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忆抗美援越往事:为何穿“开裆裤”作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3:33:06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18/23210606_0.shtml

本文摘自《党史纵横》2012年第11期,作者:李清培 陈雷,原题:《我在抗美援越的130天》

1967年3月的一天,时为沈阳军区后勤部军械部武器科助理员的我,突然接通知去某首长办公室开会。到了地方才发现,前来开会的另有来自运输、军需和战勤部门的3名同志。首长言简意赅地指派我们4人组成军区赴越参战部队调研组,尽快弄清军区已派进越南的部队装备是否够用,还有哪些急需补充和调整,从而为以后军区继续派遣部队摸索出最佳前行装备方案。作为硬性纪律,首长特别强调此次赴越属秘密军事行动,要求大家行前对外只能说是正常公出,不准说是出国;到了那里,更不准和国内任何人通信。

首长的叮嘱,无疑增加了此次前出的神秘感。一周后,我们准时到达黑山县某军高炮团。这时,该团不仅已接到出国参战命令,而且出发前的各项教育已搞完,随行装备已准备完毕,整个营区充满了神秘、紧张和亢奋的氛围。两天后,我们与千余名指战员借夜色的掩护,悄悄开出营区,疾行至大虎山火车站,蹬上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专列。团机关和我们军区调研组的4名同志乘卧铺,营以下官兵坐“闷罐”,单、双管三七高射炮、四联高射机枪和牵引车分别被置放在数十节平板货车上,浩浩荡荡,好似一条长龙。黎明时分,火车一声长鸣,然后缓缓启动了。我环顾左右,发现大家毫无睡意,全都挤在车窗前,屏息眺望车外一闪而过的村落、山川与大河,心情既紧张又兴奋。毕竟,这是我们在和平年代第一次出国,肩负的又是抗美援越的神圣使命。

列车一路南行,5天5夜后抵达云南昆明。部队下车后,受到昆明军区“前指”人员的热烈欢迎。从这时起,我们的一切行动归“前指”指挥。按照命令,部队在昆明休整一天,第二天便摩托化行军直抵云南边境重镇——河口。

按中央军委要求:凡赴越参战部队都要着越南人民军军装。我们一到,“前指”便命令某兵站把千余套新军服送了过来。趁部队换装间隙,我与兵站和“前指”领导闲聊,才清楚此次出国参战,不是首战,而是轮战。早在1965年3月,我国政府即应胡志明主席请求,派出2.7万余人的地面部队秘密进入了越南。7月,军委又从持久战考虑,专门为参战部队下达编制,将入越指战员划分为1、2、3支队。这次出国参战,是因为美国为使战争升级,又推出了新的作战计划,即“滚石行动”。意在突出用B-52轰炸机轮翻轰炸城市、港口、铁路、公路和桥梁。当时,美军投弹已近800万吨,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4倍,其轰炸频率和惨烈可想而知。部队换装后,团首长告诉我:“前指”作战命令已到,部队今夜在河口宿营,明天开赴越南,直抵安沛省省会安沛市,具体担负防空作战任务。


翌日凌晨,部队顶着浓雾出发了。车出河口,驶上中越两国界桥,车速明显减缓,这是前导车出于安全考虑。

过了桥,即是越南老街。那是一座极具异国风情的小镇。透过雾障,隐约可见一幢幢房屋散落四处,多为白墙灰瓦,此时已七扭八歪,破烂不堪。间或冒出两座幸存的二层小楼,从上到下又无不透露着法国殖民地时期留下的色彩。

异国边民似乎早已习惯了中国军人的到来,他们躲闪在路旁,拉低斗笠遮挡尘土,没有人用好奇的目光看我们。倒是我军筑路部队极其热情,他们迅速撤到路两侧,扬起脸,挥动双臂,不停地呼喊着、问候着,不少人还雀跃不止,一个劲地朝我们牵引的高射炮竖起大拇指,并不时指指弹痕累累的砂石路,再向天空比划,随后手臂一扫,好像在说:这回打美国佬飞机就看你们的啦!

