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梦已在西方碎了一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6:35:11
教育“减负”梦已在西方碎了一地
字号:小中大2013-08-27 08:44:34
更多
155

关键字 >> 教育部减负小学生减负不留书面作业家庭作业减负十条规定教育部十项规定中国教育美国梦日本教育轻松教育补习班升学压力高考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大力削减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其中尤其对小学减负用卯足了劲,规定提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四年级开始,三门主课每学期可以统考一次,但任何科目一学期不得进行超过两次测试——至此,教育部似乎还是不满意,另外规定,全面取消百分制,以等级加评语代替考分——所谓的等级也就是优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
这不是我们儿时的梦吗?这不是中国教育做了多年的美国梦吗?在这个梦里,我们下了课就和书本告别了,不用面对考试的压力,甚至幼小的心灵也不用受到分数的冲击,而且还能像传说中的美国教育那样,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下轻松地收获“创造力”。
这个梦看起来这么美,但叹其荒谬者却远甚于为之雀跃者。这是为了什么?
“梦”做了又醒
须知在这十条规定出新以前,“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各地也有各种“减负”的方针。
从被称为“减负年”的2000年开始,相继有《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出台。而与之对应的各地减负规定不胜枚举。
这几番“减负”确实折腾出一些热闹,可惜不过是“政策”与“对策”的博弈。
姑且以北京今年开始实施的“八条减负禁令”而言,同样规定了“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小学语、数、外每学期只能有一次全校或全年级考试”等,因为其规定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
但“最严”并不等同最有效,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由于升学的压力始终存在,“减负”反而带动了课后补习市场,而教师则暗示家长购买课外辅导书作为“作业”的替代品。
不难想象,对于此次出台的十项规定很有可能在层出不穷的“权宜之计”中变成一纸空文。然而,“减负”面临的最大考验并非来自学校、教师和补习机构,而是广大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
梦与爹不能两全
假设学校能严格执行减负规定,这让在学校层面本就分配不均的教育资源变得更加稀薄,让补习班成为了“必须”。
在北京的“八条规定出台”之后,辅导机构就纷纷推出了更加适应减负后家长需求的服务。如补充因减负而流失的部分课外知识,为选拔性考试做准备。又比如,为小学生早放学无人看管而定制的“一对一培训托管”。一对一课程的收费是每小时100~200元之间,15人班次的收费是每课时121元。
除此之外,根据京华时报09年的报道,类似于少儿英语口语的小班化培训课程,平均价格超过一万五千元每年。广州日报2009年的报道中,少儿英语的平均培训价格达到了1.6元每分钟。
相对于这些课程,廉价的补习班往往对应着师资力量薄弱、课堂纪律松散和效果低下。
一边是吃不饱的校内教学,另一边是吃不起的课外辅导。减负将孩子们带出课堂,送进另一个课堂,而在这里,教育资源更趋集中于“富孩子”的受众。而寒门子弟靠的更多是自己的天分和勤奋。
而当这批被减负的中小学生最终会脱离“优良中差”这种不温不火的评级,面临分分计较的高考——甚至不用等到那时候,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带来的差距已经让他们分道扬镳。
这个试图勾勒“梦幻”童年的十项规定很可能会遇到“拼爹”困局中。因为“爹”没能做梦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教育资源,有更大的成才可能。而“爹”竞争力不够的学生由于缺乏学校监督之下的课业巩固,成才机会日益渺茫。
这只是耸人听闻吗?
用金钱赛跑的日本“轻松教育”
同中国一样,日本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入学考试都存在激烈的竞争,传统的日本教育也采用的是老师单方面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以应对入学考试的方法;因此,也有人以“没有培养真正的创造能力”为由对此进行批判。在这种情况下,2002 年开始,日本大力推行教职工工会从1972 年起就一直主张的“轻松教育”模式:减少课程、一周休息两天、重视社会实践的、不与其他学生比较成绩。
在日本社会,学生所升入的大学决定他的一辈子的想法根深蒂固,事实也确实如此,所以好大学是每个学生梦寐以求的目标。以东京大学为例,2009 级新生来源前十位的中学为:开成高中(129 人)、滩(95 人)、麻布(71 人)、荣光(55 人)、星光(46 人)、ラサル(46 人)、东大寺(43 人)、冈崎(42 人)、驹场东邦(38人)、久留米大付属(38 人)。其中只有冈崎高中是公立高中,而其他的则是费用昂贵的私立高中。在条件较好的东京都,公立高中里,当年日比谷高中考取东京大学的人数最多,但也仅有14 人。日本私立初高中在入学考试中的竞争优势可见一般,日本儿童想在未来考入好大学,就需要在私立或者国立中学一直读下去,进入公立中学的则大多是考试失败的孩子,那里的教育环境可想而知。
