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的真空能和七旬老翁发明尾气“零排放”装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0:19:4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高歌:有一个老先生张裕光,今年73岁,广州人,在广东工作,是部队的一个退休科技工作者。他在二十多年前做了一些超音速管道的试验,他就发现或者是一种感觉吧,进去的气量多、出来的气量少。2000年的时候,他看到了美国的汽车公司要研究零排放排气管,他说,哦,当年我发现的试验现象,进去的气多、出来的气少,我把我的装置串联成一串,岂不是可以达到零排放了吗?所以他一投钻入研究零排放,研究几年之后,在他的装置显示出极好苗头时,他才知道美国的宣传使他受骗上当了,原来美国是搞出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还排什么气啊?就是这样的巧合错误,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发明家。2003年他已经试验成功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进去的气五六百度的高温,三四个甚至四五个的压力,到了出气口,一丝一毫的气不出来,2003年就已经初步研制成功,他申报了专利,去年11月份在广州的汽车展上他展出了零排放排气管,外国人围着汽车转了不知道多少圈,最后到车底下看,是不是还有气从车底下漏出来,他排气口只有五六毫米大,但是进去口是五六十厘米,是滚烫的,出气口是冷的,绝对的没有任何气体从排气管渗漏出来,或者到其他地方去了。这绝对是伟大的发明,因为他已经把排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全部拆分了,变成了无害的暗物质,从排气管渗透出来,而且暗物质一旦渗透出来,就不可能再返回去,形成原来有毒有害的气体,实际上他不仅把有害的气体采访了,把不参加燃烧的氮气,空气里有79%的氮气,连氮气都给干掉了,都变成了暗物质,谁干的这个事?就是真空能。大家可能不相信真空能有这么大的力量,但是实际上真空里蕴含的能量非常之大,有国外的科学家计算过,他们当时同量子力学的观点来进行计算,说是一立方厘米里蕴含着10的95次方克的能量。现在说一立方厘米就是这么大的一个空气里,蕴着10的95次方克的能量,这简直比天文数字还天文数字了,大的不得了。我们姑且不论证这个计算准还是不准,但是有一点我们知道,真空里的确是蕴藏着海量的能量,如果可以取出来的话,就可以造福人类了。张裕光先生研究的这个东西,气体高速进去,比如说达到马赫素5或者是10,然后在周边产生了很小很小的涡旋,这些涡旋的旋转速度可以达到几十万转、上百万转,这样的话涡心的中心就产生很大的真空流,漩涡中心的压力更加低了。在这么高真空度的情况下,真空能放出来,把周围围着转的气体分子拆分了,从显物质拆分为暗物质,渗透出来。有人可能就担心了,

我公司张裕光高级工程师在以集成动量交换器的核心专利技术为基础,创立了新的汽车尾气排放处理方式——ECR-Exchange Catalytic Recirculation (交换催化循环)体系。ECR(Exchange Catalytic Recirculation)体系,是集成动量交换器核心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包含了:集成动量交换器系统工作原理、延伸至对内燃机性能提高的技术发展、生产工艺及技术、质量控制(管理)和全新试验标准。集成动量交换器(能量交换器)-内燃机废气排放处理装置,它的设计理念与现有的废气排放处理技术完全不同,是根据流体力学、高能物理学等基本原理构思的。因此它的工作原理在其研究领域中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新理念是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根据这种理念而设计出的产品-集成动量交换器(能量交换器),其发动机排放后处理效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平。它的主要原理是动量交换、气室黑洞效应(*注解1)、气体螺旋式滚动前进、实体普通金属充当催化剂等。整个系统主要由n(n≥1)级动量交换器、排气管、尾管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管构成。使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加速度向前运动,当气体进入交换器的同时、同步交换、滚动做功;最终使排气尾管处无气排出,多次试验中收集不到气体。利用李斯特内燃机AVL试验台架对原车排气系统与集成动量交换器系统(IME-System)进行严格的全负荷和万有特性试验。