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纳淘金兴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1:58:13
[导读]最疯狂时,加纳每400人就有1个中国淘金者;但广西“上林帮”的传销式淘金,注定失败

数万人的淘金梦,破碎了。

在加纳淘金的中国人正在拼命地想办法回到故土。“三天后的机票都不一定能买到了。” 身处加纳的苏震宇在电话里告诉腾讯财经,“每天返回国内的飞机全满的。”

苏振宇是加纳中国矿业协会的秘书长,他也是一名来自广西上林的矿主。在此次加纳政府羁押中国公民的第二天,他在与腾讯财经电话连线的过程中依然不断地接到求救电话。据苏振宇称,被羁押的人数还在不断上升,当地几乎所有的采金活动已经全部停止。

为了打击非法开采,从多年前开始,加纳政府大规模打击非法采金者的事件就屡有发生,但这一次让中国淘金者彻底放弃了希望。中国驻加纳大使馆在6月7日称,已有169名中方人员被羁押,其中八九成是广西上林人

广西上林人是加纳非法采金者的主要群体,他们用八年时间发现、并蜂拥而至,在2012年最顶峰时几乎是像传销一样拉人赶去当地淘金。但现在,不仅非法采金者正在被加纳政府追捕,少数取得合法取得采金牌照的中国人,亦为此次加纳政府打击对象。中国采金者向国内新闻机构求助称,加纳部分普通群众,包括少数加纳警察,正在利用政府严厉打击的机会,盗窃、抢劫、殴打中国采金者。

“8年的时间,现在这个产业链算是全部被破坏掉了。我们给加纳带来这么多的经济效益,我相信过一个月,加纳的整个土地经济和相关产业都会受到重创。”因有其他产业在当地需继续经营,苏震宇依然坚守在加纳。

在人口第三次大规模的浪潮来临的时候,美国移民萨特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附近发现了金矿,人类对财富的憧憬和欲望的本能,让越来越多的冒险商人、操纵者、土地投机家,将发现金矿的消息瞬间扩大——由此开启了沸腾世界的“淘金热”。

但最近几年在金价一度暴涨的驱使下,淘金热潮再度重演。作为非洲的第二大产金国,数万名中国人怀揣“暴富梦”远赴“黄金海岸”加纳淘金。和美国十八世纪一样,这条淘金路上充斥了无数财富、血泪、暴力的悲喜故事。与此同时,以“上林帮”为代表的中国淘金链条也逐渐从加纳的黄沙中浮现出来。

失控的初始:像传销一样拉人淘金

与紫金矿业这样的中国大型金矿开采公司不同,跨国淘金者的生意规则更地下、更隐秘。

之前一直在非洲从事翻译和贸易工作的苏震宇,是进入加纳的第一批广西上林采矿者。2006年,他带了亲戚朋友一共8个人来到加纳。由其中的7个人出资,剩下的1个人出力,有了第一个采矿生产线。2006年8月15日,推土机开始在这片长满了油椰子和可可树林的非洲土地上作业,把它铲成一块一块的泥地。

“我们最早前都是以这种组合的形式做事儿,像我们8个人,就是7个人出钱做老板,1个人出力做领钱的工人。”苏振宇担任米主张的加纳中国矿业协会,也是由当地相对有权势的矿老板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

加纳的国旗由红、黄、绿三色组成。黄色,象征着加纳丰富的矿产资源,也代表着加纳原来的国名——“黄金海岸”。加纳已探明的黄金储量约985吨,占世界总量的3%,是仅次于南非的非洲第二大产金国。黄金开采,在加纳已有百年历史。

最早到加纳淘金的中国人,是黑龙江人,而后是湖南株洲人,最后才是从2006年左右进入加纳的广西上林人。苏振宇对腾讯财经称:“黑龙江人在的时候整个市场和产业链条都不成熟,湖南人在的时候相对完善一些但是当时国际金价很低迷,根本做不成大事儿。真正把这个产业做起来的,就是我们上林人。”

