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毛xx说:大学还是要办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8:29:58


大学还是要办的,
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
但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
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
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
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
到学校学几年以后,
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儒以文乱法、看看公知jy就知道了
把革命,改成:如今的改革,创新


大学还是要办的,
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
但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
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
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
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
到学校学几年以后,
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儒以文乱法、看看公知jy就知道了
把革命,改成:如今的改革,创新
还是把现实的日子过好吧,你所幻想推崇的那些东西,再也回不来了。
推荐的工兵农大学生很多,小学毕业的人直接上大学,是幸福还是悲摧?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从实践到大学,个人觉得要么非常牛逼,要么非常那啥……
看个人了……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毛主席对旧体制下的又臭又长又脱离现实的国民教育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根据这条意见,国民教育实行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学制,上大学前每个学生真真缩短了3年时间。到1978年高考恢复,6+3+3的学制也一步步来了,开始认为真好,每个学习阶段都有一个学年的复习迎考,但时间证明这是害人、害国的,以亿算的国民浪费3年时间,这3年完全是为了考试,对个人、国家都造成无法用数来计算的损失。现在大学毕业24岁了,26岁已是晚婚年龄,造成男的大学生成就比高中生差,高中生当老板大学生打工成为普遍现象,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及不敢读研,更严重的是整个民族的最佳生育期被推迟。重温英明伟大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对中华民族有重大的意义。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毛主席对旧体制下的又臭又长又脱离现实的国民教育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根据这条意见,国民教育实行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学制,上大学前每个学生真真缩短了3年时间。到1978年高考恢复,6+3+3的学制也一步步来了,开始认为真好,每个学习阶段都有一个学年的复习迎考,但时间证明这是害人、害国的,以亿算的国民浪费3年时间,这3年完全是为了考试,对个人、国家都造成无法用数来计算的损失。现在大学毕业24岁了,26岁已是晚婚年龄,造成男的大学生成就比高中生差,高中生当老板大学生打工成为普遍现象,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及不敢读研,更严重的是整个民族的最佳生育期被推迟。重温英明伟大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对中华民族有重大的意义。



360截图20130601211923437.jpg (35.6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6-1 21:20 上传

非常赞同“教育要改革,学制要缩短”~~
函授、网校和电大不就是最符合这个要求的嘛,干脆取消全日制学校。全部都是电大学员
ckg 发表于 2013-6-1 21:22
非常赞同“教育要改革,学制要缩短”~~
伪满发来贺电
yangglemu 发表于 2013-6-1 20:21
推荐的工兵农大学生很多,小学毕业的人直接上大学,是幸福还是悲摧?
对国家是悲剧,对个人,靠我要是小学毕业上大学,我都乐疯了
习总就是WG时期上大学的。。。
ckg 发表于 2013-6-1 21:20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正常大学毕业22岁,基本算术都算错,你是读了大学的吗?
ckg 发表于 2013-6-1 21:22
非常赞同“教育要改革,学制要缩短”~~
非常赞同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课程压缩为两年。
工农兵学员基本就是个笑话,文科可能还能出些人物,理科完全不值一提。

学制只有两三年,甚至一年的。生源也差的很,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的也招进来,写个文章从头到尾只会用“,”号的也招进来,文盲也招进来。

这哪是办大学,这是在开国际玩笑。
ckg 发表于 2013-6-1 21:20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还25毕业,现在普遍是 21,22 大学毕业。。
文歌前,大学本科生是六年制或者五年制。你没听说吧。例如,蒋筑英57年考上北大物理系,就是六年制毕业。

所以毛说:学制要缩短。对大学来说太必要了。  清华大学一直标榜是五年制本科培养精英人才。到了1999年,清华大学也不得不把本科学制改为4年,那年清华的四字班与五字班扎墩一起毕了业

文歌前,中国的小学学制是六年(还是初小4年+高小2年的两段制)。有必要吗?当时是普遍文化程度极低、文盲极高,初中毕业考上的中专生都是大知识分子。所以那时候把小学学制缩短到5年,对于国家经济建设显然是很必要。

而到了1984、1985年,随着《义务教育法》颁布,全国各地陆续把小学学制恢复为六年制。这背后的理由是什么?是为了提高夯实小学的学业质量?屁!  显然,小学那点东西教5年也绰绰有余。 我看真实的动机是为了推迟一年脱离中小学校门进入社会劳动力就业市场。
那时候有留级,现在有吗?

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五年小学没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呢?比如韩寒这种。
九月的海 发表于 2013-6-2 09:21
那时候有留级,现在有吗?

