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集团军:驻守云南60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0:40:58
第14集团军:驻守云南60载


2013-04-17  环球人物杂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集团军隶属于成都军区,军部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第14集团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长期驻守在祖国的西南部,丛林作战经验丰富。

薄一波组建抗敌决死队

14集团军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这是一支由薄一波亲自组建的群众性抗日组织。

薄一波曾这样回忆当时的历史:“抗日战争前夕,我接受党的指示,到山西同阎锡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改组成立了群众性的抗日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战争开始后,阎锡山找我谈话,说山西要建立新军,要我负责组建,先试建一个团。我请示了北方局,北方局书记刘少奇说,这是大好事,我们就是要抓枪杆子,哪怕一个团也要去,牺盟总会的工作可以委托另外的人去做。于是,我们就以帮助阎锡山抗日的名义,用阎锡山的武器,建立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即山西新军)等武装。”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成立后,我军掌握了牺盟会和决死队这两个组织的领导权。事态的发展引起了阎锡山的注意,他认为这两个组织都落入了共产党之手,暗叫“上当”。1939年12月,配合蒋介石的第一次反共高潮,阎锡山发动6个军的兵力,进攻在晋西的山西新军各部队。然而,阎锡山打错了算盘。旧军的进攻遭受到新军坚决的反击,八路军也大力协助。经过半个月的激烈战斗,新军除决死3纵队损失一部分外,其余33个团全部脱离了阎锡山,分别在晋绥根据地和晋冀鲁豫根据地与八路军会师。

对于这个结局,阎锡山深记在心。他曾经对人提起:“我一生办事,都能按我的设想打算去做,并且多有成果,但是在成立新军这件事上,吃了一伙年轻人的亏。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

此事后,决死队在八路军领导下,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1942年,决死1队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1旅。1949年2月14日,第4纵队第11、12旅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廖运周第110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属第2野战军第4兵团,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两广的战斗。

1950年1月,14军进军云南,并参加了西昌战役,而后在滇西边境担任剿匪作战任务,并多次击退境外国民党军的进攻。此后,14军一直驻守云南,是极少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部队。1968年,14军移防昆明。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和平时的演练,14军积累了丰富的山地丛林作战经验,号称“丛林猛虎”。1985年,14军改编为14集团军。上世纪90年代,薄一波特意为这支部队写下了“决死雄风今犹在”的珍贵题词,寄托了他对这支英雄部队的厚爱与期望。

李成芳,“大块头”打大仗

14军首任军长李成芳,1914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成芳曾随红四方面军三过雪山,三过草地。他块头大,个子高,人长得又胖又结实,是个典型的“大块头”。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成芳被派往山西太原工作,先后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军政干部学校游击教官、决死第1纵队参谋主任、决死第1旅参谋长、旅长兼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秋起,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1旅旅长。

李成芳是个有心人。抗战胜利后,在反击国民党进攻的上党战役中,他奉命指挥11旅与兄弟部队抄近路跑到敌人前面堵截。当时李成芳淋了雨,正发着高烧,但一听到敌人有山炮,就完全忘了自己生着病,急切地往山上爬。原来,部队之前作战时,因为没有火炮,吃了不少苦头。李成芳说:“特别是攻坚战斗,有多少优秀战士倒在了城墙下、碉堡边啊!我做梦都想成立一个山炮大队。”

在指挥部队截击敌人的过程中,李成芳从炮声中发现了敌军的“小秘密”:炮兵本是国民党军的“后卫”,现在他们要逃跑,原地向后转,“后卫”就变成了“前锋”。他们还在打炮,说明他们还没有跑。所以,现在敌人的炮兵离我军最近。李成芳立即命令所部31团1营跑步向敌人的炮兵阵地扑去,“一定要把大炮抓住!”上党战役结束后,31团缴获山炮7门半,11旅成立了山炮大队。李成芳下了一个特别的命令:“在全旅挑选人员、牲口驮炮,谁最合适就挑谁。”那段时间,11旅其他部队见了山炮大队的人就躲,怕大个子兵被挑走、好牲口被牵走。

1949年10月2日,广东战役开始。已成为军长的李成芳带领14军前往增援。当14军抵达广州北部的英德市时,英德的国民党守军已弃城而逃。这引起了李成芳的思考:“广州的国民党军是守还是逃呢?”如果他们也选择逃,那14军将面临无仗可打的局面。要想有仗打,动作必须要快!可部队徒步实在是太慢了……站在北江岸边,看着浑浊的江水奔流向南,李成芳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迅速作出决定,率领军部与先头部队先行乘船南下。因为是顺水,一天之后李成芳就到达了清远市,随即占领了附近的三水城,截住了敌军逃往广西的退路。

