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政策毁了中国文化存续最重要的土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20:38:24
独生子女政策毁了中国文化存续最重要的土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2-26


  中评社北京12月26日讯/“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个结果,就是把中国文化主要的体现形式和中国文化存在、延续、发展、变异、壮大的最重要的土壤——“大家族”给毁灭了,独生子女哪里还有大家族啊?”钱文忠如是说。

钱文忠:独生子女政策毁了中国文化存续最重要的土壤

   【要点1】曾祖父,自己父亲的爷爷。高祖父,自己父亲的曾祖父。按照中国传统当中,这是最亲的人了。我相信,中国90%甚至95%以上的人是不知道自己高祖父名字的,你还有什么传统可言呢?  

  【要点2】在座有多少知道自己母亲的名字的?都知道,这就不符合传统了,这是违反传统的。按照中国的传统,母亲的名字你怎么能够知道,母亲的名字只有你的外公、外婆和你的父亲知道,子女怎么能够知道?子女是要母亲百年以后,为了给她写碑传才能知道。

  【要点3】现在我们又执行一个非常独特的国策——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个结果,就是把中国文化主要的体现形式和中国文化存在、延续、发展、变异、壮大的最重要的土壤——“大家族”给毁灭了,独生子女哪里还有大家族啊?

  【要点4】我们反对搞轰轰烈烈的什么热,这些我们都反对,比如国学热。热当然好的,我们的体温是37度,没有37度就完了。但如果天天45度,那不早烧死了,所以热要有一个度。

  【要点5】现在有好多孩子跟妈姓,不跟爸姓,还有出现了好多复姓,就是把爹妈的姓合起来变成一个姓。比如说我娶了一家闺女姓于,人家闺女也是独生女,凭什么我给你们钱家生一孩子就得姓钱?不行,把我们家于给搁上,就出现了复姓“钱于”。然后还不能起单名,还要起双名,比如说叫“钱于大郎”,你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啊?

  【要点6】《百家姓》是历史上小朋友们学的教材,但是我们现在成人了,都几十岁了,可能对《百家姓》还没有古人了解的多,这就是一个断裂。

  【要点7】我们貌似对传统文化很熟悉,实际上是陌生的。讲到《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再往下背呢?《三字经》也一样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接着往下背呢?







http://www.zhgpl.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0&docid=102946310

独生子女政策毁了中国文化存续最重要的土壤?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2-26

  中评社北京12月26日讯/“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个结果,就是把中国文化主要的体现形式和中国文化存在、延续、发展、变异、壮大的最重要的土壤——“大家族”给毁灭了,独生子女哪里还有大家族啊?”钱文忠如是说。

钱文忠:独生子女政策毁了中国文化存续最重要的土壤

   【要点1】曾祖父,自己父亲的爷爷。高祖父,自己父亲的曾祖父。按照中国传统当中,这是最亲的人了。我相信,中国90%甚至95%以上的人是不知道自己高祖父名字的,你还有什么传统可言呢?  

  【要点2】在座有多少知道自己母亲的名字的?都知道,这就不符合传统了,这是违反传统的。按照中国的传统,母亲的名字你怎么能够知道,母亲的名字只有你的外公、外婆和你的父亲知道,子女怎么能够知道?子女是要母亲百年以后,为了给她写碑传才能知道。

  【要点3】现在我们又执行一个非常独特的国策——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个结果,就是把中国文化主要的体现形式和中国文化存在、延续、发展、变异、壮大的最重要的土壤——“大家族”给毁灭了,独生子女哪里还有大家族啊?

  【要点4】我们反对搞轰轰烈烈的什么热,这些我们都反对,比如国学热。热当然好的,我们的体温是37度,没有37度就完了。但如果天天45度,那不早烧死了,所以热要有一个度。

  【要点5】现在有好多孩子跟妈姓,不跟爸姓,还有出现了好多复姓,就是把爹妈的姓合起来变成一个姓。比如说我娶了一家闺女姓于,人家闺女也是独生女,凭什么我给你们钱家生一孩子就得姓钱?不行,把我们家于给搁上,就出现了复姓“钱于”。然后还不能起单名,还要起双名,比如说叫“钱于大郎”,你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啊?

