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软件业重压中国对手 国产软件左右为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3:01:00
  冷眼向南看印度

  编者按:未来十几年,中国读者除了要习惯别人夸奖我们的经济奇迹,同时也要习惯他们夸奖印度。

  现在,中国制造对于欧美世界而言,是太平洋经济新巨人的代名词,印度是印度洋新世纪的开创者。20年前在软件业一跃而起的印度,只是过去一两年才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尤其从去年开始,摩根士丹利提出的印度追赶中国经济论,一度成为全球经济学界最时髦的谈资。

  认识印度经济要先从软件开始。日前,北京市政府组织的中印软件峰会上,印度四大“软件大亨”北上中国“布道”赚尽眼球。尽管拥有9.5%的经济增速,但中国的软件业被印度远远甩在了后头。 印度“软件蓝领”奇迹

  中印软件峰会上透露出的信息说,印度每年的软件和服务外包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班加罗尔也因为汇集了200多家外国IT公司,被誉为“印度的硅谷”。

  中国只是在4年前才开始战略上的追赶步伐。2000年,国务院以18号文件的形式给予国内软件业税收优惠政策以后,中国软件产业实现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并在对日本的软件外包业务中取得优势。但印度软件公司早已占有了大部分的欧美市场,并保持着年均45%的增长。

  印度软件商像一座山一样重压在中国软件业上面。

  北京的一位观察家昨天说,印度20余年的软件奇迹,其秘密就在于抓住了欧美软件外包的这根“魔绳”。软件外包就像制造业中的贴牌生产,把别国软件商技术含量较少的那部分拿过来做,走一条“软件蓝领”之路。尤其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印度在此条道路上赢得了50%的欧美市场,成为全球IT业的“风向标”。

  上世纪80年代初,甘地政府就明确提出“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并颁布了发展软件业的优惠政策,启动了强大的“软件蓝领”教育体系;1990年,印度电子工业部划定了以班加罗尔为代表的三大软件科技园区。 印度软件商仍很高傲

  虽然中国和印度软件业需要互相“取暖”,但对于中国弱小的软件业,印度对手不但高高在上,而且短期内甚至不给中国同行以机会。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许勤在中印软件峰会上指出,目前,中国的软件外包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而印度的软件外包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印度企业进入东亚市场,中国是不可或缺的。

  但印度高德纳公司副总裁Sujaychohan开出这样的条件——中国帮助印度公司进入东亚市场,印度帮助中国公司进入欧美市常

  印度四大软件商之一的INFOSYS公司华人林茂德似乎更高傲,“今天中国企业还帮助不了我们,具体在中国做业务,我们目前还没办法和中国企业配合。”

  虽然印度的软件人才培训商已进驻上海,印度“老师”们已经开始在中国高校招兵买马,但他们却不一定急着给中国的软件公司“传道授业”,中国公司想要攀上印度软件商还需时日。 中国难袭印度模式

  在印度软件业的光环下,学习印度软件外包的秘法时下是北京软件业人士的谈资,但中科院院士倪光南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中国不能拷贝印度模式。

  “中印的国情不同,印度没有很大的内需市场,而中国有很大的内需市场,这是中国的重要优势。如果我们将中国软件产业的主攻方向放在外包方面,而将国内市场拱手送给外国软件公司,是不明智的”。在倪光南看来,我国软件产业正确的策略是利用内需拉动,大力发展自主软件,同时,在条件具备的场合发展外包。

  事实上,至今,印度仍没有一款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品牌,这与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何其相似。尽管产自中国的产品销往全球,但中国厂家却因为缺乏自主技术而进退维谷,中国是不是要把软件业也变成另一个“made in china”的基地呢?