部队抵达作战地点已是傍晚。在安沛市郊区,千余名官兵住进了显然是换防部队留下的营房里。炮阵地被设置在营房附近,全部由伪装网笼罩,备用弹药只用篷布盖好,不用过多伪装,三步外观看,发现不了任何东西,满眼尽是林木的葱郁。

部队连赶路带扎寨,足足忙乎了一天。晚饭后,指战员原以为可以早点休息,不曾想团指挥所突然接到了作战命令。就在大家分头往炮位跑去时,市区传来了防空警报声。随之,其它炮阵地的探照灯首先从不同角度同时射向天空,相互交叉,互相横扫,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我们也参与其中。紧接着,就听美国飞机的轰鸣声逼临上空,震耳欲聋。出国前,谁也没见过这种架势,但全体指战员没有一丝胆怯,全都身在炮位,怒目天空。瞬间,众炮齐发,弹壳四溅,硝烟弥漫,刺鼻的火药味呛得人们双眼难睁。但谁也顾不上这些,目不转睛地盯着上下翻飞的美国飞机开炮,开炮,再开炮。当夜,即首战告捷,击落敌机1架,击伤3架,而我军无一伤亡。

第二天,当指战员在炮阵地保养武器时,我走出阵地,想看看昨夜美军轰炸的状况。万没料到,信手抓起一把焦土,里面竟数出7块弹片。

没几日,指战员们便体会到了越南天气带来的痛苦。每天早晚,雾说来就来,不时还夹杂着细雨、中雨、或大雨。一但雾走雨停,太阳又特别毒,仿佛要把人烤脱了皮,燥热难耐。不少官兵因此患上了烂裆、烂腋窝和腹股沟等皮肤病,稍一活动四肢,便痛苦难当。团首长为了减少非战斗减员,无奈允许指战员打赤背,穿裤衩。即便这样,有的人还“得寸进尺”,索性把裤衩底部豁开,以便通风,想让溃烂的皮肤尽快痊愈。后来效仿的人多了,不知是谁给这种裤衩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战地裙”。

与恶劣天气相比,更可怕的是缺粮和断水。部队出国前,正值“文革”爆发,各种生活物资极度匮乏,主副食调剂全靠自身“南泥湾”式的大生产,根本没什么家底。到了越南,按理说“吃不好,应该吃饱”,但由于美军昼夜轰炸,补给线几近瘫痪,后方生活物资供应时断时续,部队隔三差五就要把三顿饭缩成两次吃,两顿饭又要被迫计量配给,最少时一顿饭一人不足三两,一碗青菜清汤寡水,饿得千余名年轻人饭后不敢运动,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进屋卧倒,都害怕消耗体能。

常言道:“饭不够,水来凑”。但在越南,由于部队处在荒郊野岭,生活用水全靠指战员长途跋涉进山去背渗山水,一次往返要几小时。时常是背水的人刚走,空袭警报就来了。大家发疯似地往阵地跑,各就各位,转入炮击。战斗打响后,不但取水不成,就是再想利用战斗间歇去取水,也根本不可能。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炮位,不允许任何人擅自脱离。更何况,美军飞机轰炸酷似“滚石”,一次比一次猛烈,没完没了,只能把你死死地钉在炮位上,谁也走不开,哪怕是稍微的疏忽。每天,指战员因无水可喝,个个嘴唇干裂,布满血丝,脱水后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经常发生。每当这时,大家都非常期盼下雨或起雾。

在越南的那些日子里,面对美军飞机狂轰滥炸后的残垣断壁,我真切地体会到战争一旦和生命碰撞,后者显得是那么无奈和脆弱。

一天,我去炮阵地查看武器装备受损情况,回来的路上,刚听到远处传来防空警报,炸弹就下来了。就在我一愣神的瞬间,同行的战友一把将我拽进路旁的猫耳洞,还没等我缓过神,就听外面炸弹噼里叭啦地轰然而下,震耳欲聋,惊天动地。此时我才发现,所谓的猫耳洞其实就是一个犬牙交错的岩洞,高不过1.5米,温度却有零上40多度,酷似蒸笼。轰炸过后,我和战友爬出猫耳洞,一看刚才我站着的地方,竟然出现一个偌大的弹坑,里面弹片累累。我惊出一身冷汗,真是捡回一条命!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18/23210606_0.shtml

