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如何回应西方价值?VS“儒学”,正在走向复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5:48:11
http://www.guancha.cn/ZhuGaoZheng/2013_09_28_156594.shtml

儒学如何回应西方价值?

一、儒学可以兼容自由和民主价值
1998年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时出版了一本叫《自由主义的心声》的书,书里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年以前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表的一些文章。看了这些文章会知道,毛泽东如果放在当前任何一个民主国家,绝对是最杰出的领袖,他言词犀利,可以说是自由主义的先声。
何谓“自由”?立宪主义的先驱康德对自由的理论贡献非常大。康德认为,自由有消极和积极两种层面上的意义。在消极意义上,自由就是人有能力可以独立于一切经验因素的制约,在积极的意义上,自由就是人有让纯粹理性的要求成为实践的能力。
康德的《自由论》在西方是受到绝对肯定的,然而就其实质,不过是孔子“克己复礼”这四个字。所谓“克己复礼”,就是克制外部的诱惑和内心的欲望,人是有这个能力的,这就是自由。康德所讲的那个在道德王国里完全自由的人,用中国话来讲就是“圣人”,跟大“道”完全融为一体,这个“道”用朱熹话来讲就是“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即把自己的私欲清理得一干二净。康德认为能够管得住自己的人就是自由人,这也就是儒家所讲的“慎独”。所以,儒家并不需要去否定自由这一价值,而是要重新对自由这一价值加以解释。
民主一开始就是反对残酷的暴力统治的,中国共产党也是民主的先声,它将自己开展革命斗争的那段历史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民主这一价值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明太祖朱元璋看了《孟子》里的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很不高兴,就命人把《孟子》删掉许多。我对比了一下,总共删掉大概47%,实际上,把被删掉的那些东西拿出来,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最好的资产。
二、对自由、人权等概念各有理解
人们讨论问题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深入到实践层面。其实,自由主义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对于何为自由主义,西方的认识也并不统一。例如,康德的自由主义理论跟英美的自由主义理论就不一样,康德很强调人与人的关系,英美的自由主义理论则强调个人主义。
人权这个概念也同样如此。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作者比较了德国的人权观跟美国的人权观,结论认为两者差距之大远远超过常人想象。我鼓励这个作者再写一篇英国的人权观跟美国的人权观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会更有意思。人权发展史的起源其实就是新教徒为了逃避英国和欧洲大陆对新教的压迫而到美洲大陆去,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国度,所谓出版自由也就是印刷《圣经》的自由,所谓言论自由就是解释《圣经》的自由,而所有的这些自由都是为了抵抗英国的压迫而来的,所以,英国的人权观肯定跟美国的人权观完全不一样。
由此说来,中国的人权观跟美国不一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美国可以用他们那一套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论要求自己,但不能拿来要求别人。如果我们觉得这些理论不错,可以派人去学习,然后引进来,也就是说选择权在我们手上,而不是被你强迫做的,这点很重要。
三、儒学文化的可贵之处
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已经走到尽头了。说到外交,大家似乎有一个常识,就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这是一个即使在西方也被认为是很野蛮的理论。西方国际法之父格劳修斯、普芬道夫都强调在国际交往当中一定要严格遵守自然法,只有在不违反自然法条件下才能够追求国家的最大利益。如果说国家之间的外交就是要维护扩展国家最大利益,那要是将这个原则用到个人之间的交往中又会怎么样?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界定“国家”时说,国家是一群人生活在法律规范之下的共同体,康德说我们可以想象国家就是一群恶魔的组合,每个恶魔只要力所能及都想无限制地扩大自己的利益,但是因为有一个法律框在那边,有些事情只能内心想却不能做,所以国家要有一个起码的伦理规范、法律规范摆在那里。然而,西方最近三百年来最大问题就是个人权利意识太过张扬,其结果造成强者欺负弱者。孟子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天下无道,弱者就遭受强者的役使。
西方的这种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里面是没有的,儒家讲“仁”,“仁”就是指“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所以要“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只要能够把这五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处理妥当了就可以治国平天下。儒学文化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强调人与人的关系,绝对不是个人主义,也不会因为集体就否定个人。
其实,第一个起来反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并不是马克思,康德早在《共产党宣言》(1848年)发表53年前就在《论永久和平》(1795年)里头很明显地对当时掠夺式的殖民帝国主义进行批判了。
康德说,一个国家不可以看到别的国家比自己落后,就说我是善意的,我来改造你,康德认为就算他们再落后,也应该要尊重他们选择自己发展的权利。其实最近这200多年来西方殖民帝国主义对亚非拉丁美洲,包括对中国都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美国攻打伊拉克后找不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说是要帮他们重建民族国家。康德的思想跟中国儒学所讲的王道政治以及“夷夏之辨”是互通的。
中国的王道政治就是这样,中国不主张对周边的国家说你一定要怎么做,日本人是自己派使节到中国学习的。所谓“夷夏之辩”,虽然你是“夷地”,但是我也不会干涉你,你如果觉得我好,你跟我学就是了。孟子说“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是说我们要要求自己,不是要求别人。
