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9式到88式主战坦克的技术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5:01:38
<P>

加挂复合装甲基的59IIA式主战坦克

正在进行越障测试的中国59-I型中型坦克,图中可以清楚看到坦克车体两侧加装了侧裙板。

中国59-I型中型坦克样车。其主要仍然沿用59坦克的100毫米炮。

69型主战坦克.
  坦克作为陆军突击兵器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成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由此确立了其在陆军中的主导地位。相比于世界坦克强国而言,中国的坦克发展起步晚了30多年。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坦克工业仍然为零。但是,充满自信与活力的新中国领导人并没有因此妄自菲薄,而是以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决定建立自己的坦克工业,从而拉开了中国坦克发展的序幕。
<b>  ☆ 仿制生产的59式中型坦克</b>
  1949年9月,人民装甲兵创建初期,装备的坦克是从国民党军手里缴获的美制和日制坦克,数量只有375辆。由于这些坦克型号繁多、性能落伍,而且零备件缺乏,难以满足装甲兵作战和训练的需要。但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备研制和生产坦克的能力。所以从现实情况出发,中国决定首先从苏联购买坦克以应部队急需。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更加快了中国引进苏制坦克的步伐。1950年11月,中国从苏联首批购进10个坦克团的装备,主要为T-34/85中型坦克,其次是少量的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和SU-122自行火炮。1951-1955年期间,又相继从苏联购进47个坦克及自行火炮团的装备。
  T-34中型坦克和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虽然是二战期间研制和生产的,但由于性能优异,所以在50年代初仍然属于世界先进坦克之列。这些苏制坦克在朝鲜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让人民装甲兵告别了“万国牌”坦克的历史,部队装备首次实现制式化。
  1955年11月,中国从苏联获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进型号T-54A的样车。T-54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型坦克之一。它的成功引进,使人民装甲兵的坦克装备技术水平首次与世界同步。
  T-54是在苏联1944年设计的T-44中型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而T-44又是在著名的T-34/85坦克基础上改进的(主要改进之处是采用扭杆悬挂、横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以及形状良好的车体),该坦克有4名乘员,取消了原T-34/85坦克的机电员,航向机枪固定在车体上,由驾驶员控制发射。炮塔是T-34/85坦克炮塔的改进型,但是炮塔底部没有突出的颈环。T-44在1945~1949年期间进行了小批量生产,但使用证明其可靠性较差,所以苏联决定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发展,这就是后来的T-54。
  T-54第一辆样车于1946年制成,1947年在哈尔科夫坦克厂投产。该型坦克及姊妹型号T-55是二战后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坦克。前苏联、原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共生产T-54/ 55坦克约5万辆,占二战后世界坦克总产量的1/3左右。直到1981年,前苏联鄂木斯克坦克厂仍在生产T-55坦克。
  T-54A中型坦克是T-54的一种重要改进型,于50年代中期首次出现,它装有D-10TG式100毫米线膛坦克炮,该炮配有高低向稳定器和高低向动力驱动装置,首次安装抽气装置,其他改进包括电动机油泵、舱底排水泵、改进型空气滤清器和自动灭火装置。最初制造的T-54A坦克未安装红外夜视设备,但后来生产的基本上都加装了这种设备,并称为T-54A(M)坦克。
  中国对T-54和T-54A的性能是感到比较满意的,但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单纯依赖外购来满足部队装备要求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也不符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为了发展自己的坦克工业和培养技术人才,中国决定以T-54A为基础进行仿制生产。为此,中国要求苏联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图纸和生产工艺,并于1956年4月动工建设国内第一家坦克制造厂(617厂)。
  1957-1958年,617厂主要进行设计研究、翻译图纸、工艺技术文件;1958年底,第一辆用苏联零件组装的国产T-54A 开下了流水线。到 1959年,617厂已经可以完全独立生产T-54A中型坦克。1959年10月1日,首批国产的32 辆T-54A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大阅兵,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也是国产坦克首次向公众亮相。1959年底,国产T-54A被正式命名为1959年式中型坦克(简称59式坦克,生产厂家命名为WZ120)。59式坦克的问世,宣告了中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彻底终结。中国的坦克工业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59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36吨,乘员4人。59式坦克的车体为轧制装甲钢焊接结构,具有一定的倾角,车体前倾斜装甲板厚约100毫米,车体侧装甲厚80毫米。驾驶舱在车体左前侧,战斗舱位于驾驶员座椅后方的坦克中部位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在车体尾部,发动机横置,用隔板与战斗舱隔开。驾驶员有1个向上抬起并向左旋转开启的舱盖,舱前有2个潜望镜,其中的1个可换成红外潜望镜。
  59式坦克车首装有与前上装甲垂直的防浪板,当坦克涉水行驶时可防止水浪溅至驾驶员潜望镜。驾驶员右边的车体前部空间为弹药架、电瓶及燃料箱。驾驶员后面的车体底甲板上开有向车内开启的安全门。炮塔为铸造结构,其外形为半蛋壳形,前装甲厚约220毫米,具有良好的防弹能力。顶装甲是用2块D形钢板对焊在一起再焊到炮塔顶部的,炮塔位于车体中部。车长在炮塔内左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在炮塔内右侧。车长有1个可以360度回转的指挥塔,其上有1个向前开启的单扇舱盖,TPK-1瞄准镜安装在车长指挥塔顶的前部,指挥塔上有4个潜望镜。装填手有1个向后开启的单扇舱盖和1个MK-4型潜望镜。
  但59式坦克的外观与T-54A还是有所区别的,如59式坦克取消了T-54A的红外夜视装置,这是由于当时中国受自身工业技术水平所限而不得已采取的决定。
  59式坦克的主炮为1门100毫米线膛坦克炮,在身管前端装有抽烟装置。该炮可发射钨芯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34发。作战时,该炮发射穿甲弹的直射距离为1070米(钨芯穿甲弹初速为1435米/秒,最大射程14800米),发射破甲弹的直射距离为1000米,火炮俯仰角为-5-+18度,最大射速为每分钟7发。火炮装有液压式单向(高低向)稳定器,借助瞄准镜分划测距,炮长通过瞄准镜和火炮控制系统的操纵台完成对目标的瞄准和射击。辅助武器为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备弹500发;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由驾驶员操纵的7.62毫米航向机枪,备弹3000发。
  59式坦克的发动机为12缸V型69度夹角4冲程强制水冷直喷式12150L柴油机,额定功率520马力,额定转速2000转/分。该发动机有空气起动和电起动两种起动方式,并备有冬季起动的加温系统。传动装置和操纵装置为机械式,采用直齿轮式传动箱、摩擦式离合器和固定轴式变速箱,变速箱两侧各有一个二级行星式转向机、带式制动器和单对直齿轮式侧减速器。
  59式坦克的履带为单销式金属履带;行动部分采用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在车体每侧各有5个双轮缘大直径负重轮、1个诱导轮和1个主动轮;在第1、5负重轮处装有叶片式液力减振器等。
  59式坦克的通信设备为A-220型或A-220A型调频电台,前者的频率范围为20-22.375兆赫,后者为20-27.175兆赫,最大通信距离16公里。59式坦克还配有半自动灭火系统和手提式灭火瓶,在坦克的尾部还有两具烟幕筒,但一般只在临战状态才安装。
  59式坦克主要战技术性能指标:全重36吨,乘员4人,车全长9米(炮向前),车宽3.27米,车高2.4米(至炮塔顶),车底距地高0.42米,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时,平均公路速度30-33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4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30度,最大侧倾坡度为30度,越壕宽2.7米,越垂直墙高0.8米,涉水深1.4米,潜水深5.5米,主用武器为1门100毫米线膛炮。
  1960-1961年,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所对已生产出的59式坦克性能进行全面考核,先后在北方寒冷地区和南方炎热地区试车,累计行驶9000多公里,主要考核其产品质量检验、战术技术性能、使用寿命、适应性及可靠性。设计人员对59式坦克进行部件、零件的设计及计算,以掌握原设计意图,积累数据。同时,为全面测试坦克性能,筹建了中国第一批坦克试验台架。通过试验和部队实际使用情况表明,59式中型坦克战技术性能良好,机件工作可靠,适应性强,维修保养简便,完全符合性能要求。□ </P><P>

