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三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0:38:40
这个话题我考虑,如果可能写一个系列。这个话题我考虑,如果可能写一个系列。


一。亭侯与乡侯

      关羽是汉寿亭侯,这个汉寿亭侯是爵位不是官职。汉朝时省级单位叫州,市级单位叫郡,郡下有县,县下有乡,乡下是亭,亭就是村。汉初分封,食邑于郡的是王,其地称国(郡和国平级)。王下是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当然还有次一级的都乡侯、都亭侯,以及没有封地的关内侯。这其中以县侯为最大,因汉朝以万户为一县,所以又叫万户侯。东汉末年,封侯只是一种荣耀,并不与其封地发生关系,但还是要有个封地加在侯爵的前面以示名正言顺。一般而言,无论是县侯还是乡侯及亭侯,前面加的都是一个县的名称。就像天津有静海县,作为封地那么县侯就简称为静海侯,乡侯就称为静海乡侯,并不去细致的在静海县下辖的乡村里找一个实名,如大邱庄乡侯。
     行政区划对当时的人而言是很熟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同步的政区变化,后人就很不了解了。比如曹操是武平侯,人们会第一时间的想到作为革命老区的福建武平县。其实汉朝时整个福建就这只是一个县:东冶县。曹操在那时真正的封地在今河南鹿邑县,离他老家不远。汉寿县在今湖南常德,西汉时叫索县,东汉年间改名汉寿。东汉年间的汉寿在现在汉寿县北,相距不远。汉寿县是东汉荆州刺史的驻地,刘表赴任后才将行政驻地迁到襄阳县。从火烧赤壁到败走麦城,汉寿倒是一直在关羽治下。汉寿亭侯是曹操封,在他白马之战杀颜良以后。因为关羽死在刘备称帝前,故这个是他生前最大的爵位。
     宋朝以后,关羽不断被历代君王所追封,最后成了与孔子齐名的关圣大帝。同时也引入宗教界,成为道教和佛教(包括藏传佛教)的双料护法,并被民间尊为武财神。更重要的是,由于文艺作品的深入人心,关羽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历代总是有人论述,所谓的汉寿亭侯的“汉”是汉朝,“寿”是长寿的意思等等……这其实就是人们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关羽是最低级的亭侯(曹操手下一抓一大把),而既希望于他是一个超越于一切诸侯爵位的侯爷。其实想想当时表封他的曹操还不是魏公或魏王,而只是一个县侯,老领导刘备也不过是一个亭侯,结果就很自然了。顺说一句,刘备是宜城亭侯,也是曹操表封的。宜城县在襄阳东南,和汉寿县一样,当时同属荆州。也不知道曹操后来会否后悔用了这些县名,以至一语成谶。最终人家哥俩在自己的封地上扎下了根并开花结果。
     那么人们是如何辩解的呢?关羽死后不久,曹丕代汉,分封建立魏国有大功劳的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亭侯。曹魏的魏寿亭侯是功劳赫赫的贾诩;那么大汉朝为什么就不能封战功赫赫的关老爷为汉寿亭侯呢? 其实,历史上贾诩进爵的是魏寿乡侯,同时被奉为魏寿亭侯的是刘放。一个乡侯、一个亭侯同时出现,正好说明“寿亭”两字不可连读。那么为什么还一直没有定论呢?就因为在当时以及现在找不到一个“魏寿县”。
     汉寿亭侯不是寓意为大汉朝的长寿的侯爷,但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汉朝改索县为汉寿县,却是取汉王朝长寿不衰之意。除了汉寿县,汉朝还有三个取“汉王朝兴旺昌盛”之意的汉昌县。一个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定州,东汉时属中山国。中山国西面就是常山国,常山国有个真定县,真定县有个赵子龙。真定县就是现在石家庄的正定县,离这个汉昌县不远。汉昌县是汉章帝时由苦陉县更名。曹丕代汉后,汉朝就不昌盛了,于是曹丕改汉昌县为魏昌县。明帝时将魏昌县封邑给了他舅舅魏昌侯甄俨。后来隋朝又改魏昌县为隋昌县,不久唐朝再改隋昌县为唐昌县,新朝气象嘛。
