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F22不采用DSI进气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4:07:03
国内国际航空界对DSI进气道炒的很火灰常推崇,这好那好,J-20用了F35也用了,为什么F22不用DSI进气道,难道洛克希德·马丁是啥子国内国际航空界对DSI进气道炒的很火灰常推崇,这好那好,J-20用了F35也用了,为什么F22不用DSI进气道,难道洛克希德·马丁是啥子
需要吗?真的需要吗?
莫名其妙的问题
如果它用了DSI,你会不会再问,为啥F22不用加莱特进气道啊
为什么J20不采用反重力推进装置?为什么人要吃饭?
LZ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查查22什么时候定型的,那个时候DSI大行其道么???
莫名其妙的问题
如果它用了DSI,你会不会再问,为啥F22不用加莱特进气道啊
3楼终结此贴。
22出现的早,dsi进气道的设计成熟是以后的事了

据说dsi的优化区间比caret要窄,不过dsi的rcs比caret小,rcs处理比caret简单,dsi的重量比caret轻 (优缺点都有了)
五楼正解
DSI那来的大行其道,四代里面大部分的规化采用的都是caret
引用资料:
http://www.afwing.com/intro/stealth_intake/1.htm
F22的CARET进气道

f22上的进气道学名是“双斜切乘波进气道”或“斜切二元进气道”。这种进气道是在高速乘波飞行理论的启发下提出的,利用了超音速激波增压原理,机翼下方会产生一道从前缘开始的斜激波,气流在经过这道斜激波后会形成一个压力均匀的高压区。在此基础上,沿波面进行进气道进口设计,可以让高速气流经过波面的减速增压后仍是均匀的,所以进气道就不需要安装复杂的进气调节系统。

DSI进气道学名是“无附面层隔板超音速进气道”。它采用了一个鼓包来模拟进气道中的一,二级可调斜板,必须与前掠式唇口配合才能起作用。DSI在飞行中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起到附面层隔板的作用,因为前缘唇口改变了进气口附近的压力分布,中央压力高,两侧压力低,与机身连接处最低。当附面层流流经鼓包时,其流向开始被偏转,最终被挤出进气口。二是对空气进行预压缩,起到其它超音速进气道里压缩斜板的作用,从而提高进气道高速状态下的效率,减小了迎风阻力。由于没有附面层隔板和压缩斜板,所以整个DSI进气道没有机械装置,活动部件少,结构重量大大减轻,有利于飞机减重。最重要的是DSI进气道可以有效改善飞机的隐身性能,突出的鼓包可以遮蔽发动机,而且有利于进气道-机身一体化设计,这点从F35和J20两款隐身战机都采用了DSI进气道便可见一斑。但DSI 据说最优范围较窄,不适合兼顾超巡和高机动的要求。

就外观而言,这种进气道的设计就好像把一个矩形横着斜切了一刀,竖着斜切了一刀。在垂直方向的斜切的作用类似F15楔型进气道的设计,在大迎角飞行时将迎风气流兜住,有利于发动机稳定供气;在水平方向的斜切则避免了进气道唇口与机身形成直角,有利于飞机的隐身。不过这种进气道对设计要求很高,搞不好就会弄巧成拙,CARET进气道最早在F18E/F上应用,到F22上进一步优化了设计。


最烦这种自己没思考过就来发问的。洛克希德不是傻子……某些人自己不肯动手动脑查资料罢了

最烦这种自己没思考过就来发问的。洛克希德不是傻子……某些人自己不肯动手动脑查资料罢了
这贴锁了吧,F15为什么不用鸭翼啊?
那阵DSI不成熟
怎么不问米格15、F86不用DSI呢????

volcano-et 发表于 2013-2-26 10:25
最烦这种自己没思考过就来发问的。洛克希德不是傻子……某些人自己不肯动手动脑查资料罢了


你为什么不看看F22和F35的定位呢?
F35对超音速机动性和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就没有F22那么高,后者是空优战机。记得之前在学校的资料库看过一些关于DSI的研究,还是认为进气效率没有加莱特的高,尤其在大迎角状态的进气效率方面,但存在隐身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减重,而且以无任何辅助调节手段的固定形状在比较宽广的速度范围实现良好进气性能的优势。南航杨应凯的论文《枭龙飞机 Bump 进气道设计》:Bump 进气道设计点为:最大马赫数 Ma=1.7,预压缩鼓包当量压缩半锥角为 20°,高度 H=11km 并以此确定捕获面积;在 Ma=0.8~1.2 范围内,按发动机最大状态时的流量确定喉道面积,喉道马赫数 M ath 控制在 0.6~0.7;

事实上目前 DSI 的公开资料相当有限,因此很难准确地判断 DSI 的优缺点。笔者和朋友讨论时曾提到如下问题:相对于固定式进气道,DSI 有何优势?相对于可调式超音速进气道,DSI 又有何优势?