“我当时想到去加纳是因为金价开始上扬,而且我一直在那边工作,知道这个事情确实是有钱赚。然后,我们最初的8个人变成了8个老板,8个老板又慢慢变成了64个老板......就这样一个带一个,上林人着了迷似的把亲戚朋友都拉到加纳来采矿,当时就像是传销,完全处于一个失控的状态。”

以2012年10月为节点,当时中加官方估计,在加纳淘金的中国人大约有2万名。7个月后,据外媒报道,这个数字涨到了大约5万人。其中上林人的数量,保守的民间统计数据认为最少也有1.2万人左右。而加纳全国只有2000多万人口。

金价在四年中最高翻了一番,达到每盎司1650美元,这股涨势吸引大批中国工人及重型设备涌入这个产业,极大改变了该行业的作业规模和方式。

中国合伙人:秘传技术为金钱纽带

在加纳,有大矿和小矿之分,尽管加纳对于外资一直持鼓励态度,但并不允许外国人涉足25英亩(约合0.1平方公里)以下的小矿。加纳土地所有制度错综复杂,大部分为酋长或私人所有,矿权与土地权分立,只有矿产资源属于国有。这些所谓的当地矿产企业可能并不真正拥有矿权。

但在利益驱使下,不少加纳本地矿主非法出售矿权,也给了很多外国人以“打擦边球”的形式进入矿区。外国采金者提供的技术、资金等支持很容易与当地拥有土地但没能力开采的酋长达成利益同盟,他们需要主动寻求“中国合伙人”——在中介、签证、居留和开采、经营等环节中相互支持和配合。

设于首都阿克拉的游说团体——社会综合发展中心主任史蒂夫•曼蒂乌(Steve Manteaw)就曾对《金融时报》表示,“他们会找到有钱人,给他们看自己的执照,说道:‘来吧,一起做生意’。许多中国人到加纳来的时候,还以为他们直接采矿是合法的。”

作为“中国合伙人”,苏震宇很能拿捏“win-win”双赢的商场边界。他对腾讯财经表示,“我们中国人跟他们合作做矿首要就要清楚这是人家的国家,地是黑人的地,矿权也是黑人的矿权,这些我们也带不走”。一般,中国人会找到寻找持有采矿许可证的地主,付1.2万美元的“入门费”用于合作之初的关系疏通和流程走办,此外,买的地上如有农作物,则按农作物价格的10到15倍付一笔赔偿费。

“这才仅仅是开始的成本,我们与地主合作,每年要给他们毛利的15%到20%作为回报。”

然后由于对当地法律法规不了解,很多中国和其他的外观投资者因为未能明确区分购得的矿权是否可以开采,很容易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进行开采经营活动。

此外,《中国黄金报》曾报道,一些非洲矿产投资中介也从中牟利,以600美元佣金的标价,充当外国投资者和加纳当地黄金开采公司的“媒人”,并帮助外国投资者完成注册新公司或投资已有当地公司的手续。

据《金融时报》报道,加纳以岩金为主的大型金矿,早先被Newmont、Gold Fields、AngloGold Ashanti等英、美大矿公司圈走,几十年来,成千上万被称作“galamseys”的加纳本地矿工就靠在狭窄的矿坑和隧道作业勉强维持生计。只有河滩边的砂金,不适宜大型采金设备。

苏震宇介绍道,广西上林人本身就有淘金的传统,而加纳本地人对砂金采用挖坑、搬料、淘金等人力方式,效率低、产量少,一直做不好。直到上林人将砂泵技艺传入加纳,才彻底改变了加纳砂金开采的格局。上林的砂泵技术只有上林人才懂,技术不外传。

“中国人现在就是掌握技术,提供配件、服务,真正的操作我们大多数都会雇黑人来做。”苏震宇每天会给这些黑人15塞地(合人民币45块钱)、大米和食用油作为报酬,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他旁边一家欧美的木材公司开出的每天4.7塞地的报酬。

