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潜艇救援:单兵自救很危险 外部救援少不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17:19:24
解读潜艇救援:单兵自救很危险 外部救援少不了


2013年08月16日  来源:环球时报 


  印度“基洛”级潜艇“辛杜拉克沙克”号14日凌晨在孟买军港爆炸并部分沉没,目前打捞搜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据英国路透社15日报道,潜水员当天进入能见度很低的印度失事潜艇内部,寻找艇内的18名水兵。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消息人士15日表示,“如果潜艇弹药发生爆炸,那么船头部分已全部损毁,船体剩余部分也很可能变形”,很可能需要全面修复。还有印媒称,潜艇沉没或因装载导弹时犯错所致。这次事故再次唤起人们对潜艇救援问题的重视。到目前为止,虽然潜艇救援仍然只是自救脱险和外救脱险模式,但具体技术却发生巨大变化。

  单兵自救很危险
  如果潜艇失事沉海,通常情况需等待救援。但如果所处深度较浅,没有外部救援,而且发生诸如潜艇破损进水这样的紧急情况,艇员则必须自救脱险。自救脱险,最早出现的是单人水下阶段减压脱险法,艇员在统一组织下,着单人水下脱险装具,经调压后通过耐压设闸室、鱼雷发射管等设施离艇,沿救生浮标绳在水下按专门脱险减压表的要求,逐站减压上升到水面。这种方法在1928年就已采用。理论脱险深度为100到200米,实际成功的脱险记录为60米。1962年英国海军首先采用自由飘浮法,艇员不带呼吸器,经调压舱离艇后保持持续呼气状态自由上浮至水面。目前已有从68米成功脱险的记录。
  目前最先进的是快速上浮法,艇员着相应充气头罩式服装经艇上调压间快速加压后,直接上浮至水面,速度可达150米/秒左右,成功脱险记录是183 米,英国博福特公司为美军生产的 SEIE Mk10潜艇艇员逃生服就可实现这种功能。该逃生服具有1个呼吸头罩,并带有1个热量棒和1个单人救生筏,可确保艇员从在深度180米以内坐底的潜艇中独立离艇。全体人员逃离潜艇使用两种方法:通过水闸室和应急救生舱口,平均离艇速度为每小时6-8人,或在强制浸没舱室后通过装有救生闸套的舱口离艇。不过上述单兵自救脱险方式操作复杂,救生时间长,救生效率低,危险性很高。
  集体逃生舱应用不广泛
  由于上述单兵自救方式危险性太高,故人们研发出集体逃生舱。集体逃生舱也叫漂浮逃生舱,是一种用于失事潜艇艇员集体脱险的设备。逃生舱通过连接装置与潜艇脱险舱相通,由耐压水密门隔开。失事潜艇艇员可在无外援的情况下,自主进入救生舱。脱开连接装置后,救生舱与潜艇分离,上浮至水面等待营救。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失事潜艇的自救能力,保证脱险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性,优于上述单兵自救方式。不过这种逃生方式由于容积有限,削减潜艇总体强度,应用并不广泛。
  德国部分209级1500型潜艇就采用球形集体逃生舱。该艇用一道耐压舱壁将潜艇耐压体分为两个舱,位于指挥室围壳前方的耐压横隔壁上方布置了球形的集体逃生舱,该逃生球内拥有应急呼吸系统、通信装置、照明器材和简单水面救生器材。这种救生球适合安装于在浅海海域活动的潜艇上,当失事潜艇深度远没有达到潜艇艇体或耐压舱壁的破坏深度时,艇员才可以使用该逃生球。该救生舱已经在1985年首次安装在德国为印度海军建造的209级潜艇上,成功地试验从80米处载人上浮。
  苏联也从1960年开始研究应急救生舱,早期救生舱有回收缆索与潜艇连接,一次可以使20名艇员脱险。而苏联第三代核潜艇上均采用类似德国救生球的应急救生舱,在潜艇失事时与潜艇脱离,自行漂浮到水面上。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就装有集体逃生舱,无奈潜艇沉没时受损严重,逃生舱未发挥作用。
  外部救援少不了
  一旦潜艇出现事故,在潜艇艇员积极自救的同时,更少不了外部救援。早在1939年5月,美国就利用“麦凯恩”救生钟营救沉没在72米水深的“斯克瓦斯鱼”号潜艇中的33名艇员。
  使用时潜艇救援船将救生钟吊放入水中,通过钢缆把救生钟引向失事潜艇的救生平台实施对口救生。如果无法实施对接,可将救生钟吊放在失事潜艇上方一定位置,打开下盖,艇员着出艇装具出艇后进入救生钟。通常,救生钟一次可救出艇员8-10人。目前,较先进的救生钟上拥有推进器,被称为“机动式救生钟”,提高对口救生作业的抗水流能力。但是,由于救生钟机动性较差,又必须由水面母船吊放,极易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吨位也不能太大,因此救生人数受到限制。为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研制潜艇救生艇,这是一种人工操纵的可在水下机动航行的潜水装置。典型的救生艇包括美国DSRV-2,英国LR-5、意大利的MSM-1。(章节)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8-16/5169722.shtml解读潜艇救援:单兵自救很危险 外部救援少不了