对于 F-16 类型的正激波进气道,DSI 的减重主要集中在附面层隔道及其相应的结构加强的重量上;而对于具有双后掠特征的固定式进气道来说,要加上进气口前部附面层抽吸机构和结构的重量(对于 F-22 还有固定压缩斜板的重量)。上文中提到的“减重 300 磅”其实是非常笼统的数据,因为并未提及具体比较对象。对于可调式超音速进气道来说,除了前述部分外,DSI 还省去了复杂的进气道斜板调节机构的重量。

在进气性能方面,目前只能与进行 DSI 试飞的 F-16 进行比较。从试飞结果来看,试验型 DSI 在超音速范围内和 F-16 的正激波进气道相当,亚音速范围内略有优势——公开资料特别强调了 SEP 优势,这有可能是取消附面层隔道导致飞机阻力减小的结果。但换个角度看,F-16 进气道强调高亚音速性能,超音速性能较差,那么试验型 DSI 也具有同样的特点——换句话说,试验型 DSI 相对可调式超音速进气道没有性能优势。虽然根据洛•马的说法,DSI 的超音速性能也不错,但目前没有公开资料证实这一点。

就已知信息来看,现在的 DSI 在性能略由于固定式进气道的基础上,可以改善飞机的隐身特性,并有利于进气道——机身一体化设计。而在超音速性能方面,即使目前的 DSI 尚不尽如人意,但笔者以为并不足以严重影响 DSI 在战斗机设计中的应用。其理由是:在未来第四代战斗机服役期间,高超音速作战仍不是强调的重点;发动机推力的增大,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进气道的不足——这也是个发展的问题,如果给 40 年代的发动机配上今天的进气道,其推力损失的相对比例恐怕大得吓人;技术进步可以进一步改善 DSI,包括并未证实的超音速性能。

F22这种高端货,还是以性能作为优先考虑,即使在当时DSI技术成熟了,也一样未必会采用。
这种问题在本坛早就有N多的讨论,我只引用了那个结论,居然你还看不明白,当真汗颜:L

volcano-et 发表于 2013-2-26 10:25
最烦这种自己没思考过就来发问的。洛克希德不是傻子……某些人自己不肯动手动脑查资料罢了


你为什么不看看F22和F35的定位呢?
F35对超音速机动性和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就没有F22那么高,后者是空优战机。记得之前在学校的资料库看过一些关于DSI的研究,还是认为进气效率没有加莱特的高,尤其在大迎角状态的进气效率方面,但存在隐身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减重,而且以无任何辅助调节手段的固定形状在比较宽广的速度范围实现良好进气性能的优势。南航杨应凯的论文《枭龙飞机 Bump 进气道设计》:Bump 进气道设计点为:最大马赫数 Ma=1.7,预压缩鼓包当量压缩半锥角为 20°,高度 H=11km 并以此确定捕获面积;在 Ma=0.8~1.2 范围内,按发动机最大状态时的流量确定喉道面积,喉道马赫数 M ath 控制在 0.6~0.7;

事实上目前 DSI 的公开资料相当有限,因此很难准确地判断 DSI 的优缺点。笔者和朋友讨论时曾提到如下问题:相对于固定式进气道,DSI 有何优势?相对于可调式超音速进气道,DSI 又有何优势?

对于 F-16 类型的正激波进气道,DSI 的减重主要集中在附面层隔道及其相应的结构加强的重量上;而对于具有双后掠特征的固定式进气道来说,要加上进气口前部附面层抽吸机构和结构的重量(对于 F-22 还有固定压缩斜板的重量)。上文中提到的“减重 300 磅”其实是非常笼统的数据,因为并未提及具体比较对象。对于可调式超音速进气道来说,除了前述部分外,DSI 还省去了复杂的进气道斜板调节机构的重量。