中国人的到来,让这个产业链的下游,自然的延伸到了挖掘工具上。上林因此成了采金设备的重镇。众多挖掘机、钩机、水枪等被采购后运到上林,按金矿的需求重新改装,再通过深圳海关运往加纳。今年3月份,上林县通过深圳盐田港发往加纳的采金设备,就有100多个集装箱。

“我们现在的设备基本都是用来自广西上林的育才发动机。一个矿地一般的挖掘设备成本在300万至400万,好一些的能到500万。”据苏震宇介绍,上林人刚刚到加纳的时候还只是买卡特这样的欧美设备,逐渐就往三一、柳工等国产设备上转移,而国内的大型挖掘设备生产商也逐渐在加纳开启营业网点进行销售和维修。

而在上林,采金设备店铺的生意也是一直居高不下。据某上林的设备销售商介绍,生意好的时候装着集装箱的卡车排满在街上,每天可以卖掉一台,毛利润就有几万元。

被架空的财富:当地灰色管理截留黄金

据苏震宇介绍,上林淘金客在加纳投资的采金生产线超过1000条,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500、1600条。

若以每条300万元成本计算,投资高达30亿元。淘金工地一般一个工地配两台挖掘机,平均一天产200克-300克金子。若按平均水平每天采300克金子计算,当前国际金价约280元人民币/克,每天收入接近10万元人民币。扣除成本及需要支付给地主的费用,每天收入仍有数万元人民币。

苏震宇介绍,“上林帮”生产出来的黄金都卖给了加纳政府——加纳国营的稀有金属销售公司。记者查阅资料,加纳2006年出台的《矿产和矿业法》(703号法案)是目前加纳的矿业基本法。而这一法案,恰恰是为了着力解决外国人非法采矿问题。

该法案规定,加纳政府对黄金销售、出口环节由国家专营专控。加纳全国唯一授权的黄金和钻石出口商为“加纳稀有矿产销售公司”(PRECIOUS METAL MARKETING COMPANY,PMMC),加纳所有的黄金出口必须通过PMMC公司。加纳政府规定,只有在加纳当地注册有公司并取得购买资格成为PMMC的许可买家的公司(Licensed Buyer Agent)方可申请购买黄金。但购买以后,必须交由PMMC负责出口运输。

苏震宇表示,这其中由中国人及中国设备售出的黄金占到了一半以上。

据中国商务部2010年公布的数据,加纳国营的珍稀矿产销售公司(PMMC)从小矿主手中收购并出口的黄金数量与往年同比增长81%,由2008年的20.2535万盎司增加到2009年的36.6653万盎司。

据加纳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加纳黄金出口创汇49亿美元,经济增速达到14个百分点。

“我们在加纳至少一年生产50吨黄金,你按一公斤4万美元算,这都是拿的现金。”苏震宇对腾讯财经表示,每年能拿到手的现金财富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是赚钱以后我们在这边花销也十分阔绰哦,而且还有很多的现金要用在打理通路和保释国人身上,其实真正剩不下什么钱带回去中国。”

苏震宇显得很无奈,哪里有网上写的那么大的神话,哪里有媒体曝出来的“巨额财富”、“亿万富翁”。据他透露,在当地一个中国矿工的保释费用就可能在8000塞地(合人民币21000元)。

中国经济在转型和“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的过程当中,制造业的转移和市场的开拓成为越来越重要和严峻的问题。非洲正在成为很多大型国企和个体经济看中的投资目的地。

但在个体经济层面,像对财富极度渴望的中国人抵达非洲时,却大多像“上林帮”这样带着“搏一搏”的心态。中国人加纳淘金由兴起、疯狂到迅速衰败,这一周期仅有8年,这样的投资心态就是问题所在。很多中国投资者对当地政府、当地人并不愿做深入了解,更遑论沟通、对话,他们只想赚大钱、赚快钱。(腾讯财经 杨倩 发自北京)
http://finance.qq.com/a/20130609 ... 012&ptlang=2052[导读]最疯狂时,加纳每400人就有1个中国淘金者;但广西“上林帮”的传销式淘金,注定失败