根据全负荷试验数据可以得出结果:在1.8L发动机上,原车排放系统与集成动量交换器系统(IME-System)进行对比试验过程中,发现有很大的变化;最大功率分别为84.94KW和86.67KW,提高了2.0%;最大扭矩分别为152.34Nm和154.48Nm,提高了1.4%;整体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了1.6%;排气压力分别为46.5kPa和36.9kPa,降低了20.64%。在4000rpm时燃油消耗率降低最多,达到了3.3%。在整个万有特性(部分负荷)的数据中: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了2.28%;排气压力平均降低了45.36%;功率平均提高了1.57%;扭矩平均提高了1.14%;平均有效压力提高了0.99%;升功率提高了1.57%;有效热效率提高了1.3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高歌:有一个老先生张裕光,今年73岁,广州人,在广东工作,是部队的一个退休科技工作者。他在二十多年前做了一些超音速管道的试验,他就发现或者是一种感觉吧,进去的气量多、出来的气量少。2000年的时候,他看到了美国的汽车公司要研究零排放排气管,他说,哦,当年我发现的试验现象,进去的气多、出来的气少,我把我的装置串联成一串,岂不是可以达到零排放了吗?所以他一投钻入研究零排放,研究几年之后,在他的装置显示出极好苗头时,他才知道美国的宣传使他受骗上当了,原来美国是搞出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还排什么气啊?就是这样的巧合错误,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发明家。2003年他已经试验成功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进去的气五六百度的高温,三四个甚至四五个的压力,到了出气口,一丝一毫的气不出来,2003年就已经初步研制成功,他申报了专利,去年11月份在广州的汽车展上他展出了零排放排气管,外国人围着汽车转了不知道多少圈,最后到车底下看,是不是还有气从车底下漏出来,他排气口只有五六毫米大,但是进去口是五六十厘米,是滚烫的,出气口是冷的,绝对的没有任何气体从排气管渗漏出来,或者到其他地方去了。这绝对是伟大的发明,因为他已经把排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全部拆分了,变成了无害的暗物质,从排气管渗透出来,而且暗物质一旦渗透出来,就不可能再返回去,形成原来有毒有害的气体,实际上他不仅把有害的气体采访了,把不参加燃烧的氮气,空气里有79%的氮气,连氮气都给干掉了,都变成了暗物质,谁干的这个事?就是真空能。大家可能不相信真空能有这么大的力量,但是实际上真空里蕴含的能量非常之大,有国外的科学家计算过,他们当时同量子力学的观点来进行计算,说是一立方厘米里蕴含着10的95次方克的能量。现在说一立方厘米就是这么大的一个空气里,蕴着10的95次方克的能量,这简直比天文数字还天文数字了,大的不得了。我们姑且不论证这个计算准还是不准,但是有一点我们知道,真空里的确是蕴藏着海量的能量,如果可以取出来的话,就可以造福人类了。张裕光先生研究的这个东西,气体高速进去,比如说达到马赫素5或者是10,然后在周边产生了很小很小的涡旋,这些涡旋的旋转速度可以达到几十万转、上百万转,这样的话涡心的中心就产生很大的真空流,漩涡中心的压力更加低了。在这么高真空度的情况下,真空能放出来,把周围围着转的气体分子拆分了,从显物质拆分为暗物质,渗透出来。有人可能就担心了,

我公司张裕光高级工程师在以集成动量交换器的核心专利技术为基础,创立了新的汽车尾气排放处理方式——ECR-Exchange Catalytic Recirculation (交换催化循环)体系。ECR(Exchange Catalytic Recirculation)体系,是集成动量交换器核心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包含了:集成动量交换器系统工作原理、延伸至对内燃机性能提高的技术发展、生产工艺及技术、质量控制(管理)和全新试验标准。集成动量交换器(能量交换器)-内燃机废气排放处理装置,它的设计理念与现有的废气排放处理技术完全不同,是根据流体力学、高能物理学等基本原理构思的。因此它的工作原理在其研究领域中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新理念是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根据这种理念而设计出的产品-集成动量交换器(能量交换器),其发动机排放后处理效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平。它的主要原理是动量交换、气室黑洞效应(*注解1)、气体螺旋式滚动前进、实体普通金属充当催化剂等。整个系统主要由n(n≥1)级动量交换器、排气管、尾管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管构成。