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纵深战略与闪电战战略的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1:07:00
首先说说闪电战,众所周知,闪电闪电,迅猛而突然,闪电战因此而得名。
闪电战的核心是在对手展开其主要兵力和战略资源之前,即以迅猛的攻势将其击败。其基本手段就是集中大量高机动兵力(主要是装甲兵和空军)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然后迅猛突入敌纵深,合围敌主力集团而歼之。为了实现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的目的,古德里安创建了装甲师。他认为在装甲师内,“除非其他一切支援兵都具有同坦克一样的速度和越野机动力,否则坦克是绝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的。”这一点在当时尤为可贵。古德里安装甲兵作战理论(也可说就是德国装甲兵作战理论)的特点还有:坦克只能用于进攻,不能用于防守;坦克只能集中使用,不能分散;装甲师可用于第一梯队实施突破,而后高速向纵深发展,决不迁就步兵的进攻速度等等(以上只是理论,与实际多少有点距离)。
WWII爆发后,德军基本是按战前的的观点运用装甲兵的,其在进攻作战时基本特点是:在适合装甲兵机动的地形上,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在空军的有力配合下突然发起进攻。突破对方战术防御地域后,高速向战役纵深进攻,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战役目的。突破后向纵深发展胜利时,遇敌坚固设防地域多予以绕过;遇对方反冲击时,则多由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顶着,装甲兵则从侧后发起突击。
在战役进攻时的兵力部署上,德军通常将装甲集团军(集群)、装甲师(以装甲师为基础)作为突击集团的第一梯队,其兵力部署往往也就一个梯队。各师多独立受领作战任务。故德国装甲师的编制很大,特别是坦克数量,常超过苏军的坦克军。
写得乱糟糟的,不过也大致能看出德国装甲兵在进行攻击突破作战时的坚决性(如此大量的进攻兵力却只部署成一个梯队,有够坚决!)和快速性(偏重同空军的协同,而非步兵和炮兵,有够快!)。
闪电战理论的原创并非古德里安,而源自英法。但德国人在英法相关理论上补充完善,最后在战争中率先实践,直到1943年前,德国人仍然是该种理论的最大受益者。
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思想更加注重战略瘫痪理论,即以突不及防的打击,突破敌军正面防线,敌指挥系统就会面临瘫痪。快速机动的部队的凌厉攻势,在敌军前线和后方造成的极大恐慌,从而指挥失序,军心混乱,从心理上给对手造成的沉重打击。因此,古德里安的闪电战的目的是瘫痪敌人,装甲、速度和立体协调只是其手段。
结合实战的运用也不难理解。德军于1940年5月10日发动对法国的进攻,至17日的七天之间,英法联军的整个南部战线已接近崩溃,法国人不相信德军在法国的复杂地形能够重演闪击波兰的奇迹,还在幻想用马恩河会战式的打法去玩阵地相持战。法军参谋总部对这种全新的战法束手无策,前线士兵草木皆兵。古德里安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彻底的验证
确实,当面对浅纵深,长战线,后方战略预备队组织松散的防御体系时,闪电战的效能实在不容低估.德军所强调的首次突击及其后效应可以发挥最大效果.突破后前出的各装甲师的确不用太在意侧后的威胁(魔鬼7师战线最长时近400km,却一直没感到侧后有多大实际压力便是明证).在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空军的战术支援也着实靠得住(戴高乐的第4装甲师(旅?)反击古德里安部,终被古协同空军击退,亦又成一例).总之,法国之役,闪电战发挥得的确完美.
大纵深作战理论源自30年代图哈切附元帅,与闪电战相同,大纵深也十分注重各兵种协调,但它对装甲部队的使用与闪电战有些不同。大纵深仍把步兵作为主体,进攻先期步兵在火炮、装甲部队等各兵种支援下在敌军阵地打开突破口,随后才开始投入机械化部队用以稳固突破口,扩大战果,并深入敌防御纵深,加以分割包围;战略航空兵同时对敌后方战略要地实施打击,从而摧毁其战争潜力。最终达到彻底击垮敌人的目的。
苏联的大纵深理论诞生不久,但当时坦克发展水平有限,其三大性能还无法满足战略需要,大纵深似乎有点超前,即使如此苏联红军仍在1932年按照这种理论建立了最早的机械化部队。但顽固守旧者仍对此不屑一顾,不久后到来的大清洗终于彻底将其束之高阁。直到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的闪电进攻,才惊醒了那支混沌的苏联红军,大纵深理论才又被重新捡起来。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军的战略主动易手苏联人,苏联国内坦克产量多的也足够为“大纵深理论”提供所需的装甲部队,也就是到了这时大纵深理论才终于有了实践的机会。