本文摘自《党史纵横》2012年第11期,作者:李清培 陈雷,原题:《我在抗美援越的130天》

1967年3月的一天,时为沈阳军区后勤部军械部武器科助理员的我,突然接通知去某首长办公室开会。到了地方才发现,前来开会的另有来自运输、军需和战勤部门的3名同志。首长言简意赅地指派我们4人组成军区赴越参战部队调研组,尽快弄清军区已派进越南的部队装备是否够用,还有哪些急需补充和调整,从而为以后军区继续派遣部队摸索出最佳前行装备方案。作为硬性纪律,首长特别强调此次赴越属秘密军事行动,要求大家行前对外只能说是正常公出,不准说是出国;到了那里,更不准和国内任何人通信。

首长的叮嘱,无疑增加了此次前出的神秘感。一周后,我们准时到达黑山县某军高炮团。这时,该团不仅已接到出国参战命令,而且出发前的各项教育已搞完,随行装备已准备完毕,整个营区充满了神秘、紧张和亢奋的氛围。两天后,我们与千余名指战员借夜色的掩护,悄悄开出营区,疾行至大虎山火车站,蹬上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专列。团机关和我们军区调研组的4名同志乘卧铺,营以下官兵坐“闷罐”,单、双管三七高射炮、四联高射机枪和牵引车分别被置放在数十节平板货车上,浩浩荡荡,好似一条长龙。黎明时分,火车一声长鸣,然后缓缓启动了。我环顾左右,发现大家毫无睡意,全都挤在车窗前,屏息眺望车外一闪而过的村落、山川与大河,心情既紧张又兴奋。毕竟,这是我们在和平年代第一次出国,肩负的又是抗美援越的神圣使命。

列车一路南行,5天5夜后抵达云南昆明。部队下车后,受到昆明军区“前指”人员的热烈欢迎。从这时起,我们的一切行动归“前指”指挥。按照命令,部队在昆明休整一天,第二天便摩托化行军直抵云南边境重镇——河口。

按中央军委要求:凡赴越参战部队都要着越南人民军军装。我们一到,“前指”便命令某兵站把千余套新军服送了过来。趁部队换装间隙,我与兵站和“前指”领导闲聊,才清楚此次出国参战,不是首战,而是轮战。早在1965年3月,我国政府即应胡志明主席请求,派出2.7万余人的地面部队秘密进入了越南。7月,军委又从持久战考虑,专门为参战部队下达编制,将入越指战员划分为1、2、3支队。这次出国参战,是因为美国为使战争升级,又推出了新的作战计划,即“滚石行动”。意在突出用B-52轰炸机轮翻轰炸城市、港口、铁路、公路和桥梁。当时,美军投弹已近800万吨,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4倍,其轰炸频率和惨烈可想而知。部队换装后,团首长告诉我:“前指”作战命令已到,部队今夜在河口宿营,明天开赴越南,直抵安沛省省会安沛市,具体担负防空作战任务。


翌日凌晨,部队顶着浓雾出发了。车出河口,驶上中越两国界桥,车速明显减缓,这是前导车出于安全考虑。

过了桥,即是越南老街。那是一座极具异国风情的小镇。透过雾障,隐约可见一幢幢房屋散落四处,多为白墙灰瓦,此时已七扭八歪,破烂不堪。间或冒出两座幸存的二层小楼,从上到下又无不透露着法国殖民地时期留下的色彩。

异国边民似乎早已习惯了中国军人的到来,他们躲闪在路旁,拉低斗笠遮挡尘土,没有人用好奇的目光看我们。倒是我军筑路部队极其热情,他们迅速撤到路两侧,扬起脸,挥动双臂,不停地呼喊着、问候着,不少人还雀跃不止,一个劲地朝我们牵引的高射炮竖起大拇指,并不时指指弹痕累累的砂石路,再向天空比划,随后手臂一扫,好像在说:这回打美国佬飞机就看你们的啦!

