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米格可是主力大家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9:49:05
当初,米格厂子,米格15扬名,主力啊。后面的米格23,米格25,米格31,多是重型战斗机。
后面米格29成了主要机型,变中型了。
米格1.42,没有量产。
苏霍伊,开始苏7、苏12等轻型,后来苏15、苏24、苏27、35等,走了重型路线。
然后T50,成了毛子主力。

当初,沈飞是大哥大,歼六双发机,然后歼八,然后歼11,重型路线。现在歼31,中型了,军方要不要,不知道。
成飞,小弟,开始歼七,FC1,歼十,都是单发。
后来歼20,首飞打米蒂国防部长的脸蛋子。

看情形,跟沈飞、成飞,跟毛子的米格、苏霍伊,有点像啊当初,米格厂子,米格15扬名,主力啊。后面的米格23,米格25,米格31,多是重型战斗机。
后面米格29成了主要机型,变中型了。
米格1.42,没有量产。
苏霍伊,开始苏7、苏12等轻型,后来苏15、苏24、苏27、35等,走了重型路线。
然后T50,成了毛子主力。

当初,沈飞是大哥大,歼六双发机,然后歼八,然后歼11,重型路线。现在歼31,中型了,军方要不要,不知道。
成飞,小弟,开始歼七,FC1,歼十,都是单发。
后来歼20,首飞打米蒂国防部长的脸蛋子。

看情形,跟沈飞、成飞,跟毛子的米格、苏霍伊,有点像啊
呵呵,这个类比有意思,以前倒没想过~
米高扬他哥可是苏共高层啊,MiG21也只是前线歼击机,同期Su9/15才是防空军主力,后来的MiG25到MiG31才能称成功吧,MiG23就是个失败产品。29更加是个奇葩,前线歼击机用双发搞得不伦不类。西蒙诺夫才是人才,敢于推倒重来才有量产型Su27。还有Tu128/Su15/Yak28纯粹浪费资源,MiG21如果放大20%做截击机就很好
这是多么幼稚的类比啊。。。
前线歼击机从15--21个个精品,  截击机25更是堪称经典, 咋就衰败了呢..
2013-11-8 15:38 上传

看不出来有什么地方像的
米高扬的没落好像专门有本书的,我也没细看,但是和一般公司的崛起没落一样的,都是一个管理,创新,执行力,和zf关系的相互耦合,不外如是。
米高扬的没落好像专门有本书的,我也没细看,但是和一般公司的崛起没落一样的,都是一个管理,创新,执行力 ...
米格的落寞,中国同志、西蒙诺夫同志和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kennobi 发表于 2013-11-8 15:15
米高扬他哥可是苏共高层啊,MiG21也只是前线歼击机,同期Su9/15才是防空军主力,后来的MiG25到MiG31才能称 ...
SU-15曾是当年苏联的防空军主力啊!怎么成了浪费资源了?
MAZ543M 发表于 2013-11-8 17:11
米格的落寞,中国同志、西蒙诺夫同志和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主要还是中国的需求。
kennobi 发表于 2013-11-8 15:15
米高扬他哥可是苏共高层啊,MiG21也只是前线歼击机,同期Su9/15才是防空军主力,后来的MiG25到MiG31才能称 ...
米格21放大做截击机,
歼八I 的思路?
kennobi 发表于 2013-11-8 15:15
米高扬他哥可是苏共高层啊,MiG21也只是前线歼击机,同期Su9/15才是防空军主力,后来的MiG25到MiG31才能称 ...
放大20%就是Ye-150系列截击机,也没见怎么好。
苏联防空军米格23才是主力,谁让SU15格斗无能。
米高杨,风光起家是靠政治人脉,老总的亲戚在苏联最高层。

落泊也是因为政治,93年炮打白宫,米局的高层参与了反叶行动,失败后受到了加倍的反攻倒算。 疯狂地放弃已经到了原型机阶段的1.44,重头再来硬给苏局两三次机会,这么荒唐的选择,没有最高层的意志在背后操作,是不可能发生的。  1.44,AL41,这个体系的夭折,都是人为的后果。
苏联后期,米局的整体实力,比苏局强。

