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条底裤才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2:54:58
几条底裤才够?

2013年08月16日

自由席

沈泽玮

simtw@sph.com.sg

在中国官方媒体刊登《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一文,指责微博上的“天使、导师、公知们天天造谣传谣制造社会负面新闻”之后,中国网络名人的网上行为该如何规范,近日成了舆论聚焦的话题。

这一次,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鲁炜亲自出面,与纪连海、陈彤、潘石屹、周小平、薛蛮子、孙健、徐小平、张国庆等拥有大批粉丝的微博大V(意见领袖)进行座谈。据说相关内容将于8月18日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播出。

在座谈会上,官民之间似乎达成了网络和谐“共治共处”的共识。官方媒体的报道将之归列为,鲁炜从传递正能量的角度提出“六点希望”,大V则提出应当共同遵守的“七条底线”。

哪七条?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

“七条底线”出台后,部分海外内舆论的膝盖反应是,在某些敏感日子来临之际,当局要展开新一轮的网络辟谣与信息管制行动。

事实上,官民面对面就网络文明行为交换意见是件好事,大V具有登高一呼的效应,承担多点网络社会责任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那“七条底线”的内容大多是形式上“政治正确”的话,全列出来反而模糊重点。

底线与底裤差不多,意思是退无可退的最低容忍度,再退就羞了、裸了、完了。底裤一般只穿一条,天冷顶多穿两条。底线一般指的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铁一般的红线,划下太多红线更让网民无所适从。

“七条底线”中,其实保留两条就足够了,也就是位列第一的“法律法规底线”和倒数第一的“信息真实性底线”。两条相比,法律法规底线更是动不得的、最重要的、唯一的神圣底线。只要守住法律底线与信息真实底线,其他底线自然也守住,网民的行为也不至于出轨。

前阵子,加“V”的音乐人吴虹飞因在微博上扬言要“炸建委”而被罚行政拘留,引起网络舆论热议,不少大V也在微博中声援她。但笔者倒是认为,法律面前不应有过多模糊地带,只要一触法,不管是虚拟网络还是现实世界,不论是振臂一呼的大V还是自得其乐的小V,一律都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因为只有各方遵守规则,游戏才能玩得下去。

要搞清楚网民是否触法,还得先弄清楚相关谈话的属性是谣言还是真相。但以中国国情而言,要弄清何为谣言,何为真相,难度可不小。被删除的帖子是因为说破真相而被删,还是传播谣言才被删?第一时间外界还真难分清,更多人可能选择相信前者。微博上发贴检举某高官腐败行为,是蓄意诽谤还是网络反腐?第一时间还真不好判断。

不管是大V或没有V,动辄发动人身攻击或渲染暴戾氛围,给网络舆论添噪音也全不可取。但网民或许也会反问,官方加强管理网络行为,更多是出于保护民众的隐私权与维护网络秩序,还是出于政治需要而进行政治性的信息管理?在进行政治管理的同时,是否也考虑放宽政策,让体制进一步适应自媒体时代的信息生态环境,并主动让原本可能属于“内幕”的信息更加透明化?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手机上网用户去年6月首次超过使用台式电脑的网民数量。仅仅一年,移动灵活的手机目前已成为中国民众最主要的上网工具。更适合手机网民交流的“微信”使用者在中国已超过4亿,直追新浪、腾讯等微博注册账户。

在北京遇到好些朋友都说,微博已经或快要out了,微信才是in的。过去,人们相互打招呼会问,“你有没有微博”,现在改问“有没有微信”。 越来越多人正通过微信的朋友圈或社交圈发消息,有的向朋友分享生活点滴,有的组织邀约或安排社交活动,有的转发较为敏感、但较有看头的文章,有的互通小道消息、政治性的八卦传闻。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无时无刻都迎来大变化。可以想象,微信有朝一日也可能像微博那样,演变成另一个被官方视为散布谣言的新媒体平台之一。

在以微博为主要对象的“七条底线”诞生之后,以微信为主的手机通信平台未来是否也会迎来“希望”与“底线”的规范或管理?到时,又要推出多少条底线才足以规范文明行为?它又将如何冲击中国在手机自媒体时代中的通信、信息传播与移动社交的生态平衡?

http://www.zaobao.com/forum/zaod ... 816-241347/page/0/1几条底裤才够?