同年11月,李成芳率14军参加粤桂边围歼战。他专门提出“胜利就在脚板上”、“追上敌人就是胜利”的口号。从11月27日开始,到12月4日,部队日行75公里以上,穿插到钦州,歼灭国民党军华中长官公署及番号繁杂的部队5万余人,切断了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退却海南岛之路,与兄弟部队一起胜利完成粤桂边围歼战。

新中国成立后,李成芳在云南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除主持14军的工作外,还兼任中共滇西工委书记。1954年以后,李成芳调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后又历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第二政委、武汉军区第一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4年在北京逝世。





http://www.cannews.com.cn/2013/0417/14306.shtml第14集团军:驻守云南60载


2013-04-17  环球人物杂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集团军隶属于成都军区,军部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第14集团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长期驻守在祖国的西南部,丛林作战经验丰富。

薄一波组建抗敌决死队

14集团军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这是一支由薄一波亲自组建的群众性抗日组织。

薄一波曾这样回忆当时的历史:“抗日战争前夕,我接受党的指示,到山西同阎锡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改组成立了群众性的抗日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战争开始后,阎锡山找我谈话,说山西要建立新军,要我负责组建,先试建一个团。我请示了北方局,北方局书记刘少奇说,这是大好事,我们就是要抓枪杆子,哪怕一个团也要去,牺盟总会的工作可以委托另外的人去做。于是,我们就以帮助阎锡山抗日的名义,用阎锡山的武器,建立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即山西新军)等武装。”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成立后,我军掌握了牺盟会和决死队这两个组织的领导权。事态的发展引起了阎锡山的注意,他认为这两个组织都落入了共产党之手,暗叫“上当”。1939年12月,配合蒋介石的第一次反共高潮,阎锡山发动6个军的兵力,进攻在晋西的山西新军各部队。然而,阎锡山打错了算盘。旧军的进攻遭受到新军坚决的反击,八路军也大力协助。经过半个月的激烈战斗,新军除决死3纵队损失一部分外,其余33个团全部脱离了阎锡山,分别在晋绥根据地和晋冀鲁豫根据地与八路军会师。

对于这个结局,阎锡山深记在心。他曾经对人提起:“我一生办事,都能按我的设想打算去做,并且多有成果,但是在成立新军这件事上,吃了一伙年轻人的亏。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

此事后,决死队在八路军领导下,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1942年,决死1队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1旅。1949年2月14日,第4纵队第11、12旅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廖运周第110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属第2野战军第4兵团,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两广的战斗。

1950年1月,14军进军云南,并参加了西昌战役,而后在滇西边境担任剿匪作战任务,并多次击退境外国民党军的进攻。此后,14军一直驻守云南,是极少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部队。1968年,14军移防昆明。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和平时的演练,14军积累了丰富的山地丛林作战经验,号称“丛林猛虎”。1985年,14军改编为14集团军。上世纪90年代,薄一波特意为这支部队写下了“决死雄风今犹在”的珍贵题词,寄托了他对这支英雄部队的厚爱与期望。

李成芳,“大块头”打大仗

14军首任军长李成芳,1914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成芳曾随红四方面军三过雪山,三过草地。他块头大,个子高,人长得又胖又结实,是个典型的“大块头”。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成芳被派往山西太原工作,先后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军政干部学校游击教官、决死第1纵队参谋主任、决死第1旅参谋长、旅长兼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秋起,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1旅旅长。

李成芳是个有心人。抗战胜利后,在反击国民党进攻的上党战役中,他奉命指挥11旅与兄弟部队抄近路跑到敌人前面堵截。当时李成芳淋了雨,正发着高烧,但一听到敌人有山炮,就完全忘了自己生着病,急切地往山上爬。原来,部队之前作战时,因为没有火炮,吃了不少苦头。李成芳说:“特别是攻坚战斗,有多少优秀战士倒在了城墙下、碉堡边啊!我做梦都想成立一个山炮大队。”

在指挥部队截击敌人的过程中,李成芳从炮声中发现了敌军的“小秘密”:炮兵本是国民党军的“后卫”,现在他们要逃跑,原地向后转,“后卫”就变成了“前锋”。他们还在打炮,说明他们还没有跑。所以,现在敌人的炮兵离我军最近。李成芳立即命令所部31团1营跑步向敌人的炮兵阵地扑去,“一定要把大炮抓住!”上党战役结束后,31团缴获山炮7门半,11旅成立了山炮大队。李成芳下了一个特别的命令:“在全旅挑选人员、牲口驮炮,谁最合适就挑谁。”那段时间,11旅其他部队见了山炮大队的人就躲,怕大个子兵被挑走、好牲口被牵走。

