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中国航空新闻网)“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论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3:39:27


http://www.cannews.com.cn/2013/1203/62456.shtml

形象展示

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想讲一个故事,是有关企业家的故事。我记得我刚上大学时,1979年,大概是二年级刚开学,当时《人民文学》出了一篇小说,是蒋子龙写的,叫《乔厂长上任记》。这个小说里第一次提到了“企业家”这个词。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我是第一次接触这个词。这个词在这次三中全会写进了中央的文件里。这个小说对我影响很深。到了1982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学校找我,想把我留在学校工作。那个时候大学生还是统一分配的,我是福建人,在福建并没有军工企业、航空企业,想回家是不可能的,要服从分配,就要到大三线地区去,对我来说留在学校工作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后来我受了《乔厂长上任记》的深刻影响,觉得还是应该选择做企业。我在南京读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时叫南京航空学院,老院长是参加“12 ? 9”运动的老革命。他当时老跟我们说,中国航空技术落后,中国航空企业管理更落后,希望我们多接触一些面更广的综合知识,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乔厂长上任记》这个小说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觉得自己应该试试,毕业以后到工厂去。当时还可以分到研究所去,研究所是事业单位,待遇更好一些,但我还是选择了工厂,希望到工厂去以后,能够像乔厂长一样成为一个企业的厂长,来改变中国企业的面貌。很有意思的是,我被分配到成都一家搞航空发动机的企业,我去了以后没多久,就赶上了小平同志提出军工企业要忍耐,当时国民经济比较困难,没有能力发展太多武器装备,需要军转民。这个企业的经营很快变得非常困难,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发了很多民品。那个时候我开始经历一个企业家成长的所有艰辛、所有的奋斗历程。到现在整整35年过去了,假如乔厂长这个人真的还活着,现在是91岁。他当年在十年动乱之后,回到电机厂当厂长是56岁,我今年正好也是56岁,但是我觉得我们很幸运,这35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尤其是见证了中国国有企业翻天覆地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使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尤其是做航空的。我的前任曾经很形象地说,中国的航空工业跟西方发达国家比,是望尘莫及。歼10飞机出来的时候他非常兴奋,他跟我说,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望其项背”了。接下来,我们要努力做到能跟西方发达国家同台竞技,甚至将来还要超过它们。我觉得,航空工业这些年做到了,我们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意义的企业的同时,做到了不断转型升级。到今天,对于很多媒体披露过的航空装备,大家可能都很了解,还有很多技术、很多产品,大家不见得都知道,但是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今天跟西方发达国家真是已经可以同台竞技了,而且我们充满了信心,完全可能在今后的岁月里迎头赶上,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理由是我们的成长不仅仅是把一型一型产品送上蓝天,而是成长成一个精英团队,一支非常优秀且年富力强的团队。

就像今天早上,我们授予直10武装直升机的总设计师吴希明一个集团最高的荣誉,奖励150万元奖金,授予他“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称号。他只是一个代表,实际上我们有整整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不但有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理论建树。我读书的时候,读的书都是外国人写的,今天可以这么说,今后年轻一代航空人要学习的话,我们有自己的航空专家写的著作,所以我感到我们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变。我自己经历的这些故事,可以说明中国35年的改革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今后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一定能获得更大的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我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谢谢!



论坛沙龙

主持人:在台上有三位嘉宾为今天的节目特意准备了礼物,这些礼物都是大有故事的。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些精美的航模,估计航空迷这个时候已经瞪大眼睛了。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礼物背后精彩的故事吧。

林左鸣:这些飞机模型是我们所生产飞机中的一小部分。我手上拿的这型飞机是歼15舰载机,机翼可以折叠。“辽宁舰”航母最近出航到南海,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型飞机就配备在航母上面。这型飞机可能跟国外的飞机气动外形很相似,但实际上它整个系统、材料都是完全自主研制的。创新有三种形式,其中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型飞机)是最典型的,虽然气动外形跟国外的某一型飞机很相近,但所有系统、材料、动力都是国产的

这是歼10飞机,是空军、海军大量装备的主力第三代战机。刚才介绍时说到我的前任,这型飞机装备到部队以后,他非常高兴,说我们终于由“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这型飞机不断在升级发展,与现在世界上一流的三代机相比,如F-16、F-18、米格-29、苏-27都是同等水平的,这型飞机也是我们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型飞机。

主持人:能不能请您讲一下直升机的故事?