而要进入名牌私立学,就需要支付包括补习班费用和学费等在内的昂贵的教育费用。事实上,在“轻松教育”开展前,日本的初中、高中、大学的入学考试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校外补习班已经非常普遍。“轻松教育”开始之后,如果学生只是根据文部科学省规定的校内课程学习的话,基本上没有任何顺利升学的可能,依靠补习班的情形也更加突出。
东京大学2006 年的调查表明,由于家长的年收入不同,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来自年收入400 万日元以下家庭的学生升入四年制大学升学率为31.4%,而在超过1000 万日元的家庭中,该比例为62.4%。而在1984 年,东京大学入学学生的家庭中,年收入为750 万日元以下的家庭较多,这些中下阶层的比例约50%,但1995 年就降低为19.9%。到2003 年,来自950 万日元以上的年收入富裕家庭的学生占的比例约50%,450 万日元以下的家庭的比例仅仅是13.9%。现在,东京大学入学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935 万日元(2005 年的工薪阶层的平均年收入为436 万日元,就是说,现在三分之二的东京大学入学者的家庭属于上层阶层,而属于下层阶层的家庭仅仅占全体的七分之一)。
这种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的根本性原因为昂贵的教育费用。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报告,孩子的教育费用除了入学金、学费之外,还包括学习用品、文化考察费用、补习班费用,而这些教育费中最便宜的是公立学校,最昂贵的都是私立学校。前者的费用(从小学到大学)平均为750 万日元,而后者平均为1600 万日元,整体平均教育费更是高达1000 万日元。
在日本教育水平脱离入学考试要求的情况之下,学生为了准备考试,不得不去昂贵的私立高中、补习班,教育之间的竞争由学校里的课业学习转向了学校外的金钱因素,这样的“轻松教育”难道对于教育公平不是更加有害无益吗?
美国人正在做噩梦
而这种由基础教育阶段的松懈造成的教育溃烂已经在美国展露端倪。
在美国号称崇尚个性发展的K-12基础教育中,在12年的义务教育期间考试压力很小,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成绩以ABCDEF计、推崇社会实践活动。这几点似乎与十条减负规定不谋而合。
K-12基础教育唯恐有损学生的“创造力”而将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难度降到最低。在计算器、手机的帮助下,学生甚至连乘法口诀都背不出来。在缺乏教学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固然能够发挥自己本身的天分,但却对自己的弱项听之任之。这“天才”们更多地自由,却放弃了90%的普通学生。
在这一教育体制下,对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伤害最大,数学作为理工学科的工具,其影响一直影响到大学的研究。观察者网近日刊发的旅美学者changshou的文章《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当中提到,在美国高校排名中位于第二梯队的D大学的学生受基础教育影响,数学概念存在严重缺失,在削弱学科难度后,这批学生即便“填鸭式”学习依旧不能保证及格。在作者描述中,美国教育学者其实对此心知肚明,只是积重难返。
在作者写到,他刚刚执教大学D时与系里一位老教授攀谈,“当谈及基础教育失败导致学生数学能力极差且有越来越差之势时,这位曾上过战场的老头竟然控制不住在我面前哭起来。”
但我们这十条减负规定所想要追求的快乐教育,其实并非美国教育的全部,松散的中小学义务教育只是个幌子,背后则是昂贵学区的公立学校以及私立学校的精英教育。
由于公立学校的资金来自于某地的房产税,在富人聚居区的公立学校掌握更多的资金,本身造成了资源配比的不均。而另一方面,那些少则一年2~3万学费的美国私校里的学生,尽管也是下午三点放学,但课后开始的各种补习班一直要持续到晚上八、九点。
这群精英锐意进取,成为美国一流大学的中坚力量。他们进入《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文中提到的美国名校A,依旧保持了中国高中盛行的题海/考试海/教辅/补课的学习模式——也是这群沿用艰苦学习方式的学生在不断突破美国的科技前沿。
升学压力下说易行难的减负、“减负”可能造成的更大社会差距,以及作为参考的美国基础教育的积重难返足以证明“减负十条”的简单粗暴。是否减负,考量的依旧是对“度”和教育现状的把握,尽管减负后的“梦”看来美好,但终究还是要保持清醒。好在这只是“征求意见稿”,我们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地暂且为它批上个“待合格”的评语,还是请认真做完课后作业再来吧!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guanzhe/2013_08_27_168300.shtml教育“减负”梦已在西方碎了一地
字号:小中大2013-08-27 08:44:34
更多
155

