提出“务须动员国民,用尽其力,依靠上下一心,举国一致的力量”。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历届内阁都把扩军备战列为国策。出于侵略战争的需要,军费逐年增长。到1937年猛增到32.7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69%。
  战争初期,德意日法西斯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国战场、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都曾取得过暂时的胜利。在强敌进攻面前,亡国论几乎弥漫着所有被侵略国家。德意日法西斯无不得意忘形,似乎天下归己了,但是历史却并没有按照它们的意愿发展下去。尽管德意日是经济军事强国,但是国土和资源都有限,要吞并数倍于己的其他国家,必然“消化不良”。1943年2月,经过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闪击战”开始在苏德战场破产,陷入西起大西洋沿岸、东到高加索山脉西北端、北至挪威、南至利比亚沙漠的广阔地域的消耗战,因资源贫乏,经济开始走向全面危机。日本是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主要战略物资均依赖进口。其战时经济建立在侵略掠夺的基础之上,受着军事胜负的制约,而军事失败必然导致经济的崩溃。1943年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后,日本逐步丧失在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其战时经济也因此陷入绝境。意大利的经济则更加脆弱。经过较长时期的战略相持之后,敌我力量对比逐渐发生了变化。最终,人民取得胜利,法西斯走向了灭亡。
  参战双方力量强弱的演变,是事物科学发展的结果。1938年5月,当中国出现亡国论之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分析说,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具有很强大的战争力量,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这一点决定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而中国不能速胜,中国的抗战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退步的,它所进行的疯狂战争冒险,只会加剧其本身的内外矛盾,使它走向灭亡。而且日本是小国,它的人力、物力不足以支持长期战争。历史证明毛泽东的论断是高瞻远瞩的,而法西斯是愚不可及的。
  正义战争总是要战胜非正义战争
  德意日法西斯发动战争的目的是瓜分世界,重新确立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它们将战火扩展到世界各大洲、大洋,使直接或间接卷入这次大战的国家达80余个,被卷入大战的人口约1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为骗取国内人民的信任,德意日法西斯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招摇撞骗。德国纳粹党宣称,要集中解决“德国世界政治地位的衰落”问题,“重新赢得德国人民的自由”。同时,利用垄断资本家资助的部分资金,向人们提供一些小恩小惠。在对外侵略中,德国、日本分别打着“民族社会主义”和“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也的确使一些国家和人民上过当。
  随着战争的扩大,被侵略国家逐渐认清法西斯的本质,奋起反抗,正规军与游击队紧密结合,军队与人民群众共同抗战。波兰、捷克、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建立流亡政府,法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开展抵抗运动,美国放弃了“中立”政策。苏德战争爆发后,各国共产党和进步力量纷纷声援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特别重要的是,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实现了世界现代史上空前的国际大联合,充分代表了世界人民的利益。至二战结束时,有50个国家加入这一组织。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经济上互相支援,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于反击侵略战争和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侵略者国家的人民也逐渐觉醒,反战力量越来越强大,反战组织越来越多,形成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二条战线。1939-1943年,德国军官7次谋刺希特勒等纳粹头目。1943年11月,在法国的德国官兵、政治侨民和托特军事工程公司工人代表秘密成立“自由德国委员会”,建立“自由德国军队”,参加法国抵抗运动部队的作战。1943年初至1944年中,德国的工人怠工、罢工事件层出不穷,仅1944年第一季度就发生2300次罢工。1944年上半年,参加罢工的德国工人有1.3万人,外籍工人有20万人。1941-1944年,日本工人罢工130次,有5.3万人参加;同期,日本农民的抗租事件多达1万余起,参加的佃农约有9万人。
  由于法西斯侵略者失道寡助,成为孤家寡人,最终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遭到彻底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证明,为正义而战的人民和军队是所向无敌的,尽管会遇到挫折,但最终必将获得胜利。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博士)
呵呵, 这三条总结得好:)
还有一条: 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因素!
这还用你说呀?
其实这一点根本就不应该有疑问!
参战国的意志!和他所站的立场及如何去动员!正义还是邪恶!最后是看谁运气好!
正义战争总是要战胜非正义战争
  德意日法西斯发动战争的目的是瓜分世界,重新确立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它们将战火扩展到世界各大洲、大洋,使直接或间接卷入这次大战的国家达80余个,被卷入大战的人口约1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为骗取国内人民的信任,德意日法西斯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招摇撞骗。德国纳粹党宣称,要集中解决“德国世界政治地位的衰落”问题,“重新赢得德国人民的自由”。同时,利用垄断资本家资助的部分资金,向人们提供一些小恩小惠。在对外侵略中,德国、日本分别打着“民族社会主义”和“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也的确使一些国家和人民上过当。
  随着战争的扩大,被侵略国家逐渐认清法西斯的本质,奋起反抗,正规军与游击队紧密结合,军队与人民群众共同抗战。波兰、捷克、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建立流亡政府,法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开展抵抗运动,美国放弃了“中立”政策。苏德战争爆发后,各国共产党和进步力量纷纷声援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特别重要的是,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实现了世界现代史上空前的国际大联合,充分代表了世界人民的利益。至二战结束时,有50个国家加入这一组织。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经济上互相支援,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于反击侵略战争和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侵略者国家的人民也逐渐觉醒,反战力量越来越强大,反战组织越来越多,形成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二条战线。1939-1943年,德国军官7次谋刺希特勒等纳粹头目。1943年11月,在法国的德国官兵、政治侨民和托特军事工程公司工人代表秘密成立“自由德国委员会”,建立“自由德国军队”,参加法国抵抗运动部队的作战。1943年初至1944年中,德国的工人怠工、罢工事件层出不穷,仅1944年第一季度就发生2300次罢工。1944年上半年,参加罢工的德国工人有1.3万人,外籍工人有20万人。1941-1944年,日本工人罢工130次,有5.3万人参加;同期,日本农民的抗租事件多达1万余起,参加的佃农约有9万人。
  由于法西斯侵略者失道寡助,成为孤家寡人,最终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遭到彻底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证明,为正义而战的人民和军队是所向无敌的,尽管会遇到挫折,但最终必将获得胜利。

不敢苟同,即使战争的本质有善恶之分,但认可其本质的是战胜国
对某些高人所谓“没有美国参战顶多(二战)多打几个月”的说法不敢苟同。[em06][em06][em06]
分析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