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以后的民族大融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20:31:26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也不一定是汉族,但是肯定有少数民族血统。李渊一族则被普遍认为其实是鲜卑后裔。李渊的祖先,一直在今天甘肃与陕西一带活动,属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所以史书记载他:“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或“其先陇西狄道人”,对于这个说法,后人也有存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老先生认为:“隋唐两朝继承宇文氏之遗业,仍旧施行‘关中本位政策’,其统治阶级自不改其歧视山东人之观念。故隋唐皇室亦依旧自称弘农杨震、陇西李暠之嫡裔,伪冒相传,迄于今日,治史者竟无一不为其所欺,诚可叹也。”这里说得很明白,李渊与李暠完全不搭界,并非出自陇西李氏。陈寅恪先生进一步考证说,李渊其实是西魏弘农太守,鲜卑大野氏人李初古拔的后代,也就是说,李渊的家族,与鲜卑族关系密切。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争议,其实自晋朝八王内战,汉人王朝国力衰弱,五胡乱华开始,经历了几百年大混战的中原,民族基本已实现了大融合。不管是哪个汉人的强大割据势力,还是哪个胡人的强大割据势力,做的事都是一样的,即杀掉异族的男人,淫辱异族的女人。几百年战乱,朝代不断变迁,“民族融合”谁能幸免?恐怕都隋唐汉人重新建立强大统一王朝的时候,再没有如秦汉时期那么纯种的“中国人”了。到现在更谈不上有血统正的
汉族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也不一定是汉族,但是肯定有少数民族血统。李渊一族则被普遍认为其实是鲜卑后裔。李渊的祖先,一直在今天甘肃与陕西一带活动,属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所以史书记载他:“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或“其先陇西狄道人”,对于这个说法,后人也有存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老先生认为:“隋唐两朝继承宇文氏之遗业,仍旧施行‘关中本位政策’,其统治阶级自不改其歧视山东人之观念。故隋唐皇室亦依旧自称弘农杨震、陇西李暠之嫡裔,伪冒相传,迄于今日,治史者竟无一不为其所欺,诚可叹也。”这里说得很明白,李渊与李暠完全不搭界,并非出自陇西李氏。陈寅恪先生进一步考证说,李渊其实是西魏弘农太守,鲜卑大野氏人李初古拔的后代,也就是说,李渊的家族,与鲜卑族关系密切。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争议,其实自晋朝八王内战,汉人王朝国力衰弱,五胡乱华开始,经历了几百年大混战的中原,民族基本已实现了大融合。不管是哪个汉人的强大割据势力,还是哪个胡人的强大割据势力,做的事都是一样的,即杀掉异族的男人,淫辱异族的女人。几百年战乱,朝代不断变迁,“民族融合”谁能幸免?恐怕都隋唐汉人重新建立强大统一王朝的时候,再没有如秦汉时期那么纯种的“中国人”了。到现在更谈不上有血统正的
汉族了
不是还追认李耳为老祖?!
少拿汉人血统说事!
楼主 黄皮阿拉伯人是怎么回事 黄皮阿拉伯人的父系血统是不是来至中东呢?
李渊的母亲不是独孤信的女儿吗,当时血统什么的都无所谓了
找你这么说,犹太人早灭绝了,全世界都是游牧民族
找你这么说,犹太人早灭绝了,全世界都是游牧民族
不是有人说欧州几分之多少的人身上有蒙古人的血统
次级炮灰 发表于 2013-4-25 01:02
李渊的母亲不是独孤信的女儿吗,当时血统什么的都无所谓了
是,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的第四个女儿,李渊的皇后窦皇后也有鲜卑血统。

我说的这个是现在,在坛子里很多人谈些事情,非要把自己标榜成啥纯种的,是啥纯种跟很多事情没有关系,汉族是个海纳百川的民族,千百年来融合了很多民族而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这个提法就比较好,都是一家人
ljq_mig 发表于 2013-4-25 00:17
楼主 黄皮阿拉伯人是怎么回事 黄皮阿拉伯人的父系血统是不是来至中东呢?
阿拉伯人的民族来源可以上溯到远古的闪米特人部落。阿拉伯民族的血统后来融入了波斯人,突厥人,柏柏尔人等。根据闪米特诸教经书《圣经》,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欣)有两个儿子:
以实玛利:(阿拉伯语发音为易斯玛尼)亚伯拉罕和结发妻子撒拉的侍妾夏甲生的儿子。《古兰经》认为他是阿拉伯人的祖先,MSL们认为以实玛利是他们属灵上的祖先,但据科学研究表明,阿拉伯人的血统只有一小部分是来自于以实玛利的。以撒:亚伯拉罕与结发妻子撒拉之子。以撒生育两个儿子──雅各(后改名以色列;阿拉伯语发音为叶尔孤白)和以扫(以扫后来改名以东,翻译没有问题,以撒和以扫是两个人) 。
据《圣经·旧约》记载,雅各是犹太人的先祖,犹太教认为旧约是上帝和“以色列之子孙”的圣约; 以扫和以实玛利的女儿结婚,是阿拉伯人的祖先。这一点和《古兰经》中不一样。
不管阿拉伯人的祖先是以实玛利还是以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认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是他们的祖先。
kld737 发表于 2013-4-25 10:46
是,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的第四个女儿,李渊的皇后窦皇后也有鲜卑血统。