四、儒学的第二次复兴
过去我们把自己整个文化主体意识都丢光了,从德国回来就主张学德国,从日本回来就主张学日本,从苏联回来就主张学苏联,没有自己的主体性,思想乱得一塌糊涂。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让大家有了自信,民族的自豪感开始恢复,大家又开始提出儒学的振兴。
其实儒学在一千年前经历过一次复兴,我们要从儒学第一次复兴过程中吸收经验教训。从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设五经博士,发展到东汉时一个字要注解上千字,甚至上万字,结果儒学变得支离破碎。再加上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四百年,这个时候佛教传进来了,由于儒学不宣扬怪力乱神之事,“未知生,焉知死”,于是道教兴起与佛教抗衡,在动乱年代人心需要有一个安心立命之处,结果大家不是去信佛就去信道,儒学则被边缘化。直到北宋时期出现程颢、程颐等五位大儒,其思想后来被朱熹吸收,形成了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以孔孟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道两家的长处,影响了整个东亚文明一千年来的价值观、宇宙观、人生观。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六七十年间,中国的整个传统文化不断地丢失其重要性,取消科举制度后读书人就不再读儒家经典,五四运动以后直到“文革”这段时间,更是将儒学弃之如敝屣。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的老祖宗在过去五千年里面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领先全世界的,事实上程朱理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主流意识形态。那么我们现在如何将程朱理学作为基础、把基督教文明以及资本主义文化的长处融入到这个系统里面?我们已经有过一次成功的经验,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可预见的二三十年内,我们一定可以完成这个使命。等到为儒学重新找到定位的时候,中国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也就自然而然树立起来了。
在振兴儒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反映了儒学文化精华的“中”、“和”这两个字绝对不能忽略。先讲“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是大舜传禹王的修心之法,《论语》最后一篇文也提到“允执厥中”,也就是说凡事不偏不倚,不过不急,这样就可以平治天下。朱熹对这十六个字解释得很好,说舜禹乃天下之大圣,以天下相传乃天下之大事,天下之大圣唯以天下之大事之际谆谆告诫,天下的道义还有超过这十六个字的吗?
另外一个“和”字同样重要,《国语》里史伯跟郑桓公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将一物匀适地融入另一物叫做“和”,“和”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而用相同的东西补充相同的东西,则无法发展、继续,史伯预言周朝的天下快垮了,因为周朝的天子只喜欢那些评《易经》跟他观点一样的人。因此,我们现在探讨中国往哪里去的问题,也是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http://www.guancha.cn/ZhuGaoZheng/2013_09_28_156594.shtml

儒学如何回应西方价值?

一、儒学可以兼容自由和民主价值
1998年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时出版了一本叫《自由主义的心声》的书,书里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年以前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表的一些文章。看了这些文章会知道,毛泽东如果放在当前任何一个民主国家,绝对是最杰出的领袖,他言词犀利,可以说是自由主义的先声。
何谓“自由”?立宪主义的先驱康德对自由的理论贡献非常大。康德认为,自由有消极和积极两种层面上的意义。在消极意义上,自由就是人有能力可以独立于一切经验因素的制约,在积极的意义上,自由就是人有让纯粹理性的要求成为实践的能力。
康德的《自由论》在西方是受到绝对肯定的,然而就其实质,不过是孔子“克己复礼”这四个字。所谓“克己复礼”,就是克制外部的诱惑和内心的欲望,人是有这个能力的,这就是自由。康德所讲的那个在道德王国里完全自由的人,用中国话来讲就是“圣人”,跟大“道”完全融为一体,这个“道”用朱熹话来讲就是“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即把自己的私欲清理得一干二净。康德认为能够管得住自己的人就是自由人,这也就是儒家所讲的“慎独”。所以,儒家并不需要去否定自由这一价值,而是要重新对自由这一价值加以解释。
民主一开始就是反对残酷的暴力统治的,中国共产党也是民主的先声,它将自己开展革命斗争的那段历史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民主这一价值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明太祖朱元璋看了《孟子》里的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很不高兴,就命人把《孟子》删掉许多。我对比了一下,总共删掉大概47%,实际上,把被删掉的那些东西拿出来,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最好的资产。
二、对自由、人权等概念各有理解
人们讨论问题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深入到实践层面。其实,自由主义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对于何为自由主义,西方的认识也并不统一。例如,康德的自由主义理论跟英美的自由主义理论就不一样,康德很强调人与人的关系,英美的自由主义理论则强调个人主义。
人权这个概念也同样如此。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作者比较了德国的人权观跟美国的人权观,结论认为两者差距之大远远超过常人想象。我鼓励这个作者再写一篇英国的人权观跟美国的人权观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会更有意思。人权发展史的起源其实就是新教徒为了逃避英国和欧洲大陆对新教的压迫而到美洲大陆去,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国度,所谓出版自由也就是印刷《圣经》的自由,所谓言论自由就是解释《圣经》的自由,而所有的这些自由都是为了抵抗英国的压迫而来的,所以,英国的人权观肯定跟美国的人权观完全不一样。