2  
大纵深和闪电战都是机械化协同机动作战理论,但在战斗开始时,装甲部队的应用上还是有区别的。闪电战主张将其独立、集中使用,从而能实现战略突然性,令敌方措手不及,如同闪电般迅速,主要强调的是利用高机动的快不及防从心理上威慑敌人,从实际上打击敌方,已达到瘫痪敌方的目的;大纵深则不同,它仍旧把步兵作为首次进攻的主体,其它兵种以及装甲部队的作用是支援,待突破口打开后在使用装甲部队进行纵深的分割包围,其使用装甲部队相对保守,仍有坦克支援步兵的残存意识。如此一来,开战之初将很难对敌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非己方具有明显兵力优势(至少也是战场局部优势),不过这种思想的确符合1943年后的苏军以多打少的实际情况,倒也称的上是量身定做。
补充:说到大纵深机动作战理论,不能不提倡导此思想的苏军学究派代表人物——图哈切夫斯基。他在被斯大林谋杀的前一年,曾集中论述了新作战思想的基本观点。他指出,由于有了装甲兵和航空兵这样的作战手段,就不仅能够直接攻击前沿防御之敌,而且能够越过敌防御阵地,同时攻击整个防御纵深内之敌。他认为,进行单个的战役已不足以全歼敌军,必须通过多次连续性的战役方能奏效。因此他建议在单个战略方向上,选择一定范围的纵深,几乎不停顿地组织多次战役。这将使敌方无法补充休整、调整部署和前调预备队,从而最终达成在该方向上歼灭敌主力的目的。基于此思想,苏军在早于任何别国的1932年创立了作为纵深作战突击力量的机械化军(1938年改称坦克军),装备了一大批机动性良好的装甲车辆。但这一切都差点被大清洗的狂涛冲走。1938年,大纵深作战思想受到广泛的怀疑,坦克军被撤消。30年代末,40年初苏联所进行的两场战争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具体运用上,苏军既不同于法军的坦克零散配步兵,也不同于德军的决不迁就步兵。苏军采取的是中庸之道,即承认装甲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又不否定坦克支援步兵的作用。在攻击作战时,苏军将装甲兵分为“近战”和“远战”两种。近战者,即直接支援步兵进行突破的坦克,多为直接配属给步兵师军的坦克团(旅)。远战者,即由坦克军(集团军)组成的快速集群。用于突破后发展胜利。这里又涉及两个重要概念“突破口理论”和“快速集群”。
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理论创立之初,1932年苏联建立最早的机械化部队之时,苏联的装甲车辆主要还是BT-2(主要武器是7.62mm机枪)、T-26(机枪型)、BA-I,这些装甲车辆的机动性是可以满足需要,最大公路速度都可以达到38km/h,但火力明显不足,最大行程也都在150KM以上。即使当时各国装甲车辆水平还较低,仅仅凭借这些机枪坦克是无法攻克敌人防御工事,大纵深理论的先期突破问题较大,先期的突破敌阵地时间倘若拖的过长,敌方就有调动部队,重新部署的时间,这将大大增加后期作战的难度,最后难免会再陷入一战末期的作战模式;不过这些装甲车辆在后期投入担当纵深作战还是可以接受的。即便如此,苏联的装甲车辆研发水平能将机械化理论在1932年在陆军建设中得以实践的现实,还是远远领先与别国的。所以先进的理论没有现实的物质基础也同样是纸上谈兵,只有物质与理论的统一才是会形成真正的力量。
个人认为大纵深的初期突破强调以步兵为中心,其它兵种包括装甲部队也仅是为了支援,坦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进攻的节奏也要大大减慢。
大纵深理论的潜在保守,无形的将其定位为强兵战略,只有数量上的优势才会保证胜利。倘若敌我双方势均力敌,而且敌方指挥官素养较高,进攻成败与否将很难预料。
德军在1940年进攻法国的成功战例,如果将进攻一方换为苏军,而且假定当时的苏军还在贯彻大纵深理论,苏军即便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它也会付出更高的代价,以及更长的时间。
闪电战和大纵深作为现在机械化作战最现实的战略思想,除了在装甲部队使用上有不小的分歧,另外在步兵的作战使用上也有各自的见解。闪电战注重的是以装甲部队为核心,要求包括步兵在内的其它兵种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机动。步兵在作战中也首次被要求具有高机动,能够跟的上坦克的进攻节奏,这也就是步坦协调。一旦对步兵提出了此种要求,就必须有良好的运载车辆,而且进攻的行进过程中,这些车辆也和坦克一样面临被击毁的危险。德国在二战中主要使用的是Sdkfz.250和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这两种车辆可靠性很好,而且还可以在车体上安装各种武器,防护水平一般,可以满足闪电战对步兵的要求。不过由于德国的工业基础较薄弱,无法腾出生产线大量生产这些辅助车辆,步兵和大量的火炮辎重还得依靠轮式车辆,甚至是骡马。为解决步兵的机动问题,德军曾想出在坦克后挂拖车运载步兵的主意,但最后也不了了之。因此古德里安的机械化设想在整个二战也没有在德军中实现。