我说的这个是现在,在坛子里很多 ...
民族大融合??现代基因研究早已否定了的东西,还在拿出来扯.
kld737 发表于 2013-4-25 10:52
阿拉伯人的民族来源可以上溯到远古的闪米特人部落。阿拉伯民族的血统后来融入了波斯人,突厥人,柏柏尔人 ...
你这个说法和现代DNA测试结果不符,民族融合是肯定有的,但考虑到汉族的绝对人口,融合民族的血统被稀释的很低了,远远低于你的估计。
寒风烈 发表于 2013-4-25 11:07
民族大融合??现代基因研究早已否定了的东西,还在拿出来扯.
那你讲你啊怎么否定的?出处在哪,别一说了之
皓月无双 发表于 2013-4-25 11:19
你这个说法和现代DNA测试结果不符,民族融合是肯定有的,但考虑到汉族的绝对人口,融合民族的血统被稀释的 ...
现在是绝对人口多数不假,我没说现在,我说的是从西晋开始,不是当代,也不是民国时期,是将近两千年前



自汉朝以来,汉民族与周边民族发生大规模融合至少有五次,汉姓也发生了五次重大的变革和发展,所经历的时代是汉朝、两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元朝、清朝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河南荥阳即皇帝位,建都洛阳,汉朝宣告成立,史称西汉,到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汉献帝让位,东汉灭亡,两汉历时422年。这时期的汉族所融合的周边民族的数目和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是汉族第一次大融合时期。融入汉族的外民族包括北部的匈奴、鲜卑、高句丽等,南部的诸越族、南蛮、交趾等,西北的氐、羌、西域诸国,西南的叟、蜀、巴等族。这一时期,汉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周边的民族和国家无不向往大汉帝国,因此乐于与汉人通婚和杂居,并很快被汉化,成为汉族。汉民族能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不间断地同化融入其他民族,不断地加强汉民族的凝聚力,这与汉民族继承华夏族的民族协调、民族和亲的政策和推行汉化政策有关。民族间的通婚,上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炎黄两大部落间世代通婚的时代,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周朝。其他各国贵族之间的和亲通婚已经成为传统的习惯,比如姬姓鲁国与子姓宋国、嬴姓秦国与姬姓晋国的世代通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各国与周边的西戎、北狄、东夷、南蛮之间都存在这类通婚的现象和习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并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废除分封制等。汉承秦制,不但加强了民族和亲政策,更重要的是推行了汉化政策,规定讲汉语,统一用汉字。这样,不同地区,特别是南北之间不能通话、讲不同方言的汉族就统一在汉文之下,汉字的文化认同对于汉民族的内聚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大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民族”,也就没有中国。以至于到今天,只要是中国人,不管在世界何地,讲何种中国方言,或讲何种外国语言,一看到中国字,特别是中国的姓,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两晋南北朝是汉族第二次大融合时期,西晋末,匈奴、羯、氐、羌、鲜卑“五胡乱华”,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十六国。南北朝时,北方几乎为鲜卑族所统治,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族所统领的各姓部落一律改称汉姓,北方地区的汉族一下就融入了大量的外族成员。除此之外加入的民族还有北方的高丽、乌桓、柔然,西域各族,西南的天竺、叟,南方的巴、獠、狸、蛮、溪、濮等族。这一时期,主要的变化是北方地区的中原汉族大量南迁江南地区,成为当地的大姓。当代中国南方著名大姓陈、林、黄等姓就是在这一时期南迁的。北方地区涌入了大量的鲜卑等族人,与当地汉人混居,形成新的华北地区的汉族,产生了一大批新的汉姓。汉族第三次大融合时期是在唐宋,唐朝推行的是民族平等政策,外族在朝中可以担任要职,外族与汉族通婚十分普遍,从而加速了外族汉化的速度。这个时期融入的外族有:北方的铁勒、突厥、回纥,西部的吐蕃、吐谷浑、羌、西域诸国,东北的高丽、百济、新罗、渤海、契丹、奚、鲜卑,南方的安南、占城、南蛮、乌蛮、白蛮等族。这一时期,中原百姓几次南下大迁移,聚集于赣浙苏,开发了闽粤地区,形成了著名的汉族一个分支——客家人。中国的人口重心开始由北方向南移动,到北宋后期重心已经越过长江进入南方。从此以后,汉族姓氏在南方得到飞速的发展,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大姓望族。元人从贝加尔湖附近的蒙古东部兴起,蒙古骑兵六次南下,最终灭了南宋,成为中华大地的统治者,建立了元朝,这是汉族第一次被外族排除出统治者的地位。当时汉族的张、王、李、赵、刘五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宰相伯颜曾一再向元顺帝建议杀灭汉人五大姓,幸亏元顺帝没有批准,汉族最终逃过了一次灭族的大劫难。元末天下再一次大乱,群雄起义,朱元璋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明皇朝,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政权再一次回到了汉族人的手中。明初的人口再一次急剧减少到6000万,汉姓的数目达到2000个左右。中国姓氏在这次大的洗劫中又得到了一次大变革,吸纳了来自西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康里人、畏吾人等血液,同时,蒙古人把西夏、高丽、契丹、女真、蒙古、吐蕃、安南、大理等人分散到全国各地,与汉人杂居,最后大部分外国人和外族融入到汉族之中,这是汉民族的第四次大融合。清朝是汉族第五次大融合时期。清朝虽然再一次把汉族排除出统治者的地位,但清政府很快采取民族和睦政策,发展农业,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在其长达268年的统治时间,只有太平天国起义是一次大的全国性战争,除此之外,所有的战争都为局部的,规模有限,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中所发生的战争程度要小,危害也小。全国人口从清初的8000多万,到清道光年间人口达到四亿,这是清朝人口发展的一大特点。清朝期间,北方地区的满、蒙以及东北地区的其他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纷纷改用汉姓,西部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在清政府“改土归流”的政策之下,纷纷采用汉姓,各地汉化的速度加快,中国姓氏再一次获得了充实和发展,姓氏数目达到2800余种。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成立了推行五族共和的民族团结的中华民国政府,汉族和其他民族一起正式称为“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国土上的56个民族,各族之间平等友好,互相自由通婚。汉字是全国通用文字,55个少数民族都有汉姓,目前正在使用的汉姓有4000个左右。中国同姓人群的迁移和融合的历史有力证明:姓氏文化所起到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5000年中国姓氏的传递和演变,同姓人群的历代分布所表现出的一致性,以及中国人姓氏传递的稳定性在当今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袁义达)
来源:新华日报