数万人的淘金梦,破碎了。

在加纳淘金的中国人正在拼命地想办法回到故土。“三天后的机票都不一定能买到了。” 身处加纳的苏震宇在电话里告诉腾讯财经,“每天返回国内的飞机全满的。”

苏振宇是加纳中国矿业协会的秘书长,他也是一名来自广西上林的矿主。在此次加纳政府羁押中国公民的第二天,他在与腾讯财经电话连线的过程中依然不断地接到求救电话。据苏振宇称,被羁押的人数还在不断上升,当地几乎所有的采金活动已经全部停止。

为了打击非法开采,从多年前开始,加纳政府大规模打击非法采金者的事件就屡有发生,但这一次让中国淘金者彻底放弃了希望。中国驻加纳大使馆在6月7日称,已有169名中方人员被羁押,其中八九成是广西上林人

广西上林人是加纳非法采金者的主要群体,他们用八年时间发现、并蜂拥而至,在2012年最顶峰时几乎是像传销一样拉人赶去当地淘金。但现在,不仅非法采金者正在被加纳政府追捕,少数取得合法取得采金牌照的中国人,亦为此次加纳政府打击对象。中国采金者向国内新闻机构求助称,加纳部分普通群众,包括少数加纳警察,正在利用政府严厉打击的机会,盗窃、抢劫、殴打中国采金者。

“8年的时间,现在这个产业链算是全部被破坏掉了。我们给加纳带来这么多的经济效益,我相信过一个月,加纳的整个土地经济和相关产业都会受到重创。”因有其他产业在当地需继续经营,苏震宇依然坚守在加纳。

在人口第三次大规模的浪潮来临的时候,美国移民萨特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附近发现了金矿,人类对财富的憧憬和欲望的本能,让越来越多的冒险商人、操纵者、土地投机家,将发现金矿的消息瞬间扩大——由此开启了沸腾世界的“淘金热”。

但最近几年在金价一度暴涨的驱使下,淘金热潮再度重演。作为非洲的第二大产金国,数万名中国人怀揣“暴富梦”远赴“黄金海岸”加纳淘金。和美国十八世纪一样,这条淘金路上充斥了无数财富、血泪、暴力的悲喜故事。与此同时,以“上林帮”为代表的中国淘金链条也逐渐从加纳的黄沙中浮现出来。

失控的初始:像传销一样拉人淘金

与紫金矿业这样的中国大型金矿开采公司不同,跨国淘金者的生意规则更地下、更隐秘。

之前一直在非洲从事翻译和贸易工作的苏震宇,是进入加纳的第一批广西上林采矿者。2006年,他带了亲戚朋友一共8个人来到加纳。由其中的7个人出资,剩下的1个人出力,有了第一个采矿生产线。2006年8月15日,推土机开始在这片长满了油椰子和可可树林的非洲土地上作业,把它铲成一块一块的泥地。

“我们最早前都是以这种组合的形式做事儿,像我们8个人,就是7个人出钱做老板,1个人出力做领钱的工人。”苏振宇担任米主张的加纳中国矿业协会,也是由当地相对有权势的矿老板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

加纳的国旗由红、黄、绿三色组成。黄色,象征着加纳丰富的矿产资源,也代表着加纳原来的国名——“黄金海岸”。加纳已探明的黄金储量约985吨,占世界总量的3%,是仅次于南非的非洲第二大产金国。黄金开采,在加纳已有百年历史。

最早到加纳淘金的中国人,是黑龙江人,而后是湖南株洲人,最后才是从2006年左右进入加纳的广西上林人。苏振宇对腾讯财经称:“黑龙江人在的时候整个市场和产业链条都不成熟,湖南人在的时候相对完善一些但是当时国际金价很低迷,根本做不成大事儿。真正把这个产业做起来的,就是我们上林人。”