林左鸣:这型直升机就是刚才我说的直10武装直升机,它的总设计师吴希明被授予集团最高荣誉——“中航工业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称号,奖励150万元。它的诞生是有不少故事的。这型直升机是对现在陆军装备的一次革命性的升级,过去陆军战场最厉害的装备是坦克、装甲车,但这款直升机出来以后,坦克、装甲车不在话下。美国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它的水平是一样的,但是起飞重量比它重一些,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比喻,一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火力相当于一个标准步兵营的火力,可想而知,这样的直升机对步兵、对陆军意味着一次革命性的升级。

我们曾经想引进国外的发动机,但却被严密限制,最后我们下定决心自力更生,于是生产了一型完全自主设计的发动机,发动机装备后,表现非常棒。在今年的天津直博会上,陆航表演大队驾驶直10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动作——翻筋斗。大家知道,固定翼飞机翻筋斗可以,但是这种飞机翻筋斗很难,因为它的升力全靠几片旋翼,要翻圆满的筋斗很难。有的人可能看过天津直博会的表演,它翻得非常漂亮。

主持人: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影片里看到直升机翻筋斗。

林左鸣:国外有的,但是很少,几个直升机强国偶尔有一型直升机能够翻。我特别感谢网友,很多网友很关注,其中一个网友的帖子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说我老婆不懂军事,没想到直升机还能这么飞。

主持人:这也是我的心里话,直升机也能这样翻筋斗吗?

林左鸣:我们听了也很激动。我们这个设计师当时就跟试飞员交底,我们设计的,你放手干,绝对不会有问题。我们的试飞员也是艺高人胆大,后来一直做翻筋斗的动作,非常漂亮。

AC313直升机是中国第一型可以在珠峰大本营起降的高原型直升机。最高可以飞到8000多米,因为中国很多地域是高原地区,直升机能够适应高原起飞是很不容易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性能。

最后介绍的是一型大型飞机,这个大型飞机大家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过,已经试飞了。这个飞机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做起来非常难。举一个例子,它的操作舵面有30多个,一般的战斗机只有几个舵面,难度极大。现在做得非常顺利,试飞的结果非常好,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水平。像它的机翼加工,之前只有欧洲、美国能做到,其他国家包括俄罗斯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能做,而且是完全靠自主创新做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关键技术,我们都做到了。这型飞机不仅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甚至代表了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主持人:可以问一个外行问题吗,这个飞机的用途是什么?

林左鸣:这是运输机。比如用于利比亚撤侨,可以直接飞过去把人接回来。

主持人:我们国家现在军用航空事业的发展,的确是经过了好几代人的努力,包括工程师、试飞员,正是由于有很多人默默无闻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石述思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

石述思:我觉得我特别振奋,带来了一个小型的航空编队。

我首先想请教林总一个问题,像这样的航空编队,因为我登上过美国圣地亚哥的“中途岛”号航母,据说他们在跟日本作战的时候,发挥了关键作用。您带来的这支航空编队与我在“中途岛”号看到的战机相比,是不是已经实现了全面的超越?

林左鸣:应该说,我们这里的飞机跟美军航母现在的编队飞机装备应该是一个水平的,当然美国马上要有一型F-35舰载型。

石述思:您刚才用了一个词,过去叫“望尘莫及”,今天叫“望其项背”。“望尘莫及”,测算成“年”,是多少年?“望其项背”,测算成“年”,差距是多少年?

林左鸣:现在应该说已经进入了“同台竞技”。望尘莫及是指什么?人家用三代飞机,我们只有二代飞机,差一代,叫“望尘莫及”。“望其项背”是指,人家三代飞机都用了很长时间,你才刚刚有,而且还成不了体系,只有一型。当时我的前任说歼10出来,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是这个含义。今天世界上真正的航空大国,或者说有实力的几个国家,是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有些东西甚至俄罗斯还没有的,我们都有了,作为同台竞技,这个判断一点问题都没有。

石述思:如果造一个句子,第一个名词是“中航工业”,您是老总,第二个名词是“钓鱼岛”,如果用这两个名词,您怎么去造句?

林左鸣:中国人自己拍摄的钓鱼岛全景照片,是用中航工业自己生产的飞机和中航工业旗下的飞行员去拍摄的。

石述思:此处应该有掌声。

还有一个,我们不要总讲剑拔弩张的话题,其实军事工业本身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美国离开军工企业,很难想象它的经济会受到多大的冲击。我们在这方面有什么突破?目前,中国的航空工业在国际市场中处在什么位置?

林左鸣:我们的航空工业现在在民用飞机方面,跟国际两大寡头还是有些差距的,比如说跟波音、空客。刚刚在迪拜航展,波音号称销售一千亿美元,我们有差距。我们需要努力的正是不能仅仅发展防务产品,还必须发展民用产品,做到军民融合,否则我们的航空工业就是一个“跛足”的,就是不完整的航空工业。人民群众都很关注国产大型客机什么时候能够飞上蓝天,刚才我把我们的运输机给大家介绍了,技术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客机有它的特点,不仅需要技术成功,还需要商业成功,它的品牌、经济效能要有竞争力。我总的感觉,这方面对航空人来说还有巨大的挑战,还需要继续努力,不能因为现在在防务装备上跟国外同台竞技就骄傲了。

石述思:三位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大型国企,甚至是中央企业。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你们也都知道国企改革的任务很重,三位都有提升自己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的经济做出更大贡献的愿望,我想问一下难点在哪里?国企下一步改革的难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难点在哪里?从林总开始。