自汉朝以来,汉民族与周边民族发生大规模融合至少有五次,汉姓也发生了五次重大的变革和发展,所经历的时代是汉朝、两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元朝、清朝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河南荥阳即皇帝位,建都洛阳,汉朝宣告成立,史称西汉,到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汉献帝让位,东汉灭亡,两汉历时422年。这时期的汉族所融合的周边民族的数目和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是汉族第一次大融合时期。融入汉族的外民族包括北部的匈奴、鲜卑、高句丽等,南部的诸越族、南蛮、交趾等,西北的氐、羌、西域诸国,西南的叟、蜀、巴等族。这一时期,汉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周边的民族和国家无不向往大汉帝国,因此乐于与汉人通婚和杂居,并很快被汉化,成为汉族。汉民族能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不间断地同化融入其他民族,不断地加强汉民族的凝聚力,这与汉民族继承华夏族的民族协调、民族和亲的政策和推行汉化政策有关。民族间的通婚,上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炎黄两大部落间世代通婚的时代,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周朝。其他各国贵族之间的和亲通婚已经成为传统的习惯,比如姬姓鲁国与子姓宋国、嬴姓秦国与姬姓晋国的世代通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各国与周边的西戎、北狄、东夷、南蛮之间都存在这类通婚的现象和习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并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废除分封制等。汉承秦制,不但加强了民族和亲政策,更重要的是推行了汉化政策,规定讲汉语,统一用汉字。这样,不同地区,特别是南北之间不能通话、讲不同方言的汉族就统一在汉文之下,汉字的文化认同对于汉民族的内聚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大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民族”,也就没有中国。以至于到今天,只要是中国人,不管在世界何地,讲何种中国方言,或讲何种外国语言,一看到中国字,特别是中国的姓,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两晋南北朝是汉族第二次大融合时期,西晋末,匈奴、羯、氐、羌、鲜卑“五胡乱华”,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十六国。南北朝时,北方几乎为鲜卑族所统治,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族所统领的各姓部落一律改称汉姓,北方地区的汉族一下就融入了大量的外族成员。除此之外加入的民族还有北方的高丽、乌桓、柔然,西域各族,西南的天竺、叟,南方的巴、獠、狸、蛮、溪、濮等族。这一时期,主要的变化是北方地区的中原汉族大量南迁江南地区,成为当地的大姓。当代中国南方著名大姓陈、林、黄等姓就是在这一时期南迁的。北方地区涌入了大量的鲜卑等族人,与当地汉人混居,形成新的华北地区的汉族,产生了一大批新的汉姓。汉族第三次大融合时期是在唐宋,唐朝推行的是民族平等政策,外族在朝中可以担任要职,外族与汉族通婚十分普遍,从而加速了外族汉化的速度。这个时期融入的外族有:北方的铁勒、突厥、回纥,西部的吐蕃、吐谷浑、羌、西域诸国,东北的高丽、百济、新罗、渤海、契丹、奚、鲜卑,南方的安南、占城、南蛮、乌蛮、白蛮等族。这一时期,中原百姓几次南下大迁移,聚集于赣浙苏,开发了闽粤地区,形成了著名的汉族一个分支——客家人。中国的人口重心开始由北方向南移动,到北宋后期重心已经越过长江进入南方。从此以后,汉族姓氏在南方得到飞速的发展,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大姓望族。元人从贝加尔湖附近的蒙古东部兴起,蒙古骑兵六次南下,最终灭了南宋,成为中华大地的统治者,建立了元朝,这是汉族第一次被外族排除出统治者的地位。当时汉族的张、王、李、赵、刘五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宰相伯颜曾一再向元顺帝建议杀灭汉人五大姓,幸亏元顺帝没有批准,汉族最终逃过了一次灭族的大劫难。元末天下再一次大乱,群雄起义,朱元璋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明皇朝,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政权再一次回到了汉族人的手中。明初的人口再一次急剧减少到6000万,汉姓的数目达到2000个左右。中国姓氏在这次大的洗劫中又得到了一次大变革,吸纳了来自西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康里人、畏吾人等血液,同时,蒙古人把西夏、高丽、契丹、女真、蒙古、吐蕃、安南、大理等人分散到全国各地,与汉人杂居,最后大部分外国人和外族融入到汉族之中,这是汉民族的第四次大融合。清朝是汉族第五次大融合时期。清朝虽然再一次把汉族排除出统治者的地位,但清政府很快采取民族和睦政策,发展农业,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在其长达268年的统治时间,只有太平天国起义是一次大的全国性战争,除此之外,所有的战争都为局部的,规模有限,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中所发生的战争程度要小,危害也小。全国人口从清初的8000多万,到清道光年间人口达到四亿,这是清朝人口发展的一大特点。清朝期间,北方地区的满、蒙以及东北地区的其他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纷纷改用汉姓,西部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在清政府“改土归流”的政策之下,纷纷采用汉姓,各地汉化的速度加快,中国姓氏再一次获得了充实和发展,姓氏数目达到2800余种。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成立了推行五族共和的民族团结的中华民国政府,汉族和其他民族一起正式称为“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国土上的56个民族,各族之间平等友好,互相自由通婚。汉字是全国通用文字,55个少数民族都有汉姓,目前正在使用的汉姓有4000个左右。中国同姓人群的迁移和融合的历史有力证明:姓氏文化所起到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5000年中国姓氏的传递和演变,同姓人群的历代分布所表现出的一致性,以及中国人姓氏传递的稳定性在当今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袁义达)
来源:新华日报


