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浊水发表论文 详论台独演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7:37:44
林浊水发表论文 详论台独演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1


台独理论大师林浊水。(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5月11日电(记者 邹丽泳)“台独理论大师”、前“立委”林浊水接受民进党中国事务部委托研究“蓝绿对中战略”。林浊水在第二篇论文中详述,海外独派、党外时期以及民进党建党后对“国家定位”的看法与演变。

  林浊水在论文指出,民进党内在“国家定位”上,有激进台独、稳健台独和保守的维持现状三路线,既三者同时并存,又各自都曾在不同的时段成为主导路线。20多年来,三条路线在不同的主领风骚阶段都对造成了社会强烈的冲击,这些冲击,对民进党本身和对“国家”社会,有的有很大的正面影响;有的有巨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党内有人根据《正常国家决议文》主张努力推动公投,有人根据《台湾前途决议文》加以反对,有的主张跟随国民党“维持现状”也没错,大家看得雾煞煞。

  民进党中国事务委托林浊水研究对中战略,这篇名为“从四象限盘点蓝绿对中战略(二)”发表于民进党<中国暨两岸情势周报>;不过,中国事务部主任洪财隆表示,文章是由他们委托,但不必然代表民进党的立场。
  





http://www.zhgpl.com/doc/1025/3/3/8/102533895.html?coluid=142&kindid=0&docid=102533895&mdate=0511001453

林浊水发表论文 详论台独演变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1

台独理论大师林浊水。(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5月11日电(记者 邹丽泳)“台独理论大师”、前“立委”林浊水接受民进党中国事务部委托研究“蓝绿对中战略”。林浊水在第二篇论文中详述,海外独派、党外时期以及民进党建党后对“国家定位”的看法与演变。

  林浊水在论文指出,民进党内在“国家定位”上,有激进台独、稳健台独和保守的维持现状三路线,既三者同时并存,又各自都曾在不同的时段成为主导路线。20多年来,三条路线在不同的主领风骚阶段都对造成了社会强烈的冲击,这些冲击,对民进党本身和对“国家”社会,有的有很大的正面影响;有的有巨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党内有人根据《正常国家决议文》主张努力推动公投,有人根据《台湾前途决议文》加以反对,有的主张跟随国民党“维持现状”也没错,大家看得雾煞煞。

  民进党中国事务委托林浊水研究对中战略,这篇名为“从四象限盘点蓝绿对中战略(二)”发表于民进党<中国暨两岸情势周报>;不过,中国事务部主任洪财隆表示,文章是由他们委托,但不必然代表民进党的立场。
  





http://www.zhgpl.com/doc/1025/3/3/8/102533895.html?coluid=142&kindid=0&docid=102533895&mdate=0511001453
以下为文章内容:
  
  四个象限,现在就把四项价值,放在四个连动的象限中,并依序探讨四象限并建议采取的立场战略。

  象限I:主权确保。优势:民进党

  象限II:两岸和谐。优势:国民党

  象限III:交流顺畅。优势:国民党

  象限IV:分配公平。优势:民进党
  
  (一)象限I:主权确保

  民众统独立场决定了蓝绿在这一个象限的胜负。

  1990年代初期,民众认同统一的远多于认同独立的。几次选举下来,形成了社会上两岸问题是民进党罩门的刻板印象。但自1992年开始台湾国民的“国家”认同,统消独长的速度非常快,到了1990年代末期独立的认同已经超越统一,到了2010后认同独立的更一举达到六成以上。20年来台湾统独认同趋势是统消独长,但其间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而有较短期的起伏:
  
  A.形成统消独长的客观的条件是:1、两岸长期分立,成为互不隶属“国家”己成既定事实;2、愈以“两国”定位两岸,愈有利往来秩序的建立;3、国际上长期以“事实国家”看待台湾。

  B.统独消长也受政治势力主观形塑而变动:1990年代国民意识形塑上,民进党和李登辉一显一隐,同属台独立场,朝野都在形塑台湾是“主权国家”的“国民”意识。但国民党在2000把李登辉逐出之后致力于反台独。
  
