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而后勇:中国科学百年能否赶上日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20:38:41


  知耻而后勇:中国科学百年能否赶上日本?
http://xys.ss156.net/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3/zhongguokexue.txt
  作者:饶毅

  中国明确提出到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达到这一目标无疑要有信心、有热情、有努力,但也需保持清醒的头脑,认
识中国在世界的实际状况,看到困难和挑战。

  在2049的宏伟目标中,最有公认标准的无疑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程度。本文
从科学方面提供基本资料,显示我国的科学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今后的发展
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冷酷的现实面前,我国应该长期努
力创业、而不能过早养成守成心态,需要不断创新、而非消耗。

  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后,出现对日本普遍的低估可能并非慎重。事实上,
从科学技术来看,我国科学与日本有相当距离,到2049年能否赶上日本并非定论,
如果按目前两国科学的状况来看,认为赶不上的可能大于赶上的可能也非耸人听
闻。

  用日本做比较也许有助于激励发奋图强,起到“知耻而后勇”的作用,防止
“小富即安”、摒弃在创业时期就开始弥漫的“分成”心态。

  诺贝尔奖是科学发达的一个标志

  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有多个衡量的标准,较高的标准是科学发现对人类文
明的影响、技术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一个大国来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
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其科学发达的程度。虽然它并非全面、也不绝对准确,
但在一定范围和程度是可以用的尺度。

  2049年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2049年也正好是日本首次获
诺贝尔奖的百年。以2049年作为百年的计数,来源于这两个百年。

  中国是否在科学上赶上日本,诺贝尔奖可作为估量的一种。当然,这个估量
不能代替全面的科学发展,而对于每个科学工作者来说,赶上某个国家、某个人
都无需是目标。

  科学赶上日本不是中国努力的最高目标,但是,这并非很容易的目标,也不
是可以忽略或轻视的问题。高估我国发展潜力而目标不切实际可能带来失望,低
估我国发展趋势可能过于悲观。

  提出这一问题是为了刺激更多思考我国的科学发展,以中国本土的科学在多
方面促进我国的发展、并贡献于人类。

  日本的趋势

  在自然科学方面,自1949年至2012年,日本本土的科学工作导致11次12人获
诺贝尔奖,在数学方面日本本土工作曾获一次菲尔茨奖。这些数字远低于美国
(诺贝尔奖超过三百人,自然科学超过两百人)、英国和德国(诺贝尔奖超过一
百人、自然科学约70人),也少于法国、瑞典、俄国等。

  鉴于我国现在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都是0,应该说,在2049年赶上
美国、英国、德国是不切实际的,但可以讨论赶上日本的可能。

  乐观的看法,到2049年我国可能有超过12人已经获得诺贝尔奖。不过,因为
诺贝尔奖有滞后性,而且不是每个值得获奖的工作都能得奖(比如,日本已经有
4、5项可以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工作,但迄今只获一次),即使我国到2049年
已经有12人做出了诺贝尔奖程度的工作,也不一定都得奖了。

  如果我国到2049年有12人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只是赶上了2012年的日本、
而不一定赶上了2049年的日本。

  日本的11次12人中7次8人得奖时间在2000年以后。也就是说,从1949年到
1999年总共4位,平均约十年一位,而在2000年后,每两年多于一位。假如继续
按照保守的估计是两年一位,那么,日本到2049年将要增加18人而达30人。如果
按获奖时间与实际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平均间隔超过20年来看,1981至2000年日
本研究工作可能获奖的高峰应该在2020年前后,而2001至2012年工作获奖的高峰
要到2032年左右才达到。按此趋势,日本本土得奖工作时间的累积曲线在未来20
至30年还将是一个较陡的上升曲线而不是S形曲线,所以2049年日本共有30人获
科学奖很可能是低估。

