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凭什么成为“中国崛起”的赢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1:55:18
(2013-03-13 13:21:32)转载▼标签: 汽车  
    中国经营报



    按照“福利养懒人”这个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规矩,北欧的“福利国家”应该是最多懒人的地方。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妨通过北欧国家和美国就业保障制度的对比,来看看完善的福利制度如何“养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



    美国的传统制造业,瞄准的是大众市场,采用大规模生产的“福特体制”。“福特体制”的特点是标准化、流水线化,不仅每个部件都可以随意替换,工人也可以随意替换。工人所从事的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其功能近乎一个机械手,不需要太多的训练,有“普通技能”大致就可以应付。与之相对的,是精品生产,瞄准的是所谓“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或称“缝隙市场”“小众市场”。特别定作的高端产品,批量甚小的特殊产品,乃至生产消费品的特殊器具、机械等等“生产性物资”,都属于这类。这样的生产模式,所要求的技能非常精深,职工必须具有处理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问题的能力。介于两者之中的,则是多元化的大规模生产(DMP: diversified mass production)。这种生产仍然面对大众市场,保持很大的批量,但比较灵活,可以针对用户的需求随时根据产品的原型进行修改。日本的汽车业和电器业大致就属于这种模式。



    美国的体制,鼓励少数人拔尖,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创造阶层。这些人不管从事哪个行当,都有通才教育的背景,视野开阔,创意充足,不受本专业传统模式的限制。因此,美国每能领导突变式的变革。乔布斯就是这方面典型的弄潮儿。同时,这些聪明人能够设计出傻瓜都能操作的大规模生产程序,减少了对高级技术工人的依赖。一旦工人如同随时可替换的部件一般,企业就随时可以“外包”到低薪国家,在全球化中表现得异常灵活,但也导致了工人的价值越来越低,导致了所谓“冲向底层的竞争”(race to the bottom):既然中国工人能干美国工人的活儿,老板凭什么支付美国工人的高工资?如果印度工人拿一半钱就能干中国工人的活儿,中国工人的工资也过高了。美国制造业在“中国制造”的冲击下风雨飘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德国、北欧等发达国家,则不仅不怕“中国制造”,反而把“中国制造”看成是自己的机会。与鼓吹贸易保护主义的美国工会相对照,北欧的工会,大多欢迎全球化的竞争。德国的各种精密仪器、机械,则是“中国制造”的基本工具。德国人骄傲地宣称,中国固然是“世界工厂”,但这个“世界工厂”是德国的公司建造的。这就使德国制造业成为“中国崛起”的赢家。这里的根本原因是,在德国、北欧的生产体系中,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绝非随时可以替换的部件。许多产品,除了这些工人外谁也作不到一流的水准。采取终身雇佣制度的日本,大致也是如此。



    不妨举几个例子。2012年10月底美东飓风前夜,我从电工那里订购了便携发电机,是个美国牌子,噪音很大。我问:“有安静点的吗?”答:“你愿花那个钱,就买本田。”这台美国牌子的900美元。本田多少?上网一查,同等能量的,一种2700多美元,一种4000美元。本田的牌子,放在汽车上是个平民牌。但从割草机到私人飞机,沾上“本田”这两个字就贵。几年前买加湿器也有同样的经历。买美国的牌子,100美元以下肯定下来了。但噪音大,在琴房、卧室难以使用。换个德国牌子,白天几乎听不到声音。但一台要400美元。同样是常用消费品,美国往往经营廉价的大众品牌。德国则专精于小众的高端产品,利润边际大得多。我曾为此事问过搞工程的朋友。对方解释:机械加工的精度,只有德国和日本等几个国家能达到这样的一流水准,人家的技工是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好像祖传的一样,美国那种粗犷的流水线生产,大多对此望尘莫及。由此也不难理解,美国人也可以搞出几款豪车,但缺乏足够的技能资源在高端产品上全线出击。你装个空调,安静的高端产品几乎一色的日本品牌。美国产的窗式空调噪音往往很大,难以进卧室。