由此说来,中国的人权观跟美国不一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美国可以用他们那一套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论要求自己,但不能拿来要求别人。如果我们觉得这些理论不错,可以派人去学习,然后引进来,也就是说选择权在我们手上,而不是被你强迫做的,这点很重要。
三、儒学文化的可贵之处
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已经走到尽头了。说到外交,大家似乎有一个常识,就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这是一个即使在西方也被认为是很野蛮的理论。西方国际法之父格劳修斯、普芬道夫都强调在国际交往当中一定要严格遵守自然法,只有在不违反自然法条件下才能够追求国家的最大利益。如果说国家之间的外交就是要维护扩展国家最大利益,那要是将这个原则用到个人之间的交往中又会怎么样?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界定“国家”时说,国家是一群人生活在法律规范之下的共同体,康德说我们可以想象国家就是一群恶魔的组合,每个恶魔只要力所能及都想无限制地扩大自己的利益,但是因为有一个法律框在那边,有些事情只能内心想却不能做,所以国家要有一个起码的伦理规范、法律规范摆在那里。然而,西方最近三百年来最大问题就是个人权利意识太过张扬,其结果造成强者欺负弱者。孟子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天下无道,弱者就遭受强者的役使。
西方的这种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里面是没有的,儒家讲“仁”,“仁”就是指“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所以要“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只要能够把这五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处理妥当了就可以治国平天下。儒学文化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强调人与人的关系,绝对不是个人主义,也不会因为集体就否定个人。
其实,第一个起来反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并不是马克思,康德早在《共产党宣言》(1848年)发表53年前就在《论永久和平》(1795年)里头很明显地对当时掠夺式的殖民帝国主义进行批判了。
康德说,一个国家不可以看到别的国家比自己落后,就说我是善意的,我来改造你,康德认为就算他们再落后,也应该要尊重他们选择自己发展的权利。其实最近这200多年来西方殖民帝国主义对亚非拉丁美洲,包括对中国都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美国攻打伊拉克后找不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说是要帮他们重建民族国家。康德的思想跟中国儒学所讲的王道政治以及“夷夏之辨”是互通的。
中国的王道政治就是这样,中国不主张对周边的国家说你一定要怎么做,日本人是自己派使节到中国学习的。所谓“夷夏之辩”,虽然你是“夷地”,但是我也不会干涉你,你如果觉得我好,你跟我学就是了。孟子说“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是说我们要要求自己,不是要求别人。
四、儒学的第二次复兴
过去我们把自己整个文化主体意识都丢光了,从德国回来就主张学德国,从日本回来就主张学日本,从苏联回来就主张学苏联,没有自己的主体性,思想乱得一塌糊涂。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让大家有了自信,民族的自豪感开始恢复,大家又开始提出儒学的振兴。
其实儒学在一千年前经历过一次复兴,我们要从儒学第一次复兴过程中吸收经验教训。从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设五经博士,发展到东汉时一个字要注解上千字,甚至上万字,结果儒学变得支离破碎。再加上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四百年,这个时候佛教传进来了,由于儒学不宣扬怪力乱神之事,“未知生,焉知死”,于是道教兴起与佛教抗衡,在动乱年代人心需要有一个安心立命之处,结果大家不是去信佛就去信道,儒学则被边缘化。直到北宋时期出现程颢、程颐等五位大儒,其思想后来被朱熹吸收,形成了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以孔孟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道两家的长处,影响了整个东亚文明一千年来的价值观、宇宙观、人生观。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六七十年间,中国的整个传统文化不断地丢失其重要性,取消科举制度后读书人就不再读儒家经典,五四运动以后直到“文革”这段时间,更是将儒学弃之如敝屣。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的老祖宗在过去五千年里面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领先全世界的,事实上程朱理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主流意识形态。那么我们现在如何将程朱理学作为基础、把基督教文明以及资本主义文化的长处融入到这个系统里面?我们已经有过一次成功的经验,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可预见的二三十年内,我们一定可以完成这个使命。等到为儒学重新找到定位的时候,中国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也就自然而然树立起来了。
在振兴儒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反映了儒学文化精华的“中”、“和”这两个字绝对不能忽略。先讲“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是大舜传禹王的修心之法,《论语》最后一篇文也提到“允执厥中”,也就是说凡事不偏不倚,不过不急,这样就可以平治天下。朱熹对这十六个字解释得很好,说舜禹乃天下之大圣,以天下相传乃天下之大事,天下之大圣唯以天下之大事之际谆谆告诫,天下的道义还有超过这十六个字的吗?
另外一个“和”字同样重要,《国语》里史伯跟郑桓公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将一物匀适地融入另一物叫做“和”,“和”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而用相同的东西补充相同的东西,则无法发展、继续,史伯预言周朝的天下快垮了,因为周朝的天子只喜欢那些评《易经》跟他观点一样的人。因此,我们现在探讨中国往哪里去的问题,也是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儒学”,正在走向复兴?

