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兄弟(原创)没落的帝国没有城墙――论北洋舰队的灭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7:46:50
<P>林冲兄弟(原创)没落的帝国没有城墙――论北洋舰队的灭亡(严厉批判刘亚州之流的唯武器论调)

</P>
<P>
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这是一场改变中、日命运的大决战。清政府整军经武苦心经营20余年创建的北洋海陆军,面对自己一向轻视的“蕞尔小国”日本,竟不堪一战!《马关条约》屈辱之深重,比以往所有卖国条约加在一起还甚! </P>
<P>败讯传来,海军出身的思想家严复“中夜起而大哭”。谭嗣同更是忧愤非常,挥笔写下:“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P>
<P>甲午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许多的疑问,却并未因时光的流转,而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读史能明智,让我们重温那次让“四万万人齐下泪”的耻辱战争。 </P>
<P>一、中日实力之比较
战争是实力的竞赛。许多人认为,当时中国败于强大的日本之手。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 </P>
<P>1、经济方面实力对比 </P>
<P>甲午战争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这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 </P>
<P>2、再看中日双方海军实力对比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激发了清廷“以大治水师为主”的海防目标,并历年购船。1888年,北洋海军组编成军,由25艘新式军舰组成,总吨位8万余。据当时世界军事年鉴统计,这支海军居世界海军第6位,日本海军排在第16位。史学家唐德刚说:这支舰队就是“摆在今日的台湾海峡,也是一支可观的钢铁长城。” </P>
<P>直到大战爆发前,北洋水师的两艘吨位达7335吨的铁甲舰"定远"、"镇远"仍是亚洲最具威力的海战利器,仍然是亚洲国家最令人生畏的军舰,日本人“畏之如虎豹”。两舰是当时世界比较先进的铁甲堡式铁甲舰,各装十二英寸大炮四门,装甲厚度达十四寸。两舰在黄海大战中"中数百弹,又被松岛之十三寸大弹击中数次,而曾无一弹之钻入,死者亦不见其多,都证明它们是威力极强的海战利器。日本以此二舰为最大威胁,虽然它加速了造舰计划,搞出对付定、镇二舰的所谓的"三景舰",但就其海军整体实力而言,直到战时也末获得达到此二舰威力的军舰。北洋舰队的装甲水平普遍超过日本舰队。定远、镇远的护甲厚14寸,经远、来远的护甲厚9.5寸。即使日本的"三景"舰,也缺乏北洋舰队这样较大规模的装甲防护。 </P>
<P>火炮方面据日方记载,200毫米以上大口径的火炮日、中两舰队之间为11门对21门,我方记载此口径火炮北洋舰队则有26门。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也有92比50的优势。日方只在中口径火炮方面以209比141占优。当然因为中口径炮多为速射炮,所以其在火炮射速方面的优势还是明显的。但因为大、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的优势同样不小,所以不能说火炮全部是日方占优。 </P>
<P>再看看船速方面的差距。就平均船速说,日舰快1.44节(即每小时快1.44海里),优势似乎不像人们形容的那么大。有人说北洋舰队将10舰编为一队,使高速舰只失速达八节,不利争取主动,那么日舰本队中也有航速很低的炮舰,其舰队失速亦不在北洋舰队之下。 </P>
<P>所以就射速和船速方面的差距看,北洋舰队也远没有到不能一战的地步。相反,开战之初,世界舆论普遍看好中国。北洋海军前总教习琅威理在英国发表谈话,大谈北洋舰队不容忽视。 </P>
<P>日本精心策划了这场战争,但碍于北洋舰队的强大威慑,日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伊藤博文首相在丰岛海战后对同僚说:"似有糊里糊涂进入(战争)海洋之感"。其大本营制订了三种方案,为胜败皆做好准备,最坏打算为日军惨败、清军在日本列岛登陆,可见此次战争是日本的一次豪赌。所以如此,因为日本也觉出自己海军力量的不足: </P>
<P>首先,日本海军的投入少于满清海军。据统计,日本从1868年至1894年3月,海军拨款只相当于同期清廷对海军投入百分之六十。 </P>