不要看1.44当时还没加内弹舱,同期的苏局一样搞不出来。 说到改进潜力,米局的设计起点,甚至比现在的T50还高,米局的1.44可以轻松做到大速域、大空域、高敏捷,T50现在都不能。
dddd-dh 发表于 2013-11-8 18:52
苏联后期,米局的整体实力,比苏局强。

不要看1.44当时还没加内弹舱,同期的苏局一样搞不出来。 说到改 ...
现在听说苏霍伊的老大过去米格看场子了
米局,在叶时期就已经垮了,连队伍都散了,散到五湖四海四处漂零。

现在被苏局收编,算是有个归宿,当然,是个非常难看的归宿。
苏联防空军米格23才是主力,谁让SU15格斗无能。
黑的漂亮有内涵 也许是我过度解毒了
dddd-dh 发表于 2013-11-8 18:52
苏联后期,米局的整体实力,比苏局强。

不要看1.44当时还没加内弹舱,同期的苏局一样搞不出来。 说到改 ...
金雕有小弹仓,尽管不尽如人意T50更强调隐身,1.44就像大号台风。
mig-23 单发诶 算不上重型吧。。
前掠翼没有前途,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期,都只能作一个验证机。 苏局的弹舱技术一直没有成熟,包括现在的T50的弹舱都还是个问题。

1.42~1.44,个头很大,标配的真AL41推 力也很大,改装机内弹舱是可行的,有余量。  原型机当时用的是过渡的D30改,个头比真的AL41大,进入换发阶段需要改机体结构,留给弹舱的空间是够的。

1.44是腹下S弯进气道,有利于隐身的整体设计。 比现在T50的直通要强上万万倍,直通是隐身的大忌。

双垂尾的鸭式,最早是土鳖,然后是毛子,欧洲基本没搞过。 不存在1.44象欧洲机的问题,要论气动水平,毛子在解体之前数一数二,远远高于欧洲的白皮猪。
allen-neo 发表于 2013-11-8 16:05
米高扬的没落好像专门有本书的,我也没细看,但是和一般公司的崛起没落一样的,都是一个管理,创新,执行力 ...
寇蒂斯-莱特公司从40年代的时候一个20亿美元的公司变成今天一个200万美元的公司,也是经典
Rhine 发表于 2013-11-8 21:28
mig-23 单发诶 算不上重型吧。。
在苏联当时应该可以算了
Rhine 发表于 2013-11-8 21:28
mig-23 单发诶 算不上重型吧。。
在苏联当时应该可以算了
  那没有办法,米格的历史证明核心竞争力多么重要!
寇蒂斯-莱特公司从40年代的时候一个20亿美元的公司变成今天一个200万美元的公司,也是经典
这货还活着呢?我一直以为他已经死透了的,基本上进去喷气时代,就销声匿迹了的主,类似的还有北美共和什么的,貌似是被吞并了
kennobi 发表于 2013-11-8 15:15
米高扬他哥可是苏共高层啊,MiG21也只是前线歼击机,同期Su9/15才是防空军主力,后来的MiG25到MiG31才能称 ...
米格21放大。。。。那不是歼8吗?
前掠翼没有前途,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期,都只能作一个验证机。 苏局的弹舱技术一直没有成熟,包括现在的T50的 ...
谁叫米局没钱呢?之前的出口生意客户使用的战绩那么差,才被苏局打反的
感觉成飞还是太偏僻了,完全靠计划经济强迁过去的,周边工业能力和沈飞不好比呀。
气动、机动、灵活不如平衡、速度、载重、航程。在现代瞄准先进上、远攻强大面前,计算机要战胜利一切飞行人员的素质的。

