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日两国在大洋上的较量 明基文化《较量》杂志供中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21:12:02
专题:中日两国在大洋上的较量 明基文化《较量》杂志供中华网特稿


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历程
  
  从历史上长期的大陆思想禁锢中走出的中国,现在正在将注意力向海洋转移,并以其迅猛的势头频繁地开展海上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在东亚的海上影响力。
  
  另一方面,在东海的海域管辖权尚未确定的情况下,日中都加快了资源开发的速度,加之今天的日本,对其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罪行的回避、否认态度,国内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都导致了两国之间民族主义矛盾日益显著。资源竞争、民族矛盾,都潜伏在两国海军军事实力逐渐增强的前提下,导致新一轮地区军备竞赛或者引发偶发性军事冲突的隐患。
  
  本文就此以中日两国的海上综合实力现状对比剖析,对决定未来东太平洋命运的大国间的关系前景作以展望。

中日海洋之争

  海 权

  公元630年(唐贞观四年)日本开始向唐朝派遣使节,自公元630年到894年间,日本共任命过20次遣唐使。

  1592年4月13日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妄图实现他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的野心。

  1894年8月1日 日本对中国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

  1895年4月17日 中国战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日本下关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900年8月14日 由日本等组成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至1932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

  1937年7月7日 日军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展开了全面抗战。

  1937年9月5日 日本海军发表封锁全中国沿岸宣言。

  1937年12月13日 日军侵占南京,在南京进行大屠杀,被杀害者达三十万人之多。

  1945年9月2日 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月22日,邓小平副总理访日,23日,中日交换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

  1998年11月25日,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日本,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2004年的12月中旬也就是距二战胜利60周年仅有数天时,日本政府决定将在2006年后不再批准新的向中国提供无偿资金合作项目(2003年为52亿日元,全球排名第九)。10日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通过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在这份十年来第一次彻底修改的防卫大纲中,日本第一次把中国视为威胁。日本国内种种迹象表明,某些势力正在努力颠覆日本战后树立的国家观念,重新回归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军国主义传统。日本政治风向的变化不能不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疑虑。可以说,日本对华援助的政治象征意义和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价值观远远大于对华援助的经济含义。另外把与之有极为密切的经济联系的中国当作威胁为自卫队发展寻找借口的行径,更是充分暴露了日本的军事野心。正因为如此,日本政府的决策,有可能会给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本次选译的几篇反映日中海上力量对比的文章,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虽然文章中能看得出日本人一贯的狭隘与偏见,但也反映出日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普遍看法与基本心理,相信读者朋友能够批判鉴别,姑且作为一次“参考消息”吧。

  向海洋进军——中国的海洋战略发展历程

  ● 竹田 纯一 张 坤 译

  从历史上长期的大陆思想禁锢中走出的中国,现在正在将注意力向海洋转移,并以其迅猛的势头频繁地开展海上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在东亚的海上影响力。

  近十年,中国GDP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7%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海运、造船、水产、旅游、资源开发、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广泛领域的实力都得到了增强。海洋监控和海难救助等管理体系业已完善。

  另一方面,在东海的海域管辖权尚未确定的情况下,日中都加快了资源开发的速度,加之今天的日本,对其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罪行的回避、否认态度,国内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都导致了两国之间民族主义矛盾日益显著。资源竞争、民族矛盾,都潜伏在两国海军军事实力逐渐增强的前提下,导致新一轮地区军备竞赛或者引发偶发性军事冲突的隐患。

  中国和日本彼此间将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战略挑战,双方能否达成信任、构建新的合作关系,都将是未来两国关系走向的焦点所在。本文就此以中日两国的海上综合实力现状对比剖析,对决定未来东太平洋命运的大国间的关系前景作以展望。

  回归的海洋梦想——从纪念郑和谈起

  2005年是中国明朝郑和组织远洋航海600周年。郑和是明朝的回族宦官,从永乐帝朱棣恩准,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间,由他组织了七次极具规模的南下远洋航海。

  他的航迹自东南亚到印度洋、波斯湾、非洲东海岸遍及30多个国家。郑和的船队由200多支船组成,他把这些“宝船”携带的陶瓷和丝绸送给当地的统治者,作为代价要求他们向明朝朝贡。这种以明朝皇帝为中心向海外推广“华夷秩序”的活动,创造了中国在海上活动最辉煌的时代。
但是当时明朝的儒派认为远洋航海是一种浪费,随着这种力量的逐渐增强,明朝转而采取禁海政策闭关锁国。到了清朝,这种政策更是变本加厉。结果遭到了海外列强的海上入侵,最终沦为了半殖民地。郑和提出的“财富取于海,危患亦来于海”的观点,得到了历史的验证。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从2004年起到2005年7月,中国的海军训练舰“郑和号”欣然担当了溯长江、访旧都南京活动的先遣。为踏寻郑和的航迹,仿照古代帆船建造的“绿眉毛”号从江苏太仓市出发将进行为期一年的航海纪念活动。
基于中华思想中的复兴意识,在今天的中国存在着一种重塑海洋地位、洗刷历史耻辱的强烈的民族爱国主义情绪。这种情绪通过对海军力量的重视、对主权和统一的坚定主张以及对步入“海洋强国”的愿望中都得到了明显反映。正如国家海洋局王曙光局长,在2004年7月,国家海洋局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建设海洋强国是近代饱尝屈辱的中华儿女的崇高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素之一”。这个讲话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民族心态!
  2005年,将有很多诸如海洋博览会等国家级的纪念活动,这也是中国方面弘扬爱国主义和树立海洋意识的宝贵时机。

