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许三多”:“猪倌”吴万余的传奇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21:41:01
高原“许三多”:“猪倌”吴万余的传奇故事

2012年12月14日  来源:人民网 





一丝不苟记录饮猪的食情况 张贵海、刘洋 摄
  当年,一部名为《士兵突击》的电视剧风靡全国,剧中主人公许三多历经千锤百炼,不抛弃不放弃,从平凡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特种兵的故事,感动了亿万观众。今天,在高原战略导弹部队军营,一位年轻战士,又以他在平凡岗位的勤奋执着和完美“蜕变”,在万千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被战友称为“高原许三多”。他,就是第二炮兵驻高原某团后勤处养猪场中士饲养员吴万余。
  现代军营,后勤保障高度完善,一名猪倌何以赢得这么多人的认可和喝彩?请看一组数字:他一人养猪100余头,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常人3个工作日;他只上过高中,却独自琢磨出20余项创新养猪法;他为团队年创产值100余万,自己却节衣缩食不肯多花一分钱;他刚满24岁,却与30余名养殖大户、畜牧专家成为忘年之交;他只是一名中士,却赢得两位中将首长的主动敬礼……
  事实上,吴万余的非凡之处,远远超出养猪本身,他不浮不躁、执着勤奋、简单真诚等可贵品质和人格魅力,才最为动人。当越来越多人在喧嚣、浮躁和功利色彩中迷失自我的时候,让我们静下来细细品味吴万余的传奇故事,坦诚叩问我们的内心:面对“苦与乐”、“智与愚”、“巧与拙”、“得与失”这些永恒的话题,究竟如何选择,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
  一、农家少年的艰辛成长
  吴万余1989年7月出生于江西上饶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共5人,从小家庭负担就很重。哥哥和二姐为了让大姐上学,17岁就出去打工挣钱。直到1996年吴万余7岁那年,大哥、大姐和三姐三个人才用打工挣来的钱给家里买了第一台电器:黑白电视。尽管如此,他们还被爸妈训斥了一顿。为了补贴家用,从吴万余上小学开始,每年一放暑假,父亲就买来50只鸭子给自己喂养,每天放完学,吴万余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田里挖泥鳅来喂鸭子。同时,他还要帮助照料父亲养殖的10余头猪。
  童年的艰辛,让吴万余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上初一的时候,他被选为劳动委员,苦活累活抢先干,加之分派任务公道,深受同学欢迎。学习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跑步,很快被体育老师选入少体育队。为了能拿到各种比赛的奖金,吴万余每天凌晨5点半就起床跑步两个小时,结果第一次参加全县中学生体育运动会就拿了长跑第三名。初三上半年,他跳级进入高中体训队,每天跑20公里,还经常扛着80斤的沙袋练习负重冲刺跑。
  高中毕业后,深知家庭经济困难和父母艰辛的吴万余自作主张,跑到温州打工,跟着一个河北的水电工师傅学徒,800块钱一个月。这期间,他扛过300多斤的消防管道上10多层楼,忍饥挨饿、加班加点干活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他在下水道施工,不慎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晕倒,幸亏被师傅及时发现,扛到医院抢救了回来。两年的打工生涯,让吴万余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也磨砺了他不怕苦累、敢拼敢干的精神。回到家里,当他把自己流血流汗挣来的1万元钱交给母亲时,母亲留下了辛酸的泪水。
  二、“当兵就当远点,近了老想家”
  2007年,一部名为《士兵突击》的连续剧在全国各地一播出,就深深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年轻人。这一年,吴万余18岁,电视剧主人公许三多参军后执着、坚持、从不轻言放弃并最终成为出色好兵的故事,深深震撼着他的心灵。他追着各个电视频道,把《士兵突击》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遍,他都好像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暗下决心,如果自己当了兵,也要做许三多那样踏实苦干、干出精彩的好兵。
  好不容易等到年底,征兵工作开始了,吴万余在全镇第一个报名参军,并顺利通过体检和政审。拿着入伍通知书,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军营生活,他兴奋得连夜睡不着觉。
  当时吴万余可以选择去两个方向当兵:一是到南京军区驻福建某团,一是上西北高原,到二炮部队。福建离江西老家很近,所在团领导还是吴万余舅舅家的熟人,可以给予一定关照;对于二炮部队,当时吴万余并不了解,但西北高原离家千里,条件肯定比福建艰苦。吴万余思索再三,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到二炮驻高原部队。他说,既然当兵,就不能图安逸,反正是离开家乡,不如走得远一点,近了老想家。
  临行前,吴万余专程去向身为革命老军人的舅舅辞行。舅舅听说他选择到高原艰苦地区当兵,非常高兴,并鼓励他: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锻炼人,一定要肯吃苦,好好干,干出个名堂。“肯吃苦,好好干,干出个名堂……”琢磨着舅舅朴实的话语,吴万余若有所思。向舅舅行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后,他和7名同乡青年一起踏上了西上高原的列车。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2/12-14/4409582.shtml

