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研发火箭 发射场审批受限无法发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22:12:49
http://news.mydrivers.com/1/251/251841.htm
KCSA-TOP号火箭约3米高,重约50公斤,配有发射架,黑黄相间的装饰图案彰显出独特的航天机械魅力。在科创航天工作室里,胡振宇抱着自己的宝贝“火箭”,略显青涩的脸庞上,洋溢出自豪的表情。

2011年下半年,“火箭少年”胡振宇及其团队首次通过媒体走进公众视野,这些“90后”的“火箭梦”曾引起社会的巨大关注,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火箭少年”们的科研之路遭遇到重重困难,甚至一度走到放弃的边缘。

去年年初,广州一家企业无偿赞助胡振宇的火箭团队10万元现金,并为他们免费提供设备和场地,这重新点燃了他们的“火箭梦想”。

历经数次挫折与磨难,耗时近一年,胡振宇和他的团队终于在去年年底将自己的第三代“火箭”研制成功,只待发射场地的最后审批。有业内人士表示,民间航天界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法律法规上的空白,“实验火箭发射的合法性始终不能确定”。

尽管如此,胡振宇团队的“火箭”发射的梦想依然在发酵。他始终相信,“民间业余航空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航天事业有着很积极的作用”。

从“迷恋炸药”到“火箭狂人”

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毛头小子”,对火箭的兴趣都起源于少年时代的动手操作和奇思妙想

胡振宇,华南理工工商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和同龄人相比,他有着“另类”的兴趣爱好:研究炸药和火箭。

《南方日报》记者对此表示将信将疑,他伸出手、挽起裤腿,露出炸药爆炸后留下的疤痕。

2008年,读初三的胡振宇在电视上看到某烟花厂爆炸的新闻,他感叹道“化学的能量真大”。胡振宇对炸药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

高中三年时间,胡振宇自学完成了3套大学有机化学的教材,仅笔记就足足写了两大本。大学期间,胡振宇依然在“捣鼓”着他的炸药实验,跟一批志同道合的科技爱好者聚在了一起。

他们是在一个名为“科创论坛”的科技爱好者论坛中认识的。在高中时期,胡振宇就已经是这个网站的忠实会员,在这里他结识了后来组建火箭团队的罗澍等人,并且对火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张子林,华南师范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大三学生;罗澍,中大电子专业大三学生;陈诗会,自由职业者;覃永良,华南农业大学电器信息类专业大一学生。

他们对火箭的兴趣都起源于少年时代的动手操作和奇思妙想。

罗澍小时候喜欢拆修一些小家电,玩电子元件差不多7年了。高中时他捣鼓了一个心电分析的发明,并且获全国发明展金奖。

张子林自小非常喜欢动手改装和制作玩具。在他上初二时,突然萌生想法,想研究怎么用火箭将闪电引下来,慢慢地,张子林的兴趣转移到研究火箭上面。

胡振宇跟罗澍等人经常就火箭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不知天高地厚”的几个毛头小子产生了研制火箭的想法。用胡振宇的话来说,“想做点高端的,真材实料的实验。”

2011年9月,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毛头小子”正式开始研制火箭。

几个小伙子作了细致的分工,胡振宇专门负责火箭燃料的研发,罗澍等人分别负责航电、测控等其它项目。他们还专门给火箭起名为“万户号”,这是为了纪念明代的火箭先驱万户的实践精神。

然而,当这一切真的要付诸实践时,困难便接踵而来。

首先是资金问题。胡振宇每个月都要向家里多要500元到1000元钱的生活费来补贴实验经费;而罗澍等人就依靠在校外做一些项目,如帮公司设计产品来赚外快。科创论坛的其他爱好者,也会提供一些资金。在大家的省吃俭用和东拼西凑下,“万户一号”和“万户二号”的研制共花费了14000元。此时,胡振宇团队的资金经费已经入不敷出。

