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的无人侦察机上八股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6:27:51
http://114.113.227.14/epaper/zgh ... /story/343329.shtml
懒得标红咯! 楼主走咯!611的东西对大家而言总是喜闻乐见的 无人侦察机也是 楼主不标红了 楼主忙别的去了
为了心中挚爱的事业

——记中航工业成都所某无人机项目团队
本报通讯员 彭文晶

2013-04-16 09:46:54

在中航工业成都所,有这样一支富有激情、充满战斗力的某型无人机项目团队,他们把项目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为了项目的成功,他们勇于攻关、甘于吃苦,争当工作上的“多面手”,实现了关键性突破,验证了技术成果,取得了意义重大的阶段性成就。

一脉相承

在某重大项目研制中就形成的严谨细实、积极主动、敢打敢拼、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和精神被这支团队很好地继承下来,并在新型号研制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发扬。

“没有过去的锻炼,就不可能有这个项目的今天。”该型无人机总设计师周毅由衷地说。

该型无人机犹如一枚“试金石”,在我国航空史上起着探路、积累经验的重要作用。从课题研究之初就参与其中的项目团队,对这个无人机项目有着不同寻常的深厚感情。他们深知这个项目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更清楚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集智攻关

项目团队主动联系国内优势单位,组成一支以团队人员为主体的几十人的“国家队”,围绕项目开展集智攻关,解决了人员紧缺问题,分担了技术压力,而进一步参与其中的协作单位,因对项目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责任心大大增强,这无疑对开展技术攻关大有裨益。

北航毕业的博士陆艳辉,加入到这支团队时年仅25岁。他承担了发动机的部分关键技术攻关工作,带领攻关小组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全身心投入,感冒发烧仍坚持工作,只因时间紧迫不忍浪费,有时因为想得太入神甚至咬破了手指。两个月的呕心沥血,攻关小组终于找到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去除了这块“心病”。

30出头的及鹏飞在项目团队中任技术总管。他恪尽职守,带领技术团队长期坚守外场,持续攻关,经常一待就是两个多月。爱人怀孕了,领导劝他回去,小伙子犹豫良久蹦出一句“这儿正紧张,缺人手,我放不下。”转身又继续忙活开来。就这样,一直到爱人生产,及鹏飞都没有舍得回家一趟,始终坚守型号研制现场。

几十种状态的判断分析,一轮轮试验的反复验证,一次次方案的更新迭代,一筹莫展时的相互鼓励、继续坚持,遭遇瓶颈时的心力交瘁,“山重水复”时的“柳暗花明”……尝够了攻坚的苦,才深知成功的甘甜。攻坚路上的“血泪史”,把项目团队更加牢固地凝结在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项目朝着首飞目标迈进。

责任使然

“细节决定成败”成为大家的座右铭。一次试飞前的例行检查中,团队成员旷建敏无意中在地上发现了一枚垫圈。换成有的人,或许不在意顺手扔了。小伙子捡起来细心地看了看,发现是飞机上的。为解决心中的疑问,他开始从垫圈掉下的位置附近开始查找,外部结构没发现问题,就和同事一块把飞机副翼搬起来,打着手电仔细察看机体内部结构。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排查许久,终于发现了一颗螺栓松动且周围出现裂纹的现象。大家又举一反三,仔细排查机体两侧,发现另外两边接头也出现了裂纹。  无论在“家”还是外场,每个人都主动思考自身工作,尤其是对涉及需要不同专业配合完成的“结合部位”,双方都主动考虑、提前沟通、相互提醒,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问题的发生,保证了研制工作的高效率、优质量。

“多面手”梯队

大家常开玩笑地称自己的团队是“三位一体”(集成都所、成飞公司、试飞院三家功能为一体),覆盖面广、功能强大。

王纯、熊立川、林涛、魏立新、伍智锋是项目团队中的“主力队员”,平均年龄40岁左右,他们各自负责项目的总体、飞控、系统、计划调度等几大方面,分工明确,又协同并进。其他团队成员则比较年轻,普遍集中在20多岁。

在型号负责人周毅眼中,这是一个用起来很“顺手”的梯队——“老”同志有着丰富的型号研制经验,强烈的大局意识,较成熟的协调、协作能力;年轻人则充满激情、富有冲劲,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在项目攻关中的逐层历练对他们而言,正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简单点说,就是老同志把关、年轻人攻关,把二者结合好,充分发挥各自作用,这样的团队构架才科学,实践证明其运行效果也很好。”

为缓解人员压力,项目团队中的“主力队员”在型号总师的倡导下,开始有意识地鼓励团队成员尤其是新来的同志全面发展。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专业研究方向,但同时也关注和参与到其他不同专业的发展中。研发过程中也特别注重倾听团队成员的想法,及时沟通交流。如此一来,项目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分了个A、B角,既有专业发展侧重面,当另一方面缺人手的时候,也能实实在在地顶上去。

如履薄冰的态度、严谨细实的作风、万无一失的标准,这是这个项目团队一如既往的自我要求和行动准则,这个近乎苛刻的标准,是给予他们成功信心的源泉。

信心是一份责任,信心是一种力量。

http://114.113.227.14/epaper/zgh ... /story/343329.shtml
懒得标红咯! 楼主走咯!611的东西对大家而言总是喜闻乐见的 无人侦察机也是 楼主不标红了 楼主忙别的去了
为了心中挚爱的事业

