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关于“老子对战争的分析”的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6:10:32
<P>来源:超大合作网站美国军事(www.usa-mil.com)
本文为大汉原创,首发于大嘴军事论坛(http://www.usa-mil.com/aspnet/bbs/dispbbs.asp?boardid=9&amp;id=5009)。</P>
<P>           关于“老子对战争的分析”的分析</P>

大汉


<P>  本文是我的“道德经新解”中的一章,借宝地贴出,希望喜好先秦军事的朋友们共同探讨,是抛砖引玉和求教于人的意思。本文构思于多年前,成文于去年,因是对历史的探讨,纯为书生之见,故与时下国情毫无关联,和诸君的见解可能有悖,望诸君详查,静候指正。</P>
<P>  第八章     奇怪的战争—老子谈用兵</P>
<P>         引子</P>
<P>  “道德经”中有不少文字谈到了战争和有关战争的话,很多学者都认为,老子讲“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不该给帝王们讲如何用兵的。因为这是“有为”之举,由此可见老子的“天道”仅仅停留在理论上,遇到具体情况,他也逃不出俗世的圈子。</P>
<P>  这种判断是可以理解的,建立任何理论的目的,都应应用于实践之中,方可知其作用。“道德经”也不例外,它不是空中楼阁,其“玄之又玄”,正是从最具体的事物中才能体现出来,特别是在周末那个五霸纷争的年代,由战争引起的动乱是最大的变革,是人道与天道最激烈的对抗和冲突,是从蓄积以久的量变到社会结构发生质变的关键过程,如果回避这个问题,就是对自已理论的不自信,所以他必须申明自已的观点,—一尽管这些观点肯定不会被帝王们采用。</P>
<P>  老子所有的有关战争的话题,实际都是他的思想在“战争”这个领域的体现,如果不是一开始就按照他的理论建立“防卫系统”,而是中途采用他的战略,说实话,他的说法并不适用于具体实战,可以说,他的战争观,是以人类最激烈的冲突为舞台,演出的—场最冷静的大戏,只是一场别有目的的演出,与战争并无关联,我称为“奇怪的战争”,是因其从根本与现实情况无关,仅为以喻述源的一种方式。</P>
<P>  我们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老子的思路。</P>
<P>(待续)</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30 19:08:49编辑过]
<P>来源:超大合作网站美国军事(www.usa-mil.com)
本文为大汉原创,首发于大嘴军事论坛(http://www.usa-mil.com/aspnet/bbs/dispbbs.asp?boardid=9&amp;id=5009)。</P>
<P>           关于“老子对战争的分析”的分析</P>

大汉


<P>  本文是我的“道德经新解”中的一章,借宝地贴出,希望喜好先秦军事的朋友们共同探讨,是抛砖引玉和求教于人的意思。本文构思于多年前,成文于去年,因是对历史的探讨,纯为书生之见,故与时下国情毫无关联,和诸君的见解可能有悖,望诸君详查,静候指正。</P>
<P>  第八章     奇怪的战争—老子谈用兵</P>
<P>         引子</P>
<P>  “道德经”中有不少文字谈到了战争和有关战争的话,很多学者都认为,老子讲“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不该给帝王们讲如何用兵的。因为这是“有为”之举,由此可见老子的“天道”仅仅停留在理论上,遇到具体情况,他也逃不出俗世的圈子。</P>
<P>  这种判断是可以理解的,建立任何理论的目的,都应应用于实践之中,方可知其作用。“道德经”也不例外,它不是空中楼阁,其“玄之又玄”,正是从最具体的事物中才能体现出来,特别是在周末那个五霸纷争的年代,由战争引起的动乱是最大的变革,是人道与天道最激烈的对抗和冲突,是从蓄积以久的量变到社会结构发生质变的关键过程,如果回避这个问题,就是对自已理论的不自信,所以他必须申明自已的观点,—一尽管这些观点肯定不会被帝王们采用。</P>
<P>  老子所有的有关战争的话题,实际都是他的思想在“战争”这个领域的体现,如果不是一开始就按照他的理论建立“防卫系统”,而是中途采用他的战略,说实话,他的说法并不适用于具体实战,可以说,他的战争观,是以人类最激烈的冲突为舞台,演出的—场最冷静的大戏,只是一场别有目的的演出,与战争并无关联,我称为“奇怪的战争”,是因其从根本与现实情况无关,仅为以喻述源的一种方式。</P>
<P>  我们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老子的思路。</P>
<P>(待续)</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30 19:08:49编辑过]
