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马立诚:我不是卖国贼 我认为中日应接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0:31:22
文/特约撰稿员 马立诚『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评论部主任』

近来,《人民日报》评论员马立诚《对日关系新思维》一文引起轩然大波,赞同者认为其主张理性、成熟,反对者斥之"卖国贼"、"当代汪精卫"。日本舆论更以"石破天惊"形容马文,认为是中共高层授意之作。

  对于上述反响和揣测,"投石者"马立诚是泰然处之,还是有所反思?记者就此与他做了对话,他明确表示坚持己见,并为本刊独家撰稿表明立场。

我写《对日关系新思维》的初衷

  《战略与管理》去年12月发表我的《对日关系新思维》后,在外交界、学术界以及很多网站引起了激烈争议,这是我事先预料到的。因为过去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们在民间较多听到的是一种声音,现在出现了两种声音,当然会引起争议。我认为,有争议是好事,可以促进社会思考,促进不同的意见群体深入反思自己的观点。

  现在,中日两国贸易和人员往来规模之大,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但是两国国民的情绪却拧着劲,越拧越僵。这就容易造成这样一种局面:指责连着指责,报复连着报复,误会连着误会。这种局面的危险性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它会给两国决策层造成巨大压力,也容易被人利用,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做一个探索,看看怎样才能破解这样一个链条,这是我写那篇文章的初衷。在文章中,我提出了在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的前提下,宽容日本、理解日本的一种思路。

  政界和知识界有很多人对我说,我的文章讲出了他们的心里话,也有人准备写文章支持我。反对我的文章我也看过一些,对其中有的观点我也能理解。有人把我的文章和当年汪精卫的文章做段落对照,还有人发表了"在马立诚追悼会上的讲话"。这些文章大多有情绪化的倾向,而情绪化与国家利益是有矛盾的。

  在中日关系上,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大局才是理性的。我认为两种声音的出现扩大了决策层政策选择的空间,对于国家利益来说是件好事,对增进中日两国国民的深入了解也是一件好事。十六大报告提出"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新举措",又强调与时俱进。我的文章是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体现,我相信我的这种想法能够反映中日两国关系的前途。

他们考虑问题是有战略高度的

  应该站在什么样的战略高度来理解中日关系问题?

  首先,中国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环境来实现现代化,与中国具有最直接的关系的就是东亚的环境。十六大提出"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在东亚,日本就是一个最大的伴。在东亚关系中,中日关系是最重要的。

  现在,欧洲已经向一个整体前进,北美也向一个自由贸易区深化,非洲在2005年要建立统一的自由贸易区。而东亚现在是一盘散沙,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东亚的每一个国家都要和强大的联盟单打独斗,这对于东亚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怎样推动东亚和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前瞻性课题。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即10+1,以及建立中日韩3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议,是富有前瞻性的重大举措,符合时代潮流,也是亚洲的人心所向。

  再者,中日两国现在实际上逐渐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2002年中日两国的贸易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高于中美贸易额,在中国的双边贸易中占第一位。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比如上次因为农产品产生的摩擦,总是在最后一分钟解决,为什么没有谈崩呢?因为两个国家都认识到,双方实际上是互相需要的,如果相互报复,形成恶性循环,彼此的损失就太大了。

  与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不相匹配的就是两国国民的情绪。比如因为大葱、蘑菇发生贸易摩擦,有些人也把这种国际间常有的经济矛盾上升到政治层面,高喊"灭了日本"等等。这其实不利于两国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两国在WTO框架下解决问题。

  中国经过多年建设与高速增长,远不是原来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日本的战败也已使它尝到了恶果。金庸小说有一个主题,就是有些江湖侠士经过反思,提出"冤冤相报何时了?"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是不是也是这样?如果按照陈旧的思维模式,毛泽东放弃对日赔偿是要不得的;邓小平作为一个著名抗日将领,访日会见天皇更是使不得;当初胡耀邦提出中日两国青年大规模互访,也应受到责难。我觉得他们考虑问题是有战略高度的。