  国家海上力量的构成要素

  Sea power在汉语中是指“海上力量”,根据上下文可以翻译成“海权”或“海洋大国”等等。是指与海洋相关的范畴及非常广泛的综合力量。
那么,中国所重视的海上力量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呢?中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的杨金森研究员以《海上权力史论》为基础,在题为《国家海上力量建设》的论文中分八个方面提出了三十项指标。简单介绍如下:

  * 国家战略(民族的海洋意识,政府的海洋政策)

  * 资源(海岸线延伸,海域面积,资源)

  * 自然力(水文,海洋气象,海底地形)

  * 科技能力(船舶,技术研究人员,测量仪器)

  * 支援能力(环境保护,海况预报,信息提供)

  * 经济活动能力(产业种类,设备能力,就业人数)

  * 军事能力(海军力量,运输能力,动员能力)

  * 政府调控能力(法律,工作人员,管理机构)

  对于上述观点的权威性,本文不能全面地进行讨论,仅以围绕中日海上竞争的相关内容为中心,先回顾一下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轨迹并尝试着整理出一些思考方向。

  “向海洋进军”——新的国家战略

  由于冷战时期美苏的封锁和国内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被压制在大陆上,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在海洋战略领域上无所作为。

  早在建国前毛泽东主席就强调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设自己的空军和海军。”但是在当时人民解放军没有大型的舰艇,造船技术水平低下,海洋专业人才短缺,没有能力渡过台湾海峡彻底统一中国。所谓的海军只不过是由缴获的一些破旧舰艇和沿海部队组成的海防力量。而具备外海作战能力的051型(旅大级)驱逐舰首舰济南号(满载排水量3,670吨)竣工已经是1971年以后的事了。

  在对苏一边倒的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运输主要通过西伯利亚的铁路,所以当时对海洋的关注很少。但是随着中苏矛盾的加深,毛泽东转变思路往海上寻求出路。在1959年的内部讲话中他指出必须造大量的船,建设海上铁路,建成强大的海上供给、战斗力。

  1961年成立了国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COSCO),开始在西方探索远洋航线。1960年第一艘国产万吨远洋货轮东风号(17,000吨)在江南造船厂竣工。1962年大连造船厂建造的远洋货轮跃进号(22,100吨)仍然采用了苏联设计。不幸的是,这艘船在第二年驶往日本九州的门司港的途中触礁沉没。

  1964年,又成立了国务院直属的国家海洋局。组建了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后,1965年综合考察船实践号(3,167吨)竣工,1972年大型考察船向阳红05号(13,650吨)竣工。国务院地质部石油探测船勘探1号、中国科学院的物理考察船科学1号也是在同时期建造的。时至今日,已经初步打下了海洋考察能力的基础。

  1968年,根据ECAFE(联合国远东经济发展委员会)的调查,在东海可能储有大量石油资源的推测终于得到了证实。钓鱼岛突然成了焦点,中国从1971年开始行使对它的主权。

  1973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围绕专属经济区展开了激烈讨论。日本追随美国重视“公海自由”原则,所以对此不太关心,中国则代表第三世界坚持主张扩大本国的管辖水域。

  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海军开始了实际意义上的进军南海的行动。在《旧金山条约》(1951年)签字之际,日本失去了对已占领长达20年之久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控制。周边各国纷纷主张自己的主权,中国也于同年8月发表声明,指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一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在西沙群岛中实际上由中国控制的只是宣德群岛(包括最大的永乐岛),而永乐群岛是由当时的南越政权控制的。
1974年,中国的猎潜艇部队在永乐群岛击败了南越的驱逐舰,陆军部队登陆。根据前一年签定的《巴黎和约》美军从南越最终撤军。中国就是这样巧妙的利用了这一力量真空从而完全恢复了整个西沙群岛的主权。
中国海军在永兴岛设立了“西沙水警区”,强化了对34个岛屿的防御。建成了2,500米的飞机跑道,从2001年开始配备通讯女兵,同时设立了海南省西沙工作委员会作为当地的行政机构。

  跨入世界造船三强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复出后,改革开放的中国才真正地再次开始自己的海洋战略。从蓬勃发展起来的造船业,就可以对新时期的中国海洋战略略见一斑。

  “我们造船工业要打进国际市场。我们造的船会比日本便宜,我们的劳动力便宜,一定可以竞争过 ……”这是邓小平大胆而直率的语言(1978年)。中国造船业就是以改革引进竞争和吸引国外资本、技术这两点起步的。1982年几家国营造船厂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CSSC)。

  中国实行“军转民”、“走出去”的战略使中国造船业迎来了“第二次创业期”。1995年以后中国的造船量仅次于日本和韩国保持世界第3位,打破了世界造船业的格局。

  为了在造船业中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9年CSSC再度分立成以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为中心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新CSSC)和以大连、天津等北方城市为中心的中国船舶重工业集团公司(CSIC)两个集团,以图增强竞争力。

  根据第十个五年计划,为了实现在2010年建成与日韩并驾齐驱的造船强国的目标,推进新造船基地规模的扩大,已经建成了与日本等同的外资造船厂。现在已经有能力建造超级油轮VICC等。

  除了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技术人员,中国的优势还在于“国轮国造”的政策产生的国内需求。几年以前开始引进液化天然气船(LNG),但很快这种高技术的LNG就全部国产化,并开始出口,这也是当前的指导方针。

