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感觉中国北方两千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4:32:34
观古人文章,字里行间感觉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准还不错,那时华夏族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还未大开发,但为什么感觉越往后北方月困顿了呢,要理说生产力应是最往后越提高了的,是不是因为北方生态环境被破坏(如大型工程滥砍滥伐),或是北方气候逐渐变冷(大象、犀牛都挂了),或是北人精英大量都南迁了(东晋、南宋),到底是因为什么呢观古人文章,字里行间感觉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准还不错,那时华夏族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还未大开发,但为什么感觉越往后北方月困顿了呢,要理说生产力应是最往后越提高了的,是不是因为北方生态环境被破坏(如大型工程滥砍滥伐),或是北方气候逐渐变冷(大象、犀牛都挂了),或是北人精英大量都南迁了(东晋、南宋),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感觉环境变差是很大原因吧,中原地区还有什么森林吗除了山区
南方地理环境更好,北方后来战乱太多。
经济重心南移,既有战乱的因素,还有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因素。
主要是水的问题.
河南产的粮食痛哭失声;“不带这么玩的。”
楼上都没理解楼主要问的,楼主的问题是“为什么感觉”就是“为什么我感觉是这样”
经济重心南移,既有战乱的因素,还有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因素。
宋金之交北方河漕体系的崩溃,和蒙古灭金时北方人口灾难性的减少。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史上最大的灾难。甚至可以说毁灭了中国自发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水平高?哪个位面的?给你一段话参考参考,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真实记录: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蓄妻儿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这就是你说的好生活?
所以说撸主,有时间发帖不如多读书
突厥帝国 发表于 2013-2-12 00:02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水平高?哪个位面的?给你一段话参考参考,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真实记录:仰不足事父母,俯 ...
由于中国周期性历史观的缘故,很多古人认为几百年前的生活跟自己现在差不多。
你说的困顿具体指什么?如果是经济水平,倒是很对,古代经济中心从西北黄河中下游转移到东南的长江中下游,原因是南方耕作条件比北方优越,但是开发较晚,等到宋初以后全面开发了,自然就超过北方了。如果困顿不仅指经济,那就有些谬误了,如果单论武力,北方始终占优势,中国大一统基本都是从北向南,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也是这样
pluto1664 发表于 2013-2-12 23:48
你说的困顿具体指什么?如果是经济水平,倒是很对,古代经济中心从西北黄河中下游转移到东南的长江中下游, ...
宋代之前中国大一统基本都是从西向东吧?除了三国
宋代之后中国大一统基本都是从北向南,除了明朝
个人认为,宋朝之前的统一走向是西北→东南或南方,实际还是由北向南,比如对于秦朝,楚和吴越都是偏南的;又比如李唐起源于山西中北部,统一的主要地区相对都是偏南的。西汉是例外,但是我觉得江苏北部当时仍然不算是南方。
个人认为,宋朝之前的统一走向是西北→东南或南方,实际还是由北向南,比如对于秦朝,楚和吴越都是偏南的; ...
西汉也是以关中和四川为根据地统一全国的
从安史之乱以后总体上是走下坡路,战国时代的生活水平也不高,50岁能吃上肉就是盛世
现在北边每年产的粮食以及大豆你们都选择性忘记了?比物质丰富程度北方现在也甩开南方几条街,搞不懂那些皇汉一提起满蒙就痛心疾首的连这个帖子都能参上一脚。
撸主读书太少。
突厥帝国 发表于 2013-2-14 13:22
西汉也是以关中和四川为根据地统一全国的
匈奴和突厥貌似关系不大吧 老兄
宋朝以后, 相对南方是走下坡路, SC帖子讨论过, 其中气候变化是重要因素。  

一个例子好像是渭河, 当年能走船, 今天能否走竹筏都是问题; 还有就是丝织业, 江南取代北方成为重心, 应该就是因气候变化, 北方不再适合种桑养蚕。。。。再者就是气候变化, 导致游牧民族生存环境恶劣, 于是更为频繁凶猛的南侵劫掠“放牧”。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3-2-9 09:04
南方地理环境更好,北方后来战乱太多。
南方的气候环境, 曾经是相当的湿热恶劣, 吃荔枝甘作岭南人, 更多是嘴硬+自我安慰。
你这只是局限在天国 要是放眼全世界 北方寒带和温带国家的进取性和文明发展程度要远远大于南方国家
首先,楼主要搞清中国南北方的概念问题。南北分界线应当是秦岭--淮河一线,而不是长江或者是黄河,更不是南岭。