<P>其次,联合舰队的组建时间仓促。1894年7月19日丰岛海战前六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刚刚编成。此时距黄海海战也只剩下六十天时间。其主力战舰多是1890年以后下水,舰龄短,官兵受训时间也短。相形之下,北洋海军自1888年成军后,舰队合操训练已经六年,多数官兵在舰训练时间达十年以上,这是仓促成军的日本联合舰队无法比拟的。 </P>
<P>其三,联合舰队舰支混杂,有的战斗力甚弱,日方在总吨位上的优势是貌似强大:如"西京丸"号,战前刚刚由商船改装,船体大大高出水面,不适于作战,其排水量4100吨,只有一门120mm火炮,日方称其为"伪装巡洋舰",其实仅是一艘武装商船;再如"赤城"号炮舰,排水量仅622吨,航速十节;“比睿”舰则是一艘1877年下水的全木结构老舰,首尾三根高耸的木桅杆便它看上去完全不像一艘现代军舰,倒极似中世纪的海盗船。它们均被安排在编队侧后,依靠别的舰支躲避北洋舰队的直接炮火,日方在海战中根本不依靠它们的战斗力。 </P>
<P>3、中日双方陆军实力对比 </P>
<P>据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资料,清陆军总数60万,此外有多达100万的民兵。而日本常备军仅7.5万,在战时可动员至25万。甲午战争中,日方投入作战17万多人,中方投入约25万人。在武器装备上,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洲毛瑟枪,有的部队还装备了更为先进的后膛连发枪,如赵怀业部“皆系一色快枪”,火炮多用克鲁勃大炮。而日军主要使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均不如清军。据日方统计,整个甲午战争中,日军在牙山、平壤、九连城等地,一共缴获大炮607门、枪7394枝、炮弹267万发、子弹7746万发;其后在牛庄、营口、威海卫等地缴获火炮数百门,枪、弹不计其数。而日军仅消耗子弹124.18万发,炮弹34090发。无怪李鸿章惊呼“令我寒心”。这也证明了陆军战败不是装备问题。 </P>
<P>罗列了一大堆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论物质条件两国当时互有短长,差别不是很大。然而,战争严格地讲是综合实力的较量,综合实力应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在内。如果综合实力比国家的政治动员,比军队的组织力,比军人的素质和斗志,那么,当时的中国比日本相差甚远。 </P>
<P>二、山雨欲来风满楼---日本的战争准备 </P>
<P>日本觊觎我中华已久,侵略中国是其既定国策。 </P>
<P>远在明治维新以前,就有人狂热地鼓吹侵略中国,吉田松阴(1830―1859)即是其中有名的一个。吉田是明治维新的先驱者,时日本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日本开国元勋山县有朋、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人都是他的门徒。日本当时同中国一样,受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但吉田主张以邻为壑,鼓动日本积极侵略周围的国家。伊藤博文曾经为吉田讲学的松下村塾题诗,表达对吉田的敬意,诗称:“道德文章叙彝伦,精忠大节感神明,如今廊庙栋梁器,多是松门受教人”,足见吉田对当时日本影响的之深巨。 </P>
<P>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立刻着手实现吉田等人的遗愿。1871 年6月,日本提出凡别国在中国享受的各项侵略特权,日本都要一体均沾,遭到清政府断然拒绝。1874年,日军3000余人侵略宝岛台湾,遭到当地军民坚决抵抗,日本侵台企图没有得逞。但仍然讹诈了清政府50万两白银的军费,并获得了对琉球的实际控制权。清政府的无能助长了日本的扩张野心。1876年,它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三年后又正式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由此吉田侵略邻国的思想部分地成了现实。 </P>
<P>日本此后在朝鲜接连制造事端,日本认为要夺取朝鲜,与中国迟早必出一战,于是积极从事对华作战的准备。 </P>
<P>1886年,日本军部首脑山县有朋提出了名为《讨伐清国策》的报告书,主张在1892年前完成对中国作战准备。1889年,日本颁布帝国宪法,山县任第一届内阁首相。次年,在帝国议会里首次发表施政方针,强调“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提出所谓“守卫主权线”和“保护利益线”的问题,明目张胆地把朝鲜看作日本的利益线。1891年,沙俄宣布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以便加强对远东的控制。山县等人认为这对日本在大陆进行扩张不利,力主在通车前,击败中国,夺取朝鲜。 </P>
