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北京专史集成》:澄清后人对古代知识的误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6:30:24
《北京专史集成》:澄清后人对古代知识的误解


  最近,《北京专史集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这些著作中很多对北京历史文化进行分科研究的内容都属首次,是对地域历史文化研究进行的一次新尝试,其中有许多看点。

  看点1:从12个领域对北京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初步梳理,凸显了地域特色

  这套专史集成从政治史、建置沿革史、风俗史、教育史等12个领域对北京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凸显出了一些新角度和特色。

  例如,关于北京政治史的研究,一般来说,应该包括重大政治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政治制度等内容。但是,从撰写体例而言,这三者之间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北京政治史的研究工作注重从重大政治事件入手。抓住这个核心内容,就可以把北京政治史的主脉把握住。另外,在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之前,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发生在长安和洛阳等地的。而北京在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之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才发生在这里。第一个要解决的难题,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重新评价,如何才能够更加准确、客观。目前史学界对许多重大政治事件,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都在重新加以审视和研究。第二个要解决的难题,是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研究的角度如何加以把握,才能够体现出地域的特色。

  又如,早在先秦时期,北京地区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风俗,被称为“燕赵悲歌”,豪侠之气远扬海内。此后,一直到辽金时期,这种崇尚侠义的风俗特点仍然十分突出。但自元代以后,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民间风俗也为之一变,开始从崇尚侠义转变为崇尚奢华,即俗话所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今天。从金元时期开始形成的京师文化,对此地风俗的发展变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宫廷里面流行的贵族风俗(以皇家礼仪文化为代表),到深宅大院的士大夫风俗(以琉璃厂文化为代表),再到坊里大杂院的民众风俗(以天桥文化为代表),都有着京师文化的印记。由此可见,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北京风俗史进行研究,难度是很大的。

  看点2:突破时空局限,拓展了不同历史时期相关重要历史问题研究的空间

  就其空间范围而言,专史以今天北京市的行政区范围为基本区域,同时又兼顾到不同历史时期行政区的变化情况。在古代历史上,北京行政区的变化是很大的,如先秦时期的古燕国,行政区范围远涉辽东等地。每个朝代的变更都会带来北京所在地的行政区变化。就总体的行政区变化而言,一个现象是,时代越近,北京的行政区范围越小。如辽南京道大于金中都路,金中都路大于元大都路,而元大都路又大于明清顺天府。而另一个现象是,区域范围在不断缩小的同时,行政区的级别却在不断提高,从而显示出行政区地位的愈益重要。

  就其时间范围而言,从先秦时期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这个时间跨度的限定是经过研究者认真思考的。但是,也有一些专史,如果缺少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内容,就会变得不够完整,如《北京建置沿革史》,在编写过程中,必须把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行政区的巨大变化展示出来(包括各个区县的重新划分),才能够给读者一个较为完整的面貌。这就不得不打破时间跨度,将这部分内容涵盖进来。

  看点3:澄清了许多后人对端午节等古代知识的误解,并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了新思考

  专史澄清了很多后人对古代知识的误解。比如,对重阳节和端午节的认识。《北京风俗史》指出,古代很多传统的日子并非吉日,对于有些大凶的日子,古人就要采取趋吉避凶的活动。按照历史文献记载,在古代,重阳节实际上并不是个吉日,古人认为这一天家中会有灾祸,所以登高饮酒遍插茱萸以避祸。而端午节则是一年中最凶的日子,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一年中最不好的月份,五日则是五月中最不好的日子,所以端午节也就是五月初五被认为是一年中最凶的日子,各地的民俗活动也是为了趋吉避凶。

  专史对于一些历史问题也进行了认真思考。例如,《北京教育史》深刻揭示了近代社会西方教育体系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严重冲击,以及这种冲击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西学传入之前,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教育自成体系,并且逐渐与人才选拔机制融为一体。这种教育体系的主要功能,是把育人(即今天所说的德育)放在第一位,而把传授知识(即智育)放在第二位。而西方教育模式传入中国以后,大多数采用这种模式的学校开始把传授知识放在第一位,把育人放在第二位。这种情况有利也有弊。这种模式不断发展,取代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历经百余年而未变,今天的中小学仍然把政治、历史等重要的育人科目放在“小副科”的位置上,从而造成整个社会道德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王 岗 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北京专史集成》:澄清后人对古代知识的误解