<P>  一、避免用兵的国策</P><P>  世上大小战事,无非三种形式,一是入侵别国,二是保卫疆土,三是平定“窝里反”。这三种方式其实都是一个目的,为了自已(和自已的政权)的利益。</P><P>  这是一种与“道”相违的极端手段,特别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荒原遍野,要民不聊生,要血流成河,要人头落地,这是老子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事。</P><P>  但在某种情况下,(比如有人要打你的左脸、比如有人要抢你的外套),你不得不面对这些严酷到关系生死的具体问题时,你该怎么办?</P><P>  我们来看老子的一些观点:</P><P>  首先,他认为,不管是敌是已,引发战争的原因,唯有一个“争”字,争土地也好,争财产也好,争霸主地位也好,尽管说得天花乱坠,无为是一“私”而已。美国人要在伊拉克建立“民主”,骨子里其实是垂涎那里的石油,这是傻瓜也明白的事。当天下诸王都没有这个“争”字,自然也无战事可言。老子特别郑重声明:想当天下霸主的人,切不可有此妄想,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并非一人或一国之天下,天下兴亡更替,并非人力可定,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这是自然规律,如非要打破这种规律,失败的不仅是你自已,还有无数苍生来做陪,这是下下之策。</P><P>  别人欺侮到了你的头上,应先想想为什么会受这种欺负,那是因为你的政权不稳,国力不足,治国之策不“正”所致,只要在这个方面狠下气力,没人敢来欺负你。</P><P>  善待人民,有难时人民才会拼死相争,不事奢华,国家才有力量保全自已。不去谋求别人的财产,才不会引起邻国的敌对,执此三宝,方能国泰民安,和平长久,这是唯一不受它国之辱的方法。</P><P>  至于别人为什么不合天理,为什么以强凌弱,你不必去管它,你也管不了,把你自已的事管好,把你的国家弄得人们不敢来犯,足矣。</P><P>  总结下来,有此三条:1,不要看着别人的财产眼红,不要做什么老大,不要有侵犯别人的念头。2,治理好你的国家,关爱好你的百姓,积蓄好你的国力。3,别人如何强粱、如何霸道,如何不讲理,一概不必去管,只保证它们不敢来犯你的疆土,这就足够了。</P><P>  孙子曾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P><P>  孙子兵法是真讲用兵之道的,特别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他说得很合乎自然法则,二人不知谁先谁后,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惜在此文中不能展开。</P><P>  老子认为,“兵”对于一个国家是极其重要的,但它应当是一个国家用来自卫而不是用来侵略的武装力量。</P><P>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就是这个意思。大意是说,要有精兵良将,但不是用来威胁或侵略别国,这才是真正的保卫自已的实力,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唯一方法。</P><P>  养一支精锐部队需要大量的财力,让百姓出资养活这样一批只消耗不生产的人或装备,不是什么好事,故称“不祥之器”,但在天下尚有不讲道理的侵略者的形势下,这是不得以而为之的事,这就对这支武装有了较高的要求,用老子的话讲,叫做“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P><P>  《老子》中多次提到“正”这个字,什么意思呢? 我以为他所说的“正”对统治者来讲,就是“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一句话,就是“无为而治”。</P><P>  “无为而治”是天道在人道的体现,是“无欲”的具体反映,我前面说过,有为与无为,界限就是一个“欲”字,种庄稼用来填肚子,是“无为”,把粮食屯起来卖高价,就是“有为”。“无为而治”是有前提的,这前提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没有这个保证,“无为”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种庄稼的土地和其它物资,生产不出粮食,还谈什么有为无为? 所以,大从保全国家,小到爱护身体,都是一种“无为”之举,这是必须的,是前提。</P><P>  这种思想,我认为就是老子所说的“正”。</P><P>  具体到用兵上,老子用了一个“奇”字,什么意思呢? 我认为不是出奇不意,不是尽量少用,而是“设而不用”。