在进气性能方面,目前只能与进行 DSI 试飞的 F-16 进行比较。从试飞结果来看,试验型 DSI 在超音速范围内和 F-16 的正激波进气道相当,亚音速范围内略有优势——公开资料特别强调了 SEP 优势,这有可能是取消附面层隔道导致飞机阻力减小的结果。但换个角度看,F-16 进气道强调高亚音速性能,超音速性能较差,那么试验型 DSI 也具有同样的特点——换句话说,试验型 DSI 相对可调式超音速进气道没有性能优势。虽然根据洛•马的说法,DSI 的超音速性能也不错,但目前没有公开资料证实这一点。

就已知信息来看,现在的 DSI 在性能略由于固定式进气道的基础上,可以改善飞机的隐身特性,并有利于进气道——机身一体化设计。而在超音速性能方面,即使目前的 DSI 尚不尽如人意,但笔者以为并不足以严重影响 DSI 在战斗机设计中的应用。其理由是:在未来第四代战斗机服役期间,高超音速作战仍不是强调的重点;发动机推力的增大,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进气道的不足——这也是个发展的问题,如果给 40 年代的发动机配上今天的进气道,其推力损失的相对比例恐怕大得吓人;技术进步可以进一步改善 DSI,包括并未证实的超音速性能。

F22这种高端货,还是以性能作为优先考虑,即使在当时DSI技术成熟了,也一样未必会采用。
这种问题在本坛早就有N多的讨论,我只引用了那个结论,居然你还看不明白,当真汗颜:L
F22现在后悔了,想装DSI也不可能了, 设计定型就没法再改了.

J20笑而不语...
看来还是F22的家莱特比较好
175799024 发表于 2013-2-26 10:14
DSI那来的大行其道,四代里面大部分的规化采用的都是caret
四代里面除了老22,新的很多都是DSI,这个还有异议?
我还是引用空军之翼的DSI进气道的资料不做评述:

事实上目前 DSI 的公开资料相当有限,因此很难准确地判断 DSI 的优缺点。笔者和朋友讨论时曾提到如下问题:相对于固定式进气道,DSI 有何优势?相对于可调式超音速进气道,DSI 又有何优势?

对于 F-16 类型的正激波进气道,DSI 的减重主要集中在附面层隔道及其相应的结构加强的重量上;而对于具有双后掠特征的固定式进气道来说,要加上进气口前部附面层抽吸机构和结构的重量(对于 F-22 还有固定压缩斜板的重量)。上文中提到的“减重 300 磅”其实是非常笼统的数据,因为并未提及具体比较对象。对于可调式超音速进气道来说,除了前述部分外,DSI 还省去了复杂的进气道斜板调节机构的重量。

在进气性能方面,目前只能与进行 DSI 试飞的 F-16 进行比较。从试飞结果来看,试验型 DSI 在超音速范围内和 F-16 的正激波进气道相当,亚音速范围内略有优势——公开资料特别强调了 SEP 优势,这有可能是取消附面层隔道导致飞机阻力减小的结果。但换个角度看,F-16 进气道强调高亚音速性能,超音速性能较差,那么试验型 DSI 也具有同样的特点——换句话说,试验型 DSI 相对可调式超音速进气道没有性能优势。虽然根据洛•马的说法,DSI 的超音速性能也不错,但目前没有公开资料证实这一点。

就已知信息来看,现在的 DSI 在性能略由于固定式进气道的基础上,可以改善飞机的隐身特性,并有利于进气道——机身一体化设计。而在超音速性能方面,即使目前的 DSI 尚不尽如人意,但笔者以为并不足以严重影响 DSI 在战斗机设计中的应用。其理由是:在未来第四代战斗机服役期间,高超音速作战仍不是强调的重点;发动机推力的增大,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进气道的不足——这也是个发展的问题,如果给 40 年代的发动机配上今天的进气道,其推力损失的相对比例恐怕大得吓人;技术进步可以进一步改善 DSI,包括并未证实的超音速性能。
得分后卫 发表于 2013-2-26 10:59
看来还是F22的家莱特比较好
技术复杂,成本高,但F22还是以性能为优先考虑。
F35本来就是作为廉价货的,虽然技术先进,但不是那么强调超音速下的机动性,对大迎角下的进气效率也没那么高的要求。用DSI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为什么歼20也要用DSI,也还是和我们对歼20的定位有关系了,而且用了全动式垂尾巴、前置鸭翼、多涡系气动布局之类的措施,也许DSI对我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虽然有一些限制。