关键字 >> 教育部减负小学生减负不留书面作业家庭作业减负十条规定教育部十项规定中国教育美国梦日本教育轻松教育补习班升学压力高考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大力削减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其中尤其对小学减负用卯足了劲,规定提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四年级开始,三门主课每学期可以统考一次,但任何科目一学期不得进行超过两次测试——至此,教育部似乎还是不满意,另外规定,全面取消百分制,以等级加评语代替考分——所谓的等级也就是优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
这不是我们儿时的梦吗?这不是中国教育做了多年的美国梦吗?在这个梦里,我们下了课就和书本告别了,不用面对考试的压力,甚至幼小的心灵也不用受到分数的冲击,而且还能像传说中的美国教育那样,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下轻松地收获“创造力”。
这个梦看起来这么美,但叹其荒谬者却远甚于为之雀跃者。这是为了什么?
“梦”做了又醒
须知在这十条规定出新以前,“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各地也有各种“减负”的方针。
从被称为“减负年”的2000年开始,相继有《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出台。而与之对应的各地减负规定不胜枚举。
这几番“减负”确实折腾出一些热闹,可惜不过是“政策”与“对策”的博弈。
姑且以北京今年开始实施的“八条减负禁令”而言,同样规定了“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小学语、数、外每学期只能有一次全校或全年级考试”等,因为其规定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
但“最严”并不等同最有效,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由于升学的压力始终存在,“减负”反而带动了课后补习市场,而教师则暗示家长购买课外辅导书作为“作业”的替代品。
不难想象,对于此次出台的十项规定很有可能在层出不穷的“权宜之计”中变成一纸空文。然而,“减负”面临的最大考验并非来自学校、教师和补习机构,而是广大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
梦与爹不能两全
假设学校能严格执行减负规定,这让在学校层面本就分配不均的教育资源变得更加稀薄,让补习班成为了“必须”。
在北京的“八条规定出台”之后,辅导机构就纷纷推出了更加适应减负后家长需求的服务。如补充因减负而流失的部分课外知识,为选拔性考试做准备。又比如,为小学生早放学无人看管而定制的“一对一培训托管”。一对一课程的收费是每小时100~200元之间,15人班次的收费是每课时121元。
除此之外,根据京华时报09年的报道,类似于少儿英语口语的小班化培训课程,平均价格超过一万五千元每年。广州日报2009年的报道中,少儿英语的平均培训价格达到了1.6元每分钟。
相对于这些课程,廉价的补习班往往对应着师资力量薄弱、课堂纪律松散和效果低下。
一边是吃不饱的校内教学,另一边是吃不起的课外辅导。减负将孩子们带出课堂,送进另一个课堂,而在这里,教育资源更趋集中于“富孩子”的受众。而寒门子弟靠的更多是自己的天分和勤奋。
而当这批被减负的中小学生最终会脱离“优良中差”这种不温不火的评级,面临分分计较的高考——甚至不用等到那时候,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带来的差距已经让他们分道扬镳。
这个试图勾勒“梦幻”童年的十项规定很可能会遇到“拼爹”困局中。因为“爹”没能做梦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教育资源,有更大的成才可能。而“爹”竞争力不够的学生由于缺乏学校监督之下的课业巩固,成才机会日益渺茫。
这只是耸人听闻吗?
用金钱赛跑的日本“轻松教育”
同中国一样,日本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入学考试都存在激烈的竞争,传统的日本教育也采用的是老师单方面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以应对入学考试的方法;因此,也有人以“没有培养真正的创造能力”为由对此进行批判。在这种情况下,2002 年开始,日本大力推行教职工工会从1972 年起就一直主张的“轻松教育”模式:减少课程、一周休息两天、重视社会实践的、不与其他学生比较成绩。
在日本社会,学生所升入的大学决定他的一辈子的想法根深蒂固,事实也确实如此,所以好大学是每个学生梦寐以求的目标。以东京大学为例,2009 级新生来源前十位的中学为:开成高中(129 人)、滩(95 人)、麻布(71 人)、荣光(55 人)、星光(46 人)、ラサル(46 人)、东大寺(43 人)、冈崎(42 人)、驹场东邦(38人)、久留米大付属(38 人)。其中只有冈崎高中是公立高中,而其他的则是费用昂贵的私立高中。在条件较好的东京都,公立高中里,当年日比谷高中考取东京大学的人数最多,但也仅有14 人。日本私立初高中在入学考试中的竞争优势可见一般,日本儿童想在未来考入好大学,就需要在私立或者国立中学一直读下去,进入公立中学的则大多是考试失败的孩子,那里的教育环境可想而知。
而要进入名牌私立学,就需要支付包括补习班费用和学费等在内的昂贵的教育费用。事实上,在“轻松教育”开展前,日本的初中、高中、大学的入学考试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校外补习班已经非常普遍。“轻松教育”开始之后,如果学生只是根据文部科学省规定的校内课程学习的话,基本上没有任何顺利升学的可能,依靠补习班的情形也更加突出。