      “再没有如秦汉时期那么纯种的“中国人了。”………
………楼主你知道你14楼写了啥东西没?
……是从别处直接粘贴来的?连看都不看?

      “再没有如秦汉时期那么纯种的“中国人了。”………
………楼主你知道你14楼写了啥东西没?
……是从别处直接粘贴来的?连看都不看?

525526 发表于 2013-4-25 12:37
“再没有如秦汉时期那么纯种的“中国人了。”………
………楼主你知道你14楼写了啥东西没?
……是 ...


是啊,收集下资料,没来的及看
525526 发表于 2013-4-25 12:37
“再没有如秦汉时期那么纯种的“中国人了。”………
………楼主你知道你14楼写了啥东西没?
……是 ...


是啊,收集下资料,没来的及看

525526 发表于 2013-4-25 12:37
“再没有如秦汉时期那么纯种的“中国人了。”………
………楼主你知道你14楼写了啥东西没?
……是 ...


那就换个资料,准确的有出处的,来源:新华日报
525526 发表于 2013-4-25 12:37
“再没有如秦汉时期那么纯种的“中国人了。”………
………楼主你知道你14楼写了啥东西没?
……是 ...


那就换个资料,准确的有出处的,来源:新华日报
那就换个资料,准确的有出处的,来源:新华日报
“纯种”………
你用啥资料也证明不了“秦汉时的纯种汉人”
先秦的民族融合极其漫长复杂,哪有什么“纯种”汉人
kld737 发表于 2013-4-25 12:52
那就换个资料,准确的有出处的,来源:新华日报
链接呢。
kld737 发表于 2013-4-25 10:46
是,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的第四个女儿,李渊的皇后窦皇后也有鲜卑血统。