日本不太可能复活军国主义

  多年前,我写《对日关系新思维》的思路就有了,但在去日本后有了许多实际感受和触动。比如说,我认为日本是不太可能复活军国主义的,因为我亲眼看到他们建立了民主体制,各种力量互相掣肘、互相制约。什么是军国主义?我理解就是整个国家处于军队控制之下,法西斯军事独裁,全国充满了战争狂热和战争煽动,民众都在进行军事训练,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纳入战争轨道,一触即发,日本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要求成为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与军国主义是两回事。日本派出一两艘军舰参加维和行动等做法,完全不必大惊小怪。再比如说,日本再度进攻中国我认为不可能。日本一共37万平方公里,比黑龙江还小,是一个狭长的岛国,它的55个核电站都裸露在岛上,很容易受到攻击。在现代导弹战争中,日本没有战略纵深。再比如说,以前我们把日本称为"列强"之一,但我到日本以后发现日本人很怕中国。很多日本人对我说:"中国要骑在日本的头上指手画脚……"我感觉到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变了,而且还要变,我们的对日政策当然也要与时俱进。

  有人说,你第一次去日本,只呆了13天,就写出这样一篇文章来,是不是太轻率了?

  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人在那里生活多久的问题。现在资讯发达,关键在于你是否具有在一定高度上思考这个问题的能力,如何恰当利用机会是因人而异的。比如马克思,根本没来过中国,但你不能说他对于中国的事情就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有人说,那篇文章不是学术文章。

  这话的意思是说我那篇文章价值不大。但是我觉得,一篇文章有没有价值,不在于它是不是学术文章。康有为要求变法的《上清帝万言书》,陈独秀和鲁迅的很多文章,以及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都不是学术文章,但能说它们没有价值吗?我那篇文章可以说是思想文章,也可以说是政治文章,它不是对当前中日关系的一个全面的学术研究,而是提出了解决中日关系的一个思路,一个框架。我认为当前比较缺乏的是思想。文/特约撰稿员 马立诚『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评论部主任』

近来,《人民日报》评论员马立诚《对日关系新思维》一文引起轩然大波,赞同者认为其主张理性、成熟,反对者斥之"卖国贼"、"当代汪精卫"。日本舆论更以"石破天惊"形容马文,认为是中共高层授意之作。

  对于上述反响和揣测,"投石者"马立诚是泰然处之,还是有所反思?记者就此与他做了对话,他明确表示坚持己见,并为本刊独家撰稿表明立场。

我写《对日关系新思维》的初衷

  《战略与管理》去年12月发表我的《对日关系新思维》后,在外交界、学术界以及很多网站引起了激烈争议,这是我事先预料到的。因为过去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们在民间较多听到的是一种声音,现在出现了两种声音,当然会引起争议。我认为,有争议是好事,可以促进社会思考,促进不同的意见群体深入反思自己的观点。

  现在,中日两国贸易和人员往来规模之大,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但是两国国民的情绪却拧着劲,越拧越僵。这就容易造成这样一种局面:指责连着指责,报复连着报复,误会连着误会。这种局面的危险性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它会给两国决策层造成巨大压力,也容易被人利用,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做一个探索,看看怎样才能破解这样一个链条,这是我写那篇文章的初衷。在文章中,我提出了在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的前提下,宽容日本、理解日本的一种思路。

  政界和知识界有很多人对我说,我的文章讲出了他们的心里话,也有人准备写文章支持我。反对我的文章我也看过一些,对其中有的观点我也能理解。有人把我的文章和当年汪精卫的文章做段落对照,还有人发表了"在马立诚追悼会上的讲话"。这些文章大多有情绪化的倾向,而情绪化与国家利益是有矛盾的。

  在中日关系上,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大局才是理性的。我认为两种声音的出现扩大了决策层政策选择的空间,对于国家利益来说是件好事,对增进中日两国国民的深入了解也是一件好事。十六大报告提出"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新举措",又强调与时俱进。我的文章是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体现,我相信我的这种想法能够反映中日两国关系的前途。

他们考虑问题是有战略高度的

  应该站在什么样的战略高度来理解中日关系问题?

