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颁布30年(一):买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0:11:22
《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颁布30年(一):买不来一个装备制造强国

观察者    2013-07-18 12:31:54

30年前,在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林宗棠等老同志建议下,国务院于1983年7月12日颁布了《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又称“110号文件”)。同时,成立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在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在国务院各综合部门的支持下,组织了机械、电力、冶金、石化、铁道、交通、水利、纺织等10多个部门,对核电、三峡水利枢纽、大型火电、超高压输变电、大型露天矿、大型冶金、大型乙烯、大型化肥、大型煤化工、沙漠及海上石油钻采、北煤南运等重大工程所需关键设备进行攻关,拉开了跨部门大协作、共同搞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的序幕。

30年后,依托“三峡水电枢纽工程成套设备”的研制,我们从只能设计制造32万千瓦水电机组,到一跃而能全部国产化制造70万千瓦特大型水电机组,从只能担当三峡工程机组制造的“配角”,到成为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国内装备制造企业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依托“年产三十万吨乙烯成套设备”的研制,我们从三十万吨到百万吨乙烯,整个机组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安装、自主开车。国内装备制造企业成功打破国际巨擘技术垄断。年产千万吨级的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大型火力发电成套设备、超高压交流和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宝山钢铁总厂第二期工程成套设备等等项目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30年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0年来,“谁来装备中国”、“谁来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国产装备大游行”等一系列问题一直伴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在“买与干”、“国产化与自主化”、 “自主创新是馅饼还是陷阱”的博弈中,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负重前行。

制造强则中国强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常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是“国产化”的首次提出,也几乎可以说是一直困扰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时追问自己——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从1953到1957年,中国实施了第一个国民经济5年计划,这是新中国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要时期。其间,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军工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近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以“156项”为重点的工业项目建设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使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此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项目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目前中国许多重要装备制造企业的基础。比如哈电集团、一汽集团、沈阳机床、哈量、武重、洛拖、洛轴、西电集团、中信重工、中国一重、湘潭电机、中国北车(长春客车厂)、上海电气等。今天,他们都成为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主力军。

1960年7月,中苏关系破裂。此后,前苏联全面毁约停援,加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国家装备工业发展遭遇严重困难,中国高层决策依靠自己力量发展尖端技术,通过攻关和突破核心技术,自主研制先进装备。实际上,当时“国产化”的主要任务在于消化和吸收苏联技术,使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产业能够摆脱对苏联的技术依赖。

原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在《国事述忆》中表示,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经济工作开拓出一个新的局面,掀起了自50年代从苏联、东欧国家大规模引进技术装备之后,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高潮。这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对解决中国“国民经济中几个关键问题”,促进相关产业加快发展,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建立和发展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以至对后来的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合作与竞争,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率先开拓的作用。

这一时期我国的外汇储备比较多,发展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国家计委开始接连提出从国外进口先进的大型成套设备以武装我国工业的计划和方案。

1973年1月2日,国家计委提交《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对前一阶段和今后的对外引进项目做出了总结和统一规划,在今后三到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即“四三方案”,初步提出进口43亿美元的方案,即大化肥设备13套,大化纤设备4套,石油化工设备3套,综合采煤机组43 套,10个烷基苯厂,3个大电站,武钢一米七轧机,以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工厂等大型项目。

这次大规模技术引进,按可比黄金价格计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七八百亿美元。此时,“买一个现代化”与“干一个现代化”的博弈正式开始。

谁来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技术要更新、要赶超世界先进,有以下几条路可走:一是进口外国的机器、电子设备和其他高科技产品,这个方法很简单,但不保险;二是走国产化的道路,这相对来说要困难一些,但是是可行的;三是搞技术改造,这很困难;最后一条路就是闭门造车,完全靠自己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这在实践上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中国掀起了新的一轮国产化运动。

1983年某日,时任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的林宗棠与国务院领导一起出差。期间,林宗棠重点汇报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情况,内容之一就是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问题。当时重点建设工程所需的成套设备大部分依靠进口,为改变这个局面,林宗棠建议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并成立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