加挂复合装甲基的59IIA式主战坦克

正在进行越障测试的中国59-I型中型坦克,图中可以清楚看到坦克车体两侧加装了侧裙板。

中国59-I型中型坦克样车。其主要仍然沿用59坦克的100毫米炮。

69型主战坦克.
  坦克作为陆军突击兵器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成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由此确立了其在陆军中的主导地位。相比于世界坦克强国而言,中国的坦克发展起步晚了30多年。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坦克工业仍然为零。但是,充满自信与活力的新中国领导人并没有因此妄自菲薄,而是以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决定建立自己的坦克工业,从而拉开了中国坦克发展的序幕。
<b>  ☆ 仿制生产的59式中型坦克</b>
  1949年9月,人民装甲兵创建初期,装备的坦克是从国民党军手里缴获的美制和日制坦克,数量只有375辆。由于这些坦克型号繁多、性能落伍,而且零备件缺乏,难以满足装甲兵作战和训练的需要。但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备研制和生产坦克的能力。所以从现实情况出发,中国决定首先从苏联购买坦克以应部队急需。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更加快了中国引进苏制坦克的步伐。1950年11月,中国从苏联首批购进10个坦克团的装备,主要为T-34/85中型坦克,其次是少量的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和SU-122自行火炮。1951-1955年期间,又相继从苏联购进47个坦克及自行火炮团的装备。
  T-34中型坦克和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虽然是二战期间研制和生产的,但由于性能优异,所以在50年代初仍然属于世界先进坦克之列。这些苏制坦克在朝鲜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让人民装甲兵告别了“万国牌”坦克的历史,部队装备首次实现制式化。
  1955年11月,中国从苏联获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进型号T-54A的样车。T-54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型坦克之一。它的成功引进,使人民装甲兵的坦克装备技术水平首次与世界同步。
  T-54是在苏联1944年设计的T-44中型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而T-44又是在著名的T-34/85坦克基础上改进的(主要改进之处是采用扭杆悬挂、横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以及形状良好的车体),该坦克有4名乘员,取消了原T-34/85坦克的机电员,航向机枪固定在车体上,由驾驶员控制发射。炮塔是T-34/85坦克炮塔的改进型,但是炮塔底部没有突出的颈环。T-44在1945~1949年期间进行了小批量生产,但使用证明其可靠性较差,所以苏联决定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发展,这就是后来的T-54。
  T-54第一辆样车于1946年制成,1947年在哈尔科夫坦克厂投产。该型坦克及姊妹型号T-55是二战后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坦克。前苏联、原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共生产T-54/ 55坦克约5万辆,占二战后世界坦克总产量的1/3左右。直到1981年,前苏联鄂木斯克坦克厂仍在生产T-55坦克。
  T-54A中型坦克是T-54的一种重要改进型,于50年代中期首次出现,它装有D-10TG式100毫米线膛坦克炮,该炮配有高低向稳定器和高低向动力驱动装置,首次安装抽气装置,其他改进包括电动机油泵、舱底排水泵、改进型空气滤清器和自动灭火装置。最初制造的T-54A坦克未安装红外夜视设备,但后来生产的基本上都加装了这种设备,并称为T-54A(M)坦克。
  中国对T-54和T-54A的性能是感到比较满意的,但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单纯依赖外购来满足部队装备要求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也不符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为了发展自己的坦克工业和培养技术人才,中国决定以T-54A为基础进行仿制生产。为此,中国要求苏联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图纸和生产工艺,并于1956年4月动工建设国内第一家坦克制造厂(617厂)。
  1957-1958年,617厂主要进行设计研究、翻译图纸、工艺技术文件;1958年底,第一辆用苏联零件组装的国产T-54A 开下了流水线。到 1959年,617厂已经可以完全独立生产T-54A中型坦克。1959年10月1日,首批国产的32 辆T-54A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大阅兵,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也是国产坦克首次向公众亮相。1959年底,国产T-54A被正式命名为1959年式中型坦克(简称59式坦克,生产厂家命名为WZ120)。59式坦克的问世,宣告了中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彻底终结。中国的坦克工业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59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36吨,乘员4人。59式坦克的车体为轧制装甲钢焊接结构,具有一定的倾角,车体前倾斜装甲板厚约100毫米,车体侧装甲厚80毫米。驾驶舱在车体左前侧,战斗舱位于驾驶员座椅后方的坦克中部位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在车体尾部,发动机横置,用隔板与战斗舱隔开。驾驶员有1个向上抬起并向左旋转开启的舱盖,舱前有2个潜望镜,其中的1个可换成红外潜望镜。
  59式坦克车首装有与前上装甲垂直的防浪板,当坦克涉水行驶时可防止水浪溅至驾驶员潜望镜。驾驶员右边的车体前部空间为弹药架、电瓶及燃料箱。驾驶员后面的车体底甲板上开有向车内开启的安全门。炮塔为铸造结构,其外形为半蛋壳形,前装甲厚约220毫米,具有良好的防弹能力。顶装甲是用2块D形钢板对焊在一起再焊到炮塔顶部的,炮塔位于车体中部。车长在炮塔内左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在炮塔内右侧。车长有1个可以360度回转的指挥塔,其上有1个向前开启的单扇舱盖,TPK-1瞄准镜安装在车长指挥塔顶的前部,指挥塔上有4个潜望镜。装填手有1个向后开启的单扇舱盖和1个MK-4型潜望镜。
  但59式坦克的外观与T-54A还是有所区别的,如59式坦克取消了T-54A的红外夜视装置,这是由于当时中国受自身工业技术水平所限而不得已采取的决定。
  59式坦克的主炮为1门100毫米线膛坦克炮,在身管前端装有抽烟装置。该炮可发射钨芯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34发。作战时,该炮发射穿甲弹的直射距离为1070米(钨芯穿甲弹初速为1435米/秒,最大射程14800米),发射破甲弹的直射距离为1000米,火炮俯仰角为-5-+18度,最大射速为每分钟7发。火炮装有液压式单向(高低向)稳定器,借助瞄准镜分划测距,炮长通过瞄准镜和火炮控制系统的操纵台完成对目标的瞄准和射击。辅助武器为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备弹500发;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由驾驶员操纵的7.62毫米航向机枪,备弹3000发。
  59式坦克的发动机为12缸V型69度夹角4冲程强制水冷直喷式12150L柴油机,额定功率520马力,额定转速2000转/分。该发动机有空气起动和电起动两种起动方式,并备有冬季起动的加温系统。传动装置和操纵装置为机械式,采用直齿轮式传动箱、摩擦式离合器和固定轴式变速箱,变速箱两侧各有一个二级行星式转向机、带式制动器和单对直齿轮式侧减速器。
  59式坦克的履带为单销式金属履带;行动部分采用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在车体每侧各有5个双轮缘大直径负重轮、1个诱导轮和1个主动轮;在第1、5负重轮处装有叶片式液力减振器等。
  59式坦克的通信设备为A-220型或A-220A型调频电台,前者的频率范围为20-22.375兆赫,后者为20-27.175兆赫,最大通信距离16公里。59式坦克还配有半自动灭火系统和手提式灭火瓶,在坦克的尾部还有两具烟幕筒,但一般只在临战状态才安装。
  59式坦克主要战技术性能指标:全重36吨,乘员4人,车全长9米(炮向前),车宽3.27米,车高2.4米(至炮塔顶),车底距地高0.42米,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时,平均公路速度30-33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4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30度,最大侧倾坡度为30度,越壕宽2.7米,越垂直墙高0.8米,涉水深1.4米,潜水深5.5米,主用武器为1门100毫米线膛炮。
  1960-1961年,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所对已生产出的59式坦克性能进行全面考核,先后在北方寒冷地区和南方炎热地区试车,累计行驶9000多公里,主要考核其产品质量检验、战术技术性能、使用寿命、适应性及可靠性。设计人员对59式坦克进行部件、零件的设计及计算,以掌握原设计意图,积累数据。同时,为全面测试坦克性能,筹建了中国第一批坦克试验台架。通过试验和部队实际使用情况表明,59式中型坦克战技术性能良好,机件工作可靠,适应性强,维修保养简便,完全符合性能要求。□ </P>
花雨MM,怎么没贴完呀??
当年1224很不错,可惜好多东西当年弄不出来啊!!
怎么没了?
继续
<P>