  不过也存在着,高技术船只的建造技术水平不足和信息化缓慢、结构性生产力低下、财政赤字等问题。所以中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路还很长,日韩中三足鼎立的局面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海运方面,中国也采取“国货国运”的政策(本国的货物由本国的船只运输),但是随着商船队伍的壮大,有必要实现船只的大型化和专门化,这一点仅靠本国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给日本的海运业带来了商机,可以预测这种良性局面还会持续下去。中国现在正对长江等运输需求大的航路进行深水化改造和港口改建。
  能源短缺问题

  从80年代开始,中国对近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逐渐引入国外资金积极进行开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就是作为这样一个对外合作的窗口设立的。在渤海、海南岛周边的莺歌海、北部湾,与日法美等国的企业开始了共同开发。截止到1982年在与日本石油公司进行合作开发的渤海合同矿区内已经成功挖掘出了十口油井.
在东海从80年代末开始正式进行勘探试钻。继1983年确认平湖1号油井自喷以后,又发现了龙井、东海、天外天、残雪、断桥等多个具有商业价值的油气田。勘探试钻任务由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担当。新起用了物理探测船海洋1号、海洋2号、钻井平台勘探1号、勘探2号、勘探3号、驳船钻井船滨海1号。

  另一方面,1992年中国制定了《领海法》,除了台湾、澎湖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外,还明确表明钓鱼岛为中国的领土。同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将维护海洋权益与国家统一、领海防御并列作为海军三大任务加以强调。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能源需求逐渐增大,从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纯石油进口国。去年的石油进口量突破9,000万吨,进口依赖率超过40%。预计2020年进口超5亿吨,进口依赖率超过70%。虽然中国已经开始了对西北塔里木油田的开发,但是要实现产业化还需要十年的时间。所以在海外投资开发油田的同时中国也开始重视对周边海域的资源开发。

  中国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面积是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预计埋藏有250亿到350亿吨石油天然气资源,相于中国全部资源储存量的10%。到去年为止,共有25个海上油气田在作业,年产量达2,000万吨。

  基于对未来发展的考虑以及在战略伙伴国家间利益互换的价值体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海洋”(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这样的说法被提了出来。

  中国共产党第16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行动方针,加快了海洋开发的进程。但是在中国国内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与高风险的海洋开发相比,应该把事关国内政治秩序安定和民族团结的西部大开发放在优先地位。
    中国在7 0年代恢复对西沙群岛的完全控制权后又于1988年开始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南沙群岛由230多个岛屿构成。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驻有军队,与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的管辖水域有重合。中国对这些岛屿展开行使主权的行动有些迟缓。1983年向阳红05号才开始进行海洋考察。

  随后1988年3月,11艘军舰抵达南沙群岛北部的永暑礁建立了海洋观测所。在附近的赤瓜礁,越南首先向中国开炮,中国舰队进行了还击,击沉越南登陆舰三艘。南海舰队榆林基地(海南岛)参谋长陈伟文少将以江南(065)型护卫舰南充号 (满载排水量1,600吨)为旗舰指挥了这场战斗。

  邓小平在1979年时说:我们的战略是近海战。——近海就是太平洋北部,再南也不去,不到印度洋,不到地中海,不到大西洋(划线部分是最近披露的内部资料)。

  这一“近海防御”至今仍是中国海军一贯坚持的战略,在赤瓜礁海战中江东(053K)型护卫舰鹰潭号(满载排水量1,500吨)和江湖1(053H1) 型护卫舰湘潭号(满载排水量1,702吨)2艘2代护卫舰都参加了战斗,这些在随后都得到了证实。和西沙海战相比,此时的中国海军实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中国拥有的六个岛屿,是控制、联系东亚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海上要隘,所以中国在这里加强了岩礁,构筑了永久的防御工事。随着美苏冷战格局瓦解,中国在南沙海域矿区内的考察权给了美国的石油企业。
  在渤海开展的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活动中,中日之间的合作开发可以说是建立起了有效的合作机制,但钓鱼岛问题的解决依然困难重重。

  关于日中之间的渔业问题,根据2000年生效的新渔业协定,两国的渔船可以在对方的海域内作业。现在中国已经成了日本水产品进口的第一大国。

  2001年针对在东海的海洋考察活动中日成立了“相互事前通知机构”。但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开始在西之岛、冲鸟岛、南大东岛等太平洋地区进行海洋考察。其中有情报搜集舰海冰723号(满载排水量4,420吨)和测量舰南调411号等军舰参与。根据日方资料表明,中国对装备了美军核潜艇的岛屿基地相当重视。而且近几次中国潜艇浮航通过日本南部大隅海峡已得到证实,中国在其周边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引起了周边尤其是美日军方的关注。

  日本政府在2004年8月份召开了相关省厅参加的联席会议,针对大陆架界限延伸和日中之间管辖水域的划定问题,日本政府方面制定了应对方针。制定了日本的最新国家海洋战略,尤其将对中国外交中的海洋问题提升到了优先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海外战略资源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对南极和深海矿物资源开采的关注和参与的呼声也会越来越强烈。在这种需求上中国有着与日本相似的发展结构。在日本国内,一些人士提出了共同开发双赢获利的见解,而作为一直强调主权的我们,在短期内不能解决纠纷的前提下,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以缓解资源储备不足所带来的危机隐患才是重中之重。专题:中日两国在大洋上的较量 明基文化《较量》杂志供中华网特稿


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历程
  
  从历史上长期的大陆思想禁锢中走出的中国,现在正在将注意力向海洋转移,并以其迅猛的势头频繁地开展海上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在东亚的海上影响力。
  