“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分钱都没有,许多零件都是我自己去工厂做的。”胡振宇告诉记者,好不容易等到“万户二号”发射测试,连续忙碌了24小时的“火箭少年”们,等来的却是一声巨响:火箭爆炸了。

胡振宇说,“万户二号”发射失败后,大家都特别沮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愈来愈大,“感觉我们的团队已经走到了尽头”。

艰难的“火箭飞天”路

科创航天团队的“火箭”依然不能发射,发射场地和合法性问题成为他们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

“火箭少年”的故事被媒体曝光后,毕业于华南理工的广州一家家电公司总裁李卫忠主动联系胡振宇,表示愿意出资10万元赞助。此外,李卫忠还免费提供自己车间的精密数控加工床供他们使用,甚至还为他们代买一些实验器材。

“这瞬间又点燃了我们的希望”,胡振宇说,“火箭”梦想遭遇了巨大的挫折,而师兄校友的赞助不啻于雪中送炭。有了赞助后,胡振宇团队在华工附近租了一间房子,用作工作室,并命名为“科创航天三零一研究所”。

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新一代的“火箭”于去年6月底初步研制成功,并命名为KCSA-TOP号。胡振宇解释说:“KCSA是我们科创航天的英文缩写,而TOP号则寓意它是国内业余界最顶尖的火箭。”

2011年“万户二号”发射失败后,大家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原因在于燃料。找到原因之后,负责燃料项目的胡振宇开始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反复配方试验,最终找到了最佳配方的燃料。

“这是用X光机进行过质量测试的,已经达到理论值,燃料密度非常接近理想值。”胡振宇对自己的配方表示充满信心。

科创航天团队的航电系统与监控系统的设计,“在国内业余火箭探空项目中是最先进的”,新火箭所有的系统都是双备份,“即使电源线在发射过程中发生短路,也可以通过备份线路转过弯进行操作。”

这台KCSA-TOP号火箭高3米左右,箭体直径为124毫米,装载燃料后,总重将达50公斤,能将1公斤重的仪器送入近4600米的高空。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业余界最大最先进的火箭。

此后,科创航天团队进行了数次发动机测试和发射测试,“测试数据显示发动机工作正常,发射测试数据也达到要求,接下来可以进行真正发射了”。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关于火箭发射场所的审批问题,拦住了他们的“飞天梦”。

国家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南分局运行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要“依法监管军队和民航的空中飞行器”,但科创航天团队的“火箭”他们无法监管。出于安全考虑,空管局希望他们“不要发射”。

至今,科创航天团队的KCSA-TOP号“火箭”依然不能发射。据了解,由于“业余火箭对空发射没有先例”,发射场地和合法性问题成为胡振宇团队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

筹划成立科技公司

在科创航天团队几经辗转的努力下,火箭发射场地的问题终于有了眉目。

某军区空军司令部航空管制处对科创航天团队的火箭发射计划很感兴趣,愿意提供发射场地,但对于地面安全保障又提出要求,“我们只能提供空中的安全保证,火箭回收等地面安全保障需要你们再去找别的部门申请”。

“要发射火箭,需要什么部门进行备案批复,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这是胡振宇团队在研发火箭时遇到的首要困难。据了解,目前国内业余火箭爱好者高空发射是一个无法可依的领域。

“国内业余火箭爱好者有上万人,我们自己清楚地知道火箭发射的安全性,希望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引导。”胡振宇说。

除了发射场所的审批问题,科研经费也成为业余火箭爱好者们面临的问题之一。“与欧美的业余火箭发展不同,国内并没有专门的基金来支持业余火箭爱好者的实验和研究。”

尽管商业赞助可以解决火箭研究的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从根本上建立研究协会基金制,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才是治本之举”。胡振宇说,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法律法规上的空白,实验火箭发射的合法性始终不能确定。

北京中科院国际空间科学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对记者说,胡振宇团队的科研精神十分值得肯定,但是他们毕竟是没有专业指导,技术和安全上还存在问题,“制作生产火箭需要专业的资质”。不过这位老师也指出,国外也有在校大学生自己研发火箭,我们国家这方面的氛围并不浓厚。