我说的这个是现在,在坛子里很多 ...
李虎也有鲜卑姓氏
所以,纯种一说只有希姆莱偏好,其他笑谈而已
关于西平王李晟上溯前祖源论述研究文

李罗伟

     我族房前修族谱所载:“雍生二子,长伦、次柔”,这是没问题的。但“伦生重耳”,显然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所载“柔生弇,弇生昶,昶生暠,暠生歆,歆生重耳”不符。前者所载李重耳是李伦的儿子,而后者所载李重耳成了李柔的六世孙,到底谁对谁错?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柔生弇,字季子,前凉张骏天水太守、武卫将军、安西亭侯。生昶,字仲坚,凉太子侍讲。生暠,字玄盛,西凉武昭王、兴圣皇帝。十子:谭、歆、让、愔、恂、翻、豫、宏、眺、亮。歆字士业,西凉后主,八子:勗、绍、重耳、弘之、崇明、崇产、崇庸、崇佑。重耳字景顺,以国亡奔宋,为汝南太守。后魏克豫州,以地归之,拜恒农太守,复为宋将薛安都所陷,后魏安南将军、豫州刺史。生献祖宣皇帝熙,字孟良,后魏金门镇将。生懿祖光皇帝,讳天赐,字德真。三子:长曰起头;次曰太祖;次乞豆。”另据两唐书《高祖本纪》,李虎是高祖李渊的祖父,虎生昞,即李渊生父。在这一世系中,也就是说李重耳是李歆的儿子、李暠的孙子、李昶的曾孙、李弇的玄孙、李柔的六世孙,是李熙的父亲、李天锡的祖父、李虎的曾祖父、李昺的高祖父、李渊的六世祖。前后清清楚楚,如果真有李重耳这个人,显然《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所载李重耳为李柔的六世孙是正确的,而我族前修族谱所载李重耳为李伦的儿子是错误的。现在问题的焦点是:李渊的祖上到底有没有李重耳这个人?这也是包括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内的许多学者对《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所载李唐先世为凉武昭王李暠提出质疑的关键点。
《册府元龟》、两唐书、唐太宗御撰之《晋书》及李百药《北史·序传》等典籍,都有关于李唐世系之记载,其中以《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序言者最为详备。对《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提出质疑的人都认为,在这一世系中,最关键的人物当数凉武昭王李暠,其次为西汉名将李广、先秦思想家老子李耳及据说是商纣时期的理徵。如果李唐先世确为李暠、李暠是李广后裔、老子李耳同时代的李氏为一家、以官得氏为理者只有一人,则这一世系可以成立。然而,李唐先世与李暠的关系,实为子虚乌有。他们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以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的考证为依据。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序言中关于李唐先世的记载,李渊的七世祖为李暠,暠生歆,歆生重耳,西凉灭亡后降宋,为汝南太守。后复归魏,拜恒农太守。然后为宋将薛安都所陷,任魏豫州刺史。重耳生熙,熙生天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则是天赐第三子。西凉亡于刘宋永初元年(北魏明元帝泰常五年即公元420年)。后魏进攻宋豫州之年为刘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即公元450年)。李重耳如果确实曾为宋汝南太守,则应在此30年之内。然而,这一时期前前后后宋之汝南太守其姓名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为郭道隐、徐遵之、陈宪诸人。“故依据时日先后,排比推计,实无李重耳可为宋汝南太守之馀地。”又,后魏克豫州,重耳“以地归之,拜恒农太守。”即重耳投降北魏后任恒农太守。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时任北魏恒农太守者为李初古拔,其子为李买得。李初古拔亦为宋将薛安都所擒(即上引《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所陷”)。其子李买得亦为后魏金门戎主(即镇将)。据此,可以断定,所谓李重耳、李熙父子,实即李初古拔与其子李买得。《唐会要》卷1《帝号》云:“献祖宣皇帝讳熙(凉武昭王暠曾孙、嗣凉王歆孙、弘农太守重耳之子也)……葬建初陵(在赵州昭庆县界,仪凤二年五月一日追封为建昌陵,开元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诏改为建初陵)。”“懿祖光皇帝讳天赐(宣皇帝长子)……葬启运陵(在赵州昭庆县界,仪凤二年三月一日追封为延光陵,开元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诏改为启运陵)。”《元和郡县图志》卷17及《旧唐书》卷39《地理志》,《新唐书》卷39《地理志》赵州昭庆县条,也都记载境内有建初陵和启运陵。这说明李唐先人世代葬于此,也说明,这里就是他们的世居之地。种种事实表明,李唐先世实与凉武昭王无涉,而很可能是赵郡李氏子孙甚微之一支,“或者虽不与赵郡李氏之居柏仁者同族,但以同姓一姓同居一地之故,遂因缘攀附,自托于赵郡之高门,衡以南北朝庶姓冒称士族之惯例,殊为可能之事。总而言之,据可信之材料,依常识之判断,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至于有唐一代之官书,其纪述皇室渊源间亦保存原来真实之事迹,但其大部尽属后人讳饰夸诞之语,治史者自不应漫无辨别,遽尔全部信从也。”
