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3:10:10
<P>【人民网】</P>
<P>作者:罗迪 毛玉西</P>
<P>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中国互联网发展迅猛,给民族意识表达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借助网络工具,民族意识在网络时代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网络”与“民族主义”结合构成的 “网络民族主义”新术语与新现象的突显,成为2003年以来媒体关注的最新议题,其探讨散乱于电视、网络、报纸与时事杂志评论中。对“网络民族主义”这种最新现象与媒体争论,笔者试图从学理角度加以梳理与分析(注1)。</P>
<P>  一、术语兴起</P>
<P>  在中国学者的视野中,“网络民族主义”概念的提出与讨论,离不开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时代背景——民众对中日关系的关注。</P>
<P>  2003年的中日关系可谓“多灾多难”,这是引发“网络民族主义” 激烈争论的最直接诱因。2003年6月,民间组织发起登上钓鱼岛活动(“保钓”运动);8月,网上万人签名反对京沪高速铁路使用日本技术(“京沪高铁”大讨论);8月,百万网友联名要求日本政府赔偿毒气弹中国民间受害者并彻底清除遗留毒气弹;(8·4毒气事件);9月,又发生了日本游客集体赴珠海嫖娼的事件(日本人嫖娼事件)。紧接着,2003年10月29日,西北大学爆发了反日抗议活动,后来又演变成西安街头的示威游行(西北大学事件)。此次事件起因,据说是4个日本师生在该校外语学院的日本文化艺术节上的下流表演。进入2004年后,上述事态的后续讨论一直不断。</P>
<P>  笔者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概念的提出,准确说是出现在2003年《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中。该报关于《京沪高速铁路撞上民族主义浪潮》的一组报道中,有一篇北大博士生李颖对“民族主义”看法的文章中提到“以此看来,目前中国民族主义尤其是网络民族主义(笔者加粗强调)的局限性之一就在于:也许标榜民族认同但却无实际行动捍卫民族利益。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可以宣泄口号而无责任约束,可以口惠而实不至,甚至可以言行不一。(注2)”  这是迄今为止笔者查找到的最早使用“网络民族主义”术语的正式报道。9月19日(9.18纪念的第二天)的报道中,《国际先驱导报》有一篇题为《网络民族主义≠义和团思想》的报道。此后该报又陆续刊登了针对民间对中日关系看法的后续报道,都涉及到了“网络民族主义”有关事件报道与现象分析。</P>
<P>  至此,“网络民族主义”才缓慢浮出水面。简单说来,“网络民族主义”正是“网络+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时代的最新表现,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中获得了充分表达平台,从而获得表达途径与相关目标的实现。对此,有学者对“网络民族主义”做出了这样描述:“由于互联网成了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的场所,有论者将这种社会现象称为‘网络民族主义'”(注3) 针对这种现象,媒体报道称“2003年民族主义呈现出的最显著特点是:以网络为平台,发表爱国主义言论,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以网络为“根据地”,集结志同道合者并采取反对日本右翼的具体行动,故而可称为‘网络民族主义'。(注4)”</P>
<P>  有论者于《凤凰周刊》中提到“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前期,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和同年的‘银河号事件'掀起新民族主义的第一次热潮,其标志是一本名叫《中国可以说不》的书风靡一时。”文章接着提到“这股思潮真正成为重要舆论力量还要等到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以后。......一批以人民网强国论坛为代表的论坛迅速崛起,成为网络民族主义传播的平台。”(注5) 这可以说是追溯“网络民族主义”最重要的评论文章,很好地揭示了“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背景。</P>
<P>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民族主义”与“网络爱国主义”概念术语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正如有关学者提到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原本是接近的概念。而另一方面,似乎在各种语言中,爱国主义都是褒义的,民族主义有时却是贬义的。”(注6) 另外,国外也有人在使用“网络民族主义”术语,对应的英文是“web nationalism”或“e-nationalism”。尽管出现了类似的英文术语,但笔者在互联网与相关外文书籍检索中,尝试了各种方式,都没有能查到有关对“e-nationalism”或“web nationalism”的相关解释与描述,这说明类似术语不过是外文文章中出现的一个词汇。(注7)。所以说,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现象并非受西方学界讨论的启发,其概念也并非来外文的直译,这是中国本土凸现的一个热点概念与新现象。</P>
<P>  二、构成分析</P>
<P>  “网络民族主义”现象的兴起,显然是来自网民的言论或化言论为行动的各种尝试。一谈起网民针对涉及国家利益的事态表达,就标签为“愤青”或“网络民族主义者”。但到底“网络民族主义者”是怎样的一个群体,目前还一直没有被明确而处于争论中。</P>
