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据关守河有无成功的可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6:04:53
如果此战略是由皇帝或宰相在决定联蒙灭蔡的时候就提出。并在攻金时就在汉中,湖北,两淮做好北进西进的物资人员准备。皇帝移驾镇江建立大本营,并召回四路置制使统一思想再行动,能否成功?如果此战略是由皇帝或宰相在决定联蒙灭蔡的时候就提出。并在攻金时就在汉中,湖北,两淮做好北进西进的物资人员准备。皇帝移驾镇江建立大本营,并召回四路置制使统一思想再行动,能否成功?
没有,南宋败在全国上下没有战斗意志,小日子一个个过得挺好,只想守家业。
宋代皇帝太差劲,还是无可能的
这就和讨论子午谷奇谋能否成功一样
一天到晚的架空  累不累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单纯的防守没出路的。
黄河冬天挡不住骑兵南下!
端平入洛不就是这么想的吗?中原已经被蒙古人杀得赤地千里,宋军无粮,补给跟不上,不败而败
南宋灭金后确实有过恢复洛阳、汴京的计划和行动。但是,蒙军守住了襄阳方向进军的隘口,只能从绕道千里从淮西进军。蒙军初期采取不正面交锋,坚壁清野的战法。由于连年征战,途径地域赤地千里,缺乏后勤保障。宋军勉强到达洛阳,不久就溃散,几乎全军覆没。
老赵家搞罪兵制自废武功活该完蛋可惜连累百姓
历朝历代灭亡的根本原因都不是军事

再好的战略也要得力的人去执行,再强的军队也需要后方的经济、政治支援。政治上烂掉了,国家就必然灭亡
端平入洛不就是这么想的吗?中原已经被蒙古人杀得赤地千里,宋军无粮,补给跟不上,不败而败
具体原因是湖北的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不配合。拒绝从湖北出兵和送补给。高层认识不统一。
南宋灭金后确实有过恢复洛阳、汴京的计划和行动。但是,蒙军守住了襄阳方向进军的隘口,只能从绕道千里从淮 ...
襄阳方面的守将自己拒绝出兵。
黄河冬天挡不住骑兵南下!
南宋时的黄河比北宋南移了很多。
端平入洛不就是这么想的吗?中原已经被蒙古人杀得赤地千里,宋军无粮,补给跟不上,不败而败
端平入洛在战略上应该两淮,湖北,四川同时行动。但真动的就淮西一路。
南宋灭金后确实有过恢复洛阳、汴京的计划和行动。但是,蒙军守住了襄阳方向进军的隘口,只能从绕道千里从淮 ...
灭金后,蒙古人受不了中原的高温于是退兵了。宋的确有几个月的时间窗口。
scz3 发表于 2014-2-9 17:05
南宋时的黄河比北宋南移了很多。
河南段还是一样的!从南北朝时期较量来看,冬天骑兵即可南下,突击后方~~
河南段还是一样的!从南北朝时期较量来看,冬天骑兵即可南下,突击后方~~
河南段加潼关宋自己估计有十五万军队守就行了。在下就是淮河了。
去看看《宋元战争史》吧!内容很详细。两宋的问题其实都在皇帝及统治集团自己身上。从赵匡胤开始就不对头。
中国历史上文人强则亡国,武人强则乱国,文武强则兴国。宋实际亡于自己,宋武人地位太低,因为老赵家属纂位,南宋开始赵构这个皇帝还不错,后岳飞等武人太强触动了文人集团的地位,到后来强悍的武人死光了,根本就守不住
scz3 发表于 2014-2-9 17:12
灭金后,蒙古人受不了中原的高温于是退兵了。宋的确有几个月的时间窗口。
几个月的时间不够。主要是后勤保障准备不够。襄阳-南阳这一路出兵也解决不了后勤的问题,那里是山路,运输能力有限。我记得当时襄阳方向也出兵三路,兵力3、5千到1万,都被打退了
august010148 发表于 2014-2-9 18:38
几个月的时间不够。主要是后勤保障准备不够。襄阳-南阳这一路出兵也解决不了后勤的问题,那里是山路,运 ...
端平元年南阳盆地是在宋境内还是金境内?
august010148 发表于 2014-2-9 18:38
几个月的时间不够。主要是后勤保障准备不够。襄阳-南阳这一路出兵也解决不了后勤的问题,那里是山路,运 ...
灭金后再准备是时间不够,但若决定联蒙灭金时就准备呢?当时光京胡路就有八十万担军粮。奈何上下,君臣不齐心啊。
august010148 发表于 2014-2-9 18:38
几个月的时间不够。主要是后勤保障准备不够。襄阳-南阳这一路出兵也解决不了后勤的问题,那里是山路,运 ...
襄阳方向我记得没出兵。主帅不认同此战略。
防守黄河防线难度太大了,从关中一直到现在的豫东,至少一千公里的战线,处处屯兵,节节防御,而蒙骑兵机动与冲击能力过于强大,最关键的是中原一带一马平川,无论从哪方面看,宋军都处在绝对劣势,一旦蒙军突破,恐怕宋军会全线动摇,到时,守又守不住,退又退不掉,只有一种下场,全军覆灭。
lz看看南宋的四川防线就明白了,宋军依托山势防御,仍然被蒙军横扫,如果在平原地带与蒙军决战,下场估计更惨。
南宋首先缺将,李庭芝、张世杰固然是忠义之人,却不是好的将才,只能说,像孟珙、王立这样真正的名将太少了。
从地形上说,南阳盆地应该不在宋境内。否则,宋军可以从这个方向直取洛阳。
南宋不是没有北方战略。在灭金之前就开始与蒙古争夺山东的地方势力。但是,不直接与蒙古发生冲突,而是选择扶植地方势力。不过蒙古的实力太强,这些地方豪强最后不是被灭就是投降。
scz3 发表于 2014-2-9 17:41
河南段加潼关宋自己估计有十五万军队守就行了。在下就是淮河了。
不要忘了三峰山之战,蒙军攻下陕西,迂回侧后关河防线立刻瓦解
august010148 发表于 2014-2-9 23:45
从地形上说,南阳盆地应该不在宋境内。否则,宋军可以从这个方向直取洛阳。
南宋不是没有北方战略。在灭金 ...
看了宋元战争史,南阳盆地在灭金后归宋。宋的确是败在实力不济啊。