“我们已经在筹划成立公司,主要业务是承接一些大中院校部分科研分支项目,比如一些实验发动机等等”,科创航天团队曾经将测试数据拿去北京与中科院的专家和博士生进行交流,并获得了认可。

对未来的计划,胡振宇希望“争取5年内创办国内首家私营航天公司”。“我始终相信,民间业余航空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航天事业有着很积极的作用。”胡振宇满怀信心。

http://comment8.mydrivers.com/review/251841-1.htmhttp://news.mydrivers.com/1/251/251841.htm
KCSA-TOP号火箭约3米高,重约50公斤,配有发射架,黑黄相间的装饰图案彰显出独特的航天机械魅力。在科创航天工作室里,胡振宇抱着自己的宝贝“火箭”,略显青涩的脸庞上,洋溢出自豪的表情。

2011年下半年,“火箭少年”胡振宇及其团队首次通过媒体走进公众视野,这些“90后”的“火箭梦”曾引起社会的巨大关注,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火箭少年”们的科研之路遭遇到重重困难,甚至一度走到放弃的边缘。

去年年初,广州一家企业无偿赞助胡振宇的火箭团队10万元现金,并为他们免费提供设备和场地,这重新点燃了他们的“火箭梦想”。

历经数次挫折与磨难,耗时近一年,胡振宇和他的团队终于在去年年底将自己的第三代“火箭”研制成功,只待发射场地的最后审批。有业内人士表示,民间航天界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法律法规上的空白,“实验火箭发射的合法性始终不能确定”。

尽管如此,胡振宇团队的“火箭”发射的梦想依然在发酵。他始终相信,“民间业余航空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航天事业有着很积极的作用”。

从“迷恋炸药”到“火箭狂人”

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毛头小子”,对火箭的兴趣都起源于少年时代的动手操作和奇思妙想

胡振宇,华南理工工商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和同龄人相比,他有着“另类”的兴趣爱好:研究炸药和火箭。

《南方日报》记者对此表示将信将疑,他伸出手、挽起裤腿,露出炸药爆炸后留下的疤痕。

2008年,读初三的胡振宇在电视上看到某烟花厂爆炸的新闻,他感叹道“化学的能量真大”。胡振宇对炸药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

高中三年时间,胡振宇自学完成了3套大学有机化学的教材,仅笔记就足足写了两大本。大学期间,胡振宇依然在“捣鼓”着他的炸药实验,跟一批志同道合的科技爱好者聚在了一起。

他们是在一个名为“科创论坛”的科技爱好者论坛中认识的。在高中时期,胡振宇就已经是这个网站的忠实会员,在这里他结识了后来组建火箭团队的罗澍等人,并且对火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张子林,华南师范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大三学生;罗澍,中大电子专业大三学生;陈诗会,自由职业者;覃永良,华南农业大学电器信息类专业大一学生。

他们对火箭的兴趣都起源于少年时代的动手操作和奇思妙想。

罗澍小时候喜欢拆修一些小家电,玩电子元件差不多7年了。高中时他捣鼓了一个心电分析的发明,并且获全国发明展金奖。

张子林自小非常喜欢动手改装和制作玩具。在他上初二时,突然萌生想法,想研究怎么用火箭将闪电引下来,慢慢地,张子林的兴趣转移到研究火箭上面。

胡振宇跟罗澍等人经常就火箭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不知天高地厚”的几个毛头小子产生了研制火箭的想法。用胡振宇的话来说,“想做点高端的,真材实料的实验。”

2011年9月,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毛头小子”正式开始研制火箭。

几个小伙子作了细致的分工,胡振宇专门负责火箭燃料的研发,罗澍等人分别负责航电、测控等其它项目。他们还专门给火箭起名为“万户号”,这是为了纪念明代的火箭先驱万户的实践精神。