唐朝以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方更多战乱,人口更多的南迁,同时南方开发程度越来越高,以后南方的经济实力超过了北方。北方从此走下坡路了,此前一千多年,北方是领先的。

除了人口迁徙的因素,我认为还与农作物的分布有关。黄河文明中农作物主要是小米、小麦。在征服百越的过程中,尤其是唐朝末年以后,汉越同化进程加快,汉族人逐渐学会了水稻种植,种植面积随人口迁移而扩大。相同面积下,水稻产量远超小麦,至少水稻很多地方是一年二熟的,热带地区还可以一年三熟。苏湖熟,天下足,在农业社会里,水稻种植业已经慢慢成为支柱产业,替代了小麦为主的北方种植业。
浪荡农夫 发表于 2013-2-15 05:55
匈奴和突厥貌似关系不大吧 老兄
关系很大。。。突厥和匈奴同一语系,而且有些传说故事也可以证明两者之间的渊源。应该说突厥很可能是西迁的某些匈奴部落演化成
浪荡农夫 发表于 2013-2-15 05:55
匈奴和突厥貌似关系不大吧 老兄
啥时灌水成元帅,通报一声
qmsqms 发表于 2013-2-14 18:02
现在北边每年产的粮食以及大豆你们都选择性忘记了?比物质丰富程度北方现在也甩开南方几条街,搞不懂那些皇 ...
物质丰富程度北方甩开南方几条街?真心不觉得。越冷的地方动植物种类约少,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有用得多。
突厥帝国 发表于 2013-2-15 20:15
关系很大。。。突厥和匈奴同一语系,而且有些传说故事也可以证明两者之间的渊源。应该说突厥很可能是西迁 ...
据说匈奴是炎帝之后
南方开发其实不晚,像湖南至少在信史以前就有先人从事耕作,比如耒阳就是传说炎帝在此开垦得名。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历史上收到了太多的战乱破坏,黄河由于气侯变化和人为原因越来越不适合灌溉,人口往南方迁徙越来越多。原先中华先民不是以稻谷作为主要食物的,所谓五谷就是北方为主体的饮食结构,往南方的移民多了以后,南方的优势作物稻米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徙,逐渐提高了南方的生产力。在宋代,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更奠定了南方的经济地位。
菠萝蜜 发表于 2013-2-16 02:29
物质丰富程度北方甩开南方几条街?真心不觉得。越冷的地方动植物种类约少,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有用得多。
人口重心南移, 不算水源 水产品资源, 北方在人均矿产资源 粮食 肉类占有量, 理论上有优势还是有可能的。

问题在于中国的北方因水源 及深陷内陆的先天劣势, 在很长久的将来, 想发展成美国北方的格局, 可能性就是零。
战乱导致中原民族南迁、生存环境恶化。

到了近代,由于地理因素,上海以南的南方发展对外贸易比较方便。北方走下坡路的趋势更明显。

说实在的,单看地图,不管是从太平洋上来的船还是从日本来的船,在上海停一下装卸货物是很正常的。让他们拐个弯北上一下,除非有比较重要的因素。

JC谢尔曼 发表于 2013-2-15 09:17
宋朝以后, 相对南方是走下坡路, SC帖子讨论过, 其中气候变化是重要因素。  

一个例子好像是渭河, 当 ...
说得很对啊!有没有古气候的资料呢?据说汉代北方气候比现在湿润得多,降水对农业生产以及手工业的影响非常大。
hotu 发表于 2013-2-19 16:00
南方开发其实不晚,像湖南至少在信史以前就有先人从事耕作,比如耒阳就是传说炎帝在此开垦得名。黄河流域作 ...
北方汉代就以小麦为主了。人口迁徙主要是躲避战乱吧,和粮食产量关系不大。相反是大量的人口来到南方,纷纷开荒。北宋北方多佃农,南方多自耕农。
hotu 发表于 2013-2-19 16:00
南方开发其实不晚,像湖南至少在信史以前就有先人从事耕作,比如耒阳就是传说炎帝在此开垦得名。黄河流域作 ...
北方汉代就以小麦为主了。人口迁徙主要是躲避战乱吧,和粮食产量关系不大。相反是大量的人口来到南方,纷纷开荒。北宋北方多佃农,南方多自耕农。
突厥帝国 发表于 2013-2-12 00:02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水平高?哪个位面的?给你一段话参考参考,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真实记录:仰不足事父母,俯 ...
每个朝代都有这种记载吧
去读竺可桢或者任何类似的环境文明史的论著。

楼主的感觉是对的,不过是1300年来。

abgg 发表于 2013-2-20 11:36
说得很对啊!有没有古气候的资料呢?据说汉代北方气候比现在湿润得多,降水对农业生产以及手工业的影响非 ...