3  
倒是美国依靠自己强大的战争机器,源源不断地为部队提供了大量装备,最终成为了最早实现机械化的军队。值得一提的是,英美盟军将大量被击毁后修复的M3、M4坦克去掉炮塔,改造成“袋鼠”装甲输送车(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以色列的重步兵战车“阿奇扎里特”的鼻祖),从某种意义上看,“袋鼠”的防护和机动上更能满足机械化的进攻需要。
由于大纵深在战役之初强调以步兵为战斗核心,所以对步兵机动要求没有象闪电战那么严格。在二战中,苏军为了集中精力生产坦克,所以在其它机械化车辆上发展缓慢,主要装备还是英美支援的M3半履带装甲车。在进攻中步兵要么步行机动,要么就是最简单的由坦克搭载(为此苏军还制定了具体的坦克搭载步兵的相关的条例)。从表面上看问题似乎解决了,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苏军大量使用的T-34坦克行使中平稳性并不是很好,实施较远距离距离行军,搭载的步兵体能消耗很大,容易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而且步兵直接暴露在坦克外面极易受到攻击。好在苏联的数量优势可以弥补这可缺陷。
“突破口理论”和“快速集群”。咱们先说说前者:突破口理论是一种理想的进入交战的理论。此理论认为,快速集群应在突破梯队完全突破敌战术纵深,打开突破口后,始进入交战。而在此之前,快速集群应完全保存实力,待进入交战后再全部释放能量。这里所说的突破口是什么样的突破口呢?就是由突破梯队完全肃清了突破地段的敌有生力量,并在突破口两侧开辟出地一般反坦克火器对在突破口内行动的部队不能构成直接威胁的保障地带,而且有一定地幅的一条直接通往敌人纵深的“安全走廊”(为坦克军打造的突破口大约宽6-8km;坦克集团军8-20km。保障地带一般要求宽度在2-3km以上)。故此突破口亦称“纯突破口”,此理论亦称“纯突破口理论”。纯突破口一旦形成就意味着快速机群此时此地进入交战是再实时,再安全不过了。纯突破口理论所刻意追求的是一中纯粹理想化的进入交战的时机和环境。尽管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但它毕竟是人们的理想。所以,纯突破口理论为人们普遍承认。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苏军对于突破集群和快速集群任务划分是多么的严谨。
快速集群:指苏军装甲兵在进攻作战时临时组建的,用于第一攻击梯队(突破集群)突破成功后,进入突破口纵深,打击敌纵深内的有生力量和重要目标,以达成战役目的之用的机动兵力集团。在WWII中后期,也就是快速集群发展和应用的鼎盛时期。快速集群常由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组成。(其中在柏林战役中。苏军以4个坦集和9个坦克军担任快速集群,创快速集群规模之最。)但多数情况下,快速集群的主要力量还是坦克军。快速集群以快见长,据苏军对几十个战役的统计,担任快速集群的坦克集团军前进纵深平均320km,最高达到800km;进攻平均速度为25-45km/D。个别战役高达60-90km/D。合成集团军和步兵师实在是望尘莫及。凭心而论,突破集团的作战任务相对困难。快速集群作战任务相对容易。(试想,一个要砸开坚硬的核桃壳;一个只需吃酥脆的核桃仁。)
但快速机群亦非万能。惟有在敌纵深防御薄弱,组织松散。且地形便于坦克大兵团机动时。快速机群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以杀伤性火力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的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也就是说,在敌人建立了纵深防御的情况下,战役、战斗将首先从突破开始,以敲开敌人防御体系的外壳,为发展胜利创造条件。没有突破,就谈不上发展胜利,快速集群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
基于战前对大纵深战役的设想,苏军在1936的野战条令中,明确将坦克分为远战和近战两种。近战者,直接支援步兵作战;远战者,纵深攻击,发展胜利。从战史上看,苏军运用坦克的兴奋点是在纵深,远战坦克更受苏军青睐。尽管如此,苏军始终没有放弃以坦克支援步兵的观点。相反,此观点成熟和完善的过程远比“快速集群”来得一帆风顺,并在体制、编制上得到苏军高层的充分保证:到1942年春,苏军累计组建了114个用于支援步兵战斗的独立装甲旅,在兵力和坦克数量上,与同期组建的25个坦克军旗鼓相当。除此以外,苏军还以法令形式予以肯定。苏军国防委员会No.325号令明确规定: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妨碍步兵前进的目标;步兵与支援坦克的距离不得超过200-400m;敌坦克在战场上出现时,主要应由己方AT炮兵来对付,己方坦克只有在兵力上占有明显优势,并占据有利地形时,才与其展开正面对抗。这些规定现在看来简直是苛刻而呆板的,而在当时,此令无疑有它的合理性。


4  
东线战争的初期,由于坦克数量少,加上苏军步兵指挥员不懂装甲兵战术,于是苏军步兵师常将配属的坦克部队分割成坦克小组,配属给步兵连、排;加上组织保障不利,坦克密度低等许多原因,致使支援坦克的作战效益低下,战损率高,战绩不佳。针对这些情况,苏军与1942年1月作出了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必须集中使用,并与步、炮、航密切协同等一系列规定,随后又出台了No.325号令,详尽规定了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原则、方法等。从此苏军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情况才出现转机.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阶段中,苏军各步兵部队首次按325号令使用支援坦克。战役中,配属给步兵师的坦克旅、团均以整建制组成近战坦克群,并由步兵师师长直接指挥。独立旅、团中的各坦克营还得到了师书兵力的加强。尽管如此,在集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支援坦克密度不高,影响了突破速度,方面军不得不抽调快速集群的坦克以支援步兵师的突破,而后再回归本编制。虽然敌战术防御纵深并不是快速集群的任务,但为加快突破速度,快速集群往往以部分坦克支援步兵战斗或干脆提前进入交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3年末才有改观。究其原因,一是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少,密度小;步兵击力弱;步坦协同不利。二是突破任务毕竟是艰难的,而发展胜利相对要轻松一些。
战争中后期,随着坦克数量的增加,直接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自行火炮的密度亦不断提高。战争初期,每公里突破正面的坦克平均密度约3-4辆;到战争后期已上升到40余辆。如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每公里坦克密度少则4辆,多则不过7辆。奥廖尔战役时,情况便大有改观,坦克密度提高到20辆左右。而柏林战役时,坦克、自行火炮的平均密度已达到40-50辆。个别地段竟高达70余辆。
在支援坦克增加的同时,分割使用中等编制的支援坦克部队又逐渐盛行(多得没地方去)。分割使用坦克旅、团已比较普遍。各步兵营大多可得到一个坦克连的配属;步兵连则可摊到一个坦克排的加强。支援坦克除以往的支援步兵突破以外,还执行发展胜利的任务。在突破敌主要防御地带后,支援坦克大多编入师、军的先遣队,从行进间夺占敌第二防御地带(如果有的话),或纵深追击退却之敌。