就象现代的原子弹,放在那里,其震慑作用就足以使别人不敢来冒犯,当真正用到它的时候,天下会有一个大的改观,那将是一次真正的变革,后果绝非人的智慧可以预料。</P><P>  建一支让敌人捉摸不透的军队,这支军队有足以让它国不敢侵犯的震慑力,它国也知道,这支军队绝不会去侵略别国,这才是“国之利器”,才是保卫国家的法宝。才是老子理想中的“奇”兵。</P><P>  “以无事取天下”,则是对这样一个武装力量的正确使用方法,具体可分解为三个方面,</P><P>  “柔弱胜刚强。”: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以柔克刚。不主动出击,以逸待劳,在保全实力的原则下方可动武。</P><P>  “鱼不可脱于渊”:原则上,军队最远设在边境线以内,不离本土,易于后勤支援和回防,切不可深入敌境,远离基地,那就会有供给上的危险,就象鱼离开了水。要保持补给线的畅通,是保证军队少受损失的关键。</P><P>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不暴露自已的力量,让敌人摸不清底细,从而不敢冒然侵犯。而不是大肆宣扬自已是如何如何强,那样非但吓唬不了别人,反而会让别人摸清底牌,制订相应的对策。鲁迅先生曾有过一个比喻,说西人把武器库大门敞开,观迎参观,以示国力。中国人则仅开一个小缝儿,向内张去,黑洞洞不辨虚实,更让人心里发毛,(大意如此)。这就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意义。</P><P>  应用此策,能够避免战争,是老子理想的胜利,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大捷”。杀得昏天黑地、尸横遍野,即使打败了对手,自已也消耗殆尽,那就不是“胜利”而是“两败俱伤”。连打几年,连自已都玩儿完了,更莫说“取天下”。</P><P>  这种战略方针,老子称为“无事”,是不生事的意思。</P><P>(待续)</P>
<P>  二、 在什么情况下用兵。</P><P>  上述环境及结果,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往往不会有这种情况,就是说,有些时候,必须要主动出击,有些时候,必须要血流成河,在什么情况下用兵,就成了又一个原则。</P><P>  前面说过,事物进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由量变到质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是“道”的体现,如恰处这种时期,即使不得已,也不能一味默守陈规,这个时候,即使血流飘杵,也得应对,用老子的话,叫“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P><P>  民国初期,国内正为谁当老大而“窝里反”,固然是不对,但当日寇的铁蹄踏进国门,如果仍然不管,那就更不对。 </P><P>    蒋委员长欲借日寇之刀消灭“异已”,是“以智治国”,此“国贼”之举的结果自然不会好。后来以八百万正规军不敌几十万土八路,终被赶到海岛,其病皆在抗战之初的小聪明,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识大体,着眼于眼前利益的结果。</P><P>  用兵就要死人,故称“不详”,是非正常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君子所为,所以要掌握一个“度”。老子说“恬淡为上”,我意为不到万不得已,不用兵。即使开战,也要以歼敌于国门之内,退敌于国门之外即可,而不是穷追猛打,以全歼而后快。</P><P>  毛主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乘破竹之势的一种大气魄战略,但也是“追”而不是“歼。”这是主席的过人之处。“追”有网开一面的生路,“歼”则有逼狗跳墙的危险,在自已力量的消耗上,二者大不相同。故老子取其“恬淡”,仍是一种“无为”原则下的“有为”,这与他的战争原则并无冲突。 </P><P>  总之,用兵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条件下,要适可而止,以减少自已的消耗、驱敌于国门之外为要。</P><P>  时机到了不动手、主动出击和穷追猛打都是满足眼前利益而招至长远损失的劣招,故不用。这就是“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的道理。君不见二战后瓜分德国的美、苏诸国,给自已在后几十年带来多少麻烦,现在又是什么结果?前车之鉴,不可不察。</P><P>(待续)</P>