导语
儒学与社会的断裂
4月7日,北京大学举行了“儒学的复兴孔垂长先生欢迎会暨两岸学者学术研讨会”。 相比于以往的各种由民间人士、民间组织、地方政府推动的儒学研讨会、祭孔典礼,这一次的会议的规格,显然要高出很多。该次会议,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汤一介、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孔子第79代嫡长孙、台湾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孔垂长及30余位两岸知名学者出席。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汤一介表示,“中华民族的复兴要靠中华文化的复兴来支撑,此次研讨会,旨在增强对孔子儒家思想、普世价值的发掘和理解,使之对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发展有多方贡献”。
汤一介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思想家,热衷于儒学复兴这一议题。在2009年汤一介先生的《论儒学复兴》一文中,他把他的意思说的更明白些: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构成中华文化,但儒学却一直曾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
简单说,汤一介先生认为,民族复兴的同时,也是思想复兴。中国的思想最大宗的是什么,是儒学。所以伴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强势崛起,势必与儒学复兴存在着同调。
不独有偶。北大的学术研讨会虽然规格够高,但是引发的争议却不多。而在20天前另一场规模宏大的祭孔仪式,却引发了诸多眼球。3月17日,河北省正定县举行迄今最大规模的春季“祭孔”活动,来自北京、上海等地代表和孔氏宗亲300余人参礼。此次春祭为2005年以来该省举办的第8次释奠礼活动。
这之后,有些网站率先将该次春祭的图片上传到网站与微博,仅“网易”一家,以几张图片,就获得了一万多的回复,争议十分激烈。而在天生就具有“媒体基因”的新浪微博上,显然一些学者祭孔这一行为,更获得关注。其中,三位主献官,皆来自学术界,分别是河北省儒学界名士高士涛、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恒君与北京大学教授张祥龙。
与以往学术界的低调相比,这一次主献官高士涛一反常态,主动出击,接受媒体采访,反反复复强调祭孔这一仪式策划的困难,如何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等等。但在网络舆论界,这样的高调,仍难以俘获舆论同情,更准确的说,收获的,仍旧是“围观”。
与正定祭奠孔同时在网络上热闹起来的,还有一位算是与儒家精神教育出来的诗圣——杜甫。对,“杜甫很忙”。“忧国忧民状”遭大规模PS(由著名图片软件Photoshop引申而来,即图像重新处理)。
儒学与儒学士子杜甫,在当代中国的命运,似乎形成了一个强烈对比。部分精英阶层(尤其是学术机构与院校学者)在强调接续传统文化,而在所谓“代表民意”的网络上,这一切,都变成了简简单单且毫无意义的“好玩”。君子之儒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天壤云泥。
作为政治底色的儒学
儒学冷热,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对比尤其明显。1988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当代著名新儒家杜维明就慨叹“儒门淡薄,花果飘零”,而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则提出了“儒学游魂”说。这两种说法,都把儒学在当代的命运,说的非常凄凉。
然而,不过二十年,儒学复兴运动就出现了,各种会议、讲堂、读经乃至于民间祭祀活动,几乎连绵不断。在部分精英文化圈层,儒学这个旧瓶,成了最时髦的新酒。著名学者李泽厚甚至提出了儒学四期说,“第一期是孔子、孟子和荀子;第二期是汉儒;第三期是朱熹、王阳明;第四期就是现在”(李泽厚《儒学是宗教还是哲学?》)。毫无疑问,李泽厚以寄望的,是当代儒学。
谈及儒学当代的复兴,势必要面对的话题,就是儒学是什么?在习以为常的解释中,儒学往往被描绘为中国文化的道统,孔子以来,中国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位,即为儒学。
“文化”这一概念,在当代已经相当泛化,甚至于难以解释到底什么是文化。但这并不是说,习常的说法,就一定是误解,只不过这种说法,缺乏更有效的说明方式。在传统层面,儒学最起码有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的规范原则。
其一,儒学为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规范。孔子效法周公,要使春秋末期的乱世恢复政治上的秩序。周公,即为西周开创政治制度的第一人,其人创立了差序格局的分封制度。这套分封制度的伦理基础,即是夫子常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封土建国推行治理,人伦维系政治差序。这是西周封建制的典型特征。但在夫子时代,礼崩乐坏,旧有的政治秩序荡然无存。夫子曾曰,“洋洋乎,吾从周”,说的就是孔子的政治理想。
西汉王朝建立,重新确立大一统政治格局,需要在理论上最王朝政治进行合法的解释。于是,最符合王朝政治统治学说的儒学被定为一尊。两千余年,凡大一统王朝,除蒙元以“马上得天下而马上治之”而外,国家治理之理论与办法,基本不理儒学。李唐之后,甚至于考试之课本,皆不能离儒家之经典,由此也可见王朝与儒学关系之紧密。
其二,为士大夫之道德规范。政治的实际操作者,往往为官僚集团。官僚集团的操守直接决定政策本身的成败。儒学的态势,是汲汲于培养人才从事政治,“治国平天下”。儒家可以标榜的是,儒学本身具备对士大夫操守的道德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相当高调的道德准则,在传统政治实践领域,代代相承,确实不乏其人。
当然,强调儒学在政治与文化上的效力,并不是说儒学历经两千余年而无变化。但从根本上来说,儒学为历代王朝提供政治合法性论述这一核心地位,没有改变。
儒学在近代的兴衰
儒学到底又是怎样衰弱的?