总得来说大纵深理论强调的是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而闪击战强调的是用杀伤兵器压制预定的作战区域,注重穿插迂回和纵深攻击。在大纵深理论中,突破理论和追击理论是最关键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大纵深理论的核心内容。闪击战注重分割包围和歼灭战。

ps 其实手头还有几篇类似的分析文章,但是我实在是懒,所以只搬了这一篇,希望大家看了后能改变大纵深和闪电战差不多一个是另一个加强版的想法,这两种军事思想除了都是坦克是核心兵器外基本就没什么太多共同点了。
http://www.acfun.tv/a/ac535536首先说说闪电战,众所周知,闪电闪电,迅猛而突然,闪电战因此而得名。
闪电战的核心是在对手展开其主要兵力和战略资源之前,即以迅猛的攻势将其击败。其基本手段就是集中大量高机动兵力(主要是装甲兵和空军)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然后迅猛突入敌纵深,合围敌主力集团而歼之。为了实现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的目的,古德里安创建了装甲师。他认为在装甲师内,“除非其他一切支援兵都具有同坦克一样的速度和越野机动力,否则坦克是绝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的。”这一点在当时尤为可贵。古德里安装甲兵作战理论(也可说就是德国装甲兵作战理论)的特点还有:坦克只能用于进攻,不能用于防守;坦克只能集中使用,不能分散;装甲师可用于第一梯队实施突破,而后高速向纵深发展,决不迁就步兵的进攻速度等等(以上只是理论,与实际多少有点距离)。
WWII爆发后,德军基本是按战前的的观点运用装甲兵的,其在进攻作战时基本特点是:在适合装甲兵机动的地形上,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在空军的有力配合下突然发起进攻。突破对方战术防御地域后,高速向战役纵深进攻,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战役目的。突破后向纵深发展胜利时,遇敌坚固设防地域多予以绕过;遇对方反冲击时,则多由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顶着,装甲兵则从侧后发起突击。
在战役进攻时的兵力部署上,德军通常将装甲集团军(集群)、装甲师(以装甲师为基础)作为突击集团的第一梯队,其兵力部署往往也就一个梯队。各师多独立受领作战任务。故德国装甲师的编制很大,特别是坦克数量,常超过苏军的坦克军。
写得乱糟糟的,不过也大致能看出德国装甲兵在进行攻击突破作战时的坚决性(如此大量的进攻兵力却只部署成一个梯队,有够坚决!)和快速性(偏重同空军的协同,而非步兵和炮兵,有够快!)。
闪电战理论的原创并非古德里安,而源自英法。但德国人在英法相关理论上补充完善,最后在战争中率先实践,直到1943年前,德国人仍然是该种理论的最大受益者。
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思想更加注重战略瘫痪理论,即以突不及防的打击,突破敌军正面防线,敌指挥系统就会面临瘫痪。快速机动的部队的凌厉攻势,在敌军前线和后方造成的极大恐慌,从而指挥失序,军心混乱,从心理上给对手造成的沉重打击。因此,古德里安的闪电战的目的是瘫痪敌人,装甲、速度和立体协调只是其手段。
结合实战的运用也不难理解。德军于1940年5月10日发动对法国的进攻,至17日的七天之间,英法联军的整个南部战线已接近崩溃,法国人不相信德军在法国的复杂地形能够重演闪击波兰的奇迹,还在幻想用马恩河会战式的打法去玩阵地相持战。法军参谋总部对这种全新的战法束手无策,前线士兵草木皆兵。古德里安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彻底的验证
确实,当面对浅纵深,长战线,后方战略预备队组织松散的防御体系时,闪电战的效能实在不容低估.德军所强调的首次突击及其后效应可以发挥最大效果.突破后前出的各装甲师的确不用太在意侧后的威胁(魔鬼7师战线最长时近400km,却一直没感到侧后有多大实际压力便是明证).在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空军的战术支援也着实靠得住(戴高乐的第4装甲师(旅?)反击古德里安部,终被古协同空军击退,亦又成一例).总之,法国之役,闪电战发挥得的确完美.
大纵深作战理论源自30年代图哈切附元帅,与闪电战相同,大纵深也十分注重各兵种协调,但它对装甲部队的使用与闪电战有些不同。大纵深仍把步兵作为主体,进攻先期步兵在火炮、装甲部队等各兵种支援下在敌军阵地打开突破口,随后才开始投入机械化部队用以稳固突破口,扩大战果,并深入敌防御纵深,加以分割包围;战略航空兵同时对敌后方战略要地实施打击,从而摧毁其战争潜力。最终达到彻底击垮敌人的目的。
苏联的大纵深理论诞生不久,但当时坦克发展水平有限,其三大性能还无法满足战略需要,大纵深似乎有点超前,即使如此苏联红军仍在1932年按照这种理论建立了最早的机械化部队。但顽固守旧者仍对此不屑一顾,不久后到来的大清洗终于彻底将其束之高阁。直到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的闪电进攻,才惊醒了那支混沌的苏联红军,大纵深理论才又被重新捡起来。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军的战略主动易手苏联人,苏联国内坦克产量多的也足够为“大纵深理论”提供所需的装甲部队,也就是到了这时大纵深理论才终于有了实践的机会。