<P>  三、 用兵的具体原则。</P><P>  老子用兵的原则,核心是「曲则全」,在这个核心指导下,生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具体方法,有些地方与我们正常的理解相去甚远。我的理解依前所说,这“只是一场别有目的的演出,与战争并无关联”,是他“无为”论点的佐证,是一个大思路之下的书生式的比喻,故军事专家只可参考,绝不可套用,否则一战即溃。归罪老子理论误导,老子九泉之下,亦会大呼冤枉。</P><P>  下面把他的一些原则分列,逐一剖之,以正众听:</P><P>  1、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P><P>  用兵是一件残酷而又劳民伤财的事,强大的后勤保障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必备条件,需要无数人财物力的消耗,即使仗打胜了,其自损也难计其数,所以没什么可以狂妄自得的。况胜负均人力“有为”的短暂阶段,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己,应头脑清醒,处之泰然才是。</P><P>  老子历来认为,活着是硬道理,人与天地齐,乃万物之灵,是自然的杰作,万不可毁伤,尤其是为了利益而不顾自身的安危,是最愚蠢的事。特别是君王之流,身先示卒,投入战事,看似英勇,实是最大程度的对“道”之法则的破坏,因为他的行止,不仅大量消耗国力和人的性命,而且给国家带了一个坏头,引起了用暴力获取别人利益的诱导,这对天下的安宁不利,更对自已国民的思维不利,故切不可行。</P><P>  我认为本节其实就是一个意思,不要去掠夺别国的利益,,才是真正保全自已的利益。</P><P>  这是为什么“不敢为天下先”在用兵问题上的原因。</P><P>  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P><P>  大和尚认为此节是教君人者保身重命之意,确也。它是与前段相合的,我分开来,是要更细致的分析其意。看似与用兵没有直接关系,其实大同小异,同出一理。</P><P>  先给这几个名词做一个现代语的注释,就好逐步理解了。</P><P>  重:身体。轻:身外之物(功名利禄)。静:人之自身本性(与道相融的那部分)。躁:对身外之物的追求。根:根本,基础。君:主导,中心。</P><P>  人的身体是享用身外之物的基础载体,</P><P>  人的自身本性主导着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范围和程度,</P><P>  身外之物会使人丧失做为人存在的基础, </P><P>   对身外之物的追求会使人丧失生存的真正意义。</P><P>  虽然有些佛门的香火气,但可以感到佛道在原理上的相同之处,佛门的“本性”说得是人心灵深处那一点纯真,老子的“根、君”说得是人与自然本能相通的那个部分,都是一个意思,总指沉迷于物欲和对物欲的追求是“丧尽天良”的行为,老子把它具体为对“人的身体”的损害,这就更有说服力,特别是对梦想长生不老的一国之君,应当有更大的震慑作用。</P><P>  为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用兵(俗称侵略),是最大的伤害自已和自已国民的行径,故万不可为,这是第一原则。君不见当今伊拉克的枭雄萨达姆乎? 君不见数年后美国的小布什乎?其理相通,万古不变,这就是“道”。</P><P>  3、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P><P>  老子“三宝”,以“慈”为首,叫做“慈故能勇”,在用兵上,“慈”更成了一件至宝,不但攻守皆赢,而且与天相通。这就需要对这个“慈”有一个真正的理解。</P><P>  “道”有一个特征,就是“慈”。</P><P>  在自然界,其特征可喻为天降甘霖,泽被众生,不但无所取,而且无所弃。</P><P>  在人类社会,表现为“德”的一个性质,即施予不求回报,施予不分对象。</P><P>  上天降雨,广到山川,微至草木,无一不施,绝对公平,这是道之性质,又叫“慈德”。如果建—大棚,种些瓜果,人工为其降雨,以求硕果,这不是“慈”,说好听点儿,叫做“仁”,这不是“道”之原则,“天地不仁”就是这个意思。</P><P>  在人类社会,“慈”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所有的自已人和所有的与自已为敌的人,“慈”也不是简单的施舍或容忍,而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态度,即以“慈”为本,对诸事物的统一处理方式。这些方式与利益无关,也不是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是一种我行我素、一种无奈陷于“有为”之争但超然于万事之上的“无为”之举。</P><P>  这种“游戏天下”的最终端,是天下共同的“归于道”,自然是大势所趋,无人可挡。但在某一阶段,对有某些不同思想的人,这种“慈”是孺弱,是无能,是不可思议,这可以理解。老子之道,本来就“与世反矣”,是一种大范畴的哲学思维方式而非具体“贴士”,如果把“慈”滥用于实战,实是误导,也是对“慈”深刻内涵的不理解。