7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又称“110号文件”),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一方面要对现有企业有计划地积极地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要加快重点建设,用适合我国情况的先进技术装备武装新建和扩建的企业”。并特别强调“对这一工作稍有忽视,必将贻误大事”。

同时,成立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由李鹏、吕东、黄毅诚、周建男、高扬文、李东冶、 秦仲达、江泽民、 赵东宛、马捷、魏玉明、赵庆夫、陈锦华、林宗棠等同志组成。吕东任组长,李鹏任顾问,黄毅诚、周建男任副组长,并请沈鸿、徐弛为技术顾问。领导小组还可聘请若干专家担任技术顾问。 国务院责成领导小组全权处理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中出现的问题, 并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工作, 重大问题报请国务院决定。办事机构编制十五人,设在国家经委内,办公室主任由林宗棠兼任。

从“110号文件”出台开始,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就被再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110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研制重大技术装备进入新时期。
“此后,国家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都将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列入国家攻关项目,每年国家财政拨款6000万元左右用于重大技术装备的攻关。”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隋永滨回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机械行业直接参与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的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达150多个单位,不仅完成12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而且为国家200多个重大工程提供了成套设备,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事业的发展。

“110号文件”发布后,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贸合作、合作设计与自主创新、关键技术攻关等形式,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在技术、质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如哈尔滨、四川、上海电力装备制造基地的工艺装备水平和开发设计能力已基本具备了与国外大公司抗衡的条件。

12年后,伴随着中国政府机构的改革,国务院重大办也早已被撤销,其职能已归口国家经贸委。1998年2月12日,由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的“九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工作的规划方案”,成为了此后一段时间内党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该文件对此前国务院重大办的工作成绩进行了高度评价,表示“12个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项目的研制工作。已累计完成了50多个重大成套设备、1100多个重点课题的研制任务,确保了70多个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重点技改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通过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的研制和国产化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批能成套设计、成套制造、成套供货、成套服务的企业(集团),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骨干队伍”。

文件提出,“九五”期间要紧密结合“我国能源、交通、原材料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以及支柱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引进技术、合作设计、合作制造、吸收创新等形式”,组织并完成一批重大成套设备研制和国产化任务,逐步掌握其核心关键技术,“继续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形成批量生产和成套出口能力”。并选择了10项急需研制的重大成套设备和重大关键设备,确定为“九五”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项目,列入“九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规划。

这十项重大成套设备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套设备、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大型化肥成套设备、大型乙烯成套设备、薄板坯连铸连轧成套设备、浅海石油钻采和三次采油成套设备、60万千瓦超临界和空冷火电机组成套设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型煤炭海运船舶及港口装卸成套设备、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成套设备。

对于“九五装备规划”对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义,曾培炎的评价是“199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装备制造业支持的力度,并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推进自主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装备制造业水平”。

“国产化”新布局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该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第一条就明确提出: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个更重要政策文件的是,2006年6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明确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原则、任务和政策,是指导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文件。

提出了在清洁高效发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大型乙烯等化工成套设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及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大型煤炭设备、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和海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大型环保装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大断面岩石掘进机等大型施工机械、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新型纺织机械、新型农业装备、集成电路关键设备等电子工业装备、生物工程和医药生产专用设备、民用飞机及发动机等16个领域的重点突破计划。

并很有远见地提出了“加强电子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相互融合,以信息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的发展智能化装备的思想。

《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颁布30年
据此,中编办批准设立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由国家发改委管理,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工业组加挂“重大装备办”牌子。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落实国务院8号文件中提出的16大专项的实施。

原发展改革委重大装备办司长李冶曾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给钱不如给政策,给政策不如给机会。”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能只靠设备制造企业,最关键的是用户,要改变国人不用国货的局面。

为推进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国家发改委重大装备办一直都在推行装备国产化与项目审批相捆绑的措施。相关政策提出,在铁路、石化、冶金等重大项目的招标中,一律不得歧视国产装备,国内有能力的要优先考虑国产装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一位高层说,尽管这些措施有很多争议,但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正是因为国家发改委掌握着重大项目投资的审批权,这种强势的措施才能够得到推行。