2  
大纵深和闪电战都是机械化协同机动作战理论,但在战斗开始时,装甲部队的应用上还是有区别的。闪电战主张将其独立、集中使用,从而能实现战略突然性,令敌方措手不及,如同闪电般迅速,主要强调的是利用高机动的快不及防从心理上威慑敌人,从实际上打击敌方,已达到瘫痪敌方的目的;大纵深则不同,它仍旧把步兵作为首次进攻的主体,其它兵种以及装甲部队的作用是支援,待突破口打开后在使用装甲部队进行纵深的分割包围,其使用装甲部队相对保守,仍有坦克支援步兵的残存意识。如此一来,开战之初将很难对敌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非己方具有明显兵力优势(至少也是战场局部优势),不过这种思想的确符合1943年后的苏军以多打少的实际情况,倒也称的上是量身定做。
补充:说到大纵深机动作战理论,不能不提倡导此思想的苏军学究派代表人物——图哈切夫斯基。他在被斯大林谋杀的前一年,曾集中论述了新作战思想的基本观点。他指出,由于有了装甲兵和航空兵这样的作战手段,就不仅能够直接攻击前沿防御之敌,而且能够越过敌防御阵地,同时攻击整个防御纵深内之敌。他认为,进行单个的战役已不足以全歼敌军,必须通过多次连续性的战役方能奏效。因此他建议在单个战略方向上,选择一定范围的纵深,几乎不停顿地组织多次战役。这将使敌方无法补充休整、调整部署和前调预备队,从而最终达成在该方向上歼灭敌主力的目的。基于此思想,苏军在早于任何别国的1932年创立了作为纵深作战突击力量的机械化军(1938年改称坦克军),装备了一大批机动性良好的装甲车辆。但这一切都差点被大清洗的狂涛冲走。1938年,大纵深作战思想受到广泛的怀疑,坦克军被撤消。30年代末,40年初苏联所进行的两场战争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具体运用上,苏军既不同于法军的坦克零散配步兵,也不同于德军的决不迁就步兵。苏军采取的是中庸之道,即承认装甲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又不否定坦克支援步兵的作用。在攻击作战时,苏军将装甲兵分为“近战”和“远战”两种。近战者,即直接支援步兵进行突破的坦克,多为直接配属给步兵师军的坦克团(旅)。远战者,即由坦克军(集团军)组成的快速集群。用于突破后发展胜利。这里又涉及两个重要概念“突破口理论”和“快速集群”。
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理论创立之初,1932年苏联建立最早的机械化部队之时,苏联的装甲车辆主要还是BT-2(主要武器是7.62mm机枪)、T-26(机枪型)、BA-I,这些装甲车辆的机动性是可以满足需要,最大公路速度都可以达到38km/h,但火力明显不足,最大行程也都在150KM以上。即使当时各国装甲车辆水平还较低,仅仅凭借这些机枪坦克是无法攻克敌人防御工事,大纵深理论的先期突破问题较大,先期的突破敌阵地时间倘若拖的过长,敌方就有调动部队,重新部署的时间,这将大大增加后期作战的难度,最后难免会再陷入一战末期的作战模式;不过这些装甲车辆在后期投入担当纵深作战还是可以接受的。即便如此,苏联的装甲车辆研发水平能将机械化理论在1932年在陆军建设中得以实践的现实,还是远远领先与别国的。所以先进的理论没有现实的物质基础也同样是纸上谈兵,只有物质与理论的统一才是会形成真正的力量。
个人认为大纵深的初期突破强调以步兵为中心,其它兵种包括装甲部队也仅是为了支援,坦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进攻的节奏也要大大减慢。
大纵深理论的潜在保守,无形的将其定位为强兵战略,只有数量上的优势才会保证胜利。倘若敌我双方势均力敌,而且敌方指挥官素养较高,进攻成败与否将很难预料。
德军在1940年进攻法国的成功战例,如果将进攻一方换为苏军,而且假定当时的苏军还在贯彻大纵深理论,苏军即便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它也会付出更高的代价,以及更长的时间。
闪电战和大纵深作为现在机械化作战最现实的战略思想,除了在装甲部队使用上有不小的分歧,另外在步兵的作战使用上也有各自的见解。闪电战注重的是以装甲部队为核心,要求包括步兵在内的其它兵种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机动。步兵在作战中也首次被要求具有高机动,能够跟的上坦克的进攻节奏,这也就是步坦协调。一旦对步兵提出了此种要求,就必须有良好的运载车辆,而且进攻的行进过程中,这些车辆也和坦克一样面临被击毁的危险。德国在二战中主要使用的是Sdkfz.250和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这两种车辆可靠性很好,而且还可以在车体上安装各种武器,防护水平一般,可以满足闪电战对步兵的要求。不过由于德国的工业基础较薄弱,无法腾出生产线大量生产这些辅助车辆,步兵和大量的火炮辎重还得依靠轮式车辆,甚至是骡马。为解决步兵的机动问题,德军曾想出在坦克后挂拖车运载步兵的主意,但最后也不了了之。因此古德里安的机械化设想在整个二战也没有在德军中实现。