<P>  这种“模糊”的状态,媒体评论中多少有所提及。比如,香港凤凰卫视的资深评论家杨锦麟就提到:“拥有上网条件,是成为网络民族主义者的必须前提条件。不奇怪的是,据说新一代的“愤青”,尤其是在学的“愤青”们,是目前网络民族主义的主要构成成分。因此,所谓网络民族主义的参与者,他们或许是中国社会的精英部分,但可能也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成分结构的局限性。”(注8)这正是他对当前“网络民族主义”由哪些成分构成提出的一大疑问。而在网络上流行的一篇评论则对“愤青”与“民族主义者”做了区别,认为“所谓愤青,就是正直、善良、有同情心的青年;往大里,又具有关注民生疾苦的胸怀。”“民族主义者通常头脑发热,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难道是正直和善良导致的么?”,并得出结论说“愤青是愤青,民族主义者是民族主义者”(注9)。 而在CCTV网站的一个“网评天下”栏目中,说当前网络上的“愤青”是“民族主义”甚至是“极端民族主义”看法的网民也是振振有辞(注10)。</P>
<P>  具体来说,“网络民族主义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P>
<P>  1、具有明显的突发性,行为主体的网络或实际行动往往由某些重大事件引发。“网络民族主义”往往由突发事件激起,突发事件作为由头,引发了互联网上民众对国家、民族前途、利益的思考。事态一旦平静或趋于缓和,类似网络表达往往也趋于缓和平淡。2003年以来,在中日关系等历史遗留问题的直接诱发下,“反对日本”成为民族意识网络表达中的主流。在众多网络讨论中,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事件上:西北大学事件、珠海买春事件、钓鱼岛事件、京沪新干线事件、丰田广告事件、抵制日货事件等。</P>
<P>  2、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是一种非组织的自发行为。一般来说,国民过去的多数政治参与都是具有组织性(或是正式组织或是非正式组织),但他们民族意识的网络表达却并不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具有自发性和非组织性。网络无中心的特点,让个人行为日益成为网络行为的主体,个人对组织的依赖明显减弱。他们的行为完全以个人的身份参与,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不受到任何事件和空间限制——只要拥有上网条件即可,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匿名表达自己的价值观。</P>
<P>  3、从言论表达上可以看出,各种探讨具有一定的非理性(诸多的政治冲动和不成熟表现)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特点。有些网络言论失之幼稚偏激,只有情感的抒发和宣泄,无法促使言论系统化和理论化。他们给外界造成的印象不是理性思考,而是带有若干失控形式的鲁莽情绪发泄。对此,有评论家提到“所谓的网络民族主义仍具有诸多的政治冲动和不成熟的表现。”(注11)。当然,有些文章的篇幅较长,行文流畅、逻辑严密、观点深刻,甚至被其他论坛甚至媒体转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类似文章是对国家利益、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的深刻理性反思性,彰显着理性的光辉。(注12)</P>
<P>  以上的几个特点,则意味着“网络民族主义”还处于动态发展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一步把握这种新现象。</P>
<P>  三、观点之争</P>
<P>  “网络民族主义”的争论,基本是“民族主义”争论的最新延续。对此,有学者提到“同样不容忽略的是,互联网兴起之后,从开始到现在,民族主义讨论一直都是网上时政论坛的热门话题。互联网上影响力最大的民族主义者则以王小东为代表,主要宣扬尚武精神和生存空间理论。而与民族主义者进行激烈交锋则主要来自1998年开始浮出水面的另一种思潮——自由主义。”(注13)</P>
<P>  第一、有论者把国内兴起的“网络民族主义”纳入到“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分析框架中,从而对“网络民族主义”持严厉批判的态度。</P>
<P>  张超《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的文章,是提及到“网络民族主义”的唯一一篇学术论文。在 “极端民族主义”的分析框架中,他首先指出“在中国,极端民族主义真正在全国发生影响,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始自世纪之交,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活跃起来的。”顺便提到“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毫无顾忌地在网站上发表和转载反日、仇日的言论和文章,乃至于号召抵制日货、强攻钓鱼岛,有人甚至主张进行一场东京大屠杀,把日本妇女都强奸了,把日本男人都杀了。这样的言论在平面和音像媒体上是无法想象的。”认为“这种暴民运动实质上是‘义和团'精神的现代翻版,是‘红卫兵行动'在21世纪的再现。”(注14)可以说,这是分析“极端民族主义”比较透彻的文章,但把“网络民族主义”纳入“极端民族主义”遭到了“批判”。</P>
<P>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论坛上有一篇匿名发表的文章,把“网络民族主义”纳入到受“压制”的政治氛围下分析。认为“事实上,网络民族主义们声势浩大的活动,展示的不是真正的民间力量,而是民间的巨大情绪。无论那些为民族主义辩护的人说它有多少诸如增强凝聚力之类的好处,我始终坚持认为,在自激、自渎中不断泛滥膨胀的民族主义对中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长远看,它更可能为中华民族带来一场深重的灾难。”(注15)</P>
<P>  第二、掀起“网络民族主义”讨论的《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中则把“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看成是“政治上的进步”。</P>