“我当时想到去加纳是因为金价开始上扬,而且我一直在那边工作,知道这个事情确实是有钱赚。然后,我们最初的8个人变成了8个老板,8个老板又慢慢变成了64个老板......就这样一个带一个,上林人着了迷似的把亲戚朋友都拉到加纳来采矿,当时就像是传销,完全处于一个失控的状态。”

以2012年10月为节点,当时中加官方估计,在加纳淘金的中国人大约有2万名。7个月后,据外媒报道,这个数字涨到了大约5万人。其中上林人的数量,保守的民间统计数据认为最少也有1.2万人左右。而加纳全国只有2000多万人口。

金价在四年中最高翻了一番,达到每盎司1650美元,这股涨势吸引大批中国工人及重型设备涌入这个产业,极大改变了该行业的作业规模和方式。

中国合伙人:秘传技术为金钱纽带

在加纳,有大矿和小矿之分,尽管加纳对于外资一直持鼓励态度,但并不允许外国人涉足25英亩(约合0.1平方公里)以下的小矿。加纳土地所有制度错综复杂,大部分为酋长或私人所有,矿权与土地权分立,只有矿产资源属于国有。这些所谓的当地矿产企业可能并不真正拥有矿权。

但在利益驱使下,不少加纳本地矿主非法出售矿权,也给了很多外国人以“打擦边球”的形式进入矿区。外国采金者提供的技术、资金等支持很容易与当地拥有土地但没能力开采的酋长达成利益同盟,他们需要主动寻求“中国合伙人”——在中介、签证、居留和开采、经营等环节中相互支持和配合。

设于首都阿克拉的游说团体——社会综合发展中心主任史蒂夫•曼蒂乌(Steve Manteaw)就曾对《金融时报》表示,“他们会找到有钱人,给他们看自己的执照,说道:‘来吧,一起做生意’。许多中国人到加纳来的时候,还以为他们直接采矿是合法的。”

作为“中国合伙人”,苏震宇很能拿捏“win-win”双赢的商场边界。他对腾讯财经表示,“我们中国人跟他们合作做矿首要就要清楚这是人家的国家,地是黑人的地,矿权也是黑人的矿权,这些我们也带不走”。一般,中国人会找到寻找持有采矿许可证的地主,付1.2万美元的“入门费”用于合作之初的关系疏通和流程走办,此外,买的地上如有农作物,则按农作物价格的10到15倍付一笔赔偿费。

“这才仅仅是开始的成本,我们与地主合作,每年要给他们毛利的15%到20%作为回报。”

然后由于对当地法律法规不了解,很多中国和其他的外观投资者因为未能明确区分购得的矿权是否可以开采,很容易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进行开采经营活动。

此外,《中国黄金报》曾报道,一些非洲矿产投资中介也从中牟利,以600美元佣金的标价,充当外国投资者和加纳当地黄金开采公司的“媒人”,并帮助外国投资者完成注册新公司或投资已有当地公司的手续。

据《金融时报》报道,加纳以岩金为主的大型金矿,早先被Newmont、Gold Fields、AngloGold Ashanti等英、美大矿公司圈走,几十年来,成千上万被称作“galamseys”的加纳本地矿工就靠在狭窄的矿坑和隧道作业勉强维持生计。只有河滩边的砂金,不适宜大型采金设备。

苏震宇介绍道,广西上林人本身就有淘金的传统,而加纳本地人对砂金采用挖坑、搬料、淘金等人力方式,效率低、产量少,一直做不好。直到上林人将砂泵技艺传入加纳,才彻底改变了加纳砂金开采的格局。上林的砂泵技术只有上林人才懂,技术不外传。

“中国人现在就是掌握技术,提供配件、服务,真正的操作我们大多数都会雇黑人来做。”苏震宇每天会给这些黑人15塞地(合人民币45块钱)、大米和食用油作为报酬,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他旁边一家欧美的木材公司开出的每天4.7塞地的报酬。