然而,当这一切真的要付诸实践时,困难便接踵而来。

首先是资金问题。胡振宇每个月都要向家里多要500元到1000元钱的生活费来补贴实验经费;而罗澍等人就依靠在校外做一些项目,如帮公司设计产品来赚外快。科创论坛的其他爱好者,也会提供一些资金。在大家的省吃俭用和东拼西凑下,“万户一号”和“万户二号”的研制共花费了14000元。此时,胡振宇团队的资金经费已经入不敷出。

“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分钱都没有,许多零件都是我自己去工厂做的。”胡振宇告诉记者,好不容易等到“万户二号”发射测试,连续忙碌了24小时的“火箭少年”们,等来的却是一声巨响:火箭爆炸了。

胡振宇说,“万户二号”发射失败后,大家都特别沮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愈来愈大,“感觉我们的团队已经走到了尽头”。

艰难的“火箭飞天”路

科创航天团队的“火箭”依然不能发射,发射场地和合法性问题成为他们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

“火箭少年”的故事被媒体曝光后,毕业于华南理工的广州一家家电公司总裁李卫忠主动联系胡振宇,表示愿意出资10万元赞助。此外,李卫忠还免费提供自己车间的精密数控加工床供他们使用,甚至还为他们代买一些实验器材。

“这瞬间又点燃了我们的希望”,胡振宇说,“火箭”梦想遭遇了巨大的挫折,而师兄校友的赞助不啻于雪中送炭。有了赞助后,胡振宇团队在华工附近租了一间房子,用作工作室,并命名为“科创航天三零一研究所”。

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新一代的“火箭”于去年6月底初步研制成功,并命名为KCSA-TOP号。胡振宇解释说:“KCSA是我们科创航天的英文缩写,而TOP号则寓意它是国内业余界最顶尖的火箭。”

2011年“万户二号”发射失败后,大家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原因在于燃料。找到原因之后,负责燃料项目的胡振宇开始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反复配方试验,最终找到了最佳配方的燃料。

“这是用X光机进行过质量测试的,已经达到理论值,燃料密度非常接近理想值。”胡振宇对自己的配方表示充满信心。

科创航天团队的航电系统与监控系统的设计,“在国内业余火箭探空项目中是最先进的”,新火箭所有的系统都是双备份,“即使电源线在发射过程中发生短路,也可以通过备份线路转过弯进行操作。”

这台KCSA-TOP号火箭高3米左右,箭体直径为124毫米,装载燃料后,总重将达50公斤,能将1公斤重的仪器送入近4600米的高空。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业余界最大最先进的火箭。

此后,科创航天团队进行了数次发动机测试和发射测试,“测试数据显示发动机工作正常,发射测试数据也达到要求,接下来可以进行真正发射了”。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关于火箭发射场所的审批问题,拦住了他们的“飞天梦”。

国家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南分局运行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要“依法监管军队和民航的空中飞行器”,但科创航天团队的“火箭”他们无法监管。出于安全考虑,空管局希望他们“不要发射”。

至今,科创航天团队的KCSA-TOP号“火箭”依然不能发射。据了解,由于“业余火箭对空发射没有先例”,发射场地和合法性问题成为胡振宇团队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

筹划成立科技公司

在科创航天团队几经辗转的努力下,火箭发射场地的问题终于有了眉目。

某军区空军司令部航空管制处对科创航天团队的火箭发射计划很感兴趣,愿意提供发射场地,但对于地面安全保障又提出要求,“我们只能提供空中的安全保证,火箭回收等地面安全保障需要你们再去找别的部门申请”。

“要发射火箭,需要什么部门进行备案批复,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这是胡振宇团队在研发火箭时遇到的首要困难。据了解,目前国内业余火箭爱好者高空发射是一个无法可依的领域。

“国内业余火箭爱好者有上万人,我们自己清楚地知道火箭发射的安全性,希望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引导。”胡振宇说。

除了发射场所的审批问题,科研经费也成为业余火箭爱好者们面临的问题之一。“与欧美的业余火箭发展不同,国内并没有专门的基金来支持业余火箭爱好者的实验和研究。”