行驶中的69-II坦克群,这是一次排级规模的演习。

69-II坦克正在翻越垂直墙,图中障碍物标高是1500毫米。

出口到国外的中国69-II中型坦克。

59-IIA坦克,在59-I和59-IIA基础上改进而成。安装了带轻型热护套的105毫米火炮和双向自动装填简易火控系统,车身挂装复合装甲。其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及使用性能较59式坦克都有明显提高。
  与同时代的战后第一代坦克如美国M48、日本61式、英国百人队长等坦克比较,59式坦克在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方面还是比较先进的。比如英国百人队长式坦克体大身沉,战斗全重达50吨左右,但这却导致机动性能大为降低,最大公路速度只有34.6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仅102公里,远远落后于59式;在装甲防护上,百人队长式也弱于59式,其车体首上甲板厚度为76毫米(但百人队长MK13型坦克增大为118毫米);在火力上,百人队长MK5/MK7等都装备1门83.4毫米线膛炮,打击能力明显弱于59式的100毫米炮。直到百人队长MK5/2和MK7/2换装了L7型105毫米线膛炮后,百人队长的火力才超过了59式。
  美国的M48在三大指标上比59式也不占优。比如其最大公路速度为41.8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仅113公里;主炮为1门90毫米坦克炮;装甲最厚处为120毫米等。日本61式坦克是美国M47/M48坦克的仿制品,性能与美制M48相近,所以三大性能也弱于59式。但是,西方国家的火控系统要比59式先进些,而且火炮大都采用双向(高低向和水平向),射击精度要比59式高些。再加上59式最初没有夜视装置,夜间作战能力也要弱于M48、百人队长等坦克。
  59式中型坦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人民装甲兵的骨干装备。据外刊报道,从1963年3月到80年代初,中国总共生产了59式坦克及其改进型1万多辆,其中约有6000辆装备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迄今为止,这些坦克的绝大部分仍在解放军装甲兵装备序列里。
 <b> ☆ 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主战坦克——69式</b>
  在59式成功生产并装备部队后,为保持这种先进水平并逐步实现由产品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转变,1960年后,军委装甲兵和第五机械工业部决定自行研制中国第一代主战坦克。为此,五机部专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新型坦克的技术预研工作,如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器等。1963年装甲兵研究院开始进行新型坦克的方案论证,并于次年正式提出了新型坦克的战技术指标论证方案。1965年,五机部正式确定了新型坦克战技性能及总体设计方案,并向有关科研单位(60研究所、617厂设计所、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下达了研制任务,同时将产品代号命名为“WZ-121”。1966年,617厂试制出了第一台样车。1968年,试制出第二辆样车。同年,617厂还改装出1辆“68G”试验车。科研人员用这两辆样车与试验车一起做了部分项目试验。
  但是新型坦克的研制过程充满了艰辛。首先是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使中国刚刚起步的坦克工业失去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对于重工业尚未成熟的中国来说造成了很大影响,也是制约中国主战坦克在长达20年时间内发展缓慢的一大原因;其次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军工企业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导致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第三是研制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长期只偏重于整车和车型的研究,对基础设计、试验台的设计和建设,以及设计基本参数的研究抓得不紧,结果也影响了新型坦克的研制进度。
  1969年,617厂对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缴获的一辆苏制T-62中型坦克进行了测绘,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和相关技术。结合1966年试制出的第一台样车,对新车进行了11个项目的改进,1970年又试制出了3辆新样车。经过试验,整车战技术指标基本达到要求。同年,根据领导机关的行政命令,在“121坦克”尚未设计定型时,急于投产100台。但由于当时的设计、工艺、装配中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协作件也未过关,结果无一台总装成功。1971年,五机部决定,新坦克不成熟的部件暂时下马,基本成熟而质量不稳定的部件抓紧攻关。于是,工厂科研人员又继续进行攻关研制,对新车战技术指标作了重新调整。经上级对方案和战技术指标重新审查和批准后,617厂试制出定型样车,并由装甲兵组织进行了定型试验。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充分吸收和借鉴59式坦克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坦克科技人员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坦克,于1974年3月26日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69式中型坦克”,简称69式坦克。
 <b> 与59式中型坦克相比,69式中型坦克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b>
<b>  1、战斗全重增大为36.5吨;</b>
  <b>2、增大了发动机功率,改进了冷却和供油燃烧系统。</b>69式坦克采用了12150L-7型12缸V型水冷柴油机,该发动机干重930公斤,长1.583米、宽0.896米、高0.91米,额定功率580马力,额定转速为2000转/分,燃油消耗率不大于238克/千瓦/小时。这种性能较好的发动机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69式坦克的机动性能。
  69式坦克的传动和操纵装置结构与59式中型坦克的不同之处是传动箱主、被动连接齿轮颈部增加了一道密封环槽,改善了密封,减少了漏油;中间齿轮的齿数由33个齿改为32个齿,这样使齿根增厚,轮齿抗弯曲的强度增大,提高了齿轮的寿命;行星转向机改进了密封装置,加了1个毡垫和1个挡油盘及相应的回油孔道。此外,还有少数部件做了改进。69式坦克的行走机构与59式坦克基本相同,只是对某些部件稍加改进,如主动轮的安装采用一对锥形套定心;主动轮花键采取高频淬火,以提高轮毂花键齿的寿命等。
 <b> 3、装了新设计的100毫米滑膛炮,火炮全质量为1970公斤。</b>炮身全长5.705米,身管长5.45米,身管中段偏前处装有抽气装置,驻退机和复进机并列布置在火炮上方。69式坦克采用滑膛炮的目的是为了发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因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已正确认识到长杆式脱壳穿甲弹是今后最有发展前途的弹种。而在英国人发明滑动弹带以前,著名的L-7线膛炮不能发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这是由于线膛炮发射的炮弹旋转速度太大,降低了长杆弹的穿甲能力。69式坦克100毫米滑膛炮使用穿甲弹时直射距离为1736米,最大射程11847米。除配有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外,69式坦克主炮还配有破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为44发(其中包括13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3发破甲弹和18发榴弹)。炮弹布置为两个弹架油箱内装弹19发,发动机隔板前中组弹架装弹12发,战斗室左侧装甲板上固定2发,右侧装甲板上固定4发,炮塔右壁上固定2发,炮塔尾部固定5发。但要说明的一点是,69式的100毫米滑膛炮并不很成功,这是因为当时使用的发射药的火药残渣留膛,使火炮经常需要擦拭,因此部队并不喜欢这种坦克炮。到80年代,由于线膛炮发射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研制成功,69式又改回100毫米线膛炮。
  <b>4、69式坦克火控系统和观瞄装置比59式坦克先进,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器。</b>其中安装在火炮防盾上的激光测距仪大大提高了测距精度,使测距误差从59式坦克的50米减小到10米以内;火炮的双向稳定器中,高低向采用液压式控制和驱动,水平向采用电力机械式控制和驱动。69式坦克的观瞄装置为69式100毫米滑膛坦克炮瞄准镜、70式炮长夜间主动红外瞄准镜和69式车长主动红外昼夜观察镜。由于炮长和车长的夜视装置为主动红外式,因此,炮塔上装有炮长红外大灯和车长红外灯。这些火控设备和夜视夜瞄装置,提高了69式坦克的首发命中率和夜战能力。
  <b>5、69式坦克的车体底板碗形底两侧和侧装甲板对接处由59式坦克的缓慢弯曲改为7度角外倾斜弯折,使平衡肘支架由7种减少为4种,简化了制造工艺;</b>在驾驶员的右侧增加了柴油分配开关、手摇柴油泵、排气开关和透明的柴油油量显示器(59式坦克的这些装置都放在车长座位下方);为方便装填手装填炮弹,69式坦克的战斗舱底改为旋转底板;为了配合双向稳定器和方向机的安装,将炮塔座圈尺寸进行了调整,齿宽增加了2毫米,相应地将8块座圈护板的宽度尺寸也增加了2毫米。
  69式坦克的战技术性能指标:全重36.5吨,乘员4人,车全长9.125米(炮向前),车宽3.27米(不带裙板),车高2.4米(至炮塔顶),发动机功率580马力,主用武器为1门100毫米滑膛坦克炮,辅助武器为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7.62毫米航向机枪,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时,平均公路速度32-35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4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32度,最大侧倾坡度为30度,越壕宽2.7米,过垂直墙高0.8米,涉水深1.4米。
  作为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坦克,69式在火力、防护、机动性能上比59式坦克都有较大提高,各项技术指标与前苏联的T-55式相当,明显优于日本的61式。但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造成研制时间过长,使本来比较先进的性能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显得逊色了。因此,69式中型坦克定型后没有大量生产。但69式的研制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坦克设计人才,这对中国坦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吴哲仁 (未完待续) </P>
<P>


