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維持現狀就是勝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7:07:24
<!--StartFragment -->
<P>Bruce Klingner 撰文</P>
<P>自平壤承認擁有核武並威脅恢復遠端導彈測試後,對地區穩定心急如焚的南韓、中國和俄羅斯一再要求美國採取彈性外交政策,以吸引北韓重續六方會談。有鑒於此,美國國務卿賴斯定于下周一(3月21日)開始其亞洲之旅,分別訪問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南韓和中國等國。亞洲不僅在北韓核危機問題上充滿分歧,而且對美國政策的不信任感日重。</P>
<P>威脅與撫慰性聲明交互使用是平壤以最小讓步獲得最大好處的傳統談判伎倆。毋庸置疑,平壤的這些行動主要是為了迫使華盛頓政府接受它提出的參與會談的先決條件,但也可能是為了轉移國際社會對其向敘利亞出售核物質的注意力。</P>
<P>平壤2月10日宣佈它正在發展更多核武,以抗議美國對它的敵視政策-此舉並不令那些一直關注北韓核危機者感到意外。它還宣佈將推遲參與新一輪六方會談,不過事後又表示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重回談判桌。這些條件包括美國結束對它的敵對論調(賴斯曾稱平壤為“暴政之首”)和公然干涉,如通過意在幫助北韓難民和親美北韓人的《北韓人權法案》。</P>
<P>日本是六方會談中美國的唯一鐵杆支持者。由於北韓多年來在解決日本人質問題上缺乏誠意和上次的橫田惠假骨灰事件,日本民族主義者要求正式對北韓實施經濟制裁的呼聲不絕於耳。迫於壓力的日本政府為變相制裁北韓已經實施新的海運限制,要求包括北韓在內的所有外國船隻必須購買昂貴的溢油或其他責任保險方能進入日本海域。此舉無疑將限制北韓通過雙邊貿易獲得硬通貨的能力。</P>
<P>平壤3月3日威脅恢復遠端導彈測試,並將之歸咎於美國不願意與北韓建立正式雙邊關係(北韓的長期戰略目標之一)。</P>
<P>為了換取美國承諾結束對其經濟制裁,平壤於1999年9月開始自動實施遠端導彈測試禁令。其後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多次證實了這一點,而且並沒有借機提出恢復導彈發射的威脅或額外補償的要求,令外界懷疑平壤主動中止導彈計劃是因為其遠端導彈自身出現了問題。</P>
<P>北韓1998年發射的穿越日本領空的大浦洞1號曾令一些國家如芒在背,但其第三階段的發射沒能將一顆人造衛星成功送入軌道,這使國際社會如釋重負,媒體自此也減少了對北韓核基地偶爾為之的導彈和火箭發射的關注。因此金正日威脅恢復導彈發射的聲明多少有些令人意外。這一聲明很可能是為了引起鄰國對其擁有核武器運載系統的憂慮和恐懼。一些軍事專家估計,北韓正在開發的“大浦洞2號”導彈可達到美國的阿拉斯加。</P>
<P>國際社會對北韓核武和導彈威脅不買賬或有意冷漠使金正日只能採取進一步升級核危機的策略,以實現其既定的外交和經濟目標。儘管北韓一直在叫囂好戰論調,它並不希望局勢發展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而是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恢復常態,迫使其對手接受一種新的現狀。</P>
<P>2003年北韓核危機的自動解除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平壤承認其濃縮鈾核武計劃並採取一系列煽動性措施,導致一些專家預測2003年中朝鮮半島將有戰事後,平壤卻在沒有獲得任何讓步或甚至得到華盛頓的明顯反應後緩解了這一危機。</P>
<P>金正日不可能在近期內採取極端行動比如核測試,因為這與北韓將核僵局歸咎於布什政府並使其他談判各方與美國關係疏遠的目標背道而馳。而且測試核武後,它的兩個主要支持者南韓和中國將再也無法否認北韓擁有核武。</P>
<P>美國沒能在伊拉克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使南韓、中國及俄羅斯更有理由懷疑美國有關北韓擁有核武的論斷。亞洲官員一直在公開質疑美國的情報報告,包括最近平壤向敘利亞出口鈾物質以支援後者的核計劃的報告。</P>
<P>儘管北韓已經承認自己擁有核武,而且根據一份白宮的文件,南韓國防部曾表示北韓可能擁有1到2枚核武,南韓統一部官員鄭東泳(Chung Dong-young)似乎還想否認這一事實,致使反對派議員譴責鄭東泳為“無為的樂觀主義者”。</P>
<P>鄭東泳和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Ban Ki-moon)認為,儘管平壤核危機出現了一些新的“不確定因素”,南韓也沒有必要立即改變對北韓的和解政策。南韓駐美國新任大使在委婉批評美國對北韓的強硬政策時說:“胡蘿蔔加大棒是國際社會慣用的外交政策,但最好的馴馬師將首選胡蘿蔔。”</P>