</P><P>  中国近代的八年抗日,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必以失败告终”。八年抗战结果证明了此话的正确性,但在最严酷的1941年,又有多少人相信这句话呢? 此喻也许不确,但其确实有关联。</P><P>  认定了大趋势,在这大趋势之下行动,这就是“慈”,这是“战则胜,守则固 ”的原因,因其合于“天道”,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称做:“天将救之,以慈卫之。”</P><P>  我曾有这样的一种想法,认为只有统治者善待子民,在遇到不测时,百姓方可倾力相助,这就是“慈故能勇”的意思,看来太浅薄了,“勇”者,是深悟了“慈”内涵后的一种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在思维上,其次才表现在行动上,因其思维方式不同,故“勇”的方式也大异常规。</P><P>  绕了一大圈,其实说得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保全自已,方可有真正的“勇”(兔子急了也会蹬人),如果是为了自已以外的利益(比如侵略别国),你再兵强马壮,大概也内心发虚,“勇”不起来,因为你的行为不合天道之“慈”。</P><P>  至于你合了天道,是不是会得到神密力量的救助,姑且不论,但你的必胜的信心要超过进犯者,确定无疑,有此差别,自有异举。</P><P>攻者以攻为守,守者寸土必争(因其再无退路),这大概才是“以慈卫之”的真正用意。</P><P>(待续)</P>
<P>  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P><P>  “不争之德”是“道”的又一性质,老子在讲这一性质时,引喻了用兵时的一个例子,叫“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从中可看出“不争”在具体战略上的体现。</P><P>   士者,国之谋臣,当以“正”佐君王,而不应鼓动君王以武力争天下,这是士之“善”。</P><P>  战者,国之武装力量的统领,当以有能力在消耗最少的情况下保卫祖国而又不给邻国形成心理上的压力为要,这是战者之“善”。</P><P>   胜敌者,使用武力战胜对手者,却不把其技能(或力量)强加给别人,(不得己才使用,而不是为利益而使用),是胜敌者之“善”。</P><P>  有一个古词,叫“技痒”,说得是某人有一技之长或有些比别人强一点儿的地方,就不由得要表现表现,以显示自已比别人高超的部分,这种行为骨子里,就是一个与道大违的“争”字。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有此嗜爱,尚无大事,如果是一个君王,那就是祸事的开端,因为他这个表现,祸及的除了他自已,更多的是无辜。特别是应用于用兵上,一个“争”字,就是一场尸横遍野,在老子看来,这是万不可取的。</P><P>  自已的长处,优势,特点,总之一切过人之处,都只能应用于对自已的保护,不能成为显示自已的本钱,更不能成为侵略它人的手段,即使在敌人入侵、不得己而迎战时,也要在“不争”的原则下确定具体战略,上述讲了三点,—是完善自身防卫体系,二是不给邻方以戒备侵略的压力,三是绝不搞侵略,老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长久之道。</P><P>(待续)</P>
<P>  三国诸葛先生是个大战略家,未出草庐就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总方略,根据刘备的本事,孔明认为他只能在蜀中建一个小朝廷,偏安一方而己,什么吞并江南,问鼎中原,不过是迎合玄德兄的野心,说说而己。这种审时度势,“不与天下争”的策略是合于天下大势的“正”道,所以成功。</P><P>  入川后全力整顿内务,加强防务,数年之内,国富民强,使吴、魏不敢轻视,也是成功的,如果这种方略能贯于刘备脑中,成为国策,也许三国的历史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当年的蜀国,很可能是谁也不敢碰的—个“世外”强国,就象三星堆那个年代的神密国家。</P><P>  蜀国的没落,先从狂妄自大的关二爷开始,到暴跳失常,自取其祸的张三爷,延至失去理智的刘大爷,几年积起的一点儿家当,实是当不得一“争”,刘备几乎全军复没,在客死白帝城时,总算明白了这一点,惜大势已去,悔之晚矣。</P><P>  之后孔明虽励精图治,但对刘备的“鞠躬尽瘁”的承诺却害了他,他“六出祁山”以攻为守的战略方针本不适合当时的国情,却是在一些舆论的压力下(包括自已的心理压力)不得己的行动,要“继先帝大志,重兴汉室”的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是他对刘备的承诺,为了这种诚信,他只能放弃闭关锁国,休养生息的长期战略,而不得不为死去的先帝的理想而战。