    汉朝第二个汉昌县在今岳阳市,岳阳市东汉时叫巴丘。周瑜就是死在巴丘,当然裴松之认为不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赤壁后,孙权封周瑜为偏将军,南郡太守,领有四个县的封邑,其中一个就是汉昌县。周瑜死后,继任的是鲁肃,不久鲁肃也官拜偏将军。但南郡太守,周瑜死后却转给了老将程普,于是孙权就把包括汉昌县在内的几个县组成汉昌郡,拜鲁肃为汉昌太守。鲁肃死后,他的兵马和汉昌太守的头衔一并归属了吕蒙。吕蒙后来袭取了荆州,擒了关羽。关羽死后,吕蒙不久也死了,再不久汉昌这个名字也去了。因为孙权改汉昌县为吴昌县。唯一坚持下来的汉昌县在今四川巴州,因为这里是刘备的地盘,刘备奉汉朔,自然不会改。这个汉昌县属巴西郡,郡治在阆中,太守是张飞。
   我们看到因为新朝气象,三国后这几个汉昌县纷纷随新朝更名或不更名。同样的汉寿县,在历史上的三国事情(220年—280年)也很可能是这样。曹丕即位后“郡国县邑,多所改易”。他封贾诩为太尉、魏寿乡侯的时候,孙权已经递交了降表归顺了大魏国,并被曹丕封为大将军、吴王。因此我个人认为就在这个时候,曹丕将汉寿县改名为魏寿县。孙权这时正忙着跟他妹夫打战,自然不会违命中央。黄初三年,曹丕又封刘放为魏寿亭侯,这年十月孙权复叛,东吴鼎足为一方。后来孙权改汉寿县为吴寿县确实是有史可考的。东吴灭亡时,曹魏已经寿终正寝十几年了。司马炎自然无意于给曹丕招魂,因此魏寿县政府挂牌也就两年时间(曹丕是黄初元年十月登基的)。
   说到刚才那个刘放挺有意思的,因为这个魏寿亭侯刘放后来又加封为西乡侯。西乡侯耳熟不?刘备称帝后进爵新亭侯张飞为西乡侯。这个刘放算是跟关二爷张三爷干上了。蜀汉有好几个乡侯,诸葛亮是武乡侯、张飞是西乡侯、马超是斄乡侯。这些个乡侯到底是县侯还是乡侯,历史上莫衷一是。以张飞为例,如果他是县侯就应该读作“西乡  侯”,如果他是乡侯就应该读作“西  乡侯”。那么有没有西乡县呢?汉朝时有现在也有,现在的西乡县在汉中市,当初就是张飞的封邑。但历史上一直到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张飞的封邑始终叫南乡县。是晋朝以后才改叫西乡县,并沿用至今。汉朝时到也有个西乡县,在今河北涿州,这个就是张飞的老家。但是在张飞生活的东汉末年这个县名已经被废弃不用了。
   到底西乡侯是乡侯还是县侯呢?我们还是看看刘放。刘放,字子弃,涿郡人,和张飞是老乡。他的先祖是广阳顺王,一个比刘备正统的汉室宗亲,广阳国(郡)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广阳顺王的儿子(应该不是长子)刘宏就是西乡侯。刘放和另一个人孙资算是一对儿。刘放和孙资分别做过左右丞。曹丕登基后,刘放赐爵关内侯,孙资为关中侯,刘放比孙资高一级。后来,刘放进爵魏寿亭侯,孙资为关内侯,刘放比孙资还是高一级。明帝即位,刘进进爵西乡侯,孙资为乐阳亭侯,刘放比孙资还是高一级。后来孙资进爵左乡侯,算是扯皮了。最后刘放为方城侯,孙资为中都侯。都是万户侯,且都是自己的家乡。算是衣锦还乡,食邑老乡了。刘放为涿郡人,方城县属涿郡;孙资为太原人,中都县属太原郡。
   在这个履历表中,我们发现哥俩一直用的是“进爵”。可见一级比一级高,因此说西乡侯是乡侯。这还不是孤证。还有一个人叫张既,曹丕登基后进爵都乡侯,转年因为他破凉州胡人叛乱有功,徙封西乡侯。“徙封”是平级调动,如果西乡侯是县侯,应该说“进”西乡侯。西乡侯在那时候是个很泛滥的爵位,我查了一下,不少人都是,待我慢慢道来:最早的西乡侯是曹操的儿子曹玹,211年受封不久夭折。可这个孩子是当时唯一正版的东汉王朝的西乡侯。张飞和张既都是221年受封,一个是蜀汉的,一个是曹魏的。张飞不久就死了,张既又活了两年,死于黄初四年(223年)。224年曹丕迁司马懿为西乡侯(晋书做向乡侯)。魏明帝即位后(226年)进爵司马懿为万户侯:舞阳侯。他的西乡侯转给了刘放,明帝将死时进爵刘放万户侯。蜀汉那边在张嶷死后,封其长子张瑛为西乡侯。这个人寂寂无闻。一般而言有爵位的人死后,他的长子继承爵位,次子以下降一级进爵。张嶷是关内侯,爵位低于西乡侯,由次子继承。这个奇怪现象并不是张瑛有什么过人之处,实在是他老子张嶷和所率领的无当飞军的决死一战,天地动容。
   最后,做个总结。本人考证:汉寿亭侯是亭侯,西乡侯是乡侯。呵呵,颇像一句废话!