行驶中的69-II坦克群,这是一次排级规模的演习。

69-II坦克正在翻越垂直墙,图中障碍物标高是1500毫米。

出口到国外的中国69-II中型坦克。

59-IIA坦克,在59-I和59-IIA基础上改进而成。安装了带轻型热护套的105毫米火炮和双向自动装填简易火控系统,车身挂装复合装甲。其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及使用性能较59式坦克都有明显提高。
  与同时代的战后第一代坦克如美国M48、日本61式、英国百人队长等坦克比较,59式坦克在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方面还是比较先进的。比如英国百人队长式坦克体大身沉,战斗全重达50吨左右,但这却导致机动性能大为降低,最大公路速度只有34.6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仅102公里,远远落后于59式;在装甲防护上,百人队长式也弱于59式,其车体首上甲板厚度为76毫米(但百人队长MK13型坦克增大为118毫米);在火力上,百人队长MK5/MK7等都装备1门83.4毫米线膛炮,打击能力明显弱于59式的100毫米炮。直到百人队长MK5/2和MK7/2换装了L7型105毫米线膛炮后,百人队长的火力才超过了59式。
  美国的M48在三大指标上比59式也不占优。比如其最大公路速度为41.8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仅113公里;主炮为1门90毫米坦克炮;装甲最厚处为120毫米等。日本61式坦克是美国M47/M48坦克的仿制品,性能与美制M48相近,所以三大性能也弱于59式。但是,西方国家的火控系统要比59式先进些,而且火炮大都采用双向(高低向和水平向),射击精度要比59式高些。再加上59式最初没有夜视装置,夜间作战能力也要弱于M48、百人队长等坦克。
  59式中型坦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人民装甲兵的骨干装备。据外刊报道,从1963年3月到80年代初,中国总共生产了59式坦克及其改进型1万多辆,其中约有6000辆装备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迄今为止,这些坦克的绝大部分仍在解放军装甲兵装备序列里。
 <b> ☆ 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主战坦克——69式</b>
  在59式成功生产并装备部队后,为保持这种先进水平并逐步实现由产品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转变,1960年后,军委装甲兵和第五机械工业部决定自行研制中国第一代主战坦克。为此,五机部专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新型坦克的技术预研工作,如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器等。1963年装甲兵研究院开始进行新型坦克的方案论证,并于次年正式提出了新型坦克的战技术指标论证方案。1965年,五机部正式确定了新型坦克战技性能及总体设计方案,并向有关科研单位(60研究所、617厂设计所、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下达了研制任务,同时将产品代号命名为“WZ-121”。1966年,617厂试制出了第一台样车。1968年,试制出第二辆样车。同年,617厂还改装出1辆“68G”试验车。科研人员用这两辆样车与试验车一起做了部分项目试验。
  但是新型坦克的研制过程充满了艰辛。首先是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使中国刚刚起步的坦克工业失去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对于重工业尚未成熟的中国来说造成了很大影响,也是制约中国主战坦克在长达20年时间内发展缓慢的一大原因;其次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军工企业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导致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第三是研制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长期只偏重于整车和车型的研究,对基础设计、试验台的设计和建设,以及设计基本参数的研究抓得不紧,结果也影响了新型坦克的研制进度。
  1969年,617厂对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缴获的一辆苏制T-62中型坦克进行了测绘,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和相关技术。结合1966年试制出的第一台样车,对新车进行了11个项目的改进,1970年又试制出了3辆新样车。经过试验,整车战技术指标基本达到要求。同年,根据领导机关的行政命令,在“121坦克”尚未设计定型时,急于投产100台。但由于当时的设计、工艺、装配中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协作件也未过关,结果无一台总装成功。1971年,五机部决定,新坦克不成熟的部件暂时下马,基本成熟而质量不稳定的部件抓紧攻关。于是,工厂科研人员又继续进行攻关研制,对新车战技术指标作了重新调整。经上级对方案和战技术指标重新审查和批准后,617厂试制出定型样车,并由装甲兵组织进行了定型试验。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充分吸收和借鉴59式坦克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坦克科技人员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坦克,于1974年3月26日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69式中型坦克”,简称69式坦克。
