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如果在九一八时奋起抗日可能得到最大利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0:44:33


  假如九一八事变中,蒋氏令张学良全力抵抗,如日本不退让,就动员全国之力抗战,会有什么结果?历史不可重演,但可以分析研讨。
  九一八放弃东北,即使不是蒋氏直接下令,也是经他首肯的,这可以有多个论据说明。本文将说明,这应是蒋氏一生中最大败笔。
                       
  一,中日国力对比
                        
  1931年九一八以后,蒋氏多次鼓吹“抗日国必亡”,甚至说只要中国和日本绝交中国就亡。
  当时日本的国力比中国强,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问题在于和1937年七七事变时比较,中日两国的实力,变得对谁更有利?
  1931年日本刚摆脱1929年始的空前世界经济危机,经济上问题多多。在九一八之后不久,日本又挑起了一二八侵略上海的战争,其战况及结局就可以看出,对于全面战争,它还远没有准备好。
  1931年至1937年,如果两国都在备战,从体制上说,日本的效率远比当时中国高,何况蒋氏一力剿共以控制各路军阀,并未作抗日的战争准备。这些年的经济发展都是轻工业,不能借力于军备,且多集中于长江下游,一旦开战,损失必十分惨重。
  所以,只考虑中日两国开战,1931年时中国的国力反而会比1937年相对更强些。如果蒋氏1931年就像六年后那样抗日,不会比1937年更惨,日本能占领中国的土地,也未必会比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更多。
                              
  二,军阀派系
                                
  国民党内充斥着大大小小只顾一己私利,又野心勃勃的政客军阀,这需要蒋氏整合。但这不应是不发起抗战的理由。
  事实上对外战争恰是收拾国内反对派的好时机。不是抗日战争,蒋氏怎 能枪毙眼中钉韩复榘?!
  九一八以后,不少反蒋的活动都是打着反对蒋氏不抗日的旗号,如果蒋氏积极抗日,他们反蒋就没有借口。
  即使多个军阀政客仍不买蒋氏的帐,但也不可能都降日,由于自身的利益所在,如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这几个实力最强的,一定会抵抗日本的。即使有投降的,官再大也大不过汪精卫,当伪军的充其量也就是百万吧!
  早些抗日,蒋氏就会早些成为民族领袖和民族英雄,早些压服非嫡系军阀和政客。
                              
  三,苏联的态度
                                   
  日本占领东北时,就有觊觎苏联远东之意,在其统治层中 就有“北进”一派。中日开战,苏联当然不希望中国屈服成为日本进攻苏联的基地,甚至成帮手。所以,九一八后,苏联对蒋氏的态度逐渐在变化。
  1934年蔡廷锴发动福建事变反蒋抗日,开始时中共是支持的,和蔡氏订有协定共同反蒋,但莫斯科反对,中共只好也反对蔡氏,丢失了一个可能打破五次反围剿的绝好机会。
  1936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莫斯科的意见也是和平解决,维持蒋氏的领导地位,这对中共有很大影响。
  1935年提出“兄弟阋墙外御其侮”共同抗日的《八一宣言》就是王明在莫斯科起草发表的。和正在长征中苦斗的毛泽东、张闻天等无关。显然是符合斯大林的战略思想的。
  斯大林支持维护蒋氏,正是苏联本国的利益最大化的体现,而非意识形态局限。
                                
  四,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蒋氏不能停止围剿红军,可能是他不能抗日的重要理由。最后是红军没有能剿灭完,自己倒是被迫放弃剿共,容忍共产党,使之坐大。
  如果蒋氏能早些表明他全力抗日,并争取和苏联成为抗日的盟友,斯大林为了自身利益,必会支持蒋氏。这是蒋氏要求斯大林对红军武装反蒋加以扼制,斯大林是会答应的,因为他需要蒋氏全力对抗日本,且对一心搞“红色割据”的毛泽东等并不信任。他可能要求中共和蒋氏搞统一战线,而且“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后来抗日时王明所主张的)。
  当时,中共不过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领导人都是莫斯科指派的。恰好在九一八前,王明被共产国际定为中共的实际领导人。他是绝对服从莫斯科的命令的。
  九一八事变时,主张走自己的路的毛泽东虽然是中央委员,但距中央决策层还远的很呢,他也不得不服从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不但处境会十分尴尬,而且他的“红色割据”的实践也会夭折。也就不会再有遵义会议这个跻身中共领导核心的机会了。
  若是这样,中共以后会怎样,难说。
                                         