恢复失地没错。
不过,我不推荐一下子就取三京,那个目标太大,短期很难实行,而且需要雄厚的兵力进行防守和大量骑兵迂回作战,而南宋基本没有这么多的兵力。。我倒是建议,可以取一个或两个点做支撑

比如就近取河南南部的南阳,南阳是个盆地,类似汉中地区,四周有些山环绕,多少有险可守一些,可以采取曹操屯粮北方,招抚流民,于民生息的战术,取了之后就长期屯粮屯兵,慢慢发展积累实力。

从南阳到黄河地区地势上是一个从上往下的平缓坡地平原。取了南阳,进可以以窥皖洛,退可以保守江汉平原。另外,南阳靠近湖北边界,也靠近宋边境支撑点襄阳,可以互为倚角之势,宋军取得后,那从后方补及也较为方便,(参照孟拱援助攻打蔡州的军队粮食)而当时反过来对蒙古,则作战十分不利。当时中原长期混战,中原的粮食缺乏,补及很困难。而宋军靠近江汉平原的边界,获得粮食供给方便,可较轻易的守住南阳,但蒙古也无法越境持久攻打。即使蒙古因这个开战,最后也只能议和,短期内接受宋占南阳的事实。比如嘉定议和,打了半天,最后还是只能议和。

另外,宋和蒙古合力灭金,宋稍微占一点好处也说得过去。另外,蒙古灭金北去之后,双方对于边界,好像没有明确划定,这本身就是个空白,宋应该可以趁这个机会占一些地,等到蒙古站稳了角,就没有讨价还价的地位和实力了。应该说,这时候河南南部的一些地方,基本上无兵在守,这时候占了就占了,以后想再占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其实这么做,最终也是为了防蒙古。而防蒙古,也只有提升自己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占了南阳,屯了大量兵,积累了大量粮草,形成一个蒙古短期灭不掉的基地,才能以战迫和,从而形成更有力的谈判地位。但千万不能一下子把场地铺太大了,造成国力不继,反而严重损耗,那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我估计南宋也取不了更多便宜,蒙古不会同意你占那么多便宜。你只占一点,毕竟你也帮蒙古打过金国,从理论上说得通,蒙古在面子上也好交代。而且蒙古一下占领的领地过多,蒙古它消化这些土地也需要时间。所以也很可能蒙古在短期内,它要攻打其它国家和地区,消灭其它更重要的地方叛乱,不想一下子竖敌过多,不想为你占了这么一点小地方,就和你翻脸打。而且它此时劳师远征,中原粮食匮乏,未必一下就能取胜。或许蒙古也只好默认了事,短期内又能得和平,你也白占了利益。

但如果你一下子占了大量领地,它肯定会掉转过头,把你认为是头号威胁,倾其全力与你一战。即使南宋取了三京,你也守不住。因此不如只取一个点,兵力也容易集中,也好取。取了以后,集中的兵力也好守。然后慢慢在那边,加强自身实力,静观形势发展,以后再图进取。
我想宋蒙早晚要开战的,蒙古其实早有灭宋野心。宋其实不应该联合蒙古灭金,但形势已经到了这一步,就只能这么做。

说了这么多,这是我头一次评论军事,政治方面的国家战略问题,我肯定有错误的地方,大家评价一下,我学习一下。谢谢大家。。

恢复失地没错。
不过,我不推荐一下子就取三京,那个目标太大,短期很难实行,而且需要雄厚的兵力进行防守和大量骑兵迂回作战,而南宋基本没有这么多的兵力。。我倒是建议,可以取一个或两个点做支撑

