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科研进展两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2:05:40
1.上海光机所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取得系列突破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的“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一期)”项目取得重要突破。本项目是在“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题探索课题《经典热光场强度关联量子成像技术及其在新概念空间遥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取得实验室原理突破的基础上,优先启动的“十二五”主题项目。项目立足发展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新体制,开展相关遥感验证成像和示范实验,形成新型高分辨率遥感成像技术,从光学及微波成像基本原理层面上突破传统成像技术在成像分辨率和图像获取效率等方面的原理制约。经过项目一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突破:
   一、建成了国际上第一台激光三维强度关联成像工程原理样机(国际同行也称之为“单像素三维照相机”),在国际上首次实验演示了实际室外典型遥感场景中的激光三维强度关联成像,并进行了大量晴朗、夜间、云雾、雨雾等典型气象条件下的室外遥感成像实验。实验演示了主动照明强度关联成像技术在三维成像能力、成像探测灵敏度、以及云雾、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与现有遥感成像技术相比的特点和优越性。
    二、实现了自然光的强度关联多光谱遥感成像应用原理演示,提出并建成了国际上第一台基于位相掩膜的单帧曝光多光谱关联成像原理样机,在国际上率先实验演示了单光子计数水平下压缩感知成像的可行性,并给出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证明。首次将无噪声光学图像增强技术应用于强度关联成像中,测量并获得了太阳光量子涨落的实测数据。
   三、在微波凝视成像基本原理上,突破了传统成像理论对遥感成像分辨率的限制,初步建立起了微波凝视关联成像理论体系;建成了国际上第一台微波凝视关联成像原理验证实验装置,首次实现了100米距离、10倍超分辨的微波凝视成像,验证了微波凝视关联成像基本理论的正确性。提出了微波凝视关联图像的质量指标体系,研制了图像质量评估和敏感分析软件,为面向遥感的质量评价和系统分析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一期的研究受到了“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的高度重视,研究成果作为该领域“十二五”期间5项重要成果之一向“863”计划联合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进行了推荐,并建议对该项目进行滚动支持。
  8月8日,“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先进遥感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李传荣一行到上海光机所,对“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一期)”项目三个课题进行了技术验收。其中,上海光机所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其中的“激光三维强度关联成像技术研究”和“被动光学多光谱强度关联成像技术研究”两个课题的研究任务,中国科技大学承担了“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任务。专家组分别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和三位课题组长的汇报,并对课题研究内容、技术指标、研究成果进行了检查。最终,三个课题都顺利通过了本次验收。
2.上海光源“梦之线”通光成功
超高分辨宽能段光电子实验系统(简称梦之线)是国家财政部支持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目标是建成迄今国际上最先进的同步辐射光束线-光电子实验系统(Dreamline)。实现超宽能段覆盖(20-2000eV)和超高能量分辨(10 meV@1000 eV),创造软X射线实验能力的最高记录。
  为了保证光束线的性能指标,上海光源建设团队从设计、加工,到安装调试,都进行了大量精心的调研与准备,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障碍。光束线很多部件的指标已经达到了目前的工艺制造极限。光束线的准直、安装、温度稳定性、振动稳定性也较以往线站相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光束线的能量范围覆盖碳边,为了防止碳污染对以后实验的影响,对每一个镜箱的真空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真空烘烤,镜箱真空达到1.1*10-10Torr。为了避免在低能处的超高热负载,光源采用双EPU作为光源,分别适用于低能段和高能段,通过平移进行切换。高热负载会引起镜面的热变形,在超高能量分辨率的条件下,对镜面热变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建设团队对光束线的第一和第二块平面镜均采用了内部水冷进行冷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热变形。单色仪中采用4块极高光学平整度的变线距光栅,以覆盖不同的光子能量范围。为了使光栅切换过程中样品处的光斑位置不变,就要对光栅的姿态进行非常精密的调节,单色仪放置于辐射防护棚屋之外,对辐射防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采取局部屏蔽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单色仪置于恒温棚屋内,温度稳定性0.1°C。单色光狭缝的热膨胀对于能量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因瓦合金作为单色光狭缝的支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单色光狭缝的热膨胀系数,并且采用局部控温的方式保证其温度稳定性。狭缝后是KB镜,用来将单色光聚焦到样品处,聚焦光斑的大小是几个微米,KB镜的姿态对于聚焦光斑的大小至关重要,两块KB镜一共有10个自由度可以调节,对于加工、安装和调试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光束线子项目自2010年1月开始动工,经过邰仁忠研究员领导的团队三年半的努力,已经全部安装完成,并于2013年7月29日21:00开始第一轮5mA小束流通光调试,通光条件为:束流5mA,光源为EPU148,gap为60mm,基波能量为95eV,光栅线密度为400L/mm。经过17个小时的紧张工作,于7月30日13:55分在ARPES实验站处看到了第一缕“梦之光”,随后,PEEM实验站处也观测成功。按照计划,将与9月份开始第二轮调光,在单色光模式下优化光路,冲刺软X射线能量分辨率的世界纪录。
原文网址:http://www.cas.cn/ky/kyjz/201308/t20130814_3912066.shtml