<P>日本把北洋舰队看作日本海军的假想敌,认为夺得制海权是取胜的关键。为加速完成造舰计划,日本睦仁天皇从王室经费中拔出专款赞助,以示倡导。甲午战争前日海军“桥立” 号、“松岛” 号、“岩岛”号、“吉野”号、“秋津洲”号等先进战舰相继入役,甲午战争前,日海军有大小军舰三十多艘,排水量近六万吨,陆军亦有七个师团。 </P>
<P>1892年伊藤博文上台后,接连解散两届议会,压制反对意见,但第六庙议会复会后又于1894午5月30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伊藤内阁面临总辞职或者再一次解散议会的抉择。为了摆脱困境,转移国内斗争的视线,伊藤内阁走上了发动对外战争的道路。 </P>
<P>此时的日本,犹如一只潜伏的恶狼,磨刀霍霍,兵锋直指清政府。而清政府却仍然醉生梦死,几乎浑然不知。 </P>
<P>三、刀不架在脖子上不知道害怕的满清政府 </P>
<P>满清同治年间,清政府接连剿平了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和云南等地的叛乱,与此同时,一些学西方的措施也在进行。与咸丰年间(1851~1861)烽火连天的状况相比,统治基础相对稳固了,满清统治者沾沾自喜的称之为“同治中兴”。但却对身外之事茫然不知,沉醉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 </P>
<P>然而,这看似波澜不惊的平静水面之下,却隐藏着可怕的暗流。如前文所述,危险来在身边的恶狼―日本。 </P>
<P>这里我插一段:在去年,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曾经播出了一部堪称“伟大”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该剧之所以 “伟大”,是因为编剧和导演让出面签署N多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以 “改革者”的面目出现,将倡导“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太后描绘成“邻家老太太”般和蔼可亲(这是彩虹般美丽的描述,我服了这些导演和编剧)。而实际上,慈禧太后是一个极为乖张暴戾的老太婆,我们看看慈禧太后的历史表演: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叩关。起初,慈禧太后为了表示决死一战的决心,她以通敌为罪名,将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等五位反对宣战的大臣“斩立决”;后来为了与诸国和好,她又毫不手软地杀掉了主战的大学士刚毅、山东巡抚毓贤,逼迫庄亲王载勋自尽。这些朝廷重臣在反复无常的慈禧太后眼中如同草芥!!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先听说列强要逼她下台交权,于是决心一战。后来证明列强并不想赶走她,而仍然愿意接纳她,便立即将"一决雌雄"的豪言,变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媚语。至于主战派、反战派,则不过是她手中的几张牌。玩旧了,便随手付之一炬,真可谓"落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样的人执掌国政近半个世纪,国家民族怎能不面临无穷无尽无边无涯的灾难。 </P>
<P>此时,日本天皇在磨刀,战争随时将至,我们的“邻居老太太”慈禧太后在干什么? </P>
<P>她在挪用海军经费,耗资巨万要过生日,要显摆显摆: “我的生日排场大,就是我大清强盛,省得被洋人看不起”。(《走向共和》台词回忆,我不知是不是编剧和导演要借慈禧太后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愿是我瞎猜) </P>
<P>1894年11月7日,大清国逃得没有了一兵一卒的大连城陷落了。风雪中日军开始疯狂的屠杀中国百姓,中国百姓的血流进护城河,融化了河面上的薄冰。就在这一天,北京紫禁城内张灯结彩,隆重庆祝大清国老佛爷的60大寿。内务府的账本上明确记载着清廷为此花费1000万两白银。皇太后还要修建一座私人花园,于是挪用海军军费,加上各省解缴、户部拨发、官员敬献,那个叫做颐和园的地方花费了3000万两白银。而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价格约为50万两,北洋舰队鼎盛时军舰也仅为25艘左右,这样算来,4000万两的白银足以让大清国拥有3支由最先进的战舰组成的北洋舰队。 </P>
<P>我们“年轻有为”光绪皇帝在再干什么? </P>
<P>光绪在危机中极力主战,召见军机大臣时"言及宗社,声泪并发",也为后人叹惜不已。但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位主战的傀儡皇帝当年的婚典花费亦为500万两之巨!皇帝成婚竟要以相当于两年的海军经费为代价,且正值北洋经费短绌、无力再添舰船之时。待到危机突至、真要割地赔款了,主战皇帝也只有泪流满面了。 </P>