一。亭侯与乡侯

      关羽是汉寿亭侯,这个汉寿亭侯是爵位不是官职。汉朝时省级单位叫州,市级单位叫郡,郡下有县,县下有乡,乡下是亭,亭就是村。汉初分封,食邑于郡的是王,其地称国(郡和国平级)。王下是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当然还有次一级的都乡侯、都亭侯,以及没有封地的关内侯。这其中以县侯为最大,因汉朝以万户为一县,所以又叫万户侯。东汉末年,封侯只是一种荣耀,并不与其封地发生关系,但还是要有个封地加在侯爵的前面以示名正言顺。一般而言,无论是县侯还是乡侯及亭侯,前面加的都是一个县的名称。就像天津有静海县,作为封地那么县侯就简称为静海侯,乡侯就称为静海乡侯,并不去细致的在静海县下辖的乡村里找一个实名,如大邱庄乡侯。
     行政区划对当时的人而言是很熟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同步的政区变化,后人就很不了解了。比如曹操是武平侯,人们会第一时间的想到作为革命老区的福建武平县。其实汉朝时整个福建就这只是一个县:东冶县。曹操在那时真正的封地在今河南鹿邑县,离他老家不远。汉寿县在今湖南常德,西汉时叫索县,东汉年间改名汉寿。东汉年间的汉寿在现在汉寿县北,相距不远。汉寿县是东汉荆州刺史的驻地,刘表赴任后才将行政驻地迁到襄阳县。从火烧赤壁到败走麦城,汉寿倒是一直在关羽治下。汉寿亭侯是曹操封,在他白马之战杀颜良以后。因为关羽死在刘备称帝前,故这个是他生前最大的爵位。
     宋朝以后,关羽不断被历代君王所追封,最后成了与孔子齐名的关圣大帝。同时也引入宗教界,成为道教和佛教(包括藏传佛教)的双料护法,并被民间尊为武财神。更重要的是,由于文艺作品的深入人心,关羽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历代总是有人论述,所谓的汉寿亭侯的“汉”是汉朝,“寿”是长寿的意思等等……这其实就是人们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关羽是最低级的亭侯(曹操手下一抓一大把),而既希望于他是一个超越于一切诸侯爵位的侯爷。其实想想当时表封他的曹操还不是魏公或魏王,而只是一个县侯,老领导刘备也不过是一个亭侯,结果就很自然了。顺说一句,刘备是宜城亭侯,也是曹操表封的。宜城县在襄阳东南,和汉寿县一样,当时同属荆州。也不知道曹操后来会否后悔用了这些县名,以至一语成谶。最终人家哥俩在自己的封地上扎下了根并开花结果。
     那么人们是如何辩解的呢?关羽死后不久,曹丕代汉,分封建立魏国有大功劳的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亭侯。曹魏的魏寿亭侯是功劳赫赫的贾诩;那么大汉朝为什么就不能封战功赫赫的关老爷为汉寿亭侯呢? 其实,历史上贾诩进爵的是魏寿乡侯,同时被奉为魏寿亭侯的是刘放。一个乡侯、一个亭侯同时出现,正好说明“寿亭”两字不可连读。那么为什么还一直没有定论呢?就因为在当时以及现在找不到一个“魏寿县”。
     汉寿亭侯不是寓意为大汉朝的长寿的侯爷,但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汉朝改索县为汉寿县,却是取汉王朝长寿不衰之意。除了汉寿县,汉朝还有三个取“汉王朝兴旺昌盛”之意的汉昌县。一个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定州,东汉时属中山国。中山国西面就是常山国,常山国有个真定县,真定县有个赵子龙。真定县就是现在石家庄的正定县,离这个汉昌县不远。汉昌县是汉章帝时由苦陉县更名。曹丕代汉后,汉朝就不昌盛了,于是曹丕改汉昌县为魏昌县。明帝时将魏昌县封邑给了他舅舅魏昌侯甄俨。后来隋朝又改魏昌县为隋昌县,不久唐朝再改隋昌县为唐昌县,新朝气象嘛。
    汉朝第二个汉昌县在今岳阳市,岳阳市东汉时叫巴丘。周瑜就是死在巴丘,当然裴松之认为不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赤壁后,孙权封周瑜为偏将军,南郡太守,领有四个县的封邑,其中一个就是汉昌县。周瑜死后,继任的是鲁肃,不久鲁肃也官拜偏将军。但南郡太守,周瑜死后却转给了老将程普,于是孙权就把包括汉昌县在内的几个县组成汉昌郡,拜鲁肃为汉昌太守。鲁肃死后,他的兵马和汉昌太守的头衔一并归属了吕蒙。吕蒙后来袭取了荆州,擒了关羽。关羽死后,吕蒙不久也死了,再不久汉昌这个名字也去了。因为孙权改汉昌县为吴昌县。唯一坚持下来的汉昌县在今四川巴州,因为这里是刘备的地盘,刘备奉汉朔,自然不会改。这个汉昌县属巴西郡,郡治在阆中,太守是张飞。