尽管商业赞助可以解决火箭研究的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从根本上建立研究协会基金制,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才是治本之举”。胡振宇说,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法律法规上的空白,实验火箭发射的合法性始终不能确定。

北京中科院国际空间科学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对记者说,胡振宇团队的科研精神十分值得肯定,但是他们毕竟是没有专业指导,技术和安全上还存在问题,“制作生产火箭需要专业的资质”。不过这位老师也指出,国外也有在校大学生自己研发火箭,我们国家这方面的氛围并不浓厚。

“我们已经在筹划成立公司,主要业务是承接一些大中院校部分科研分支项目,比如一些实验发动机等等”,科创航天团队曾经将测试数据拿去北京与中科院的专家和博士生进行交流,并获得了认可。

对未来的计划,胡振宇希望“争取5年内创办国内首家私营航天公司”。“我始终相信,民间业余航空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航天事业有着很积极的作用。”胡振宇满怀信心。

http://comment8.mydrivers.com/review/251841-1.htm
我可以说是民科吗?
军方可以参考风险投资的运作方式对业余科学活动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引导甚至于资助,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制造火箭违法不?
推进剂没说固液,估计个人持有爆炸物这一条够呛
我小学初中也是科技小组成员。我怎么就造不出。哎。。没天赋。。
少年钱学森呀
这玩意太大了,还带有一公斤的载荷,射程有比较远,万一出个故障,后果比较严重,国外业余的火箭试射基本都是跑到那种方圆几十公里无人烟或者专业的靶场进行。
尼玛这不是moonlight miles其中一集的情节?!
固体推进剂是没啥前途的。。

elicxxx 发表于 2013-1-9 16:30
这玩意太大了,还带有一公斤的载荷,射程有比较远,万一出个故障,后果比较严重,国外业余的火箭试射基本都 ...
国内也可以这么做 几个大学搞的探空火箭都是在西部人烟稀少的地方发射的 不过个人制作发射火箭还没有批准的先例 各个部门怕出问题担责任所以互相踢皮球..
hrabbit 发表于 2013-1-9 17:53
国内也可以这么做 几个大学搞的探空火箭都是在西部人烟稀少的地方发射的 不过个人制作发射火箭还没有批准 ...
那是必然的 真要砸到什么花花草草的 被喷的铁定是x部门而不是x少年
法规可以比照防雹或降雨火箭,有现成的条例,不过他做这个往那个方向发展呢?固体发动机最多发展到探空火箭这个级别,可这类产品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
哎,俺当年也想造火箭,拆了好多的鞭炮啊。。。