随后几年,被列入8号文件里的16大专项的编制工作和实施细则正进一步得到落实,随着政策面的到位和外部大环境的改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2008年,“大部制”改革背景下,国务院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为工信部主要职责之一。并成立指导、协调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主管司局——装备工业司,其职能为“承担通用机械、汽车、民用飞机、民用船舶、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的行业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此后,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和推动下,重大技术装备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9年2月4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5月12日正式通过并对外公布。《规划》是指导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全面提高重大装备技术水平,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需要,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新能源发电设备、高速动车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实现自主化。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所涉及的7大产业中,有5个产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或者核心为高端装备制造。文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表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2012年5月7日,工信部印发《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规划 》要求,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至此,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新布局几近完成。
“现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重大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对《装备制造》记者表示。

“镗轴直径320毫米的数控落地铣镗床、龙门跨度10米的五轴联动数控桥式龙门车铣复合机床等相继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产品领域打破国外垄断,LNG船建造实现零的突破,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成功承接了国际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已经从浅水走向深水;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等产品已投放市场并成熟运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和谐号再破世界铁路运营时速纪录,达到416.6公里。”张相木进一步指出。

“任何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技术都不能完全从原始创新开始,需要并能够引进的技术必须积极引进,关起门来谈创新不现实。但同时也要看到,一国的现代化不可能用钱从国外买来。装备中国工业的重任终究要由中国自己的装备工业来担纲!我们要抓住机遇,特别是要依托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以重大技术为突破口,带动装备制造业全面振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柳百成说。

目前,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已拉开大幕——美国提出回归制造业和“智慧地球”;英国着眼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构建英国未来”;欧盟宣布投资上千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

这样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态势预示着世界经济正在进入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奏。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产业革命从哪个领域兴起,都离不开装备“国产化”。

《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颁布30年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3_07_18_159186_s.shtml
来源:《装备制造》杂志 《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颁布30年(一):买不来一个装备制造强国

观察者    2013-07-18 12:31:54

30年前,在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林宗棠等老同志建议下,国务院于1983年7月12日颁布了《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又称“110号文件”)。同时,成立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在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在国务院各综合部门的支持下,组织了机械、电力、冶金、石化、铁道、交通、水利、纺织等10多个部门,对核电、三峡水利枢纽、大型火电、超高压输变电、大型露天矿、大型冶金、大型乙烯、大型化肥、大型煤化工、沙漠及海上石油钻采、北煤南运等重大工程所需关键设备进行攻关,拉开了跨部门大协作、共同搞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的序幕。

30年后,依托“三峡水电枢纽工程成套设备”的研制,我们从只能设计制造32万千瓦水电机组,到一跃而能全部国产化制造70万千瓦特大型水电机组,从只能担当三峡工程机组制造的“配角”,到成为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国内装备制造企业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依托“年产三十万吨乙烯成套设备”的研制,我们从三十万吨到百万吨乙烯,整个机组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安装、自主开车。国内装备制造企业成功打破国际巨擘技术垄断。年产千万吨级的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大型火力发电成套设备、超高压交流和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宝山钢铁总厂第二期工程成套设备等等项目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30年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0年来,“谁来装备中国”、“谁来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国产装备大游行”等一系列问题一直伴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在“买与干”、“国产化与自主化”、 “自主创新是馅饼还是陷阱”的博弈中,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负重前行。

制造强则中国强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常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是“国产化”的首次提出,也几乎可以说是一直困扰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时追问自己——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从1953到1957年,中国实施了第一个国民经济5年计划,这是新中国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要时期。其间,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军工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近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以“156项”为重点的工业项目建设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使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此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项目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目前中国许多重要装备制造企业的基础。比如哈电集团、一汽集团、沈阳机床、哈量、武重、洛拖、洛轴、西电集团、中信重工、中国一重、湘潭电机、中国北车(长春客车厂)、上海电气等。今天,他们都成为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主力军。