   我们看到因为新朝气象,三国后这几个汉昌县纷纷随新朝更名或不更名。同样的汉寿县,在历史上的三国事情(220年—280年)也很可能是这样。曹丕即位后“郡国县邑,多所改易”。他封贾诩为太尉、魏寿乡侯的时候,孙权已经递交了降表归顺了大魏国,并被曹丕封为大将军、吴王。因此我个人认为就在这个时候,曹丕将汉寿县改名为魏寿县。孙权这时正忙着跟他妹夫打战,自然不会违命中央。黄初三年,曹丕又封刘放为魏寿亭侯,这年十月孙权复叛,东吴鼎足为一方。后来孙权改汉寿县为吴寿县确实是有史可考的。东吴灭亡时,曹魏已经寿终正寝十几年了。司马炎自然无意于给曹丕招魂,因此魏寿县政府挂牌也就两年时间(曹丕是黄初元年十月登基的)。
   说到刚才那个刘放挺有意思的,因为这个魏寿亭侯刘放后来又加封为西乡侯。西乡侯耳熟不?刘备称帝后进爵新亭侯张飞为西乡侯。这个刘放算是跟关二爷张三爷干上了。蜀汉有好几个乡侯,诸葛亮是武乡侯、张飞是西乡侯、马超是斄乡侯。这些个乡侯到底是县侯还是乡侯,历史上莫衷一是。以张飞为例,如果他是县侯就应该读作“西乡  侯”,如果他是乡侯就应该读作“西  乡侯”。那么有没有西乡县呢?汉朝时有现在也有,现在的西乡县在汉中市,当初就是张飞的封邑。但历史上一直到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张飞的封邑始终叫南乡县。是晋朝以后才改叫西乡县,并沿用至今。汉朝时到也有个西乡县,在今河北涿州,这个就是张飞的老家。但是在张飞生活的东汉末年这个县名已经被废弃不用了。
   到底西乡侯是乡侯还是县侯呢?我们还是看看刘放。刘放,字子弃,涿郡人,和张飞是老乡。他的先祖是广阳顺王,一个比刘备正统的汉室宗亲,广阳国(郡)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广阳顺王的儿子(应该不是长子)刘宏就是西乡侯。刘放和另一个人孙资算是一对儿。刘放和孙资分别做过左右丞。曹丕登基后,刘放赐爵关内侯,孙资为关中侯,刘放比孙资高一级。后来,刘放进爵魏寿亭侯,孙资为关内侯,刘放比孙资还是高一级。明帝即位,刘进进爵西乡侯,孙资为乐阳亭侯,刘放比孙资还是高一级。后来孙资进爵左乡侯,算是扯皮了。最后刘放为方城侯,孙资为中都侯。都是万户侯,且都是自己的家乡。算是衣锦还乡,食邑老乡了。刘放为涿郡人,方城县属涿郡;孙资为太原人,中都县属太原郡。
   在这个履历表中,我们发现哥俩一直用的是“进爵”。可见一级比一级高,因此说西乡侯是乡侯。这还不是孤证。还有一个人叫张既,曹丕登基后进爵都乡侯,转年因为他破凉州胡人叛乱有功,徙封西乡侯。“徙封”是平级调动,如果西乡侯是县侯,应该说“进”西乡侯。西乡侯在那时候是个很泛滥的爵位,我查了一下,不少人都是,待我慢慢道来:最早的西乡侯是曹操的儿子曹玹,211年受封不久夭折。可这个孩子是当时唯一正版的东汉王朝的西乡侯。张飞和张既都是221年受封,一个是蜀汉的,一个是曹魏的。张飞不久就死了,张既又活了两年,死于黄初四年(223年)。224年曹丕迁司马懿为西乡侯(晋书做向乡侯)。魏明帝即位后(226年)进爵司马懿为万户侯:舞阳侯。他的西乡侯转给了刘放,明帝将死时进爵刘放万户侯。蜀汉那边在张嶷死后,封其长子张瑛为西乡侯。这个人寂寂无闻。一般而言有爵位的人死后,他的长子继承爵位,次子以下降一级进爵。张嶷是关内侯,爵位低于西乡侯,由次子继承。这个奇怪现象并不是张瑛有什么过人之处,实在是他老子张嶷和所率领的无当飞军的决死一战,天地动容。
   最后,做个总结。本人考证:汉寿亭侯是亭侯,西乡侯是乡侯。呵呵,颇像一句废话!
西布朗又发帖啦,这回是三国题材,我喜欢
冠军侯,因侯置县。
还有一种侯爵,谥号侯!
考证严谨,支持结论。亭侯就是亭侯,乡侯就是乡侯。{:soso_e113:}
孔明也才是乡侯啊
三国时期乡侯基本是人臣的顶级爵位了。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九锡大佬们不算。