1949年10月2日,广东战役开始。已成为军长的李成芳带领14军前往增援。当14军抵达广州北部的英德市时,英德的国民党守军已弃城而逃。这引起了李成芳的思考:“广州的国民党军是守还是逃呢?”如果他们也选择逃,那14军将面临无仗可打的局面。要想有仗打,动作必须要快!可部队徒步实在是太慢了……站在北江岸边,看着浑浊的江水奔流向南,李成芳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迅速作出决定,率领军部与先头部队先行乘船南下。因为是顺水,一天之后李成芳就到达了清远市,随即占领了附近的三水城,截住了敌军逃往广西的退路。

同年11月,李成芳率14军参加粤桂边围歼战。他专门提出“胜利就在脚板上”、“追上敌人就是胜利”的口号。从11月27日开始,到12月4日,部队日行75公里以上,穿插到钦州,歼灭国民党军华中长官公署及番号繁杂的部队5万余人,切断了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退却海南岛之路,与兄弟部队一起胜利完成粤桂边围歼战。

新中国成立后,李成芳在云南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除主持14军的工作外,还兼任中共滇西工委书记。1954年以后,李成芳调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后又历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第二政委、武汉军区第一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4年在北京逝世。





http://www.cannews.com.cn/2013/0417/14306.shtml
还没注意过,二野的第4兵团下属的第13、14、15军全都保留了下来,不愧是直属中央的战略兵团。全军找不出第二这样的兵团,这待遇杠杠的
su35 发表于 2013-4-17 16:51
还没注意过,二野的第4兵团下属的第13、14、15军全都保留了下来,不愧是直属中央的战略兵团。全军找不出第二 ...
住的地方好,邓系;君不见第一王牌54军从朝鲜回来,开始都找不到驻地了,分完了。
xiaotian2 发表于 2013-4-17 16:56
住的地方好,邓系;君不见第一王牌54军从朝鲜回来,开始都找不到驻地了,分完了。
54算啥第一王牌呢?解放战争都完了才由44和45军合并而成----
住的地方好,邓系;君不见第一王牌54军从朝鲜回来,开始都找不到驻地了,分完了。
徐焰讲的,当年红军成份最多的一是陈庚四纵,再有就是东野二纵,算是四方面军的代表吧!
xiaotian2 发表于 2013-4-17 16:56
住的地方好,邓系;君不见第一王牌54军从朝鲜回来,开始都找不到驻地了,分完了。

关键是领导要好,4兵团的司令员陈赓可以说是第一传奇大将了,有能力,有资历。解放战争时期就属于中央直属兵团。邓时期又是嫡系。所以4兵团下面的3个军就得以全部保存,独刺一家啊,想想有的兵团一个军都没保留的就嘘嘘不已啊
aaagggzzz 发表于 2013-4-17 17:49
54算啥第一王牌呢?解放战争都完了才由44和45军合并而成----
54军可以说是中国军队对外的第一王牌。战略机动集团军嘛,装备不好行吗。比54军好的就38军,就38军的位置就决定了不可能随时动用的
13和14哪个强点?
蜜桃熟了 发表于 2013-4-17 20:23
13和14哪个强点?
各有所长吧 13A擅长山地高原作战 14A擅长热带丛林作战
隼鹰 发表于 2013-4-17 23:42
各有所长吧 13A擅长山地高原作战 14A擅长热带丛林作战
目前13是成都军区的甲种军,14是乙种军
13  14 才是当年陈赓太岳兵团的主力嫡系  15军是地方部队编组起来的杂牌  解放战争中的战绩乏善可陈  估计已经上了军委的裁撤名单  还好 命不该绝  朝鲜战争中表现好   最后的地位竟然超过了13和14      
其实13  14 早些年也不受毛的待见   因为陈是周的人  有能力   再加上资历老   解放战争时一般人根本指挥不动他的4纵   军委一些大佬对其也是很有意见    但谁叫人家驻地周边不安稳   即便不待见  也还得用  等到286上台  二野的队伍自然吃香  好日子就来了  
14军过去军部好像就在开远,对吗,过去我们这里还有个41师,军纪涣散,经常见到士兵在街头打架斗殴,现在改成武警师了,
hai0571 发表于 2013-4-18 11:43
13  14 才是当年陈赓太岳兵团的主力嫡系  15军是地方部队编组起来的杂牌  解放战争中的战绩乏善可陈  估计已 ...
1949年进军中南的时候 陈赓的4兵团隶属林彪指挥的四野 但101就是指挥不动 双方在广西战役还有段公案
树大根深 发表于 2013-4-18 12:36
14军过去军部好像就在开远,对吗,过去我们这里还有个41师,军纪涣散,经常见到士兵在街头打架斗殴,现在改 ...
平秃子也说14A军纪不好 难道是真事?
14集团军是云南守备部队,他的亲兄弟老13后来到我们重庆来了
难怪当时薄公子去视察14军了

另外求教一下,38、39、40这三个军在朝战前是附属不同的兵团么?
树大根深 发表于 2013-4-18 12:36
14军过去军部好像就在开远,对吗,过去我们这里还有个41师,军纪涣散,经常见到士兵在街头打架斗殴,现在改 ...
军部在昆明。开远是40师师部。
sagaliang 发表于 2013-4-18 16:50
军部在昆明。开远是40师师部。
现在军部当然在昆明,但是我记得WG以前应该在开远,过去开远南洞还有一个通信站,不知道是什么级别的
14集团军(2师3旅):摩步31师、摩步40师、装甲18旅、炮兵4旅、防空旅

流浪的王子猫 发表于 2013-4-18 14:28
难怪当时薄公子去视察14军了

另外求教一下,38、39、40这三个军在朝战前是附属不同的兵团么?


