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国:正视美国的衰落,美国想打谁就打谁的时代结束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2:54:13
观察者网

http://www.guancha.cn/dujianguo/2013_10_06_175350.shtml

近期叙利亚局势表现出来的戏剧性的一幕,突显一个事实: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家独大、想打谁就打谁的时代结束了。

8月27日,当克里宣布“不排除军事干预选项”,作出要动武的表示时,舆论大都认为巴沙尔政权凶多吉少。可是,到9月9日,克里却突然提出叙利亚可以交出化武来换和平,俄罗斯立即附和此议,巴沙尔紧跟着表示同意。在被给足面子的情况下,奥巴马宣布取消国会对叙利亚动武的投票。美国退缩了,没敢动手。

2011年,美国以及英法之所以能在利比亚得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俄袖手旁观所致,中俄对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投了弃权票,才令英法以及后来的美国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而叙利亚就不同了,2011年10月4日,俄罗斯与中国联手在安理会否决了英法等国提出的制裁叙利亚的草案,充分显示了两国保护叙利亚的决心,如普京所言,“决不允许利比亚的悲剧重演”。

不过2011年叙利亚内战伊始,许多人依旧认为,即使有了俄国与中国的支持,叙利亚也无法抵抗美国以及英法、以色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的联合打压。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人高估了美国的力量,或者说低估了美国的衰落,同时又低估了俄中的力量,尤其是中国的力量现在正在快速成长。

两年过去了,巴沙尔政府在叙利亚内战中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逐渐占据了明显的上风。情势不妙,反对派才狗急跳墙,于8月21日制造了化武危机,企图嫁祸于巴沙尔政府,硬拉美国下水,因为美国政府早已放言,巴沙尔政府动用化武将是军事干涉的底线。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甚至撰文揶揄奥巴马说,这一次即便普京不给他台阶下,即不提议叙利亚交出化学武器,那么他依旧会选择临阵退缩的 。

美国为什么不能想打谁就打谁了?

对于这一点,奥巴马自己的一次解释最在理。化武事件曝出的第二天(8月22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奥巴马表示,虽然当前叙利亚内战已经牵涉到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美国必须确保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会扩散同时确保地区内盟友和美军基地安全,但是,军事干涉叙利亚内战必须慎重,如果没有联合国授权,美国攻击另一个国家将面临国际法方面的障碍;再者,战争花费巨大,阿富汗战争尚未结束,任何军事决定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奥巴马这番话简明扼要地道出了美国的主要困境:没钱了,打不起仗了,且不其谈道义优势的丧失,经济危机、财政危机、军费拮据、国内厌战情绪弥漫、工业衰败,等等,已令美国发动战争的能力大大下降。尤其令人悲观的是,美国让我们看不出其能够扭转颓势的迹象来。受困于此,美国在面临重大战略选择时有心无力,已成常态。

除了叙利亚事件,美国虎头蛇尾的“重返亚太”战略,也是明证。

自2011年起,希拉里针对中国大肆鼓噪“重返亚太”战略,一时间似乎风声鹤唳。可是喊来喊去,这两年也没见美国往亚太地区调集过多少实际力量来——往澳大利亚派了两千还是三千名海军陆战队?可这够干嘛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队派不出来,希拉里只好亲自操刀上阵。

在2011、2012这两年,她围着中国周边的国家不知转了多少圈。据报道,希拉里的四年国务卿生涯有几个她本人非常骄傲的数字:在4年零11天时间里,作为国务卿造访了112个国家,飞行里程将近100万英里,相当于环绕赤道39圈;与各国和地区领导人会面大约1700次;花在路上的时间长达350多天,在飞机上度过的时间约100天,“享用”飞机餐大约570顿。

遗憾的是,希拉里国务卿鞍马劳顿至此,也难以弥补国力的衰落,现在看来,这些付出与其收获并不成正比。2012年12月15日,希拉里在家中突然昏厥摔倒,导致脑震荡,据说这是长期劳累所致。果真如此的话,恐怕这与其在中国周边过于繁忙的公务旅行难脱干系。

还记得,在其卸任前夕,2012年11月17日希拉里在柬埔寨召开的亚太峰会之前在新加坡发表演讲,声称“我们正在调整我们的外交政策,以体现力量的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力量”;“我们的全球领导地位有赖于我们的经济实力”;“应对威胁当然会是我们外交政策的中心,但它不可能是我们外交政策的全部。美国必须抓住机遇,以便在未来几年中支撑和稳固我们的实力。”

希拉里宣布“调整”美国外交政策的方向,偏向经济,这无异于承认其所鼓吹的“重返亚太”战略的失败。此时主动离职,不失为上上之选,这样可以摆脱不得不改弦更张的尴尬。

2013年2月克里继任后,对中国立即表现出与爱挑衅的希拉里不同的风格,“重返亚太”之说也越来越少有人提及。 2001年,小布什政府决定将主要矛头对准中国,结果“9•11”事发,美国不得不将战略方向西移。十年后,没有“9•11”之类的事件横生作梗,美国的“重返亚太”就自行偃旗息鼓,取而代之,接受了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议。这十多年,此消彼长,变化巨大。