这就背离了“不争”的天理,使国力愈下,实力大减,这种局面又影响到大后方,造成奸臣当道,政局不稳,实际上已经给丧国种下了伏笔,孔明先生累死在五丈原,没有亲历丧国之辱,也算是万幸。这又应了老子另一句话,“夫代大匠□者,希有不伤其手矣”。</P><P>  诸葛先生一代人杰,怎么会犯这种低极错误? 我以为一味愚忠,不审天时是第一,自恃才高,不度天道是第二,兵道之诈看多了,违背了幼年学过的老子的自然之道,是第三,有此三失,不得不败,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P><P>  “不争”是三宝之末,却是三宝之纲,以此治国也罢,用兵也罢,都是第一原则,这就是老子对这段话的剖析,由此我们知道,“不争”之道,比“抡开大斧一路杀将去”更难,因为它不是图一时之快,而是为长治久安。这是对“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原因的最好解释。</P><P>  《老子》中两次出现“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P><P>  是从大的方面对“不争”的反面结果的论断,应用在用兵上,是很快就有结论的,我举三国故事,也是这个意思。</P><P>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P><P>  以水形容道的“低下、柔弱”,在《老子》中屡见,应用在战胜敌人上,又有怎样的形态? 老子用了两个词语,一是“莫之能胜”,—个是“无以易之”,说得是没人能战胜它和没人能代替它的意思。</P><P>  这般神奇的能力源于老子对“水”的性质的理解和升华。 </P><P>  水是最柔软的东西,却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水永远不象树一样向上长,也不象火一样向上升,(那时可能把水的其它形态另论),即使是汹涌澎湃、一往无前,他也永远是向低处流,而且“无孔能入”,能渗进看来毫无缝隙的东西里,这两个特性升华到人类社会的“德”中,就有了新的涵义,除了“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之外,借喻在用兵上,就是无可取代的、无坚不摧的“阴柔”,这种无声无息的、不显山不露水的、迁移默化的力量,在当时人类的感觉中,无可替代,不可超越、也绝无可以战胜它的任何其它东西。</P><P>  具体到军队建设上,它应化为:</P><P>  “不争”,即不侵略,不图利益,不“为战争而战争”,更不草菅人命。</P><P>  “向下”,即不奢华、不张扬、不特权,他们的地位与种田的农民一样,同是为了国家的和平和富裕,无分彼此。</P><P>   “柔弱”,这是一种不给别国压力的、让人难以捉摸的表象,使别国不产生侵略的念头或有这个念头而不敢冒然进犯。</P><P>  实际上,在这几个原则之下,隐藏着的是一支有精兵强将的队伍,这支队伍确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能力,但它不会给任何别国造成威胁,也不会给任何别国形成压力,但足以使任何人都不可轻易冒犯,这就是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水的哲学,或说是“建军原则”。</P><P>  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P><P>  自古战事,轻敌必败。不但战争,任何事体,如不假深思就去进行,其结果都不会太好。</P><P>  从现象上看,轻敌是忽视了敌之长,从而暴露了已之短,在不成熟的时机下、在不明了情况的形势下的冒失之举,结果上了当,中了招儿,是必败无疑。</P><P>  从理论上看,轻敌违背了“道”之原理,故不得不败。</P><P>  违背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轻敌就是没有全面深入的调查,没有认真周密的计划,没有事无巨细的布署。</P><P>  违背二:轻敌就是没有把自已放在最“低下”的位置,不在最下处,就有空子可钻,有空可钻,无以易之的水的性质被“易”了,就有失败的可能。</P><P>  违背三:轻敌就是小视对手,是有为的表现,有“争”的欲望,就有“失”的可能,就失去了百战百胜的能力。老子说“几丧吾宝”,主要对此而言。</P><P>  轻敌往往是酿成大祸的序幕,因为它积累了多种不合天道的因素,故千万“不可轻敌”。</P><P>  自已不轻敌,但让对手轻敌,这是老子“后发制人”战略的特点,后要说到具体方式,故这里先不谈。</P><P>  6、抗兵相若,哀者胜矣:</P><P>  两军对垒,兵力、设备、战术相等,谁能赢? 老子说,是“哀”者。</P><P>  “哀”字,是一个不祥的字,新华字典对此有两个解释,“悲痛”和“悼念”。</P><P>  古皇族中的贵妇,多以“哀家”自谓(好象有些男士也这样自称),可见“哀”字除了新华字典的说法外,另有深意。