  【要点6】《百家姓》是历史上小朋友们学的教材,但是我们现在成人了,都几十岁了,可能对《百家姓》还没有古人了解的多,这就是一个断裂。

  【要点7】我们貌似对传统文化很熟悉,实际上是陌生的。讲到《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再往下背呢?《三字经》也一样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接着往下背呢?







http://www.zhgpl.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0&docid=102946310
钱文忠:你所延续的传统文化决定了你是什么人

  钱文忠: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长辈、各位前辈、各位兄弟朋友,在这样一个天气能够前来,让我跟大家请教,跟大家做交流。这个天气不仅是冷,而且出来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主要是雾霾太严重。我跟大家道个歉,我是从上海赶过来,其实我是从三亚赶到上海,再赶到北京。所以来不及换正装,这绝对不是对大家不尊重,因为是没有办法,这是一路行装过来的,首先我向大家道歉。

  我想从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百家姓》这个项目。讲《百家姓》不是一个偶然的临时决定,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计划的一部分,也是我个人计划的一部分。我在《百家讲坛》讲的比较大的系列,有《玄奘西游记》,通过讲玄奘、讲唐僧来探寻我们这个民族迫切需要的信仰的力量,就是一个人凭着信仰能够做多少事情。

  讲完之后又讲了《三字经》,为什么会讲《三字经》呢?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这个误区是: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拿出身份证,拿出护照,拿出户口本一看,都标明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我们讲的是中文。通过这些,就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我们真的是中国人吗?是不是中国人,除了国籍以外,还得看你的文化。比如说生在美国的,我们家有一些亲戚好几代生在美国了,中文都不会讲,是中国人吗?。他可能也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所以你到底是什么人,有

  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你所延续的传统文化。

知道自己母亲的名字是违反传统的?

  我们中国人想当然地认为五千年的文明不会断,我们天然地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谁说的啊?谁担保的啊?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到底有多少传统文化啊?我们可以当场做一个测试,跟《百家姓》也有关。在座好多人,有年长的长辈,还有好多小弟弟、小妹妹。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座的都知道自己的父亲叫什么?在座的都知道自己的祖父的名字吗?在座的都知道自己曾祖父的名字吗?没几个了吧?已经5%都没有了。在座有几个知道高祖父的名字的?两个了。曾祖父,自己父亲的爷爷。高祖父,自己父亲的曾祖父。按照中国传统当中,这是最亲的人了。

  我相信,中国90%甚至95%以上的人是不知道自己高祖父名字的,你还有什么传统可言呢?说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像我们想象和自以为的那样安全和没问题吧。

  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座有多少知道自己母亲的名字的?都知道,这就不符合传统了,这是违反传统的。按照中国的传统,母亲的名字你怎么能够知道,母亲的名字只有你的外公、外婆和你的父亲知道,子女怎么能够知道?子女是要母亲百年以后,为了给她写碑传才能知道。你看该知道的不知道,不该知道的瞎知道。过去母亲的名字,儿子、女儿怎么能知道,如果母亲还在世的话,子女怎么能够知道?不应该知道的。母亲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告诉自己的配偶,告诉我们的父亲。还有她自己的父母是知道的,结婚的时候交换帖,就是自己的公公婆婆是知道的,自己的小辈不能知道。
独生子女政策毁灭了中国文化存续最重要的土壤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传统文化从最根本层面其实是出现了问题。因为我们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对传统的遗忘、批判、摧残、毁灭、埋葬,我们还有多少传统文化呀?现在我们又执行一个非常独特的国策——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个结果,就是把中国文化主要的体现形式和中国文化存在、延续、发展、变异、壮大的最重要的土壤——“大家族”给毁灭了,独生子女哪里还有大家族啊?