东京大学2006 年的调查表明,由于家长的年收入不同,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来自年收入400 万日元以下家庭的学生升入四年制大学升学率为31.4%,而在超过1000 万日元的家庭中,该比例为62.4%。而在1984 年,东京大学入学学生的家庭中,年收入为750 万日元以下的家庭较多,这些中下阶层的比例约50%,但1995 年就降低为19.9%。到2003 年,来自950 万日元以上的年收入富裕家庭的学生占的比例约50%,450 万日元以下的家庭的比例仅仅是13.9%。现在,东京大学入学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935 万日元(2005 年的工薪阶层的平均年收入为436 万日元,就是说,现在三分之二的东京大学入学者的家庭属于上层阶层,而属于下层阶层的家庭仅仅占全体的七分之一)。
这种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的根本性原因为昂贵的教育费用。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报告,孩子的教育费用除了入学金、学费之外,还包括学习用品、文化考察费用、补习班费用,而这些教育费中最便宜的是公立学校,最昂贵的都是私立学校。前者的费用(从小学到大学)平均为750 万日元,而后者平均为1600 万日元,整体平均教育费更是高达1000 万日元。
在日本教育水平脱离入学考试要求的情况之下,学生为了准备考试,不得不去昂贵的私立高中、补习班,教育之间的竞争由学校里的课业学习转向了学校外的金钱因素,这样的“轻松教育”难道对于教育公平不是更加有害无益吗?
美国人正在做噩梦
而这种由基础教育阶段的松懈造成的教育溃烂已经在美国展露端倪。
在美国号称崇尚个性发展的K-12基础教育中,在12年的义务教育期间考试压力很小,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成绩以ABCDEF计、推崇社会实践活动。这几点似乎与十条减负规定不谋而合。
K-12基础教育唯恐有损学生的“创造力”而将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难度降到最低。在计算器、手机的帮助下,学生甚至连乘法口诀都背不出来。在缺乏教学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固然能够发挥自己本身的天分,但却对自己的弱项听之任之。这“天才”们更多地自由,却放弃了90%的普通学生。
在这一教育体制下,对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伤害最大,数学作为理工学科的工具,其影响一直影响到大学的研究。观察者网近日刊发的旅美学者changshou的文章《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当中提到,在美国高校排名中位于第二梯队的D大学的学生受基础教育影响,数学概念存在严重缺失,在削弱学科难度后,这批学生即便“填鸭式”学习依旧不能保证及格。在作者描述中,美国教育学者其实对此心知肚明,只是积重难返。
在作者写到,他刚刚执教大学D时与系里一位老教授攀谈,“当谈及基础教育失败导致学生数学能力极差且有越来越差之势时,这位曾上过战场的老头竟然控制不住在我面前哭起来。”
但我们这十条减负规定所想要追求的快乐教育,其实并非美国教育的全部,松散的中小学义务教育只是个幌子,背后则是昂贵学区的公立学校以及私立学校的精英教育。
由于公立学校的资金来自于某地的房产税,在富人聚居区的公立学校掌握更多的资金,本身造成了资源配比的不均。而另一方面,那些少则一年2~3万学费的美国私校里的学生,尽管也是下午三点放学,但课后开始的各种补习班一直要持续到晚上八、九点。
这群精英锐意进取,成为美国一流大学的中坚力量。他们进入《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文中提到的美国名校A,依旧保持了中国高中盛行的题海/考试海/教辅/补课的学习模式——也是这群沿用艰苦学习方式的学生在不断突破美国的科技前沿。
升学压力下说易行难的减负、“减负”可能造成的更大社会差距,以及作为参考的美国基础教育的积重难返足以证明“减负十条”的简单粗暴。是否减负,考量的依旧是对“度”和教育现状的把握,尽管减负后的“梦”看来美好,但终究还是要保持清醒。好在这只是“征求意见稿”,我们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地暂且为它批上个“待合格”的评语,还是请认真做完课后作业再来吧!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guanzhe/2013_08_27_168300.shtml
我从不认为减负,素质教育这些优美词汇后面有啥好玩意儿
原来作者认为gre的题库是题海战,如果把gre题库背完,能装个公知吗?
教育行政部门要减负、家长和学校要增负。愿意看到如何解开这个死结的好主意。
基础教育毫不动摇'只不过应该保证每天两小时的体育必修课'以中国国情来看还必须纳入考试和高考范围'其实小时拼一点没什么坏处'关键是我们缺乏体育和艺术课'
玩命的学'玩命的锻炼
所谓的减负不应该等于不留作业
这相当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减负?数学上减负=加正
学生作业压力确实太大了!很多孩子厌学就是从这开始的!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3-8-28 16:14
学生作业压力确实太大了!很多孩子厌学就是从这开始的!
人有趋利性~