陈寅恪先生以上观点及其通过论证后得出的“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的结论,也遭到了较大的质疑。质疑之一:如果李唐出自赵郡,为何赵郡李氏对此无动于衷,例如《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赵郡李吉甫都未提出过类似于陈先生的疑问?而反过来,为何唐太宗也称“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质疑之二:陈寅恪先生的证据之一是宇文泰曾下令功臣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重撰谱录,故李唐虽出自赵郡但改为陇西(李虎就曾由赵郡公改为陇西郡公),但为何入唐以后许多氏族都改回原望,而李唐不改?特别是研究李氏家史的资深专家、陇西李氏祖籍临洮联谊研究会副会长李风华先生,在《驳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一文中严正指出:正史明确记载的李唐先世,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不能推翻。他认为:陈寅恪先生坚持李唐出自赵郡李氏,判断称家于武川是附会伪托这两点,难得通解。陈先生认定李唐为赵郡李的依据,主要是《唐光业寺碑》,碑文为开元十三年宣义郎前行象城县尉杨晋所撰。县尉是从九品下的最低级品官,他的撰文中“维王桑梓”一句,是否能作为“其家世居住之地,绝无疑义”的证据,似尚不宜遽断。而建初、启运二陵,虽是李唐开国时设定,起先偶有祭祀,以后李唐皇室诸帝并不怎么把此二陵当一回事,唐玄宗时也只有杨晋这样小到不能再小的官员来一下;且建初陵的主人李熙,即李渊的高祖,李世民的五世祖,是死在武川,“终于位”上的,并不死在昭庆。推测应是在六镇起兵失败后,李虎也被安置往冀、定、瀛州时,将父、祖迁葬附近的赵州昭庆,或仅是设衣冠冢以祭祀,因此二陵所在之地,并不能肯定便是世居的桑梓之地。接着的问题是陈寅恪也有疑问的:“李唐岂真出于赵郡李氏耶?若果为赵郡李氏,是亦华夏名家也,又何必自称出于陇西耶?”并对疑问进行回答:一是李唐先世并非赵郡李氏大户,而是“破落户”或“假冒牌”;二是“盖贺拔岳宇文泰初入关之时,其徒党姓望犹系山东旧郡之名,迨其后东西分立之局既成,内外轻重之见转甚,遂使昔日之远附山东旧望者,皆一变而改称关右名家矣。此李唐所以先称赵郡,后改陇西之故也。”这两点固不失为一种解释,然而却无法解释唐太宗为何一贯敌视山东士人,为何“太宗尝言及山东、关中人,意有同异”?为何要敕撰“专为摧抑中原甲姓之工具”的《氏族志》?为何要讲“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这样很生分的话?而且用定为“禁婚家”的办法,惩治包括晋赵郡李楷在内的最高门七姓十家。如果李唐果真出自赵郡李氏,唐太宗敌视山东人的情绪和下诏限制打击“禁婚家”,岂非和自己过不去。这是李唐出自赵郡说不可解之重点。上述两点得不到完满解释,李唐出自赵郡说恐卒难成立。李唐只能出自武川,更早的情况说不清楚,李初古拔与李唐即或有渊源关系,但至少从李渊高祖李熙就职武川开始,“遂家焉”。《册府元龟•帝王部•帝系门》和两唐书《高祖本纪》等正史上明确记载的这李唐先世出自武川的定论,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是不能推翻的。
     至于提出李唐先世是否有李重耳其人,陈寅恪先生在据史书上只有恒农太守李初古拔曾为薛安都所俘,其子李买得战死这一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李重耳此人可疑是令人难以信服的。湖北籍族人李风华先生认为:李重耳即是李初古拔,二人为一人。其一,据年龄来分析,李重耳与李拔应为同龄人,且生平履历惊人一致。其二,从历史环境来分析李歆之子国灭奔宋后又降魏,是符合历史与其家族史的。其三,李重耳奔宋时应不止孤身一人,应该和李宝一样率兄弟子侄举族而南逃。李重耳应不止一子,除李买得战死,应有李熙、李抚诸子。据唐书载,为彰显李晟再造大唐的功绩,德宗将李晟的容像,列于凌烟阁。李晟去世之日,德宗手诏“誓以存保世嗣,申告柩前”、“宪宗元和中,诏其家与属籍,以晟配飨德宗庙廷”、“以睦宗亲”。后天下动荡,僖宗逃避蜀地,命令“袁皓采晟功烈,为《兴元圣功录》,遍赐诸将,表励之”,希望他们都以李晟为榜样,无私无畏,效忠大唐。由此可见宪宗不仅承认与陇西李晟的同宗关系,而且将李晟附属籍,入宗正寺,以宗亲而睦之。因此,李重耳即是李初古拔是可信的。既然李重耳与李初古拔同是一人,那么,李唐即陇西之李,而附宗之论则为无稽之谈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的李唐世系是可靠的,我们追溯李氏之源流,仍不妨以《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为主要依据。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唐朝对李氏宗族的考证和详细记载,才有今天天下李氏宗谱的完整存在,象李姓这样将其族源详细载入正史的,并不多见,这与其他姓氏多为家族传抄家谱、记载族源相比,自然更为可靠、详细。既然如此,从李雍到李重耳的直线世系应为:雍--柔--弇--昶--暠--歆--重耳。
