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救援菲律宾折射亚洲地缘政治博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7 00:24:08
  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号(George Washington)航母已经抵达这里,航母上的5000名船员和80架飞机已经开始把救灾物资运往被风暴重创的幸存者手里,美国还承诺提供2000万美元(约合1.21亿元人民币)的首批人道主义援助资金。日本派出了一支1000人的海军力量,官员们说,这是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赈灾部署。在途的赈灾力量还有英国的卓越号(Illustrious)航母,上面搭载着运输机、医疗专家和价值320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

  对于台风“海燕”(Haiyan)留下的数十万无家可归者和饥民而言,蜂拥而来的外国救援行动正在变成一场里程碑式的国际慈善汇演,其中还包含着不算太含蓄的炫耀心理,要把本地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压下一头。

  中国拥有新入列的航母,也拥有取代美国海军的野心,后者在太平洋上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次却显得格外小气。中国政府初期承诺的10万美元捐助被斥为吝啬,甚至一些受官方支持的中国媒体也做出了类似表述,此后,中国政府在周四把总援助额增加到了150万美元。

  台风“海燕”据报是菲律宾近代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它正在成为东亚各国展开软实力竞赛的展台。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主张已经引发了紧张的地缘政治态势,美国重新确立在该地区影响力的行动则强化了这种态势。

  对于自己认定是密友的国家,中国给予了大量援助。它是非洲最大的债权国,在巴基斯坦今年9月发生地震后,中国火速驰援,向它的亚洲邻国显示了更加人道主义的一面。然而,受“海燕”打击最重的国家恰恰是中国心目中最大的敌手,因为中菲两国为争夺南海岛屿控制权陷入了法律、外交甚或军事僵局,这些岛屿虽然小,战略地位却很重要。

  过去一年里,中国和菲律宾的军舰已经在一些浅滩发生正面对抗,此外,菲律宾把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法庭,惹怒了中国。今年早些时候,菲律宾接受了日本赠送的海岸护卫舰,并对日本政府强化本国在亚洲地区安全存在的计划表示支持,这些举动令中菲关系雪上加霜,菲律宾和美国关于增加该地区美国驻军的讨论也是如此。

  在争夺太平洋影响力的竞赛中,美国似乎在家里栽了跟头,此后不久,中国就迎来了挑战。今年秋天,奥巴马总统不得不取消了对本地区的一次高层访问,以应对国内的财政停摆危机,对许多亚洲国家来说,该事件显示美国的运转出现了故障。所以,当台风袭击老盟友时,美国国防部毫不犹豫地组织了一场强大的援助展演。

  一名美国官员说,“世界上没有哪支军队,没有哪支海军能做到我们所做的事情。”

  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东亚问题专家迈克尔·库玛(Michael Kulm)说,中国不愿意提供更多援助,可能会影响它在菲律宾树立有利形象的机会。

  他说,“中国做出努力的机会就在眼前。到最后,中国人可能会提供更多援助。不过,从前期来看,他们的援助显得不起眼。”

  与此同时,美国的救援行动可能会为其在菲律宾的影响力锦上添花。

  菲律宾是美国的长期盟友,尽管如此,对于本国是否要在美国所谓的“转向亚洲”战略中扮演美方认定的角色,菲律宾一直犹豫不决。转向亚洲的战略包括在菲律宾境内增加美国军力部署。

  但是,美国的救援行动——行动在菲律宾受到了媒体的大量关注——可能会部分打消这种从美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不情愿态度。

  塔克洛班的一些居民已经表示,只要能带来帮助,他们不介意暂时出现更多的美国士兵。

  多年来,中国的崛起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的地缘政治。中国提供投资及对外援助的能力和总体意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一些担心自己被这个强大邻国主宰的国家。这种态势很可能会继续发展。

  不过,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有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例证就是菲律宾,中菲之间有关一连串无人岛礁的激烈争论已经降低了菲律宾对日本的警惕,淡化了二战期间日本入侵留下的痛苦回忆。

  周四宣布援助计划时,日本官员重点谈论的是人道主义危机。

  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Itsunori Onodera)表示,“菲律宾是日本的近邻,也是日本重要的战略伙伴。”