没学习压力的美国娃一样大把的偏科和厌学~

学习的道路是艰辛的,帮孩子们正确认识这个才有意义~~

如果能引领他们苦中求乐,甚至是痛并快乐,那就完美了~~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3-8-28 16:14
学生作业压力确实太大了!很多孩子厌学就是从这开始的!


只有一部分人能胜任学习,就如同只有一部分人适合一夫一妻制一样。但人的适应性其实很强,主要看氛围。

比如我们那个山区小县城,唯一出路就是读书读出去。所以小学3年级起就需要做作业到深夜12点了,到初中每天正式开课是7点半,木有早自习,夜自习到11点,高三起每周休息周六下午,就半天,刚好够洗衣服…………但这么多年也没觉什么不妥,还是开开心心的,每天早晨6点起来跑步,每天下午放学男女同学凑在一起在操场玩1个小时的球,图个热闹,谁也不说谁臭,顺带眉目传情叽叽喳喳一番…………夜自习遇到冬季停电,大家也不喧哗,悄悄点起蜡烛继续做作业。有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烛光下格外养眼,嘿嘿,看一眼就又有了新的动力,那时还不知道以后会去不同的学校,去不同的城市啊…………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3-8-28 16:14
学生作业压力确实太大了!很多孩子厌学就是从这开始的!