  总之,如果蒋氏早些全面抗日,对他来说是利益最大化。
  如果蒋氏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而是采取三大策:御外以收取民心;一致抗日以压服各路军阀;靠苏联保远东的利益而压制中共(这只有王明博古掌权时有效,毛泽东掌权则无大用),确可保其利益最大化。
  执行这样的国策,必将困难重重。在当时的条件下,敢以此类策略治国的人必是大英雄或大枭雄,蒋氏虽能雄视一时,可惜此公多疑而且心胸狭窄,缺破釜沉舟气魄,对于曾触犯及反对过他的人的仇恨之深,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体会的到的。望他行此等大事,难矣!最后只有逃至台湾一条路。反过来说,如果蒋氏有实行看似不可行之魄力,有不怕极大困难的精神,真不知今日的大陆是何人的天下。
  何况,在他内心深处对日本的恐惧可能极强,一厢情愿的要和日本“亲如一家”(蒋氏赠给日本鼓吹侵华的右派头目头山满的墨宝)。抗日胜利后不敢收回琉球,可能也缘于此。

  假如九一八事变中,蒋氏令张学良全力抵抗,如日本不退让,就动员全国之力抗战,会有什么结果?历史不可重演,但可以分析研讨。
  九一八放弃东北,即使不是蒋氏直接下令,也是经他首肯的,这可以有多个论据说明。本文将说明,这应是蒋氏一生中最大败笔。
                       
  一,中日国力对比
                        
  1931年九一八以后,蒋氏多次鼓吹“抗日国必亡”,甚至说只要中国和日本绝交中国就亡。
  当时日本的国力比中国强,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问题在于和1937年七七事变时比较,中日两国的实力,变得对谁更有利?
  1931年日本刚摆脱1929年始的空前世界经济危机,经济上问题多多。在九一八之后不久,日本又挑起了一二八侵略上海的战争,其战况及结局就可以看出,对于全面战争,它还远没有准备好。
  1931年至1937年,如果两国都在备战,从体制上说,日本的效率远比当时中国高,何况蒋氏一力剿共以控制各路军阀,并未作抗日的战争准备。这些年的经济发展都是轻工业,不能借力于军备,且多集中于长江下游,一旦开战,损失必十分惨重。
  所以,只考虑中日两国开战,1931年时中国的国力反而会比1937年相对更强些。如果蒋氏1931年就像六年后那样抗日,不会比1937年更惨,日本能占领中国的土地,也未必会比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更多。
                              
  二,军阀派系
                                
  国民党内充斥着大大小小只顾一己私利,又野心勃勃的政客军阀,这需要蒋氏整合。但这不应是不发起抗战的理由。
  事实上对外战争恰是收拾国内反对派的好时机。不是抗日战争,蒋氏怎 能枪毙眼中钉韩复榘?!
  九一八以后,不少反蒋的活动都是打着反对蒋氏不抗日的旗号,如果蒋氏积极抗日,他们反蒋就没有借口。
  即使多个军阀政客仍不买蒋氏的帐,但也不可能都降日,由于自身的利益所在,如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这几个实力最强的,一定会抵抗日本的。即使有投降的,官再大也大不过汪精卫,当伪军的充其量也就是百万吧!
  早些抗日,蒋氏就会早些成为民族领袖和民族英雄,早些压服非嫡系军阀和政客。
                              
  三,苏联的态度
                                   
  日本占领东北时,就有觊觎苏联远东之意,在其统治层中 就有“北进”一派。中日开战,苏联当然不希望中国屈服成为日本进攻苏联的基地,甚至成帮手。所以,九一八后,苏联对蒋氏的态度逐渐在变化。
  1934年蔡廷锴发动福建事变反蒋抗日,开始时中共是支持的,和蔡氏订有协定共同反蒋,但莫斯科反对,中共只好也反对蔡氏,丢失了一个可能打破五次反围剿的绝好机会。
  1936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莫斯科的意见也是和平解决,维持蒋氏的领导地位,这对中共有很大影响。
  1935年提出“兄弟阋墙外御其侮”共同抗日的《八一宣言》就是王明在莫斯科起草发表的。和正在长征中苦斗的毛泽东、张闻天等无关。显然是符合斯大林的战略思想的。
  斯大林支持维护蒋氏,正是苏联本国的利益最大化的体现,而非意识形态局限。
                                