  据了解,目前,印度软件公司也为此加速转型,要把那种“以第三世界的思维模式,满足第一世界的期望标准”的生产方式变成历史。对于中国软件业来说,这需要在战略上予以警惕。冷眼向南看印度

  编者按:未来十几年,中国读者除了要习惯别人夸奖我们的经济奇迹,同时也要习惯他们夸奖印度。

  现在,中国制造对于欧美世界而言,是太平洋经济新巨人的代名词,印度是印度洋新世纪的开创者。20年前在软件业一跃而起的印度,只是过去一两年才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尤其从去年开始,摩根士丹利提出的印度追赶中国经济论,一度成为全球经济学界最时髦的谈资。

  认识印度经济要先从软件开始。日前,北京市政府组织的中印软件峰会上,印度四大“软件大亨”北上中国“布道”赚尽眼球。尽管拥有9.5%的经济增速,但中国的软件业被印度远远甩在了后头。 印度“软件蓝领”奇迹

  中印软件峰会上透露出的信息说,印度每年的软件和服务外包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班加罗尔也因为汇集了200多家外国IT公司,被誉为“印度的硅谷”。

  中国只是在4年前才开始战略上的追赶步伐。2000年,国务院以18号文件的形式给予国内软件业税收优惠政策以后,中国软件产业实现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并在对日本的软件外包业务中取得优势。但印度软件公司早已占有了大部分的欧美市场,并保持着年均45%的增长。

  印度软件商像一座山一样重压在中国软件业上面。

  北京的一位观察家昨天说,印度20余年的软件奇迹,其秘密就在于抓住了欧美软件外包的这根“魔绳”。软件外包就像制造业中的贴牌生产,把别国软件商技术含量较少的那部分拿过来做,走一条“软件蓝领”之路。尤其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印度在此条道路上赢得了50%的欧美市场,成为全球IT业的“风向标”。

  上世纪80年代初,甘地政府就明确提出“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并颁布了发展软件业的优惠政策,启动了强大的“软件蓝领”教育体系;1990年,印度电子工业部划定了以班加罗尔为代表的三大软件科技园区。 印度软件商仍很高傲

  虽然中国和印度软件业需要互相“取暖”,但对于中国弱小的软件业,印度对手不但高高在上,而且短期内甚至不给中国同行以机会。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许勤在中印软件峰会上指出,目前,中国的软件外包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而印度的软件外包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印度企业进入东亚市场,中国是不可或缺的。

  但印度高德纳公司副总裁Sujaychohan开出这样的条件——中国帮助印度公司进入东亚市场,印度帮助中国公司进入欧美市常

  印度四大软件商之一的INFOSYS公司华人林茂德似乎更高傲,“今天中国企业还帮助不了我们,具体在中国做业务,我们目前还没办法和中国企业配合。”

  虽然印度的软件人才培训商已进驻上海,印度“老师”们已经开始在中国高校招兵买马,但他们却不一定急着给中国的软件公司“传道授业”,中国公司想要攀上印度软件商还需时日。 中国难袭印度模式

  在印度软件业的光环下,学习印度软件外包的秘法时下是北京软件业人士的谈资,但中科院院士倪光南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中国不能拷贝印度模式。

  “中印的国情不同,印度没有很大的内需市场,而中国有很大的内需市场,这是中国的重要优势。如果我们将中国软件产业的主攻方向放在外包方面,而将国内市场拱手送给外国软件公司,是不明智的”。在倪光南看来,我国软件产业正确的策略是利用内需拉动,大力发展自主软件,同时,在条件具备的场合发展外包。

  事实上,至今,印度仍没有一款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品牌,这与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何其相似。尽管产自中国的产品销往全球,但中国厂家却因为缺乏自主技术而进退维谷,中国是不是要把软件业也变成另一个“made in china”的基地呢?

  据了解,目前,印度软件公司也为此加速转型,要把那种“以第三世界的思维模式,满足第一世界的期望标准”的生产方式变成历史。对于中国软件业来说,这需要在战略上予以警惕。
如何搞定印度客户
信息中心
2005年3月8日  来源: 贸易论坛






  下面是本人的一些做法:

    A.关于价格:很多印度的客户都是重视价格甚过质量本身,我一般基于钓鱼原则都会根据不同的定量给他们报个等差的价格,让他们觉得定多了有甜头,价格上还是有空间的,还有就是报价的时候适当加上一点价格给他们砍,因为到目前为止在做不同行业的过程中虽然接触的印度客户不下百个,但还没有发现一个不讨价还价的,即使报给他们的价格是市场上最便宜的他们也是跟你照砍不误。