<P>  针对国外媒体认为国内民众“反日”情绪高潮的指责,《国际先驱导报》较早的报道提到“即使作为处于民族主义最初级、最不成熟的‘网络民族主义',依然有其被宽容的必要。且不说,网络民族主义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做出的贡献——这种贡献至少体现在为民族主义的整合提供了平台,就是“网络民族主义”所蕴涵的“偏激”和“幼稚”也不是没有存在的必要。”(注16)。</P>
<P>  在之后的陆续报道中,《国际先驱导报》提到“在民族主义的此轮高涨中,最值得肯定的正是民族主义者们的这种责任意识。中国民族主义对此问题的介入绝对不是排日思想作怪,而是中国人国家观念日益深入的体现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有评论指出:“正在成长中的网络民族主义不仅宣示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力量,而且谋求对中国政府对外政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补充。”(注17)</P>
<P>  另外,有些时事评论员对“网络民族主义”做出了“辨证认识”,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思考视角。《凤凰周刊》的一篇评论提到:“正如所有自发的民间运动一样,网络民族主义也有其过激、非理性的一面,个别极端行为甚至违反了法制社会的一些原则。” 但文章同时也认为“网络民意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譬如,去年底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外交部网站上接受网友提问,成了有史以来‘网上做客'的最高层政府官员。”(注18)</P>
<P>  四、简短结论</P>
<P>  针对以上分析,以下结论值得进一步关注:</P>
<P>  第一、“网络民族主义”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双重影响初见端倪。</P>
<P>  民间对中日关系的反应成为“网络民族主义”充分发挥的最新背景。而对于深层原因的分析,有媒体提到:“国家经济实力增强让中国人自信心“膨胀”,与外界交往日益频密导致摩擦频率的相应提高,还有中国人在接触其他社会后对自我身份的重新思考及再认识,都是导致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注19)</P>
<P>  网络对“民族主义”的各种讨论中,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中国需要不需要民族主义、需要怎样的民族主义”的话题。那么,作为科技时代的“延伸”——“网络民族主义”,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思考疑问。“网络民族主义”兴起以来,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民族主义与网络结合下能够发挥巨大威力。国民以网络为平台抒发民族情感,发表爱国主义言论,以网络为根据地,进行“化言论为行动”的尝试,对现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P>
<P>  正如“民族主义”思潮始终伴随感性与理性、狂热与温和、极端与适度的矛盾斗争一样,“网络民族主义”已经彰显了历史形态中“民族主义”所表现的特征:激励民族斗争、维护国家利益与制造混乱、麻烦并存。这种双重影响,一方面通过受众接受的扩大化体现,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影响着政府权力决策——无论影响是良性还是恶性。值得思考的是,“网络民族主义”的未来可能影响才是初步显露,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以何种形态、何种规模、何种程度、如何应对等等。</P>
<P>  第二、网络成为民众政治参与、政治表达和政治交往的重要平台,这种“参与”在今后不可阻挡、也不可避免。</P>
<P>  网络为民意表达和公众参与提供了全新、有效技术手段。通过网上论坛,公民可以对政治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具备上网条件的民众来说,网络政治参与尤其积极。特别涉及到我国的民族、爱国情感议题时,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情感的网络表达不绝于耳。这种网络民族意识的出现,一是基于我国整体自由与民主理念的发展;二是基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然,在我国尚未完全达到成熟的法制体制下,网络民族意识表达有时属于“超越”现实政治诉求的表达方式,部分反映了现实表达途径的“缺位”状态。</P>
<P>  第三、“网络民族主义”备受香港与大陆媒体关注,其实质是在探讨中国崛起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下,民众、媒体与政府心态如何表达的问题。</P>
<P>  自2003年以来,“和平崛起”一词成为中国政治学者频繁撰写文章的主题词。也正是伴随着这种“和平崛起”的声音,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关注——尤其是美国与日本等国家,关注焦点就是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民众如何对待国家冲突与矛盾,对待非常态事件有如何反应与举动。深层次来说,“网络民族主义”涉及到这样一个“三角关系”:媒体与民众、民众与政府、媒体与政府。就目前来看,“三角关系”的互动显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网络民族主义”所关注的政治议题,由于涉及的政治敏感度较低,受制约的可能性机率不高,从而促使诸多网民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新民族主义力量重新集结面临良好际遇,也未可知。</P>
<P>  第四、“网络民族主义”还缺乏实证研究与具体调查,其话语系统处于被泛化、标签化的混乱状态。</P>