林左鸣:这个问题最近老被问及。我曾经讲过一个判断,不知道对不对。改革开放35年了,35年前的企业改革是不改活不下去,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国企隶属于政府。原来是政府下计划给企业做产品,政府统购统销,后来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很快就不行了,没着落了,吃不上饭了,怎么办?就到政府去堵大门,要饭吃。那个时候不改革,自己活不下去。今天面临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不改革,自己过得好好的,别人活不下去。

石述思:您说得非常精彩。

林左鸣:所以现在国企非常渴望改革。但现在不是国企自己想改革就能改得了,有那么多机构、部门都有自身职能在发挥作用,如果大家不同步进行,改革几乎很难做到。所以,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人问到关键词是什么,我把关键词设定在“全面”两个字,过去的改革都是单方面推进,这次改革是全面推进,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嘉宾互动

主持人:接下来这个话题更具有挑战性,三位老总在各自的领域当中都是非常突出的,但同时三个行业之间也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三位老总对在座的嘉宾提一个问题。

林左鸣:我想提的问题,实际上航空工业也是需要装备工业的支持,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一个非常难的困境,就是你想花钱买人家的,人家却不卖给你,这是很难的。而且航空工业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市场很小,很特殊。作为装备企业,今后怎么样能够联手互动,来创新、研发一些更高级的、更先进的装备,适合整个产业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怎样强强联手。

张志刚:很高兴林总提出这个问题。本来我要提出航空工业以进口装备为主体的设备状态,什么时候能够促进国产装备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现在我正在投标中航工业的几个飞机公司。大家知道,机床是所有制造机器的机器,所有的世界500强都离不开机床,我们也会提供造船、造飞机、造坦克的设备,但机床永远是在幕后的,今天一不小心跑到这来了。

林总提出能不能合作,这是我的心声。航空航天和一些行业,大家都在赶超,很多设备原来用进口的,但在这个阶段,很多装备水平提高了,国内的机床制造水平也在提高,在专业领域和用户结合得也比较好。福特为什么买我们的产品?它是看了上海通用买了我们的设备以后才买的。上海通用买我们第一条线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合作,给我们很多支持,所以我们能够开发出一些最先进、最符合用户要求的设备。航空工业,我们同样希望有这种机会。我们这个行当是完全市场竞争。我希望有机会咱们一块合作,干出更漂亮的航空装备,关键的时候拿出来。

主持人:我们为你们未来的合作热烈鼓掌!

记者和网友提问

《中国经济周刊》:我的问题想提给林董事长,您非常重视“中国芯”的制造和创造,已经有很多发动机成功了,在C919大型客机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研制的发动机,但是据我们的报道,在未来会首先使用外国的发动机,您对“中国芯”的制造有什么样的见解?

林左鸣:你讲的问题实际上是很专业的事,我就是搞发动机的,航空发动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是试验性技术。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过程中,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数学模型对它进行设计,所以整个研制过程是一直不断迭代的过程,就是说它是试验产生的产品,你就要投钱,研究出一型发动机,再不断试验,找出它的毛病,然后再进行改进,改进完再投钱做。这样的产品研发过程投资很大,研发的周期很长,当然这样的产品由于难度比较大,生命周期也很长,我们现在用的很多航空发动机都超过40、50年的历史,不像电子产品,摩尔定律18个月淘汰一茬。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确实在这方面投入很少,现在开始在做,因为大飞机C919马上要投入运行,所以前期选用的另外一款发动机是国外的,这是很好的经营策略。但实际上现在国外的大型飞机往往都有两型左右的发动机供客户选择,所以我相信我们的“长江”1000发动机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闪亮登场,为国产客机做出自己的贡献。
主持人:我们也收到了一些网友的提问,有网友说您已经在中国航空领域干了几十年,在几十年的时间您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请您给中国航空工业打分。

林左鸣:自己给自己企业打分,不能打太高。

主持人:您不要太谦虚了。

林左鸣:我觉得航空业发展到今天,打70分。

石述思:您扣的30分呢?

林左鸣:扣30分是必须的。我们这些人不能懈怠,必须始终看到如果有一天不创新、不发展,就可能被人家落得很远。实际上我们的老师是俄罗斯人,他已经告诉我们一点都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就不行了。今天可以这么说,在航空领域,除了航空发动机比俄罗斯略微逊色,其他的不比他们差。所以我们必须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去推动我们的发展,分不能打得太高。

主持人:您认为中国航空工业目前最好的变化是什么?什么是中国航空工业最亟需要改变的地方?