    另据正议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赐紫金鱼袋张彧所撰《忠武先庙碑记》载:“……唐元臣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李公名晟字良器……始公之远祖出自颛顼,至咎繇为理官赐姓理,殷末有理徵以抗直获罪于纣,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李而免,改李氏。周有伯阳,为柱下史,秦有信为将军,汉有广为前将军,广十六代孙是凉为武昭王暠,暠生歆,歆生重耳,苦沮渠蒙逊,奔江南仕宋,为汝南守。归魏,为弘农守。生抚,以大名之后,因为武川守而终于位焉。公即武川之系孙,今为陇西狄道人也……我公器备之用,即以公之大王父皇左翊府中郎将讳芝,赠陇州刺史,为庙之昭也。妣张氏,赠清河群夫人配焉。曾王父皇同陇右节度副使左卫大将军讳嵩,赠泽州刺史,为祖之穆也。配刘氏赠彭城群夫人配焉。大父皇洮州剌史冀门军使讳思恭,赠幽州大都督,为孙之昭也,妣高氏赠齐国夫人配焉,考皇左金吾卫大将军讳钦赠太子太保,为亲之穆也。妣王氏赠代国夫人配焉。以公先夫人张氏赠萧国夫人付祖姑而配焉。公肇自大王父阐之,曾王父演之,大父修之,烈考府君田之,而太尉公周之。一门荷宠于圣朝。四代追荣于幽穸……”张彧为唐大历时人,与西平王李晟(李晟是公元727年出生的,其父李钦是左金吾卫大将军,官三品,与玄宗的大哥同为十八卫大将军)为同时代人,故其所撰《忠武先庙碑记》关于李晟先祖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而从其记载中,不仅可以得知李重耳还有一子名抚,是李晟一支的先祖;而且可以确定,李晟的父亲是李钦,李钦的父亲是李思恭,李思恭的父亲是李嵩,李嵩的父亲是李芝。则李重耳至李晟的世系为:重耳--抚……芝--嵩--思恭--钦--晟(此处李嵩至李晟的世系,也可参阅《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陇西李氏,后徙京兆。嵩,岷州刺史,生思恭;思恭,洮州刺史,生钦;钦,左金吾卫大将军,生晟;晟,字良器,相德宗,生愿、聪、揔、愻、憑、恕、宪、愬、懿、听、惎、慇”)。其中李抚至李芝之间的世系尚不明了,因张彧《忠武先庙碑记》只载“公即武川之系孙,今为陇西狄道人也”,也就是说,李晟为李抚的系孙,至于李抚历多少代至李芝,中间有哪些子孙,没有记载。但与唐皇族世系“重耳—熙—天赐—虎—昺—渊—世民—治—旦—隆基”对比,李抚与李熙为兄弟,属同时代人;李钦与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同为十八卫大将军,属同时代人;李晟在公元727年即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五年出生,也就是说,唐玄宗即位17年后李晟才出生,那么李晟至少比李隆基晚一代。因此,根据李熙历九世到李隆基推算,李抚至李钦也应历了九世,由此可知从李抚历六世至李芝,也就是说,李芝为李抚的六世孙。以此推之,李雍至李愬、李宪的世系为:雍--柔--弇--昶--暠--歆--重耳--抚(六世孙芝)--芝--嵩--思恭--钦--晟--愬、宪(此段世系,自柔而下的,还有嘉庆二十四年《西平李氏族谱》、乾隆十七《新化李氏族谱》、乾隆己卯《湘乡桥头李氏族谱》等众多谱牒资料可资佐证)。
    而据《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载:“丹杨房:晋东莞太守雍长子曰伦,五世孙文度,西凉安定太守,与族人宝入后魏,因居京兆山北。”其世系为:雍(晋东莞太守,生二子,长伦、次柔)--伦(五世孙文度)--文度(西凉安定太守)—权(后魏河秦二州刺史、杜县公)--崇义(后周雍州大中正、广和复硖殷五州刺史、永康县公,生二子,长诠;次伟节,隋司隶州刺史)--诠(隋赵郡太守、临汾襄公。生四子:长药王,即李端;次李靖,字药师,相太宗;三客师,左领军大将军、幽州都督、丹杨公;四正明,右卫将军。此处有不少族谱记载“诠传四世孙端”,应是族谱记载错误,笔者以《唐书》为准)--药王(梓州刺史、永康县公、代国公。生二子:长修志;次修行,汝州刺史)--修志--元慎(洺州刺史)。元慎之后到底为谁,他是否是李芝之父,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找不到记载,而诸多族谱所载“元慎生芝”与张彧《忠武先庙碑记》所载“李晟为李抚系孙”显然不符。故我族前修族谱、民国十年《新化李氏续修通谱》、民国十六年桥头河五修仲芹谱、民国二十年五修季八郎谱等诸多李氏族谱中所载“文度—权—崇义—诠—药王—修志(此处有的为修仁,但与《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记载不符,显然不是修仁而是修志)--元慎—芝—嵩—钦—晟—愬、宪”世系,是值得可疑的,可疑的关键之处就是李元慎与李芝的父子关系。
     综合以上考辨分析,从李雍至李愬和李宪的直线世系图有如下两种可能。其一为:雍--柔--弇--昶--暠--歆--重耳--抚(六世孙芝)--芝--嵩--思恭--钦--晟—愬、宪。其二为:雍--伦(五世孙文度)--文度—权--崇义--诠--药王(即李端)--修志--元慎—芝—嵩—钦—晟—愬、宪。但笔者更倾向于世系表一,因世系表一中,有张彧《忠武先庙碑记》所载“李晟为李抚系孙”这样有力的证据,只是李抚与李芝中间的世系,因手中缺乏资料而无法考证,暂时只能缺之。世系表二,虽为我族前修族谱、新化李氏续修通谱、桥头河仲芹谱、季八郎谱等诸多李氏族谱所采用,表面上也似乎很清晰明了,但实际上李元慎生李芝是没有史料依据的,而族谱上的记载,很难令人确信。比如我族前修族谱和民国十年《新化李氏续修通谱》世系所载“雍—伦—重耳--抚--文庆--权--崇义--诠--药王—修仁--元慎--芝--思恭--钦--晟--愬”,其中就有三处错误:第一,李重耳不是李伦之子,而是李柔之子;第二,李文庆是李伦的五世孙,而不是李抚的儿子;第三,李元慎的父亲是李修志,而不是李修仁。这些,有《新唐书》为证,前面已论述得很清楚了。既然错误这么多,在找不到史料依据的情况下,谁能相信其所载李元慎生李芝是正确的呢?所以笔者认为世系表一更为准确可靠。
---
供诸公参考。
525526 发表于 2013-4-25 13:36
“纯种”………
你用啥资料也证明不了“秦汉时的纯种汉人”
先秦的民族融合极其漫长复杂,哪有什么“纯种 ...
看明白了再说