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五年小学没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呢?比如韩寒这种。
八十年代初,小学生留级、初中生留级还挺常见。现在,没听说小初有留级的。

留级,也算是因“才”施教。
九月的海 发表于 2013-6-2 00:21
正常大学毕业22岁,基本算术都算错,你是读了大学的吗?
文歌前,大学本科生是六年制或者五年制。你没听说吧。例如,蒋筑英57年考上北大物理系,就是六年制毕业。

所以毛说:学制要缩短。对大学来说太必要了。  清华大学一直标榜是五年制本科培养精英人才。到了1999年,清华大学也不得不把本科学制改为4年,那年清华的四字班与五字班扎墩一起毕了业

文歌前,中国的小学学制是六年(还是初小4年+高小2年的两段制)。有必要吗?当时是普遍文化程度极低、文盲极高,初中毕业考上的中专生都是大知识分子。所以那时候把小学学制缩短到5年,对于国家经济建设显然是很必要。

而到了1984、1985年,随着《义务教育法》颁布,全国各地陆续把小学学制恢复为六年制。这背后的理由是什么?是为了提高夯实小学的学业质量?屁!  显然,小学那点东西教5年也绰绰有余。 我看真实的动机是为了推迟一年脱离中小学校门进入社会劳动力就业市场。


部分美国小学生报告堪比中国大学生论文

http://news.sina.com.cn/c/2013-06-01/045927281851.shtml2013年06月01日04:59  中国青年报 我有话说(10514人参与)



  刘莉

  有不少美国小学给孩子们布置的作文,比较偏重“研究性”的成果汇报,这种“研究报告”的内容和篇幅,有的已经相当于中国大学生的论文,内容之深入、篇幅之长令人惊叹。

  在美国纽约第12公立小学五年级学习的小学生黄彦清,刚刚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的作业:一篇题为《水》的论文。论文有厚厚的34页,从他感兴趣的水的历史、水的技术、和水有关的极端天气以及水上娱乐四个方面来介绍“水”。“水的历史”部分介绍了水的概况、水的特性、宇宙中的水、有关水的数据、水污染、水的名字、水的用途等;“和水有关的极端天气”介绍了洪水、海啸、干旱、暴风雪和飓风等天气的特点。论文丰富的文字内容中间还穿插有若干幅相关图片和图表,颇为生动、有趣。

  这篇论文只是阅读与写作课的作业,但远不像一篇作业那么简单。在黄彦清看来,写“论文”非常“好玩”,没有约束,可以发挥想象力。


  除了研究报告这种写作形式外,美国教育的小学阶段还鼓励学生写新闻评论、写故事、写推理小说、写诗歌、创造寓言故事、写表达个人观点的散文。有不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进行“劝说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学生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带有批判意识的思想,而且还要能够使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理有据地影响他人。

  美国的教育体系多元化、不拘一格。从美国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发现,不管学校和教师喜欢采用哪些写作训练方式,它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鼓励学生勇于去做、去尝试、去创作自己的东西,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注重个性化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过,这种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对老师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美国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的过程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鼓励、引导和启发的角色,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

  据新华社

中国大学很大部份走出来的是一群头脑简单四体不勤脱离实际的。。。。。。

部分美国小学生报告堪比中国大学生论文

http://news.sina.com.cn/c/2013-06-01/045927281851.shtml2013年06月01日04:59  中国青年报 我有话说(10514人参与)



  刘莉

  有不少美国小学给孩子们布置的作文,比较偏重“研究性”的成果汇报,这种“研究报告”的内容和篇幅,有的已经相当于中国大学生的论文,内容之深入、篇幅之长令人惊叹。

  在美国纽约第12公立小学五年级学习的小学生黄彦清,刚刚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的作业:一篇题为《水》的论文。论文有厚厚的34页,从他感兴趣的水的历史、水的技术、和水有关的极端天气以及水上娱乐四个方面来介绍“水”。“水的历史”部分介绍了水的概况、水的特性、宇宙中的水、有关水的数据、水污染、水的名字、水的用途等;“和水有关的极端天气”介绍了洪水、海啸、干旱、暴风雪和飓风等天气的特点。论文丰富的文字内容中间还穿插有若干幅相关图片和图表,颇为生动、有趣。

  这篇论文只是阅读与写作课的作业,但远不像一篇作业那么简单。在黄彦清看来,写“论文”非常“好玩”,没有约束,可以发挥想象力。


  除了研究报告这种写作形式外,美国教育的小学阶段还鼓励学生写新闻评论、写故事、写推理小说、写诗歌、创造寓言故事、写表达个人观点的散文。有不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进行“劝说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学生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带有批判意识的思想,而且还要能够使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理有据地影响他人。