<P>
“改革者” 李鸿章在干什么?在忙于宫廷政治斗争 </P>
<P>清朝末年,随着满族中央政权的衰弱,汉族官僚纷纷崛起。他们办洋务、兴局厂、练新军,在求自强的口号下闹得轰轰烈烈,李鸿章则是其中之集大成者。李鸿章是靠一支地方武装淮军起家的,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出类拔萃,得到清廷的赏识,官至北洋大臣。在当时的相当一部分满清权贵们看来,北洋海军几乎已成为李鸿章的个人资本。满族中央权贵对这个手握重兵的汉族封疆大吏的疑虑与排斥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要削弱李鸿章,就要削弱这支舰队。 </P>
<P>在这种情况下,说李鸿章经营北洋海军是为了"大清江山",未免太高尚点了。北洋海军却实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李鸿章的政治资本(这就不难理解在甲午海战的紧要关头,李鸿章断然否定了海军军官们拼死一击尔下令“避战自保”了)。北洋海军在这场宫廷斗争夹在中间,吃了大亏。自1888年北洋成军后,"添船购炮"的工作完全停止了。李鸿章相户部要钱,满族权贵大手一摊:“嘿嘿,没钱!老佛爷要用。” 李鸿章找慈禧太后诉苦,慈禧也为难。可叹!国家危亡之秋,铁甲舰和颐和园,我们的老佛爷孰轻孰重都分不清。直至北洋舰队黄海战败后,慈禧才从梦中惊醒,指令户部拨内帑银300万两,但为时已晚!一个“邻家老太太”如何能够力挽狂澜?!
</P><P>林冲兄弟(原创)没落的帝国没有城墙――论北洋舰队的灭亡(严厉批判刘亚州之流的唯武器论调)

</P>
<P>
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这是一场改变中、日命运的大决战。清政府整军经武苦心经营20余年创建的北洋海陆军,面对自己一向轻视的“蕞尔小国”日本,竟不堪一战!《马关条约》屈辱之深重,比以往所有卖国条约加在一起还甚! </P>
<P>败讯传来,海军出身的思想家严复“中夜起而大哭”。谭嗣同更是忧愤非常,挥笔写下:“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P>
<P>甲午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许多的疑问,却并未因时光的流转,而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读史能明智,让我们重温那次让“四万万人齐下泪”的耻辱战争。 </P>
<P>一、中日实力之比较
战争是实力的竞赛。许多人认为,当时中国败于强大的日本之手。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 </P>
<P>1、经济方面实力对比 </P>
<P>甲午战争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这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 </P>
<P>2、再看中日双方海军实力对比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激发了清廷“以大治水师为主”的海防目标,并历年购船。1888年,北洋海军组编成军,由25艘新式军舰组成,总吨位8万余。据当时世界军事年鉴统计,这支海军居世界海军第6位,日本海军排在第16位。史学家唐德刚说:这支舰队就是“摆在今日的台湾海峡,也是一支可观的钢铁长城。” </P>
<P>直到大战爆发前,北洋水师的两艘吨位达7335吨的铁甲舰"定远"、"镇远"仍是亚洲最具威力的海战利器,仍然是亚洲国家最令人生畏的军舰,日本人“畏之如虎豹”。两舰是当时世界比较先进的铁甲堡式铁甲舰,各装十二英寸大炮四门,装甲厚度达十四寸。两舰在黄海大战中"中数百弹,又被松岛之十三寸大弹击中数次,而曾无一弹之钻入,死者亦不见其多,都证明它们是威力极强的海战利器。日本以此二舰为最大威胁,虽然它加速了造舰计划,搞出对付定、镇二舰的所谓的"三景舰",但就其海军整体实力而言,直到战时也末获得达到此二舰威力的军舰。北洋舰队的装甲水平普遍超过日本舰队。定远、镇远的护甲厚14寸,经远、来远的护甲厚9.5寸。即使日本的"三景"舰,也缺乏北洋舰队这样较大规模的装甲防护。 </P>
<P>火炮方面据日方记载,200毫米以上大口径的火炮日、中两舰队之间为11门对21门,我方记载此口径火炮北洋舰队则有26门。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也有92比50的优势。日方只在中口径火炮方面以209比141占优。当然因为中口径炮多为速射炮,所以其在火炮射速方面的优势还是明显的。但因为大、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的优势同样不小,所以不能说火炮全部是日方占优。 </P>
