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成外籍人员贩毒重点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3:49:58
“6·26”是国际禁毒日。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昨天通报了本市涉毒案件情况,去年本市外籍人员涉毒案件占北京全部涉毒案件的比例已超过两成,三里屯地区目前已成为贩卖小额毒品的重点地区。当日,北京警方还公开销毁了2010至2011年收缴的270多公斤毒品。与此同时,海淀法院还集中宣判了6起毒品犯罪案。希望这些行动能够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净化社会环境。
    □涉毒案件

    女性涉毒人数逐年增加
    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昨天通报了本市涉毒案件情况,去年本市外籍人员涉毒案件占北京全部涉毒案件的比例已超过两成,大部分嫌疑人来自非洲国家,三里屯地区目前已成为贩卖小额毒品的重点地区。
    据二分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外籍人员涉毒案件近五年逐年增加,超过八成的犯罪嫌疑人来自非洲国家,重点集中于北非和东非。这些外籍贩毒人员交易的毒品种类集中为大麻和冰毒。由于毗邻使馆区,本市三里屯地区已成为外籍犯罪分子贩卖毒品的重点地区。
    此外,从2007年开始,本市女性涉及毒品犯罪的人逐年增加,仅2011年,女性涉毒犯罪就同比超过两成。“由于毒贩比较了解政策,他们会经常雇佣孕妇来帮忙贩毒”。检察官介绍,为了逃避抓捕,贩毒人员的运毒手法不断升级,出现网上视频交易和用公共场所设施交易等方式。在运输方式上,由于航空和铁路均已经采用实名制购票,所以毒贩多选择公路运输,用坐长途汽车随身携带的方法运输毒品。
    同时为了更加隐蔽,毒贩多采用所谓“术语”进行沟通,例如,他们联系时往往称冰毒为“冰”,“凉的”,称海洛因为“热的”,称一千克毒品为“一条”。
    昨日,海淀法院也向社会发布了该区域贩毒案件新特点。海淀法院刑一庭法官侯孝文指出,目前,海淀区贩毒案呈现出4个新特点。第一是贩毒数量持续走低。2012年法院审结贩毒案265件,相对2010年的719件、2011年的559件成逐年减少趋势。第二是大宗贩毒案较少,1克以下毒品交易占大多数,以贩养吸现象较为突出。第三是累犯及毒品再犯较多,且其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另外,女性贩毒现象严重,81件涉及女性贩毒,占比30%以上。女性往往通过怀孕获取保候审。男性往往在被抓前采取“吞钉”等极端手段抗拒抓捕。
    □宣判案例
    女子代男友贩毒获刑
    “男子把药盒打开了,我看见是‘冰’,”就这么一盒被于林(化名)称为“冰”、且听从男友嘱托转交一“朋友”的东西,令刚满23岁的于林因贩毒罪获刑8个月。
    昨天,海淀法院还集中宣判了6起毒品犯罪案。于林老家在黑龙江伊春,2009年中专肄业后到北京,在一KTV打工。2012年,于林结识了一河北男子,并与之同居。
    据海淀检察院指控,今年3月20日6时,男友交给于林一个药盒,让她过两天将药盒拿到昌平区天通苑北三区国泰百货商场内一层超市存包处。按照男友嘱咐,3月23日15时,于林把药盒放进了17号储物柜,并听从指示将该药盒转给了一约40岁男子,并收了该男子给的2000元钱。当该男子打开药盒,于林看到“冰”的同时,他们被警察抓获。
    于林知道了药盒内的“冰”便是冰毒甲基苯丙胺,重量为0.65克。昨日,于林因向他人提供毒品,犯贩卖毒品罪被海淀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罚款2000元。
    同时,来自吉林省的30岁男子薛孟武、韩斌等6名毒贩,也因同一罪名被分别判处9个月至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2000元至4000元的罚金。
    >>法官提醒
    女孩子交友要慎重
    海淀法院刑一庭副庭长王冲表示,于林是一位年轻纯净的女孩儿,还读了中专,走上社会不久便沾上毒品,是因受其吸毒男友的蛊惑。其男友吸毒、贩毒,利用于林,让于林代其中转毒品,导致于林被抓。
    王冲提醒,年轻女孩儿交友一定要慎重,“代别人买卖毒品,无论是否牟利,无论毒品数量是多少,都构成毒品犯罪,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毒品销毁
    逾270公斤毒品被销毁
    昨天上午,在昌平北京水泥厂内,北京警方公开销毁了2010至2011年收缴的274.658公斤毒品。据了解,这些毒品的黑市价值超过2亿元。
    昨天早上,18箱贴着封条的塑料整理箱装满毒品从毒物检测中心库房抬出,随后被禁毒民警快速抬入特警装甲运输车,最终由禁毒民警、督察民警、特警负责押运至昌平的北京水泥厂进行销毁。
    上午8时,标有“鸦片、海洛因、冰毒、液体冰毒”等近300公斤毒品被分成两摞放在水泥厂大院内进行展示。为避免毒品丢失,周围拉起警戒线,并由全副武装的多名特警进行看守。
