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三辩及其他(转载自一朋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3:24:26

荀子的“三辩”及其他

荀子在《非相》中,提出三种言论:“圣人之辩”、“君子之辩”、“小人之辩”。他的这种“三辩”理论,实施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所谓“小人之辩”说的是,“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君子之辩”是:“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之辩”辩最高级,“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
翻译成白话,“小人之辩”就是说话不用仁爱统领,不体现高明君王的思想,不造福百姓;“君子之辩”,则是明差秋毫,道义彰显,有理有据;而“圣人之辩”就更不得了,它合乎变化,能够放诸四海、应对一切,而且圣人说话,出口就是真理。
君子、圣人的言论自然是要遵循、学习的。怎么对待“小人之辩”呢?荀子认为,“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是”,就是前边说的“小人之辩”的小人。圣王雄起,是必须先杀掉这些小人的,这事简直比杀盗贼还紧迫。因为盗贼可以变好,而错误思想一旦挂帅,那是没救了。
荀子作为圣人三世,他的话咋听咋有一种杀气腾腾的味道。荀子的看法,其实典型地暴露了儒家的致命缺陷,儒家学说并非像看上去的那么温文尔雅。
儒家学说是极端排他的。孔子、孟子等把人的至善秉性归纳为“仁”、“四端四心”(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仁者爱人”,这话让孔子身上似乎具有一种人道主义的光辉。然而,何者是仁?如何对待“不仁”?在这方面儒家极其傲慢和自闭,认为自己认识到的就是天地至理、宇宙真理。到了后世儒家的心学流派,自觉“万物皆备于我”,我心即宇宙天道,表现了极端的狂妄自负。所谓“天不出圣人,万古如长夜”,圣人就像灯塔和航标一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离了明辨是非、替大家规划航程的圣人,人就危乎怠哉啦。
如果自感自身的理念、理论绝对正确、永恒正确、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就不会有谦虚,不会有修正,不会有对其他理念、理论的尊重。于是乎,在对待其他理论、言论时,儒家是十分强硬、霸道甚至暴力的。荀先生把不同意见、言论斥为“小人之辩”,认为要比盗贼还迫切地杀掉持“谬论”的“小人”,就是一例。其实荀子的始祖孔子并不比荀子开明到哪儿。孔子不是讲“仁”、“恕”,“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吗?但是一当遇到不同意见,他就不是这样处理了。
比如《荀子》和《史记·孔子世家》都记载的孔子诛杀少正卯事件。当时孔子在鲁国以大司寇代理鲁相,相当于现在的政法委书记兼国家总理,任职第七天,就怒气冲天地把大夫少正卯给杀了。《史记》只说少是“乱政者”,《荀子·宥坐》则详细开出了之所以杀少的原因:“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日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意思是很聪明却用心险恶,行为乖癖而又顽固,言辞虚假能言善辩,宣扬邪恶的道理却旁征博引,用花言巧语包装他的谬论……现在看这不是诛心之论、自由心证吗?我说你有罪,你就有罪,你动机是坏的,你的所有辩解都是为了耍滑头。不由分说把你戴一个坏蛋的帽子。这五条有四条涉及人的思想和言论,只有一条涉及行为还语焉不详,难以服人,一个人有点搞怪、与众不同、固执,就是大罪?只是心里想想或口头上说说某些道理、观点,就是大罪?这合适吗?孔子却坚决认为是,并且认为“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必须杀掉。而且孔子也同样表示:这些恶德连盗贼也不如!
荀子的“三辩”及其他