3  
倒是美国依靠自己强大的战争机器,源源不断地为部队提供了大量装备,最终成为了最早实现机械化的军队。值得一提的是,英美盟军将大量被击毁后修复的M3、M4坦克去掉炮塔,改造成“袋鼠”装甲输送车(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以色列的重步兵战车“阿奇扎里特”的鼻祖),从某种意义上看,“袋鼠”的防护和机动上更能满足机械化的进攻需要。
由于大纵深在战役之初强调以步兵为战斗核心,所以对步兵机动要求没有象闪电战那么严格。在二战中,苏军为了集中精力生产坦克,所以在其它机械化车辆上发展缓慢,主要装备还是英美支援的M3半履带装甲车。在进攻中步兵要么步行机动,要么就是最简单的由坦克搭载(为此苏军还制定了具体的坦克搭载步兵的相关的条例)。从表面上看问题似乎解决了,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苏军大量使用的T-34坦克行使中平稳性并不是很好,实施较远距离距离行军,搭载的步兵体能消耗很大,容易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而且步兵直接暴露在坦克外面极易受到攻击。好在苏联的数量优势可以弥补这可缺陷。
“突破口理论”和“快速集群”。咱们先说说前者:突破口理论是一种理想的进入交战的理论。此理论认为,快速集群应在突破梯队完全突破敌战术纵深,打开突破口后,始进入交战。而在此之前,快速集群应完全保存实力,待进入交战后再全部释放能量。这里所说的突破口是什么样的突破口呢?就是由突破梯队完全肃清了突破地段的敌有生力量,并在突破口两侧开辟出地一般反坦克火器对在突破口内行动的部队不能构成直接威胁的保障地带,而且有一定地幅的一条直接通往敌人纵深的“安全走廊”(为坦克军打造的突破口大约宽6-8km;坦克集团军8-20km。保障地带一般要求宽度在2-3km以上)。故此突破口亦称“纯突破口”,此理论亦称“纯突破口理论”。纯突破口一旦形成就意味着快速机群此时此地进入交战是再实时,再安全不过了。纯突破口理论所刻意追求的是一中纯粹理想化的进入交战的时机和环境。尽管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但它毕竟是人们的理想。所以,纯突破口理论为人们普遍承认。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苏军对于突破集群和快速集群任务划分是多么的严谨。
快速集群:指苏军装甲兵在进攻作战时临时组建的,用于第一攻击梯队(突破集群)突破成功后,进入突破口纵深,打击敌纵深内的有生力量和重要目标,以达成战役目的之用的机动兵力集团。在WWII中后期,也就是快速集群发展和应用的鼎盛时期。快速集群常由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组成。(其中在柏林战役中。苏军以4个坦集和9个坦克军担任快速集群,创快速集群规模之最。)但多数情况下,快速集群的主要力量还是坦克军。快速集群以快见长,据苏军对几十个战役的统计,担任快速集群的坦克集团军前进纵深平均320km,最高达到800km;进攻平均速度为25-45km/D。个别战役高达60-90km/D。合成集团军和步兵师实在是望尘莫及。凭心而论,突破集团的作战任务相对困难。快速集群作战任务相对容易。(试想,一个要砸开坚硬的核桃壳;一个只需吃酥脆的核桃仁。)
但快速机群亦非万能。惟有在敌纵深防御薄弱,组织松散。且地形便于坦克大兵团机动时。快速机群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以杀伤性火力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的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也就是说,在敌人建立了纵深防御的情况下,战役、战斗将首先从突破开始,以敲开敌人防御体系的外壳,为发展胜利创造条件。没有突破,就谈不上发展胜利,快速集群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
基于战前对大纵深战役的设想,苏军在1936的野战条令中,明确将坦克分为远战和近战两种。近战者,直接支援步兵作战;远战者,纵深攻击,发展胜利。从战史上看,苏军运用坦克的兴奋点是在纵深,远战坦克更受苏军青睐。尽管如此,苏军始终没有放弃以坦克支援步兵的观点。相反,此观点成熟和完善的过程远比“快速集群”来得一帆风顺,并在体制、编制上得到苏军高层的充分保证:到1942年春,苏军累计组建了114个用于支援步兵战斗的独立装甲旅,在兵力和坦克数量上,与同期组建的25个坦克军旗鼓相当。除此以外,苏军还以法令形式予以肯定。苏军国防委员会No.325号令明确规定: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妨碍步兵前进的目标;步兵与支援坦克的距离不得超过200-400m;敌坦克在战场上出现时,主要应由己方AT炮兵来对付,己方坦克只有在兵力上占有明显优势,并占据有利地形时,才与其展开正面对抗。这些规定现在看来简直是苛刻而呆板的,而在当时,此令无疑有它的合理性。


4  
东线战争的初期,由于坦克数量少,加上苏军步兵指挥员不懂装甲兵战术,于是苏军步兵师常将配属的坦克部队分割成坦克小组,配属给步兵连、排;加上组织保障不利,坦克密度低等许多原因,致使支援坦克的作战效益低下,战损率高,战绩不佳。针对这些情况,苏军与1942年1月作出了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必须集中使用,并与步、炮、航密切协同等一系列规定,随后又出台了No.325号令,详尽规定了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原则、方法等。从此苏军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情况才出现转机.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阶段中,苏军各步兵部队首次按325号令使用支援坦克。战役中,配属给步兵师的坦克旅、团均以整建制组成近战坦克群,并由步兵师师长直接指挥。独立旅、团中的各坦克营还得到了师书兵力的加强。尽管如此,在集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支援坦克密度不高,影响了突破速度,方面军不得不抽调快速集群的坦克以支援步兵师的突破,而后再回归本编制。虽然敌战术防御纵深并不是快速集群的任务,但为加快突破速度,快速集群往往以部分坦克支援步兵战斗或干脆提前进入交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3年末才有改观。究其原因,一是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少,密度小;步兵击力弱;步坦协同不利。二是突破任务毕竟是艰难的,而发展胜利相对要轻松一些。
战争中后期,随着坦克数量的增加,直接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自行火炮的密度亦不断提高。战争初期,每公里突破正面的坦克平均密度约3-4辆;到战争后期已上升到40余辆。如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每公里坦克密度少则4辆,多则不过7辆。奥廖尔战役时,情况便大有改观,坦克密度提高到20辆左右。而柏林战役时,坦克、自行火炮的平均密度已达到40-50辆。个别地段竟高达70余辆。
在支援坦克增加的同时,分割使用中等编制的支援坦克部队又逐渐盛行(多得没地方去)。分割使用坦克旅、团已比较普遍。各步兵营大多可得到一个坦克连的配属;步兵连则可摊到一个坦克排的加强。支援坦克除以往的支援步兵突破以外,还执行发展胜利的任务。在突破敌主要防御地带后,支援坦克大多编入师、军的先遣队,从行进间夺占敌第二防御地带(如果有的话),或纵深追击退却之敌。

总得来说大纵深理论强调的是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而闪击战强调的是用杀伤兵器压制预定的作战区域,注重穿插迂回和纵深攻击。在大纵深理论中,突破理论和追击理论是最关键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大纵深理论的核心内容。闪击战注重分割包围和歼灭战。

ps 其实手头还有几篇类似的分析文章,但是我实在是懒,所以只搬了这一篇,希望大家看了后能改变大纵深和闪电战差不多一个是另一个加强版的想法,这两种军事思想除了都是坦克是核心兵器外基本就没什么太多共同点了。
http://www.acfun.tv/a/ac535536
闪电战,快刀斩乱麻;大纵深,乱麻里面掺铁丝子。只要麻团够大,刀迟早完蛋。
闪电战用在东线确实有点不那么合适。。
闪电战用在东线确实有点不那么合适。。
那么你和苏联拼消耗?
lqsdzh123 发表于 2013-1-21 21:31
那么你和苏联拼消耗?
拼消耗?我说闪电战有些不那么合适就意味着非得打消耗战?


