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讨论:为何华裔学生在学校里表现得这样优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6:47:49
英国人讨论:为何华裔学生在学校里表现得这样优秀?

2013-02-18 16:35:25

在英国的教育界,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还少有人研究。但是Jessie Tang认为她知道答案。
“主要还在于父母。中国的父母更喜欢督促自己的孩子,并对其抱有很大的期望。我认为可能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并不像我们一样拥有这么多的机会。他们希望我们比他们更优秀。”
Jessie,今年18岁,是英国Watford文法女校的A级学生,她父亲从香港移民至英国。被问到是什么使她在英语学校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时,她作出了如上回答。
Jessie Tang认为中国学生在学上成功大部分应归结为他们的父母。

平等与人权委员会之前发表的一份有关大不列颠的不平等现象的报告中列出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成绩与其中国后裔的身份有关。
该报告显示,在普通中等教育考试中,英国的华裔学生不仅在英格兰的所有族群中表现得最为优异——多年前已经广为人知——而且它也表明这一族群还极其惊人地达到了一个所有教育政策制定者都想实现的目标,即缩小最穷困家庭的孩子与其他家庭出身的孩子之间在学业上的鸿沟。

另一个表明华人学生学业成功的证据是最知名的国际学习考察组织PISA(译注:这个组织专门考察15岁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统计结果。它们发现来自中国上海的学生在成绩上表现得比其他国家的要优异得多。

国内的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学毕业考中,那些族群一栏只填“华裔”的享受学校免费午餐的学生,他们的表现要高于全体学生的平均值。
不仅仅如此,FSM(译注:享受免费午餐)华裔学生与其他族裔的FSM学生比起来也表现得更好,甚至也优于那些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
如果对这些数据进行更仔细地研究,结论将会更为清晰。09年,71%的FSM华裔学生能得到5个优,包括英语和数学。而非FSM华裔学生则达到了72%。
与其迥异的是,其他族裔学生在FSM和非FSM之间则至少有10%的差距。而白人学生在这个方面是32%。
到了2010年,数据变动了一点点,FSM华裔学生(68%)对非FSM华裔学生(76%)比上一年高了8个百分点,但是与白人小孩的33%比起来,仍然显得非常平均。

在小学获得的结果也与上述数据接近。另人印象深刻的是,在09年的英语第二关键段考试中,华裔的FSM学生的表现不仅比其他族裔的FSM学生要好,轻松超过白人小孩,他们甚至还超过了那些不享有免费午餐的华裔学生。
教育部长Michael Gove在一次党代会上说,FSM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在学业上的表现是“对我们良心的拷问”。但是为什么那些华裔学生可以做到而其他孩子不行呢?

任何调查这个问题的人都会被有限的研究结果所阻挠。近年来,似乎只有一个学术组在具体研究英国华裔学生的经历。
他们在2005年访问了80个学生,30个学生家长和30名老师,尽管研究者强调,不是所有的华裔英国学生的学业都很棒,但他们还是总结了其成功的几个因素,有一个解释则格外引人注目。
Becky Francis是伦敦国王学院的客座教授,也是皇家艺术协会的主任兼研究员。她说:“我们的主要争议在于华裔家庭严肃看待教育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使其在族群内脱颖而出并区别于其他族群的核心竞争力。

最近关于Amy Chua的新书《虎妈战歌》的报导,也将注意力集中在华裔父母提高其子女成绩的方式方法上。
人们争论华裔家庭将教育赋予如此重要的价值是一个敏感话题,当然,大部分的家长都会致力于帮助他们的孩子表现得更好。学者们也强调华裔学生的数量很小,在去年参加GCSE考试的近60万学生中,他们只有2236人,因此,要谨慎地解读上述(有关成绩)的数据。
然而,通过采访家长和分析中华文化中存在的普遍值观我们发现,华人家庭对于教育格外重视。
受采访的30个英国华裔父母中的13个称,他们的孩子还要在中国的“辅导学校”接受教育。这些学校在周末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几个家长也说请过课外的辅导老师。研究人员发现在英国的华裔家庭中,这样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阶层无关:许多工薪族父母也会为此而让荷包放血。