ZT SC M8C

================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我跟你们说,胡人在江南,就好象广东人在西伯利亚一样不舒服。有吃有喝的,到那些地方干啥去?身体受不了的,
    所以完颜亮南征没有任何群众基础,大家都不愿意去江南受罪。
    关键词:湿热——血吸虫——疟疾——奎宁片——抗生素——蚊帐——电扇。
    气候带南移前,长江是胡人南征的极限。
    满清迁移到北京,一开始大家都热的受不了,江南更别说了。
    那北魏立国多少年了,贵族们就是呆在平城,不愿意到洛阳,江南更别提了。
    气候带南移,在宋元之交,此后江南才凉快下来,在此之前,没有一个胡人政权到过江南,拓跋焘那会儿,你说他没能力灭南朝吗?勉强要打南方的胡人,都失败,苻坚是也。你硬要下江南,那血吸虫等着呢。
    长沙九江这些地方,现在看来就是宜居地,但西汉的贾谊到长沙就挂,白居易笔下的九江,是“黄芦苦竹绕宅生”。
    韩愈在广东,率众大战鳄鱼,还写了《祭鳄鱼文》。那时广东就跟黑非洲一样气候。
    柳宗元在柳州,也是苦的很,到处毒蛇。
    整个的唐代,士大夫心中的天堂就是长安,就是关中。
    江南变的风花雪月,真正是明朝以后的事。
    连北方汉人都受不了江南的气候,更别提苦寒之地长大的胡人。
    曹操下江东失败,照魏国史料的记载,是军中瘟疫流行,火攻失败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周瑜们可能是贪天之功,攫为己有了。
abgg 发表于 2013-2-20 11:36
说得很对啊!有没有古气候的资料呢?据说汉代北方气候比现在湿润得多,降水对农业生产以及手工业的影响非 ...


ZT SC M8C

================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我跟你们说,胡人在江南,就好象广东人在西伯利亚一样不舒服。有吃有喝的,到那些地方干啥去?身体受不了的,
    所以完颜亮南征没有任何群众基础,大家都不愿意去江南受罪。
    关键词:湿热——血吸虫——疟疾——奎宁片——抗生素——蚊帐——电扇。
    气候带南移前,长江是胡人南征的极限。
    满清迁移到北京,一开始大家都热的受不了,江南更别说了。
    那北魏立国多少年了,贵族们就是呆在平城,不愿意到洛阳,江南更别提了。
    气候带南移,在宋元之交,此后江南才凉快下来,在此之前,没有一个胡人政权到过江南,拓跋焘那会儿,你说他没能力灭南朝吗?勉强要打南方的胡人,都失败,苻坚是也。你硬要下江南,那血吸虫等着呢。
    长沙九江这些地方,现在看来就是宜居地,但西汉的贾谊到长沙就挂,白居易笔下的九江,是“黄芦苦竹绕宅生”。
    韩愈在广东,率众大战鳄鱼,还写了《祭鳄鱼文》。那时广东就跟黑非洲一样气候。
    柳宗元在柳州,也是苦的很,到处毒蛇。
    整个的唐代,士大夫心中的天堂就是长安,就是关中。
    江南变的风花雪月,真正是明朝以后的事。
    连北方汉人都受不了江南的气候,更别提苦寒之地长大的胡人。
    曹操下江东失败,照魏国史料的记载,是军中瘟疫流行,火攻失败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周瑜们可能是贪天之功,攫为己有了。
ZT SC M8C

=======

完颜亮太浪漫,吸引他下江南的,是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词。
    浪漫不能当饭吃,群众要的是实惠,皇朝太祖也喜欢浪漫,喜欢作浪漫词,每次一浪漫,群众就吃亏,和完颜亮一样的气质!
    完颜女真就那么几十万人,北方这么大蛋糕,都消化不了,还要南方干啥?
    遥想当年,达赖执政的时候,连河南陕西都要还给南宋的,要的只是河北州县。
    女真在寒温带生活了几万年,对南方疾病根本没有免疫力。没人愿意跟他去,所以失败,就这么简单。
    说他们没水军,那金兀术追赵构,才几千人,还下海追到福建,那是靠游泳不成?长江真能挡住他们?
    女真军士要是一心跟党走,南宋危险的很。
    但女真没有蒙古那么野蛮,他们的群众很知足,几十万猛安谋克迁到中原,都阻力大的很,不愿意南下,你完颜亮还要过长江,谁愿意谁去,一遇到小挫折,大家一窝蜂跑回北方。
    非不能也,实不欲也!
    要是打下江南,你完颜亮又想打安南,又想要爪哇,那气候谁受的了?
    你完颜亮一个人去享受风花雪月去吧,大爷们都回燕京找完颜雍凉快去也!南方太热,太多血吸虫和蚊子。康熙乾隆们六下江南玩下是可以,江南春秋季确实舒服,你让他迁都江南,他才不干呢。除非你给他奎宁片抗生素和电风扇
Zt SC M8C

