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采用了外吹式襟翼增升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18:32:35


5月的兵工科技指出,泥轰的C-2采用了高效的外吹式襟翼增升技术,增升效果高于Y20,但仔细看图后,发现C-2发动机尾喷口距其机翼较远,且喷口后襟翼对应位置设有襟翼作动筒导流罩,对其是否采用采用吹气襟翼增升技术存在疑问,想听各位专家达人解读一下。








5月的兵工科技指出,泥轰的C-2采用了高效的外吹式襟翼增升技术,增升效果高于Y20,但仔细看图后,发现C-2发动机尾喷口距其机翼较远,且喷口后襟翼对应位置设有襟翼作动筒导流罩,对其是否采用采用吹气襟翼增升技术存在疑问,想听各位专家达人解读一下。

japan-air-self-defense-force-08-1201-Kawasaki-XC-2-RJNG-238076_img_960_2903.jpg (40.9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6 12:25 上传



1296215641_42538.jpg (79.62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6 12:26 上传






而且,我觉得中日运输机在机翼设计上所采用的的技术基本相似。










而且,我觉得中日运输机在机翼设计上所采用的的技术基本相似。

1296070361_41278.jpg (158.6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6 12:28 上传



1357977648_97298.jpg (76.71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6 12:28 上传



1366614467_86179.jpg (76.62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6 12:29 上传





民工科技的话你就表放在心上了,我记得那一期关于运20的错误多的一塌糊涂,其中竟然还说C-2起降能力和运20一致,尼玛这两款鸡鸡的起落架完全不一样啊。
可恶的发动机
拿张C17的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来了,人家的发动机和机翼几乎是一个平面...
难道是脚盆仿制我们的??
呵呵,吹吧!和C17的比比就知道了,这个C2的发动机悬臂明显比C17的更靠下,位置和Y20差不多!不会有比Y20更强的吹气效果~
我来自安徽 发表于 2013-7-6 13:02
拿张C17的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来了,人家的发动机和机翼几乎是一个平面...
嗯,日本这个是吹牛式襟翼!


吹气增升----发动机通常安装的水平位置都非常接近机翼,在起降过程中,迎角增大原本位于机翼下方的发动机短舱向前上方抬升至接近机翼前方的位置,短舱后行涡流在流经短舱之后会很快破裂成為紊流,这些破裂的涡流则可能刚好流经机翼上表面,对机翼上表面气流流场产生不利干扰,使得大迎角状态下机翼上表面的气流提前分离,降低机翼产生的升力。
解决方法,在发动机短舱侧边安装短舱涡流发生器,利用短舱涡流发生器产生的高能涡流为发动机短舱的涡流补充能量,以耦合方式夹持其向后流动,推迟大迎角状态下短舱后行涡流的破裂和机翼上表面气流的分离,保证了机翼升力不受损失,从而改善了飞机在起降状态的飞行品质。
所以是不是吹气,看有没有“小耳朵”(短舱扰流片)就知道,不过有的客机发动机位置接近机翼,也有“小耳朵”。

吹气增升----发动机通常安装的水平位置都非常接近机翼,在起降过程中,迎角增大原本位于机翼下方的发动机短舱向前上方抬升至接近机翼前方的位置,短舱后行涡流在流经短舱之后会很快破裂成為紊流,这些破裂的涡流则可能刚好流经机翼上表面,对机翼上表面气流流场产生不利干扰,使得大迎角状态下机翼上表面的气流提前分离,降低机翼产生的升力。
解决方法,在发动机短舱侧边安装短舱涡流发生器,利用短舱涡流发生器产生的高能涡流为发动机短舱的涡流补充能量,以耦合方式夹持其向后流动,推迟大迎角状态下短舱后行涡流的破裂和机翼上表面气流的分离,保证了机翼升力不受损失,从而改善了飞机在起降状态的飞行品质。
所以是不是吹气,看有没有“小耳朵”(短舱扰流片)就知道,不过有的客机发动机位置接近机翼,也有“小耳朵”。
看看讨论科普
2013-7-6 15:40 上传



老实说C2好好看
应当是没有,挂的位置根本就达不到。
为嘛老感觉C2很小呢
和C-2比,20漂亮多了。C-2怎么看都像东京的矮脚婆。
不过有的客机发动机位置接近机翼,也有“小耳朵”--------把话看完才反驳好不好

lju68811 发表于 2013-7-6 15:41
照您的说法,A380也采用了吹气襟翼技术。


-------对于波音747那样的大型飞机,发动机距离机翼的绝对距离相对较远,紊流仍然能够从机翼下表面流过,但对于空客A320和波音737这类发动机和机翼距离不够大的飞机,这些破裂的涡流则可能刚好流经机翼上表面,对机翼上表面气流流场产生不利干扰,使得大迎角状态下机翼上表面的气流提前分离,降低机翼产生的升力。如果没有补救措施,飞机就只能加大推力提高速度,以增加升力,确保起降安全性。但这样一来,不仅要耗费更多的燃油,而且飞机的起降距离也势必增加。
在波音767初期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求飞机具有更优良的大迎角状态下的稳定性,在过载条件下俯仰姿态调整的操纵杆力要保持在可接受水平。经过研究,设计人员发现,飞机在起降时的大迎角和低速度,外加下偏状态的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导致流经发动机短舱的气流流场发生紊乱,特别是在靠近机身的一侧,流场紊乱程度更為严重。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在发动机短舱上设计了涡流发生器,有效地改善了飞机的降落性能。------
A380情况估计类似。
很无奈要补充这句:通常吹气襟翼增升都有短舱扰流片,但有短舱扰流片不一定是吹气襟翼-。老爸一定有鸡鸡----------俗套了
lju68811 发表于 2013-7-6 15:41
照您的说法,A380也采用了吹气襟翼技术。


-------对于波音747那样的大型飞机,发动机距离机翼的绝对距离相对较远,紊流仍然能够从机翼下表面流过,但对于空客A320和波音737这类发动机和机翼距离不够大的飞机,这些破裂的涡流则可能刚好流经机翼上表面,对机翼上表面气流流场产生不利干扰,使得大迎角状态下机翼上表面的气流提前分离,降低机翼产生的升力。如果没有补救措施,飞机就只能加大推力提高速度,以增加升力,确保起降安全性。但这样一来,不仅要耗费更多的燃油,而且飞机的起降距离也势必增加。
在波音767初期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求飞机具有更优良的大迎角状态下的稳定性,在过载条件下俯仰姿态调整的操纵杆力要保持在可接受水平。经过研究,设计人员发现,飞机在起降时的大迎角和低速度,外加下偏状态的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导致流经发动机短舱的气流流场发生紊乱,特别是在靠近机身的一侧,流场紊乱程度更為严重。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在发动机短舱上设计了涡流发生器,有效地改善了飞机的降落性能。------
A380情况估计类似。
很无奈要补充这句:通常吹气襟翼增升都有短舱扰流片,但有短舱扰流片不一定是吹气襟翼-。老爸一定有鸡鸡----------俗套了
你如果纠结的话,那上单翼下挂发动机后面有襟翼遮挡的都可以算是吹气襟翼……
都很难看。
c2感觉不伦不类来自: Android客户端
fly724230187 发表于 2013-7-6 15:52
为嘛老感觉C2很小呢
因为发动机好大。
外吹式襟翼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襟翼的下表面是不涂漆的,因为有发动机的高温气流冲击。所以C2不是。
脚盆的C2的发动机好啊,看起来没有增升,可以对比C17
Y20的发动机真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