比如就近取河南南部的南阳,南阳是个盆地,类似汉中地区,四周有些山环绕,多少有险可守一些,可以采取曹操屯粮北方,招抚流民,于民生息的战术,取了之后就长期屯粮屯兵,慢慢发展积累实力。

从南阳到黄河地区地势上是一个从上往下的平缓坡地平原。取了南阳,进可以以窥皖洛,退可以保守江汉平原。另外,南阳靠近湖北边界,也靠近宋边境支撑点襄阳,可以互为倚角之势,宋军取得后,那从后方补及也较为方便,(参照孟拱援助攻打蔡州的军队粮食)而当时反过来对蒙古,则作战十分不利。当时中原长期混战,中原的粮食缺乏,补及很困难。而宋军靠近江汉平原的边界,获得粮食供给方便,可较轻易的守住南阳,但蒙古也无法越境持久攻打。即使蒙古因这个开战,最后也只能议和,短期内接受宋占南阳的事实。比如嘉定议和,打了半天,最后还是只能议和。

另外,宋和蒙古合力灭金,宋稍微占一点好处也说得过去。另外,蒙古灭金北去之后,双方对于边界,好像没有明确划定,这本身就是个空白,宋应该可以趁这个机会占一些地,等到蒙古站稳了角,就没有讨价还价的地位和实力了。应该说,这时候河南南部的一些地方,基本上无兵在守,这时候占了就占了,以后想再占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其实这么做,最终也是为了防蒙古。而防蒙古,也只有提升自己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占了南阳,屯了大量兵,积累了大量粮草,形成一个蒙古短期灭不掉的基地,才能以战迫和,从而形成更有力的谈判地位。但千万不能一下子把场地铺太大了,造成国力不继,反而严重损耗,那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我估计南宋也取不了更多便宜,蒙古不会同意你占那么多便宜。你只占一点,毕竟你也帮蒙古打过金国,从理论上说得通,蒙古在面子上也好交代。而且蒙古一下占领的领地过多,蒙古它消化这些土地也需要时间。所以也很可能蒙古在短期内,它要攻打其它国家和地区,消灭其它更重要的地方叛乱,不想一下子竖敌过多,不想为你占了这么一点小地方,就和你翻脸打。而且它此时劳师远征,中原粮食匮乏,未必一下就能取胜。或许蒙古也只好默认了事,短期内又能得和平,你也白占了利益。

但如果你一下子占了大量领地,它肯定会掉转过头,把你认为是头号威胁,倾其全力与你一战。即使南宋取了三京,你也守不住。因此不如只取一个点,兵力也容易集中,也好取。取了以后,集中的兵力也好守。然后慢慢在那边,加强自身实力,静观形势发展,以后再图进取。
我想宋蒙早晚要开战的,蒙古其实早有灭宋野心。宋其实不应该联合蒙古灭金,但形势已经到了这一步,就只能这么做。

说了这么多,这是我头一次评论军事,政治方面的国家战略问题,我肯定有错误的地方,大家评价一下,我学习一下。谢谢大家。。
统治集团的问题,如果不是逼的一些边将叛变,南宋还可以继续受个几十年。时间一长,就有变数了。
你们咋个不研究下钓鱼城
恢复失地没错。
不过,我不推荐一下子就取三京,那个目标太大,短期很难实行,而且需要雄厚的兵力进行防守 ...
有看了宋蒙战争史。金完后,南宋占有了南阳,信阳,驻马店,亳州直到连云港一线。的确不该冒进。
你们咋个不研究下钓鱼城
端平入洛时,天下事尚可为,蒙古也没有完成对北方汉人女真人的整合。钓鱼城南宋的国力只剩一半了。




南宋正确做法应在河南,淮北取守势;慢慢恢复中、东线新占地,用水师取登州建立前进基地。在西线秦凤取攻势。夺取河曲马场地。



南宋正确做法应在河南,淮北取守势;慢慢恢复中、东线新占地,用水师取登州建立前进基地。在西线秦凤取攻势。夺取河曲马场地。
H7N9 发表于 2014-2-9 16:47
历朝历代灭亡的根本原因都不是军事

再好的战略也要得力的人去执行,再强的军队也需要后方的经济、政治支 ...
这句话只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大国
MIG31A 发表于 2014-2-9 17:13
河南段还是一样的!从南北朝时期较量来看,冬天骑兵即可南下,突击后方~~
对,南北朝就是这个打法

南朝夏天北上,北朝深秋南下
无论女真、还是蒙古,对长江南中国其实不感兴趣,只要南宋政权安安稳稳不找事,可以长期容忍南宋政权的存在。所以,南宋政权要想和平,就是安心的在南方待着,不要暴露愤恨或者野心。
没有。人家直接从西藏下来的。顺流而下。宋军无险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