吼吼,编辑掉……

吼吼,编辑掉……


司马懿是西乡侯待考。因为,三国志里面出现的是裴注;而晋书里,他老爷子可是本纪……

司马懿是西乡侯待考。因为,三国志里面出现的是裴注;而晋书里,他老爷子可是本纪……
西乡侯不是一个实名乡侯,而是一个介于实名乡侯和都乡侯之间的虚名乡侯。亦如杂号将军,是介于常设将军(前后左右)和偏将军之间。理论上,实名侯爵食邑于属地,都乡侯或都亭侯食邑于“都”。这个“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国都,另一种说法是就近的城邑。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封号与食邑已经分开,都是进爵什么侯,食邑多少户,彼此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个亭侯的食邑比一个乡侯的还多,也是很正常的。
                西乡侯的“西”不是封地食邑,就是一个方位,就是东西南北的西。有西乡侯自然有东乡侯。曹魏的这两个封号比较匹配,建安中,曹操有一个儿子是西乡侯,也有一个是东乡侯。曹丕登基后,东乡侯是曹真,西乡侯是司马懿。两人在文帝时都是股肱,明帝时都是顾命,因此明帝时双双成为万户侯。这样西乡侯就转给了刘放,而东乡侯就转给了陈矫。
                 除了西乡侯,曹魏还有南乡侯,文帝时是满庞,他的地位和功绩类于司马懿和曹真,也是明帝时进万户侯。明帝时没有南乡侯,明帝死后,齐王曹芳时进王凌为南乡侯。三国时期没有北乡侯,但有中乡侯,只是中乡侯集中在蜀汉,一个是辅元弼,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廖化。
                 武乡侯的争论亦如西乡侯,武乡县也是晋朝之后才使用,有人认为武乡县是琅琊的一个县,诸葛亮就是琅琊阳都人。这个也和西乡县一样,东汉末年是没有这个称呼的。至于武乡侯是乡侯还是县侯,我自己也没有主张。因为西乡侯和武乡侯是要分开来看的。
                 刘备登基前蜀汉只有四个亭侯,除了刘备的宜城亭侯、关羽的汉寿亭侯之外,还有张飞的新亭侯(刘备表封的)和马超的都亭侯。马超的都亭侯也是曹操封的,在他爹马腾进京做卫尉的时候。刘备登基做了皇帝之后,封诸葛亮为丞相,基本上就是如萧何事,管理行政和后勤。只是进封了张飞为西乡侯,马超为斄乡侯。斄乡侯也是乡侯,因为以前董卓就是斄乡侯,后来又进封了万户侯:郿侯。按说两个亭侯进乡侯也很自然。
                  马超和张飞的蜀汉官职也很有趣。我们常说:关张赵马黄;但蜀书六是关张马黄赵,这个是刘备心中真实的顺序。而且马超有西凉精骑,本人又有背景,因此在官职上还高于张飞。刘备为汉中王的时候,封前后左右将军的时候,按照排名应该是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前三位是亭侯,黄忠直到这时候才进爵关内侯,就这样关老爷还不乐意呢!后来,马超和张飞都进了乡侯,军阶也分别是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还是马超大一级。文职呢?马超是凉州牧、张飞是司隶校尉。司隶类似于明清的直隶,可以看作是一个州。司隶校尉也类似于直隶总督,看似军职其实是地方大员。这时无论是凉州还是司隶都不在蜀汉的范围内,这哥俩算是遥领。当然,这个可能也是刘备的战略进攻方向,抑或说是两位的奋斗方向。