  美国的教育体系多元化、不拘一格。从美国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发现,不管学校和教师喜欢采用哪些写作训练方式,它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鼓励学生勇于去做、去尝试、去创作自己的东西,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注重个性化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过,这种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对老师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美国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的过程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鼓励、引导和启发的角色,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

  据新华社

中国大学很大部份走出来的是一群头脑简单四体不勤脱离实际的。。。。。。
文歌前,大学本科生是六年制或者五年制。你没听说吧。例如,蒋筑英57年考上北大物理系,就是六年制毕业。 ...
你的原话是现在,不要没事跑到wg前。
zr345954 发表于 2013-6-1 21:36
函授、网校和电大不就是最符合这个要求的嘛,干脆取消全日制学校。全部都是电大学员
大学普通班也是全日制的
八十年代初,小学生留级、初中生留级还挺常见。现在,没听说小初有留级的。

留级,也算是因“才”施教 ...
留级对学生的心理是有影响的。


拿什么给WG洗地都不该用教育这摊子事来说:
白卷英雄是怎么树立起来的?

当时中学改为4年(高中初中各2年)、
从68年开始,初中和高中无论是招生、在校数量都开始大幅度增加,而到了70年过后,高中和初中的毕业生开始大幅度增加,到了1976年在校和毕业的中学生数量到达了WG时期的最高峰,
而无论是占人口比例还是总数,也都是大幅度增加的。

可惜的是,大学生的在校生数量却在10年内只增加了3万人.
这个结果可以说完全否定了“学制要缩短”这个拍脑壳想出来的决策,

在高中和初中学制也缩短为各2年的情况下,高中毕业生大幅度增加,而且又有不需要入学考试的工农兵大学,
理论上讲,大学生的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应该是等比增加的,最起码也该比高中毕业人数远远不如1976年,而且大学还要入学考试的1965年要多很多,
可到1976年时无论是在校大学生数量还是占人口比例依然比十年前还要低。而且生源基础质量要比1965年前还要差很多(1970年度北大共招生2665人,其文化程度为:高中171人,初中2142人,小学79人(不包括短训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其实很简单,
首先是由于学制的缩短,加上大量理论课课时被其他课程占用,导致从初中到大学的过程中基础知识学习时间被大幅度减少,让本来已经被大幅增加高中初中生而稀释的教育资源更得不到充分的应用。生源基础差也就很正常了,
其次是大量的高中初中毕业生,被赶到农村修地球(显然这么做最大的2个好处就是ZF不用负担大量增加的毕业生中的很大比例人数上高中和大学的经费,还可以推迟很多年去解决这些高中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安置问题(当时大学生毕业出来就是干部)当然后来知青大量回城后,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就轮不到他们操心了。)然后是搞保送大学生,农村招生工作中,县、公社、大队干部更是“走后门”的“歪人”,他们把名额霸为己。这些土皇帝们把自已娃娃依次排队,四川省有个公社,1974年时计划“推荐”“贫下中农子女”上大学的名单居然已经排到1980年(见WG后《XX日报》1978年5月2日披露),甚至还有已排到1987年的!
如此招生,生源想不差都不行。

具体的例子:
华南农学院:理论论教学时间实际仅有1 000学时左右,不及原来本科的一半。.....学生文化素质降低,入学时有高中、初中,甚至极少数只有高小程度,参差不齐,使教和学都困难,尽管任课教师采取了诸多补救措施,但他们也只能按学生实际文化水平而无法按本科要求授课。(学制缩短,理论教学时间还要缩短一半,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三样加一起,会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看看当年经历过那个时期的的回忆,可以很清楚看出“学制有必要缩短”产生的严重后果.
文G后期中学生活忆述
1970年开始恢复招生,只招高中班。我们是73级,入学是经过考试的,类似现在的中考,只是简单得多,数学、物理和化学一张卷,政治、语文和英语一张卷,语文就一个作文题“记一个三好学生”。考试成绩没有公布,我们也不在意,能上就行了,因为还不是完全按分数录取,还要有大队和公社的推荐(政治把关),家庭出身有问题的成绩好也不行,县里头头脑脑的孩子考不考都能上。。。。。那时候大学已经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不要应届毕业生,所以师生双方都没有高考之类的压力。.....倒是那些老教师们比较谨慎,除了期中期末,不敢随便考试。1973年秋天出了“张铁生交白卷”事件,又开始批判“智育第一”,连年轻的老师们也不敢经常考试了。