  C.全球化产生的经济民族主义。
  
  做为台湾国民意识形塑者之一的民进党,维护台湾主权虽是共识,但对主权现状和维护的策略上仍然有稳健、激进、维持现状三种途径。路线的确定,前提要先确定“现状”是什么和“目标”是什么,然后选择结盟对象和战略。
早期,从党外时代到建党并在1997年通过〈主权独立决议文〉之前几乎是清一色认为现状是“台湾地位未定论”。但站在同样地位未定论的基础上,却分别有走向激进途径,认为应该透过正名丶公投制宪以创设主权的;也有走向另一极端,认为应该维持不统不独的现状,把政治议题全面转向民主化或内政、经济就好的。
  
  韩战后,两岸各立“中央政府”,对峙的状态长期化,国共都无法克服分立现实,完成统一大业,“台湾地位未定论”便成了各国处理和台湾关系的基本策略。各国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冷战前半期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是这个中国的合法政府,但公开主张台湾地位未定论;1970年代之后则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合法政府,但采取不明说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各国和中国建交,并和“中华民国”政府断交后,国际社会以暧昧的字眼“不承认”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维持台湾法律未定的“现状”。
  
  国共都强烈反对“台湾地位未定论”,并进一步认为不存在所谓“台湾未定的现状”;台湾人民方面,在海外,由于被戒严体制列为黑名单的台独人士基本上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合法性,便站在“台湾法律地位未定”的基础上主张进行住民自决公投更改国号,制宪“创设独立主权”而建“国”;岛内,则虽基督教长老会受到台湾退出联合国危机的震撼,从1971年后3度发表台湾住民自决宣言,并在1977年,除继续推动住民自决外,更进一步“要求国民政府实施台独”;至于民进党的前身,“党外”,在戒严体制下则根本没有公开挑战国民党“国家”定位的空间,直到1978年才第1次发表《党外人士国是声明》,主张“台湾命运应由1700万人民来决定”。接下来,1980年美丽岛事件军法审判庭中林义雄,陈菊都以住民自决做为自己答辩的立场。1981年,“党外”在县市长省市议员选举颇有斩获,第二年提出《党外人士共同主张》,“自决”列为第一条。1983成立党外中央后援会,主张,“民主,自决,救台湾”,1986年民进党建党,党纲中明文揭橥台湾人民的自决权“台湾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决定”,是为《自决党纲》。
要注意的是,海外台独完整的论述是:因为有“中华民国”政府不合法,台湾地位未定的前提,所以要行使自决权,透过公投手段达到创设独立立权,实践独立建国的目的。但国内党外主流则因为戒严时期的安全考量,既跳过公投的前提──“中华民国”国政府不合法,台湾地位未定论;也略去公自决公投的目的──台独,只主张自决权和公投手段。但纵使如此,党外之中仍然有不少仍对自决诉求非常担心,认为太敏感了,拒绝接受。
  
  拒绝接受的主要有两路人马,一路是统派,另一路则是坚持“体制内改革”而在“国家”定位上“维持现状”的人士。后者对台湾地位立场,基本上和今天国民党主流的“不统,不独,维持现状”没什么差别。正常“国家”非统即独,不可能有不统不独的状态,不统不独在逻辑上也等于承认统独都有可能性,也因此,是如假包换的“未定论”──尽管持不统不独主张的人经常都否定自己是未定论者。
  
  民进党第一次正式触及到“国家”定位,主权立场的是在1988年。姚嘉文领衔提出417主权独立决议文。这决议文虽在前言仍然提到《旧金山和约》和《中日和约》,留有未定论的残影,但主轴是“台湾国际主权独立,不属于北京为首都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主张完全跳出未定论的旧说,采取的是“已定论”,主权己经独立,而且属于台湾人民;接着主张“任何国际地位之变更,必经台湾全体住民自决同意”,这一来,自决公投的手段便不再用来创设新的独立主权,而在于用来维护已独立的主权了。这也就是2003民进党在“立法院”提案通过“防御性公投”法的源头。
  
  但是属于维持现状立场的,难以接受主权已经独立的主张,于是提出“四个如果”的修正案:“如果国共片面和谈;如果国民党出卖台湾人民的利益;如果中共统一台湾;如果国民党不实施真正的民主宪政,则本党主张台湾独立”。
这“四个如果”在实践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只要任何一个如果出现,台湾独立便毫无空间了。但最后双方只好妥协,原案和修正案并列分别成为第一和第二条。
  