就事论事的说,其实东线还是很适合闪电战的,辽阔的平原适合装甲师的突击与展开,只是后来进入了邪道,开始和大熊们玩城市争夺战、拼消耗,最后活活把自己拖死了,如果一直坚持闪电战、大纵深突击、中枢瘫痪战术(比如说类似太平洋战场后期,美国的跳岛战术,不是寸土必争,而是只打战略要冲,其他的敌人可以孤立起来慢慢收拾)可能不至于后来那么被动。另外基辅包围打得相当不错,和太祖的“集中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能多打几个类似的歼灭战而不是在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城下比赛谁的血多,谁更能扛冻,战局可能不会那么难看

就事论事的说,其实东线还是很适合闪电战的,辽阔的平原适合装甲师的突击与展开,只是后来进入了邪道,开始和大熊们玩城市争夺战、拼消耗,最后活活把自己拖死了,如果一直坚持闪电战、大纵深突击、中枢瘫痪战术(比如说类似太平洋战场后期,美国的跳岛战术,不是寸土必争,而是只打战略要冲,其他的敌人可以孤立起来慢慢收拾)可能不至于后来那么被动。另外基辅包围打得相当不错,和太祖的“集中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能多打几个类似的歼灭战而不是在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城下比赛谁的血多,谁更能扛冻,战局可能不会那么难看


大纵深和闪电战本来就差不多.都是炮火准备完后用坦克集团军撕开一个缺口,然后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跟进去,破坏敌人线性防御的稳定性,迫使敌军的其它部分顾虑侧后受威胁而在整个正面上撤退.强调空军密接支援什么的. 对付开口子的部队也很好办,在敌人最可能选择开口的突破地段厚集机动部队,阻止对方的后续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展开.然后轰炸机和邻近部队的重型火炮拼命往突破地段投掷弹药(这时突破口地段挤满了敌人的后续部队).

在交战双方兵力兵器1比1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是集团军(集团军群)司令的眼光(由他决定应该把机动部队集结在哪里/或者如何隐蔽战役企图,在敌人眼皮子底下集结兵力和战役后勤准备).

大纵深和闪电战本来就差不多.都是炮火准备完后用坦克集团军撕开一个缺口,然后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跟进去,破坏敌人线性防御的稳定性,迫使敌军的其它部分顾虑侧后受威胁而在整个正面上撤退.强调空军密接支援什么的. 对付开口子的部队也很好办,在敌人最可能选择开口的突破地段厚集机动部队,阻止对方的后续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展开.然后轰炸机和邻近部队的重型火炮拼命往突破地段投掷弹药(这时突破口地段挤满了敌人的后续部队).

在交战双方兵力兵器1比1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是集团军(集团军群)司令的眼光(由他决定应该把机动部队集结在哪里/或者如何隐蔽战役企图,在敌人眼皮子底下集结兵力和战役后勤准备).
……大纵深理论保守?!大纵深的纯突破口思想是面对敌人坚固防守时的战术,如果敌人的防御不强则坦克兵团本身就是第一梯队。闪电战的战役体系只相当于苏联低防御大纵深突击战役体现,大纵深打强点的部分是闪电战不具备的。

……闪电战的缺陷恰恰就是缺乏打强点的能力,面对西欧那种线式防御自然一冲就透,但面对苏联纵深防御,坦克兵团没等突破冲击力就被磨没了,这才是东线德国机械化兵团42年后越打越难受的根源,库尔斯克达到了极限。苏联人用合成集团军打开突破口可不是什么落后,而是通过突破口使坦克兵团在消耗尽可能小的情况下进入纵深。战争中、后期无数次出现苏联坦克/机械化军在纵深抢点、断路、合围的狸子,如果这些坦克部队要靠自己打开突破口,不等到纵深突击就把武器和补给消耗干净了。
lizyu 发表于 2013-1-22 07:32
……大纵深理论保守?!大纵深的纯突破口思想是面对敌人坚固防守时的战术,如果敌人的防御不强则坦克兵团本 ...
德国人不玩梯队,结果就是让苏军炮火阵,地雷阵,反坦克步兵阵高效击毁自身攻击力量
打到柏林战役了,才狠下心让部队分散着消耗(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可是已经太晚了
lizyu 发表于 2013-1-22 07:32
……大纵深理论保守?!大纵深的纯突破口思想是面对敌人坚固防守时的战术,如果敌人的防御不强则坦克兵团本 ...
我记得有人说过闪电战只是大纵深理论的一种特例。
znbcr 发表于 2013-1-21 23:39
就事论事的说,其实东线还是很适合闪电战的,辽阔的平原适合装甲师的突击与展开,只是后来进入了邪道,开始 ...
当你有足够的兵力的时候是可以这么玩,但是德军本身兵力就不够用,还玩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那就等着自己的补给线被切断吧
战术从来就不是绝对的,一个战术是否成功还是要看其能不能符合自身需求
德军和苏军作战理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德军步兵师的数量从来就没有够用过
ICV-20 发表于 2013-1-22 07:17
大纵深和闪电战本来就差不多.都是炮火准备完后用坦克集团军撕开一个缺口,然后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跟进去,破坏敌 ...
差矣,大纵深作战是用合成集团军打开突破口,坦克集团军跟进的,LS理解有误
与其他谈大纵深与闪电战相比,增加了相关的步兵协同内容。。。不错。。。

但是文中,硬伤较多。例如纯突破口理论,这个纯突破口的纯,是指由第一梯队完全打开突破口之后,纵深突击的坦克部队才投入战场。。。而在实战中,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往往是指挥员往往根据步兵的战斗进程,将要突破时,即投入坦克梯队发动攻击。。。或在步兵梯队攻击受阻时,投入坦克梯队,合力以造成突破,但这种会造成坦克梯队失去纵深突击的能力。。。所以,二战时,往往会编三个甚至四个梯队。。。