<P>  也就是说,到底什么样的人群构筑国内高涨的“网络民族主义”?如何定义“网络民族主义”?“网络民族主义”是否就是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最新发展阶段?如此众多问题的回答,目前还基本处在“叙述表达”的状态,缺乏严格的学理性实证分析。实际上,彻底梳理“网络民族主义”现象的有关争议,还需要相关学者进行深入细致调查,不仅仅是从理论上、而且要从调查统计上,得出相关的基本现状资料,这样才可能进行下一步研究。</P>
<P>  (罗迪:中山大学教育学院03硕;毛玉西:《广州日报》编辑)</P>
<P>  注释:</P>
<P>  1、从2003年7月份开始,《南风窗》、《国际先驱导报》、《凤凰周刊》、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栏目等媒体开始对2003年以来掀起的“网络民族主义”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开启了对该现象的激烈争论。据笔者所知,学术界期刊至今还未有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P>
<P>  2、李颖(北京大学博士):《观察篇: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载于《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8月1日)。该术语也可能最初出现在网民对中日关系议题的争论中,但在各种论坛文章中,笔者并未找到像《国际先驱导报》报道中的这种明确提法。</P>
<P>  3、朱学勤:“这一年:基于自由的创造”,《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1日(新年特刊);</P>
<P>  4、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载于《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23日;</P>
<P>  5、贺承:《“抵张”背后的网络民族主义》,《凤凰周刊》2004年第19期(总152期)。另外,当时反应民族意识觉醒的书籍还包括《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等,的确引起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重视,也多次批判中国正助长所谓“极端民族主义”的成长。</P>
<P>  6、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载于《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P>
<P>  7、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学者已经在使用“e-politics”(或E-politics)对应中文“网络政治学”的概念。也许在网络时代下,“e-nationalism”也许会成为对应“网络民族主义”的专用术语。</P>
<P>  8、杨锦麟:《近看中国正在掀起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于《南风窗》,2003年10月;</P>
<P>  9、这篇名为《愤青是愤青,民族主义者是民族主义者》的文章,刊登在“博客中国” 网(Blogchina.com)上,作者:冯一刀。可见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52856.html;</P>
<P>  10、《主题: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愤青”调查:爱国还是误国?!》可见http://bbs.cctv.com.cn/forumtopic.jsp?id=4980386;</P>
<P>  11、杨锦麟:《近看中国正在掀起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于《南风窗》,2003年10月;</P>
<P>  12、比如,类似《中国的远忧与近忧,如何应对美国政府打“台湾牌”》、《中国长期发展战略中的隐忧与思考》、《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文化对中国侵蚀的严重性》、《拷问与忏悔——致现代中国人的一封公开信》、《“9·18”反思——中国为何三日亡国》、《大外交观——历数中国外交得失》等网络文章,散见于重要论坛,比如强国论坛()、北大未名(www.bbs.pku.edu.cn)、清华“水木清华”(http://www.smth.org)、中大“仙逸时空” (www.bbs.zsu.edu.cn)等地方看到。</P>
<P>  13、《民族主义如何与中国如影相随?》,收录在《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乐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P>
<P>  14、张超:《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3期;</P>
<P>  15、见《民族主义——温室里疯长的罂粟》,作者署名“魔鬼教官”。这篇文章在网络论坛中非常流行,早被“凯迪网络”、“西祠胡同”、“天涯论坛”、《光明日报》网站著名的学术探讨专栏“光明观察”等多处论坛转载,并得到了众多回应。其观点可以说与张超的《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一文的分析观点不谋而合。另外,另一篇名为《从潘岳的文章谈网络民族主义者的丑陋》的文章,也基本坚持类似观点。</P>
<P>  16、李颖:《观察篇: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P>
<P>  17、见《网络民族主义≠义和团思想》,《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18日);《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23日)。这两篇文章在承认“网络民族主义”存在不足之处之下,对“网络民族主义”持肯定的态度。</P>
<P>  18、贺承:《“抵张”背后的网络民族主义》;</P>
<P>  19、见孙传炜:《民族主义再掀巨浪?》,《联合早报》,2003年11月16日——这是《联合早报》记者采访的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做出的分析。</P><P>【人民网】</P>