回复15楼,定什么位? 你是楼主?? F22没用dsi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设计和试飞的那个年头这玩意还没出现呢。假设当时dsi已经出现,愿意的话完全可以专门优化高速段给F22用上。就好像我们的J20。你不要告诉我J20不注重高速和超巡吧…??dsi是最优化的速度区间相对小,但不代表不能专门对高速区间做专门优化。

回复15楼,定什么位? 你是楼主?? F22没用dsi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设计和试飞的那个年头这玩意还没出现呢。假设当时dsi已经出现,愿意的话完全可以专门优化高速段给F22用上。就好像我们的J20。你不要告诉我J20不注重高速和超巡吧…??dsi是最优化的速度区间相对小,但不代表不能专门对高速区间做专门优化。
LZ不如问问北洋水师为什么不用反舰导弹
自从我兔有了DSI,DSI就是大路货了!
啥时我兔有了矢量发动机,估计矢量发动机也变大路货!


volcano-et 发表于 2013-2-26 11:10
回复15楼,定什么位?

你是楼主??



你说没有条件用,但洛马曾经试图推出F22的对地攻击改进型,F/B22,本来是该有条件用DSI吧,也还是一样继续沿用加莱特。
J20有超巡,但对超巡的要求没有F22那么高吧,继续沿用我们熟悉的DSI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你说的可能存在针对高速有一定的优化。但仅限于一定程度而已,无法改变DSI在超音速和大迎角下进气效率没有加莱特高的本质
没有必要夸大DSI的优势吧,并不是我天朝用了,就是神器了。反而可能是存在对加莱特进气道研究不足而担心技术风险过大的问题,是技术延续,而非完全性能的考虑了。
转载一个期刊文,有兴趣的可以下载来看看

volcano-et 发表于 2013-2-26 11:10
回复15楼,定什么位?

你是楼主??



你说没有条件用,但洛马曾经试图推出F22的对地攻击改进型,F/B22,本来是该有条件用DSI吧,也还是一样继续沿用加莱特。
J20有超巡,但对超巡的要求没有F22那么高吧,继续沿用我们熟悉的DSI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你说的可能存在针对高速有一定的优化。但仅限于一定程度而已,无法改变DSI在超音速和大迎角下进气效率没有加莱特高的本质
没有必要夸大DSI的优势吧,并不是我天朝用了,就是神器了。反而可能是存在对加莱特进气道研究不足而担心技术风险过大的问题,是技术延续,而非完全性能的考虑了。
转载一个期刊文,有兴趣的可以下载来看看
为什么J20不采用反重力推进装置?为什么人要吃饭?  LZ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呵呵,还可以问,为什么F22不用无尾布局。为什么F15不用dsi,。为什么鹞要垂直起降。为什么幻影2000不加鸭子。为什么J10不用双发。为什么su27不用鸭式布局。为什么米格15不隐身。为什么B52不用螺旋浆………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啊?啊?啊??
davidxtb 发表于 2013-2-26 11:20
你说没有条件用,但洛马曾经试图推出F22的对地攻击改进型,F/B22,本来是该有条件用DSI吧,也还是一样 ...
国内两所对caret的研究还早些,模型论文都出不少了
其中一所估计是因为rcs和减重用了dsi
后出的某机,受发动机拖累减重是头等大事,也只好用了