杀之 发表于 2013-4-25 15:28
链接呢。


新华日报  日期:2007-07-25,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室主任,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采访:本报实习生孙华丹 本报记者 吴红梅
有链接有啥用,我转了个文章有的人都没仔细看,就哇哇一通反驳,给他链接更不会去考证了
我贴出来是让愿意了解的人去了解下某一方面的事情,而不是想改变那位大神的无敌想法
很多人就是空口一说,拿不出任何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还振振有词,你就是把他给穿越会过去,他也不会承认的,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能空口无凭啊,当然那是他们的自由,不是还有愿意了解的嘛
杀之 发表于 2013-4-25 15:28
链接呢。


新华日报  日期:2007-07-25,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室主任,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采访:本报实习生孙华丹 本报记者 吴红梅
有链接有啥用,我转了个文章有的人都没仔细看,就哇哇一通反驳,给他链接更不会去考证了
我贴出来是让愿意了解的人去了解下某一方面的事情,而不是想改变那位大神的无敌想法
很多人就是空口一说,拿不出任何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还振振有词,你就是把他给穿越会过去,他也不会承认的,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能空口无凭啊,当然那是他们的自由,不是还有愿意了解的嘛
重剑无锋1977 发表于 2013-4-25 15:58
关于西平王李晟上溯前祖源论述研究文

李罗伟
顶!分析的不错!
五代十国时期,沙陀人在中原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王朝。同时进入中原的还有契丹、回鹘、吐谷浑、奚等少数民族。沙陀人建立的王朝完全采用了中原王朝的官制及礼乐制度,在用人上蕃汉一体,不分民族畛域。再加上少数民族统治者与汉人通婚、收养义儿及对汉文化的认同,仅过了半个世纪左右,这些少数民族便融入到汉族中
kld737 发表于 2013-4-26 21:22
五代十国时期,沙陀人在中原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王朝。同时进入中原的还有契丹、回鹘、吐谷浑、 ...
后唐、后晋、后汉说是王朝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北汉一个地方割据政府也能说是王朝?
风君子 发表于 2013-4-26 22:05
后唐、后晋、后汉说是王朝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北汉一个地方割据政府也能说是王朝?
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就是地方割据军阀混战时期。刘崇(895―954)先世为沙陀部人。他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他是开国皇帝,不是汉人,呵呵,
北汉 951年—979年:
世祖: 神武皇帝 刘崇,后改刘旻 951年-954年
睿宗 :孝和皇帝 刘钧,亦作刘承钧 954年—968年  
后世称为少主: 少平皇帝 刘继恩 968年 天会 968年
英武皇帝 :刘继元 968年—979年

北汉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国
公元907年-公元960年,五代十国,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中晚唐的藩镇割据的延续,早在晚唐时代这些藩镇已经存在,至唐亡后这些藩镇仍存在,而且割据更加剧烈,由是者维持了数十年。五代十国的政权基本上都为昙花一现,因为有实力的将领经常发动兵变夺权,如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郭威等人都是靠兵变上台的。另外,五代十国又是战火纷飞的年代。由于没有一个稳定的对十国有压倒性的中原王朝,各个割据政权间战斗不休,统治者多重武功而轻文治,政权屡有更迭。五代十国时期,更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混战,这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许多中原人士为避祸乱移徙南方,由此在另一方面增加了南北的交流,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各方面发展起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同时,五代十国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王朝是由汉化的沙陀人建立的,形成华夷混合政权。同时进入中原的还有契丹、回鹘、吐谷浑、奚等少数民族。沙陀人建立的王朝完全采用了中原王朝的官制及札乐制度,在用人上蕃汉一体,不分民族地域。再加上少数民族统治者与汉人通婚、收养义儿及对汉文化的认同,仅过了半个世纪左右,这些少数民族便融入到汉族中。由斯看来,虽然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了苦难,但却间接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文化上的融合
21楼分析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