 <b> 与59式中型坦克相比,69式中型坦克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b>
<b>  1、战斗全重增大为36.5吨;</b>
  <b>2、增大了发动机功率,改进了冷却和供油燃烧系统。</b>69式坦克采用了12150L-7型12缸V型水冷柴油机,该发动机干重930公斤,长1.583米、宽0.896米、高0.91米,额定功率580马力,额定转速为2000转/分,燃油消耗率不大于238克/千瓦/小时。这种性能较好的发动机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69式坦克的机动性能。
  69式坦克的传动和操纵装置结构与59式中型坦克的不同之处是传动箱主、被动连接齿轮颈部增加了一道密封环槽,改善了密封,减少了漏油;中间齿轮的齿数由33个齿改为32个齿,这样使齿根增厚,轮齿抗弯曲的强度增大,提高了齿轮的寿命;行星转向机改进了密封装置,加了1个毡垫和1个挡油盘及相应的回油孔道。此外,还有少数部件做了改进。69式坦克的行走机构与59式坦克基本相同,只是对某些部件稍加改进,如主动轮的安装采用一对锥形套定心;主动轮花键采取高频淬火,以提高轮毂花键齿的寿命等。
 <b> 3、装了新设计的100毫米滑膛炮,火炮全质量为1970公斤。</b>炮身全长5.705米,身管长5.45米,身管中段偏前处装有抽气装置,驻退机和复进机并列布置在火炮上方。69式坦克采用滑膛炮的目的是为了发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因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已正确认识到长杆式脱壳穿甲弹是今后最有发展前途的弹种。而在英国人发明滑动弹带以前,著名的L-7线膛炮不能发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这是由于线膛炮发射的炮弹旋转速度太大,降低了长杆弹的穿甲能力。69式坦克100毫米滑膛炮使用穿甲弹时直射距离为1736米,最大射程11847米。除配有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外,69式坦克主炮还配有破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为44发(其中包括13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3发破甲弹和18发榴弹)。炮弹布置为两个弹架油箱内装弹19发,发动机隔板前中组弹架装弹12发,战斗室左侧装甲板上固定2发,右侧装甲板上固定4发,炮塔右壁上固定2发,炮塔尾部固定5发。但要说明的一点是,69式的100毫米滑膛炮并不很成功,这是因为当时使用的发射药的火药残渣留膛,使火炮经常需要擦拭,因此部队并不喜欢这种坦克炮。到80年代,由于线膛炮发射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研制成功,69式又改回100毫米线膛炮。
  <b>4、69式坦克火控系统和观瞄装置比59式坦克先进,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器。</b>其中安装在火炮防盾上的激光测距仪大大提高了测距精度,使测距误差从59式坦克的50米减小到10米以内;火炮的双向稳定器中,高低向采用液压式控制和驱动,水平向采用电力机械式控制和驱动。69式坦克的观瞄装置为69式100毫米滑膛坦克炮瞄准镜、70式炮长夜间主动红外瞄准镜和69式车长主动红外昼夜观察镜。由于炮长和车长的夜视装置为主动红外式,因此,炮塔上装有炮长红外大灯和车长红外灯。这些火控设备和夜视夜瞄装置,提高了69式坦克的首发命中率和夜战能力。
  <b>5、69式坦克的车体底板碗形底两侧和侧装甲板对接处由59式坦克的缓慢弯曲改为7度角外倾斜弯折,使平衡肘支架由7种减少为4种,简化了制造工艺;</b>在驾驶员的右侧增加了柴油分配开关、手摇柴油泵、排气开关和透明的柴油油量显示器(59式坦克的这些装置都放在车长座位下方);为方便装填手装填炮弹,69式坦克的战斗舱底改为旋转底板;为了配合双向稳定器和方向机的安装,将炮塔座圈尺寸进行了调整,齿宽增加了2毫米,相应地将8块座圈护板的宽度尺寸也增加了2毫米。
  69式坦克的战技术性能指标:全重36.5吨,乘员4人,车全长9.125米(炮向前),车宽3.27米(不带裙板),车高2.4米(至炮塔顶),发动机功率580马力,主用武器为1门100毫米滑膛坦克炮,辅助武器为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7.62毫米航向机枪,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时,平均公路速度32-35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4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32度,最大侧倾坡度为30度,越壕宽2.7米,过垂直墙高0.8米,涉水深1.4米。
  作为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坦克,69式在火力、防护、机动性能上比59式坦克都有较大提高,各项技术指标与前苏联的T-55式相当,明显优于日本的61式。但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造成研制时间过长,使本来比较先进的性能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显得逊色了。因此,69式中型坦克定型后没有大量生产。但69式的研制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坦克设计人才,这对中国坦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吴哲仁 (未完待续) </P>
<P>