  另一方面,在东海的海域管辖权尚未确定的情况下,日中都加快了资源开发的速度,加之今天的日本,对其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罪行的回避、否认态度,国内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都导致了两国之间民族主义矛盾日益显著。资源竞争、民族矛盾,都潜伏在两国海军军事实力逐渐增强的前提下,导致新一轮地区军备竞赛或者引发偶发性军事冲突的隐患。
  
  本文就此以中日两国的海上综合实力现状对比剖析,对决定未来东太平洋命运的大国间的关系前景作以展望。

中日海洋之争

  海 权

  公元630年(唐贞观四年)日本开始向唐朝派遣使节,自公元630年到894年间,日本共任命过20次遣唐使。

  1592年4月13日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妄图实现他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的野心。

  1894年8月1日 日本对中国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

  1895年4月17日 中国战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日本下关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900年8月14日 由日本等组成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至1932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

  1937年7月7日 日军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展开了全面抗战。

  1937年9月5日 日本海军发表封锁全中国沿岸宣言。

  1937年12月13日 日军侵占南京,在南京进行大屠杀,被杀害者达三十万人之多。

  1945年9月2日 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月22日,邓小平副总理访日,23日,中日交换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

  1998年11月25日,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日本,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2004年的12月中旬也就是距二战胜利60周年仅有数天时,日本政府决定将在2006年后不再批准新的向中国提供无偿资金合作项目(2003年为52亿日元,全球排名第九)。10日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通过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在这份十年来第一次彻底修改的防卫大纲中,日本第一次把中国视为威胁。日本国内种种迹象表明,某些势力正在努力颠覆日本战后树立的国家观念,重新回归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军国主义传统。日本政治风向的变化不能不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疑虑。可以说,日本对华援助的政治象征意义和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价值观远远大于对华援助的经济含义。另外把与之有极为密切的经济联系的中国当作威胁为自卫队发展寻找借口的行径,更是充分暴露了日本的军事野心。正因为如此,日本政府的决策,有可能会给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本次选译的几篇反映日中海上力量对比的文章,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虽然文章中能看得出日本人一贯的狭隘与偏见,但也反映出日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普遍看法与基本心理,相信读者朋友能够批判鉴别,姑且作为一次“参考消息”吧。

  向海洋进军——中国的海洋战略发展历程

  ● 竹田 纯一 张 坤 译

  从历史上长期的大陆思想禁锢中走出的中国,现在正在将注意力向海洋转移,并以其迅猛的势头频繁地开展海上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在东亚的海上影响力。

  近十年,中国GDP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7%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海运、造船、水产、旅游、资源开发、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广泛领域的实力都得到了增强。海洋监控和海难救助等管理体系业已完善。

  另一方面,在东海的海域管辖权尚未确定的情况下,日中都加快了资源开发的速度,加之今天的日本,对其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罪行的回避、否认态度,国内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都导致了两国之间民族主义矛盾日益显著。资源竞争、民族矛盾,都潜伏在两国海军军事实力逐渐增强的前提下,导致新一轮地区军备竞赛或者引发偶发性军事冲突的隐患。

  中国和日本彼此间将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战略挑战,双方能否达成信任、构建新的合作关系,都将是未来两国关系走向的焦点所在。本文就此以中日两国的海上综合实力现状对比剖析,对决定未来东太平洋命运的大国间的关系前景作以展望。

  回归的海洋梦想——从纪念郑和谈起

  2005年是中国明朝郑和组织远洋航海600周年。郑和是明朝的回族宦官,从永乐帝朱棣恩准,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间,由他组织了七次极具规模的南下远洋航海。

  他的航迹自东南亚到印度洋、波斯湾、非洲东海岸遍及30多个国家。郑和的船队由200多支船组成,他把这些“宝船”携带的陶瓷和丝绸送给当地的统治者,作为代价要求他们向明朝朝贡。这种以明朝皇帝为中心向海外推广“华夷秩序”的活动,创造了中国在海上活动最辉煌的时代。
但是当时明朝的儒派认为远洋航海是一种浪费,随着这种力量的逐渐增强,明朝转而采取禁海政策闭关锁国。到了清朝,这种政策更是变本加厉。结果遭到了海外列强的海上入侵,最终沦为了半殖民地。郑和提出的“财富取于海,危患亦来于海”的观点,得到了历史的验证。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从2004年起到2005年7月,中国的海军训练舰“郑和号”欣然担当了溯长江、访旧都南京活动的先遣。为踏寻郑和的航迹,仿照古代帆船建造的“绿眉毛”号从江苏太仓市出发将进行为期一年的航海纪念活动。
基于中华思想中的复兴意识,在今天的中国存在着一种重塑海洋地位、洗刷历史耻辱的强烈的民族爱国主义情绪。这种情绪通过对海军力量的重视、对主权和统一的坚定主张以及对步入“海洋强国”的愿望中都得到了明显反映。正如国家海洋局王曙光局长,在2004年7月,国家海洋局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建设海洋强国是近代饱尝屈辱的中华儿女的崇高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素之一”。这个讲话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民族心态!
  2005年,将有很多诸如海洋博览会等国家级的纪念活动,这也是中国方面弘扬爱国主义和树立海洋意识的宝贵时机。

  国家海上力量的构成要素

  Sea power在汉语中是指“海上力量”,根据上下文可以翻译成“海权”或“海洋大国”等等。是指与海洋相关的范畴及非常广泛的综合力量。
那么,中国所重视的海上力量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呢?中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的杨金森研究员以《海上权力史论》为基础,在题为《国家海上力量建设》的论文中分八个方面提出了三十项指标。简单介绍如下:

  * 国家战略(民族的海洋意识,政府的海洋政策)

  * 资源(海岸线延伸,海域面积,资源)