<P>作者:罗迪 毛玉西</P>
<P>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中国互联网发展迅猛,给民族意识表达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借助网络工具,民族意识在网络时代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网络”与“民族主义”结合构成的 “网络民族主义”新术语与新现象的突显,成为2003年以来媒体关注的最新议题,其探讨散乱于电视、网络、报纸与时事杂志评论中。对“网络民族主义”这种最新现象与媒体争论,笔者试图从学理角度加以梳理与分析(注1)。</P>
<P>  一、术语兴起</P>
<P>  在中国学者的视野中,“网络民族主义”概念的提出与讨论,离不开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时代背景——民众对中日关系的关注。</P>
<P>  2003年的中日关系可谓“多灾多难”,这是引发“网络民族主义” 激烈争论的最直接诱因。2003年6月,民间组织发起登上钓鱼岛活动(“保钓”运动);8月,网上万人签名反对京沪高速铁路使用日本技术(“京沪高铁”大讨论);8月,百万网友联名要求日本政府赔偿毒气弹中国民间受害者并彻底清除遗留毒气弹;(8·4毒气事件);9月,又发生了日本游客集体赴珠海嫖娼的事件(日本人嫖娼事件)。紧接着,2003年10月29日,西北大学爆发了反日抗议活动,后来又演变成西安街头的示威游行(西北大学事件)。此次事件起因,据说是4个日本师生在该校外语学院的日本文化艺术节上的下流表演。进入2004年后,上述事态的后续讨论一直不断。</P>
<P>  笔者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概念的提出,准确说是出现在2003年《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中。该报关于《京沪高速铁路撞上民族主义浪潮》的一组报道中,有一篇北大博士生李颖对“民族主义”看法的文章中提到“以此看来,目前中国民族主义尤其是网络民族主义(笔者加粗强调)的局限性之一就在于:也许标榜民族认同但却无实际行动捍卫民族利益。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可以宣泄口号而无责任约束,可以口惠而实不至,甚至可以言行不一。(注2)”  这是迄今为止笔者查找到的最早使用“网络民族主义”术语的正式报道。9月19日(9.18纪念的第二天)的报道中,《国际先驱导报》有一篇题为《网络民族主义≠义和团思想》的报道。此后该报又陆续刊登了针对民间对中日关系看法的后续报道,都涉及到了“网络民族主义”有关事件报道与现象分析。</P>
<P>  至此,“网络民族主义”才缓慢浮出水面。简单说来,“网络民族主义”正是“网络+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时代的最新表现,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中获得了充分表达平台,从而获得表达途径与相关目标的实现。对此,有学者对“网络民族主义”做出了这样描述:“由于互联网成了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的场所,有论者将这种社会现象称为‘网络民族主义'”(注3) 针对这种现象,媒体报道称“2003年民族主义呈现出的最显著特点是:以网络为平台,发表爱国主义言论,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以网络为“根据地”,集结志同道合者并采取反对日本右翼的具体行动,故而可称为‘网络民族主义'。(注4)”</P>
<P>  有论者于《凤凰周刊》中提到“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前期,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和同年的‘银河号事件'掀起新民族主义的第一次热潮,其标志是一本名叫《中国可以说不》的书风靡一时。”文章接着提到“这股思潮真正成为重要舆论力量还要等到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以后。......一批以人民网强国论坛为代表的论坛迅速崛起,成为网络民族主义传播的平台。”(注5) 这可以说是追溯“网络民族主义”最重要的评论文章,很好地揭示了“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背景。</P>
<P>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民族主义”与“网络爱国主义”概念术语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正如有关学者提到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原本是接近的概念。而另一方面,似乎在各种语言中,爱国主义都是褒义的,民族主义有时却是贬义的。”(注6) 另外,国外也有人在使用“网络民族主义”术语,对应的英文是“web nationalism”或“e-nationalism”。尽管出现了类似的英文术语,但笔者在互联网与相关外文书籍检索中,尝试了各种方式,都没有能查到有关对“e-nationalism”或“web nationalism”的相关解释与描述,这说明类似术语不过是外文文章中出现的一个词汇。(注7)。所以说,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现象并非受西方学界讨论的启发,其概念也并非来外文的直译,这是中国本土凸现的一个热点概念与新现象。</P>
<P>  二、构成分析</P>
<P>  “网络民族主义”现象的兴起,显然是来自网民的言论或化言论为行动的各种尝试。一谈起网民针对涉及国家利益的事态表达,就标签为“愤青”或“网络民族主义者”。但到底“网络民族主义者”是怎样的一个群体,目前还一直没有被明确而处于争论中。</P>