  最近,《北京专史集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这些著作中很多对北京历史文化进行分科研究的内容都属首次,是对地域历史文化研究进行的一次新尝试,其中有许多看点。

  看点1:从12个领域对北京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初步梳理,凸显了地域特色

  这套专史集成从政治史、建置沿革史、风俗史、教育史等12个领域对北京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凸显出了一些新角度和特色。

  例如,关于北京政治史的研究,一般来说,应该包括重大政治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政治制度等内容。但是,从撰写体例而言,这三者之间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北京政治史的研究工作注重从重大政治事件入手。抓住这个核心内容,就可以把北京政治史的主脉把握住。另外,在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之前,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发生在长安和洛阳等地的。而北京在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之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才发生在这里。第一个要解决的难题,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重新评价,如何才能够更加准确、客观。目前史学界对许多重大政治事件,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都在重新加以审视和研究。第二个要解决的难题,是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研究的角度如何加以把握,才能够体现出地域的特色。

  又如,早在先秦时期,北京地区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风俗,被称为“燕赵悲歌”,豪侠之气远扬海内。此后,一直到辽金时期,这种崇尚侠义的风俗特点仍然十分突出。但自元代以后,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民间风俗也为之一变,开始从崇尚侠义转变为崇尚奢华,即俗话所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今天。从金元时期开始形成的京师文化,对此地风俗的发展变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宫廷里面流行的贵族风俗(以皇家礼仪文化为代表),到深宅大院的士大夫风俗(以琉璃厂文化为代表),再到坊里大杂院的民众风俗(以天桥文化为代表),都有着京师文化的印记。由此可见,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北京风俗史进行研究,难度是很大的。

  看点2:突破时空局限,拓展了不同历史时期相关重要历史问题研究的空间

  就其空间范围而言,专史以今天北京市的行政区范围为基本区域,同时又兼顾到不同历史时期行政区的变化情况。在古代历史上,北京行政区的变化是很大的,如先秦时期的古燕国,行政区范围远涉辽东等地。每个朝代的变更都会带来北京所在地的行政区变化。就总体的行政区变化而言,一个现象是,时代越近,北京的行政区范围越小。如辽南京道大于金中都路,金中都路大于元大都路,而元大都路又大于明清顺天府。而另一个现象是,区域范围在不断缩小的同时,行政区的级别却在不断提高,从而显示出行政区地位的愈益重要。

  就其时间范围而言,从先秦时期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这个时间跨度的限定是经过研究者认真思考的。但是,也有一些专史,如果缺少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内容,就会变得不够完整,如《北京建置沿革史》,在编写过程中,必须把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行政区的巨大变化展示出来(包括各个区县的重新划分),才能够给读者一个较为完整的面貌。这就不得不打破时间跨度,将这部分内容涵盖进来。

  看点3:澄清了许多后人对端午节等古代知识的误解,并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了新思考

  专史澄清了很多后人对古代知识的误解。比如,对重阳节和端午节的认识。《北京风俗史》指出,古代很多传统的日子并非吉日,对于有些大凶的日子,古人就要采取趋吉避凶的活动。按照历史文献记载,在古代,重阳节实际上并不是个吉日,古人认为这一天家中会有灾祸,所以登高饮酒遍插茱萸以避祸。而端午节则是一年中最凶的日子,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一年中最不好的月份,五日则是五月中最不好的日子,所以端午节也就是五月初五被认为是一年中最凶的日子,各地的民俗活动也是为了趋吉避凶。

  专史对于一些历史问题也进行了认真思考。例如,《北京教育史》深刻揭示了近代社会西方教育体系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严重冲击,以及这种冲击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西学传入之前,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教育自成体系,并且逐渐与人才选拔机制融为一体。这种教育体系的主要功能,是把育人(即今天所说的德育)放在第一位,而把传授知识(即智育)放在第二位。而西方教育模式传入中国以后,大多数采用这种模式的学校开始把传授知识放在第一位,把育人放在第二位。这种情况有利也有弊。这种模式不断发展,取代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历经百余年而未变,今天的中小学仍然把政治、历史等重要的育人科目放在“小副科”的位置上,从而造成整个社会道德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王 岗 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可惜现在没时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