  * 自然力(水文,海洋气象,海底地形)

  * 科技能力(船舶,技术研究人员,测量仪器)

  * 支援能力(环境保护,海况预报,信息提供)

  * 经济活动能力(产业种类,设备能力,就业人数)

  * 军事能力(海军力量,运输能力,动员能力)

  * 政府调控能力(法律,工作人员,管理机构)

  对于上述观点的权威性,本文不能全面地进行讨论,仅以围绕中日海上竞争的相关内容为中心,先回顾一下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轨迹并尝试着整理出一些思考方向。

  “向海洋进军”——新的国家战略

  由于冷战时期美苏的封锁和国内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被压制在大陆上,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在海洋战略领域上无所作为。

  早在建国前毛泽东主席就强调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设自己的空军和海军。”但是在当时人民解放军没有大型的舰艇,造船技术水平低下,海洋专业人才短缺,没有能力渡过台湾海峡彻底统一中国。所谓的海军只不过是由缴获的一些破旧舰艇和沿海部队组成的海防力量。而具备外海作战能力的051型(旅大级)驱逐舰首舰济南号(满载排水量3,670吨)竣工已经是1971年以后的事了。

  在对苏一边倒的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运输主要通过西伯利亚的铁路,所以当时对海洋的关注很少。但是随着中苏矛盾的加深,毛泽东转变思路往海上寻求出路。在1959年的内部讲话中他指出必须造大量的船,建设海上铁路,建成强大的海上供给、战斗力。

  1961年成立了国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COSCO),开始在西方探索远洋航线。1960年第一艘国产万吨远洋货轮东风号(17,000吨)在江南造船厂竣工。1962年大连造船厂建造的远洋货轮跃进号(22,100吨)仍然采用了苏联设计。不幸的是,这艘船在第二年驶往日本九州的门司港的途中触礁沉没。

  1964年,又成立了国务院直属的国家海洋局。组建了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后,1965年综合考察船实践号(3,167吨)竣工,1972年大型考察船向阳红05号(13,650吨)竣工。国务院地质部石油探测船勘探1号、中国科学院的物理考察船科学1号也是在同时期建造的。时至今日,已经初步打下了海洋考察能力的基础。

  1968年,根据ECAFE(联合国远东经济发展委员会)的调查,在东海可能储有大量石油资源的推测终于得到了证实。钓鱼岛突然成了焦点,中国从1971年开始行使对它的主权。

  1973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围绕专属经济区展开了激烈讨论。日本追随美国重视“公海自由”原则,所以对此不太关心,中国则代表第三世界坚持主张扩大本国的管辖水域。

  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海军开始了实际意义上的进军南海的行动。在《旧金山条约》(1951年)签字之际,日本失去了对已占领长达20年之久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控制。周边各国纷纷主张自己的主权,中国也于同年8月发表声明,指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一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在西沙群岛中实际上由中国控制的只是宣德群岛(包括最大的永乐岛),而永乐群岛是由当时的南越政权控制的。
1974年,中国的猎潜艇部队在永乐群岛击败了南越的驱逐舰,陆军部队登陆。根据前一年签定的《巴黎和约》美军从南越最终撤军。中国就是这样巧妙的利用了这一力量真空从而完全恢复了整个西沙群岛的主权。
中国海军在永兴岛设立了“西沙水警区”,强化了对34个岛屿的防御。建成了2,500米的飞机跑道,从2001年开始配备通讯女兵,同时设立了海南省西沙工作委员会作为当地的行政机构。

  跨入世界造船三强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复出后,改革开放的中国才真正地再次开始自己的海洋战略。从蓬勃发展起来的造船业,就可以对新时期的中国海洋战略略见一斑。

  “我们造船工业要打进国际市场。我们造的船会比日本便宜,我们的劳动力便宜,一定可以竞争过 ……”这是邓小平大胆而直率的语言(1978年)。中国造船业就是以改革引进竞争和吸引国外资本、技术这两点起步的。1982年几家国营造船厂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CSSC)。

  中国实行“军转民”、“走出去”的战略使中国造船业迎来了“第二次创业期”。1995年以后中国的造船量仅次于日本和韩国保持世界第3位,打破了世界造船业的格局。

  为了在造船业中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9年CSSC再度分立成以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为中心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新CSSC)和以大连、天津等北方城市为中心的中国船舶重工业集团公司(CSIC)两个集团,以图增强竞争力。

  根据第十个五年计划,为了实现在2010年建成与日韩并驾齐驱的造船强国的目标,推进新造船基地规模的扩大,已经建成了与日本等同的外资造船厂。现在已经有能力建造超级油轮VICC等。

  除了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技术人员,中国的优势还在于“国轮国造”的政策产生的国内需求。几年以前开始引进液化天然气船(LNG),但很快这种高技术的LNG就全部国产化,并开始出口,这也是当前的指导方针。

  不过也存在着,高技术船只的建造技术水平不足和信息化缓慢、结构性生产力低下、财政赤字等问题。所以中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路还很长,日韩中三足鼎立的局面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海运方面,中国也采取“国货国运”的政策(本国的货物由本国的船只运输),但是随着商船队伍的壮大,有必要实现船只的大型化和专门化,这一点仅靠本国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给日本的海运业带来了商机,可以预测这种良性局面还会持续下去。中国现在正对长江等运输需求大的航路进行深水化改造和港口改建。
  能源短缺问题