  首先,中国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环境来实现现代化,与中国具有最直接的关系的就是东亚的环境。十六大提出"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在东亚,日本就是一个最大的伴。在东亚关系中,中日关系是最重要的。

  现在,欧洲已经向一个整体前进,北美也向一个自由贸易区深化,非洲在2005年要建立统一的自由贸易区。而东亚现在是一盘散沙,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东亚的每一个国家都要和强大的联盟单打独斗,这对于东亚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怎样推动东亚和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前瞻性课题。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即10+1,以及建立中日韩3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议,是富有前瞻性的重大举措,符合时代潮流,也是亚洲的人心所向。

  再者,中日两国现在实际上逐渐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2002年中日两国的贸易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高于中美贸易额,在中国的双边贸易中占第一位。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比如上次因为农产品产生的摩擦,总是在最后一分钟解决,为什么没有谈崩呢?因为两个国家都认识到,双方实际上是互相需要的,如果相互报复,形成恶性循环,彼此的损失就太大了。

  与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不相匹配的就是两国国民的情绪。比如因为大葱、蘑菇发生贸易摩擦,有些人也把这种国际间常有的经济矛盾上升到政治层面,高喊"灭了日本"等等。这其实不利于两国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两国在WTO框架下解决问题。

  中国经过多年建设与高速增长,远不是原来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日本的战败也已使它尝到了恶果。金庸小说有一个主题,就是有些江湖侠士经过反思,提出"冤冤相报何时了?"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是不是也是这样?如果按照陈旧的思维模式,毛泽东放弃对日赔偿是要不得的;邓小平作为一个著名抗日将领,访日会见天皇更是使不得;当初胡耀邦提出中日两国青年大规模互访,也应受到责难。我觉得他们考虑问题是有战略高度的。

日本不太可能复活军国主义

  多年前,我写《对日关系新思维》的思路就有了,但在去日本后有了许多实际感受和触动。比如说,我认为日本是不太可能复活军国主义的,因为我亲眼看到他们建立了民主体制,各种力量互相掣肘、互相制约。什么是军国主义?我理解就是整个国家处于军队控制之下,法西斯军事独裁,全国充满了战争狂热和战争煽动,民众都在进行军事训练,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纳入战争轨道,一触即发,日本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要求成为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与军国主义是两回事。日本派出一两艘军舰参加维和行动等做法,完全不必大惊小怪。再比如说,日本再度进攻中国我认为不可能。日本一共37万平方公里,比黑龙江还小,是一个狭长的岛国,它的55个核电站都裸露在岛上,很容易受到攻击。在现代导弹战争中,日本没有战略纵深。再比如说,以前我们把日本称为"列强"之一,但我到日本以后发现日本人很怕中国。很多日本人对我说:"中国要骑在日本的头上指手画脚……"我感觉到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变了,而且还要变,我们的对日政策当然也要与时俱进。

  有人说,你第一次去日本,只呆了13天,就写出这样一篇文章来,是不是太轻率了?

  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人在那里生活多久的问题。现在资讯发达,关键在于你是否具有在一定高度上思考这个问题的能力,如何恰当利用机会是因人而异的。比如马克思,根本没来过中国,但你不能说他对于中国的事情就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有人说,那篇文章不是学术文章。