使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加速度向前运动,当气体进入交换器的同时、同步交换、滚动做功;最终使排气尾管处无气排出,多次试验中收集不到气体。利用李斯特内燃机AVL试验台架对原车排气系统与集成动量交换器系统(IME-System)进行严格的全负荷和万有特性试验。根据全负荷试验数据可以得出结果:在1.8L发动机上,原车排放系统与集成动量交换器系统(IME-System)进行对比试验过程中,发现有很大的变化;最大功率分别为84.94KW和86.67KW,提高了2.0%;最大扭矩分别为152.34Nm和154.48Nm,提高了1.4%;整体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了1.6%;排气压力分别为46.5kPa和36.9kPa,降低了20.64%。在4000rpm时燃油消耗率降低最多,达到了3.3%。在整个万有特性(部分负荷)的数据中: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了2.28%;排气压力平均降低了45.36%;功率平均提高了1.57%;扭矩平均提高了1.14%;平均有效压力提高了0.99%;升功率提高了1.57%;有效热效率提高了1.32%。
张裕光先生研究的这个东西,气体高速进去,比如说达到马赫素5或者是10,然后在周边产生了很小很小的涡旋,这些涡旋的旋转速度可以达到几十万转、上百万转,这样的话涡心的中心就产生很大的真空流,漩涡中心的压力更加低了。在这么高真空度的情况下,真空能放出来,把周围围着转的气体分子拆分了,从显物质拆分为暗物质,渗透出来。



关键的内容在这里。   其他的都不重要,老人的东西是否粗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原理是可验证的。
奉以下圣旨,镇妖灭邪!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科技界要共同努力,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
伪科学骗子在半夜浑水摸鱼么,还TM拆分气体分子?怎么不干脆再加几倍离心力拆分原子核呢
我是猫 发表于 2013-7-23 00:52
伪科学骗子在半夜浑水摸鱼么,还TM拆分气体分子?怎么不干脆再加几倍离心力拆分原子核呢
你可以去实验并证明这个原理不可行嘛。 假如你真懂。
说得就跟真的似的
打广告么???
你可以去实验并证明这个原理不可行嘛。 假如你真懂。
目前没用任何可重复的例子证明高老浆糊的理论,他就一浆糊骗子。
曾经有人用水造出汽油的,也有人远程发功灭了大兴安岭火灾的。对了还有人在央视大楼在建就发了预告要失火的,楼主是想说这些都是真的对吧。
还没到阴历七月十五
伪科学骗子在半夜浑水摸鱼么,还TM拆分气体分子?怎么不干脆再加几倍离心力拆分原子核呢
只是初一毕业,还没学到原子那一块就退学了
高歌会说这种科学但无法实现的话?
暗物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讲完新能源概念,高歌教授也指出了当前化学能动力系统的前景,它们分别是余热增推原理、龙卷风强旋燃烧和非定常叶轮机械。试看我们现在所用的航空航天发动机,所产生的尾气都是高温燃气,而这些燃气所带的热量都被白白扩散到四周无法利用。如果能有一个余热增推原理,我们就能把这些热量转化为推力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效率。龙卷风强旋燃烧是利用真空中存在的暗物质、暗能量使输出的能量还大于输入的能量,以致输出输入比大于1。而非定常叶轮机械则是受到大自然生物运动的启发。自然界中有四种运动形式值得我们借鉴,它们是鸟的扑翼、鱼的摆尾、昆虫的振翅及鸟的滑翔。我们现在所用的飞机只是利用了鸟的滑翔这一种定常运动形式,其它三种非定常运动形式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高教授还谈到了蓝星(因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体而得名)科技,它是有关暗物质、暗能量和真空能的科学技术,并且进一步阐述了蓝星计划和蓝星项目的民用价值。最后,高歌教授一再强调这些科技发展的黄金期他已经赶不上了,但我们却正赶上,希望我们能把他的这些构想付诸实现。 报告结束后,各院系的研究生及本科生同学都踊跃向高教授提出未来科技的一些相关问题,更有一位已经毕业的校友专程回来听报告并提问,高教授都给与了解答。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报告会圆满结束。
感觉很科幻,是真的么?像是魔术,真的很像,尤其是找不到排出的尾气那段
太假了,暗物质目前紧紧是科学猜测阶段,全世界很多科学装置试图证明暗物质存在,但目前进展不大。这里居然已经利用暗物质了。无语中
一股子民科的味道
现在这些骗钱的民科节操真不值钱啊,暗物质都忽悠出来了,我擦~~~
这种智商也好意思出来骗银子?这是秀下限呢还是秀下限呢?