对儒学同有深厚情感的李泽厚与余英时,对于这个问题,或多或少,都算是有所回答。李泽厚的答案,是“革命压倒启蒙”,而余英时的说法,则是20世纪的政治思潮,是激进压倒保守。两位学者在儒学在近代之所以失败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两者都认为近代是一个不断激进化(西方化)的过程。
换句话说,儒学之所以被甩出中国近代史,其根本原因在于,儒学已然不能为新政治(立宪共和政治)提供合法性论据。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1905年清末立宪,要废除科举制。科举,为儒学之体,废除科举,等于将儒家政治体系的排除出新政治格局之外。其后,“五四”新文化运动更进一步强化了“排儒”的政治思潮。五四运动的起因,是对于军阀和帝国主义的不满,而儒学则被认为需要对“民国共和体制失败”负责。
近代以来的排儒,其展开的政治前提,即是儒学与新政治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这种对抗中,儒学的命运,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为儒学提供政治实践基础的经典教育与科举体系,在废科举之后,彻底瓦解了;为儒学存续提供合法性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五四之后,更进一步的被边缘化。甚至于有较强传统根底的鲁迅都提出了“不读,或者少读古书”的论断。
自辛亥至于文革结束,是为中国的革命世纪。在这个漫长的革命世纪中,儒学或者儒家,基本与“反革命”近乎同义词。与此同时,革命并不仅仅是政治体制的转换,同样创造了新是社会—伦理关系。儒学赖以存续的社会土壤,几乎被连根拔除。
“礼失,而求诸野”。上世纪八十年代,儒学重现。诡异的是,其思想根源却并不在中国,而在东亚。新一轮的儒学重来,伴随的是东亚四小龙崛起与“儒家资本主义”这样的议题浮泛于纸面之上。争论的核心议题,即是儒家能不能生出一个“好的资本主义”来。
儒家资本主义议题,本质上是东亚国家—社会在发展之中寻求突破西方“坏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思想阐释。彼时,中国思想界缠绕在“姓资姓社”问题上,关于东亚四小龙“好的资本主义”描绘,似乎为改革提供了新的论据。
不过,随着1992年之后中国再次强势崛起,“姓资姓社”不需再讨论,东亚儒家资本主义这样议题,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非但如此,儒学本身的价值,也再无人关注。
进入新世界,儒学突然又热起来了,不过这种热,首先是在媒体上呈现出来的。2004年,由号称当代大儒的蒋庆编撰了12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出版发行。随后,美国耶鲁博士候选人薛涌在《南方都市报》撰文予以抨击,认为蒋庆此举是鼓吹“文化蒙昧主义”,由此引来一批活跃于儒学论坛的儒学或传统文化的忠实信徒的响应,并引出一些自由派人士对于薛涌的回应。这一年关于保守主义的争论,格外激烈,随后这一年被命名为“文化保守主义年”,文化保守主义就开始浮出水面。
此后,在2006年,更大规模的关于儒学的宣传,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开始。一位女主讲把《论语》热推向了高潮。非但电视节目收视大热,根据该档电视节目制成的图书,也创下近年来思想文化类图书发行的一个记录。
不过,电视“孔子”随后就遭遇了学术“孔子”的抗议。这出热闹的大戏,延续至2007年,又因为李零《丧家狗》的出版,更进一步演变成学术“孔子”对垒学术“孔子”。李零的说法,是认为孔子不过是个平常人,也有穷困潦倒“惶惶然如丧家犬”之时,不过新儒家的另一位代言人陈明不以为然。陈明对于李零的评语,是:
作家的文采、训诂学家的眼界、愤青的心态。
在陈明看来,李零是不懂政治家的孔子,厚污古人。
不管怎么吵,2004年以来关于儒学的一个态势,是在不断吵闹中不断壮大。有意思的是,这种吵闹,往往仅发生在学院中人身上。
真的推动传播儒家的,把孔子传播出去的,还只有那位大受学院派抨击的百家讲坛女主讲——于丹。我的意思是,无论于丹的“孔子”是真是假,她在把孔子市场化这个层面,远胜学术界的“争鸣”。
儒学,复兴的可能性在哪里
抛开学术视角之外,我们可以看看“儒学”在社会层面近几年大规模的运作。
新世界以来儒学开始频繁跟国家“软实力”联系在一起。从2004年至今,中国已建的孔子学院和课堂超过500家,这是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项目,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电影《孔子》在2010年上映的时候,全国投入拷贝2500个——超过了由《建国大业》创下的1450个拷贝的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发行之最。