  比如说现在的孩子,只会叫叔叔阿姨,他不知道比自己父亲年长的必须叫伯伯,比自己父亲小的才叫叔叔。他已经分不清了,都叫叔叔。他不知道“阿姨”也不能乱叫的,阿姨那边还分姨妈、舅妈、表舅妈呢?我们这一代分的都很清楚。大家族没有了以后,你传统还有多少呢?所以我那时候想从最基本的角度(讲传统的问题)。《百家讲坛》也有这种担当,去做传统文化的普及。

我们反对“国学热” 人要是45度体温早烧死了

  我们反对搞轰轰烈烈的什么热,这些我们都反对,比如国学热。热当然好的,我们的体温是37度,没有37度就完了。但如果天天45度,那不早烧死了,所以热要有一个度。

  我们愿意维持一种正常的温度,把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做好。怎么做呢?从最基础开始做,所以我讲了《三字经》、《弟子规》。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础读物是“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所以从前年开始我们筹备《百家姓》,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讲《百家姓》的时候,我就发现中国的姓氏,其实面临着一种巨大的危机和挑战。这个危机和挑战是由几个原因引起的:第一个原因是历史上改姓、换姓、合并姓、分流姓,这些原本都有很清楚的记载,因为家谱的被毁,实际上大家都说不清楚了。家谱毁得比较厉害的是抗日战争的时候,毁了一片。还有很重要的(毁家谱的时期)是土改,土改的时候大家把家谱都毁了,到了文化大革命那就是(把家谱毁得)乾净彻底了。如果家谱没有了,三代以前的事情就说不大清楚了。所以你很难知道自己曾祖父的名字了,因为没有。

中国绝大部分姓氏家族最后一次修族谱是在清朝晚期

  像我们家的家谱为什么很好呢?因为我们家上一次的修谱是1938年。我们那时候的长辈很有意思,修完一本以后捐了图书馆几本,所以在图书馆里有。1938年我父亲已经出生了,我父亲是1936年出生的,所以上面有我父亲的名字,所以我查上去就非常好查。但是中国绝大部分姓氏家族的谱是在清朝晚期修过一次,过去修谱是60年一修或者30年一修。大家想想30年一修是什么时候?清朝晚期算往后算30年,差不多“九一八”事变了。到了1938年就全面抗战了,还不包括全面的北伐。

  一次机会很多人没有修,这一次没有修之后很多人说等60年,60年以后就是文化大革命了,更不可能修了。所以很多人对姓氏的家族记忆是停留在清朝晚期,(后辈的人)对不上了。就是哪个是你的直系祖宗你对不上了,隔了四代呢,这是一个危险。
付和傅 肖和萧 于和余 古代都不是同一个姓

  第二个危险,50年代的时候,开始有户籍登记。派出所的民警同志工作非常认真,但是多数人还是不认识字甚至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再加之口音等误读误听原因,搞乱了很多姓。比如姓fu的,就是师傅的傅,和一付手套的付,这就不是一个姓,根本没有关系。那个时候的文化程度小学就算挺好的文化了,写的时候就写成简单的“付”了,从今往后你就姓这个付了,其实你的祖宗是复杂的“傅”。还有yan,阎锡山的阎,还有我们“门三的闫”,这就不是一个姓。但是很多阎被写成是闫了,他认为这是简写,其实没有。还有xiao,惟妙惟肖的肖,肖像的肖,这是一个姓。还有一个是萧何的萧。我可告诉大家,原来在中国历史上惟妙惟肖的肖就没有几个人姓。就是你去看历史上有几个姓肖的肖?这是原来几乎没有人姓的姓,但是今天这个姓居然比萧何的萧要多了,很多是那个“萧”在五十年代登记的时候,登记的人也没有文化,问人家“您姓什么呀?”“我姓萧”,登记的时候在户口本上就写成这个“肖”。五十年代乱了一批,很多人就以为我姓这个肖了,其实古代没有人姓这个肖,古代没有肖像的肖。

  还有繁简字的时候改了一批姓,什么姓呢?随便举例子,咱们叫“干钩于”,还有余是“我”的意思,还有那个方字边旁的于。三个姓没有关系,很多都被并成“干钩于”了。尤其是于姓,这个是大姓,出了很多人,但是被并掉了,写成“干钩于”了,子孙后代都觉得是“干钩于”了,这是一次很乱的合并。