  本土的工作

  日本国籍的获奖者多数是因为他们日本本土的工作而获奖,少数是国外的工
作(物理、化学、生物分别一次,未计入本文的11次12人中)。1949年汤川秀树
(1907-1981)为日本获得第一次、也是其物理第一次获奖后,其后4次5人获物
理奖;福井谦一(1918-1998)于1981年为日本获第一次化学奖后,6次6人获化
学奖;2012年日本本土工作第一次获生理或医学奖。

  日本的诺贝尔奖不仅平行于过去日本的科学发展,而且不依赖海外日裔科学
家的工作,其中还有2008年的特例:益川敏英是到领奖时才第一次出国。

  日本迄今得奖的工作开展时间最早在1920年代、主要在1960到1980年代。

  迄今海外华人还在平均每十年一人获奖的状态,海外华人人数少从而不太可
能进入日本2000年以后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中国本土科学的发展,对中国的意
义才更大、影响更深远。

  累积总量和当时产量

  2049年中国科学是否赶上日本,可以有多种评判。

  即使只用诺贝尔奖看最佳科学工作,也有至少两种衡量方法。一种是看当年
两国分别累积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数量是否接近,另外一种是看2049左右两国分
别产出的最佳科学,如果诺贝尔奖平均有二十年滞后的话,也就是到2070年回顾
2049年左右的情况。当然,同领域的专家无需等二十年才知道各个专业的情况,
而可以在2049年左右就估计到大体情况。

  对于累积的诺贝尔奖数目,目前了解中国科学状况的多数人可能会认为2049
年中国难以出现30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也许更有把握到2099年赶上那时
的日本累积总数。而2049年左右中国与日本当时产出接近的可能性就大于中国赶
上日本累积总量的可能。

  虽然2049年赶上日本诺贝尔奖的目标较难,但低于1998年我国提出建设世界
一流大学的胆量。那时,科教界很多人理解我国的985计划是改变困境、扭转外
流的措施,更接近于扶贫,而距离建设一流大学还差很远。不过,在多年努力下,
有了长足的进步。以2049的日本比较我们,即使不能达到,也可能刺激我们多一
些努力。

  2049年的中国和日本

  日本全面超过中国用了不到一百年,而二战后不到百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
了日本。到2049年中国很可能超过美国而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但是,2049年,中国在科学上超过美国应该说是不可能的,超过法国和意大
利可能问题不大,超过德国和英国可能性也比较低,而超过日本也很难。

  需要指出,日本不仅长期支持科学研究,而且在几次经济危机时期(包括
1990年代中期和2000年代后期),日本对科学的支持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因为日
相信科学对国家的作用,而不是国家的点缀,导致基础科学和技术都得到发展,
其诺贝尔奖增加是科学发展的反映。

  本文不提倡中国追求诺贝尔奖,而是以此作为讨论科学发达的一个侧面。

  本文目的不是为了泄气,而是在事实面前清醒我们面临的挑战。

  本文也非提倡科学只做诺贝尔奖性质的工作,而忽略一般性质的工作,但显
然也不能轻视诺贝尔奖程度的工作。

  我国在科学上赶上日本是一种比较,而也不是为了追赶日本,而是以比较来
观察、刺激我国的发展,为我国自主创新提供原动力。

  2049年我国科学的发达程度,不仅依赖于科学界,而且需要在教育和体制机
制等多方面改革和许多人的努力。



  知耻而后勇:中国科学百年能否赶上日本?
http://xys.ss156.net/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3/zhongguokexue.txt
  作者:饶毅

  中国明确提出到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达到这一目标无疑要有信心、有热情、有努力,但也需保持清醒的头脑,认
识中国在世界的实际状况,看到困难和挑战。

  在2049的宏伟目标中,最有公认标准的无疑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程度。本文
从科学方面提供基本资料,显示我国的科学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今后的发展
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冷酷的现实面前,我国应该长期努
力创业、而不能过早养成守成心态,需要不断创新、而非消耗。