行驶中的69-II坦克群,这是一次排级规模的演习。

69-II坦克正在翻越垂直墙,图中障碍物标高是1500毫米。

出口到国外的中国69-II中型坦克。

59-IIA坦克,在59-I和59-IIA基础上改进而成。安装了带轻型热护套的105毫米火炮和双向自动装填简易火控系统,车身挂装复合装甲。其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及使用性能较59式坦克都有明显提高。
  与同时代的战后第一代坦克如美国M48、日本61式、英国百人队长等坦克比较,59式坦克在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方面还是比较先进的。比如英国百人队长式坦克体大身沉,战斗全重达50吨左右,但这却导致机动性能大为降低,最大公路速度只有34.6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仅102公里,远远落后于59式;在装甲防护上,百人队长式也弱于59式,其车体首上甲板厚度为76毫米(但百人队长MK13型坦克增大为118毫米);在火力上,百人队长MK5/MK7等都装备1门83.4毫米线膛炮,打击能力明显弱于59式的100毫米炮。直到百人队长MK5/2和MK7/2换装了L7型105毫米线膛炮后,百人队长的火力才超过了59式。
  美国的M48在三大指标上比59式也不占优。比如其最大公路速度为41.8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仅113公里;主炮为1门90毫米坦克炮;装甲最厚处为120毫米等。日本61式坦克是美国M47/M48坦克的仿制品,性能与美制M48相近,所以三大性能也弱于59式。但是,西方国家的火控系统要比59式先进些,而且火炮大都采用双向(高低向和水平向),射击精度要比59式高些。再加上59式最初没有夜视装置,夜间作战能力也要弱于M48、百人队长等坦克。
  59式中型坦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人民装甲兵的骨干装备。据外刊报道,从1963年3月到80年代初,中国总共生产了59式坦克及其改进型1万多辆,其中约有6000辆装备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迄今为止,这些坦克的绝大部分仍在解放军装甲兵装备序列里。
 <b> ☆ 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主战坦克——69式</b>
  在59式成功生产并装备部队后,为保持这种先进水平并逐步实现由产品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转变,1960年后,军委装甲兵和第五机械工业部决定自行研制中国第一代主战坦克。为此,五机部专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新型坦克的技术预研工作,如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器等。1963年装甲兵研究院开始进行新型坦克的方案论证,并于次年正式提出了新型坦克的战技术指标论证方案。1965年,五机部正式确定了新型坦克战技性能及总体设计方案,并向有关科研单位(60研究所、617厂设计所、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下达了研制任务,同时将产品代号命名为“WZ-121”。1966年,617厂试制出了第一台样车。1968年,试制出第二辆样车。同年,617厂还改装出1辆“68G”试验车。科研人员用这两辆样车与试验车一起做了部分项目试验。
  但是新型坦克的研制过程充满了艰辛。首先是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使中国刚刚起步的坦克工业失去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对于重工业尚未成熟的中国来说造成了很大影响,也是制约中国主战坦克在长达20年时间内发展缓慢的一大原因;其次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军工企业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导致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第三是研制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长期只偏重于整车和车型的研究,对基础设计、试验台的设计和建设,以及设计基本参数的研究抓得不紧,结果也影响了新型坦克的研制进度。
  1969年,617厂对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缴获的一辆苏制T-62中型坦克进行了测绘,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和相关技术。结合1966年试制出的第一台样车,对新车进行了11个项目的改进,1970年又试制出了3辆新样车。经过试验,整车战技术指标基本达到要求。同年,根据领导机关的行政命令,在“121坦克”尚未设计定型时,急于投产100台。但由于当时的设计、工艺、装配中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协作件也未过关,结果无一台总装成功。1971年,五机部决定,新坦克不成熟的部件暂时下马,基本成熟而质量不稳定的部件抓紧攻关。于是,工厂科研人员又继续进行攻关研制,对新车战技术指标作了重新调整。经上级对方案和战技术指标重新审查和批准后,617厂试制出定型样车,并由装甲兵组织进行了定型试验。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充分吸收和借鉴59式坦克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坦克科技人员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坦克,于1974年3月26日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69式中型坦克”,简称69式坦克。
 <b> 与59式中型坦克相比,69式中型坦克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b>