    上午9时,毒品被分批运送至销毁特殊药品的专用炉中进行高温焚烧。30米高的高温炉呈四方形,约1米长。警方先是将封条撕开,随后将一包包毒品搬出,最终由身穿防护服、头戴口罩的工作人员将毒品抛入数千度高温的炉中,毒品瞬间灰飞烟灭。
    >>新闻回放
    10年来最大毒品案收缴15公斤
    据市公安局禁毒总队金志海政委介绍,今年1至5月,全市已破获毒品案件680多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720余名,查获吸毒人员近2000名,缴获各类毒品60余公斤,同比上升了78.5%。
    今年3月,北京警方历经一年半时间,转战北京、湖北、广东三地,成功打掉一特大贩毒团伙,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5名,收缴各类毒品逾15公斤,破获了北京10年来最大毒品案。
    除传统的打击之外,去年北京警方增加了很多其他方面的打击。例如与海关、民航、铁路、公路还有邮政等部门建立起堵截毒品进京的“环京安保圈”,共同破获走私运输毒品案件280余起,抓获涉毒嫌疑人320余名,收缴的各类毒品超过全市缉毒总量的80%。
    □司法建议
    适度用社区矫正代替监狱服刑
    针对贩毒新特点,海淀法院刑一庭提出新对策,第一是各界群防群治。司法机关应“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居委会、村委会要建无毒社区;交通、工商等部门打击流通环节,比如加强地铁安检等。第二,要在学校、社区以案例形式教育学生、市民远离毒品。第三是贩毒分子大多文化低,很多是为了生活走上了贩毒邪路,应为该部分人创造就业机会,使其尽快能自食其力。第四是加大社区矫正力度,增加“禁止令”的适用。
    海淀法院认为,目前北京对贩毒人员较少判处缓刑,这虽有利于打击犯罪,但对符合缓刑条件的可适度采用缓刑,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对孕期妇女或已满75周岁的老人,应当宣告缓刑,让被告人接受社区矫正,替代监狱服刑,以避免再接触贩毒人员。同时,法院判处缓刑时,可适用“禁止令”条款,禁止获缓刑的人员进入易感染毒品的特定娱乐场所,禁止其接触特定人群,以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本版采写京华时报记者 张淑玲 周鑫 王晟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 ... 43.htm?div=0?fm=360“6·26”是国际禁毒日。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昨天通报了本市涉毒案件情况,去年本市外籍人员涉毒案件占北京全部涉毒案件的比例已超过两成,三里屯地区目前已成为贩卖小额毒品的重点地区。当日,北京警方还公开销毁了2010至2011年收缴的270多公斤毒品。与此同时,海淀法院还集中宣判了6起毒品犯罪案。希望这些行动能够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净化社会环境。
    □涉毒案件

    女性涉毒人数逐年增加
    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昨天通报了本市涉毒案件情况,去年本市外籍人员涉毒案件占北京全部涉毒案件的比例已超过两成,大部分嫌疑人来自非洲国家,三里屯地区目前已成为贩卖小额毒品的重点地区。
    据二分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外籍人员涉毒案件近五年逐年增加,超过八成的犯罪嫌疑人来自非洲国家,重点集中于北非和东非。这些外籍贩毒人员交易的毒品种类集中为大麻和冰毒。由于毗邻使馆区,本市三里屯地区已成为外籍犯罪分子贩卖毒品的重点地区。
    此外,从2007年开始,本市女性涉及毒品犯罪的人逐年增加,仅2011年,女性涉毒犯罪就同比超过两成。“由于毒贩比较了解政策,他们会经常雇佣孕妇来帮忙贩毒”。检察官介绍,为了逃避抓捕,贩毒人员的运毒手法不断升级,出现网上视频交易和用公共场所设施交易等方式。在运输方式上,由于航空和铁路均已经采用实名制购票,所以毒贩多选择公路运输,用坐长途汽车随身携带的方法运输毒品。
    同时为了更加隐蔽,毒贩多采用所谓“术语”进行沟通,例如,他们联系时往往称冰毒为“冰”,“凉的”,称海洛因为“热的”,称一千克毒品为“一条”。
    昨日,海淀法院也向社会发布了该区域贩毒案件新特点。海淀法院刑一庭法官侯孝文指出,目前,海淀区贩毒案呈现出4个新特点。第一是贩毒数量持续走低。2012年法院审结贩毒案265件,相对2010年的719件、2011年的559件成逐年减少趋势。第二是大宗贩毒案较少,1克以下毒品交易占大多数,以贩养吸现象较为突出。第三是累犯及毒品再犯较多,且其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另外,女性贩毒现象严重,81件涉及女性贩毒,占比30%以上。女性往往通过怀孕获取保候审。男性往往在被抓前采取“吞钉”等极端手段抗拒抓捕。