  四,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蒋氏不能停止围剿红军,可能是他不能抗日的重要理由。最后是红军没有能剿灭完,自己倒是被迫放弃剿共,容忍共产党,使之坐大。
  如果蒋氏能早些表明他全力抗日,并争取和苏联成为抗日的盟友,斯大林为了自身利益,必会支持蒋氏。这是蒋氏要求斯大林对红军武装反蒋加以扼制,斯大林是会答应的,因为他需要蒋氏全力对抗日本,且对一心搞“红色割据”的毛泽东等并不信任。他可能要求中共和蒋氏搞统一战线,而且“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后来抗日时王明所主张的)。
  当时,中共不过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领导人都是莫斯科指派的。恰好在九一八前,王明被共产国际定为中共的实际领导人。他是绝对服从莫斯科的命令的。
  九一八事变时,主张走自己的路的毛泽东虽然是中央委员,但距中央决策层还远的很呢,他也不得不服从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不但处境会十分尴尬,而且他的“红色割据”的实践也会夭折。也就不会再有遵义会议这个跻身中共领导核心的机会了。
  若是这样,中共以后会怎样,难说。
                                         
  总之,如果蒋氏早些全面抗日,对他来说是利益最大化。
  如果蒋氏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而是采取三大策:御外以收取民心;一致抗日以压服各路军阀;靠苏联保远东的利益而压制中共(这只有王明博古掌权时有效,毛泽东掌权则无大用),确可保其利益最大化。
  执行这样的国策,必将困难重重。在当时的条件下,敢以此类策略治国的人必是大英雄或大枭雄,蒋氏虽能雄视一时,可惜此公多疑而且心胸狭窄,缺破釜沉舟气魄,对于曾触犯及反对过他的人的仇恨之深,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体会的到的。望他行此等大事,难矣!最后只有逃至台湾一条路。反过来说,如果蒋氏有实行看似不可行之魄力,有不怕极大困难的精神,真不知今日的大陆是何人的天下。
  何况,在他内心深处对日本的恐惧可能极强,一厢情愿的要和日本“亲如一家”(蒋氏赠给日本鼓吹侵华的右派头目头山满的墨宝)。抗日胜利后不敢收回琉球,可能也缘于此。
理论上是不错的,这其实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不过以当时的眼光(不仅仅上蒋,而是大多数人)不一定看的到。
九一八蒋和张的关系现在还说不清,首肯张放弃东北没有依据,张后来都出面澄清了。
31年那会儿还中原大战呢,除了象冯玉祥、李宗仁这样还有点人品的可能以抗日的名义听从蒋,像张学良、阎锡山不背后捅刀子就不错了。
之后中央军和西北军在华北联合狙击日军,张可是又溜走了。就算当时蒋出面宣布全面抗日也是个名誉上的利益已经不能影响大局了。