  从80年代开始,中国对近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逐渐引入国外资金积极进行开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就是作为这样一个对外合作的窗口设立的。在渤海、海南岛周边的莺歌海、北部湾,与日法美等国的企业开始了共同开发。截止到1982年在与日本石油公司进行合作开发的渤海合同矿区内已经成功挖掘出了十口油井.
在东海从80年代末开始正式进行勘探试钻。继1983年确认平湖1号油井自喷以后,又发现了龙井、东海、天外天、残雪、断桥等多个具有商业价值的油气田。勘探试钻任务由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担当。新起用了物理探测船海洋1号、海洋2号、钻井平台勘探1号、勘探2号、勘探3号、驳船钻井船滨海1号。

  另一方面,1992年中国制定了《领海法》,除了台湾、澎湖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外,还明确表明钓鱼岛为中国的领土。同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将维护海洋权益与国家统一、领海防御并列作为海军三大任务加以强调。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能源需求逐渐增大,从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纯石油进口国。去年的石油进口量突破9,000万吨,进口依赖率超过40%。预计2020年进口超5亿吨,进口依赖率超过70%。虽然中国已经开始了对西北塔里木油田的开发,但是要实现产业化还需要十年的时间。所以在海外投资开发油田的同时中国也开始重视对周边海域的资源开发。

  中国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面积是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预计埋藏有250亿到350亿吨石油天然气资源,相于中国全部资源储存量的10%。到去年为止,共有25个海上油气田在作业,年产量达2,000万吨。

  基于对未来发展的考虑以及在战略伙伴国家间利益互换的价值体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海洋”(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这样的说法被提了出来。

  中国共产党第16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行动方针,加快了海洋开发的进程。但是在中国国内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与高风险的海洋开发相比,应该把事关国内政治秩序安定和民族团结的西部大开发放在优先地位。
    中国在7 0年代恢复对西沙群岛的完全控制权后又于1988年开始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南沙群岛由230多个岛屿构成。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驻有军队,与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的管辖水域有重合。中国对这些岛屿展开行使主权的行动有些迟缓。1983年向阳红05号才开始进行海洋考察。

  随后1988年3月,11艘军舰抵达南沙群岛北部的永暑礁建立了海洋观测所。在附近的赤瓜礁,越南首先向中国开炮,中国舰队进行了还击,击沉越南登陆舰三艘。南海舰队榆林基地(海南岛)参谋长陈伟文少将以江南(065)型护卫舰南充号 (满载排水量1,600吨)为旗舰指挥了这场战斗。

  邓小平在1979年时说:我们的战略是近海战。——近海就是太平洋北部,再南也不去,不到印度洋,不到地中海,不到大西洋(划线部分是最近披露的内部资料)。

  这一“近海防御”至今仍是中国海军一贯坚持的战略,在赤瓜礁海战中江东(053K)型护卫舰鹰潭号(满载排水量1,500吨)和江湖1(053H1) 型护卫舰湘潭号(满载排水量1,702吨)2艘2代护卫舰都参加了战斗,这些在随后都得到了证实。和西沙海战相比,此时的中国海军实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中国拥有的六个岛屿,是控制、联系东亚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海上要隘,所以中国在这里加强了岩礁,构筑了永久的防御工事。随着美苏冷战格局瓦解,中国在南沙海域矿区内的考察权给了美国的石油企业。
  在渤海开展的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活动中,中日之间的合作开发可以说是建立起了有效的合作机制,但钓鱼岛问题的解决依然困难重重。

  关于日中之间的渔业问题,根据2000年生效的新渔业协定,两国的渔船可以在对方的海域内作业。现在中国已经成了日本水产品进口的第一大国。

  2001年针对在东海的海洋考察活动中日成立了“相互事前通知机构”。但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开始在西之岛、冲鸟岛、南大东岛等太平洋地区进行海洋考察。其中有情报搜集舰海冰723号(满载排水量4,420吨)和测量舰南调411号等军舰参与。根据日方资料表明,中国对装备了美军核潜艇的岛屿基地相当重视。而且近几次中国潜艇浮航通过日本南部大隅海峡已得到证实,中国在其周边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引起了周边尤其是美日军方的关注。

  日本政府在2004年8月份召开了相关省厅参加的联席会议,针对大陆架界限延伸和日中之间管辖水域的划定问题,日本政府方面制定了应对方针。制定了日本的最新国家海洋战略,尤其将对中国外交中的海洋问题提升到了优先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海外战略资源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对南极和深海矿物资源开采的关注和参与的呼声也会越来越强烈。在这种需求上中国有着与日本相似的发展结构。在日本国内,一些人士提出了共同开发双赢获利的见解,而作为一直强调主权的我们,在短期内不能解决纠纷的前提下,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以缓解资源储备不足所带来的危机隐患才是重中之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 19:28:12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 19:43:05编辑过]
中国的崛起——中日造船产业对比
  
  在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造船业里,日本成为世界造船业的霸主。但是从80年代开始,韩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并与日本争夺第一把交椅。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上升势头更为凶猛,急速的增加造船设备,并制定了2020年左右称霸世界造船业的计划。

    在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造船业里,日本成为世界造船业的霸主。但是从80年代开始,韩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并与日本争夺第一把交椅。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上升势头更为凶猛,急速的增加造船设备,并制定了2020年左右称霸世界造船业的计划。

  中日造船业的发展

  世界造船业在1975年曾达到新造船竣工量为历史最大值的34.2百万吨,之后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而长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然而,1985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海上货流量增加,为适应对各种船舶需求的增长,世界新造船竣工量从1989年开始增长,2003年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值约39.8百万吨,并打破了1975年的竣工记录。