高原“许三多”:“猪倌”吴万余的传奇故事

2012年12月14日  来源:人民网 





一丝不苟记录饮猪的食情况 张贵海、刘洋 摄
  当年,一部名为《士兵突击》的电视剧风靡全国,剧中主人公许三多历经千锤百炼,不抛弃不放弃,从平凡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特种兵的故事,感动了亿万观众。今天,在高原战略导弹部队军营,一位年轻战士,又以他在平凡岗位的勤奋执着和完美“蜕变”,在万千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被战友称为“高原许三多”。他,就是第二炮兵驻高原某团后勤处养猪场中士饲养员吴万余。
  现代军营,后勤保障高度完善,一名猪倌何以赢得这么多人的认可和喝彩?请看一组数字:他一人养猪100余头,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常人3个工作日;他只上过高中,却独自琢磨出20余项创新养猪法;他为团队年创产值100余万,自己却节衣缩食不肯多花一分钱;他刚满24岁,却与30余名养殖大户、畜牧专家成为忘年之交;他只是一名中士,却赢得两位中将首长的主动敬礼……
  事实上,吴万余的非凡之处,远远超出养猪本身,他不浮不躁、执着勤奋、简单真诚等可贵品质和人格魅力,才最为动人。当越来越多人在喧嚣、浮躁和功利色彩中迷失自我的时候,让我们静下来细细品味吴万余的传奇故事,坦诚叩问我们的内心:面对“苦与乐”、“智与愚”、“巧与拙”、“得与失”这些永恒的话题,究竟如何选择,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
  一、农家少年的艰辛成长
  吴万余1989年7月出生于江西上饶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共5人,从小家庭负担就很重。哥哥和二姐为了让大姐上学,17岁就出去打工挣钱。直到1996年吴万余7岁那年,大哥、大姐和三姐三个人才用打工挣来的钱给家里买了第一台电器:黑白电视。尽管如此,他们还被爸妈训斥了一顿。为了补贴家用,从吴万余上小学开始,每年一放暑假,父亲就买来50只鸭子给自己喂养,每天放完学,吴万余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田里挖泥鳅来喂鸭子。同时,他还要帮助照料父亲养殖的10余头猪。
  童年的艰辛,让吴万余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上初一的时候,他被选为劳动委员,苦活累活抢先干,加之分派任务公道,深受同学欢迎。学习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跑步,很快被体育老师选入少体育队。为了能拿到各种比赛的奖金,吴万余每天凌晨5点半就起床跑步两个小时,结果第一次参加全县中学生体育运动会就拿了长跑第三名。初三上半年,他跳级进入高中体训队,每天跑20公里,还经常扛着80斤的沙袋练习负重冲刺跑。
  高中毕业后,深知家庭经济困难和父母艰辛的吴万余自作主张,跑到温州打工,跟着一个河北的水电工师傅学徒,800块钱一个月。这期间,他扛过300多斤的消防管道上10多层楼,忍饥挨饿、加班加点干活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他在下水道施工,不慎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晕倒,幸亏被师傅及时发现,扛到医院抢救了回来。两年的打工生涯,让吴万余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也磨砺了他不怕苦累、敢拼敢干的精神。回到家里,当他把自己流血流汗挣来的1万元钱交给母亲时,母亲留下了辛酸的泪水。
  二、“当兵就当远点,近了老想家”
  2007年,一部名为《士兵突击》的连续剧在全国各地一播出,就深深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年轻人。这一年,吴万余18岁,电视剧主人公许三多参军后执着、坚持、从不轻言放弃并最终成为出色好兵的故事,深深震撼着他的心灵。他追着各个电视频道,把《士兵突击》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遍,他都好像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暗下决心,如果自己当了兵,也要做许三多那样踏实苦干、干出精彩的好兵。
  好不容易等到年底,征兵工作开始了,吴万余在全镇第一个报名参军,并顺利通过体检和政审。拿着入伍通知书,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军营生活,他兴奋得连夜睡不着觉。
  当时吴万余可以选择去两个方向当兵:一是到南京军区驻福建某团,一是上西北高原,到二炮部队。福建离江西老家很近,所在团领导还是吴万余舅舅家的熟人,可以给予一定关照;对于二炮部队,当时吴万余并不了解,但西北高原离家千里,条件肯定比福建艰苦。吴万余思索再三,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到二炮驻高原部队。他说,既然当兵,就不能图安逸,反正是离开家乡,不如走得远一点,近了老想家。
  临行前,吴万余专程去向身为革命老军人的舅舅辞行。舅舅听说他选择到高原艰苦地区当兵,非常高兴,并鼓励他: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锻炼人,一定要肯吃苦,好好干,干出个名堂。“肯吃苦,好好干,干出个名堂……”琢磨着舅舅朴实的话语,吴万余若有所思。向舅舅行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后,他和7名同乡青年一起踏上了西上高原的列车。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2/12-14/4409582.shtml