——记中航工业成都所某无人机项目团队
本报通讯员 彭文晶

2013-04-16 09:46:54

在中航工业成都所,有这样一支富有激情、充满战斗力的某型无人机项目团队,他们把项目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为了项目的成功,他们勇于攻关、甘于吃苦,争当工作上的“多面手”,实现了关键性突破,验证了技术成果,取得了意义重大的阶段性成就。

一脉相承

在某重大项目研制中就形成的严谨细实、积极主动、敢打敢拼、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和精神被这支团队很好地继承下来,并在新型号研制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发扬。

“没有过去的锻炼,就不可能有这个项目的今天。”该型无人机总设计师周毅由衷地说。

该型无人机犹如一枚“试金石”,在我国航空史上起着探路、积累经验的重要作用。从课题研究之初就参与其中的项目团队,对这个无人机项目有着不同寻常的深厚感情。他们深知这个项目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更清楚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集智攻关

项目团队主动联系国内优势单位,组成一支以团队人员为主体的几十人的“国家队”,围绕项目开展集智攻关,解决了人员紧缺问题,分担了技术压力,而进一步参与其中的协作单位,因对项目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责任心大大增强,这无疑对开展技术攻关大有裨益。

北航毕业的博士陆艳辉,加入到这支团队时年仅25岁。他承担了发动机的部分关键技术攻关工作,带领攻关小组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全身心投入,感冒发烧仍坚持工作,只因时间紧迫不忍浪费,有时因为想得太入神甚至咬破了手指。两个月的呕心沥血,攻关小组终于找到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去除了这块“心病”。

30出头的及鹏飞在项目团队中任技术总管。他恪尽职守,带领技术团队长期坚守外场,持续攻关,经常一待就是两个多月。爱人怀孕了,领导劝他回去,小伙子犹豫良久蹦出一句“这儿正紧张,缺人手,我放不下。”转身又继续忙活开来。就这样,一直到爱人生产,及鹏飞都没有舍得回家一趟,始终坚守型号研制现场。

几十种状态的判断分析,一轮轮试验的反复验证,一次次方案的更新迭代,一筹莫展时的相互鼓励、继续坚持,遭遇瓶颈时的心力交瘁,“山重水复”时的“柳暗花明”……尝够了攻坚的苦,才深知成功的甘甜。攻坚路上的“血泪史”,把项目团队更加牢固地凝结在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项目朝着首飞目标迈进。

责任使然

“细节决定成败”成为大家的座右铭。一次试飞前的例行检查中,团队成员旷建敏无意中在地上发现了一枚垫圈。换成有的人,或许不在意顺手扔了。小伙子捡起来细心地看了看,发现是飞机上的。为解决心中的疑问,他开始从垫圈掉下的位置附近开始查找,外部结构没发现问题,就和同事一块把飞机副翼搬起来,打着手电仔细察看机体内部结构。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排查许久,终于发现了一颗螺栓松动且周围出现裂纹的现象。大家又举一反三,仔细排查机体两侧,发现另外两边接头也出现了裂纹。  无论在“家”还是外场,每个人都主动思考自身工作,尤其是对涉及需要不同专业配合完成的“结合部位”,双方都主动考虑、提前沟通、相互提醒,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问题的发生,保证了研制工作的高效率、优质量。

“多面手”梯队

大家常开玩笑地称自己的团队是“三位一体”(集成都所、成飞公司、试飞院三家功能为一体),覆盖面广、功能强大。

王纯、熊立川、林涛、魏立新、伍智锋是项目团队中的“主力队员”,平均年龄40岁左右,他们各自负责项目的总体、飞控、系统、计划调度等几大方面,分工明确,又协同并进。其他团队成员则比较年轻,普遍集中在20多岁。

在型号负责人周毅眼中,这是一个用起来很“顺手”的梯队——“老”同志有着丰富的型号研制经验,强烈的大局意识,较成熟的协调、协作能力;年轻人则充满激情、富有冲劲,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在项目攻关中的逐层历练对他们而言,正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简单点说,就是老同志把关、年轻人攻关,把二者结合好,充分发挥各自作用,这样的团队构架才科学,实践证明其运行效果也很好。”

为缓解人员压力,项目团队中的“主力队员”在型号总师的倡导下,开始有意识地鼓励团队成员尤其是新来的同志全面发展。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专业研究方向,但同时也关注和参与到其他不同专业的发展中。研发过程中也特别注重倾听团队成员的想法,及时沟通交流。如此一来,项目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分了个A、B角,既有专业发展侧重面,当另一方面缺人手的时候,也能实实在在地顶上去。

如履薄冰的态度、严谨细实的作风、万无一失的标准,这是这个项目团队一如既往的自我要求和行动准则,这个近乎苛刻的标准,是给予他们成功信心的源泉。

信心是一份责任,信心是一种力量。

翔龙?
翔龙?
应该不是 最近才首飞的
abcdefgcnmgb 发表于 2013-4-17 19:29
应该不是 最近才首飞的
首飞?这年头首飞能瞒得过谁...竟然连CD都瞒过去了
abcdefgcnmgb 发表于 2013-4-17 19:29
应该不是 最近才首飞的
如果最近指的是3个月内,那就是翔龙.......当然,也许应该称为“第二次”首飞
如果最近指的是3个月内,那就是翔龙.......当然,也许应该称为“第二次”首飞
翔龙不是很早就飞了?
翔龙不是很早就飞了?
当初飞的是科研验证机
那个无人机还是很重要的。
什么时候也看到611空天的八股啊?
就是那个三角菊花
希望看到新的联翼。
hu142001 发表于 2013-4-17 19:36
如果最近指的是3个月内,那就是翔龙.......当然,也许应该称为“第二次”首飞
哦.这个解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