  1956年以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造船业的造船量占世界份额的一半左右,在技术和生产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保持着造船王国的地位。 在此期间,面对1975年之后造船需求的锐减,为应对长期的不景气,日本大幅度地削减造船设备能力和从业人员。1985年之后,由于造船需求的增长,在精简人员的同时增加了社外工(转包工并派到总公司的员工),促进生产的合理化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造船竣工量。
  


  然而,90年代随着韩国造船实力的增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国内大型的兼营造船厂的国内造船份额减少,日本进行了造船业的结构变革,组合造船企业数(约6家),使生产更加合理化,另一方面中小型造船厂(15家)也不断发展扩大市场份额。现在,虽然日本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确保与韩国可抗争的造船产量,但是由于韩国和中国的造船设备能力的增加和船价价位的低廉,造船业的竞争不断激烈化,日本造船业的市场份额也逐年递减。

  同时,中国关注着韩国造船业的发展,为振兴作为出口产业的造船业举国大力支持造船业,并从90年代开始积极推进造船厂的大型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从过去一直到80年代,中国造船业的对象一直是以国内的内航船舶为主体,造船生产量小,甚至没有以100吨以上的商船为对象的劳德船级统计记录。原因在于,造船厂家多但生产规模小,能够生产大型船只的厂家很少,生产技术也没有得到外国船主的认同,缺乏接受出口定单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中国在90年代积极地推进国营造船厂的设备加强和现代化,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资金实现生产设备的大型化和合理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在95年之后,致力于船舶出口的造船业由于国际化和竞争力的增强,定单增多,1997年之后中国超过德国确保了世界造船业第三位的市场份额。

  根据整个90年代实施的强化政策,中国淘汰了数家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或被合并的造船厂,形成了北方集团的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和南方集团的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两大阵营,改善了组织的现代化经营和企业间具有竞争意识的高效率运营。此外,COSCO(中国远洋船舶集团总公司)及包含地方行政所经营的其他的造船厂家为第三大集团,形成了现在竞争关系下的运营。

  中日造船能力比较

  新的造船生产设备和最大的生产能力

  我们现在以能生产出口船舶的新造船工厂为对象,比较一下中日两国的造船业。表面上中国在数量方面决不逊色,包括2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造船厂。但从实际的新造船竣工量上来看,就可以看出中日在生产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2003年日本可建造出口船舶的造船厂中(总量5000吨以上),大型企业6家,中小型 30家,有38个工厂,船台和建造船坞数大约70多座。其中,可建造2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只的造船厂有8家,建造船坞有9座。主要造船厂造船部门的从业人员,包括社外工(转包工并派到总公司的员工)在内共有42000人左右。 日本造船业的建造量在1975年达到18.0百万吨,为实际最大的建造值,1990年减少到7.5百万吨,2003年增长到大约13.5百万吨。

  截止到90年代,中国可建造出口船舶的造船厂也只有数家,而且以建造国内船为主的中小造船厂占了绝大部分。在这之后,随着建造设备的大型化发展,以能建造1万吨级的出口船舶为对象来看,2003年三大集团约有34家工厂,建造船坞或船台有103座左右。其中,像VLCC那样的拥有可建造2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只设备的工厂有5家,船坞有6座。

  中国的造船业因为生产效率低,所以从业人员比较多。1994年出口船舶建造工厂造船部门的从业人员大约有141,000人。99年减少到124,000人,在此之后,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集约化经营,大幅度削减了从业人员。但随着2003年定单量的增长,现在的从业人员也有若干增加。
    中国造船业的实际最大建造能力1985年为大约0.5百万吨(占世界份额的百分之零点五),90年达到了0.7百万吨。在此之后,中国的建造能力得到了急速增长,2000年约为2.5百万吨,预计2003年可达到4.0百万吨,可占世界份额的百分之十左右。

  新造船竣工量和占有的世界份额

  1975年日本新造船的竣工量为16.99百万吨,合计占世界份额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在此之后,竣工量逐年减少,1988年为4.04百万吨,所占的世界份额也减少到百分之三十七左右。然而,90年代竣工量又再次增长,2003年增长到12.69百万吨,市场份额却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

  而另一方面,中国的新造船竣工量从1981年开始才有劳德统计记录,当年为0.3百万吨,占世界份额的百分之零点二。在此之后一直到1995年,中国造船业的市场份额总在百分之二左右徘徊,竣工量也很少。1994年第一次达到1.08百万吨,从此中国的建造量一直维持在百万吨左右。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新造船竣工量急速增长,2003年达到3.76百万吨,世界份额也增长到百分之十点四。然而,这仅仅占日本造船竣工量的百分之三十而已。

  船只修理部门和其它

  直到80年代为止,日本的船只修理业凭借着世界一流的技术和设备修理能力,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但是由于人工费用的高涨和劳动力不足,连日本船家的修理业务的定单也不断减少。相反,新加坡,中东还有中国等地的修理费用相对便宜,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内航船就不用说了,现在仅有一部分的出口船舶是在日本国内的修理工厂进行修理的,但是再也看不到以前那样繁荣的景象了。

  防卫厅订购的自卫舰是由优秀的特定造船厂建造的,它们具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舰艇生产技术。并且,在过去拥有很多建造业绩的海洋构造物方面,虽然日本依然具有高超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但是因受世界建造需求减少的影响,定货量也很少。

  现在,中国造船业在经营方面的第一大特征是船只修理部门的扩大。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新建了大量的修理船坞,同日本和韩国相比船只修理能力大幅度提高。最近,由于各种船只修理质量的提高,零部件配备的改进及修理时间的缩短,廉价的修理费用使得中国所接受的
  包括日本船主在内的世界范围的船只修理工程量有大大增加的趋势。