  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后,出现对日本普遍的低估可能并非慎重。事实上,
从科学技术来看,我国科学与日本有相当距离,到2049年能否赶上日本并非定论,
如果按目前两国科学的状况来看,认为赶不上的可能大于赶上的可能也非耸人听
闻。

  用日本做比较也许有助于激励发奋图强,起到“知耻而后勇”的作用,防止
“小富即安”、摒弃在创业时期就开始弥漫的“分成”心态。

  诺贝尔奖是科学发达的一个标志

  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有多个衡量的标准,较高的标准是科学发现对人类文
明的影响、技术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一个大国来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
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其科学发达的程度。虽然它并非全面、也不绝对准确,
但在一定范围和程度是可以用的尺度。

  2049年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2049年也正好是日本首次获
诺贝尔奖的百年。以2049年作为百年的计数,来源于这两个百年。

  中国是否在科学上赶上日本,诺贝尔奖可作为估量的一种。当然,这个估量
不能代替全面的科学发展,而对于每个科学工作者来说,赶上某个国家、某个人
都无需是目标。

  科学赶上日本不是中国努力的最高目标,但是,这并非很容易的目标,也不
是可以忽略或轻视的问题。高估我国发展潜力而目标不切实际可能带来失望,低
估我国发展趋势可能过于悲观。

  提出这一问题是为了刺激更多思考我国的科学发展,以中国本土的科学在多
方面促进我国的发展、并贡献于人类。

  日本的趋势

  在自然科学方面,自1949年至2012年,日本本土的科学工作导致11次12人获
诺贝尔奖,在数学方面日本本土工作曾获一次菲尔茨奖。这些数字远低于美国
(诺贝尔奖超过三百人,自然科学超过两百人)、英国和德国(诺贝尔奖超过一
百人、自然科学约70人),也少于法国、瑞典、俄国等。

  鉴于我国现在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都是0,应该说,在2049年赶上
美国、英国、德国是不切实际的,但可以讨论赶上日本的可能。

  乐观的看法,到2049年我国可能有超过12人已经获得诺贝尔奖。不过,因为
诺贝尔奖有滞后性,而且不是每个值得获奖的工作都能得奖(比如,日本已经有
4、5项可以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工作,但迄今只获一次),即使我国到2049年
已经有12人做出了诺贝尔奖程度的工作,也不一定都得奖了。

  如果我国到2049年有12人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只是赶上了2012年的日本、
而不一定赶上了2049年的日本。

  日本的11次12人中7次8人得奖时间在2000年以后。也就是说,从1949年到
1999年总共4位,平均约十年一位,而在2000年后,每两年多于一位。假如继续
按照保守的估计是两年一位,那么,日本到2049年将要增加18人而达30人。如果
按获奖时间与实际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平均间隔超过20年来看,1981至2000年日
本研究工作可能获奖的高峰应该在2020年前后,而2001至2012年工作获奖的高峰
要到2032年左右才达到。按此趋势,日本本土得奖工作时间的累积曲线在未来20
至30年还将是一个较陡的上升曲线而不是S形曲线,所以2049年日本共有30人获
科学奖很可能是低估。

  本土的工作

  日本国籍的获奖者多数是因为他们日本本土的工作而获奖,少数是国外的工
作(物理、化学、生物分别一次,未计入本文的11次12人中)。1949年汤川秀树
(1907-1981)为日本获得第一次、也是其物理第一次获奖后,其后4次5人获物
理奖;福井谦一(1918-1998)于1981年为日本获第一次化学奖后,6次6人获化
学奖;2012年日本本土工作第一次获生理或医学奖。

  日本的诺贝尔奖不仅平行于过去日本的科学发展,而且不依赖海外日裔科学
家的工作,其中还有2008年的特例:益川敏英是到领奖时才第一次出国。

  日本迄今得奖的工作开展时间最早在1920年代、主要在1960到1980年代。

  迄今海外华人还在平均每十年一人获奖的状态,海外华人人数少从而不太可
能进入日本2000年以后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中国本土科学的发展,对中国的意
义才更大、影响更深远。