  这样的并列也就是已定论、未定论并行,当然在逻辑上造成扞格的现象。1990年,姚嘉文等人针对主权定位再提1007主权独立决议文,原案是“台湾主权独立,“我国”主权不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领土”,这提案维持现状立场人士同样难以接受,于是原案和修正案最后折衷成“我国”事实主权不及于中国大陆及外蒙古”。修正案在于限制主权独立只在“事实”层次而不得及于“法理”层次。
  
  1991年苏联瓦解,民进党在鼓舞之下通过《台独党纲》。开宗明义说“台湾主权独立既是历史事实又是现实状态”,很明显地是延续了《417决议文》和《1007主权决议文》的立场。党纲和决议文的区别只在位阶的高低,以及党纲除了陈述立场外更列举了依据这立场,在宪政,对外关系,对内文化政策各个层面衍生出来的愿景而己。由于原提案的精神是主权已经独立,所以结语句是“基于国民主权原理,应由公民投票决定制宪与否”。可见无论制宪或公投原都和《417决议文》、《1007主权决议文》两决议文一样,不具备创设主权的意涵。然而,并不意外地,党纲修正案为维持现状立场者所不喜,陈水扁再度以未定论和维持现状为立场加以修改成“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必须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
  
  非常凑巧地,在《台独党纲》通过的同一年七月,台湾最杰出的国际法权威陈隆志,台独理论家,第一次发表台湾主权己经独立的演说,他说“台湾过去国际地位未定,但是经过四、五十年的努力,实质的自决,已演化成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这样的修改,陈水扁认为和他距维持现状的立场仍然差太远,于是,1999年,他在谢长廷,游锡堃,沈富雄支持下再度发动党纲修改,最后妥协成不修党纲,但以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的方式解决。决议文接受了他坚持的维持“国号”为“中华民国”的立场,但他不喜欢的主权已经独立立场也同样维持住了。
 这三次决议文和党纲的的通过,表示的是:民进党主流在对“国家”现状的定位以及公投和主权之关系的立场,在1988发生了革命性的大改变。过去,民进党员基本上全是未定论,激进的站在未定的立场上主张透过正名,制宪,公投创设新的主权;保守的同样站在未定论的立场上主张维持现状。然而现在主权已经独立的革命性主张 [11]成了新主流。只是原先同样认定现状是地位未定的维持现状路线和激进路线并未在党内消失,分居在激进保守的两极,而主张主权己经独立的则成为居中的稳健台独路线。
  
  1999年修改党纲不成,2000年陈水扁当选“总统”后,决定跳过党纲和三项主权决议文,直接以“总统”宣布“四不一没有”:不宣布独立;不更改“国号”;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问题。
  
  陈水扁的“四不一没有”完全站在未定论、维持现状的立场,他并以这立场领导民进党。2004年民进党又通过《多元国家一体决议文》,立场上进一步向“‘中华民国’靠拢”,主张“‘中华民国’认同与台湾认同应互相接纳”。但到了2005年之后民进党路线再出现大跳跃。从2005至2008年强调要“制宪”公投正名创设主权,跳跃到距离“四不一没有”路最远的激进路线。
  
  在这路线支配下,2007年通过了《正常国家决议文》。其宗旨在全盘推翻“中华民国”的认同:“积极推动制宪,正名”、“举行公民投票”。民进党直到2008后又回到稳健路线上。
  
  经这样的回顾之后,我们清楚地发现长期以来,民进党内在“国家”定位上,激进台独、稳健台独和保守的维持现状三路线,既三者同时并存,又各自都曾在不同的时段成为主导路线,而所谓三个决议文出现互相矛盾就是在这样的脉络下产生的。20多年来,三条路线在不同的主领风骚阶段都对造成了社会强烈的冲击,这些冲击,对民进党本身和对“国家”社会,有的有很大的正面影响;有的有巨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党内有人根据《正常国家决议文》主张努力推动公投,有人根据《台湾前途决议文》加以反对,有的主张跟随国民党“维持现状”也没错,大家看得雾煞煞,社会对民进党的信任肯定是建立不起来。
 现在把从1978年党外到2008的发展简要整理成如下。
  