2013年08月16日

自由席

沈泽玮

simtw@sph.com.sg

在中国官方媒体刊登《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一文,指责微博上的“天使、导师、公知们天天造谣传谣制造社会负面新闻”之后,中国网络名人的网上行为该如何规范,近日成了舆论聚焦的话题。

这一次,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鲁炜亲自出面,与纪连海、陈彤、潘石屹、周小平、薛蛮子、孙健、徐小平、张国庆等拥有大批粉丝的微博大V(意见领袖)进行座谈。据说相关内容将于8月18日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播出。

在座谈会上,官民之间似乎达成了网络和谐“共治共处”的共识。官方媒体的报道将之归列为,鲁炜从传递正能量的角度提出“六点希望”,大V则提出应当共同遵守的“七条底线”。

哪七条?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

“七条底线”出台后,部分海外内舆论的膝盖反应是,在某些敏感日子来临之际,当局要展开新一轮的网络辟谣与信息管制行动。

事实上,官民面对面就网络文明行为交换意见是件好事,大V具有登高一呼的效应,承担多点网络社会责任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那“七条底线”的内容大多是形式上“政治正确”的话,全列出来反而模糊重点。

底线与底裤差不多,意思是退无可退的最低容忍度,再退就羞了、裸了、完了。底裤一般只穿一条,天冷顶多穿两条。底线一般指的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铁一般的红线,划下太多红线更让网民无所适从。

“七条底线”中,其实保留两条就足够了,也就是位列第一的“法律法规底线”和倒数第一的“信息真实性底线”。两条相比,法律法规底线更是动不得的、最重要的、唯一的神圣底线。只要守住法律底线与信息真实底线,其他底线自然也守住,网民的行为也不至于出轨。

前阵子,加“V”的音乐人吴虹飞因在微博上扬言要“炸建委”而被罚行政拘留,引起网络舆论热议,不少大V也在微博中声援她。但笔者倒是认为,法律面前不应有过多模糊地带,只要一触法,不管是虚拟网络还是现实世界,不论是振臂一呼的大V还是自得其乐的小V,一律都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因为只有各方遵守规则,游戏才能玩得下去。

要搞清楚网民是否触法,还得先弄清楚相关谈话的属性是谣言还是真相。但以中国国情而言,要弄清何为谣言,何为真相,难度可不小。被删除的帖子是因为说破真相而被删,还是传播谣言才被删?第一时间外界还真难分清,更多人可能选择相信前者。微博上发贴检举某高官腐败行为,是蓄意诽谤还是网络反腐?第一时间还真不好判断。

不管是大V或没有V,动辄发动人身攻击或渲染暴戾氛围,给网络舆论添噪音也全不可取。但网民或许也会反问,官方加强管理网络行为,更多是出于保护民众的隐私权与维护网络秩序,还是出于政治需要而进行政治性的信息管理?在进行政治管理的同时,是否也考虑放宽政策,让体制进一步适应自媒体时代的信息生态环境,并主动让原本可能属于“内幕”的信息更加透明化?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手机上网用户去年6月首次超过使用台式电脑的网民数量。仅仅一年,移动灵活的手机目前已成为中国民众最主要的上网工具。更适合手机网民交流的“微信”使用者在中国已超过4亿,直追新浪、腾讯等微博注册账户。

在北京遇到好些朋友都说,微博已经或快要out了,微信才是in的。过去,人们相互打招呼会问,“你有没有微博”,现在改问“有没有微信”。 越来越多人正通过微信的朋友圈或社交圈发消息,有的向朋友分享生活点滴,有的组织邀约或安排社交活动,有的转发较为敏感、但较有看头的文章,有的互通小道消息、政治性的八卦传闻。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无时无刻都迎来大变化。可以想象,微信有朝一日也可能像微博那样,演变成另一个被官方视为散布谣言的新媒体平台之一。

在以微博为主要对象的“七条底线”诞生之后,以微信为主的手机通信平台未来是否也会迎来“希望”与“底线”的规范或管理?到时,又要推出多少条底线才足以规范文明行为?它又将如何冲击中国在手机自媒体时代中的通信、信息传播与移动社交的生态平衡?

http://www.zaobao.com/forum/zaod ... 816-241347/pag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