1960年7月,中苏关系破裂。此后,前苏联全面毁约停援,加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国家装备工业发展遭遇严重困难,中国高层决策依靠自己力量发展尖端技术,通过攻关和突破核心技术,自主研制先进装备。实际上,当时“国产化”的主要任务在于消化和吸收苏联技术,使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产业能够摆脱对苏联的技术依赖。

原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在《国事述忆》中表示,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经济工作开拓出一个新的局面,掀起了自50年代从苏联、东欧国家大规模引进技术装备之后,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高潮。这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对解决中国“国民经济中几个关键问题”,促进相关产业加快发展,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建立和发展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以至对后来的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合作与竞争,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率先开拓的作用。

这一时期我国的外汇储备比较多,发展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国家计委开始接连提出从国外进口先进的大型成套设备以武装我国工业的计划和方案。

1973年1月2日,国家计委提交《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对前一阶段和今后的对外引进项目做出了总结和统一规划,在今后三到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即“四三方案”,初步提出进口43亿美元的方案,即大化肥设备13套,大化纤设备4套,石油化工设备3套,综合采煤机组43 套,10个烷基苯厂,3个大电站,武钢一米七轧机,以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工厂等大型项目。

这次大规模技术引进,按可比黄金价格计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七八百亿美元。此时,“买一个现代化”与“干一个现代化”的博弈正式开始。

谁来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技术要更新、要赶超世界先进,有以下几条路可走:一是进口外国的机器、电子设备和其他高科技产品,这个方法很简单,但不保险;二是走国产化的道路,这相对来说要困难一些,但是是可行的;三是搞技术改造,这很困难;最后一条路就是闭门造车,完全靠自己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这在实践上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中国掀起了新的一轮国产化运动。

1983年某日,时任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的林宗棠与国务院领导一起出差。期间,林宗棠重点汇报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情况,内容之一就是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问题。当时重点建设工程所需的成套设备大部分依靠进口,为改变这个局面,林宗棠建议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并成立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

7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又称“110号文件”),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一方面要对现有企业有计划地积极地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要加快重点建设,用适合我国情况的先进技术装备武装新建和扩建的企业”。并特别强调“对这一工作稍有忽视,必将贻误大事”。

同时,成立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由李鹏、吕东、黄毅诚、周建男、高扬文、李东冶、 秦仲达、江泽民、 赵东宛、马捷、魏玉明、赵庆夫、陈锦华、林宗棠等同志组成。吕东任组长,李鹏任顾问,黄毅诚、周建男任副组长,并请沈鸿、徐弛为技术顾问。领导小组还可聘请若干专家担任技术顾问。 国务院责成领导小组全权处理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中出现的问题, 并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工作, 重大问题报请国务院决定。办事机构编制十五人,设在国家经委内,办公室主任由林宗棠兼任。

从“110号文件”出台开始,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就被再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110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研制重大技术装备进入新时期。
“此后,国家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都将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列入国家攻关项目,每年国家财政拨款6000万元左右用于重大技术装备的攻关。”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隋永滨回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机械行业直接参与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的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达150多个单位,不仅完成12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而且为国家200多个重大工程提供了成套设备,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事业的发展。

“110号文件”发布后,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贸合作、合作设计与自主创新、关键技术攻关等形式,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在技术、质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如哈尔滨、四川、上海电力装备制造基地的工艺装备水平和开发设计能力已基本具备了与国外大公司抗衡的条件。

12年后,伴随着中国政府机构的改革,国务院重大办也早已被撤销,其职能已归口国家经贸委。1998年2月12日,由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的“九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工作的规划方案”,成为了此后一段时间内党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该文件对此前国务院重大办的工作成绩进行了高度评价,表示“12个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项目的研制工作。已累计完成了50多个重大成套设备、1100多个重点课题的研制任务,确保了70多个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重点技改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通过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的研制和国产化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批能成套设计、成套制造、成套供货、成套服务的企业(集团),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骨干队伍”。