你代表中央政府说什么都是借口
浆糊瓶 发表于 2014-2-10 15:30
九一八蒋和张的关系现在还说不清,首肯张放弃东北没有依据,张后来都出面澄清了。
31年那会儿还中原大战呢 ...
918前后究竟是怎样的,文献上确实记载不清。
但是,张若是自行主张不抵抗,而蒋是希望抵抗一下的话,蒋不会在918后,仍把张放在副总司令那么高的位置。
若日本人要占山西,不管阎锡山本人节操如何,他都会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战的。
率性而为 发表于 2014-2-10 09:27
理论上是不错的,这其实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不过以当时的眼光(不仅仅上蒋,而是大多数人)不 ...
其实蒋也应该能看到,918以后不抵抗,使他失分极多。
近代独立国家,不抵抗就丢掉那么大一片领土,也算是奇葩。
抗日战争中大量青年奔延安,其中以为蒋不真抗日的占相当大比例。
这个帐他一定会算的,可惜不是枭雄,算不过来啊。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2-10 17:49
918前后究竟是怎样的,文献上确实记载不清。
但是,张若是自行主张不抵抗,而蒋是希望抵抗一下的话,蒋 ...
怎样对待张的问题,蒋考虑的是安抚东北军势力和老婆的吹风
对于全面抗日的问题,用现在的眼光去倒推当时的历史是不妥的,毕竟那时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国家,蒋没有登高一呼的威望加上各方都有自己的顾虑,就像之后的百团大战,中共赚了人气但还认为彭犯了战略上的错误。
韩复榘 非韩复渠 榘音ju
ppl 发表于 2014-2-10 17:45
你代表中央政府说什么都是借口
两只小鸟枝上啼。
对不起,不知所云。谁敢只以为代表中央政府?
qqweee的马甲4 发表于 2014-2-11 03:50
韩复榘 非韩复渠 榘音ju
谢谢提醒。
大队长典型的江浙人性格 小事精于算计 大事不顾大局
打日本小张靠不住的啊,再说那会儿貌似都吸毒成瘾了,没斗志。
抵抗啥?有这实力吗?能保证把自已打残了李白阎老西不来逼宫吗?借着日本把东北王打掉不是件好事吗?不过所谓"国联"调解的软弱无力,出乎蒋的意料而已.
如果蒋手里有高达和扎古,还轮得到日本人来占东北吗?
任何一个政体(党),如果暂时实力不济,那其最高利益,都是确保本政体(党)的存在,然后再谈其它.
不然,1950年代,革命热情高涨的共军为何不去用士兵填平台湾海峡呢?为何不用小艇舢板去堆死美国航母呢?为什么不真的解放台湾呢?
关键是组织
革命性的丧失
我只知道校长到了1938年8月还在赔付庚子赔款中的对日部分,用海关银结算,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府紧跟美国宣战前,以银元或者法币形式继续赔付庚子赔款对日部分,期间大量与日方交涉,要求用沦陷区的海关收入赔付日方,均遭拒绝。校长抗日那是因为日本人不想让他活了他才抗日,校长会提前抗日那是不可能的神话
cqx7711cqx7711 发表于 2014-2-11 18:31
抵抗啥?有这实力吗?能保证把自已打残了李白阎老西不来逼宫吗?借着日本把东北王打掉不是件好事吗?不过所谓" ...
一个政治人物或政党,最重要的是时时考虑如何使利益最大化。但这里就有眼前利益和总体利益之不同,也就是战略眼光不同。
只想确保自己存在,最后可能什么都不商了。
蒋的战略眼光太差,太顾及眼前利益,也从没有过破釜沉舟的胆略。遇到了毛,只有失败一途。
拿抗日和用士兵填平海峡相比,太小儿科了吧。
逸仙润之尊仲尼 发表于 2014-2-11 22:08
我只知道校长到了1938年8月还在赔付庚子赔款中的对日部分,用海关银结算,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 ...
请问在哪里能找到蒋对日赔会庚款的详细资料?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2-12 07:51
一个政治人物或政党,最重要的是时时考虑如何使利益最大化。但这里就有眼前利益和总体利益之不同,也就是 ...
徐海东跟日本人血拼一仗,损失惨重,毛大骂:TMD仗不是这么打地!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2-12 07:54
请问在哪里能找到蒋对日赔会庚款的详细资料?
找庚子赔款的资料就有了,详细的介绍了最后实际赔付了多少,利息多少,支付到了哪一年
cqx7711cqx7711 发表于 2014-2-12 10:13
徐海东跟日本人血拼一仗,损失惨重,毛大骂:TMD仗不是这么打地!
蒋不是非常希望各杂牌军牺牲吗?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2-13 08:16
蒋不是非常希望各杂牌军牺牲吗?
蒋对李白说:去死啊!
蒋对阎老西说:去死啊!
蒋对付作义说:快点去死啊!

他们会听命去死吗?
理论上是不错的,这其实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不过以当时的眼光(不仅仅上蒋,而是大多数人)不 ...
所以在抗战时,政治上蒋被毛牵着鼻子走
cqx7711cqx7711 发表于 2014-2-13 11:59
蒋对李白说:去死啊!
蒋对阎老西说:去死啊!
蒋对付作义说:快点去死啊!
台儿庄战役中杂牌军的表现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