    那么,德国、北欧、乃至日本的制度,是如何鼓励企业培养职工的专精技能呢?各国的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大凡不出如下三大福利要素:就业保障,失业保障和工薪保障。就业保障,非常类似于我们所谓的“铁饭碗”,如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德国企业,则通过“工作委员会”中的职工民主事实上保证了职位的稳定性。失业保障,主要是使失业人员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近乎原工资的收入。这在北欧国家最为发达。工薪保障,则是保障掌握某一技能的人才,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能获得法定水准的工资。这三个因素,构成了强大的福利体系,不仅没有“养懒人”,反而激励职工精化自己的技艺。



    首先看公司专用的技能。这种技能的生成,特别依赖于就业保障,即员工不会遭到解雇。越是专注于小众高端市场的公司,其应用的技术往往越是专精、适用面越狭窄。高级技工掌握相关技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练。一旦掌握,这样的技术也只能在本公司内运用。如果离开这家公司,这些技工就无法依靠这样的专门手艺吃饭,只能靠人人都有的“普通技艺”,也就是成为一名非熟练工人。所以,技工们在决定把自己的青春投入一项狭窄精深的技艺时,必须知道使用这种技艺的公司靠得住:它不仅会长期雇佣自己,而且将支付可观的薪酬。从这个意义上看,职工决定全身心地精研公司所需要的专门技术,实际上就是在公司的技术资产上进行投资。公司只有保障了这种投资的回报,才能一代一代地不断吸引新的投资。经济萧条时解雇几个员工貌似削减了开支、增加了效率,实际上是削弱了公司的技术资产。



    接下来是行业专用技能,这种技能的生成,更依赖于失业保护。一般而言,德国、日本比较注重就业保护,即公司对骨干员工多提供“铁饭碗”。北欧“福利国家”,则更注重失业保护。这种失业保护有几个要素。第一,失业者可以长期享受福利,不会有短期生存危机;第二,福利的“工薪替代率”相当高,失业的人拿到的福利经常在原工资的80%左右;第三,失业者有权选择“适当的工作”,拒绝那些和自己的技能、工资水平不相符的工作。比如,你作为一个高级工程师失业了,有个普通技术人员的空缺,你可以拒绝接受,继续领取失业福利。因为你此时的福利,如果按原工资的80%算,可能高于一个中层职位的全薪。同时你也不必去干低于你技能水平的工作。在这种体制的保护下,职工虽然没有终身雇佣,没有“铁饭碗”,但失业后可以靠80%工资水平的收入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并有着专业进修等许多提升技能的机会,犯不上被生存情势所逼而屈就一个低薪的工作,日后可以在本行业找个同等的甚至更高薪的工作。这就有效地保护了行业技能资产。


    德国、北欧的体制虽然在就业和失业保护上各有侧重,但都共享着另一特点,即工薪保护:同一行业的工薪,往往是全行业工会和雇主协会统一讨价还价确定的。结果是,你在某一行业干某一种工作,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工资。你不要指望跳槽而长工资,除非你的职位级别升了。不过,你的职位级别,往往是由行业内的权威证书所界定,不能由公司随意乱定。这种薪酬制度最大的一个功能,是保证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哪怕同行业中有大量的失业,许多人愿意接受更低的薪酬,所有企业也都必须维持高标准的薪酬,除非工会和雇主协会达成新的协议。



    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来,这是人为地把薪酬抬高到市场价值以上,增加了劳动力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但是,福利制度则另有逻辑:这种工薪保护,使每位准备进入新行业的年轻人都能够计算出一个理性的预期:培养自己技能的成本是多少,掌握这种技能后,一生的总收入大致是多少。这样的确定性,鼓励更多的人进行技能投资,增加了社会的技能供给。在“福利国家”人们经常说的是:低薪是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的保护伞。支付不了高薪的企业应该被市场淘汰。这就像我们那个引体向上的比喻一样,真正的壮汉,是能够负重拉起自己的身体的人
(2013-03-13 13:21:32)转载▼标签: 汽车  
    中国经营报



    按照“福利养懒人”这个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规矩,北欧的“福利国家”应该是最多懒人的地方。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妨通过北欧国家和美国就业保障制度的对比,来看看完善的福利制度如何“养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