  第二,在舰艇制造方面也有特点。中国从国防的角度出发,从70年代开始得到前苏联的支援在国内建造本国的大型舰艇和核潜艇等比较高级的舰艇。因此主要在大连,渤海,广东等地建造了特定的造船厂。现在驱逐舰,潜水艇以及各种舰艇都装备了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机械,同时出口舰艇的数量也不断增长,可见中国舰艇制造技术的进步。

  同时,中国的造船业从70年代开始为开发领海周边的石油资源,建造了大量的大型海洋石油开发及各种海洋作业船,具有很多的实际工作成绩。中国造船业在现代化的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建造方面,与日本和韩国相比,有较丰富的经验,凭借着所拥有的技术和能力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着意想不到的很高的份额。

  关于现状的几点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韩三个亚洲国家的造船业虽然保持着出乎意料的繁忙工作量,但是由于建造成本的高涨,以钢材为主体的船只建造相关建材的不足,熟练技工人数缺乏及高龄化等影响,在经营核算上都产生了很多问题。各国正在为排除这些障碍寻求有效的对策,将来要以具有根本性的改造为转折点,面向新的时代进行造船业的结构改革。

  在日本方面,随着大型集团化和龙门起重机能力的加强,造船业改进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现拥有可建造特殊船种的特殊工厂,另外,一部分中等规模造船厂的设备能力得到加强,还在中国及海外建造了合资工厂,引进桥楼集团,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成本降低,造船厂家有所增加。此外,熟练技工在过去一直都是生产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可是很多熟练技工将在2005年前后达到退休年龄,今后如何应付人员减少而维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成为我们的问题。

  在中国方面,由于新造船定货量的急剧增长,相关的钢材和机械国内生产不足,价格高涨,劳务费上涨等原因,如何面对成本增加是当务之急。同时,造船业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中国虽然有着丰富的劳动力,但是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是其薄弱环节,船主指定的船只所用的机械和设备产品的进口增长,自给率低下等等。

  基本上中国与日本和韩国相比,在技术和生产管理很多方面尚不完善。如果中国不在质量管理、材料管理、精密度管理、工数管理、日程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上进行大力改革的话,提高生产效率就会难上加难。

  今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

  中国增设的大型造船建造工厂和未来的造船能力

  中国的造船业与其他的产业一样,将来都是以从国营到民营为目标发展的,现在已经有一部分造船厂实行了独立的集团化和股份制改革。根据中国2004年具体实施的造船能力提高计划,截止到2015年,中国一方面要废除数家位于上海,渤海,广州等地既有的中型造船厂,另一方面准备在长江的崇明岛,长兴岛及广州的龙穴岛等地新建数家大型的新锐造船工厂。
    这些新增的造船厂现在已经开始动工,它们的目标是要在将来大幅提高全中国的造船能力。如果按计划进展顺利的话,那么能生产大型船只的主要大型工厂将从2003年的9家增长到2015年的17家。

  我们把2003年和2015年的造船厂家及建造设备做一比较就可看出,能生产大型船只,尤其是像VLCC(超大型油轮)那样的2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只的建造船坞将从6座增加到23座。与此同时,中国目前的实际最大建造能力约为4百万吨,到2015年预计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将达到8~10百万吨级左右。

  同时,中国新造船竣工量所占的世界份额将从2003年的百分之十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百分之十五以上。但是直到2020年新增的造船工厂进入正常的生产轨道,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日本,韩国和中国三国的相互竞争,中国的世界份额大幅增长是很难的事情。

  韩国要想同日本确保同样的造船份额,预计需要25年的时间,而中国若想与韩国和日本并驾齐驱,在技术上至少还需要10~15年的时间。   

  推进的中日合作关系

  当今的世界造船业,日本,韩国和中国三大造船国占世界造船产量的8至9成。而且,如果中国扩大造船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那么新的造船竣工量的世界份额将会有
  很大的改变。

  在中国,已有与日本的造船公司合营造船厂的成功先例,今后相互间合作型的技术和资本交流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日本采用通过中国的造船厂建造大型散件,然后运送回日本再进行组装的方式。如果中国在技术开发,高级的船只建造方面需要日本的技术支援,包括购买和生产船只所用的相关机械和器具,那么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
  


  展望世界造船业的未来,为保持造船产业健康运营,日本、韩国和中国这三个主要的造船国在把握造船供求的同时要维持适当的船价,对拥有合理利益的产业必须进行结构改革。作为日本面对今后的改革,应该如何应对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 20:44:09编辑过]
我现在对韩国的厌恶甚至于日本,不过我还是很清楚日本才是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最强对手。毕竟韩国是有心有胆却无实力的;而日本却是有心有胆又有实力的。
威胁的程度不仅来自于敌对的情绪,更有实力的因素在内。
文章有些乱
东西很杂
转帖的,而且没编辑分段,看的累死
如果把日本摆到韩国的位置上,成为我陆地邻国(隔一朝鲜,貌似无区别……),不知道对中国是福是祸?
太乱了,没心思看:dizzy:
没排版,看得累
lpclpc 发表于 2009-5-14 10:50



那估计就和高丽一样
您就不能分个段吗?
拜托,编辑一下好不好!!!!
排版太乱
无法阅读
拜托楼主排下版面,我看着头晕啊{:3_92:}
拜托楼主排下版面
看得头大,楼主太懒。
中日两国海上较量更深层次应当是中美之间的力量对比。
淹死的鱼 发表于 2009-5-16 12:45
对头,这才是根本,台湾、南海问题本质上都是中美问题
太乱了,没兴趣看
日本的分析人员写的,很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