===========

讲两个观点:
    一、自然气候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是历史研究的弱项,这由于长期文理分科....
    二、面对中原衰弱时的大蛋糕,胡人都会踊跃来占领?这是个误解,大部分情况不是这样。
    女真占领中原很不积极,南下江南更别提,完颜亮南下,没有群众基础,所以失败。
    胡人南下抢掠,自古有之,但要举族南下,反客为主,却是个案。这需要极强的动力,需要强人的野心和魄力。完颜亮的野心是有,能力却不够。
    就我知道的例子有以下几个:
    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那时犬戎都占了首都,又撤退了。
    二、西汉白登之战,匈奴王冒顿,在胜利到手之际,自己撤兵。
    三、李世民渭桥弄险,那时突厥十万大军到了渭水北岸,撤退了。
    四、安史之乱的回纥和吐蕃,占了长安又撤兵。
    五、五代的契丹王耶律德光,占了中原又放弃还发牢骚说:朕在上国,以打猎食肉为乐,北返时得热病死了。、
    六、靖康之变后的女真,抢掠后北还,立傀儡,封赵构,后来占中原都很不积极。
    七、土木堡之变的蒙古首领也先,也是这样。
ZT SC M8c

==============


(转)我国综合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1、是最冷月均温 0°C 等温线的地方、大于等于 10°C 积温 4500°C 的地方。
2、是800毫米 等降水量线的地方、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4、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5、是钙质土与酸性土壤如红壤的分界线。
6、是小麦与水稻的分界线、农业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7、是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或三熟的分界线。
8、地形较完整(平原、高原为主)与地形较破碎(盆地、低山丘陵为主)的分界线。
9、河流汛期长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线。

(转)
绍兴和议(赵构时代)
1、宋向金称臣。
2、重划宋、金两国的边界,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州、邓州,重定陕西地界,商州、秦州两州约一半土地予金。
。。。。。。

隆兴和议(完颜亮时代)
1、宋帝称金帝为叔。
2、恢复旧疆界。
。。。。。。

嘉定和议(韩侂胄时代)
1、宋帝称金帝为伯。
2、恢复旧疆界。

    第一次称臣,第二次叫叔叔,第三次叫叫伯父,这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咱也搞不清,但是三次划界,都是亚热带这条线,准确的很。
    人算不如天算啊,这条界线是天界,是楚河汉界,谁越雷池谁失败。


    本人正好陕西人,大散关就是秦岭的西口,往南就是汉水流域了。
    商州,地跨秦岭,北边种小麦南边种水稻,宋金正好这样分的。
    秦州(天水)是甘肃最富裕的地方,天水南部白龙江流域几个县,就是种柑橘水稻的,也是一分为二,南边给宋,北边给金。
    有趣的很,宋金争执,无论是战场还是谈判桌,都是亚热带这条线,异常准确。
Zt SC m8c
=========

各位发现没有,宋金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正好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胡人都不喜欢亚热带的地方。所以海陵王南下,没人支持,就失败了
   这一分界线完全形成在宋元之后,唐宋之前,这个界限还在北边,大约是大同——北京这一线,契丹占领的十六州,恰在在这一线的北边,是寒冷不太富裕的农业区,气候凉爽,适宜牧人居住,所以契丹强力争取,这一线南边州县,汉人宜居,对胡人可能是太热,契丹也不积极争取。
   那时的关中,降水多,气候暖,渭河里可以通漕运的,气候就和现在的苏南浙北一样,士大夫们在在灞桥折柳,乐原吟诗,歌儿伎女,小桥流水,桃红柳绿,意境美的很,是唐诗的摇篮,是最宜居之地。
   你现在去看渭河,连个竹筏都漂不过去。
   气候带南移后,长江流域成了最宜居之地,从此南方的人力物力超过了北方。
   南宋中后期的富裕和强大,正是赶到这一时代了,与这一自然现象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