  这话的意思是说我那篇文章价值不大。但是我觉得,一篇文章有没有价值,不在于它是不是学术文章。康有为要求变法的《上清帝万言书》,陈独秀和鲁迅的很多文章,以及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都不是学术文章,但能说它们没有价值吗?我那篇文章可以说是思想文章,也可以说是政治文章,它不是对当前中日关系的一个全面的学术研究,而是提出了解决中日关系的一个思路,一个框架。我认为当前比较缺乏的是思想。
同意,远交近攻的政策现在并不合适
应该团结日本,进行近交远攻!!
傻瓜,上人圈套而不自知,不要缘木求鱼,一厢情愿,自投罗网而不自知,日本是个什么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对中国蔑视有加,仅仅因为力量的不够,才承认现实,但亡我之心,从来都是昭昭在目,国际之上,要知过去,察未来,知彼知已,才能把握现在,提出正确对策。痴人说梦,可笑之极。
马立诚是卖国贼!他太小看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如果马立诚来过日本的话,很难说出这些话的。。。。
日本是个崇尚野蛮武力的国家,不管它的外表是多么彬彬有礼。
只有强硬和霸道才能征服日本人。。。。。。
“......我感觉到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变了,而且还要变,我们的对日政策当然也要与时俱进。......"
不知道是不是马先生的直觉,不经调查研究而发表妄论两国关系的文章是不负责任的。
“日本再度进攻中国我认为不可能”?????
这只是马先生或一部分中国人的一相情愿吧,日本是个不理性的民族,过去是,现在也是,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明知和美国打90%要败,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一个日本军官说:“战败失去的仅是一场战争,不战则失去了日本的武士精神。”
当日本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与中国竞争时,它们就会发动战争,钓鱼岛很可能就是导火线,只是这场战争来的越晚对中国越有利,所以我对现在中国政府对钓鱼岛的容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中日早晚一战,而这一战正是中国血洗百年国耻之时,要么不战,要战则胜,所以不能操之过急!!
马立诚,别狡辩了,你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
得势者的投降宣言!!
玛丽成这走狗
通篇的胡说八道!!!!!!!!!!!!!!!!!!!!!!!!
消灭汉奸!!!
马立诚这汉奸走狗想趁自己还活着就急忙给自己翻案!我们绝不答应!!!
小时候,我看一些战争片,往往有这么一个场景:
一个高壮的男战士都会对一名中国女性说:血债要用血来还.............
马"桑"忘记了吗?
对罪犯有法律制裁,我们总不能去牢里看到犯人可怜,就摆摆手给放了呀!
对"犯罪的国家"难道因为"它虽是禽兽又咬过人,但还有点肉,还能看门,还可以宠养一下"?
哈哈,差点上当了,
马"桑"是在放烟雾弹,麻痹日本人呀,
等我们有能力的未来,再"用钢锉把每一个日本人的每一个牙锉平半截",别让它再咬到别人呀!
马同志用心良苦了!
马立诚狗日的汉奸。如果我看到他定让他满地找牙。不过有句话你们注意到没有:“我的文章是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体现”。
谁会养狗? 说说心得 !
以下是引用zpebzwl在2003-7-9 10:35:00的发言:
马立诚狗日的汉奸。如果我看到他定让他满地找牙。不过有句话你们注意到没有:“我的文章是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体现”。



马立诚是狗日的汉奸---------------------这是一个绝对正确的结论!

[em09]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地区一体化的确是一个理性的趋势,这点我真的很佩服欧盟。如果将来亚洲也能够出现欧盟这样的发展势头,真的是人类的幸运!
但是,现在来讨论这个问题是太早了一点,太早了……
我听过马先生的报告,至少从他的言语中我感到他不是卖国贼。他是个爱国者,但他也是个学者,他的思维方式同很多人是不同的。他的观点确实是有缺陷的,但我们不应一棒把人打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
你以为天皇那小子是你的二大爷,你让他和中国友好他就友好啊?就你这白痴,你的老师咋叫你毕业的。看来中国的大学是该改革了。
这篇文章是不是假冒的?
已经早有断论,这个马汉奸并非是主任,只是一个小记而已
说马利诚是汉奸的可以歇歇了. 拉拢日本是抛弃民族情绪之后站在战略高度考虑的,且不说这种战略正确与否,但单单靠民族情绪来否定其意义甚至玷污其人格,这根本就跟骂街是一个性质.要说对中国领土有野心,老毛子比日本人好多少? 远了不说,唐古乌粱海,江东六十四屯哪去了?老毛子手上没有中国老百姓的血? 这个坛子上多少人看着俄制SU27或者30说好,这跟抱着日本刀说好有什么区别? 然而为什么拉拢老毛子对付美国就不是汉奸? 拉拢日本分化美国阵营就成了汉奸呢? 为什么不能从战略的角度给出分析为什么不能拉拢日本, 而非要侮辱其人格来达到否定目的呢?
你还是早点回去找你当年把你留在中国的爹吧

马先生!

猪样的东西!
就让那个老马一厢情愿去吧。
还是不能同意马立诚的观点,他的观点有些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