姓氏紊乱的背后是传统和文化的紊乱丧失

  改革开放以后就更乱了,为什么乱呢?姓开始乱姓了。现在有好多孩子跟妈姓,不跟爸姓,还有出现了好多复姓,就是把爹妈的姓合起来变成一个姓。比如说我娶了一家闺女姓于,人家闺女也是独生女,凭什么我给你们钱家生一孩子就得姓钱?不行,把我们家于给搁上,就出现了复姓“钱于”。然后还不能起单名,还要起双名,比如说叫“钱于大郎”,你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啊?所以我们的姓就开始快速紊乱,这个紊乱的背后是什么?是记忆的紊乱和丧失。记忆的紊乱背后是什么?是传统的紊乱和丧失,传统的紊乱背后是文化的紊乱和丧失。

  如果我们每个人连自己的家族的故事都不清楚,你怎么能够指望整个民族能够记住自己的民族历史呢?不现实吧。所以《百家讲坛》的很多老师就开始努力去做这个《百家姓》。做完了以后发现麻烦了,收不了手,这才是第二部。第一部是上个春节播的,播了24集,这个春节也要播20多集。《百家姓》现在的计划要在一百集以上,换句话说我有五年以上就得录这个。而且即便这样都赶得很,每个姓都可以讲一百集,再小的姓都可以讲一百集,所以一直在做这个工作。
《百家姓》是古代小朋友学的教材 我们如今对它很陌生

  主持人:其实刚才钱教授讲的对传统文化的忧患忧虑的意识,对于传统文化断裂的忧虑,是我们《百家讲坛》一直想担当的一个问题。说起来其实很可笑,像刚才钱老师讲的“三、百、千”,《百家姓》是历史上小朋友们学的教材,但是我们现在成人了,都几十岁了,可能对《百家姓》还没有古人了解的多,这就是一个断裂。

  钱文忠:这个肯定,像我讲的《弟子规》《三字经》都犯过错误。这个错有一些想当然,就是认为这个太简单,自己怎么也算是个大学老师,这我还对付不了,但是都会出错。回过头自己看有不妥当的地方,这个有很多了,这绝对要承认。我觉得出错没有什么难为情的,得承认,别老觉得自己端着,我什么都不错,没有意思。会有一些失误,我相信大家也会理解,为什么?我们对传统基本都是既熟悉又陌生,这是我总结的。我们好像很熟悉,比如讲到《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再往下背呢?

  《三字经》也一样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接着往下背呢?我们貌似熟悉,实际上是陌生。《百家姓》也是这样的,这些姓我们好像都知道,但是真要一问,别说问别人的姓,问自己的姓基本都说不大明白。我想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传统文化的一个现状,值得我们去关注。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尤其是来到这儿的诸位,其实《百家姓》是在根子上做传统,做文化,绝对不是泛泛地讲姓。这是我想跟各位长辈、各位前辈、各位兄弟做的第一个汇报。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于腾讯文化王牌栏目《腾讯书院》讲座,主题为“2013年终策划·钱文忠讲述《百家姓》”,来源:腾讯文化·腾讯书院 2013-12-25 11:07 )
在座有多少知道自己母亲的名字的?都知道,这就不符合传统了,这是违反传统的。按照中国的传统,母亲的名字你怎么能够知道,母亲的名字只有你的外公、外婆和你的父亲知道,子女怎么能够知道?子女是要母亲百年以后,为了给她写碑传才能知道。
&……………………………………………………………………………………………………………………………………………………………………
原来是要恢复这种传统 大体可以知道这位专家是什么货色了  
xxF-22 发表于 2013-12-26 17:13
在座有多少知道自己母亲的名字的?都知道,这就不符合传统了,这是违反传统的。按照中国的传统,母亲的名字 ...
有的传统完全没有必要恢复!
这专家完全疯了
文+孝=教   
季羡林就带这么个傻学生出来?
中华文化的问题不在于继承,而在于与时俱进
zy820717 发表于 2013-12-26 20:11
中华文化的问题不在于继承,而在于与时俱进
中华文化的精髓不在于继承,而在于与时俱进。
通过讲玄奘、讲唐僧来探寻我们这个民族迫切需要的信仰的力量,就是一个人凭着信仰能够做多少事情
-------------
你缺信仰,不等于人人都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