后来邻居的赞助,俺的火箭终于造成了,架设在楼梯口,点火。大家躲得远远的。。。

不幸的是,俺没有造火箭的经验,材料又不足,自作主张把发射架简化掉了,然后,还没升空就倒了,如果那时候能看到现在韩国的新闻,我也会欣慰地宣布:部分成功。
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
hrabbit 发表于 2013-1-9 17:53
国内也可以这么做 几个大学搞的探空火箭都是在西部人烟稀少的地方发射的 不过个人制作发射火箭还没有批准 ...
这事倒也不怪这些部门,一来的确是没有现成的法律法规,二来,掉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大了点,再者,这个火箭太大了
elicxxx 发表于 2013-1-9 19:24
这事倒也不怪这些部门,一来的确是没有现成的法律法规,二来,掉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大了点,再者,这个火箭 ...
像北航之类的大学都有学校组织学生制作发射探空火箭 关于坠落的问题可以在火箭上安装降落伞然后选择西部那些偏远地区发射然后 这样就算掉下来也没关系 另外跟国外爱好者和国内几个大学搞的那些火箭相比这个真不算大
xiaocaibing 发表于 2013-1-9 18:18
那是必然的 真要砸到什么花花草草的 被喷的铁定是x部门而不是x少年
我觉得应该完善这方面的法规和监管鼓励和引导民间参与到航天领域
mmgm 发表于 2013-1-9 18:32
哎,俺当年也想造火箭,拆了好多的鞭炮啊。。。
拆鞭炮做火箭没有制氧济,火药不能充分燃烧,推力不够,你压太紧了容易炸。光拆鞭炮不行,10要拆几个飞毛腿,里面那种白色的颗粒就是制氧济,当年我做了十好几个才发现这个问题,最后拆了10个飞毛腿做了2个,1个向上打了12、3楼的样子,一个30度左右仰角,打了200来米远
hrabbit 发表于 2013-1-9 19:40
我觉得应该完善这方面的法规和监管鼓励和引导民间参与到航天领域
关键是客观条件
你去深山老林戈壁沙漠怎么放火箭都行
城市里明显是不行的 在城里你放个孔明灯还不准呢 何况是火箭
hrabbit 发表于 2013-1-9 17:53
国内也可以这么做 几个大学搞的探空火箭都是在西部人烟稀少的地方发射的 不过个人制作发射火箭还没有批准 ...
为什么一定要等ZF批准呢。。找个没人的地方一放就行了啊。。
GT445 发表于 2013-1-9 20:23
为什么一定要等ZF批准呢。。找个没人的地方一放就行了啊。。
批准了出了问题有人兜了
尼玛这不是moonlight miles其中一集的情节?!
月光旅程老黄了……


这火箭的涂装比TG的强多了。。。。

这火箭的涂装比TG的强多了。。。。
xiaocaibing 发表于 2013-1-9 20:00
关键是客观条件
你去深山老林戈壁沙漠怎么放火箭都行
城市里明显是不行的 在城里你放个孔明灯还不准呢 ...
所以我说可以像那些大学组织研制的探空火箭一样去西部偏远地区发射 但是现在上面不批没有发射的合法手续和资质
加油!!!一步步实践自己的梦想
相比乔布斯我更欣赏艾伦·穆斯克
hrabbit 发表于 2013-1-10 02:00
所以我说可以像那些大学组织研制的探空火箭一样去西部偏远地区发射 但是现在上面不批没有发射的合法手续和 ...
自己去无所谓吧
3米高的火箭不小了,万一砸到人谁付责?
老美夏令营放火箭炸死人又不是一个两个,到时候炸死人GZ,JY又乱喷了。
hrabbit 发表于 2013-1-9 17:53
国内也可以这么做 几个大学搞的探空火箭都是在西部人烟稀少的地方发射的 不过个人制作发射火箭还没有批准 ...
要把民航的飞机撞下来谁负责?每次附近机场有飞机起降的时候我想要是有人故意破坏估计有可能
智慧的圈圈 发表于 2013-1-10 12:25
要把民航的飞机撞下来谁负责?每次附近机场有飞机起降的时候我想要是有人故意破坏估计有可能
那些大学搞得火箭还少么 有哪个把飞机撞下来过?只要先和空管局通气找一个没有航班飞过的西部地区不就OK了?
关键是客观条件
你去深山老林戈壁沙漠怎么放火箭都行
城市里明显是不行的 在城里你放个孔明灯还不准呢 ...
不行啊,造成森林火灾了怎么搞。
Islamabad 发表于 2013-1-10 13:37
不行啊,造成森林火灾了怎么搞。
所以最好还是去戈壁沙滩么 要在城市里面或者有森林的地方 话说还真是不敢批准
不让发射很正确啊 这么大砸到哪都不好 万一爆炸还造成事故了
科创广东局的?
这么大个,估计威力不小
射高4600.
要试验至少要8000米高度,直径30~40公里的安全区域。
广州周边这基本上不可能。
人才 棒子拍板要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以前的魔神实验室,现在的科创
政府部门主要是怕担事,所以这类玩意一般都是直接否定的。。。
倒真不是说妨碍科学神马的。。。
现在政府也被GZJY搞怕了,反正出了什么事,政府都是错。既然不做也错,做了也错。还不如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