林左鸣:这次三中全会提出来要发展混合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下一步航空工业发展很重要的突破口。当然,对航空工业来说,很特殊的一点就是,创新永远是企业的氧气,如果没有创新,企业一天也生存不下去,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考虑的是如何借用新的机制、新的改革突破口来进一步推进创新,进一步塑造精英人才、精英团队的成长。

这是歼-10飞机,是空军、海军大量装备的主力第三代战机。刚才介绍时说到我的前任,这型飞机装备到部队以后,他非常高兴,说我们终于从“望尘莫及”到了“望其项背”。这型飞机不断在升级发展,  


http://www.cannews.com.cn/2013/1203/62456.shtml

形象展示

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想讲一个故事,是有关企业家的故事。我记得我刚上大学时,1979年,大概是二年级刚开学,当时《人民文学》出了一篇小说,是蒋子龙写的,叫《乔厂长上任记》。这个小说里第一次提到了“企业家”这个词。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我是第一次接触这个词。这个词在这次三中全会写进了中央的文件里。这个小说对我影响很深。到了1982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学校找我,想把我留在学校工作。那个时候大学生还是统一分配的,我是福建人,在福建并没有军工企业、航空企业,想回家是不可能的,要服从分配,就要到大三线地区去,对我来说留在学校工作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后来我受了《乔厂长上任记》的深刻影响,觉得还是应该选择做企业。我在南京读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时叫南京航空学院,老院长是参加“12 ? 9”运动的老革命。他当时老跟我们说,中国航空技术落后,中国航空企业管理更落后,希望我们多接触一些面更广的综合知识,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乔厂长上任记》这个小说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觉得自己应该试试,毕业以后到工厂去。当时还可以分到研究所去,研究所是事业单位,待遇更好一些,但我还是选择了工厂,希望到工厂去以后,能够像乔厂长一样成为一个企业的厂长,来改变中国企业的面貌。很有意思的是,我被分配到成都一家搞航空发动机的企业,我去了以后没多久,就赶上了小平同志提出军工企业要忍耐,当时国民经济比较困难,没有能力发展太多武器装备,需要军转民。这个企业的经营很快变得非常困难,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发了很多民品。那个时候我开始经历一个企业家成长的所有艰辛、所有的奋斗历程。到现在整整35年过去了,假如乔厂长这个人真的还活着,现在是91岁。他当年在十年动乱之后,回到电机厂当厂长是56岁,我今年正好也是56岁,但是我觉得我们很幸运,这35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尤其是见证了中国国有企业翻天覆地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使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尤其是做航空的。我的前任曾经很形象地说,中国的航空工业跟西方发达国家比,是望尘莫及。歼10飞机出来的时候他非常兴奋,他跟我说,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望其项背”了。接下来,我们要努力做到能跟西方发达国家同台竞技,甚至将来还要超过它们。我觉得,航空工业这些年做到了,我们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意义的企业的同时,做到了不断转型升级。到今天,对于很多媒体披露过的航空装备,大家可能都很了解,还有很多技术、很多产品,大家不见得都知道,但是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今天跟西方发达国家真是已经可以同台竞技了,而且我们充满了信心,完全可能在今后的岁月里迎头赶上,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理由是我们的成长不仅仅是把一型一型产品送上蓝天,而是成长成一个精英团队,一支非常优秀且年富力强的团队。

就像今天早上,我们授予直10武装直升机的总设计师吴希明一个集团最高的荣誉,奖励150万元奖金,授予他“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称号。他只是一个代表,实际上我们有整整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不但有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理论建树。我读书的时候,读的书都是外国人写的,今天可以这么说,今后年轻一代航空人要学习的话,我们有自己的航空专家写的著作,所以我感到我们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变。我自己经历的这些故事,可以说明中国35年的改革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今后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一定能获得更大的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我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谢谢!



论坛沙龙

主持人:在台上有三位嘉宾为今天的节目特意准备了礼物,这些礼物都是大有故事的。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些精美的航模,估计航空迷这个时候已经瞪大眼睛了。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礼物背后精彩的故事吧。

林左鸣:这些飞机模型是我们所生产飞机中的一小部分。我手上拿的这型飞机是歼15舰载机,机翼可以折叠。“辽宁舰”航母最近出航到南海,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型飞机就配备在航母上面。这型飞机可能跟国外的飞机气动外形很相似,但实际上它整个系统、材料都是完全自主研制的。创新有三种形式,其中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型飞机)是最典型的,虽然气动外形跟国外的某一型飞机很相近,但所有系统、材料、动力都是国产的

这是歼10飞机,是空军、海军大量装备的主力第三代战机。刚才介绍时说到我的前任,这型飞机装备到部队以后,他非常高兴,说我们终于由“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这型飞机不断在升级发展,与现在世界上一流的三代机相比,如F-16、F-18、米格-29、苏-27都是同等水平的,这型飞机也是我们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型飞机。

主持人:能不能请您讲一下直升机的故事?