在被问到“教育很重要吗?”这样的问题时,(受采访的)所有80学生都回答是。看起来父母的高期望似乎也促成了许多——尽管不是所有——孩子的经历。
一名学生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可以拿到最好的等级,如果我没做到,他们就会不停地在我耳边唠叨让我表现得更好。如果我拿到一个B,他们就会说:‘为什么你不拿上A回来?’”
去年英国教育研究协会会议的一份文件分析了全国所有族裔学生的表现,发现华裔家长的工作与他们孩子的GCSE分数没有关系,而这与其他所有族裔的结果不同。

伦敦大家教育学院的客座教授Ramesh Kapadia也发表了一篇文章,称“我认为中国社会特别强调训练。人们教导孩子:‘如果你想学点什么,那就去做练习、练习、再练习一次,这样,你就会提高',当成功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时候,这样的文化可能帮助激发了这些学生的斗志”。

还有一个总表,显示了学习成绩在多大程度上会转化为工作上的前景。平等与人权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华裔英国男性和女性从事专业工作的人数,两倍于同他们情况相当的白人,但是他们的平均收入则比与其相当(译注:指成绩)的“白人基督徒”低大概11%。

人们仍然在争论中国学生的例子是否可以复制到其他族裔的学生身上。一些人可能注意到,中国家庭强调努力工作,而随后的结果也能证明,所有人都可以成功,如果你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然而,Francis称,应该谨慎对待这样的观点。05年作调查(译注:指上文提到的那个采访了几十个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团队)团队也质疑“华人民族文化和教育的特殊性”这一观点。许多研究也表明(在华裔中)贫穷与缺乏教育之间存在联系。

Jessie的父亲在一家外卖餐厅工作,她的妈妈来自马来西亚,就职于伦敦希思罗机场。Jessy有12个GSCS,包括6个A,并得到了一份去皇家霍洛维学院读音乐的通知书,该学院位于伦敦。Jessy自五岁开始便参加中文课外辅导班。她说,许多华裔家庭非常希望他们的孩子可以从事医药类的工作,所以她“有点另类”,但是她更希望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当教育部调查华裔学生的成功之秘时,它甚至不能指出任何特定的研究。有鉴于取得此等成绩的广度,我们竟然没有进一步调查这一现象,这实是让人尴尬了。
(作者:Ichol)


http://www.guancha.cn/LongTengWang/2013_02_18_127059.shtml
观察者英国人讨论:为何华裔学生在学校里表现得这样优秀?

2013-02-18 16:35:25

在英国的教育界,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还少有人研究。但是Jessie Tang认为她知道答案。
“主要还在于父母。中国的父母更喜欢督促自己的孩子,并对其抱有很大的期望。我认为可能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并不像我们一样拥有这么多的机会。他们希望我们比他们更优秀。”
Jessie,今年18岁,是英国Watford文法女校的A级学生,她父亲从香港移民至英国。被问到是什么使她在英语学校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时,她作出了如上回答。
Jessie Tang认为中国学生在学上成功大部分应归结为他们的父母。

平等与人权委员会之前发表的一份有关大不列颠的不平等现象的报告中列出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成绩与其中国后裔的身份有关。
该报告显示,在普通中等教育考试中,英国的华裔学生不仅在英格兰的所有族群中表现得最为优异——多年前已经广为人知——而且它也表明这一族群还极其惊人地达到了一个所有教育政策制定者都想实现的目标,即缩小最穷困家庭的孩子与其他家庭出身的孩子之间在学业上的鸿沟。

另一个表明华人学生学业成功的证据是最知名的国际学习考察组织PISA(译注:这个组织专门考察15岁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统计结果。它们发现来自中国上海的学生在成绩上表现得比其他国家的要优异得多。