  累积总量和当时产量

  2049年中国科学是否赶上日本,可以有多种评判。

  即使只用诺贝尔奖看最佳科学工作,也有至少两种衡量方法。一种是看当年
两国分别累积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数量是否接近,另外一种是看2049左右两国分
别产出的最佳科学,如果诺贝尔奖平均有二十年滞后的话,也就是到2070年回顾
2049年左右的情况。当然,同领域的专家无需等二十年才知道各个专业的情况,
而可以在2049年左右就估计到大体情况。

  对于累积的诺贝尔奖数目,目前了解中国科学状况的多数人可能会认为2049
年中国难以出现30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也许更有把握到2099年赶上那时
的日本累积总数。而2049年左右中国与日本当时产出接近的可能性就大于中国赶
上日本累积总量的可能。

  虽然2049年赶上日本诺贝尔奖的目标较难,但低于1998年我国提出建设世界
一流大学的胆量。那时,科教界很多人理解我国的985计划是改变困境、扭转外
流的措施,更接近于扶贫,而距离建设一流大学还差很远。不过,在多年努力下,
有了长足的进步。以2049的日本比较我们,即使不能达到,也可能刺激我们多一
些努力。

  2049年的中国和日本

  日本全面超过中国用了不到一百年,而二战后不到百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
了日本。到2049年中国很可能超过美国而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但是,2049年,中国在科学上超过美国应该说是不可能的,超过法国和意大
利可能问题不大,超过德国和英国可能性也比较低,而超过日本也很难。

  需要指出,日本不仅长期支持科学研究,而且在几次经济危机时期(包括
1990年代中期和2000年代后期),日本对科学的支持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因为日
相信科学对国家的作用,而不是国家的点缀,导致基础科学和技术都得到发展,
其诺贝尔奖增加是科学发展的反映。

  本文不提倡中国追求诺贝尔奖,而是以此作为讨论科学发达的一个侧面。

  本文目的不是为了泄气,而是在事实面前清醒我们面临的挑战。

  本文也非提倡科学只做诺贝尔奖性质的工作,而忽略一般性质的工作,但显
然也不能轻视诺贝尔奖程度的工作。

  我国在科学上赶上日本是一种比较,而也不是为了追赶日本,而是以比较来
观察、刺激我国的发展,为我国自主创新提供原动力。

  2049年我国科学的发达程度,不仅依赖于科学界,而且需要在教育和体制机
制等多方面改革和许多人的努力。

又拿炸药奖说事,无不无聊
炸药奖做标杆。。。。中国人怎么那么迫切希望得到洋人的肯定呢。。。。
kaka22 发表于 2012-12-16 08:16
炸药奖做标杆。。。。中国人怎么那么迫切希望得到洋人的肯定呢。。。。
你能找更好的标杆吗?

中国人如果不希望得到洋人的肯定,只要封闭国门,玩毛时代的解放世界另外水深火热中的四分之三就好,神马奥运会也别参加了吧。
拿诺贝尔奖这种‘谁早发现’就谁得的奖来作为标准本身就不妥
作者脑子秀逗了,然后接下来的文章就以此开始语无伦次了
T62 发表于 2012-12-16 11:12
你能找更好的标杆吗?

中国人如果不希望得到洋人的肯定,只要封闭国门,玩毛时代的解放世界另外水深火 ...
得了,我还觉得钱学森和袁隆平该拿诺贝尔奖呢,可人家给么......
愚钝!   
又拿炸药奖说事,无不无聊
不无聊,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确实还是科学界的标杆。
看了楼上的发言,发现原来中国的科学发展已经到了可以无视 诺贝尔奖 的地步。还学习到 科学的价值不在于“先发现”。
kaka22 发表于 2012-12-16 14:42
得了,我还觉得钱学森和袁隆平该拿诺贝尔奖呢,可人家给么......
炸药奖奖的是基础科学的理论突破,钱学森和袁隆平的贡献都是实际操作,牛头不对马嘴啊。
kaka22 发表于 2012-12-16 12:42
得了,我还觉得钱学森和袁隆平该拿诺贝尔奖呢,可人家给么......
钱学森的贡献主要是在应用和工程组织方面。诺贝尔奖的物、化、生奖看重的是基础研究。