</P><P>  《老子》三十九章中对侯王们以不祥之字自称,有过一种解释,如果联系上“哀”字,也许会有一些启发,使我们知道他之“哀”的准确定义。</P><P>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P><P>  说得很明白,下贱是高贵的基本,同为一体,虽有高下之不同,并无实质之差别,故当以守本为要。把自已放到最低最下,实际是最高贵的品质,“道”就是以这样的形态遍布于天地之间,故才有创造和发展的动力。</P><P>  为了说得更明白,他举了更实际的例子,“不欲录录(音)如玉,(应当)珞珞如石”。玉石本是同类,是人把它分出了高下,不当琢磨过的玉,还是当原始的石头更踏实。</P><P>  此种构思,不知是哪位圣贤设置,其意大矣深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永远把自已放在最低下的位置,不要忘乎所以,是上古圣贤对王族的期望,其中自有“不争”与“宽容”的涵义。惜这番苦心,又有多少帝王知道!</P><P>  联想到“哀”字,我们可以有一个感觉,“哀”者,应当有被人冒犯,被人强暴,迫不得己,没有退路,不得不为之的意思,是一种心理上的战斗力,这种力量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他是一种最后的拚争,是万不得己的自卫,故其潜能难以预料。后来发展出来的成语,如“置死地而后生”、“背水—战”、“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等等,大概都是要被迫造成或自已主动造成这种“哀”者,因其只有生与死中的—种选择,故未战之时,从心理上就有了压倒不“哀”者的优势,这是“哀者胜矣”的唯一原因。</P><P>  “慈故能勇”与“哀兵必胜”有差不多的意思,只是前者是长期教育的素质,后者是被逼无奈的超常,其结果一样,这是老子对所用之兵的心理状态的要求。有这种素质的队伍,再加上—些“国之利器”,保卫好自已的家园,应当是一件并不难办的事。</P><P>  让自已的将士都有“哀兵”的心态,而不是狂妄的勇武,是必须,也不易,古时有许多军事家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点,大有效果,“破釜沉舟”就是一例,可见其言不谬。</P><P>  7、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P><P>  老子纸上谈兵,说得是一种他之“道”在战争中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实际行为中如何具体表现,他是没有经验的,所以他借用了一位有战场经历的将军的话,把他的理念具体化,成为一种可应用的战术,这就是“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的“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战术原则。并形象地描述了在这种原则指导下,自已的军队会给敌方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印象。</P><P>  保卫国土的战争,自已自然是主,为什么不敢为主而为客呢?大和尚认为,从盟主而战,是不得已,故应怯孺如客,是保全自身之慈的意思。我以为此言大可商蹉,主者,是首先发起战争、首先发动攻击的一方,而客者,则是不得已应对的另一方,老子认为只有不主动出击、从容应对来犯,才有在自身损失最小的前提下获得胜利的把握。这就是“以静制动”的优势。居主之地而以客自许,加之下句“不敢进寸,而退尺”也都是这个意思。不过下句之中,又增加了“后发制人”的内容,从而全面表现了老子“不争”的思想核心。</P><P>  8、“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一直是我不明白的话,队列混乱,士气低落(喊口号连手都不举),从不发起攻击,更见不到什么千军万马的压倒气势,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吗? 能打胜仗吗? 为什么要把自已的队伍搞成这个样子? 很长时间内,我一直在想老子此言的意思。</P><P>  终于有一天我明白了,这种表象正是要给对手留下的印象,是一种精心制造出来的假象,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战术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造成对手思想上的麻痹,从而犯兵家“轻敌”之大忌,以利自已的“哀”兵一发而全胜。这大概就是老子的“国之利器”。</P><P>  此人心思之深奥,确如孔二所誉:神龙不见首尾也。</P><P>(续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