<P>再看看船速方面的差距。就平均船速说,日舰快1.44节(即每小时快1.44海里),优势似乎不像人们形容的那么大。有人说北洋舰队将10舰编为一队,使高速舰只失速达八节,不利争取主动,那么日舰本队中也有航速很低的炮舰,其舰队失速亦不在北洋舰队之下。 </P>
<P>所以就射速和船速方面的差距看,北洋舰队也远没有到不能一战的地步。相反,开战之初,世界舆论普遍看好中国。北洋海军前总教习琅威理在英国发表谈话,大谈北洋舰队不容忽视。 </P>
<P>日本精心策划了这场战争,但碍于北洋舰队的强大威慑,日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伊藤博文首相在丰岛海战后对同僚说:"似有糊里糊涂进入(战争)海洋之感"。其大本营制订了三种方案,为胜败皆做好准备,最坏打算为日军惨败、清军在日本列岛登陆,可见此次战争是日本的一次豪赌。所以如此,因为日本也觉出自己海军力量的不足: </P>
<P>首先,日本海军的投入少于满清海军。据统计,日本从1868年至1894年3月,海军拨款只相当于同期清廷对海军投入百分之六十。 </P>
<P>其次,联合舰队的组建时间仓促。1894年7月19日丰岛海战前六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刚刚编成。此时距黄海海战也只剩下六十天时间。其主力战舰多是1890年以后下水,舰龄短,官兵受训时间也短。相形之下,北洋海军自1888年成军后,舰队合操训练已经六年,多数官兵在舰训练时间达十年以上,这是仓促成军的日本联合舰队无法比拟的。 </P>
<P>其三,联合舰队舰支混杂,有的战斗力甚弱,日方在总吨位上的优势是貌似强大:如"西京丸"号,战前刚刚由商船改装,船体大大高出水面,不适于作战,其排水量4100吨,只有一门120mm火炮,日方称其为"伪装巡洋舰",其实仅是一艘武装商船;再如"赤城"号炮舰,排水量仅622吨,航速十节;“比睿”舰则是一艘1877年下水的全木结构老舰,首尾三根高耸的木桅杆便它看上去完全不像一艘现代军舰,倒极似中世纪的海盗船。它们均被安排在编队侧后,依靠别的舰支躲避北洋舰队的直接炮火,日方在海战中根本不依靠它们的战斗力。 </P>
<P>3、中日双方陆军实力对比 </P>
<P>据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资料,清陆军总数60万,此外有多达100万的民兵。而日本常备军仅7.5万,在战时可动员至25万。甲午战争中,日方投入作战17万多人,中方投入约25万人。在武器装备上,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洲毛瑟枪,有的部队还装备了更为先进的后膛连发枪,如赵怀业部“皆系一色快枪”,火炮多用克鲁勃大炮。而日军主要使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均不如清军。据日方统计,整个甲午战争中,日军在牙山、平壤、九连城等地,一共缴获大炮607门、枪7394枝、炮弹267万发、子弹7746万发;其后在牛庄、营口、威海卫等地缴获火炮数百门,枪、弹不计其数。而日军仅消耗子弹124.18万发,炮弹34090发。无怪李鸿章惊呼“令我寒心”。这也证明了陆军战败不是装备问题。 </P>
<P>罗列了一大堆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论物质条件两国当时互有短长,差别不是很大。然而,战争严格地讲是综合实力的较量,综合实力应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在内。如果综合实力比国家的政治动员,比军队的组织力,比军人的素质和斗志,那么,当时的中国比日本相差甚远。 </P>
<P>二、山雨欲来风满楼---日本的战争准备 </P>
<P>日本觊觎我中华已久,侵略中国是其既定国策。 </P>
<P>远在明治维新以前,就有人狂热地鼓吹侵略中国,吉田松阴(1830―1859)即是其中有名的一个。吉田是明治维新的先驱者,时日本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日本开国元勋山县有朋、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人都是他的门徒。日本当时同中国一样,受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但吉田主张以邻为壑,鼓动日本积极侵略周围的国家。伊藤博文曾经为吉田讲学的松下村塾题诗,表达对吉田的敬意,诗称:“道德文章叙彝伦,精忠大节感神明,如今廊庙栋梁器,多是松门受教人”,足见吉田对当时日本影响的之深巨。 </P>