袁隆平的成果主要是杂交理论方面,西方在生物方面该得奖而没得的大牛人还有活在世上的,袁老慢慢等吧。
T62 发表于 2012-12-16 11:12
你能找更好的标杆吗?

中国人如果不希望得到洋人的肯定,只要封闭国门,玩毛时代的解放世界另外水深火 ...
美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达赖也是一位好同志。
zhemg 发表于 2012-12-17 09:48
美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达赖也是一位好同志。
别拿和平奖来恶心人,对于和平奖、文学奖以及物、化、生奖各自公信力,大多部分都知道它们是有区别的。

TB政府也是很看重诺贝尔物、化、生奖的,当年千方百计想把杨振宁、李政道拉回国内,杨振宁文革期间来华访问,中方的接待规格也很高,连深陷造反派围攻中的邓稼先,因为是杨的同学,结果也因杨振宁适时的来访而解围。

邓的夫人许鹿希想起都后怕,非常感谢杨振宁。

中国最好的科学家TB自己不知道珍惜,竟然需要洋籍诺贝尔奖科学家来保护,真是莫大的讽刺。
zhemg 发表于 2012-12-17 11:48
美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达赖也是一位好同志。
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和平奖是挪威发的,和瑞典发的物理化学生物奖一点关系都没有。

james_kennedy 发表于 2012-12-17 11:53
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和平奖是挪威发的,和瑞典发的物理化学生物奖一点关系都没有。


为啥没有一点关系呢?首先都叫诺贝尔奖,其次都是欧洲人发的,那么如何解释一个是公正的一个是不公正的?

james_kennedy 发表于 2012-12-17 11:53
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和平奖是挪威发的,和瑞典发的物理化学生物奖一点关系都没有。


为啥没有一点关系呢?首先都叫诺贝尔奖,其次都是欧洲人发的,那么如何解释一个是公正的一个是不公正的?
zhemg 发表于 2012-12-17 11:56
为啥没有一点关系呢?首先都叫诺贝尔奖,其次都是欧洲人发的,那么如何解释一个是公正的一个是不公正的 ...
果然卖得一手好萌!
zhemg 发表于 2012-12-17 13:56
为啥没有一点关系呢?首先都叫诺贝尔奖,其次都是欧洲人发的,那么你如何解释一个是公正的一个是不公正 ...

和平奖是由挪威议院任命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发的,物理和化学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奖,生理/医学是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发奖,后者受政治的影响要远小于前者。
james_kennedy 发表于 2012-12-17 11:53
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和平奖是挪威发的,和瑞典发的物理化学生物奖一点关系都没有。
看看日本在福岛核事故之前之后的表现,还不清楚么,别跟我说没关系
尽吹散 发表于 2012-12-17 15:29
看看日本在福岛核事故之前之后的表现,还不清楚么,别跟我说没关系
你跳跃性思维实在太厉害,我跟不上,看不出炸药奖的公正性和福岛有什么关系,能不能讲明白点?
炸药奖确实是标杆 但不是唯一的标杆
jeciq 发表于 2012-12-17 15:25
炸药奖确实是标杆 但不是唯一的标杆
对。至少,诺贝尔奖是没有数学奖的。主楼的作者用菲尔茨奖来替代也有不妥的地方,因为该奖是限制年龄的,必须是40岁以下的人得奖-----虽然一般都认为菲尔茨奖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就诺贝尔奖为代表的基础科学研究而言,国内的科研整体水平是在直起急追的。我倒是看后中国超日本,甚至接近美国。因为科学研究说到底也是一个砸钱的过程。只要我们的科研体制健康(严格的说我们的科研体制和氛围还是有很多问题的,但也在慢慢改善,主楼作者就是推动改善的主要人物之一),我们有钱砸,那么我们就有成果出。
梦想去飞翔 发表于 2012-12-17 19:09
对。至少,诺贝尔奖是没有数学奖的。主楼的作者用菲尔茨奖来替代也有不妥的地方,因为该奖是限制年龄的, ...
饶毅,某所学术副所长,资深研究员
其实,想悄悄告诉楼主,请楼主转告日本人,请他们放心,中国永远没法赶上日本的,安了。
梦想去飞翔 发表于 2012-12-17 19:09
对。至少,诺贝尔奖是没有数学奖的。主楼的作者用菲尔茨奖来替代也有不妥的地方,因为该奖是限制年龄的, ...
数学么?