只有一部分人能胜任学习,就如同只有一部分人适合一夫一妻制一样。但人的适应性其实很强,主要看氛围。

比如我们那个山区小县城,唯一出路就是读书读出去。所以小学3年级起就需要做作业到深夜12点了,到初中每天正式开课是7点半,木有早自习,夜自习到11点,高三起每周休息周六下午,就半天,刚好够洗衣服…………但这么多年也没觉什么不妥,还是开开心心的,每天早晨6点起来跑步,每天下午放学男女同学凑在一起在操场玩1个小时的球,图个热闹,谁也不说谁臭,顺带眉目传情叽叽喳喳一番…………夜自习遇到冬季停电,大家也不喧哗,悄悄点起蜡烛继续做作业。有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烛光下格外养眼,嘿嘿,看一眼就又有了新的动力,那时还不知道以后会去不同的学校,去不同的城市啊…………


不留作业不等于减负吧,双休日施行前小学每星期还上6天课呢。

不留作业不等于减负吧,双休日施行前小学每星期还上6天课呢。
孩子开学就上小学一年级了,坚决反对取消作业和取消考试。
其实孩子虽然不喜欢写作业,但真写完了作业,孩子其实很高兴的,就好像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紫水晶788 发表于 2013-8-27 18:36
我从不认为减负,素质教育这些优美词汇后面有啥好玩意儿


因为在中国,减负减掉的是核心价值,比如3+1 高考,使得孩子知识面进一步变窄!至于素质,那指的是吹拉弹唱。中国为通才能力的严重缺乏,尤其是工程类学生,损失几千亿美元(见麦肯锡报告,虽是一家之言,但我深有同感,问题是,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

就跟中国有些制造业烟酒日式管理研究毛氏管理,就他们肚子里那几根筋最后烟酒
出来能会是什么?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我可是有实例的!)
日式管理=高价请日本人+八嘎雅路扇耳光
毛氏管理=挂毛像+绝对专制
他们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不会去研究精细化,军事民主,三三制的标准化,TPS和鞍钢宪法这种丰式和毛式管理里面的社会主义和民主成分。他们看到了,由于他们的阶级性和乏走狗性,也不会拿出来的,因为他们害pia。
所以教改也是: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猜电影台词)
因为方向不对。什么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遵守的教育主管有几个?: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紫水晶788 发表于 2013-8-27 18:36
我从不认为减负,素质教育这些优美词汇后面有啥好玩意儿


因为在中国,减负减掉的是核心价值,比如3+1 高考,使得孩子知识面进一步变窄!至于素质,那指的是吹拉弹唱。中国为通才能力的严重缺乏,尤其是工程类学生,损失几千亿美元(见麦肯锡报告,虽是一家之言,但我深有同感,问题是,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

就跟中国有些制造业烟酒日式管理研究毛氏管理,就他们肚子里那几根筋最后烟酒
出来能会是什么?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我可是有实例的!)
日式管理=高价请日本人+八嘎雅路扇耳光
毛氏管理=挂毛像+绝对专制
他们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不会去研究精细化,军事民主,三三制的标准化,TPS和鞍钢宪法这种丰式和毛式管理里面的社会主义和民主成分。他们看到了,由于他们的阶级性和乏走狗性,也不会拿出来的,因为他们害pia。
所以教改也是: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猜电影台词)
因为方向不对。什么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遵守的教育主管有几个?: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造汽 发表于 2013-8-29 08:24
因为在中国,减负减掉的是核心价值,比如3+1 高考,使得孩子知识面进一步变窄!至于素质,那指的是吹拉 ...
西方摩托莫拉进出要查包包,日本人据我所知还懂礼貌,毕竟他们擅长鞠躬,韩国人才是打耳光绝对专制的,朱氏新政之前,工人地位还是挺高的
紫水晶788 发表于 2013-8-27 18:36
我从不认为减负,素质教育这些优美词汇后面有啥好玩意儿
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是让未来能当高官院士的人、能当普通白领或是厨子小工的人都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谁也别瞧不起谁
智动铅笔 发表于 2013-8-28 17:33
只有一部分人能胜任学习,就如同只有一部分人适合一夫一妻制一样。但人的适应性其实很强,主要看氛围。 ...