                  历史上刘关张没有桃园结义,而且关羽可能还年长刘备一岁。但哥仨的感情还是相当不错的。我想如果吕蒙没有袭取荆州,那么关羽一定会迁大将军,领豫州牧(也可能是扬州牧),进爵东乡侯。可惜呀!所谓的悲剧英雄。雨果说:“倒下的波拿巴比站着的拿破仑更崇高”关羽也是。但拿破仑和关云长自己可不这么认为。
                  诸葛亮的武乡侯是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才封的。其实,就是诸葛亮自己拟定的爵位。因此,武乡侯是县侯还是乡侯,诸葛亮自己最清楚。我个人倾向于是乡侯,但不确定。横向比较会发现,这时候马超和张飞都死去了。赶在这一批进爵的除了诸葛亮的武乡侯,还有同样是顾命的李严为都乡侯。赵云为永昌亭侯,向庞、魏延等为都亭侯等。按说,诸葛亮这时不会给自己一个万户侯,以飞升太过。问题是,后来魏延大破郭淮后,进封南郑侯。南郑侯是万户侯,而此时这个封赏其实是诸葛亮提议,后主不过是个橡皮戳子罢了。在那个年代,讲求一个顺序,即使诸葛亮却是心胸无限,魏延他咋就敢受呢?除非武乡侯也是县侯?!?!
武乡侯应该是县侯
西布朗整的着实不赖。

有一个问题探讨一下:曹魏和孙吴的爵位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封邑的荣誉称号,一种是有实际封地的。比如曹魏经常有大臣回自己的封地待着。曹操自己也说过有人劝他交出兵权回自己的武平侯国退休。而蜀汉的爵位全部是荣誉称号而已,没有一个大臣获得了封邑。这是不是反应了蜀汉的人口管理更加严酷,老百姓全部编入兵户?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3-8-30 12:38
西布朗整的着实不赖。

有一个问题探讨一下:曹魏和孙吴的爵位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封邑的荣誉称号,一种是 ...
后面会写三国人口。

另,大道兄以为武乡侯是啥侯?

还有,建安中,有封过武乡侯。
惭愧,对爵位懂得不多。还是看了你的帖子开了眼界。

武乡侯应该是县侯吧。武乡县。
原来我以为三国时期的爵位都是因地而名的,获得爵位就是获得了所在地的财产所有权和收益权,后来发现不是。
裴松之也是西乡侯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3-8-30 12:38
西布朗整的着实不赖。

有一个问题探讨一下:曹魏和孙吴的爵位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封邑的荣誉称号,一种是 ...
蜀汉那边比较乱,一种可能是显示自身政权的正统性,所有官位、爵位都是遥领,不实授。

曹魏那边地比较大,人比较多,国内政治情况比较复杂,所以有授了官位、爵位,立马到位的情况。


我倒认为是蜀汉国力弱小人口少耕地面积少,又穷兵黩武,实行严格的军国主义制度,而人口和可耕地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蜀汉为了战争需要,对蜀汉大臣封爵只是个荣誉,并没有封邑。