<P>中國外長李肇星(Li Zhaoxing)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部長邁克爾·格林(Michael Green)本月初訪問北京之際對美國的情報報告提出了質疑。據報道,格林會晤中國領導人時稱,北韓的核武計劃又取得新的進展,並且曾向外國出售核物質。</P>
<P>與此同時,俄羅斯原子能機構副主席安提普夫(Sergei Antipov)上周四在莫斯科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不相信北韓擁有核武。李肇星和安提普夫的聲明暗示,中國和莫斯科都不可能支援美國尋求通過聯合國安理會制裁平壤的舉措。</P>
<P>亞洲地區對美國情報分析的懷疑將隨著一份即將公佈的報告而增強。據報道,一個以前任聯邦上訴法院法官利伯曼(Laurence Silberman)和前佛吉尼亞州州長羅布(Charles S Robb)為首、直接對總統布什負責的調查委員會在3月末將公開其高度機密的調查結果,該委員會對美國關於北韓及伊朗核武計劃的情報非常不屑。</P>
<P>自去年7月在報告指出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幾個重要前提都是建立在誇大、曲解和斷章取義的情報基礎上後,美國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又在對美國關於北韓和伊朗核計劃的情報發出質疑。該委員會的領導人-堪薩斯州參議員羅伯茨(Pat Roberts)和西佛吉尼亞州參議員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判斷,美國目前關於北韓和伊朗的情報“已經短路”。</P>
<P>金正日在避免政權崩潰和受到軍事攻擊的戰術手段上可謂機關算盡,但他沒能將這種外交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略好處。他再次拒絕了採取必要的妥協措施,以得到國際社會大量的援助和發展資金作為回報。</P>
<P>儘管這種回報將帶來直接的經濟好處並減小平壤受到軍事攻擊的可能性,從而可以將有限的資源用於改善國家的經濟和生活條件,金正日卻不願意為此冒風險,因為這意味著其封閉的王國要向資本主義和民主開放。</P>
<P>因此,金正日這種既不希望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也不希望徹底結束對抗的姿態將使北韓和整個地區繼續在這種懸而未決的局勢中糾纏。打破現狀似乎不太可能,不敢輕舉妄動的北韓和美國似乎都寧願維持現狀,而不是選擇其他如進一步談判。</P><!--StartFragment -->
<P>Bruce Klingner 撰文</P>
<P>自平壤承認擁有核武並威脅恢復遠端導彈測試後,對地區穩定心急如焚的南韓、中國和俄羅斯一再要求美國採取彈性外交政策,以吸引北韓重續六方會談。有鑒於此,美國國務卿賴斯定于下周一(3月21日)開始其亞洲之旅,分別訪問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南韓和中國等國。亞洲不僅在北韓核危機問題上充滿分歧,而且對美國政策的不信任感日重。</P>
<P>威脅與撫慰性聲明交互使用是平壤以最小讓步獲得最大好處的傳統談判伎倆。毋庸置疑,平壤的這些行動主要是為了迫使華盛頓政府接受它提出的參與會談的先決條件,但也可能是為了轉移國際社會對其向敘利亞出售核物質的注意力。</P>
<P>平壤2月10日宣佈它正在發展更多核武,以抗議美國對它的敵視政策-此舉並不令那些一直關注北韓核危機者感到意外。它還宣佈將推遲參與新一輪六方會談,不過事後又表示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重回談判桌。這些條件包括美國結束對它的敵對論調(賴斯曾稱平壤為“暴政之首”)和公然干涉,如通過意在幫助北韓難民和親美北韓人的《北韓人權法案》。</P>
<P>日本是六方會談中美國的唯一鐵杆支持者。由於北韓多年來在解決日本人質問題上缺乏誠意和上次的橫田惠假骨灰事件,日本民族主義者要求正式對北韓實施經濟制裁的呼聲不絕於耳。迫於壓力的日本政府為變相制裁北韓已經實施新的海運限制,要求包括北韓在內的所有外國船隻必須購買昂貴的溢油或其他責任保險方能進入日本海域。此舉無疑將限制北韓通過雙邊貿易獲得硬通貨的能力。</P>
<P>平壤3月3日威脅恢復遠端導彈測試,並將之歸咎於美國不願意與北韓建立正式雙邊關係(北韓的長期戰略目標之一)。</P>
<P>為了換取美國承諾結束對其經濟制裁,平壤於1999年9月開始自動實施遠端導彈測試禁令。其後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多次證實了這一點,而且並沒有借機提出恢復導彈發射的威脅或額外補償的要求,令外界懷疑平壤主動中止導彈計劃是因為其遠端導彈自身出現了問題。</P>
<P>北韓1998年發射的穿越日本領空的大浦洞1號曾令一些國家如芒在背,但其第三階段的發射沒能將一顆人造衛星成功送入軌道,這使國際社會如釋重負,媒體自此也減少了對北韓核基地偶爾為之的導彈和火箭發射的關注。因此金正日威脅恢復導彈發射的聲明多少有些令人意外。這一聲明很可能是為了引起鄰國對其擁有核武器運載系統的憂慮和恐懼。一些軍事專家估計,北韓正在開發的“大浦洞2號”導彈可達到美國的阿拉斯加。</P>
