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不武维持现状——中美战略默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8:43:34
● 陈子帛
无视民进党以及台联党的强力反对,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将先后赴访大陆,北京采取了“来者不拒”的欢迎态度,在入境手续以及随扈配枪和访问行程安排上,给予高规格的礼遇,显示了对连宋先后“登陆”的高度重视。
有关北京接待规格,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连战以及随行人员一众,无需办理台胞证,免除了所谓“中央对地方”的矮化疑虑;二是对连战行前表示的两岸分治对等双赢的基调,至少北京在事先沟通上,没有表示强烈的异议,“对等尊严”的接待规格获得进一步的凸显;三是北京实际上对“中华民国”的客观存在,已经有进一步默认的态度,这种默认的政策源头和精神,其实早在今年初“贾庆林讲话”以及后来的“胡锦涛四点对台政策讲话”中得以呈现;四是北京在此之前曾经多次透过国台办高层对扁宋会以及所达成的十点共识表示肯定,这就意味着,无论北京和连战代表的国民党,以及宋楚瑜代表的亲民党是否会签署何种形式的共识或者协议,北京仍然给台湾主政者和民进党预留了进退回旋余地和政策转寰空间。
北京采取前所未有的宽松和灵活应对的举措,积极面对和处理台湾在野政治领袖访问大陆,基本上是反分裂国家法出台,以及胡锦涛发表对台政策四点讲话之后的一次具体实践。
北京默认两岸分治
北京决心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以及胡锦涛四点讲话精神,包括这一次处理连宋先后“登陆”问题上,可以归纳出一个完整的政策思路和脉络:默认或者正视两岸五十六年来分治的政治现实,明确划定“台独意味战争”——对台采取非和平方式底线,所谓的不独不武的概念,就是这种政策脉络的概括和延伸,维持现状已经为北京所接受和容忍。
陈水扁当局对江丙坤之前的“登陆”,以及和大陆对台当局签署的十二项共识,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抨击,甚至准备对江丙坤诉诸于法,与此同时派遣了国安会高层亲自前往美国,就两岸情势与美方进行沟通,究竟从美国那里领会到什么“奥秘”,外界不得而知,只是发现在连宋“登陆”效应的冲击下,民进党除了谩骂、抹红和扣帽子之外,似乎有黔驴技穷,左支右绌的尴尬。
李登辉为首的极端台独势力的强烈反对立场已在预期之中,值得注意的还在于美国的态度。
针对国民党主席连战即将访问大陆一事,美国政府20日表示欢迎与赞许,并称对话是解决两岸争端的适切方式,美国乐见此一正面发展。这一立场分别由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艾瑞理(又译埃雷利)以及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雷兰(又译麦克莱伦)作出阐述,基本精神是美国相信对话是解决两岸紧张的途径,因此美国“赞许并欢迎朝着此一方向的各种步骤。最近台湾人士前往大陆访问是正面步骤。美国不介入台湾内部的政治问题,关心的是两岸人民采取行动,经由相互理解,获致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并降低紧张。相信为解决某些问题并降低紧张,海峡两岸对话是很重要的”。
即将卸任的美国亚太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稍早前在谈及台湾在野党领袖“登陆”问题时,曾表示“任何形式的对话都比没有对话好”,但是建议北京领导人“最终仍须和执政当局对话,才真正对各方都有好处”。人们注意到,艾瑞理对即将的连宋“登陆”问题一连用了三个字眼,“赞许”、“欢迎”、“正面”。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肯定表示,可以预见,美国对连宋先后“登陆”并没有更多否定态度。
美国态度是重要指标
回顾一下历史,人们就会发现,大凡两岸关系酝酿重大变动之际,美国的态度往往是值得重视的观察指标。
第一次辜汪会谈以及国统纲领颁布之后,美国曾派员前往台北,当面“询问”李登辉和他的政策智囊“是不是玩真的”?间接对台湾当局施压;紧接着,美国政府大张旗鼓宣布检讨和修正对台政策,提升了对台政治和军事接触的层级,再接着,就有1995年批准李登辉康奈尔之行,诱发和导致1995、1996年台海危机的出现。
1998年第二次辜汪上海会晤之后,李登辉突然对外宣布“两国论”,导致即将成行的汪道涵访问台北胎死腹中。
民进党执政之后的两岸关系,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陈水扁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大幅度的左右摇摆,不断冲撞北京和华盛顿对台政策底线,迫使美国不断对台增压,其间的政策变化,以及两届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调整过程,我们之前已有评论,在此不作赘述。
北京对台政策“不独不武,维持现状”以及对两岸政治分治现状的默认,其实和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基本立场是衔接的。尽管各自的出发点和动机不一,但不希望现阶段台海局势恶化,不希望陈水扁在极端台独势力裹挟下铤而走险,迫使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全面摊牌,应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认知。
基于这一认知,尽管美国不乐见北京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但美国对北京对台政策的务实调整是默认的。近一时期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机和转折,其中有没有中美两国之间的某种程度的战略默契,我们无法断言,但是从现象上看,至少美国对连战、宋楚瑜的相继“登陆”不持强烈异议,众所周知的还包括,美国对台湾内部政治的介入和渗透是相当深入的,台湾在野党与美国之间的互动极为频密,也是公开的秘密。
既然北京和华盛顿有不谋而合的战略默契,台湾在野党领袖的“登陆”也获得美国的“认可”,则两岸四党现阶段以及未来的互动,就极有可能在不独不武,维持现状之上找到契合和共识,求大同存大异的互动已经注入了新鲜的内涵。
·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 来源:联合早报● 陈子帛