2013年08月16日  来源:环球时报 


  印度“基洛”级潜艇“辛杜拉克沙克”号14日凌晨在孟买军港爆炸并部分沉没,目前打捞搜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据英国路透社15日报道,潜水员当天进入能见度很低的印度失事潜艇内部,寻找艇内的18名水兵。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消息人士15日表示,“如果潜艇弹药发生爆炸,那么船头部分已全部损毁,船体剩余部分也很可能变形”,很可能需要全面修复。还有印媒称,潜艇沉没或因装载导弹时犯错所致。这次事故再次唤起人们对潜艇救援问题的重视。到目前为止,虽然潜艇救援仍然只是自救脱险和外救脱险模式,但具体技术却发生巨大变化。

  单兵自救很危险
  如果潜艇失事沉海,通常情况需等待救援。但如果所处深度较浅,没有外部救援,而且发生诸如潜艇破损进水这样的紧急情况,艇员则必须自救脱险。自救脱险,最早出现的是单人水下阶段减压脱险法,艇员在统一组织下,着单人水下脱险装具,经调压后通过耐压设闸室、鱼雷发射管等设施离艇,沿救生浮标绳在水下按专门脱险减压表的要求,逐站减压上升到水面。这种方法在1928年就已采用。理论脱险深度为100到200米,实际成功的脱险记录为60米。1962年英国海军首先采用自由飘浮法,艇员不带呼吸器,经调压舱离艇后保持持续呼气状态自由上浮至水面。目前已有从68米成功脱险的记录。
  目前最先进的是快速上浮法,艇员着相应充气头罩式服装经艇上调压间快速加压后,直接上浮至水面,速度可达150米/秒左右,成功脱险记录是183 米,英国博福特公司为美军生产的 SEIE Mk10潜艇艇员逃生服就可实现这种功能。该逃生服具有1个呼吸头罩,并带有1个热量棒和1个单人救生筏,可确保艇员从在深度180米以内坐底的潜艇中独立离艇。全体人员逃离潜艇使用两种方法:通过水闸室和应急救生舱口,平均离艇速度为每小时6-8人,或在强制浸没舱室后通过装有救生闸套的舱口离艇。不过上述单兵自救脱险方式操作复杂,救生时间长,救生效率低,危险性很高。
  集体逃生舱应用不广泛
  由于上述单兵自救方式危险性太高,故人们研发出集体逃生舱。集体逃生舱也叫漂浮逃生舱,是一种用于失事潜艇艇员集体脱险的设备。逃生舱通过连接装置与潜艇脱险舱相通,由耐压水密门隔开。失事潜艇艇员可在无外援的情况下,自主进入救生舱。脱开连接装置后,救生舱与潜艇分离,上浮至水面等待营救。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失事潜艇的自救能力,保证脱险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性,优于上述单兵自救方式。不过这种逃生方式由于容积有限,削减潜艇总体强度,应用并不广泛。
  德国部分209级1500型潜艇就采用球形集体逃生舱。该艇用一道耐压舱壁将潜艇耐压体分为两个舱,位于指挥室围壳前方的耐压横隔壁上方布置了球形的集体逃生舱,该逃生球内拥有应急呼吸系统、通信装置、照明器材和简单水面救生器材。这种救生球适合安装于在浅海海域活动的潜艇上,当失事潜艇深度远没有达到潜艇艇体或耐压舱壁的破坏深度时,艇员才可以使用该逃生球。该救生舱已经在1985年首次安装在德国为印度海军建造的209级潜艇上,成功地试验从80米处载人上浮。
  苏联也从1960年开始研究应急救生舱,早期救生舱有回收缆索与潜艇连接,一次可以使20名艇员脱险。而苏联第三代核潜艇上均采用类似德国救生球的应急救生舱,在潜艇失事时与潜艇脱离,自行漂浮到水面上。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就装有集体逃生舱,无奈潜艇沉没时受损严重,逃生舱未发挥作用。
  外部救援少不了
  一旦潜艇出现事故,在潜艇艇员积极自救的同时,更少不了外部救援。早在1939年5月,美国就利用“麦凯恩”救生钟营救沉没在72米水深的“斯克瓦斯鱼”号潜艇中的33名艇员。
  使用时潜艇救援船将救生钟吊放入水中,通过钢缆把救生钟引向失事潜艇的救生平台实施对口救生。如果无法实施对接,可将救生钟吊放在失事潜艇上方一定位置,打开下盖,艇员着出艇装具出艇后进入救生钟。通常,救生钟一次可救出艇员8-10人。目前,较先进的救生钟上拥有推进器,被称为“机动式救生钟”,提高对口救生作业的抗水流能力。但是,由于救生钟机动性较差,又必须由水面母船吊放,极易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吨位也不能太大,因此救生人数受到限制。为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研制潜艇救生艇,这是一种人工操纵的可在水下机动航行的潜水装置。典型的救生艇包括美国DSRV-2,英国LR-5、意大利的MSM-1。(章节)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8-16/5169722.shtml
看了楼主的文章,感觉潜艇一旦出事,船员的小命基本玩完。
飞猛进的爱情 发表于 2013-8-16 16:47
看了楼主的文章,感觉潜艇一旦出事,船员的小命基本玩完。
那你以为呢,这是有救难船,要出独自出去执行任务没有救难船的话一旦被打沉就等着艇沉人亡吧。所以一国潜艇兵的数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些仅仅有个十几二十几艘潜艇就在那叫嚷着自己的潜艇部队怎么怎么样的国家基本都是白痴。潜艇少就证明拥有熟练操作能力的潜艇兵也少,就算潜艇可以现买但艇员可不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