国内的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学毕业考中,那些族群一栏只填“华裔”的享受学校免费午餐的学生,他们的表现要高于全体学生的平均值。
不仅仅如此,FSM(译注:享受免费午餐)华裔学生与其他族裔的FSM学生比起来也表现得更好,甚至也优于那些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
如果对这些数据进行更仔细地研究,结论将会更为清晰。09年,71%的FSM华裔学生能得到5个优,包括英语和数学。而非FSM华裔学生则达到了72%。
与其迥异的是,其他族裔学生在FSM和非FSM之间则至少有10%的差距。而白人学生在这个方面是32%。
到了2010年,数据变动了一点点,FSM华裔学生(68%)对非FSM华裔学生(76%)比上一年高了8个百分点,但是与白人小孩的33%比起来,仍然显得非常平均。

在小学获得的结果也与上述数据接近。另人印象深刻的是,在09年的英语第二关键段考试中,华裔的FSM学生的表现不仅比其他族裔的FSM学生要好,轻松超过白人小孩,他们甚至还超过了那些不享有免费午餐的华裔学生。
教育部长Michael Gove在一次党代会上说,FSM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在学业上的表现是“对我们良心的拷问”。但是为什么那些华裔学生可以做到而其他孩子不行呢?

任何调查这个问题的人都会被有限的研究结果所阻挠。近年来,似乎只有一个学术组在具体研究英国华裔学生的经历。
他们在2005年访问了80个学生,30个学生家长和30名老师,尽管研究者强调,不是所有的华裔英国学生的学业都很棒,但他们还是总结了其成功的几个因素,有一个解释则格外引人注目。
Becky Francis是伦敦国王学院的客座教授,也是皇家艺术协会的主任兼研究员。她说:“我们的主要争议在于华裔家庭严肃看待教育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使其在族群内脱颖而出并区别于其他族群的核心竞争力。

最近关于Amy Chua的新书《虎妈战歌》的报导,也将注意力集中在华裔父母提高其子女成绩的方式方法上。
人们争论华裔家庭将教育赋予如此重要的价值是一个敏感话题,当然,大部分的家长都会致力于帮助他们的孩子表现得更好。学者们也强调华裔学生的数量很小,在去年参加GCSE考试的近60万学生中,他们只有2236人,因此,要谨慎地解读上述(有关成绩)的数据。
然而,通过采访家长和分析中华文化中存在的普遍值观我们发现,华人家庭对于教育格外重视。
受采访的30个英国华裔父母中的13个称,他们的孩子还要在中国的“辅导学校”接受教育。这些学校在周末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几个家长也说请过课外的辅导老师。研究人员发现在英国的华裔家庭中,这样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阶层无关:许多工薪族父母也会为此而让荷包放血。

在被问到“教育很重要吗?”这样的问题时,(受采访的)所有80学生都回答是。看起来父母的高期望似乎也促成了许多——尽管不是所有——孩子的经历。
一名学生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可以拿到最好的等级,如果我没做到,他们就会不停地在我耳边唠叨让我表现得更好。如果我拿到一个B,他们就会说:‘为什么你不拿上A回来?’”
去年英国教育研究协会会议的一份文件分析了全国所有族裔学生的表现,发现华裔家长的工作与他们孩子的GCSE分数没有关系,而这与其他所有族裔的结果不同。

伦敦大家教育学院的客座教授Ramesh Kapadia也发表了一篇文章,称“我认为中国社会特别强调训练。人们教导孩子:‘如果你想学点什么,那就去做练习、练习、再练习一次,这样,你就会提高',当成功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时候,这样的文化可能帮助激发了这些学生的斗志”。

还有一个总表,显示了学习成绩在多大程度上会转化为工作上的前景。平等与人权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华裔英国男性和女性从事专业工作的人数,两倍于同他们情况相当的白人,但是他们的平均收入则比与其相当(译注:指成绩)的“白人基督徒”低大概11%。

人们仍然在争论中国学生的例子是否可以复制到其他族裔的学生身上。一些人可能注意到,中国家庭强调努力工作,而随后的结果也能证明,所有人都可以成功,如果你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然而,Francis称,应该谨慎对待这样的观点。05年作调查(译注:指上文提到的那个采访了几十个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团队)团队也质疑“华人民族文化和教育的特殊性”这一观点。许多研究也表明(在华裔中)贫穷与缺乏教育之间存在联系。