无视民进党以及台联党的强力反对,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将先后赴访大陆,北京采取了“来者不拒”的欢迎态度,在入境手续以及随扈配枪和访问行程安排上,给予高规格的礼遇,显示了对连宋先后“登陆”的高度重视。
有关北京接待规格,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连战以及随行人员一众,无需办理台胞证,免除了所谓“中央对地方”的矮化疑虑;二是对连战行前表示的两岸分治对等双赢的基调,至少北京在事先沟通上,没有表示强烈的异议,“对等尊严”的接待规格获得进一步的凸显;三是北京实际上对“中华民国”的客观存在,已经有进一步默认的态度,这种默认的政策源头和精神,其实早在今年初“贾庆林讲话”以及后来的“胡锦涛四点对台政策讲话”中得以呈现;四是北京在此之前曾经多次透过国台办高层对扁宋会以及所达成的十点共识表示肯定,这就意味着,无论北京和连战代表的国民党,以及宋楚瑜代表的亲民党是否会签署何种形式的共识或者协议,北京仍然给台湾主政者和民进党预留了进退回旋余地和政策转寰空间。
北京采取前所未有的宽松和灵活应对的举措,积极面对和处理台湾在野政治领袖访问大陆,基本上是反分裂国家法出台,以及胡锦涛发表对台政策四点讲话之后的一次具体实践。
北京默认两岸分治
北京决心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以及胡锦涛四点讲话精神,包括这一次处理连宋先后“登陆”问题上,可以归纳出一个完整的政策思路和脉络:默认或者正视两岸五十六年来分治的政治现实,明确划定“台独意味战争”——对台采取非和平方式底线,所谓的不独不武的概念,就是这种政策脉络的概括和延伸,维持现状已经为北京所接受和容忍。
陈水扁当局对江丙坤之前的“登陆”,以及和大陆对台当局签署的十二项共识,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抨击,甚至准备对江丙坤诉诸于法,与此同时派遣了国安会高层亲自前往美国,就两岸情势与美方进行沟通,究竟从美国那里领会到什么“奥秘”,外界不得而知,只是发现在连宋“登陆”效应的冲击下,民进党除了谩骂、抹红和扣帽子之外,似乎有黔驴技穷,左支右绌的尴尬。
李登辉为首的极端台独势力的强烈反对立场已在预期之中,值得注意的还在于美国的态度。
针对国民党主席连战即将访问大陆一事,美国政府20日表示欢迎与赞许,并称对话是解决两岸争端的适切方式,美国乐见此一正面发展。这一立场分别由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艾瑞理(又译埃雷利)以及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雷兰(又译麦克莱伦)作出阐述,基本精神是美国相信对话是解决两岸紧张的途径,因此美国“赞许并欢迎朝着此一方向的各种步骤。最近台湾人士前往大陆访问是正面步骤。美国不介入台湾内部的政治问题,关心的是两岸人民采取行动,经由相互理解,获致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并降低紧张。相信为解决某些问题并降低紧张,海峡两岸对话是很重要的”。
即将卸任的美国亚太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稍早前在谈及台湾在野党领袖“登陆”问题时,曾表示“任何形式的对话都比没有对话好”,但是建议北京领导人“最终仍须和执政当局对话,才真正对各方都有好处”。人们注意到,艾瑞理对即将的连宋“登陆”问题一连用了三个字眼,“赞许”、“欢迎”、“正面”。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肯定表示,可以预见,美国对连宋先后“登陆”并没有更多否定态度。
美国态度是重要指标
回顾一下历史,人们就会发现,大凡两岸关系酝酿重大变动之际,美国的态度往往是值得重视的观察指标。
第一次辜汪会谈以及国统纲领颁布之后,美国曾派员前往台北,当面“询问”李登辉和他的政策智囊“是不是玩真的”?间接对台湾当局施压;紧接着,美国政府大张旗鼓宣布检讨和修正对台政策,提升了对台政治和军事接触的层级,再接着,就有1995年批准李登辉康奈尔之行,诱发和导致1995、1996年台海危机的出现。
1998年第二次辜汪上海会晤之后,李登辉突然对外宣布“两国论”,导致即将成行的汪道涵访问台北胎死腹中。
民进党执政之后的两岸关系,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陈水扁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大幅度的左右摇摆,不断冲撞北京和华盛顿对台政策底线,迫使美国不断对台增压,其间的政策变化,以及两届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调整过程,我们之前已有评论,在此不作赘述。
北京对台政策“不独不武,维持现状”以及对两岸政治分治现状的默认,其实和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基本立场是衔接的。尽管各自的出发点和动机不一,但不希望现阶段台海局势恶化,不希望陈水扁在极端台独势力裹挟下铤而走险,迫使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全面摊牌,应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认知。
基于这一认知,尽管美国不乐见北京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但美国对北京对台政策的务实调整是默认的。近一时期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机和转折,其中有没有中美两国之间的某种程度的战略默契,我们无法断言,但是从现象上看,至少美国对连战、宋楚瑜的相继“登陆”不持强烈异议,众所周知的还包括,美国对台湾内部政治的介入和渗透是相当深入的,台湾在野党与美国之间的互动极为频密,也是公开的秘密。
既然北京和华盛顿有不谋而合的战略默契,台湾在野党领袖的“登陆”也获得美国的“认可”,则两岸四党现阶段以及未来的互动,就极有可能在不独不武,维持现状之上找到契合和共识,求大同存大异的互动已经注入了新鲜的内涵。
·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 来源:联合早报
中国是暂时没办法,美国是暂时没手段!
相持阶段, 能打破现状的是等待一方出问题, 否则对哪一方来说代价都太高
[B]以下是引用[I]pengdong[/I]在2005-4-25 18:51:00的发言:[/B][BR]中国是暂时没办法,美国是暂时没手段!

  赞同你的观点,觉得你的表述很精辟。
台海问题的核心就是中美“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