文件提出,“九五”期间要紧密结合“我国能源、交通、原材料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以及支柱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引进技术、合作设计、合作制造、吸收创新等形式”,组织并完成一批重大成套设备研制和国产化任务,逐步掌握其核心关键技术,“继续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形成批量生产和成套出口能力”。并选择了10项急需研制的重大成套设备和重大关键设备,确定为“九五”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项目,列入“九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规划。

这十项重大成套设备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套设备、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大型化肥成套设备、大型乙烯成套设备、薄板坯连铸连轧成套设备、浅海石油钻采和三次采油成套设备、60万千瓦超临界和空冷火电机组成套设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型煤炭海运船舶及港口装卸成套设备、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成套设备。

对于“九五装备规划”对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义,曾培炎的评价是“199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装备制造业支持的力度,并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推进自主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装备制造业水平”。

“国产化”新布局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该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第一条就明确提出: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个更重要政策文件的是,2006年6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明确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原则、任务和政策,是指导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文件。

提出了在清洁高效发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大型乙烯等化工成套设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及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大型煤炭设备、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和海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大型环保装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大断面岩石掘进机等大型施工机械、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新型纺织机械、新型农业装备、集成电路关键设备等电子工业装备、生物工程和医药生产专用设备、民用飞机及发动机等16个领域的重点突破计划。

并很有远见地提出了“加强电子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相互融合,以信息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的发展智能化装备的思想。

《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颁布30年
据此,中编办批准设立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由国家发改委管理,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工业组加挂“重大装备办”牌子。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落实国务院8号文件中提出的16大专项的实施。

原发展改革委重大装备办司长李冶曾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给钱不如给政策,给政策不如给机会。”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能只靠设备制造企业,最关键的是用户,要改变国人不用国货的局面。

为推进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国家发改委重大装备办一直都在推行装备国产化与项目审批相捆绑的措施。相关政策提出,在铁路、石化、冶金等重大项目的招标中,一律不得歧视国产装备,国内有能力的要优先考虑国产装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一位高层说,尽管这些措施有很多争议,但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正是因为国家发改委掌握着重大项目投资的审批权,这种强势的措施才能够得到推行。

随后几年,被列入8号文件里的16大专项的编制工作和实施细则正进一步得到落实,随着政策面的到位和外部大环境的改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2008年,“大部制”改革背景下,国务院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为工信部主要职责之一。并成立指导、协调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主管司局——装备工业司,其职能为“承担通用机械、汽车、民用飞机、民用船舶、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的行业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此后,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和推动下,重大技术装备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9年2月4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5月12日正式通过并对外公布。《规划》是指导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全面提高重大装备技术水平,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需要,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新能源发电设备、高速动车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实现自主化。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所涉及的7大产业中,有5个产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或者核心为高端装备制造。文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表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2012年5月7日,工信部印发《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规划 》要求,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至此,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新布局几近完成。
“现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重大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对《装备制造》记者表示。

“镗轴直径320毫米的数控落地铣镗床、龙门跨度10米的五轴联动数控桥式龙门车铣复合机床等相继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产品领域打破国外垄断,LNG船建造实现零的突破,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成功承接了国际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已经从浅水走向深水;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等产品已投放市场并成熟运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和谐号再破世界铁路运营时速纪录,达到416.6公里。”张相木进一步指出。

“任何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技术都不能完全从原始创新开始,需要并能够引进的技术必须积极引进,关起门来谈创新不现实。但同时也要看到,一国的现代化不可能用钱从国外买来。装备中国工业的重任终究要由中国自己的装备工业来担纲!我们要抓住机遇,特别是要依托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以重大技术为突破口,带动装备制造业全面振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柳百成说。

目前,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已拉开大幕——美国提出回归制造业和“智慧地球”;英国着眼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构建英国未来”;欧盟宣布投资上千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

这样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态势预示着世界经济正在进入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奏。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产业革命从哪个领域兴起,都离不开装备“国产化”。

《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颁布30年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3_07_18_159186_s.shtml
来源:《装备制造》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