并非是对caret的研究不足的原因
volcano-et 发表于 2013-2-26 11:23
呵呵,还可以问,为什么F22不用无尾布局。为什么F15不用dsi,。为什么鹞要垂直起降。为什么幻影2000不加鸭 ...
你可千万不要随便举例子,达索有过幻影4000的计划,就是鸭翼的,而且是双发
BaSv9EPG 发表于 2013-2-26 11:29
国内两所对caret的研究还早些,模型论文都出不少了
其中一所估计是因为rcs和减重用了dsi
后出的某机,受 ...
没有看到实用型号,仅仅是研究,恐怕和成熟还有距离吧。应该是有减重方面的考虑吧。
即使是美国,使用加莱特的型号也是不多吧,但毕竟有了实用型号。
超巡方面的要求,即使有,我们自己也应该明白不太可能达到F22那种水平,降低要求自然也在合理范围内,所以用DSI也可以理解了。
至于大迎角的进气效率问题,恐怕只能是优化了,然后通过鸭翼和全动垂尾和多涡系气动布局的优化来实现了。
BaSv9EPG 发表于 2013-2-26 11:29
国内两所对caret的研究还早些,模型论文都出不少了
其中一所估计是因为rcs和减重用了dsi
后出的某机,受 ...
没有看到实用型号,仅仅是研究,恐怕和成熟还有距离吧。应该是有减重方面的考虑吧。
即使是美国,使用加莱特的型号也是不多吧,但毕竟有了实用型号。
超巡方面的要求,即使有,我们自己也应该明白不太可能达到F22那种水平,降低要求自然也在合理范围内,所以用DSI也可以理解了。
至于大迎角的进气效率问题,恐怕只能是优化了,然后通过鸭翼和全动垂尾和多涡系气动布局的优化来实现了。
你为什么不看看F22和F35的定位呢?
F35对超音速机动性和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就没有F22那么高,后者是空优 ...
你确定你没回错人?????我不明白什么了?
davidxtb 发表于 2013-2-26 11:35
没有看到实用型号,仅仅是研究,恐怕和成熟还有距离吧。应该是有减重方面的考虑吧。
即使是美国,使用加 ...
只要别让比F119大1X%的推力出洋相就行
某机主要还是优化高空高速和超巡
volcano-et 发表于 2013-2-26 11:37
你确定你没回错人?????我不明白什么了?
是回复你:D
chan4461 发表于 2013-2-26 10:59
四代里面除了老22,新的很多都是DSI,这个还有异议?
现在四代机很多吗?
你说没有条件用,但洛马曾经试图推出F22的对地攻击改进型,F/B22,本来是该有条件用DSI吧,也还是一样 ...
大哥醒醒~你回复错人了吧???我说的是楼主问这问题自己没有查过资料,你激动啥啊????~~
你说的我都没意见。你看看我的回复里那句说没条件用了。????
空军之翼也是我很喜欢的站,你发的我都看过。
你是不是回错人了??
davidxtb 发表于 2013-2-26 11:07
技术复杂,成本高,但F22还是以性能为优先考虑。
F35本来就是作为廉价货的,虽然技术先进,但不是那么强 ...
多涡系气动布局似乎接近反重力了

BaSv9EPG 发表于 2013-2-26 11:38
只要别让比F119大1X%的推力出洋相就行
某机主要还是优化高空高速和超巡


恐怕推力和高速性能即使在老美都未必可以兼顾,比如普惠的F135虽然是在F119基础上提升推力的,相对于F119虽然推力大幅度提高,但是实际上是在同样核心机基础上用流量、高速性能换推力。F135虽然推力超群,但是其高速性能却是下降的。还是那句话,F-135发动机以牺牲高空超声速巡航的性能换取高效的低空亚声速巡航性能。
我天朝虽然准备了巨额资金,但发动机的研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做出来兼顾高速性和大推力的发动机,恐怕还需要时日。至于老毛子,恐怕也难以指望,对比AL31和F100/110的包线就知道多悲剧
BaSv9EPG 发表于 2013-2-26 11:38
只要别让比F119大1X%的推力出洋相就行
某机主要还是优化高空高速和超巡


恐怕推力和高速性能即使在老美都未必可以兼顾,比如普惠的F135虽然是在F119基础上提升推力的,相对于F119虽然推力大幅度提高,但是实际上是在同样核心机基础上用流量、高速性能换推力。F135虽然推力超群,但是其高速性能却是下降的。还是那句话,F-135发动机以牺牲高空超声速巡航的性能换取高效的低空亚声速巡航性能。
我天朝虽然准备了巨额资金,但发动机的研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做出来兼顾高速性和大推力的发动机,恐怕还需要时日。至于老毛子,恐怕也难以指望,对比AL31和F100/110的包线就知道多悲剧
只有最合适的,不是什么先进的东西都往上放,合适就好了。
davidxtb 发表于 2013-2-26 11:43
恐怕推力和高速性能即使在老美都未必可以兼顾,比如普惠的F135虽然是在F119基础上提升推力的,相对于F119 ...

ws15从F119推倒重做成0.3的F135了
等它出来再说吧

同时原F119的东东当然也停了
chan4461 发表于 2013-2-26 10:59
四代里面除了老22,新的很多都是DSI,这个还有异议?
用caret的也很多。当然有异议了,所谓的DSI的大行其道在那里。你们的标准不要说是无人机。
是回复你

那我完全看不懂你着急个啥。我对你的说法没多大异议。我其实也更喜欢加来特而不是dsi~~~我不喜欢的是楼主不查资料就随便问为什么的坏习惯。
又没说你说的有啥问题。事实上,yf22试飞的时候,dsi确实还没实用~~~f22不用,也合理。



拜托不要乱开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