林左鸣:这型直升机就是刚才我说的直10武装直升机,它的总设计师吴希明被授予集团最高荣誉——“中航工业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称号,奖励150万元。它的诞生是有不少故事的。这型直升机是对现在陆军装备的一次革命性的升级,过去陆军战场最厉害的装备是坦克、装甲车,但这款直升机出来以后,坦克、装甲车不在话下。美国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它的水平是一样的,但是起飞重量比它重一些,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比喻,一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火力相当于一个标准步兵营的火力,可想而知,这样的直升机对步兵、对陆军意味着一次革命性的升级。

我们曾经想引进国外的发动机,但却被严密限制,最后我们下定决心自力更生,于是生产了一型完全自主设计的发动机,发动机装备后,表现非常棒。在今年的天津直博会上,陆航表演大队驾驶直10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动作——翻筋斗。大家知道,固定翼飞机翻筋斗可以,但是这种飞机翻筋斗很难,因为它的升力全靠几片旋翼,要翻圆满的筋斗很难。有的人可能看过天津直博会的表演,它翻得非常漂亮。

主持人: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影片里看到直升机翻筋斗。

林左鸣:国外有的,但是很少,几个直升机强国偶尔有一型直升机能够翻。我特别感谢网友,很多网友很关注,其中一个网友的帖子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说我老婆不懂军事,没想到直升机还能这么飞。

主持人:这也是我的心里话,直升机也能这样翻筋斗吗?

林左鸣:我们听了也很激动。我们这个设计师当时就跟试飞员交底,我们设计的,你放手干,绝对不会有问题。我们的试飞员也是艺高人胆大,后来一直做翻筋斗的动作,非常漂亮。

AC313直升机是中国第一型可以在珠峰大本营起降的高原型直升机。最高可以飞到8000多米,因为中国很多地域是高原地区,直升机能够适应高原起飞是很不容易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性能。

最后介绍的是一型大型飞机,这个大型飞机大家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过,已经试飞了。这个飞机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做起来非常难。举一个例子,它的操作舵面有30多个,一般的战斗机只有几个舵面,难度极大。现在做得非常顺利,试飞的结果非常好,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水平。像它的机翼加工,之前只有欧洲、美国能做到,其他国家包括俄罗斯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能做,而且是完全靠自主创新做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关键技术,我们都做到了。这型飞机不仅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甚至代表了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主持人:可以问一个外行问题吗,这个飞机的用途是什么?

林左鸣:这是运输机。比如用于利比亚撤侨,可以直接飞过去把人接回来。

主持人:我们国家现在军用航空事业的发展,的确是经过了好几代人的努力,包括工程师、试飞员,正是由于有很多人默默无闻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石述思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

石述思:我觉得我特别振奋,带来了一个小型的航空编队。

我首先想请教林总一个问题,像这样的航空编队,因为我登上过美国圣地亚哥的“中途岛”号航母,据说他们在跟日本作战的时候,发挥了关键作用。您带来的这支航空编队与我在“中途岛”号看到的战机相比,是不是已经实现了全面的超越?

林左鸣:应该说,我们这里的飞机跟美军航母现在的编队飞机装备应该是一个水平的,当然美国马上要有一型F-35舰载型。

石述思:您刚才用了一个词,过去叫“望尘莫及”,今天叫“望其项背”。“望尘莫及”,测算成“年”,是多少年?“望其项背”,测算成“年”,差距是多少年?

林左鸣:现在应该说已经进入了“同台竞技”。望尘莫及是指什么?人家用三代飞机,我们只有二代飞机,差一代,叫“望尘莫及”。“望其项背”是指,人家三代飞机都用了很长时间,你才刚刚有,而且还成不了体系,只有一型。当时我的前任说歼10出来,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是这个含义。今天世界上真正的航空大国,或者说有实力的几个国家,是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有些东西甚至俄罗斯还没有的,我们都有了,作为同台竞技,这个判断一点问题都没有。

石述思:如果造一个句子,第一个名词是“中航工业”,您是老总,第二个名词是“钓鱼岛”,如果用这两个名词,您怎么去造句?

林左鸣:中国人自己拍摄的钓鱼岛全景照片,是用中航工业自己生产的飞机和中航工业旗下的飞行员去拍摄的。

石述思:此处应该有掌声。

还有一个,我们不要总讲剑拔弩张的话题,其实军事工业本身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美国离开军工企业,很难想象它的经济会受到多大的冲击。我们在这方面有什么突破?目前,中国的航空工业在国际市场中处在什么位置?

林左鸣:我们的航空工业现在在民用飞机方面,跟国际两大寡头还是有些差距的,比如说跟波音、空客。刚刚在迪拜航展,波音号称销售一千亿美元,我们有差距。我们需要努力的正是不能仅仅发展防务产品,还必须发展民用产品,做到军民融合,否则我们的航空工业就是一个“跛足”的,就是不完整的航空工业。人民群众都很关注国产大型客机什么时候能够飞上蓝天,刚才我把我们的运输机给大家介绍了,技术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客机有它的特点,不仅需要技术成功,还需要商业成功,它的品牌、经济效能要有竞争力。我总的感觉,这方面对航空人来说还有巨大的挑战,还需要继续努力,不能因为现在在防务装备上跟国外同台竞技就骄傲了。