我也奇怪了,后来百度一下发现13兵团下面曾经有过38,39,40,47,49,50军,肯定没全保留朝鲜时还有42和66!
流浪的王子猫 发表于 2013-4-18 14:28
难怪当时薄公子去视察14军了

另外求教一下,38、39、40这三个军在朝战前是附属不同的兵团么?


我也奇怪了,后来百度一下发现13兵团下面曾经有过38,39,40,47,49,50军,肯定没全保留朝鲜时还有42和66!
tomlos 发表于 2013-4-22 11:19
我也奇怪了,后来百度一下发现13兵团下面曾经有过38,39,40,47,49,50军,肯定没全保留朝鲜时 ...
去朝鲜的13兵团部其实是15兵团部改称,老13兵团部改成华南军区。老15兵团部原有41,43,44。也就说朝鲜的38,39等全是后来的。
一个兵团三个军都保留下来,这和陈赓应该说是有关系的,他是少有的在毛、周、朱之间都能混得开的将领。同时80年代裁军时,没被裁掉应该感谢当时还在边境作战。老邓就是想拿自己的嫡系开刀做示范的话,也不好裁这些一线的部队。
蜜桃熟了 发表于 2013-4-17 20:23
13和14哪个强点?
只说装备啊,13确实要比14好点。13换95的时候14还扛着81杠呢
14集团军(2师3旅):摩步31师、摩步40师、装甲18旅、炮兵4旅、防空旅
31師好像是从十二军調來的
20 26 27 这仨怎么破
现在军部当然在昆明,但是我记得WG以前应该在开远,过去开远南洞还有一个通信站,不知道是什么级别的
十四军军部一直在昆明。你说的是十一军
只说装备啊,13确实要比14好点。13换95的时候14还扛着81杠呢
某将军从外军区调任十四军主官,说了三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生活条件这么艰苦,二是想不到武器装备这么落后,三是想不到广大干部这么敬业。
caymans 发表于 2013-5-2 21:47
31師好像是从十二军調來的
31师是11军的
su35 发表于 2013-4-17 09:51
还没注意过,二野的第4兵团下属的第13、14、15军全都保留了下来,不愧是直属中央的战略兵团。全军找不出第二 ...
还不是老邓的原因

二野12军13军14军15军16军都留下来了
photoshoper 发表于 2013-5-3 01:09
十四军军部一直在昆明。你说的是十一军
 根据11月28日昆明军区第一次作战会议精神,我14军部队开始集结。当时军部设在开远,我带领作战指挥先遣组赶赴前线勘察地形。上级分配给14军的作战正面宽度达83千米。我走遍了这一区域所有的地方,仔细勘察各种地形。当时越军的骚扰日益频繁,有一次我和先遣组晚上住在一个偏辟的小学校里,还遭到了越军小分队的袭扰。
这是14军老军长的回忆录一段话,应该够权威了。
薄一波 14军 云南 昆明 。。。。。好敏感 好敏感
 根据11月28日昆明军区第一次作战会议精神,我14军部队开始集结。当时军部设在开远,我带领作战指挥先遣 ...
哦!是我无知了。
年轻的古董 发表于 2013-5-2 16:02
一个兵团三个军都保留下来,这和陈赓应该说是有关系的,他是少有的在毛、周、朱之间都能混得开的将领。同时 ...
还要加上蒋
photoshoper 发表于 2013-5-3 01:12
某将军从外军区调任十四军主官,说了三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生活条件这么艰苦,二是想不到武器装备这么落 ...
14军目前也是全军装备最差的集团军,没有之一。
AAAAA007 发表于 2013-5-3 14:14
14军目前也是全军装备最差的集团军,没有之一。
14军战斗力并不弱,只是运气差点,被划成了乙种军
14军目前也是全军装备最差的集团军,没有之一。
40a哭了。。
40a哭了。。
40较14好一丁点
喜欢陈大将,军事上能力强,重要是人家在哪都混得开!可惜死得早,话说以他的个性,要是不早死有些苦头吃的!不过应该不会挂,老周的嫡系中的嫡系啦!从黄埔特科!
有时候死的早也是本事啊.
陈要是活到文革恐怕也不是这么容易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