我倒认为是蜀汉国力弱小人口少耕地面积少,又穷兵黩武,实行严格的军国主义制度,而人口和可耕地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蜀汉为了战争需要,对蜀汉大臣封爵只是个荣誉,并没有封邑。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3-9-4 18:12
我倒认为是蜀汉国力弱小人口少耕地面积少,又穷兵黩武,实行严格的军国主义制度,而人口和可耕地是最重要的 ...
蜀汉的政治中皇权是非常强大的,当然不可能给下面的官僚多少空间。
《后汉书·百官四》:司隶校尉一人,比二千石。蔡质《汉仪》曰:“职在典京师,外部诸郡,无所不纠。封侯、外戚、三公以下,无尊卑。入宫,开中道称使者。每会,后到先去。”
傅咸 《司隶校尉教》:“司隶校尉,旧号‘卧虎’,诚以举纲而万目理,提领而众毛顺。”按,汉 置司隶校尉,权任甚重,历代相承, 唐废。
楼主,司隶校尉可不当地方大员讲。
再,张飞领司隶校尉也不单是所谓遥领。
laohu2 发表于 2013-10-3 17:25
《后汉书·百官四》:司隶校尉一人,比二千石。蔡质《汉仪》曰:“职在典京师,外部诸郡,无所不纠。封侯、 ...
司隶校尉是“三独坐”之一,地位非常高

司隶校尉的职责有二,一是监督京师百官,二是监督京师附近7个郡的地方官,后来这7个郡称为司隶部或者司州,司隶校尉确实相当于后来的直隶总督,只不过多了监督京师百官的职能
这都一个月了 怎么后续的还没出来?说好的系列呢?
LZ骗人木有那啥啊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10-3 19:16
司隶校尉是“三独坐”之一,地位非常高

司隶校尉的职责有二,一是监督京师百官,二是监督京师附近7个 ...
是的。
但不能简单与普通地方行政官类比。
laohu2 发表于 2013-10-4 00:11
是的。
但不能简单与普通地方行政官类比。
不过张飞这个司隶校尉固然7个郡是管不到,估计监督京师百官也只是挂名
成都百官还是能有效监督的吧?当然了,蜀汉史料较缺,无直接史料证明挂名还是实权。任何过多的猜测都不太妥当。
这个司隶校尉不必太多纠结于司隶部地方。张三以此职代表刘大监察上至丞相下至百官,并无不妥。至于是否挂名,我理解无此必要。
张三死后,诸葛以丞相领此职,依我看还是有实质性的。
张飞领司隶校尉总共几个月,在此期间他驻军阆中,谈不上对成都百官的监督。或许老大期待东征得胜后,让飞去成都养老并监督百官吧。
laohu2 发表于 2013-10-4 12:14
成都百官还是能有效监督的吧?当然了,蜀汉史料较缺,无直接史料证明挂名还是实权。任何过多的猜测都不太妥 ...
刘备称帝前,成都百官恐怕不能算京师百官吧,都是汉中王或益州牧的下属官员,不是司隶校尉管的

后来刘备称帝,成都百官才能算京师百官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10-6 10:45
刘备称帝前,成都百官恐怕不能算京师百官吧,都是汉中王或益州牧的下属官员,不是司隶校尉管的

后来刘 ...
嗯,是的。
也就是称帝后领了司隶校尉能监察的。也不一定非要张三在成都,有府即可。
兄台你写你的吧,我继续看。
兄台最好多写点有关汉代和三国时期各个官阶的职权,总是弄不明白,好多百度也是解释的模糊不清
laohu2 发表于 2013-10-6 22:13
嗯,是的。
也就是称帝后领了司隶校尉能监察的。也不一定非要张三在成都,有府即可。
兄台你写你的吧, ...
窘,我非楼主
迷糊好吃 发表于 2013-10-9 00:07
兄台最好多写点有关汉代和三国时期各个官阶的职权,总是弄不明白,好多百度也是解释的模糊不清
这个要一个一个说,很难一次性说明白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10-9 06:42
这个要一个一个说,很难一次性说明白
楼主断更了,兄台多写点有关三国的东西呗!!!市面上有关三国的书倒是不少,但多是一些初级读物,好多想看的东西看不到,买了三国志又一直放在家没时间回去看,很期待众位历史达人为我等科普
迷糊好吃 发表于 2013-10-10 10:47
楼主断更了,兄台多写点有关三国的东西呗!!!市面上有关三国的书倒是不少,但多是一些初级读物,好多想 ...
我和楼主不能比,不敢班门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