文G期间的高中经历
考试入学
1972年底笔者初中毕业。毕业前就得知明年上高中要考试入学,取消“文X”以来的“保送”升上高中的做法。后来得知这是1971年9月13日林X出桃后,由周XX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各行业进行调整整顿的结果。
学制两年
“学制要缩短”的指示下,小学学制一律改为“五年制”取消初级和高级之分。小学课程设置改为政文(zz语文)、数学、军体、XX文艺、生产劳动等,学生每天背诵《老三篇》和XXX录、诗词等。中学学制改为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开设的课程有政文(ZZ、语文合并)、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军体、XX文艺、劳动等科。因此,笔者的学制即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初、高中各两年)。加之处在“文X”期间,所学知识寥寥无几,1977年恢复的高考也没勇气参加。后来也没有进修函授等学习,至今我的最高学历仍是高中,所学知识充其量也只有小学水平
“张铁生事件”②影响
我是1973年1月持“入学通知书”到河北完县(今顺平县)腰山中学(即现在的“腰山王氏庄园”,学校已搬迁)上高中的,1975年1月毕业。所在班级叫“14班”。入学伊始,学校对我们进行了“入学摸底考试”,那次考试我的语文(无作文)考了98分。只是未将“团结”的反义词答对,而被扣掉“2”分,要不然就得“100”分了,上初中时我的语文(无作文)常考“100”分。当时学校各项教学工作抓得很紧,期中、期末都有考试,这是上学(XX)以来从未有过的紧张学习,我也感到学习有了希望。这样持续了半年的时间,就出现了“张铁生事件”,学校的教学工作“风云突变”,一下子松了下来,因怕犯“ZZ方向性”错误,教师对教学工作不向以前那样认真了,得过且过。当时传达学习张铁生“反潮流精神”成了“必修课”。还让学生每周写心得体会,来之不易的正常教学秩序被冲击了,害人误国的损失无法估量。
.....不管学习优、劣,学习期满都能拿到《毕业证》,尽管没有达到真正的学识水平。后来这一“WG”期间颁发的《毕业证》还派上了用场。1992年农村信用社评定中级职称时要求参评者必须是“高中毕业”,因我持有此证才能“入闱”职称评定。获取的“中级经济师职称”这一“专业技术职务”还真得庆幸有这一纸《毕业证》。

回首“WG”中的上学经历,感慨万千。因处在这一特殊“XX”年代和实行“学制缩短”等因素,所学文化知识与“XX”前相差甚远。仅有的一点“墨水”充其量也只能是小学文化水平。



拿什么给WG洗地都不该用教育这摊子事来说:
白卷英雄是怎么树立起来的?

当时中学改为4年(高中初中各2年)、
从68年开始,初中和高中无论是招生、在校数量都开始大幅度增加,而到了70年过后,高中和初中的毕业生开始大幅度增加,到了1976年在校和毕业的中学生数量到达了WG时期的最高峰,
而无论是占人口比例还是总数,也都是大幅度增加的。

可惜的是,大学生的在校生数量却在10年内只增加了3万人.
这个结果可以说完全否定了“学制要缩短”这个拍脑壳想出来的决策,

在高中和初中学制也缩短为各2年的情况下,高中毕业生大幅度增加,而且又有不需要入学考试的工农兵大学,
理论上讲,大学生的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应该是等比增加的,最起码也该比高中毕业人数远远不如1976年,而且大学还要入学考试的1965年要多很多,
可到1976年时无论是在校大学生数量还是占人口比例依然比十年前还要低。而且生源基础质量要比1965年前还要差很多(1970年度北大共招生2665人,其文化程度为:高中171人,初中2142人,小学79人(不包括短训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其实很简单,
首先是由于学制的缩短,加上大量理论课课时被其他课程占用,导致从初中到大学的过程中基础知识学习时间被大幅度减少,让本来已经被大幅增加高中初中生而稀释的教育资源更得不到充分的应用。生源基础差也就很正常了,
其次是大量的高中初中毕业生,被赶到农村修地球(显然这么做最大的2个好处就是ZF不用负担大量增加的毕业生中的很大比例人数上高中和大学的经费,还可以推迟很多年去解决这些高中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安置问题(当时大学生毕业出来就是干部)当然后来知青大量回城后,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就轮不到他们操心了。)然后是搞保送大学生,农村招生工作中,县、公社、大队干部更是“走后门”的“歪人”,他们把名额霸为己。这些土皇帝们把自已娃娃依次排队,四川省有个公社,1974年时计划“推荐”“贫下中农子女”上大学的名单居然已经排到1980年(见WG后《XX日报》1978年5月2日披露),甚至还有已排到1987年的!
如此招生,生源想不差都不行。