<b>  1、战斗全重增大为36.5吨;</b>
  <b>2、增大了发动机功率,改进了冷却和供油燃烧系统。</b>69式坦克采用了12150L-7型12缸V型水冷柴油机,该发动机干重930公斤,长1.583米、宽0.896米、高0.91米,额定功率580马力,额定转速为2000转/分,燃油消耗率不大于238克/千瓦/小时。这种性能较好的发动机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69式坦克的机动性能。
  69式坦克的传动和操纵装置结构与59式中型坦克的不同之处是传动箱主、被动连接齿轮颈部增加了一道密封环槽,改善了密封,减少了漏油;中间齿轮的齿数由33个齿改为32个齿,这样使齿根增厚,轮齿抗弯曲的强度增大,提高了齿轮的寿命;行星转向机改进了密封装置,加了1个毡垫和1个挡油盘及相应的回油孔道。此外,还有少数部件做了改进。69式坦克的行走机构与59式坦克基本相同,只是对某些部件稍加改进,如主动轮的安装采用一对锥形套定心;主动轮花键采取高频淬火,以提高轮毂花键齿的寿命等。
 <b> 3、装了新设计的100毫米滑膛炮,火炮全质量为1970公斤。</b>炮身全长5.705米,身管长5.45米,身管中段偏前处装有抽气装置,驻退机和复进机并列布置在火炮上方。69式坦克采用滑膛炮的目的是为了发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因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已正确认识到长杆式脱壳穿甲弹是今后最有发展前途的弹种。而在英国人发明滑动弹带以前,著名的L-7线膛炮不能发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这是由于线膛炮发射的炮弹旋转速度太大,降低了长杆弹的穿甲能力。69式坦克100毫米滑膛炮使用穿甲弹时直射距离为1736米,最大射程11847米。除配有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外,69式坦克主炮还配有破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为44发(其中包括13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3发破甲弹和18发榴弹)。炮弹布置为两个弹架油箱内装弹19发,发动机隔板前中组弹架装弹12发,战斗室左侧装甲板上固定2发,右侧装甲板上固定4发,炮塔右壁上固定2发,炮塔尾部固定5发。但要说明的一点是,69式的100毫米滑膛炮并不很成功,这是因为当时使用的发射药的火药残渣留膛,使火炮经常需要擦拭,因此部队并不喜欢这种坦克炮。到80年代,由于线膛炮发射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研制成功,69式又改回100毫米线膛炮。
  <b>4、69式坦克火控系统和观瞄装置比59式坦克先进,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器。</b>其中安装在火炮防盾上的激光测距仪大大提高了测距精度,使测距误差从59式坦克的50米减小到10米以内;火炮的双向稳定器中,高低向采用液压式控制和驱动,水平向采用电力机械式控制和驱动。69式坦克的观瞄装置为69式100毫米滑膛坦克炮瞄准镜、70式炮长夜间主动红外瞄准镜和69式车长主动红外昼夜观察镜。由于炮长和车长的夜视装置为主动红外式,因此,炮塔上装有炮长红外大灯和车长红外灯。这些火控设备和夜视夜瞄装置,提高了69式坦克的首发命中率和夜战能力。
  <b>5、69式坦克的车体底板碗形底两侧和侧装甲板对接处由59式坦克的缓慢弯曲改为7度角外倾斜弯折,使平衡肘支架由7种减少为4种,简化了制造工艺;</b>在驾驶员的右侧增加了柴油分配开关、手摇柴油泵、排气开关和透明的柴油油量显示器(59式坦克的这些装置都放在车长座位下方);为方便装填手装填炮弹,69式坦克的战斗舱底改为旋转底板;为了配合双向稳定器和方向机的安装,将炮塔座圈尺寸进行了调整,齿宽增加了2毫米,相应地将8块座圈护板的宽度尺寸也增加了2毫米。
  69式坦克的战技术性能指标:全重36.5吨,乘员4人,车全长9.125米(炮向前),车宽3.27米(不带裙板),车高2.4米(至炮塔顶),发动机功率580马力,主用武器为1门100毫米滑膛坦克炮,辅助武器为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7.62毫米航向机枪,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时,平均公路速度32-35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4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32度,最大侧倾坡度为30度,越壕宽2.7米,过垂直墙高0.8米,涉水深1.4米。
  作为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坦克,69式在火力、防护、机动性能上比59式坦克都有较大提高,各项技术指标与前苏联的T-55式相当,明显优于日本的61式。但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造成研制时间过长,使本来比较先进的性能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显得逊色了。因此,69式中型坦克定型后没有大量生产。但69式的研制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坦克设计人才,这对中国坦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吴哲仁 (未完待续) </P>
<P>"行驶中的69-II坦克群,这是一次排级规模的演习"</P><P>那个图很搞笑</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4 19:14:2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4 19:18:48编辑过]
<P>第一张图片的图注就错了,那不是59-IIA,而是59D。注意火控系统的变化。其火炮也不同于其他105坦克炮。</P>
59D好眼熟!
<B>以下是引用<I>大骆驼</I>在2005-2-15 0:29:40的发言:</B>
59D好眼熟!