石述思:三位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大型国企,甚至是中央企业。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你们也都知道国企改革的任务很重,三位都有提升自己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的经济做出更大贡献的愿望,我想问一下难点在哪里?国企下一步改革的难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难点在哪里?从林总开始。

林左鸣:这个问题最近老被问及。我曾经讲过一个判断,不知道对不对。改革开放35年了,35年前的企业改革是不改活不下去,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国企隶属于政府。原来是政府下计划给企业做产品,政府统购统销,后来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很快就不行了,没着落了,吃不上饭了,怎么办?就到政府去堵大门,要饭吃。那个时候不改革,自己活不下去。今天面临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不改革,自己过得好好的,别人活不下去。

石述思:您说得非常精彩。

林左鸣:所以现在国企非常渴望改革。但现在不是国企自己想改革就能改得了,有那么多机构、部门都有自身职能在发挥作用,如果大家不同步进行,改革几乎很难做到。所以,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人问到关键词是什么,我把关键词设定在“全面”两个字,过去的改革都是单方面推进,这次改革是全面推进,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嘉宾互动

主持人:接下来这个话题更具有挑战性,三位老总在各自的领域当中都是非常突出的,但同时三个行业之间也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三位老总对在座的嘉宾提一个问题。

林左鸣:我想提的问题,实际上航空工业也是需要装备工业的支持,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一个非常难的困境,就是你想花钱买人家的,人家却不卖给你,这是很难的。而且航空工业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市场很小,很特殊。作为装备企业,今后怎么样能够联手互动,来创新、研发一些更高级的、更先进的装备,适合整个产业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怎样强强联手。

张志刚:很高兴林总提出这个问题。本来我要提出航空工业以进口装备为主体的设备状态,什么时候能够促进国产装备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现在我正在投标中航工业的几个飞机公司。大家知道,机床是所有制造机器的机器,所有的世界500强都离不开机床,我们也会提供造船、造飞机、造坦克的设备,但机床永远是在幕后的,今天一不小心跑到这来了。

林总提出能不能合作,这是我的心声。航空航天和一些行业,大家都在赶超,很多设备原来用进口的,但在这个阶段,很多装备水平提高了,国内的机床制造水平也在提高,在专业领域和用户结合得也比较好。福特为什么买我们的产品?它是看了上海通用买了我们的设备以后才买的。上海通用买我们第一条线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合作,给我们很多支持,所以我们能够开发出一些最先进、最符合用户要求的设备。航空工业,我们同样希望有这种机会。我们这个行当是完全市场竞争。我希望有机会咱们一块合作,干出更漂亮的航空装备,关键的时候拿出来。

主持人:我们为你们未来的合作热烈鼓掌!

记者和网友提问

《中国经济周刊》:我的问题想提给林董事长,您非常重视“中国芯”的制造和创造,已经有很多发动机成功了,在C919大型客机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研制的发动机,但是据我们的报道,在未来会首先使用外国的发动机,您对“中国芯”的制造有什么样的见解?

林左鸣:你讲的问题实际上是很专业的事,我就是搞发动机的,航空发动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是试验性技术。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过程中,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数学模型对它进行设计,所以整个研制过程是一直不断迭代的过程,就是说它是试验产生的产品,你就要投钱,研究出一型发动机,再不断试验,找出它的毛病,然后再进行改进,改进完再投钱做。这样的产品研发过程投资很大,研发的周期很长,当然这样的产品由于难度比较大,生命周期也很长,我们现在用的很多航空发动机都超过40、50年的历史,不像电子产品,摩尔定律18个月淘汰一茬。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确实在这方面投入很少,现在开始在做,因为大飞机C919马上要投入运行,所以前期选用的另外一款发动机是国外的,这是很好的经营策略。但实际上现在国外的大型飞机往往都有两型左右的发动机供客户选择,所以我相信我们的“长江”1000发动机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闪亮登场,为国产客机做出自己的贡献。
主持人:我们也收到了一些网友的提问,有网友说您已经在中国航空领域干了几十年,在几十年的时间您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请您给中国航空工业打分。

林左鸣:自己给自己企业打分,不能打太高。

主持人:您不要太谦虚了。

林左鸣:我觉得航空业发展到今天,打70分。

石述思:您扣的30分呢?

林左鸣:扣30分是必须的。我们这些人不能懈怠,必须始终看到如果有一天不创新、不发展,就可能被人家落得很远。实际上我们的老师是俄罗斯人,他已经告诉我们一点都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就不行了。今天可以这么说,在航空领域,除了航空发动机比俄罗斯略微逊色,其他的不比他们差。所以我们必须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去推动我们的发展,分不能打得太高。

主持人:您认为中国航空工业目前最好的变化是什么?什么是中国航空工业最亟需要改变的地方?