具体的例子:
华南农学院:理论论教学时间实际仅有1 000学时左右,不及原来本科的一半。.....学生文化素质降低,入学时有高中、初中,甚至极少数只有高小程度,参差不齐,使教和学都困难,尽管任课教师采取了诸多补救措施,但他们也只能按学生实际文化水平而无法按本科要求授课。(学制缩短,理论教学时间还要缩短一半,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三样加一起,会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看看当年经历过那个时期的的回忆,可以很清楚看出“学制有必要缩短”产生的严重后果.
文G后期中学生活忆述
1970年开始恢复招生,只招高中班。我们是73级,入学是经过考试的,类似现在的中考,只是简单得多,数学、物理和化学一张卷,政治、语文和英语一张卷,语文就一个作文题“记一个三好学生”。考试成绩没有公布,我们也不在意,能上就行了,因为还不是完全按分数录取,还要有大队和公社的推荐(政治把关),家庭出身有问题的成绩好也不行,县里头头脑脑的孩子考不考都能上。。。。。那时候大学已经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不要应届毕业生,所以师生双方都没有高考之类的压力。.....倒是那些老教师们比较谨慎,除了期中期末,不敢随便考试。1973年秋天出了“张铁生交白卷”事件,又开始批判“智育第一”,连年轻的老师们也不敢经常考试了。

文G期间的高中经历
考试入学
1972年底笔者初中毕业。毕业前就得知明年上高中要考试入学,取消“文X”以来的“保送”升上高中的做法。后来得知这是1971年9月13日林X出桃后,由周XX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各行业进行调整整顿的结果。
学制两年
“学制要缩短”的指示下,小学学制一律改为“五年制”取消初级和高级之分。小学课程设置改为政文(zz语文)、数学、军体、XX文艺、生产劳动等,学生每天背诵《老三篇》和XXX录、诗词等。中学学制改为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开设的课程有政文(ZZ、语文合并)、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军体、XX文艺、劳动等科。因此,笔者的学制即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初、高中各两年)。加之处在“文X”期间,所学知识寥寥无几,1977年恢复的高考也没勇气参加。后来也没有进修函授等学习,至今我的最高学历仍是高中,所学知识充其量也只有小学水平
“张铁生事件”②影响
我是1973年1月持“入学通知书”到河北完县(今顺平县)腰山中学(即现在的“腰山王氏庄园”,学校已搬迁)上高中的,1975年1月毕业。所在班级叫“14班”。入学伊始,学校对我们进行了“入学摸底考试”,那次考试我的语文(无作文)考了98分。只是未将“团结”的反义词答对,而被扣掉“2”分,要不然就得“100”分了,上初中时我的语文(无作文)常考“100”分。当时学校各项教学工作抓得很紧,期中、期末都有考试,这是上学(XX)以来从未有过的紧张学习,我也感到学习有了希望。这样持续了半年的时间,就出现了“张铁生事件”,学校的教学工作“风云突变”,一下子松了下来,因怕犯“ZZ方向性”错误,教师对教学工作不向以前那样认真了,得过且过。当时传达学习张铁生“反潮流精神”成了“必修课”。还让学生每周写心得体会,来之不易的正常教学秩序被冲击了,害人误国的损失无法估量。
.....不管学习优、劣,学习期满都能拿到《毕业证》,尽管没有达到真正的学识水平。后来这一“WG”期间颁发的《毕业证》还派上了用场。1992年农村信用社评定中级职称时要求参评者必须是“高中毕业”,因我持有此证才能“入闱”职称评定。获取的“中级经济师职称”这一“专业技术职务”还真得庆幸有这一纸《毕业证》。

回首“WG”中的上学经历,感慨万千。因处在这一特殊“XX”年代和实行“学制缩短”等因素,所学文化知识与“XX”前相差甚远。仅有的一点“墨水”充其量也只能是小学文化水平。

我老妈这个WG前的高中生对我舅这个WG中的初中生就常说道:初中成天就挖地道、搞劳动去了,没正经上过几天课,说是初中生,也就是个小学生水平,写个信错字连篇。

80年代初有部电影叫《蹉跎岁月》,很多回城知青不知道咋念,都念成《差它岁月》,成了相声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