<P>  这种“模糊”的状态,媒体评论中多少有所提及。比如,香港凤凰卫视的资深评论家杨锦麟就提到:“拥有上网条件,是成为网络民族主义者的必须前提条件。不奇怪的是,据说新一代的“愤青”,尤其是在学的“愤青”们,是目前网络民族主义的主要构成成分。因此,所谓网络民族主义的参与者,他们或许是中国社会的精英部分,但可能也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成分结构的局限性。”(注8)这正是他对当前“网络民族主义”由哪些成分构成提出的一大疑问。而在网络上流行的一篇评论则对“愤青”与“民族主义者”做了区别,认为“所谓愤青,就是正直、善良、有同情心的青年;往大里,又具有关注民生疾苦的胸怀。”“民族主义者通常头脑发热,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难道是正直和善良导致的么?”,并得出结论说“愤青是愤青,民族主义者是民族主义者”(注9)。 而在CCTV网站的一个“网评天下”栏目中,说当前网络上的“愤青”是“民族主义”甚至是“极端民族主义”看法的网民也是振振有辞(注10)。</P>
<P>  具体来说,“网络民族主义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P>
<P>  1、具有明显的突发性,行为主体的网络或实际行动往往由某些重大事件引发。“网络民族主义”往往由突发事件激起,突发事件作为由头,引发了互联网上民众对国家、民族前途、利益的思考。事态一旦平静或趋于缓和,类似网络表达往往也趋于缓和平淡。2003年以来,在中日关系等历史遗留问题的直接诱发下,“反对日本”成为民族意识网络表达中的主流。在众多网络讨论中,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事件上:西北大学事件、珠海买春事件、钓鱼岛事件、京沪新干线事件、丰田广告事件、抵制日货事件等。</P>
<P>  2、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是一种非组织的自发行为。一般来说,国民过去的多数政治参与都是具有组织性(或是正式组织或是非正式组织),但他们民族意识的网络表达却并不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具有自发性和非组织性。网络无中心的特点,让个人行为日益成为网络行为的主体,个人对组织的依赖明显减弱。他们的行为完全以个人的身份参与,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不受到任何事件和空间限制——只要拥有上网条件即可,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匿名表达自己的价值观。</P>
<P>  3、从言论表达上可以看出,各种探讨具有一定的非理性(诸多的政治冲动和不成熟表现)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特点。有些网络言论失之幼稚偏激,只有情感的抒发和宣泄,无法促使言论系统化和理论化。他们给外界造成的印象不是理性思考,而是带有若干失控形式的鲁莽情绪发泄。对此,有评论家提到“所谓的网络民族主义仍具有诸多的政治冲动和不成熟的表现。”(注11)。当然,有些文章的篇幅较长,行文流畅、逻辑严密、观点深刻,甚至被其他论坛甚至媒体转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类似文章是对国家利益、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的深刻理性反思性,彰显着理性的光辉。(注12)</P>
<P>  以上的几个特点,则意味着“网络民族主义”还处于动态发展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一步把握这种新现象。</P>
<P>  三、观点之争</P>
<P>  “网络民族主义”的争论,基本是“民族主义”争论的最新延续。对此,有学者提到“同样不容忽略的是,互联网兴起之后,从开始到现在,民族主义讨论一直都是网上时政论坛的热门话题。互联网上影响力最大的民族主义者则以王小东为代表,主要宣扬尚武精神和生存空间理论。而与民族主义者进行激烈交锋则主要来自1998年开始浮出水面的另一种思潮——自由主义。”(注13)</P>
<P>  第一、有论者把国内兴起的“网络民族主义”纳入到“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分析框架中,从而对“网络民族主义”持严厉批判的态度。</P>
<P>  张超《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的文章,是提及到“网络民族主义”的唯一一篇学术论文。在 “极端民族主义”的分析框架中,他首先指出“在中国,极端民族主义真正在全国发生影响,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始自世纪之交,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活跃起来的。”顺便提到“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毫无顾忌地在网站上发表和转载反日、仇日的言论和文章,乃至于号召抵制日货、强攻钓鱼岛,有人甚至主张进行一场东京大屠杀,把日本妇女都强奸了,把日本男人都杀了。这样的言论在平面和音像媒体上是无法想象的。”认为“这种暴民运动实质上是‘义和团'精神的现代翻版,是‘红卫兵行动'在21世纪的再现。”(注14)可以说,这是分析“极端民族主义”比较透彻的文章,但把“网络民族主义”纳入“极端民族主义”遭到了“批判”。</P>
<P>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论坛上有一篇匿名发表的文章,把“网络民族主义”纳入到受“压制”的政治氛围下分析。认为“事实上,网络民族主义们声势浩大的活动,展示的不是真正的民间力量,而是民间的巨大情绪。无论那些为民族主义辩护的人说它有多少诸如增强凝聚力之类的好处,我始终坚持认为,在自激、自渎中不断泛滥膨胀的民族主义对中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长远看,它更可能为中华民族带来一场深重的灾难。”(注15)</P>
<P>  第二、掀起“网络民族主义”讨论的《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中则把“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看成是“政治上的进步”。</P>
<P>  针对国外媒体认为国内民众“反日”情绪高潮的指责,《国际先驱导报》较早的报道提到“即使作为处于民族主义最初级、最不成熟的‘网络民族主义',依然有其被宽容的必要。且不说,网络民族主义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做出的贡献——这种贡献至少体现在为民族主义的整合提供了平台,就是“网络民族主义”所蕴涵的“偏激”和“幼稚”也不是没有存在的必要。”(注16)。</P>