同样,自2004年曲阜公祭孔子以来,每年都有一场隆重的祭孔大典。于此同时,各地举办的孔子文化节,也不在少数。
尽管关于儒学的宣传或者活动不在少数,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中间一些微妙的断裂,孔子学院所注重的传播,是在海外,而非国内;电影《孔子》尽管拷贝数超过了《建国大业》,但电影本身取得的票房,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而山东与各地的祭孔活动,在更多的可以被理解为是文化旅游项目,而非是对一套制度的诉求。
由此,今天的儒学,已经与王朝时代的儒学,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昔日的儒学,之所以辉煌,首先它是一套完备的国家学说,但在今天,它在最大程度上,仍仅是一套配合性的学说。而在更多场合,宣扬“儒学”或者“儒家”文化,则更多的是一种商业策略。
当然,并非所有的儒家,都是“去政治化”的。新儒家中的异类蒋庆,就非常的政治化,而且态度十分诚恳。蒋庆在新世纪之初,曾在三联书店出版了《政治儒学》,这本书在一开始受到的关注并不高,但在随后的儒学热中,却逐步被认为是一个标志性的著作。
在《政治儒学》的自序中,蒋庆就讲得比较明白,他所赞成的新儒学,是“公羊学”,不是什么现代新儒家的“心性之学”,也不是什么古文家小学考据辞章,更不是文人骚客的附庸风雅、摆弄古玩。蒋庆明确表明,只有恢复“政治儒学”传统——即“公羊学”传统才能真正克服当代的政治危机。这么看来,蒋庆所言传身教的新的“政治儒学”,与今日大部分新儒家传授的“文化”儒学就大相径庭了,其内涵直指“政治”,而且是创造新的政治。
既然将“公羊学”作为现代政治中最可实践的新的政治儒学重新提出,那么,蒋庆就必须证明“公羊学”为什么就是现代政治哲学,或者说公羊学如何拯救现代性。
对于现代政治哲学的看法,不外乎此:无论是左派的民主政治还是右派的自由政治都是现代性的产物。无论左右,其共同的论断是:在现代的开放政治之中,古典式神权政治体系必将退出竞争舞台。现实也确实如此,无论是东方的儒教还是西方的基督教,都已退出实际的政治场域。
但不相信现代政治的,同样大有人在。现在流行的是美国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就直接号召回到古希腊的政治传统。
据说,蒋庆是从施特劳斯那获得了政治灵感,从而发现了公羊学这块可以拯救现代性的新大陆。两者之间,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可比性。施特劳斯发挥的是古希腊的政治哲学传统,而蒋庆似乎通过廖平和康有为等现代今文学家,重新看见了儒学中神权政治的威力。
且不论蒋庆的思想渊源在哪里,公羊学要成为现代政治哲学就必须回答如下问题。
一,公羊学是否能成为“现代”政治哲学,既在已经被脱魅的世界中,公羊学的解释能否再次复兴古典政治哲学?蒋庆的论点,如“三统说”、“改正塑”、“夷夏之辩”,无疑像是对清末今文学家所提问题的“同意反复”。在清末的政治事件中,这些概念其效力就已经逐步下降了,百年之后,这些概念的有效性,是不是应该再次被重新界定?
二,启蒙以来所建构起来的一系列政治方案都无效了吗?即使现代的政治方案都无效了,选择公羊学又有效了吗?
作为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公羊学”传统中,“复古改制”等说法,确实能为现代政治提供一些新的动力与想象力,但是,作为一门政治的艺术的“公羊学”自清末今文学大家催适之后已经死亡。蒋子无所创建的“公羊学”确实类似于钱穆所批评清末今文学派的学术研究一样,仅有“新闻宣传纸的功用”,而一大批原来持有基督教宪政主义和哈耶克式保守主义立场的自由派的加入,是借“公羊学”之名,行右派政治之实。再明确一层地说,儒学复兴,往往只是善意或者有意的怀古追思。中国文明,与儒家相随,有两千余年,有盛有衰。但铸就昔日儒家文化繁荣的社会基础,一去不复返了;使得儒家政治得以展开的君主制,也在百余年前革命中,被彻底地从历史中抹去了。
重新讨论儒家,或许不需要再多关注作为王朝时代政治制度的儒家。真正能为今天提供一些新价值的,或者是儒家文化在数千年中积聚的一些“礼仪准则”。
http://www.guancha.cn/comment/2012_04_20_71312.shtml

哦,上面那个是二楼的链接,赶快补一个。

思想界真是一片混乱啊!恐怕世界上的其它大国没有一个会像我们这样子!
文化可以多元,但是价值观必须统一。现在的欧美就做到了这一点,希望我们不久以后也行!
估计楼主白费劲,超大论坛上就没什么人懂真正的儒家思想。他们对儒学的理解还停留在很片面的层次。
楼主还不如介绍点儒家思想的真正的基本知识,给他们科普一下。
估计楼主白费劲,超大论坛上就没什么人懂真正的儒家思想。他们对儒学的理解还停留在很片面的层次。
楼主还 ...