<P>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立刻着手实现吉田等人的遗愿。1871 年6月,日本提出凡别国在中国享受的各项侵略特权,日本都要一体均沾,遭到清政府断然拒绝。1874年,日军3000余人侵略宝岛台湾,遭到当地军民坚决抵抗,日本侵台企图没有得逞。但仍然讹诈了清政府50万两白银的军费,并获得了对琉球的实际控制权。清政府的无能助长了日本的扩张野心。1876年,它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三年后又正式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由此吉田侵略邻国的思想部分地成了现实。 </P>
<P>日本此后在朝鲜接连制造事端,日本认为要夺取朝鲜,与中国迟早必出一战,于是积极从事对华作战的准备。 </P>
<P>1886年,日本军部首脑山县有朋提出了名为《讨伐清国策》的报告书,主张在1892年前完成对中国作战准备。1889年,日本颁布帝国宪法,山县任第一届内阁首相。次年,在帝国议会里首次发表施政方针,强调“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提出所谓“守卫主权线”和“保护利益线”的问题,明目张胆地把朝鲜看作日本的利益线。1891年,沙俄宣布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以便加强对远东的控制。山县等人认为这对日本在大陆进行扩张不利,力主在通车前,击败中国,夺取朝鲜。 </P>
<P>日本把北洋舰队看作日本海军的假想敌,认为夺得制海权是取胜的关键。为加速完成造舰计划,日本睦仁天皇从王室经费中拔出专款赞助,以示倡导。甲午战争前日海军“桥立” 号、“松岛” 号、“岩岛”号、“吉野”号、“秋津洲”号等先进战舰相继入役,甲午战争前,日海军有大小军舰三十多艘,排水量近六万吨,陆军亦有七个师团。 </P>
<P>1892年伊藤博文上台后,接连解散两届议会,压制反对意见,但第六庙议会复会后又于1894午5月30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伊藤内阁面临总辞职或者再一次解散议会的抉择。为了摆脱困境,转移国内斗争的视线,伊藤内阁走上了发动对外战争的道路。 </P>
<P>此时的日本,犹如一只潜伏的恶狼,磨刀霍霍,兵锋直指清政府。而清政府却仍然醉生梦死,几乎浑然不知。 </P>
<P>三、刀不架在脖子上不知道害怕的满清政府 </P>
<P>满清同治年间,清政府接连剿平了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和云南等地的叛乱,与此同时,一些学西方的措施也在进行。与咸丰年间(1851~1861)烽火连天的状况相比,统治基础相对稳固了,满清统治者沾沾自喜的称之为“同治中兴”。但却对身外之事茫然不知,沉醉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 </P>
<P>然而,这看似波澜不惊的平静水面之下,却隐藏着可怕的暗流。如前文所述,危险来在身边的恶狼―日本。 </P>
<P>这里我插一段:在去年,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曾经播出了一部堪称“伟大”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该剧之所以 “伟大”,是因为编剧和导演让出面签署N多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以 “改革者”的面目出现,将倡导“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太后描绘成“邻家老太太”般和蔼可亲(这是彩虹般美丽的描述,我服了这些导演和编剧)。而实际上,慈禧太后是一个极为乖张暴戾的老太婆,我们看看慈禧太后的历史表演: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叩关。起初,慈禧太后为了表示决死一战的决心,她以通敌为罪名,将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等五位反对宣战的大臣“斩立决”;后来为了与诸国和好,她又毫不手软地杀掉了主战的大学士刚毅、山东巡抚毓贤,逼迫庄亲王载勋自尽。这些朝廷重臣在反复无常的慈禧太后眼中如同草芥!!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先听说列强要逼她下台交权,于是决心一战。后来证明列强并不想赶走她,而仍然愿意接纳她,便立即将"一决雌雄"的豪言,变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媚语。至于主战派、反战派,则不过是她手中的几张牌。玩旧了,便随手付之一炬,真可谓"落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样的人执掌国政近半个世纪,国家民族怎能不面临无穷无尽无边无涯的灾难。 </P>
<P>此时,日本天皇在磨刀,战争随时将至,我们的“邻居老太太”慈禧太后在干什么? </P>