  不过,菲律宾还一直是日本重点关注的国家之一,因为日本力争在人道主义行动及其他非冲突性军事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试图借此修补美国军费缩减留下的残局。

  日本已经为菲律宾提供了海上保安厅使用的新型巡逻船,以便菲律宾更好地在其海域巡逻,其中包括中菲争夺的海域。周四,官员们表示日本军方将派遣C-130运输机、直升机和医疗队,将物资运送至被台风隔绝的灾区。日本还将派出三艘海军军舰,以日本最大战舰伊势号(Ise)为首,后者是一艘携带直升机的驱逐舰,军舰上的飞行甲板使其看起来像是一艘小型的航空母舰。此外,日本宣布提供1000万美元的紧急救援款。

  数天来,中国对援助数额太少的批评置之不理,但随着更多国家提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援助计划,中国于周四表示将会增加援助。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中国从未表示援助数额会保持不变,并坚称中国已经根据需要的增加调整了捐赠数额。他说,“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对菲律宾处境理解同情。”

  但分析人士表示,决定最初捐赠数额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国网络评论人士反对援助外国,特别是援助菲律宾。

  北京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秦亚青表示,对于援助数额及如何援助,政府内部“肯定有过争论”。他说,“中国文化向来倾向于渐进式的做事方式,以便不在国内引发更多问题。”

  常常发表民族主义社论的报纸《环球时报》异乎寻常地转变了立场,指责最初提出的援助规模太小。报纸在周二的社论中指出,菲律宾距离中国南部海岸只有两小时的飞行距离,而一些距离远得多的国家都做出了迅速的反应。

  《环球时报》的社论说,“中菲因南海产生的恩恩怨怨,不应阻断两国民间共同抵抗天灾的合作。”

  杰安迪(Andrew Jacobs)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Martin Fackler自东京、Jane Perlez自北京、 Thom Shanker自华盛顿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薇、许欣

  链接:http://cn.nytimes.com/world/20131115/c15relief/
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号(George Washington)航母已经抵达这里,航母上的5000名船员和80架飞机已经开始把救灾物资运往被风暴重创的幸存者手里,美国还承诺提供2000万美元(约合1.21亿元人民币)的首批人道主义援助资金。日本派出了一支1000人的海军力量,官员们说,这是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赈灾部署。在途的赈灾力量还有英国的卓越号(Illustrious)航母,上面搭载着运输机、医疗专家和价值320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

  对于台风“海燕”(Haiyan)留下的数十万无家可归者和饥民而言,蜂拥而来的外国救援行动正在变成一场里程碑式的国际慈善汇演,其中还包含着不算太含蓄的炫耀心理,要把本地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压下一头。

  中国拥有新入列的航母,也拥有取代美国海军的野心,后者在太平洋上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次却显得格外小气。中国政府初期承诺的10万美元捐助被斥为吝啬,甚至一些受官方支持的中国媒体也做出了类似表述,此后,中国政府在周四把总援助额增加到了150万美元。

  台风“海燕”据报是菲律宾近代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它正在成为东亚各国展开软实力竞赛的展台。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主张已经引发了紧张的地缘政治态势,美国重新确立在该地区影响力的行动则强化了这种态势。

  对于自己认定是密友的国家,中国给予了大量援助。它是非洲最大的债权国,在巴基斯坦今年9月发生地震后,中国火速驰援,向它的亚洲邻国显示了更加人道主义的一面。然而,受“海燕”打击最重的国家恰恰是中国心目中最大的敌手,因为中菲两国为争夺南海岛屿控制权陷入了法律、外交甚或军事僵局,这些岛屿虽然小,战略地位却很重要。

  过去一年里,中国和菲律宾的军舰已经在一些浅滩发生正面对抗,此外,菲律宾把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法庭,惹怒了中国。今年早些时候,菲律宾接受了日本赠送的海岸护卫舰,并对日本政府强化本国在亚洲地区安全存在的计划表示支持,这些举动令中菲关系雪上加霜,菲律宾和美国关于增加该地区美国驻军的讨论也是如此。