科普儒学,说实话我真没这个本事。七十年代出生的我,读了这么多年书对中国古代文明史只知道一堆的批判和几首古诗词!哦,对了,还有四大发明。唉
……
儒家学说更多的关注对微观个体,通过君子这个概念来规范人的言行。《论语》本身也就是支离破碎的言论。
如果放到宏观社会政治经济法律上,儒家的空白点就多了,在封建社会,立法技术与经济政治学科落后,用儒家思想作为价值目标去解决还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现代社会就不行了。
儒家与现代西方科学并不冲突,一个是微观的,一个是宏观的。但是西方理论建立在自私的理性人假设上,两者要是能结合,那就是天下大同了。
我相信中国会经历一场“文艺复兴”,让传统文化重组、重生。而不是永远拎着马克思这块遮羞布!
dhfaaa 发表于 2013-9-29 12:56
估计楼主白费劲,超大论坛上就没什么人懂真正的儒家思想。他们对儒学的理解还停留在很片面的层次。
楼主还 ...
这里反对的人都是三四十岁的社会中坚,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多,走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多,但是我看他们的发言就是以为儒学复兴要把男的思想磨平去做奴隶,女的要去裹脚
西方价值?我们有自己的文化,非儒学一家
小儿科 发表于 2013-9-29 20:40
我相信中国会经历一场“文艺复兴”,让传统文化重组、重生。而不是永远拎着马克思这块遮羞布!
这我可不同意,从儒家文明完全吃掉佛教思想,并且改造成为中华思想的一部分来看,吸收掉一个非常有用的思想体系并为我所用,这是对中华文明无比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应该继续高举马列主义的旗帜,继续深化马列主义的中国化,进一步改造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和整体价值观。文明和人一样,往回走,只能是死路一条。
逸仙润之尊仲尼 发表于 2013-9-29 21:32
这里反对的人都是三四十岁的社会中坚,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多,走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多,但是我 ...
我跟楼主都是70后,都是你说的所谓“三四十岁的社会中坚”。当然我承认,当年的中小学课本就是这么妖魔化儒家思想的。
所以,你说的那些人都是出了校门就不再读书思考的人。
被打得千疮百孔的东西看看就好
逸仙润之尊仲尼 发表于 2013-9-29 21:35
这我可不同意,从儒家文明完全吃掉佛教思想,并且改造成为中华思想的一部分来看,吸收掉一个非常有用的思 ...
承认马克思,就得承认共产主义。当多数人的房子的70年租用权即将到期的时候,遮羞布就会变成裹脚布了。
dhfaaa 发表于 2013-9-29 21:49
我跟楼主都是70后,都是你说的所谓“三四十岁的社会中坚”。当然我承认,当年的中小学课本就是这么妖魔化 ...
有时候,如果发现有和自己意见非常大分歧的一个阵营,最好的办法是吸取并研读对方的理论根据,而不是反复的试图去驳倒对方
亲亲得相首匿和千年后的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原则。
总能碰上几个吧。
小儿科 发表于 2013-9-29 20:40
我相信中国会经历一场“文艺复兴”,让传统文化重组、重生。而不是永远拎着马克思这块遮羞布!
超大论坛有一帮子读了点所谓唯物主义哲学就以为懂了全部哲学的人,小心他们来喷你。
连一本存在主义哲学的书都没看过,他们也好意思认为自己懂哲学。
社会主义”而不是“马列主义”、“共产主义”。
小儿科 发表于 2013-9-29 21:52
承认马克思,就得承认共产主义。当多数人的房子的70年租用权即将到期的时候,遮羞布就会变成裹脚布了。
这两个事情的关系在哪里?承认共产主义和70年租用期的矛盾在哪里?
老右F22 发表于 2013-9-29 21:51
被打得千疮百孔的东西看看就好
老右果然厉害,为何不用大号啊,欢迎大号回来
自己批臭批倒了的东西,现在没有东西用了,只能在从自家垃圾堆再捡出来盖在身上,哎
个人认为儒学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思想源泉,可以这么说,没有儒学就没有中华民族。
振兴儒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的责任!
dhfaaa 发表于 2013-9-29 22:02
喂喂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思想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这是“社会主义”而不是“马列主义”、“共 ...
但是这个社会主义是由最正统的,或者从毛主席以来,一直认定的最正统的一条马列主义道路开创出来的,中国现在的意识形态和苏联,前南,西方的社会民主党等等修正主义有很大的不同
个人认为儒学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思想源泉,可以这么说,没有儒学就没有中华民族。
振兴儒学,取其精华去其糟 ...
没什么可振兴的,也根本没人感兴趣振兴。
好的部分当然可以宣扬,几千年来一样的。
老右F22 发表于 2013-9-29 21:51
被打得千疮百孔的东西看看就好
还要拆得七零八落然后才好重新组装。
逸仙润之尊仲尼 发表于 2013-9-29 21:54
有时候,如果发现有和自己意见非常大分歧的一个阵营,最好的办法是吸取并研读对方的理论根据,而不是反复 ...