Jessie的父亲在一家外卖餐厅工作,她的妈妈来自马来西亚,就职于伦敦希思罗机场。Jessy有12个GSCS,包括6个A,并得到了一份去皇家霍洛维学院读音乐的通知书,该学院位于伦敦。Jessy自五岁开始便参加中文课外辅导班。她说,许多华裔家庭非常希望他们的孩子可以从事医药类的工作,所以她“有点另类”,但是她更希望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当教育部调查华裔学生的成功之秘时,它甚至不能指出任何特定的研究。有鉴于取得此等成绩的广度,我们竟然没有进一步调查这一现象,这实是让人尴尬了。
(作者:Ichol)


http://www.guancha.cn/LongTengWang/2013_02_18_127059.shtml
观察者
万般皆下,惟有读书高。几千年的传统了。
自隋开始,读书,读而优则士,就是寒门向上层阶级流动的有效途经
:我认为中国社会特别强调训练

这是表面,深入一点,实质是着眼长远的价值取向。那些不太关注长远的早就在历史长跑中甩到后面去了。为了未来,中国人更愿意牺牲现在,他们自然也这样教导后代。道理很容易讲清楚,就看能不能做到了。猴子能忍耐住不去拿眼前的香蕉吗?
mmgm 发表于 2013-2-19 09:05
:我认为中国社会特别强调训练

这是表面,深入一点,实质是着眼长远的价值取向。那些不太关注长远的早就 ...
说得好。其实哪有这么多秘诀,不过是华人眼光比他们远罢了。
general_j 发表于 2013-2-19 23:48
说得好。其实哪有这么多秘诀,不过是华人眼光比他们远罢了。
嘻嘻,不过是2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眼光更长远罢了——让有抱负的人都去研究如何更好地忠心和服务于皇帝的四书五经和三从四德,而不是去研究兵法和舞刀弄枪地很容易变成乱民。
很多封建王朝末年,科举腐败直接导致很多落第秀才揭竿而起——中国最有名的农民起义:黄巢、李自成、太平天国,都与落第秀才造反有关。黄巢和洪秀全本人是落第秀才,李自成的主要谋士宋献策也是落第秀才。
哪有那么复杂。

能进入国外好一些的学校就读,平均的学习水平在国内也是前列的。国内读的马马虎虎,出去也很难成为尖子。
二千多年科考取士制度下形成的民族性,是这些欧美暴发户永远都参悟不透的啦。

{:3_97:}{:3_97:}{:3_97:}
瞎猜 发表于 2013-2-19 11:30
嘻嘻,不过是2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眼光更长远罢了——让有抱负的人都去研究如何更好地忠心和服务于皇 ...
中国封建统治者,也是中国人。别好像只有“老百姓”才是中国人似的。

怎么欧洲、非洲的封建统治者眼光就不远呢?
alberta 发表于 2013-2-19 21:33
万般皆下,惟有读书高。几千年的传统了。
这句话是宋真宗说的,一千多年而已,不过这个观念倒是历史悠久,可能从战国时代就有了吧,李斯就算是个明证
瞎猜 发表于 2013-2-20 00:30
嘻嘻,不过是2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眼光更长远罢了——让有抱负的人都去研究如何更好地忠心和服务于皇 ...
让人有读书的机会,然后服务统治者,总比彻底贫困到无视教育、或者采取各种手段剥夺人们受教育机会以此进行愚民要好。
general_j 发表于 2013-2-19 23:48
说得好。其实哪有这么多秘诀,不过是华人眼光比他们远罢了。
我觉得有点反,眼光是比较近的,只看到校内考试,而出去以后就不“这样优秀”了,
然后觉得外面上比学校里更加歧视华裔。
考试成绩好又不代表优秀
造汽 发表于 2013-2-19 18:30
我觉得有点反,眼光是比较近的,只看到校内考试,而出去以后就不“这样优秀”了,
然后觉得外面上比学校 ...
不能这么说。中国的教育是过于应试教育,但华人在海外成绩好,就不能归结于应试教育了。