  后来,“缓过神”来的刘师傅开玩笑说:原来你小子早有“预谋”。吴万余憨憨一笑说:方子算什么,拜了您这么好的一个师傅,才是最重要的。


  好好的军被被糟蹋,但小猪又不得不悉心照料,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吴万余左思右想,自己掏钱买了一床便被,专门用来照料猪崽和生病的大猪。


  对于不守信用,不重承诺的人和事,吴万余深恶痛绝。和兽药、疫苗供应商打交道,他总是将一句“丑话”搁在前面:我跟你打交道,讲的是一个诚信,如果这次你的药不行,那我们的交道就这一次。他说到做到,如果察觉到某个供应商不实诚,他会第一时间删除电话,再也不联系。


  望着父亲苍老、慈祥的脸庞,吴万余感到无比温馨。亲人的理解和支持,来得虽然迟了点,但仍让他激动不已,两行热泪从脸颊悄然滚落。


十五、“工作干不好,入了党也心虚”
  吴万余工作干得漂亮,有好几次后勤处、军需股领导都主动问吴万余,有没有考虑入党?对这种一般人看来“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吴万余自己每次却很纠结:他认为,党员与群众的重要区别,就是在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干出让大家都服气的成绩,虽然自己到养殖岗位后做出了一定成绩,但与一名党员的标准比起来还有不小差距。
  因此,面对领导的关心,吴万余每次都诚恳地说:我到养猪场的时间还不长,工作还不够突出,工作没干出成绩,入了党也心虚!“干好工作再入党”,凭着这种严格的自我要求,吴万余在养猪岗位上更加勤奋踏实地工作,养猪场的产值和效益也稳步提升。
  到2010年年中,吴万余一手管理的养猪场交出一份半年出栏生猪200余头、产值50余万的骄人成绩单,创下了养猪场的历史纪录。这年6月底,吴万余底气十足地向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顺利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去年7月1日,团后勤处会议室里,在入党介绍人、后勤处副处长刘汉军的监誓下,吴万余举起右手,面对鲜红的党旗郑重宣誓,完成了由一名青年士兵向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转变。吴万余说,这个党员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谁也不欠,心里踏实。
  十六、“吴光靶”卧薪尝胆
  在新兵连,吴万余最遗憾的事,就是步枪射击考核全部脱靶,从此获得“吴光靶”的绰号。到养猪场后,不服输的吴万余“卧薪尝胆”,在铲猪粪之余,拿着长柄铁锹天天端着,进行端姿瞄准训练。养猪两年下来,居然练就了远远超乎常人的射击基本功。
  去年9月份,提说团机关在搞射击训练,吴万余穿着养猪的蓝色工作服直接跑到靶场,主动报名要求考核。有人说,你一个猪倌,把猪养好就是了,还练啥射击。还有战友开玩笑说,你两年前就是“光靶”,这两年养猪,难不成能养成“射击冠军”。吴万余找到军需股长和组织训练的副参谋长当面说理:“我虽然养猪,但也是一个兵,就让我试试吧!”终于如愿参加考核。
  轮到吴万余上场了,其他几组参加射击的战士都停下来观看,不少人还小声议论着,只见他挽起袖子,用因为长期和泔水接触变得粗糙黝黑的手紧握枪柄,稳稳抵住肩窝。这样的动作,他已经在铲猪粪的时候练习了千百遍。略加瞄准后,吴万余扣动了扳机。这一次,10发子弹打了79环,超过了在场所有战士的成绩,大家都为吴万余热烈鼓掌。
  公布打靶成绩那一瞬间,吴万余的眼泪夺眶而出。他激动,自己终于用实际行动甩掉了“吴光靶”的绰号;他自豪,在养猪的岗位上,自己仍然是一名响当当的合格军人。
  十七、猪倌的青春笑脸
  在吴万余宿舍书桌上,简易相框上夹着一张5寸照片,上面有4张年轻的面孔,每个人头戴青草扎成的伪装草圈,匍匐草地上,冲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是今年十一期间吴万余最要好的3名战友和他的合影,也是吴万余猪倌生涯中难得的一张生活照。
  照片中身体略胖的兵名叫魏一凡,是吴万余的同年兵,新兵下连之初,一起在炊事班干了3个月。当时两人什么事都比着干。扛冬瓜到库房,两人谁也不愿比谁少扛;切菜,谁也不愿比谁切得慢;洗菜、蒸馒头、米饭,也总是要一争高下。
  照片中还有一名同年兵叫李俊,新兵连的时候,两人经常摔跤、角力。后来李俊分到了警卫连,吴万余则到了养猪场,李俊自认学了些武艺,经常打电话来“挑衅”:敢不敢出来比划比划,养猪没有把胆养小吧!吴万余也不示弱,两人经常相约来到健身房,戴上拳击手套一较高下。
  吴万余虽然常年在猪圈里和猪打交道,但青春年华并未因此黯然失色。和自己的战友、老乡、同年兵一样,他有朝气,有梦想,依然锐气十足。小小照片,分明折射出这名年轻战士的活力青春。 (于夕红)
农业PLA真的V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