<P>  在之后的陆续报道中,《国际先驱导报》提到“在民族主义的此轮高涨中,最值得肯定的正是民族主义者们的这种责任意识。中国民族主义对此问题的介入绝对不是排日思想作怪,而是中国人国家观念日益深入的体现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有评论指出:“正在成长中的网络民族主义不仅宣示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力量,而且谋求对中国政府对外政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补充。”(注17)</P>
<P>  另外,有些时事评论员对“网络民族主义”做出了“辨证认识”,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思考视角。《凤凰周刊》的一篇评论提到:“正如所有自发的民间运动一样,网络民族主义也有其过激、非理性的一面,个别极端行为甚至违反了法制社会的一些原则。” 但文章同时也认为“网络民意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譬如,去年底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外交部网站上接受网友提问,成了有史以来‘网上做客'的最高层政府官员。”(注18)</P>
<P>  四、简短结论</P>
<P>  针对以上分析,以下结论值得进一步关注:</P>
<P>  第一、“网络民族主义”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双重影响初见端倪。</P>
<P>  民间对中日关系的反应成为“网络民族主义”充分发挥的最新背景。而对于深层原因的分析,有媒体提到:“国家经济实力增强让中国人自信心“膨胀”,与外界交往日益频密导致摩擦频率的相应提高,还有中国人在接触其他社会后对自我身份的重新思考及再认识,都是导致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注19)</P>
<P>  网络对“民族主义”的各种讨论中,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中国需要不需要民族主义、需要怎样的民族主义”的话题。那么,作为科技时代的“延伸”——“网络民族主义”,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思考疑问。“网络民族主义”兴起以来,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民族主义与网络结合下能够发挥巨大威力。国民以网络为平台抒发民族情感,发表爱国主义言论,以网络为根据地,进行“化言论为行动”的尝试,对现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P>
<P>  正如“民族主义”思潮始终伴随感性与理性、狂热与温和、极端与适度的矛盾斗争一样,“网络民族主义”已经彰显了历史形态中“民族主义”所表现的特征:激励民族斗争、维护国家利益与制造混乱、麻烦并存。这种双重影响,一方面通过受众接受的扩大化体现,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影响着政府权力决策——无论影响是良性还是恶性。值得思考的是,“网络民族主义”的未来可能影响才是初步显露,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以何种形态、何种规模、何种程度、如何应对等等。</P>
<P>  第二、网络成为民众政治参与、政治表达和政治交往的重要平台,这种“参与”在今后不可阻挡、也不可避免。</P>
<P>  网络为民意表达和公众参与提供了全新、有效技术手段。通过网上论坛,公民可以对政治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具备上网条件的民众来说,网络政治参与尤其积极。特别涉及到我国的民族、爱国情感议题时,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情感的网络表达不绝于耳。这种网络民族意识的出现,一是基于我国整体自由与民主理念的发展;二是基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然,在我国尚未完全达到成熟的法制体制下,网络民族意识表达有时属于“超越”现实政治诉求的表达方式,部分反映了现实表达途径的“缺位”状态。</P>
<P>  第三、“网络民族主义”备受香港与大陆媒体关注,其实质是在探讨中国崛起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下,民众、媒体与政府心态如何表达的问题。</P>
<P>  自2003年以来,“和平崛起”一词成为中国政治学者频繁撰写文章的主题词。也正是伴随着这种“和平崛起”的声音,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关注——尤其是美国与日本等国家,关注焦点就是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民众如何对待国家冲突与矛盾,对待非常态事件有如何反应与举动。深层次来说,“网络民族主义”涉及到这样一个“三角关系”:媒体与民众、民众与政府、媒体与政府。就目前来看,“三角关系”的互动显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网络民族主义”所关注的政治议题,由于涉及的政治敏感度较低,受制约的可能性机率不高,从而促使诸多网民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新民族主义力量重新集结面临良好际遇,也未可知。</P>
<P>  第四、“网络民族主义”还缺乏实证研究与具体调查,其话语系统处于被泛化、标签化的混乱状态。</P>
<P>  也就是说,到底什么样的人群构筑国内高涨的“网络民族主义”?如何定义“网络民族主义”?“网络民族主义”是否就是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最新发展阶段?如此众多问题的回答,目前还基本处在“叙述表达”的状态,缺乏严格的学理性实证分析。实际上,彻底梳理“网络民族主义”现象的有关争议,还需要相关学者进行深入细致调查,不仅仅是从理论上、而且要从调查统计上,得出相关的基本现状资料,这样才可能进行下一步研究。</P>