我只不过觉得把儒学等同于封建和把古希腊等同于民主一样浅薄。

mmmmmmm 发表于 2013-9-29 22:14
没什么可振兴的,也根本没人感兴趣振兴。
好的部分当然可以宣扬,几千年来一样的。


话不能这么说!
知道为什么YSL教和JD教在中国总是受阻吗?归根到底还是受儒家思想熏陶过的民众对此有很强的抵抗力!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最终是要分裂的!
mmmmmmm 发表于 2013-9-29 22:14
没什么可振兴的,也根本没人感兴趣振兴。
好的部分当然可以宣扬,几千年来一样的。


话不能这么说!
知道为什么YSL教和JD教在中国总是受阻吗?归根到底还是受儒家思想熏陶过的民众对此有很强的抵抗力!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最终是要分裂的!
小儿科 发表于 2013-9-29 21:52
承认马克思,就得承认共产主义。当多数人的房子的70年租用权即将到期的时候,遮羞布就会变成裹脚布了。
70年到期,再交钱就是啦,很简单啊。哪个国家不纳税啊?你想的也太复杂了吧。。。
小儿科 发表于 2013-9-29 12:23
文化可以多元,但是价值观必须统一。现在的欧美就做到了这一点,希望我们不久以后也行!
一个斯诺登就把西方所谓的价值观搞了个底朝天。。。
小儿科 发表于 2013-9-29 22:19
我只不过觉得把儒学等同于封建和把古希腊等同于民主一样浅薄。
那这倒是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他们在这个领域总是很机械的看待这个问题,呵呵
dhfaaa 发表于 2013-9-29 22:02
喂喂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思想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这是“社会主义”而不是“马列主义”、“共 ...
所以,我认为GCD的归宿将是“中国社会民主党”。也就是说,如果能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的“以及”民主的“这三个概念重新从中国的视角阐释好,并真正落实,那么这还是一个伟大的政党。
话不能这么说!
知道为什么YSL教和JD教在中国总是受阻吗?归根到底还是受儒家思想熏陶过的民众对此有 ...
宗教的问题,翻看一下五代的灭佛,和ysl,太平天国等的国内历程,就明白和儒学没啥关系,儒学始终是处于被利用,被需要的地位。
逸仙润之尊仲尼 发表于 2013-9-29 22:02
这两个事情的关系在哪里?承认共产主义和70年租用期的矛盾在哪里?
如果承认土地私有,那么共产主义就已经消失了;如果七十年后,我们的子孙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那么”共产主义“就即将要消失了。
Pinochet 发表于 2013-9-29 22:06
老右果然厉害,为何不用大号啊,欢迎大号回来
欢迎参与讨论
抵制谣言2 发表于 2013-9-29 22:24
一个斯诺登就把西方所谓的价值观搞了个底朝天。。。
没有底朝天,只不过让现在的政府——这个台面上的瓷器上碰触一条小裂缝,如果裂缝太大了,那么换一个新瓷器就是了。
小儿科 发表于 2013-9-29 22:28
欢迎参与讨论
我还是那句老话,坚决反对在政治上复辟儒家

如果儒家只是作为民间经典阅读修身养性用当然没问题,但要插足政治我百分之一百反对
小儿科 发表于 2013-9-29 22:28
如果承认土地私有,那么共产主义就已经消失了;如果七十年后,我们的子孙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那么”共产 ...
这么简单的事情老毛早就规划好了,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开,使用权可以以经营,质押,出售等方式转手。中国到现在为止,任何一块国土的所有权都是国家,任何人手上拥有的都是使用权。七十年之后,使用权能不能续签呢?

地方很多政府给出答案,按照拆迁,规划之后的不同,房屋的使用权会折价不等,也许会升值。所以你才会看到有人愤怒的说我的房子被从市中心挪到郊外了!也有人开心的说,大家就盼望拆迁到我们这块了。

治理中国,说白了是如何慰藉好底层民众,让他们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如何让中产放弃安安稳稳过日子来互斗,如何平衡好高层之间的争斗。这核心问题就是不能让任何阶级任何团体拥有大量土地
抵制谣言2 发表于 2013-9-29 22:22
70年到期,再交钱就是啦,很简单啊。哪个国家不纳税啊?你想的也太复杂了吧。。。
你马上就要交房产税了。所谓房产税本质上是土地税。在现在的税收体制下,我们“买”房时其实已经交足了七十年的土地租金了。如果再对这些“房产”征收房产税,一方面,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房子下面的那些土地的物权,另一方面,也是重复收税。
小儿科 发表于 2013-9-29 22:36
你马上就要交房产税了。所谓房产税本质上是土地税。在现在的税收体制下,我们“买”房时其实已经交足了七 ...
土地和房产,这概念不同,你没搞清。
再说了重复征税多了去,一个企业随便都要十几种税费。
关键是税收的使用问题,税收使用下去对后续经济的发展影响怎么样。
中国这十年经济发展城乡面貌更新那么快,虽然还有不少问题,但是对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五四那会对儒学那个狠可一点不比建国后差。 看看那串耀眼的名单,只能说这是近现代精英们少有的共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