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量子通信科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3 22:05:00
真正的量子通信科普
假设一个粒子分解成两个粒子,在没观察之前,不论这两个粒子离得多远。比如说一旦观察A粒子为左旋,那么B粒子立刻变成右旋。但是这样还是无法传递信息,为什么了?因为你观察A粒子时,是无法知道它是左旋还是右旋,都带有一定几率。所以这个传递比光速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带有信息。
那么量子通信就没用了吗,也不是,它其实是一种保密通信。
这么假设吧,现在要传递的是另一个粒子C的信息,普通情况下直接传,可能被截获等,不安全。这时假设甲要把粒子C的信息发给乙,那么不直接发送C。而是用刚刚还没有观测的A粒子和B粒子,把B粒子发给乙。然后甲观测粒子C和A粒子的联合状态,然后把这个状态信息D,通过经典信道比如普通网络或者电话传给乙。如果其他人截获了这个D是无法反推出C的信息的。但乙可以通过D,对B进行操作,还原出C的信息。所以它是一种保密通信。本身的传递速度是没法快的,因为取决与D,这个仍然是通过经典信道传递的。
那么假设其他人截获B怎么办。也不行,因为截获B的同时,B肯定会坍塌,那么A也会坍塌,这样甲就知道了。所以又号称绝对安全。
真正的量子通信科普
假设一个粒子分解成两个粒子,在没观察之前,不论这两个粒子离得多远。比如说一旦观察A粒子为左旋,那么B粒子立刻变成右旋。但是这样还是无法传递信息,为什么了?因为你观察A粒子时,是无法知道它是左旋还是右旋,都带有一定几率。所以这个传递比光速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带有信息。
那么量子通信就没用了吗,也不是,它其实是一种保密通信。
这么假设吧,现在要传递的是另一个粒子C的信息,普通情况下直接传,可能被截获等,不安全。这时假设甲要把粒子C的信息发给乙,那么不直接发送C。而是用刚刚还没有观测的A粒子和B粒子,把B粒子发给乙。然后甲观测粒子C和A粒子的联合状态,然后把这个状态信息D,通过经典信道比如普通网络或者电话传给乙。如果其他人截获了这个D是无法反推出C的信息的。但乙可以通过D,对B进行操作,还原出C的信息。所以它是一种保密通信。本身的传递速度是没法快的,因为取决与D,这个仍然是通过经典信道传递的。
那么假设其他人截获B怎么办。也不行,因为截获B的同时,B肯定会坍塌,那么A也会坍塌,这样甲就知道了。所以又号称绝对安全。
你还是看看潘建伟院士的一些报告更靠谱些
主要很多人误解了量子通信,以为可以超远距传递信息。其实现在的方法,只能把量子信息当成密钥,真正的信息还是靠经典信道传送。
但本身这个密钥的发送和接收也需要技术的。潘建伟院士主要还是这个密钥的发送和接受工作的。
潘建伟教授多年从事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其主要贡献有:首次实现量子态隐形传输,量子纠缠互换,三光子、四光子、五光子纠缠,量子纠缠纯化。他带领的这个小组2005年在合肥创造了13公里的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世界纪录,同时验证了在外层空间与地球之间分发纠缠光子的可行性。2009年,他带领小组又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16公里的传输距离比原世界纪录提高了20多倍。实验结果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可行性,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最终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量子隐形态和纠缠态这些本身是可以超距传送的,但是这些本身不直接包含信息。还是密钥的作用。
所以信息本身不能超远距传送,而且本身违反了相对论,所以暂时是不可行的。
相关链接
  被媒体误读的“量子通信”
  一些媒体解读“量子通信”时,常常转载使用了“超时空传送”这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词。的确,不论多远都能“互感”的量子纠缠,很容易让人疑问:这是不是意味着,信息速度上限为光速这个原理失效了呢?
  事实上,纠缠的两个粒子尽管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一个影响另一个,但它们无法传递任何信息。以密钥为例,当双方共享同一套密钥时,并没有发生信息的传递——双方无法利用密钥做任何事情,直到加密的文本传来,密钥才有意义——传送加密文本的速度仍然不可能超过光速。相对论没有失效。
  量子通信和传统通信的唯一区别在于,量子通信采用了一种新的密钥生成方式,而且密钥不可能被第三方获取。量子通信并不神奇。
godmaster 发表于 2013-5-12 12:51
相关链接
  被媒体误读的“量子通信”
  一些媒体解读“量子通信”时,常常转载使用了“超时空传送 ...
补上原文链接,发不出去掉“http://”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