观察者网

http://www.guancha.cn/dujianguo/2013_10_06_175350.shtml

近期叙利亚局势表现出来的戏剧性的一幕,突显一个事实: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家独大、想打谁就打谁的时代结束了。

8月27日,当克里宣布“不排除军事干预选项”,作出要动武的表示时,舆论大都认为巴沙尔政权凶多吉少。可是,到9月9日,克里却突然提出叙利亚可以交出化武来换和平,俄罗斯立即附和此议,巴沙尔紧跟着表示同意。在被给足面子的情况下,奥巴马宣布取消国会对叙利亚动武的投票。美国退缩了,没敢动手。

2011年,美国以及英法之所以能在利比亚得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俄袖手旁观所致,中俄对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投了弃权票,才令英法以及后来的美国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而叙利亚就不同了,2011年10月4日,俄罗斯与中国联手在安理会否决了英法等国提出的制裁叙利亚的草案,充分显示了两国保护叙利亚的决心,如普京所言,“决不允许利比亚的悲剧重演”。

不过2011年叙利亚内战伊始,许多人依旧认为,即使有了俄国与中国的支持,叙利亚也无法抵抗美国以及英法、以色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的联合打压。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人高估了美国的力量,或者说低估了美国的衰落,同时又低估了俄中的力量,尤其是中国的力量现在正在快速成长。

两年过去了,巴沙尔政府在叙利亚内战中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逐渐占据了明显的上风。情势不妙,反对派才狗急跳墙,于8月21日制造了化武危机,企图嫁祸于巴沙尔政府,硬拉美国下水,因为美国政府早已放言,巴沙尔政府动用化武将是军事干涉的底线。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甚至撰文揶揄奥巴马说,这一次即便普京不给他台阶下,即不提议叙利亚交出化学武器,那么他依旧会选择临阵退缩的 。

美国为什么不能想打谁就打谁了?

对于这一点,奥巴马自己的一次解释最在理。化武事件曝出的第二天(8月22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奥巴马表示,虽然当前叙利亚内战已经牵涉到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美国必须确保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会扩散同时确保地区内盟友和美军基地安全,但是,军事干涉叙利亚内战必须慎重,如果没有联合国授权,美国攻击另一个国家将面临国际法方面的障碍;再者,战争花费巨大,阿富汗战争尚未结束,任何军事决定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奥巴马这番话简明扼要地道出了美国的主要困境:没钱了,打不起仗了,且不其谈道义优势的丧失,经济危机、财政危机、军费拮据、国内厌战情绪弥漫、工业衰败,等等,已令美国发动战争的能力大大下降。尤其令人悲观的是,美国让我们看不出其能够扭转颓势的迹象来。受困于此,美国在面临重大战略选择时有心无力,已成常态。

除了叙利亚事件,美国虎头蛇尾的“重返亚太”战略,也是明证。

自2011年起,希拉里针对中国大肆鼓噪“重返亚太”战略,一时间似乎风声鹤唳。可是喊来喊去,这两年也没见美国往亚太地区调集过多少实际力量来——往澳大利亚派了两千还是三千名海军陆战队?可这够干嘛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队派不出来,希拉里只好亲自操刀上阵。

在2011、2012这两年,她围着中国周边的国家不知转了多少圈。据报道,希拉里的四年国务卿生涯有几个她本人非常骄傲的数字:在4年零11天时间里,作为国务卿造访了112个国家,飞行里程将近100万英里,相当于环绕赤道39圈;与各国和地区领导人会面大约1700次;花在路上的时间长达350多天,在飞机上度过的时间约100天,“享用”飞机餐大约570顿。

遗憾的是,希拉里国务卿鞍马劳顿至此,也难以弥补国力的衰落,现在看来,这些付出与其收获并不成正比。2012年12月15日,希拉里在家中突然昏厥摔倒,导致脑震荡,据说这是长期劳累所致。果真如此的话,恐怕这与其在中国周边过于繁忙的公务旅行难脱干系。

还记得,在其卸任前夕,2012年11月17日希拉里在柬埔寨召开的亚太峰会之前在新加坡发表演讲,声称“我们正在调整我们的外交政策,以体现力量的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力量”;“我们的全球领导地位有赖于我们的经济实力”;“应对威胁当然会是我们外交政策的中心,但它不可能是我们外交政策的全部。美国必须抓住机遇,以便在未来几年中支撑和稳固我们的实力。”

希拉里宣布“调整”美国外交政策的方向,偏向经济,这无异于承认其所鼓吹的“重返亚太”战略的失败。此时主动离职,不失为上上之选,这样可以摆脱不得不改弦更张的尴尬。

2013年2月克里继任后,对中国立即表现出与爱挑衅的希拉里不同的风格,“重返亚太”之说也越来越少有人提及。 2001年,小布什政府决定将主要矛头对准中国,结果“9•11”事发,美国不得不将战略方向西移。十年后,没有“9•11”之类的事件横生作梗,美国的“重返亚太”就自行偃旗息鼓,取而代之,接受了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议。这十多年,此消彼长,变化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