还要注意一点,大纵深战术不仅是一种进攻理论,也是一种防御理论,即以步兵配合大量反坦克火器和近战坦克群,组成多道布置,有纵深,有斜切阵地配合的防御阵地,尽最大可能消耗敌坦克部队的冲击力,己方坦克部队则集结在敌最可能突破的地域,在敌坦克部队突破静态防御阵地之后,己方坦克部队立刻发动反突击,配合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步兵集团军封闭突破口,说白了就是大纵深进攻的反向作战。

反观德军,至始至终都没有一种成系统的防御战术,一直在死守、支撑点战术、弹性防御之间互相摇摆,与其说是闪电战不给力导致了德军的失败,不如说是德军防御战术战略的缺位导致了德军的失败。
另外呢,德军的闪电战并不完全是舶来品,实际上是参杂了很多德国自身的军事思想,例如说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其所以其很大程度上是介于战略与战役之间的这么一种理论,强调先发制人,运用政治外交等各种手段隐蔽攻击企图,同时国内做好战争的充分准备,意图以先发制人一举击破敌军外壳,利用装甲部队的快速与大纵深向敌军深远发展,在敌国完全没有反应之前,一举摧毁敌人的战争潜力。。。在波兰,在法国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只把坦克编为一个梯队,并且要求步兵跟得上坦克部队的缘故。。。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在苏德战争初期,使用火力并不强大装甲也较为薄弱的中轻型坦克,却取得了辉煌战果,却在战争中后期,装备了大量重火力厚装甲的重型坦克,却是被打的节节败退。。。

而闪电战在苏联的失败,只能说苏联的领土实在太大,而俄国人以及斯大林政府也足够坚韧不屈。。。如果,即使是同等军力的话,如果苏联只有法国那么大,再有十个苏联也亡国了。。。

而大纵深总体上是一种战役理论。。。
cardo 发表于 2013-1-22 09:08
差矣,大纵深作战是用合成集团军打开突破口,坦克集团军跟进的,LS理解有误
就战役观念来说,苏军和德军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局部地段集中优势兵力和坦克寻求突破.突破之后干什么呢?威胁敌人的后勤补给线(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补给线),迫使其全线撤退.或者因为油料补给耗尽而失去机动能力.

一直到海湾战争,地面进攻战役还是遵循同样的思路.1切断补给线,2包围歼灭.很少有战役指挥官会选择正面强攻"撞墙"的行为.
ICV-20 发表于 2013-1-22 09:36
就战役观念来说,苏军和德军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局部地段集中优势兵力和坦克寻求突破.突破之后干什么呢?威胁 ...
前苏的大纵深就是正面攻击的,不过不是撞墙,而是先用刀子划开一个口子,然后快速纵队进去扩大战果。。。

而闪电战也是正面攻击的,不过却是使用各种手段迷惑敌国敌军,使其降低防线的警惕性与防御能力,以便于一次冲过,对坚固设防的阵地,能冲则冲,能绕则绕。。。冲过之后,则是在敌深远纵深内围歼敌主要兵团,破坏敌战争潜力,至传统步兵则跟在后面,打打遗留的坚固设防阵地,接受俘虏,占领地区。。。

所以,无论是大纵深还是闪电战,都是为了避免一战的持久战而产生的。都想利用坦克装甲部队的快速突击能力进行一场速决战,迅速打败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或者一个方向的敌人。。不过着眼点不一样而已。。。

至于海湾战争,只能说是萨达姆对战争很外行,把重兵孤立在外,让左勾拳钻了孔子。。。当然,以老美的绝对优势而言,实际上也没什么机会的,沙漠风暴后,伊拉克军队已经瘫痪了。。。
ICV-20 发表于 2013-1-22 09:36
就战役观念来说,苏军和德军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局部地段集中优势兵力和坦克寻求突破.突破之后干什么呢?威胁 ...
你还别说,苏军很多时候就是在撞墙,集中优势兵力打强点,把防御体系里的强点打没了,消耗掉敌方的预备队,突破反而更容易了,当然前提是兵力和技术兵器的绝对优势
VALKIRA 发表于 2013-1-22 08:50
当你有足够的兵力的时候是可以这么玩,但是德军本身兵力就不够用,还玩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那就等着自己 ...
……在斯大林格勒战败前,德国机动部队始终比苏联要多。
要放在不同的环境下。 好比刺刀(快)和大砍刀(猛)。能说孰优孰劣吗,都得看战时环境。  如果狭小的空间,就用刺刀,宽敞的空间有砍刀;对付矮小(灵活)的敌人用刺刀,对付高大(厚实)的敌人用砍刀···
这两个都不是战略级别的。
一个是重锤 一个是尖刀
闪电战用在东线确实有点不那么合适。。
按照黄色方案,国防军已经赢了。东线纵深几倍于西线,所以国防军在东线的成就已经超越西线。
qinyan2006 发表于 2013-1-23 10:31
按照黄色方案,国防军已经赢了。东线纵深几倍于西线,所以国防军在东线的成就已经超越西线。
正因为东线作战纵深远大于西线,并且苏联与西线诸国的防御策略也不一样,所以闪电战才并不是那么合适
闪电战强调时间 抢在敌国动员之前就击败之 对付没有战略纵深的小国很有效

大纵深理论强调空间 在敌国有准备的情况下也能攻击成功 主要用来对付具有强大纵深的大国

大纵深理论有大纵深进攻和大纵深防御之分 前者典型是巴格拉米扬战役 后者典型是库尔斯克和巴拉顿湖战役
隼鹰 发表于 2013-1-23 21:15
闪电战强调时间 抢在敌国动员之前就击败之 对付没有战略纵深的小国很有效

大纵深理论强调空间 在敌国有准 ...
其实苏联的大纵深防御也是很牛啊,各种反坦克炮阵地配合雷场,还有强大的预备队,连全是各种动物园的SS都突进不了几公里啊。。。
大纵深战略和闪电战战略是哪个位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