华人目前“出去以后就不这样优秀了”,主要的原因还是西人把持了上流社会二百年,并不是华人不优秀。这种状况是在改变的,咱们30年后见分晓。
general_j 发表于 2013-2-20 23:13
不能这么说。中国的教育是过于应试教育,但华人在海外成绩好,就不能归结于应试教育了。

华人目前“出 ...
这个不是坐等能够改变的,首先改变的是华人自己,这方面首先倒可以向华人一向看不起的
印裔学习一下,这方面他们的强项是华裔的短板。
瞎猜 发表于 2013-2-20 00:30
嘻嘻,不过是2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眼光更长远罢了——让有抱负的人都去研究如何更好地忠心和服务于皇 ...
额,难道不是土地兼并吗?
秀才造反,xxxx!哈哈
rocketxex 发表于 2013-2-20 08:02
考试成绩好又不代表优秀
考试成绩不好,那十之八九很差劲。
造汽 发表于 2013-2-20 07:30
我觉得有点反,眼光是比较近的,只看到校内考试,而出去以后就不“这样优秀”了,
然后觉得外面上比学校 ...
瞎胡扯,出去之后怎么就不“优秀”了?华裔所谓被歧视是教育原因么?
校内那些简单纯洁的小考试你都考不好,成家立业这些人生大考试还想指望什么
可惜啊,没多少人愿意为中国服务
lotus99 发表于 2013-2-21 10:16
考试成绩不好,那十之八九很差劲。
英美教育不是很注重分数
rocketxex 发表于 2013-2-21 10:27
英美教育不是很注重分数
英美顶尖名校,照样重视分数,各种奖励机会都要看成绩,各种期中期末口试笔试qualify,有本事不通过试试,宽进严出不是戏言
估计只有拿钱就发文凭的野鸡大学不重视分数
rocketxex 发表于 2013-2-21 10:27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难道英美的大学不是通过分数(等级)考核上去的。难道英美的国家来中国录取留学生,不择优录取的。

英美不重分数,这话说的有多掩耳盗铃呀。

有时我在想,说什么英、美注重动手能力,那我说动手能力快、准、狠的有多少是低分低智者。聪明人绝大部分集中在高分群里,当然也不排除低分群里出几个另类。

整日里报道中国高分人才没有动手能力,那你又看到战斗在国家科技前沿的那些人,动手能力有哪些是省油的灯。当然也不排除高分群里出几个衣服都不会洗的另类。
笨蛋会出国读书吗?
凤百羽 发表于 2013-2-21 11:32
笨蛋会出国读书吗?
华裔,不是出国留学的,仔细阅读
bookreader 发表于 2013-2-21 10:35
英美顶尖名校,照样重视分数,各种奖励机会都要看成绩,各种期中期末口试笔试qualify,有本事不通过试试, ...
及格当然是必须的,但你没发现英美国家都不用百分制的么?就给你打个ABC等级,没有TG那种92分就比91分好的说法
lotus99 发表于 2013-2-21 10:53
难道英美的大学不是通过分数(等级)考核上去的。难道英美的国家来中国录取留学生,不择优录取的。

英 ...
还真不完全是靠分数,米国大学录取三件套:分数,推荐信,面试,哪个都不是可以忽略的
害人的政治 发表于 2013-2-21 12:07
及格当然是必须的,但你没发现英美国家都不用百分制的么?就给你打个ABC等级,没有TG那种92分就比91分好的 ...
A+ A A-。。。
资格考试之类的照样要按分数排名。。。
这就不重视分数么。。。
害人的政治 发表于 2013-2-21 12:10
还真不完全是靠分数,米国大学录取三件套:分数,推荐信,面试,哪个都不是可以忽略的
GPA和研究成果,这两样要没有就别想申请好学校,而且越是好学校越重视GPA,那是学业学术的基础
中国学生找人写的推荐信,不过就是一个程序,别人还真不太在意
面试?好多学校根本就没有这个环节,或者是直接给你学校院系负责人打电话了解你的真实情况,其中当然就包含分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