               http://www.cas.cn/ky/kyjz/201308/t20130814_3912079.shtml 1.上海光机所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取得系列突破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的“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一期)”项目取得重要突破。本项目是在“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题探索课题《经典热光场强度关联量子成像技术及其在新概念空间遥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取得实验室原理突破的基础上,优先启动的“十二五”主题项目。项目立足发展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新体制,开展相关遥感验证成像和示范实验,形成新型高分辨率遥感成像技术,从光学及微波成像基本原理层面上突破传统成像技术在成像分辨率和图像获取效率等方面的原理制约。经过项目一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突破:
   一、建成了国际上第一台激光三维强度关联成像工程原理样机(国际同行也称之为“单像素三维照相机”),在国际上首次实验演示了实际室外典型遥感场景中的激光三维强度关联成像,并进行了大量晴朗、夜间、云雾、雨雾等典型气象条件下的室外遥感成像实验。实验演示了主动照明强度关联成像技术在三维成像能力、成像探测灵敏度、以及云雾、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与现有遥感成像技术相比的特点和优越性。
    二、实现了自然光的强度关联多光谱遥感成像应用原理演示,提出并建成了国际上第一台基于位相掩膜的单帧曝光多光谱关联成像原理样机,在国际上率先实验演示了单光子计数水平下压缩感知成像的可行性,并给出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证明。首次将无噪声光学图像增强技术应用于强度关联成像中,测量并获得了太阳光量子涨落的实测数据。
   三、在微波凝视成像基本原理上,突破了传统成像理论对遥感成像分辨率的限制,初步建立起了微波凝视关联成像理论体系;建成了国际上第一台微波凝视关联成像原理验证实验装置,首次实现了100米距离、10倍超分辨的微波凝视成像,验证了微波凝视关联成像基本理论的正确性。提出了微波凝视关联图像的质量指标体系,研制了图像质量评估和敏感分析软件,为面向遥感的质量评价和系统分析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一期的研究受到了“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的高度重视,研究成果作为该领域“十二五”期间5项重要成果之一向“863”计划联合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进行了推荐,并建议对该项目进行滚动支持。
  8月8日,“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先进遥感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李传荣一行到上海光机所,对“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一期)”项目三个课题进行了技术验收。其中,上海光机所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其中的“激光三维强度关联成像技术研究”和“被动光学多光谱强度关联成像技术研究”两个课题的研究任务,中国科技大学承担了“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任务。专家组分别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和三位课题组长的汇报,并对课题研究内容、技术指标、研究成果进行了检查。最终,三个课题都顺利通过了本次验收。
2.上海光源“梦之线”通光成功
超高分辨宽能段光电子实验系统(简称梦之线)是国家财政部支持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目标是建成迄今国际上最先进的同步辐射光束线-光电子实验系统(Dreamline)。实现超宽能段覆盖(20-2000eV)和超高能量分辨(10 meV@1000 eV),创造软X射线实验能力的最高记录。
  为了保证光束线的性能指标,上海光源建设团队从设计、加工,到安装调试,都进行了大量精心的调研与准备,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障碍。光束线很多部件的指标已经达到了目前的工艺制造极限。光束线的准直、安装、温度稳定性、振动稳定性也较以往线站相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光束线的能量范围覆盖碳边,为了防止碳污染对以后实验的影响,对每一个镜箱的真空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真空烘烤,镜箱真空达到1.1*10-10Torr。为了避免在低能处的超高热负载,光源采用双EPU作为光源,分别适用于低能段和高能段,通过平移进行切换。高热负载会引起镜面的热变形,在超高能量分辨率的条件下,对镜面热变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建设团队对光束线的第一和第二块平面镜均采用了内部水冷进行冷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热变形。单色仪中采用4块极高光学平整度的变线距光栅,以覆盖不同的光子能量范围。为了使光栅切换过程中样品处的光斑位置不变,就要对光栅的姿态进行非常精密的调节,单色仪放置于辐射防护棚屋之外,对辐射防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采取局部屏蔽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单色仪置于恒温棚屋内,温度稳定性0.1°C。单色光狭缝的热膨胀对于能量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因瓦合金作为单色光狭缝的支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单色光狭缝的热膨胀系数,并且采用局部控温的方式保证其温度稳定性。狭缝后是KB镜,用来将单色光聚焦到样品处,聚焦光斑的大小是几个微米,KB镜的姿态对于聚焦光斑的大小至关重要,两块KB镜一共有10个自由度可以调节,对于加工、安装和调试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光束线子项目自2010年1月开始动工,经过邰仁忠研究员领导的团队三年半的努力,已经全部安装完成,并于2013年7月29日21:00开始第一轮5mA小束流通光调试,通光条件为:束流5mA,光源为EPU148,gap为60mm,基波能量为95eV,光栅线密度为400L/mm。经过17个小时的紧张工作,于7月30日13:55分在ARPES实验站处看到了第一缕“梦之光”,随后,PEEM实验站处也观测成功。按照计划,将与9月份开始第二轮调光,在单色光模式下优化光路,冲刺软X射线能量分辨率的世界纪录。
原文网址:http://www.cas.cn/ky/kyjz/201308/t20130814_3912066.shtml
               http://www.cas.cn/ky/kyjz/201308/t20130814_3912079.shtml
看不懂,能不能给我们这些外行人解释一下这些技术的用途呢?
兔子加油
隔行如隔山,唯有不明觉厉。
好像都和遥感有关吧,3D遥感?!
不明觉厉
振奋人心
卫星,导弹都可以用,军民两用技术
太阳光量子涨落

红岸基地 恒星际通讯么亲
十分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