就使劲吹吧,把显物质变成暗物质,做到的话,那是炸药奖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连暗物质都没弄清楚,谈何转变.高歌有些东西是吹得过头了,真空能要能够提取的话就是说要输入到真空的能量小于输出的能量,而真空能通常指的是量子级别上的粒子出现的统计涨落,正负粒子成对出现,然后成对消失,能量提取基本不可能
你可以去实验并证明这个原理不可行嘛。 假如你真懂。
...这个老头也来我们学校招摇撞骗过,有企业家养了他和一群人,准备投钱,地方上地皮都准备好了,来学校做了实验,被我们教授劝住了,上课还用这件事给我们讲要当心伪科学。。。
呵呵,天文数字的真空能,长长串联的管子,这得神马材质才能吼得住啊……
变成了无害的暗物质
--------------
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shanban2011 发表于 2013-7-23 01:19
目前没用任何可重复的例子证明高老浆糊的理论,他就一浆糊骗子。
高老师虽然日常生活不怎么靠谱,教学也一般。
但是,他在创新理论方面,已经数次成功了。
震惊了 民科威武
最近高歌教授的新闻肿么这么多呢
暗物质都来了,我表示很震惊啊
暗物质………晕,吓死老子了…………前阵子不才为第一次证实暗物质存在当做人类科学大发现么,这老先生就自己可以随便把物质转化成暗物质了?
话说这个高歌是个神马玩意?
我是松云 发表于 2013-7-23 09:26
高老师虽然日常生活不怎么靠谱,教学也一般。
但是,他在创新理论方面,已经数次成功了。
除了那个“沙丘”还有什么?
如果这样的“零排放”应用开来,那人类不久就会灭亡。
骗子也是要进修的,这个时代,高中以下学历的越来越少了,骗谁啊
如果这样的“零排放”应用开来,那人类不久就会灭亡。
哈哈,没气喘了
真空中的能量应该是随机的可能相当小也可能无限大,至于能够获得多少就看人品了。


“ 在这么真空度的情况下,真空能放出 来,把周围围着转的体分拆分了 ”——这真空度再高能高的过太空中的真空度吗,现在神舟上天多次了,在太空中弄个容器在里面释放些气体,看看会不会有分子被拆分成暗物质不就行啦。我想真空要是真的能拆分气体分子,那地球外层大气不是要越来越少,最后大气层也都被拆光,那固体物质分子在真空中会不会也被拆分成暗物质呢?

“ 在这么真空度的情况下,真空能放出 来,把周围围着转的体分拆分了 ”——这真空度再高能高的过太空中的真空度吗,现在神舟上天多次了,在太空中弄个容器在里面释放些气体,看看会不会有分子被拆分成暗物质不就行啦。我想真空要是真的能拆分气体分子,那地球外层大气不是要越来越少,最后大气层也都被拆光,那固体物质分子在真空中会不会也被拆分成暗物质呢?
我们对于科研人员的奇思妙想总是要支持的,不是所有的前沿科研探索都会有成果,但国家还必须支持,因为谁也不知道哪一个方向会出成果
shenlan601 发表于 2013-7-23 12:21
我们对于科研人员的奇思妙想总是要支持的,不是所有的前沿科研探索都会有成果,但国家还必须支持,因为谁也 ...
干脆直接支持骗子得了,省心!
这样就可以变成暗物质????
骗子
不明觉厉 发表于 2013-7-23 12:26
干脆直接支持骗子得了,省心!
当年对于特斯拉的无线输电理论都说是骗子
我了个去啊! 这个比看地摊文学更带劲啊!
奉以下圣旨,镇妖灭邪!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科技界要共同努力,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