  1987的主权独立决议文,对主权现状,采取和未定论完全不同的定位,认定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国家”,既不必透过公投等途径去创设新主权,也不能承认是处在不统不独的状态,要追求的只是体制丶政策内容和“国民”意识、对外关系的正常化。此后,直到2000年前,民进党主流通过的两个主权决议文、《台独党纲》、《台湾前途决议》文,虽对“国号”有不同态度,但独立主权已定,不必创设的立场的稳健路径上并没有差别。
  
  2000年后,民进党由陈水扁领导,在2000至2004年间主张“四不一没有”的新中间路线,则走回到地位未定立场和持现状的途径。2005至2008年则又走制宪公投正名创设主权的激进路径。直到2008之后又回到稳健路径上。
  
  1990年代民主化后“国民”“国家”认同挣脱戒严体制制约,受到两国存在的客观现实,本土意识的情感牵动。民进党和李登辉一显一隐,又同属台独立场,朝野都在形塑台湾是主权“国家”的“国民”意识,因此是统一认同下跌有如山崩,台独认同飞快上升。1992至1999年七年共推升了35%,平均一年5%。(中共认为因李、DPP共推乡土教育造成的,实是时间误置。因乡土教育1995开始,其收效应在15年后,受教者成年后,但中国认同在乡土教学前之1990年代初已迅速下滑。)
  
  到了2000至2004年陈水扁的“四不”──不台独,有效地压抑了台独认同的上升,四年才上升6%,其中2000、2001两年台独还下滑,统一逆向上升。台独在2004至2007年也才上升2%,其中2005、2006两年台独又下滑统一上升,这应和最前面叙述的两个故事一样,在自己的主场冲过头,以致于支持不进反退。总计在陈水扁主导的8年中,台独从43%上升到51%,共8%,不到前七年的1/4。
  
  直到2008年民进党重回稳健途径,台独支持度才又上升。 若依TVBS的调查,最近已在65%上下。 [12]政大选举研究中心做的台湾人认同调查,也呈现和台独支持度同样的上升趋势。民进党在选举时掌握这趋势动员支持反败为胜,2004的大选是个最好的例子。
 2004年大选前一年陈水扁民调长期维持落后。苏焕智建议学波罗地海小国百万人牵手维护独立主权策略发动“228手牵手护台湾”以唤起群众热情,但当时竞选总部认为违背“新中间路线”,不予采纳,后来由李登辉阵营发动,无法阻挡,只好反过头来大力支持,口号为“Say Yes to Taiwan”,再面向中国的方向,高喊“Say No to China”,但守稳健立场,口号不升高到“台湾共和国”。
  
  出乎意料地参与人数达到150~170万之间。原先绿营一直落后蓝营7至5个百分点,但在228之后,绿营只差蓝营3个百分点,一些民调甚至显示绿营有超过蓝营的现象。228手牵手台湾是在台湾人认同已达絶对多数的台湾,采取了符合“维护台湾主权”而翻转选情的成功群众动员。
  
  面对蔡英文“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的攻势时,马英九先回应“中华民国是我们的国家,台湾是我们的家园”,但在发现这还不能缓和在主权上和民意的落差后,只好在“总统”电视辩论中进一步退到“台湾也是我们的国家”的说法,这很清楚地说明了瞭解到维护主权这一个统独的象限中自己的弱势后,国民党采取让步以减缓伤害的策略。
都是自己在爽,土共和全体大陆人民的态度和决定呢? 那才是真正的决定因素。
有时间细看。
2014年成立台湾特区
这种文写的再好,也没必要看,弯弯迟早会收回。
打铁还需自身硬。
这货还活着哪?

拜托这些文科生别乱用什么“象限”之类的词。这种现象在台湾人里还特别普遍。
嘴炮无敌了,就是不敢真独。
就是不敢毒!
民进党员中投机政客居多
这家伙是个铁杆台独。
10年前吧,这家伙和国内某学者通电话,废话了一通台独理由,国内那教授直接说了一句,你们独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