<P>  (罗迪:中山大学教育学院03硕;毛玉西:《广州日报》编辑)</P>
<P>  注释:</P>
<P>  1、从2003年7月份开始,《南风窗》、《国际先驱导报》、《凤凰周刊》、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栏目等媒体开始对2003年以来掀起的“网络民族主义”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开启了对该现象的激烈争论。据笔者所知,学术界期刊至今还未有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P>
<P>  2、李颖(北京大学博士):《观察篇: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载于《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8月1日)。该术语也可能最初出现在网民对中日关系议题的争论中,但在各种论坛文章中,笔者并未找到像《国际先驱导报》报道中的这种明确提法。</P>
<P>  3、朱学勤:“这一年:基于自由的创造”,《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1日(新年特刊);</P>
<P>  4、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载于《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23日;</P>
<P>  5、贺承:《“抵张”背后的网络民族主义》,《凤凰周刊》2004年第19期(总152期)。另外,当时反应民族意识觉醒的书籍还包括《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等,的确引起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重视,也多次批判中国正助长所谓“极端民族主义”的成长。</P>
<P>  6、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载于《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P>
<P>  7、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学者已经在使用“e-politics”(或E-politics)对应中文“网络政治学”的概念。也许在网络时代下,“e-nationalism”也许会成为对应“网络民族主义”的专用术语。</P>
<P>  8、杨锦麟:《近看中国正在掀起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于《南风窗》,2003年10月;</P>
<P>  9、这篇名为《愤青是愤青,民族主义者是民族主义者》的文章,刊登在“博客中国” 网(Blogchina.com)上,作者:冯一刀。可见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52856.html;</P>
<P>  10、《主题: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愤青”调查:爱国还是误国?!》可见http://bbs.cctv.com.cn/forumtopic.jsp?id=4980386;</P>
<P>  11、杨锦麟:《近看中国正在掀起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于《南风窗》,2003年10月;</P>
<P>  12、比如,类似《中国的远忧与近忧,如何应对美国政府打“台湾牌”》、《中国长期发展战略中的隐忧与思考》、《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文化对中国侵蚀的严重性》、《拷问与忏悔——致现代中国人的一封公开信》、《“9·18”反思——中国为何三日亡国》、《大外交观——历数中国外交得失》等网络文章,散见于重要论坛,比如强国论坛()、北大未名(www.bbs.pku.edu.cn)、清华“水木清华”(http://www.smth.org)、中大“仙逸时空” (www.bbs.zsu.edu.cn)等地方看到。</P>
<P>  13、《民族主义如何与中国如影相随?》,收录在《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乐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P>
<P>  14、张超:《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3期;</P>
<P>  15、见《民族主义——温室里疯长的罂粟》,作者署名“魔鬼教官”。这篇文章在网络论坛中非常流行,早被“凯迪网络”、“西祠胡同”、“天涯论坛”、《光明日报》网站著名的学术探讨专栏“光明观察”等多处论坛转载,并得到了众多回应。其观点可以说与张超的《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一文的分析观点不谋而合。另外,另一篇名为《从潘岳的文章谈网络民族主义者的丑陋》的文章,也基本坚持类似观点。</P>
<P>  16、李颖:《观察篇: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P>
<P>  17、见《网络民族主义≠义和团思想》,《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18日);《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23日)。这两篇文章在承认“网络民族主义”存在不足之处之下,对“网络民族主义”持肯定的态度。</P>
<P>  18、贺承:《“抵张”背后的网络民族主义》;</P>
<P>  19、见孙传炜:《民族主义再掀巨浪?》,《联合早报》,2003年11月16日——这是《联合早报》记者采访的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做出的分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