    B.关于样品及样品费:一般如果第一次接触什么都没谈就直接要样品的印度客户我是不会当重点的,一般都会建议他们提供DHL到付账号,然后我们给免费样品(因为我们样品给全世界的所有客户都是免费的,不同行业的朋友别效仿。)。我本人对待印度的客户,除了很有诚意,本身在这个行业混了甚久,首先注重产品品质和相关技术细节问题的客户,在了解了我们产品并产生强烈的兴趣之后要求我司寄一点样品供其测试之用的这类客户我才会由公司负担样品运费寄样品给他(一般这类的客户即使你叫他付到付账号或是直接通过银行打样品运费也很少有拒绝的,我试过多次,屡试不爽。)。

    除了这些判断后觉得比较有价值的客户以外的其他客户都是要求他们提供到付账号或是通过银行打样品运费过来,让他们自己担负样品运费,如果他们不给,那只好拉到了,呵呵。因为每天要样品的都有一堆,如果都给他们付运费,那FREIGHT CHARGE肯定是个天文数字……但是一旦客户愿意提供DHL到付帐号,那至少说明了他确实对你的产品是很感兴趣的以及他是有诚意的。(我是做夹层玻璃胶水的,除了行业内的朋友,其他人是不可能对这种产品感兴趣的,呵呵,拿了也没用,又不能当饮料喝,所以各位不同行业的朋友不可效仿)

    C.关于印度贸易商:本人对印度的贸易商一般比较谨慎,对于他们当中那部分烦不胜烦的问价格而从来不关注产品细节的贸易商保持常规的回复(对付这类客户,我有个回复的PATTERN,点击发一下,毫不费时,很简单。),而对于那些比较专业的贸易商则作为重点跟踪,在详细回复并会询问一些具体的订单要求及贸易商本身的情况以了解客户,还有一点就是我从来对他们的单子并不是抱很大的希望,能做则做,跟印度的贸易商合作就是第一个单子的时候会比较麻烦,之后合作久了会比较顺手,其中可能会有点麻烦的就是货款的付款条件,印度人喜欢跟做D/P,而这种付款方式我们公司一般是不接受的,除非做了很久的老客户而且是货款数目不大的情况下才会答应。

    不过印度贸易商跟欧美的贸易商有点不一样的是他们的忠诚度不是那么好,即使你们合作多次,可能如果他发现中国还有一家比你们便宜哪怕一点点的厂家,他都有可能跳单转给他们做,以前做无纺布的时候碰到过几次这样的情况,欧美的贸易商就不一样了,他们比较信赖合作已久的厂家,不轻易改变合作伙伴。

    D.关于初次接触印度客户:对印度客户的吹自己实力有多强,订单的数目有多大切不可全信,要适当调查一下他们公司的状况,至于订单的数目,等他真正下单了以后才是具体的数目,否则都是把他当做理论值处理。印度的很多商人第一次跟你联系都是吹他们是行业内的LEADING COMPANY/TRADER/DEALER等等,哪来的那么多的LEADING公司啊?

    E.关于印度人的诚信问题:确实是有不少不法印度商人在市场上坑了不少中国厂家,但那些大都是因为中国厂家方面自身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而被那些骗子钻了空子,只要我们认真按照国际规则办事,提高自身风险意识,不随便做那些没有保障的付款方式,是完全可以做到防止这类事情发生的;当然大部分的印度商人还是讲诚信的,虽然他们很会很精明地算计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但话说回来这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这可能也是印度人能够纵横国际市场的主要原因吧???

    F.关于是否值得跟印度人做生意:各位在对待印度人的时候可能觉得很烦,他们的鬼问题特多以及无孔不入的精明是出了名的,不太好对付,我有很多做贸易的朋友一碰到来自印度的讯盘都是当垃圾邮件处理,不想做他们的生意,呵呵。我觉得这样也不妥啦,反正做贸易嘛,只要感觉有一线机会就要去全力争取啦,管他是哪里人……
<P>印度在此条道路上赢得了50%的欧美市场,成为全球IT业的“风向标”。</P><P>------------------------------------------------------------------------------------------------------</P><P>你放屁也要走远一点!!!!
</P>
<P>阿三最爱吹牛,他们早就上火星了……</P>
这样所
印度人很聪明,我所接触到的!
印度软件也比我们先进这是事实.但是怎么能肯定我们就不会迎头赶上呢?
中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工厂?是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不是中国的技术水平真的已经很先进了.想想现在中国有多少人上网吧,想想中国现在网络化的层度吧,阿三只能在某些技术领域领先我们,要在整体上超越我们阿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