林左鸣:这次三中全会提出来要发展混合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下一步航空工业发展很重要的突破口。当然,对航空工业来说,很特殊的一点就是,创新永远是企业的氧气,如果没有创新,企业一天也生存不下去,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考虑的是如何借用新的机制、新的改革突破口来进一步推进创新,进一步塑造精英人才、精英团队的成长。

这是歼-10飞机,是空军、海军大量装备的主力第三代战机。刚才介绍时说到我的前任,这型飞机装备到部队以后,他非常高兴,说我们终于从“望尘莫及”到了“望其项背”。这型飞机不断在升级发展,  
林董事长说的没错,他带领中航人在大踏步前进,不管那些闲言碎语。我们敬重你。
楼主宁愿相信口号也不相信摆在前面的事实?共产主义万岁,共产主义在哪呢?
但所有系统、材料、动力都是国产的。

其中一架吧
超级侧卫 发表于 2013-12-3 19:43
楼主宁愿相信口号也不相信摆在前面的事实?共产主义万岁,共产主义在哪呢?
心理要健康
长江1000A要到2020年才能量产,在16年才能出验证机。
2013-12-3 19:53 上传




请问你眼睛健康吗?那张图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公为蜘母为蛛 发表于 2013-12-3 19:47
心理要健康


请问你眼睛健康吗?那张图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超级侧卫 发表于 2013-12-3 19:54
请问你眼睛健康吗?那张图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才一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不妨耐心等等,看后续的量产机型动力。
超级侧卫 发表于 2013-12-3 19:54
请问你眼睛健康吗?那张图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奉劝过你了心理要健康,要不以后这类消息看多了,你这个加州大学纽约分校网络发帖系的高材生要心理失衡的不信人家中国航空掌门人的还信你这个网络发帖的吗?
林总 是一个有思想 很大气的人 我为他的手下小卒 感到骄傲 加油中航工业 加油黎明!!!
它的机翼加工,之前只有欧洲、美国能做到,其他国家包括俄罗斯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能做,而且是完全靠自主创新做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关键技术,我们都做到了。这型飞机不仅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甚至代表了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伊尔76还有更大的安-124等机翼是怎么来的?

公为蜘母为蛛 发表于 2013-12-3 20:01
奉劝过你了心理要健康,要不以后这类消息看多了,你这个加州大学纽约分校网络发帖系的高材生要心理失衡的 ...


所以你楼主宁愿相信口号也不相信摆在前面的事实?我说了什么不重要,图片透露出来的信息才重要吧?
公为蜘母为蛛 发表于 2013-12-3 20:01
奉劝过你了心理要健康,要不以后这类消息看多了,你这个加州大学纽约分校网络发帖系的高材生要心理失衡的 ...


所以你楼主宁愿相信口号也不相信摆在前面的事实?我说了什么不重要,图片透露出来的信息才重要吧?
请问你眼睛健康吗?那张图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无较此时刻是非,坐等挖坟。彼时望你仍能如故
总的来讲,还算客观。
红魔方 发表于 2013-12-3 20:10
无较此时刻是非,坐等挖坟。彼时望你仍能如故
图片就在这里,还挖什么坟?
长江1000发动机?
“最后介绍的是一型大型飞机,这个大型飞机大家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过,已经试飞了。这个飞机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做起来非常难。举一个例子,它的操作舵面有30多个,一般的战斗机只有几个舵面,难度极大。现在做得非常顺利,试飞的结果非常好,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水平。像它的机翼加工,之前只有欧洲、美国能做到,其他国家包括俄罗斯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能做,而且是完全靠自主创新做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关键技术,我们都做到了。这型飞机不仅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甚至代表了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看来Y20很顺利哦
看来林不错啊,挺称职的。
不停地夸歼10,有木有节操啊?
林左头的访谈不错,开场白里有看点。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3-12-3 20:06
“最后介绍的是一型大型飞机,这个大型飞机大家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过,已经试飞了。这个飞机体现了我们国家的 ...
这里指的应该是机翼壁板的成型工艺——喷丸成型,传统的铆接也可以,但代表不了目前机翼制造的最高水平。
ps这里可以和前两天的大国重器里面讲的对照着看
乔厂长上任记!
Y-20的“机翼加工,之前只有欧洲、美国能做到,其他国家包括俄罗斯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能做,而且是完全靠自主创新做出来的。”——不知道是指哪方面?是不是指复合材料中央翼盒?贫道只知道毛子最新改型的IL476仍然沿用老76的翼型,而Y-20用了超临界翼型。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3-12-3 20:06
“最后介绍的是一型大型飞机,这个大型飞机大家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过,已经试飞了。这个飞机体现了我们国家的 ...
老毛子用的是铆接工装的传统机翼制造方法,兔子用的是喷丸法制造超临界机翼。这种方法制造的机翼死重小而且重量轻。
看侧卫的贴图,WS20也出来了?真的假的?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3-12-3 20:06
“最后介绍的是一型大型飞机,这个大型飞机大家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过,已经试飞了。这个飞机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做起来非常难。举一个例子,它的操作舵面有30多个,一般的战斗机只有几个舵面,难度极大。现在做得非常顺利,试飞的结果非常好,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水平。像它的机翼加工,之前只有欧洲、美国能做到,其他国家包括俄罗斯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能做,而且是完全靠自主创新做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关键技术,我们都做到了。这型飞机不仅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甚至代表了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伊尔76还有更大的安-124等机翼是怎么来的?...