  在争夺太平洋影响力的竞赛中,美国似乎在家里栽了跟头,此后不久,中国就迎来了挑战。今年秋天,奥巴马总统不得不取消了对本地区的一次高层访问,以应对国内的财政停摆危机,对许多亚洲国家来说,该事件显示美国的运转出现了故障。所以,当台风袭击老盟友时,美国国防部毫不犹豫地组织了一场强大的援助展演。

  一名美国官员说,“世界上没有哪支军队,没有哪支海军能做到我们所做的事情。”

  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东亚问题专家迈克尔·库玛(Michael Kulm)说,中国不愿意提供更多援助,可能会影响它在菲律宾树立有利形象的机会。

  他说,“中国做出努力的机会就在眼前。到最后,中国人可能会提供更多援助。不过,从前期来看,他们的援助显得不起眼。”

  与此同时,美国的救援行动可能会为其在菲律宾的影响力锦上添花。

  菲律宾是美国的长期盟友,尽管如此,对于本国是否要在美国所谓的“转向亚洲”战略中扮演美方认定的角色,菲律宾一直犹豫不决。转向亚洲的战略包括在菲律宾境内增加美国军力部署。

  但是,美国的救援行动——行动在菲律宾受到了媒体的大量关注——可能会部分打消这种从美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不情愿态度。

  塔克洛班的一些居民已经表示,只要能带来帮助,他们不介意暂时出现更多的美国士兵。

  多年来,中国的崛起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的地缘政治。中国提供投资及对外援助的能力和总体意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一些担心自己被这个强大邻国主宰的国家。这种态势很可能会继续发展。

  不过,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有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例证就是菲律宾,中菲之间有关一连串无人岛礁的激烈争论已经降低了菲律宾对日本的警惕,淡化了二战期间日本入侵留下的痛苦回忆。

  周四宣布援助计划时,日本官员重点谈论的是人道主义危机。

  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Itsunori Onodera)表示,“菲律宾是日本的近邻,也是日本重要的战略伙伴。”

  不过,菲律宾还一直是日本重点关注的国家之一,因为日本力争在人道主义行动及其他非冲突性军事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试图借此修补美国军费缩减留下的残局。

  日本已经为菲律宾提供了海上保安厅使用的新型巡逻船,以便菲律宾更好地在其海域巡逻,其中包括中菲争夺的海域。周四,官员们表示日本军方将派遣C-130运输机、直升机和医疗队,将物资运送至被台风隔绝的灾区。日本还将派出三艘海军军舰,以日本最大战舰伊势号(Ise)为首,后者是一艘携带直升机的驱逐舰,军舰上的飞行甲板使其看起来像是一艘小型的航空母舰。此外,日本宣布提供1000万美元的紧急救援款。

  数天来,中国对援助数额太少的批评置之不理,但随着更多国家提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援助计划,中国于周四表示将会增加援助。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中国从未表示援助数额会保持不变,并坚称中国已经根据需要的增加调整了捐赠数额。他说,“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对菲律宾处境理解同情。”

  但分析人士表示,决定最初捐赠数额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国网络评论人士反对援助外国,特别是援助菲律宾。

  北京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秦亚青表示,对于援助数额及如何援助,政府内部“肯定有过争论”。他说,“中国文化向来倾向于渐进式的做事方式,以便不在国内引发更多问题。”

  常常发表民族主义社论的报纸《环球时报》异乎寻常地转变了立场,指责最初提出的援助规模太小。报纸在周二的社论中指出,菲律宾距离中国南部海岸只有两小时的飞行距离,而一些距离远得多的国家都做出了迅速的反应。

  《环球时报》的社论说,“中菲因南海产生的恩恩怨怨,不应阻断两国民间共同抵抗天灾的合作。”

  杰安迪(Andrew Jacobs)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Martin Fackler自东京、Jane Perlez自北京、 Thom Shanker自华盛顿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薇、许欣

  链接:http://cn.nytimes.com/world/20131115/c15relief/
得罪完了我们 让我们去救   我们真是有海一样的胸怀  草 N  N  CNN
这就叫矫情,不管中国做什么都有理由指责中国。
N  N  CN{:soso_e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