诱惑少,意志力就高。
很庆幸上大学之前基本没有网络和手机,否则以本人那个尿性,不整天沉迷于网游、论坛和动漫视频才怪……现在从小玩iPad的孩子要静下心来写作业估计更难吧
超级大马甲 发表于 2013-8-28 21:53
孩子开学就上小学一年级了,坚决反对取消作业和取消考试。
其实孩子虽然不喜欢写作业,但真写完了作业,孩 ...
关键的问题在于 人学习一个新东西 要通过重复练习才能真正巩固掌握 这是科学规律
家庭作业的目的就是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大量重复的家庭作业固然是没用意义的 但是完全取消了则是因噎废食 完全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了
关键的问题在于 人学习一个新东西 要通过重复练习才能真正巩固掌握 这是科学规律
家庭作业的目的就是巩 ...
一二年级可以做课堂作业,三年级后必须有家庭作业,否则如何记住所学的东西,但要控制量,三四年级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一个小时,坚决反对周末补课和假期补课。
很有意思的话题,不知道教育部看了怎么想
只要教育还是社会阶级再生产的基本途径,“减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
vilas 发表于 2013-8-29 17:40
只要教育还是社会阶级再生产的基本途径,“减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
教育怎么也成了阶级再生产了?难道非要做到人人都能上大学了才彻底解决问题?
Pinochet 发表于 2013-8-29 17:53
教育怎么也成了阶级再生产了?难道非要做到人人都能上大学了才彻底解决问题?
这个可以看bourdieu:再生产,paul willis的learning to labor刚刚出了中文版。
减负好啊,学校有了好名声,老师有了机会赚外快,可惜父母了,多花钱还要多操心…孩子在这里没个屁的话语权,在我看来还不如加负,星期六也上课的好
MachairodusX 发表于 2013-8-29 13:30
诱惑少,意志力就高。
很庆幸上大学之前基本没有网络和手机,否则以本人那个尿性,不整天沉迷于网游、 ...
呵呵,怎么会没有诱惑呢?我70后的,从小就打游戏了,从摇杆电视游戏打到街机,整天在街上和各种年纪的小盆友一起玩,一样一样的。关键是长辈和学校要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吧,小孩只认这个,他不尊重你的权威,你说什么他都可以不听,任何没有压力又好玩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诱惑。当然了,氛围更重要,小孩的同学们、朋友们、长辈们都无时不刻在影响他。总之,是他讨好你,围着你转,还是你讨好他,围着他转,这是一个大方向问题,方向错了,做什么都是错的
狗屁,只要会考试就行,每天做大量题都不如学会怎么来应付考试来的强
Pinochet 发表于 2013-8-29 17:53
教育怎么也成了阶级再生产了?难道非要做到人人都能上大学了才彻底解决问题?
右派最怕有人提阶级斗争。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尔等不懂,阶级斗争的最高目标是消灭阶级,消灭阶级差异,消灭的是阶级,而不是消灭某阶级的人。
极左用阶级斗争杀人论来掩护他们杀人,极右用阶级斗争杀人论来诋毁左派,而极右自己则可以杀人。
造汽 发表于 2013-8-30 06:41
右派最怕有人提阶级斗争。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尔等不懂,阶级斗争的最高目标是消 ...
你说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