    美国的传统制造业,瞄准的是大众市场,采用大规模生产的“福特体制”。“福特体制”的特点是标准化、流水线化,不仅每个部件都可以随意替换,工人也可以随意替换。工人所从事的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其功能近乎一个机械手,不需要太多的训练,有“普通技能”大致就可以应付。与之相对的,是精品生产,瞄准的是所谓“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或称“缝隙市场”“小众市场”。特别定作的高端产品,批量甚小的特殊产品,乃至生产消费品的特殊器具、机械等等“生产性物资”,都属于这类。这样的生产模式,所要求的技能非常精深,职工必须具有处理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问题的能力。介于两者之中的,则是多元化的大规模生产(DMP: diversified mass production)。这种生产仍然面对大众市场,保持很大的批量,但比较灵活,可以针对用户的需求随时根据产品的原型进行修改。日本的汽车业和电器业大致就属于这种模式。



    美国的体制,鼓励少数人拔尖,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创造阶层。这些人不管从事哪个行当,都有通才教育的背景,视野开阔,创意充足,不受本专业传统模式的限制。因此,美国每能领导突变式的变革。乔布斯就是这方面典型的弄潮儿。同时,这些聪明人能够设计出傻瓜都能操作的大规模生产程序,减少了对高级技术工人的依赖。一旦工人如同随时可替换的部件一般,企业就随时可以“外包”到低薪国家,在全球化中表现得异常灵活,但也导致了工人的价值越来越低,导致了所谓“冲向底层的竞争”(race to the bottom):既然中国工人能干美国工人的活儿,老板凭什么支付美国工人的高工资?如果印度工人拿一半钱就能干中国工人的活儿,中国工人的工资也过高了。美国制造业在“中国制造”的冲击下风雨飘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德国、北欧等发达国家,则不仅不怕“中国制造”,反而把“中国制造”看成是自己的机会。与鼓吹贸易保护主义的美国工会相对照,北欧的工会,大多欢迎全球化的竞争。德国的各种精密仪器、机械,则是“中国制造”的基本工具。德国人骄傲地宣称,中国固然是“世界工厂”,但这个“世界工厂”是德国的公司建造的。这就使德国制造业成为“中国崛起”的赢家。这里的根本原因是,在德国、北欧的生产体系中,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绝非随时可以替换的部件。许多产品,除了这些工人外谁也作不到一流的水准。采取终身雇佣制度的日本,大致也是如此。



    不妨举几个例子。2012年10月底美东飓风前夜,我从电工那里订购了便携发电机,是个美国牌子,噪音很大。我问:“有安静点的吗?”答:“你愿花那个钱,就买本田。”这台美国牌子的900美元。本田多少?上网一查,同等能量的,一种2700多美元,一种4000美元。本田的牌子,放在汽车上是个平民牌。但从割草机到私人飞机,沾上“本田”这两个字就贵。几年前买加湿器也有同样的经历。买美国的牌子,100美元以下肯定下来了。但噪音大,在琴房、卧室难以使用。换个德国牌子,白天几乎听不到声音。但一台要400美元。同样是常用消费品,美国往往经营廉价的大众品牌。德国则专精于小众的高端产品,利润边际大得多。我曾为此事问过搞工程的朋友。对方解释:机械加工的精度,只有德国和日本等几个国家能达到这样的一流水准,人家的技工是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好像祖传的一样,美国那种粗犷的流水线生产,大多对此望尘莫及。由此也不难理解,美国人也可以搞出几款豪车,但缺乏足够的技能资源在高端产品上全线出击。你装个空调,安静的高端产品几乎一色的日本品牌。美国产的窗式空调噪音往往很大,难以进卧室。



    那么,德国、北欧、乃至日本的制度,是如何鼓励企业培养职工的专精技能呢?各国的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大凡不出如下三大福利要素:就业保障,失业保障和工薪保障。就业保障,非常类似于我们所谓的“铁饭碗”,如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德国企业,则通过“工作委员会”中的职工民主事实上保证了职位的稳定性。失业保障,主要是使失业人员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近乎原工资的收入。这在北欧国家最为发达。工薪保障,则是保障掌握某一技能的人才,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能获得法定水准的工资。这三个因素,构成了强大的福利体系,不仅没有“养懒人”,反而激励职工精化自己的技艺。