部队抵达作战地点已是傍晚。在安沛市郊区,千余名官兵住进了显然是换防部队留下的营房里。炮阵地被设置在营房附近,全部由伪装网笼罩,备用弹药只用篷布盖好,不用过多伪装,三步外观看,发现不了任何东西,满眼尽是林木的葱郁。

部队连赶路带扎寨,足足忙乎了一天。晚饭后,指战员原以为可以早点休息,不曾想团指挥所突然接到了作战命令。就在大家分头往炮位跑去时,市区传来了防空警报声。随之,其它炮阵地的探照灯首先从不同角度同时射向天空,相互交叉,互相横扫,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我们也参与其中。紧接着,就听美国飞机的轰鸣声逼临上空,震耳欲聋。出国前,谁也没见过这种架势,但全体指战员没有一丝胆怯,全都身在炮位,怒目天空。瞬间,众炮齐发,弹壳四溅,硝烟弥漫,刺鼻的火药味呛得人们双眼难睁。但谁也顾不上这些,目不转睛地盯着上下翻飞的美国飞机开炮,开炮,再开炮。当夜,即首战告捷,击落敌机1架,击伤3架,而我军无一伤亡。

第二天,当指战员在炮阵地保养武器时,我走出阵地,想看看昨夜美军轰炸的状况。万没料到,信手抓起一把焦土,里面竟数出7块弹片。

没几日,指战员们便体会到了越南天气带来的痛苦。每天早晚,雾说来就来,不时还夹杂着细雨、中雨、或大雨。一但雾走雨停,太阳又特别毒,仿佛要把人烤脱了皮,燥热难耐。不少官兵因此患上了烂裆、烂腋窝和腹股沟等皮肤病,稍一活动四肢,便痛苦难当。团首长为了减少非战斗减员,无奈允许指战员打赤背,穿裤衩。即便这样,有的人还“得寸进尺”,索性把裤衩底部豁开,以便通风,想让溃烂的皮肤尽快痊愈。后来效仿的人多了,不知是谁给这种裤衩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战地裙”。

与恶劣天气相比,更可怕的是缺粮和断水。部队出国前,正值“文革”爆发,各种生活物资极度匮乏,主副食调剂全靠自身“南泥湾”式的大生产,根本没什么家底。到了越南,按理说“吃不好,应该吃饱”,但由于美军昼夜轰炸,补给线几近瘫痪,后方生活物资供应时断时续,部队隔三差五就要把三顿饭缩成两次吃,两顿饭又要被迫计量配给,最少时一顿饭一人不足三两,一碗青菜清汤寡水,饿得千余名年轻人饭后不敢运动,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进屋卧倒,都害怕消耗体能。

常言道:“饭不够,水来凑”。但在越南,由于部队处在荒郊野岭,生活用水全靠指战员长途跋涉进山去背渗山水,一次往返要几小时。时常是背水的人刚走,空袭警报就来了。大家发疯似地往阵地跑,各就各位,转入炮击。战斗打响后,不但取水不成,就是再想利用战斗间歇去取水,也根本不可能。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炮位,不允许任何人擅自脱离。更何况,美军飞机轰炸酷似“滚石”,一次比一次猛烈,没完没了,只能把你死死地钉在炮位上,谁也走不开,哪怕是稍微的疏忽。每天,指战员因无水可喝,个个嘴唇干裂,布满血丝,脱水后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经常发生。每当这时,大家都非常期盼下雨或起雾。

在越南的那些日子里,面对美军飞机狂轰滥炸后的残垣断壁,我真切地体会到战争一旦和生命碰撞,后者显得是那么无奈和脆弱。

一天,我去炮阵地查看武器装备受损情况,回来的路上,刚听到远处传来防空警报,炸弹就下来了。就在我一愣神的瞬间,同行的战友一把将我拽进路旁的猫耳洞,还没等我缓过神,就听外面炸弹噼里叭啦地轰然而下,震耳欲聋,惊天动地。此时我才发现,所谓的猫耳洞其实就是一个犬牙交错的岩洞,高不过1.5米,温度却有零上40多度,酷似蒸笼。轰炸过后,我和战友爬出猫耳洞,一看刚才我站着的地方,竟然出现一个偌大的弹坑,里面弹片累累。我惊出一身冷汗,真是捡回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