中国人的到来,让这个产业链的下游,自然的延伸到了挖掘工具上。上林因此成了采金设备的重镇。众多挖掘机、钩机、水枪等被采购后运到上林,按金矿的需求重新改装,再通过深圳海关运往加纳。今年3月份,上林县通过深圳盐田港发往加纳的采金设备,就有100多个集装箱。

“我们现在的设备基本都是用来自广西上林的育才发动机。一个矿地一般的挖掘设备成本在300万至400万,好一些的能到500万。”据苏震宇介绍,上林人刚刚到加纳的时候还只是买卡特这样的欧美设备,逐渐就往三一、柳工等国产设备上转移,而国内的大型挖掘设备生产商也逐渐在加纳开启营业网点进行销售和维修。

而在上林,采金设备店铺的生意也是一直居高不下。据某上林的设备销售商介绍,生意好的时候装着集装箱的卡车排满在街上,每天可以卖掉一台,毛利润就有几万元。

被架空的财富:当地灰色管理截留黄金

据苏震宇介绍,上林淘金客在加纳投资的采金生产线超过1000条,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500、1600条。

若以每条300万元成本计算,投资高达30亿元。淘金工地一般一个工地配两台挖掘机,平均一天产200克-300克金子。若按平均水平每天采300克金子计算,当前国际金价约280元人民币/克,每天收入接近10万元人民币。扣除成本及需要支付给地主的费用,每天收入仍有数万元人民币。

苏震宇介绍,“上林帮”生产出来的黄金都卖给了加纳政府——加纳国营的稀有金属销售公司。记者查阅资料,加纳2006年出台的《矿产和矿业法》(703号法案)是目前加纳的矿业基本法。而这一法案,恰恰是为了着力解决外国人非法采矿问题。

该法案规定,加纳政府对黄金销售、出口环节由国家专营专控。加纳全国唯一授权的黄金和钻石出口商为“加纳稀有矿产销售公司”(PRECIOUS METAL MARKETING COMPANY,PMMC),加纳所有的黄金出口必须通过PMMC公司。加纳政府规定,只有在加纳当地注册有公司并取得购买资格成为PMMC的许可买家的公司(Licensed Buyer Agent)方可申请购买黄金。但购买以后,必须交由PMMC负责出口运输。

苏震宇表示,这其中由中国人及中国设备售出的黄金占到了一半以上。

据中国商务部2010年公布的数据,加纳国营的珍稀矿产销售公司(PMMC)从小矿主手中收购并出口的黄金数量与往年同比增长81%,由2008年的20.2535万盎司增加到2009年的36.6653万盎司。

据加纳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加纳黄金出口创汇49亿美元,经济增速达到14个百分点。

“我们在加纳至少一年生产50吨黄金,你按一公斤4万美元算,这都是拿的现金。”苏震宇对腾讯财经表示,每年能拿到手的现金财富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是赚钱以后我们在这边花销也十分阔绰哦,而且还有很多的现金要用在打理通路和保释国人身上,其实真正剩不下什么钱带回去中国。”

苏震宇显得很无奈,哪里有网上写的那么大的神话,哪里有媒体曝出来的“巨额财富”、“亿万富翁”。据他透露,在当地一个中国矿工的保释费用就可能在8000塞地(合人民币21000元)。

中国经济在转型和“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的过程当中,制造业的转移和市场的开拓成为越来越重要和严峻的问题。非洲正在成为很多大型国企和个体经济看中的投资目的地。

但在个体经济层面,像对财富极度渴望的中国人抵达非洲时,却大多像“上林帮”这样带着“搏一搏”的心态。中国人加纳淘金由兴起、疯狂到迅速衰败,这一周期仅有8年,这样的投资心态就是问题所在。很多中国投资者对当地政府、当地人并不愿做深入了解,更遑论沟通、对话,他们只想赚大钱、赚快钱。(腾讯财经 杨倩 发自北京)
http://finance.qq.com/a/20130609 ... 012&ptlang=2052
富贵险中求啊,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啊,你们可不能这么就走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