其实技术高到一定程度后,疏途同归,结果差距就不会这种单机个性,而整体实力的长期较量,这是无穷大的。直到生物战的生命技术大发展,但是生物战的规范化的控制难度太高,很难限定在不大规模伤情况下玩玩脑波战斗场面的对抗,我看还是要玩变身走向太空深空的如今天的探月探火星一明玩暗战般的玩法的。
lianmaren33 发表于 2013-11-9 02:14
气动、机动、灵活不如平衡、速度、载重、航程。在现代瞄准先进上、远攻强大面前,计算机要战胜利一切飞行人 ...
比如大家今天在这里玩的都是大飞机,如果是玩纳米的微飞机呢?抓一把就可以让一个国家头痛一会(也会被如清除大肠菌一样被清除),但是用飞机播放满天飞呢?够你玩吧。所以科技永无止境不敢落后一定要记住。就如印度,也必发射探火星卫星。
前掠翼没有前途,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期,都只能作一个验证机。 苏局的弹舱技术一直没有成熟,包括现在的T50的 ...
隐身是硬伤,带锯齿的鸭翼、进气道口等。由于当时苏联的技术限制,为了追求机动性导致控制面过多,什么全动尾鳍都上了,复杂性不言而喻。
政治因素不懂, 但米格的确衰败得快了点..., 单从作品论, MiG29也不算失败, 至少在苏联体系下还算合格, 说到底还是国运不济, 如果苏联能再挺几年, 没准现在还是米格天下...
yejiayi 发表于 2013-11-9 06:05
隐身是硬伤,带锯齿的鸭翼、进气道口等。由于当时苏联的技术限制,为了追求机动性导致控制面过多,什么全 ...
胡扯蛋!

鸭翼与是否隐身没有必然关系。 波音现在也在搞替换F35的鸭式重型战轰,一点问题没有。

进气道,其实和F22的加莱特没有实质的区别,都是S弯,都有隔板。

气动面不算多,当年连全动V尾都没有,更别说全动的腹鳍。
其实从物理结构上来说米格23是架好飞机,不过控制系统太蛋疼了,也是拜毛熊的电子工业所赐。不过米局的衰落除了毛熊整体体系的崩溃外政治因素也很重要,不过米格29a的航程真心蛋疼。
kennobi 发表于 2013-11-8 15:15
米高扬他哥可是苏共高层啊,MiG21也只是前线歼击机,同期Su9/15才是防空军主力,后来的MiG25到MiG31才能称 ...
MIG21理念就是用最小的机体装上最大的发动机吧。做前线战斗机还算称职,改做截击机那不是抢SU系列的饭碗吗?
zzyzhao 发表于 2013-11-8 23:41
这货还活着呢?我一直以为他已经死透了的,基本上进去喷气时代,就销声匿迹了的主,类似的还有北美共和什 ...
人家还活着呢,目前主要从事发动机阀门,火花塞方面的业务,还拥有一些转子发动机的专利。2011年它获得了价值可能超过6600万美元的合同,为美海军下6艘“弗吉尼亚”级潜艇的核动力推进系统提供适用阀门。该合同是从贝克特尔机械公司获得,先订两套设备,然后根据合同选项在2012至2013年以每年两套的速度订购另外四套设备。寇蒂斯-莱特公司将在其位于纽约州东法明德尔的工厂生产流量控制部件,并按计划于2012年至2018年间交付这些部件。
我怎么记得当年苏联还没解体时,对抗F22的未来战机方案是米格中标了呢?只不过苏联解体,各大科研所都开不出钱来,苏霍伊利用卖给中印等国的苏27/30系列筹到了钱,把自己那个本来已经出局的方案给弄了出来。而米格因为没有出口拳头产品,国家又掏不出钱来,结果只能停留在样机上。

最后T50就这样成了赢家。
Su15和Yak28还有更奇葩的Tu128,纯粹的雷达+导弹载机,而且是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三种飞机,我觉得纯粹是浪费资源,和苏联时期很多不顾国计民生的做法一样。既然有了可靠的萨姆2,为何不发展运输机载雷达和设计一种全高度双发截击机,雷达可以简化,导弹可以半主动,可以单人操作。就像苏联拼命缩小电子管而去为那打不起来的核战争一样,都是过去式了,总之毛熊这个国家应该继续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