    □宣判案例
    女子代男友贩毒获刑
    “男子把药盒打开了,我看见是‘冰’,”就这么一盒被于林(化名)称为“冰”、且听从男友嘱托转交一“朋友”的东西,令刚满23岁的于林因贩毒罪获刑8个月。
    昨天,海淀法院还集中宣判了6起毒品犯罪案。于林老家在黑龙江伊春,2009年中专肄业后到北京,在一KTV打工。2012年,于林结识了一河北男子,并与之同居。
    据海淀检察院指控,今年3月20日6时,男友交给于林一个药盒,让她过两天将药盒拿到昌平区天通苑北三区国泰百货商场内一层超市存包处。按照男友嘱咐,3月23日15时,于林把药盒放进了17号储物柜,并听从指示将该药盒转给了一约40岁男子,并收了该男子给的2000元钱。当该男子打开药盒,于林看到“冰”的同时,他们被警察抓获。
    于林知道了药盒内的“冰”便是冰毒甲基苯丙胺,重量为0.65克。昨日,于林因向他人提供毒品,犯贩卖毒品罪被海淀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罚款2000元。
    同时,来自吉林省的30岁男子薛孟武、韩斌等6名毒贩,也因同一罪名被分别判处9个月至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2000元至4000元的罚金。
    >>法官提醒
    女孩子交友要慎重
    海淀法院刑一庭副庭长王冲表示,于林是一位年轻纯净的女孩儿,还读了中专,走上社会不久便沾上毒品,是因受其吸毒男友的蛊惑。其男友吸毒、贩毒,利用于林,让于林代其中转毒品,导致于林被抓。
    王冲提醒,年轻女孩儿交友一定要慎重,“代别人买卖毒品,无论是否牟利,无论毒品数量是多少,都构成毒品犯罪,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毒品销毁
    逾270公斤毒品被销毁
    昨天上午,在昌平北京水泥厂内,北京警方公开销毁了2010至2011年收缴的274.658公斤毒品。据了解,这些毒品的黑市价值超过2亿元。
    昨天早上,18箱贴着封条的塑料整理箱装满毒品从毒物检测中心库房抬出,随后被禁毒民警快速抬入特警装甲运输车,最终由禁毒民警、督察民警、特警负责押运至昌平的北京水泥厂进行销毁。
    上午8时,标有“鸦片、海洛因、冰毒、液体冰毒”等近300公斤毒品被分成两摞放在水泥厂大院内进行展示。为避免毒品丢失,周围拉起警戒线,并由全副武装的多名特警进行看守。
    上午9时,毒品被分批运送至销毁特殊药品的专用炉中进行高温焚烧。30米高的高温炉呈四方形,约1米长。警方先是将封条撕开,随后将一包包毒品搬出,最终由身穿防护服、头戴口罩的工作人员将毒品抛入数千度高温的炉中,毒品瞬间灰飞烟灭。
    >>新闻回放
    10年来最大毒品案收缴15公斤
    据市公安局禁毒总队金志海政委介绍,今年1至5月,全市已破获毒品案件680多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720余名,查获吸毒人员近2000名,缴获各类毒品60余公斤,同比上升了78.5%。
    今年3月,北京警方历经一年半时间,转战北京、湖北、广东三地,成功打掉一特大贩毒团伙,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5名,收缴各类毒品逾15公斤,破获了北京10年来最大毒品案。
    除传统的打击之外,去年北京警方增加了很多其他方面的打击。例如与海关、民航、铁路、公路还有邮政等部门建立起堵截毒品进京的“环京安保圈”,共同破获走私运输毒品案件280余起,抓获涉毒嫌疑人320余名,收缴的各类毒品超过全市缉毒总量的80%。
    □司法建议
    适度用社区矫正代替监狱服刑
    针对贩毒新特点,海淀法院刑一庭提出新对策,第一是各界群防群治。司法机关应“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居委会、村委会要建无毒社区;交通、工商等部门打击流通环节,比如加强地铁安检等。第二,要在学校、社区以案例形式教育学生、市民远离毒品。第三是贩毒分子大多文化低,很多是为了生活走上了贩毒邪路,应为该部分人创造就业机会,使其尽快能自食其力。第四是加大社区矫正力度,增加“禁止令”的适用。
    海淀法院认为,目前北京对贩毒人员较少判处缓刑,这虽有利于打击犯罪,但对符合缓刑条件的可适度采用缓刑,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对孕期妇女或已满75周岁的老人,应当宣告缓刑,让被告人接受社区矫正,替代监狱服刑,以避免再接触贩毒人员。同时,法院判处缓刑时,可适用“禁止令”条款,禁止获缓刑的人员进入易感染毒品的特定娱乐场所,禁止其接触特定人群,以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本版采写京华时报记者 张淑玲 周鑫 王晟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 ... 43.htm?div=0?fm=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