    首先看公司专用的技能。这种技能的生成,特别依赖于就业保障,即员工不会遭到解雇。越是专注于小众高端市场的公司,其应用的技术往往越是专精、适用面越狭窄。高级技工掌握相关技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练。一旦掌握,这样的技术也只能在本公司内运用。如果离开这家公司,这些技工就无法依靠这样的专门手艺吃饭,只能靠人人都有的“普通技艺”,也就是成为一名非熟练工人。所以,技工们在决定把自己的青春投入一项狭窄精深的技艺时,必须知道使用这种技艺的公司靠得住:它不仅会长期雇佣自己,而且将支付可观的薪酬。从这个意义上看,职工决定全身心地精研公司所需要的专门技术,实际上就是在公司的技术资产上进行投资。公司只有保障了这种投资的回报,才能一代一代地不断吸引新的投资。经济萧条时解雇几个员工貌似削减了开支、增加了效率,实际上是削弱了公司的技术资产。



    接下来是行业专用技能,这种技能的生成,更依赖于失业保护。一般而言,德国、日本比较注重就业保护,即公司对骨干员工多提供“铁饭碗”。北欧“福利国家”,则更注重失业保护。这种失业保护有几个要素。第一,失业者可以长期享受福利,不会有短期生存危机;第二,福利的“工薪替代率”相当高,失业的人拿到的福利经常在原工资的80%左右;第三,失业者有权选择“适当的工作”,拒绝那些和自己的技能、工资水平不相符的工作。比如,你作为一个高级工程师失业了,有个普通技术人员的空缺,你可以拒绝接受,继续领取失业福利。因为你此时的福利,如果按原工资的80%算,可能高于一个中层职位的全薪。同时你也不必去干低于你技能水平的工作。在这种体制的保护下,职工虽然没有终身雇佣,没有“铁饭碗”,但失业后可以靠80%工资水平的收入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并有着专业进修等许多提升技能的机会,犯不上被生存情势所逼而屈就一个低薪的工作,日后可以在本行业找个同等的甚至更高薪的工作。这就有效地保护了行业技能资产。


    德国、北欧的体制虽然在就业和失业保护上各有侧重,但都共享着另一特点,即工薪保护:同一行业的工薪,往往是全行业工会和雇主协会统一讨价还价确定的。结果是,你在某一行业干某一种工作,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工资。你不要指望跳槽而长工资,除非你的职位级别升了。不过,你的职位级别,往往是由行业内的权威证书所界定,不能由公司随意乱定。这种薪酬制度最大的一个功能,是保证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哪怕同行业中有大量的失业,许多人愿意接受更低的薪酬,所有企业也都必须维持高标准的薪酬,除非工会和雇主协会达成新的协议。



    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来,这是人为地把薪酬抬高到市场价值以上,增加了劳动力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但是,福利制度则另有逻辑:这种工薪保护,使每位准备进入新行业的年轻人都能够计算出一个理性的预期:培养自己技能的成本是多少,掌握这种技能后,一生的总收入大致是多少。这样的确定性,鼓励更多的人进行技能投资,增加了社会的技能供给。在“福利国家”人们经常说的是:低薪是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的保护伞。支付不了高薪的企业应该被市场淘汰。这就像我们那个引体向上的比喻一样,真正的壮汉,是能够负重拉起自己的身体的人
楼主按照国家层面思考问题了。
虽然是汽车经营报,不过这帖发畅谈更合适
德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赚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说坏话。上次太阳能电池的争端德国对制裁中国不是也很积极吗。
wangwang623 发表于 2013-9-6 19:08
德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赚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说坏话。上次太阳能电池的争端德国对制裁中国不是也很积极吗。
貌似后来不知道捏住了德国人的什么东西……德国人又张罗着把事件往“和解”方向推……
wangwang623 发表于 2013-9-6 19:08
德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赚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说坏话。上次太阳能电池的争端德国对制裁中国不是也很积极吗。
牛,第一次听说光伏危机德国也积极制裁中国
制裁光伏的是欧盟,德国是欧盟的成员,说不赞成制裁也就唱个红脸,等到下次再弄个啥制裁他再唱个黑脸,别人再唱个红脸。。。制裁这么大的事欧盟内部不通气?别太天真了。。。。
red197 发表于 2013-9-10 13:51
制裁光伏的是欧盟,德国是欧盟的成员,说不赞成制裁也就唱个红脸,等到下次再弄个啥制裁他再唱个黑脸,别人 ...
欧盟都是“轮值主席”,今年你喽喽达赖,我卖香水儿;明年我亲亲喇嘛,你卖巴汽。
这个要分成几说了,TG就算有技术工人培养出来对手马上就来挖,这样下去谁有兴趣培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