荀子在《非相》中,提出三种言论:“圣人之辩”、“君子之辩”、“小人之辩”。他的这种“三辩”理论,实施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所谓“小人之辩”说的是,“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君子之辩”是:“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之辩”辩最高级,“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
翻译成白话,“小人之辩”就是说话不用仁爱统领,不体现高明君王的思想,不造福百姓;“君子之辩”,则是明差秋毫,道义彰显,有理有据;而“圣人之辩”就更不得了,它合乎变化,能够放诸四海、应对一切,而且圣人说话,出口就是真理。
君子、圣人的言论自然是要遵循、学习的。怎么对待“小人之辩”呢?荀子认为,“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是”,就是前边说的“小人之辩”的小人。圣王雄起,是必须先杀掉这些小人的,这事简直比杀盗贼还紧迫。因为盗贼可以变好,而错误思想一旦挂帅,那是没救了。
荀子作为圣人三世,他的话咋听咋有一种杀气腾腾的味道。荀子的看法,其实典型地暴露了儒家的致命缺陷,儒家学说并非像看上去的那么温文尔雅。
儒家学说是极端排他的。孔子、孟子等把人的至善秉性归纳为“仁”、“四端四心”(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仁者爱人”,这话让孔子身上似乎具有一种人道主义的光辉。然而,何者是仁?如何对待“不仁”?在这方面儒家极其傲慢和自闭,认为自己认识到的就是天地至理、宇宙真理。到了后世儒家的心学流派,自觉“万物皆备于我”,我心即宇宙天道,表现了极端的狂妄自负。所谓“天不出圣人,万古如长夜”,圣人就像灯塔和航标一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离了明辨是非、替大家规划航程的圣人,人就危乎怠哉啦。
如果自感自身的理念、理论绝对正确、永恒正确、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就不会有谦虚,不会有修正,不会有对其他理念、理论的尊重。于是乎,在对待其他理论、言论时,儒家是十分强硬、霸道甚至暴力的。荀先生把不同意见、言论斥为“小人之辩”,认为要比盗贼还迫切地杀掉持“谬论”的“小人”,就是一例。其实荀子的始祖孔子并不比荀子开明到哪儿。孔子不是讲“仁”、“恕”,“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吗?但是一当遇到不同意见,他就不是这样处理了。
比如《荀子》和《史记·孔子世家》都记载的孔子诛杀少正卯事件。当时孔子在鲁国以大司寇代理鲁相,相当于现在的政法委书记兼国家总理,任职第七天,就怒气冲天地把大夫少正卯给杀了。《史记》只说少是“乱政者”,《荀子·宥坐》则详细开出了之所以杀少的原因:“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日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意思是很聪明却用心险恶,行为乖癖而又顽固,言辞虚假能言善辩,宣扬邪恶的道理却旁征博引,用花言巧语包装他的谬论……现在看这不是诛心之论、自由心证吗?我说你有罪,你就有罪,你动机是坏的,你的所有辩解都是为了耍滑头。不由分说把你戴一个坏蛋的帽子。这五条有四条涉及人的思想和言论,只有一条涉及行为还语焉不详,难以服人,一个人有点搞怪、与众不同、固执,就是大罪?只是心里想想或口头上说说某些道理、观点,就是大罪?这合适吗?孔子却坚决认为是,并且认为“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必须杀掉。而且孔子也同样表示:这些恶德连盗贼也不如!
可见儒家的宽宏大量也是说说而已,内里阴暗着呢。
这一点也不奇怪,你看西方今天怎么对待中国就可以理解孔老二了。
理解错误。把荀子和孟子放在一起说,那就是错了。荀子只是儒家的旁支,他的很多主张在传统的儒家中都是受到批判的。儒家内圣而外王,荀子是发挥的外
王的思想,而孟子发挥的是内圣的路数,传统的儒家正宗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而宋明理学和心学基本上是按照这一传统而阐述的。
另外,楼主对心学的万物皆备于我的理解也是错的。这句话其实是孟子说的,意思是人的天性中自然的具备了万物的理,这不是说我心即宇宙天道,而是说人的心性的来源是天道,这恰恰不是反映儒家的狂妄自大,而是相反,说明人一定是秉受天命来遵道,人的行为修养一定要符合那个源自天理的道德。这些
都是传统儒家的一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