IL-76(包括最新的476)、安-124甚至安-225,机翼翼型似乎还都是相对传统的翼型,看上去并没有采用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超临界翼型。而Y-20学的是C-17的超临界翼型,应该比你说的几款毛机更为先进。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3-12-3 20:06
“最后介绍的是一型大型飞机,这个大型飞机大家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过,已经试飞了。这个飞机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做起来非常难。举一个例子,它的操作舵面有30多个,一般的战斗机只有几个舵面,难度极大。现在做得非常顺利,试飞的结果非常好,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水平。像它的机翼加工,之前只有欧洲、美国能做到,其他国家包括俄罗斯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能做,而且是完全靠自主创新做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关键技术,我们都做到了。这型飞机不仅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甚至代表了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伊尔76还有更大的安-124等机翼是怎么来的?...

IL-76(包括最新的476)、安-124甚至安-225,机翼翼型似乎还都是相对传统的翼型,看上去并没有采用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超临界翼型。而Y-20学的是C-17的超临界翼型,应该比你说的几款毛机更为先进。
超级侧卫 发表于 2013-12-3 19:43
楼主宁愿相信口号也不相信摆在前面的事实?共产主义万岁,共产主义在哪呢?
我可以告诉你,共产主义是可以实现的,具体什么时候实现我不知道,但是起点我可以告诉你:可控核聚变实现
即能源无限变为现实的时候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开始的时候,能源无限的开始也就是人类大同时代的开始!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3-12-3 20:06
“最后介绍的是一型大型飞机,这个大型飞机大家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过,已经试飞了。这个飞机体现了我们国家的 ...
伊尔76还有更大的安-124等机翼是怎么来的?

=====

喷丸成型的超临界机翼,苏联时期还没这东西。  

美国和欧洲在方面的技术,历史也不长。
Y-20的翼型是超临界机翼,不过不是新技术。 当年的运十就是超临界机翼,但当时还没有喷丸成型的制造技术。
运十当年的技术是很前卫的,不但用了和当时最先进机型类似的一些东西,而且在不长的时间内也折腾出来了,可惜后面给人为搞夭折了。

现在的运-20,相对来说保守得多,相当的中庸。
超级侧卫 发表于 2013-12-3 20:12
图片就在这里,还挖什么坟?
人类已经进入科技停滞的时代,再往后发展能源已经成了最大的阻碍,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能源无限供应的时代,人类会迎来世界大同,走出地球探索无限宇宙,希望中华民族开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为中国的理想共产主义就是世界大同,中国的制度有这种先天的、去实现的动力!
一根火柴棍儿 发表于 2013-12-3 22:22
我可以告诉你,共产主义是可以实现的,具体什么时候实现我不知道,但是起点我可以告诉你:可控核聚变实现 ...
醒醒,到站了。。。
dddd-dh 发表于 2013-12-3 22:27
运十当年的技术是很前卫的,不但用了和当时最先进机型类似的一些东西,而且在不长的时间内也折腾出来了,可 ...
老毛子这么多年都不想办法改进啊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3-12-3 22:33
老毛子这么多年都不想办法改进啊
安东诺夫和乌克兰一起分家出去了。 俄国自己也半死不活,还能有什么改进?
超级侧卫 发表于 2013-12-3 22:32
醒醒,到站了。。。
呵呵,眼光放长远一点嘛,你不看科技强如美国这样还深陷经济泥潭无法自拔,科技已经无法带动人类发展了,没有新的产业只是在原有产业上修修补补,事实上如果能源领域没有巨大突破的话,全球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迅速把各国的科技经济文化拉到跟西方同一个水平,如果长时间没有能源上的突破,很快人们会为不断枯竭的资源自相残杀,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各国会普遍往无限能源领域寻找突破,一旦突破,你可以去象限会有多少新领域去开拓去发展!走出地球不是梦!
一根火柴棍儿 发表于 2013-12-3 22:42
呵呵,眼光放长远一点嘛,你不看科技强如美国这样还深陷经济泥潭无法自拔,科技已经无法带动人类发展了, ...
发帖不易,五毛收好
楼主注册时间不长,对超大缺乏了解。超大可以说个个军事论坛牛人最多的,林左鸣他算个屁呀。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3-12-3 20:06
“最后介绍的是一型大型飞机,这个大型飞机大家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过,已经试飞了。这个飞机体现了我们国家的 ...
加工方法不一样.
整体喷丸成型和板铆结构的区别.前两天大国重器里西飞总工刚说过.
干了十年,喷丸成形终于搞出来了.Y20如果没有喷丸成型技术,就只能沿用板铆结构.
都在质疑左盟主,个人觉得他在15的发动机上没必要吹牛皮,还是师母一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