近来日本人证明了ABC猜想在数学领域又算怎样的成就呢?
有人放言如果中国科学家都不写论文了,世界上80%的杂志就要关张,夸张了一点,但也说明中国科研的一个误区,究竟有多大危害还不知道,但目前追求文章数量和IF值确实有些过头了。
当然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更堕落。
炸药奖确实是标杆 但不是唯一的标杆
苏联科技超日本百倍,日本贝壳奖超苏联百倍
科技,中国的目标是欧美。现在的支线任务是超越日本。中日已经是各有所长了。
苏联科技超日本百倍,日本贝壳奖超苏联百倍
科技,中国的目标是欧美。现在的支线任务是超越日本。中日已经是各有所长了。
开头说的很清楚了,某些人还是无视了

诺贝尔奖是科学发达的一个标志

  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有多个衡量的标准,较高的标准是科学发现对人类文
明的影响、技术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一个大国来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
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其科学发达的程度。虽然它并非全面、也不绝对准确,
但在一定范围和程度是可以用的尺度。
     ……

  中国是否在科学上赶上日本,诺贝尔奖可作为估量的一种。当然,这个估量
不能代替全面的科学发展,而对于每个科学工作者来说,赶上某个国家、某个人
都无需是目标。
斯虫之铭 发表于 2013-2-10 17:46
苏联科技超日本百倍,日本贝壳奖超苏联百倍
科技,中国的目标是欧美。现在的支线任务是超越日本。中日已经 ...
苏联科技超日本百倍?除了物理和空间领域看不出苏联有什么强项。而当今俄罗斯的科学跟笑话差不多。
发现超大自己的广告之一,所谓的H&G公司貌似就是一家提供论文枪手的机构啊。
发现超大自己的广告之一,所谓的H&G公司貌似就是一家提供论文枪手的机构啊。
对于一些人来说,只要对方是可憎的敌人,那么对方就必须应该是一无是处的,而那些能够证明对方的能力的东西,也必然应该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本来就有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更别说这串葡萄里还混了和平奖这颗烂葡萄了
kaka22 发表于 2012-12-16 12:42
得了,我还觉得钱学森和袁隆平该拿诺贝尔奖呢,可人家给么......
一群说瑞典语的鸟人,咋不说还给发明DDT的人发了奖。
非要得到洋主子的肯定,一切观念以洋主子的标准出发,奴才思想害死人。
饶老师眼光比较局限。生命科学也即将进入科学工程时代。诺贝尔奖只是一种评价方法。
一个标志

  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有多个衡量的标准,较高的标准是科学发现对人类文
明的影响、技术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一个大国来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
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其科学发达的程度。虽然它并非全面、也不绝对准确,
但在一定范围和程度是可以用的尺度。
中国科学在美国肯定赶上,中国科学在本土1000年也没希望。
这傻子写的文章吧。通篇都是废话。
citysword 发表于 2013-2-25 08:18
这傻子写的文章吧。通篇都是废话。
作者饶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学术副所长,想必是不如你这种“键盘专家”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