<P>國際社會對北韓核武和導彈威脅不買賬或有意冷漠使金正日只能採取進一步升級核危機的策略,以實現其既定的外交和經濟目標。儘管北韓一直在叫囂好戰論調,它並不希望局勢發展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而是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恢復常態,迫使其對手接受一種新的現狀。</P>
<P>2003年北韓核危機的自動解除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平壤承認其濃縮鈾核武計劃並採取一系列煽動性措施,導致一些專家預測2003年中朝鮮半島將有戰事後,平壤卻在沒有獲得任何讓步或甚至得到華盛頓的明顯反應後緩解了這一危機。</P>
<P>金正日不可能在近期內採取極端行動比如核測試,因為這與北韓將核僵局歸咎於布什政府並使其他談判各方與美國關係疏遠的目標背道而馳。而且測試核武後,它的兩個主要支持者南韓和中國將再也無法否認北韓擁有核武。</P>
<P>美國沒能在伊拉克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使南韓、中國及俄羅斯更有理由懷疑美國有關北韓擁有核武的論斷。亞洲官員一直在公開質疑美國的情報報告,包括最近平壤向敘利亞出口鈾物質以支援後者的核計劃的報告。</P>
<P>儘管北韓已經承認自己擁有核武,而且根據一份白宮的文件,南韓國防部曾表示北韓可能擁有1到2枚核武,南韓統一部官員鄭東泳(Chung Dong-young)似乎還想否認這一事實,致使反對派議員譴責鄭東泳為“無為的樂觀主義者”。</P>
<P>鄭東泳和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Ban Ki-moon)認為,儘管平壤核危機出現了一些新的“不確定因素”,南韓也沒有必要立即改變對北韓的和解政策。南韓駐美國新任大使在委婉批評美國對北韓的強硬政策時說:“胡蘿蔔加大棒是國際社會慣用的外交政策,但最好的馴馬師將首選胡蘿蔔。”</P>
<P>中國外長李肇星(Li Zhaoxing)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部長邁克爾·格林(Michael Green)本月初訪問北京之際對美國的情報報告提出了質疑。據報道,格林會晤中國領導人時稱,北韓的核武計劃又取得新的進展,並且曾向外國出售核物質。</P>
<P>與此同時,俄羅斯原子能機構副主席安提普夫(Sergei Antipov)上周四在莫斯科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不相信北韓擁有核武。李肇星和安提普夫的聲明暗示,中國和莫斯科都不可能支援美國尋求通過聯合國安理會制裁平壤的舉措。</P>
<P>亞洲地區對美國情報分析的懷疑將隨著一份即將公佈的報告而增強。據報道,一個以前任聯邦上訴法院法官利伯曼(Laurence Silberman)和前佛吉尼亞州州長羅布(Charles S Robb)為首、直接對總統布什負責的調查委員會在3月末將公開其高度機密的調查結果,該委員會對美國關於北韓及伊朗核武計劃的情報非常不屑。</P>
<P>自去年7月在報告指出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幾個重要前提都是建立在誇大、曲解和斷章取義的情報基礎上後,美國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又在對美國關於北韓和伊朗核計劃的情報發出質疑。該委員會的領導人-堪薩斯州參議員羅伯茨(Pat Roberts)和西佛吉尼亞州參議員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判斷,美國目前關於北韓和伊朗的情報“已經短路”。</P>
<P>金正日在避免政權崩潰和受到軍事攻擊的戰術手段上可謂機關算盡,但他沒能將這種外交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略好處。他再次拒絕了採取必要的妥協措施,以得到國際社會大量的援助和發展資金作為回報。</P>
<P>儘管這種回報將帶來直接的經濟好處並減小平壤受到軍事攻擊的可能性,從而可以將有限的資源用於改善國家的經濟和生活條件,金正日卻不願意為此冒風險,因為這意味著其封閉的王國要向資本主義和民主開放。</P>
<P>因此,金正日這種既不希望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也不希望徹底結束對抗的姿態將使北韓和整個地區繼續在這種懸而未決的局勢中糾纏。打破現狀似乎不太可能,不敢輕舉妄動的北韓和美國似乎都寧願維持現狀,而不是選擇其他如進一步談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