<P>她在挪用海军经费,耗资巨万要过生日,要显摆显摆: “我的生日排场大,就是我大清强盛,省得被洋人看不起”。(《走向共和》台词回忆,我不知是不是编剧和导演要借慈禧太后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愿是我瞎猜) </P>
<P>1894年11月7日,大清国逃得没有了一兵一卒的大连城陷落了。风雪中日军开始疯狂的屠杀中国百姓,中国百姓的血流进护城河,融化了河面上的薄冰。就在这一天,北京紫禁城内张灯结彩,隆重庆祝大清国老佛爷的60大寿。内务府的账本上明确记载着清廷为此花费1000万两白银。皇太后还要修建一座私人花园,于是挪用海军军费,加上各省解缴、户部拨发、官员敬献,那个叫做颐和园的地方花费了3000万两白银。而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价格约为50万两,北洋舰队鼎盛时军舰也仅为25艘左右,这样算来,4000万两的白银足以让大清国拥有3支由最先进的战舰组成的北洋舰队。 </P>
<P>我们“年轻有为”光绪皇帝在再干什么? </P>
<P>光绪在危机中极力主战,召见军机大臣时"言及宗社,声泪并发",也为后人叹惜不已。但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位主战的傀儡皇帝当年的婚典花费亦为500万两之巨!皇帝成婚竟要以相当于两年的海军经费为代价,且正值北洋经费短绌、无力再添舰船之时。待到危机突至、真要割地赔款了,主战皇帝也只有泪流满面了。 </P>
<P>
“改革者” 李鸿章在干什么?在忙于宫廷政治斗争 </P>
<P>清朝末年,随着满族中央政权的衰弱,汉族官僚纷纷崛起。他们办洋务、兴局厂、练新军,在求自强的口号下闹得轰轰烈烈,李鸿章则是其中之集大成者。李鸿章是靠一支地方武装淮军起家的,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出类拔萃,得到清廷的赏识,官至北洋大臣。在当时的相当一部分满清权贵们看来,北洋海军几乎已成为李鸿章的个人资本。满族中央权贵对这个手握重兵的汉族封疆大吏的疑虑与排斥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要削弱李鸿章,就要削弱这支舰队。 </P>
<P>在这种情况下,说李鸿章经营北洋海军是为了"大清江山",未免太高尚点了。北洋海军却实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李鸿章的政治资本(这就不难理解在甲午海战的紧要关头,李鸿章断然否定了海军军官们拼死一击尔下令“避战自保”了)。北洋海军在这场宫廷斗争夹在中间,吃了大亏。自1888年北洋成军后,"添船购炮"的工作完全停止了。李鸿章相户部要钱,满族权贵大手一摊:“嘿嘿,没钱!老佛爷要用。” 李鸿章找慈禧太后诉苦,慈禧也为难。可叹!国家危亡之秋,铁甲舰和颐和园,我们的老佛爷孰轻孰重都分不清。直至北洋舰队黄海战败后,慈禧才从梦中惊醒,指令户部拨内帑银300万两,但为时已晚!一个“邻家老太太”如何能够力挽狂澜?!
</P>
如果总是想吓唬人的话,手中拿着原子弹又有什么作用?
<P>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着三星堆、登陆火星、历史与战争等等,离现实似乎很遥远的话题。就像《DISCOVERY》一样,它最明显的叙述手法也是寻找疑点,并由此切入事物的核心。在未知领域,我们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我们重新发现……

  从光绪皇帝的一纸诏书,到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的建成,从琉球国的几艘渔船,到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从几个字的秘密情报,到从未揭开的清朝财政档案。李鸿章为何历史地成为北洋水师之父?他又为什么在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反而被赏还三眼花翎和黄马褂?在他凄然离世前的一瞬间,又为何欲语泪流?五集纪录片《北洋水师》详尽了描述了这段历史。</P><P>http://lib.verycd.com/2004/12/13/0000030512.html</P>
<P>国家的败落无不是当政者的无能造成的!!!!!</P><P>不知道那些想为李鸿章,妖妇慈嬉翻案的精英们看了怎么想!</P>
<B>以下是引用<I>pengdong</I>在2005-4-10 15:47:00的发言:</B>

<P>国家的败落无不是当政者的无能造成的!!!!!</P>
<P>不知道那些想为李鸿章,妖妇慈嬉翻案的精英们看了怎么想!</P>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可是统帅要是“熊”了呢?或者说:如果统治集团“熊”呢?[em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