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对抗日战争初期的一点看法,欢迎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2:01:50
先说37年开战时候
当时日本大本营,内阁,天皇都没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具体计划。或者说有想法,但是绝对没有想到这么快
那么如果激进派军部中,不发动77事变,假设再推迟1--2年,或者甚至3年,那么情况我想会好很多。
当时有资料显示,蒋介石和驻德国大使有联系,有计划在几年内训练组建80个精装德国装备的师,虽然很夸张,但是在黄金10年之后,在外界通路畅通之时,在国共关系好转之时,在当时37年国人空前团结,抗日情绪高涨的时候,训练出现代化装备的,能和日本一拼的部队,我认为完全有机会,况且国军也不缺将领,只是派系的矛盾。
虽然是一相情愿,虽然中国还是可能会退却,但是短时间内精华领土尽失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国际环境会改善很多。


再说淞沪
我对淞沪战役的看法:
淞沪战役,不仅是包围上海,而且是中国军队主动挑起的,为的是开辟第二战场。
假如没有淞沪:
3个月时间,淞沪拖延了3个月时间。这3个月,在小弟看来,是抗日战争最关键的3个月!
试想如果日军把逐次投入淞沪的精锐部队20多万大部分投入华北战场,加强华北方面军,国军在广阔的华北上并不能形成有效的战役阻击战,(在靠近首都的上海集结大规模的部队,国军就很困难了,很多部队,比如很多川军,是打了一半才到,甚至结束了还没到战场,不要说在华北)那么日军一部由津浦线,一部由平汉线南下,形成双重包围攻势,在浙江以南对长江三角洲大纵深的形成合围,那么即使国民政府紧急撤往西部,大量的机构,工厂,设施势必无法及时撤退,损失将更大,更惨重。而且没有淞沪拖延,即使武汉侥幸还在,也无法把东部的大量部队组织起来,在武汉组织会战,那么中国东部在短时间内,很可能38年初,就丧失东部,工厂,机构人员无法撤退,大量部队被合围歼灭也很有可能。这样事实上中国已经败了。事后想起来,真是有点悬!日军短时间灭亡中国的目的不是没有可能实现~~



花园口:
暂且不论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要是没有花园口拖延的时间,从徐州撤下来几十万的部队,很有可能被日军在安徽,江西追上,在武汉同样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线,武汉会战很可能无法给日军有效打击,甚至武汉轻易丢失,国军立即溃败,继而湖南连同长沙也有危险,重庆门户打开~~~抗日仍然很悬~~~先说37年开战时候
当时日本大本营,内阁,天皇都没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具体计划。或者说有想法,但是绝对没有想到这么快
那么如果激进派军部中,不发动77事变,假设再推迟1--2年,或者甚至3年,那么情况我想会好很多。
当时有资料显示,蒋介石和驻德国大使有联系,有计划在几年内训练组建80个精装德国装备的师,虽然很夸张,但是在黄金10年之后,在外界通路畅通之时,在国共关系好转之时,在当时37年国人空前团结,抗日情绪高涨的时候,训练出现代化装备的,能和日本一拼的部队,我认为完全有机会,况且国军也不缺将领,只是派系的矛盾。
虽然是一相情愿,虽然中国还是可能会退却,但是短时间内精华领土尽失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国际环境会改善很多。


再说淞沪
我对淞沪战役的看法:
淞沪战役,不仅是包围上海,而且是中国军队主动挑起的,为的是开辟第二战场。
假如没有淞沪:
3个月时间,淞沪拖延了3个月时间。这3个月,在小弟看来,是抗日战争最关键的3个月!
试想如果日军把逐次投入淞沪的精锐部队20多万大部分投入华北战场,加强华北方面军,国军在广阔的华北上并不能形成有效的战役阻击战,(在靠近首都的上海集结大规模的部队,国军就很困难了,很多部队,比如很多川军,是打了一半才到,甚至结束了还没到战场,不要说在华北)那么日军一部由津浦线,一部由平汉线南下,形成双重包围攻势,在浙江以南对长江三角洲大纵深的形成合围,那么即使国民政府紧急撤往西部,大量的机构,工厂,设施势必无法及时撤退,损失将更大,更惨重。而且没有淞沪拖延,即使武汉侥幸还在,也无法把东部的大量部队组织起来,在武汉组织会战,那么中国东部在短时间内,很可能38年初,就丧失东部,工厂,机构人员无法撤退,大量部队被合围歼灭也很有可能。这样事实上中国已经败了。事后想起来,真是有点悬!日军短时间灭亡中国的目的不是没有可能实现~~



花园口:
暂且不论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要是没有花园口拖延的时间,从徐州撤下来几十万的部队,很有可能被日军在安徽,江西追上,在武汉同样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线,武汉会战很可能无法给日军有效打击,甚至武汉轻易丢失,国军立即溃败,继而湖南连同长沙也有危险,重庆门户打开~~~抗日仍然很悬~~~
抗日战争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国民党军队。我们对这的报导比较少啊。我有台湾拍的记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看了后感触很深。
以下是引用苏-27在2003-6-29 20:04:00的发言:
抗日战争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国民党军队。我们对这的报导比较少啊。我有台湾拍的记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看了后感触很深。

不少,只是你不注意而已,任何一家书店和图书馆都有详细介绍。有很多朋友认为我们没有记录国军抗战,这是很大误解,实际上是大家书看少了,不是我们报导少了。
淞沪战役来拖延时间,开辟第二战场是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资料上都有。
不过战争确实是日本挑起,实际上日本也有早日拿下东部逼迫国民政府妥协的想法。日军在7.7后一直在上海频繁挑衅和部署,中国士兵击毙挑衅日军后,日本立即炮击上海、增兵扩大战争,表明它是有准备有预谋的,这个战后日本政府文件有披露。当时就是近卫内阁决定控制东南来逼迫中国投降。
花园口立意不错,效果不好,仅拖延日军几天时间,过低估计了日军机动力
我觉得东北三省的军政主官“逃跑将军------张学良”(电影“西安事变”一语)是民族罪人!
下令几十万军队不抵抗,让二万日狗登陆!从此有了八年血战!!!!!!
对,是哪一个生花柳未死的蒋光头下令的,可是东北军是谁的军队?究竟听谁的命令?
为了一人的实力保存,让中国饱受屠杀。。。。。。。
从历史上来说,我们是否要正视张学良的罪过?

不当之处,请各位兄弟指正。
战争有时是没有如果的,如有想一想假如东北不失,旧中国仅有的重工业基地是可发挥非常重要作用的,小日本可能早就败下阵来。
蒋介石对抗战缺乏信心,三次长沙会战之前都打算放弃长沙,要不是薛岳坚持,长沙可能很早就被放弃了。
其实当年淞沪会战并不是一招好棋.上海地区三面环水,易攻难守。在此作战,中国军队数量占优却难以展开,这一优势在兵力的逐次投入中被抵消。而日军则可以此发挥其海军的绝对优势。会战中,中国士兵被海军炮火大量杀伤。如果当时中国军队退守沪宁线,依托预设防御工事进行抵抗,效果可能会更好。江阴沉船堵塞航道使大吨位日军战舰无力溯江而上。江南地区的水网地形限制了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行动。而在轻武器方面,我认为中国并不占劣势。毛瑟步枪(中正式步枪仿自毛瑟24式步枪)的精度与杀伤力绝对不比38式步枪差,ZB26轻机枪的性能与日军机枪相比也决不逊色。因此我认为当时装备精良的第5军等部队若退守沪宁线,效果肯定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