<P>这张59D似乎应该是网上最早也最广为流传的一幅</P>
MM是个全才呢!
<P>
</P><P>

69-IIM式中型坦克四视图

中国吸引西方先进技术研制的79型主战坦克

中国吸引西方先进技术研制的79型主战坦克。该型坦克安装了带热护套的105毫米坦克炮和简易火控系统,在性能上达到了国外战后第二代坦克的水准。虽然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但79型主战坦克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过渡车型仍? onkeypress=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最新主战装备-98式主战坦克
 <b> ☆ 令人惋惜的122中型坦克</b>
  60年代后,世界军事强国纷纷推出了战后第二代坦克,它集中型和重型坦克的优越性能于一身,称为主战坦克。各国开始在其身上大量应用新型大口径火炮、被动微光夜视装置、新型火控系统、大功率发动机、新型装甲、焊接技术炮塔、新型灭火系统以及集体三防系统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战后坦克技术发生了一次飞跃。相比之下,中国的59式和69式中型坦克在综合性能上还处于战后第一代水平,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逐步拉大。
  为了赶超世界先进坦克的技术水平,有关部门在“121坦克”还没有定型的情况下,又于l970年3月提出“122坦克”研制计划,由于受当时极“左”思想影响,没有按科学规律办事,在技术水平不具备的条件下,对“122坦克”提出了过高的战技术性能要求。如要求122坦克要装新型120毫米大口径滑膛炮和4枚反坦克导弹,能对付已有的和近期可能出现的任何中、重型坦克;能发射带可燃药筒的多种弹药;采用先进的夜视、夜瞄装置和先进的火控系统;坦克的战斗全重要轻;动力装置功率要大、尺寸要小、油耗要低,并能使用多种燃料;改进装甲材料、提高抗弹性能;解决对原子、化学武器的集体防护、具有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良好作战能力;提高零部件的工作可靠性,减少保养工作量,延长保养周期等。特别是对122坦克提出了液力传动、液压操纵和液压空气悬挂的技术要求(简称“三液”,该坦克的产品代号为WZ-122A)。
  从中国当时所具有的坦克研制能力看,这些技术要求是很难达到的。因此,虽经广大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连续奋战,但一直未能成功,只好退到机械传动、机械操纵和机械悬挂(简称“三机”,该坦克的产品代号为WZ-122B),即使用机械代替液压。但是这样试装出的“122坦克”也未实现预期要求,整车性能和部件结构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于是只好在1974年取消该研制项目,改作部件研制。
  122坦克的下马虽然令人惋惜,但是该型坦克的研制为中国后续坦克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三液”样车、“三机”样车后,有关单位在部件研制的基础上又研制了中型坦克试验车,为以后中国第三代坦克的研制和老式坦克的改进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基础工作。
 <b> ☆ 争奇斗艳的59式和69式改进型坦克</b>
 <b> 59式中型坦克的改进</b>
  70年代中期,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出台,中国军队在1975年左右提出:要以主战坦克的现代化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的陆军。而当时作为中国坦克骨干的59式在长达近20年的生产中,其火力、防护、机动性能方面几乎没有提高,综合作战性能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据西方专家称,中国的坦克技术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差距约为30年左右;与苏联的差距也在20-25年以上。为了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中国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不断对59式坦克进行升级改造,推出了一系列改进型号,以此来提高装备部队坦克的水平。
  59-I型坦克:根据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部队对59式坦克提出的改进意见,以及当时国内先进技术水平,617厂科研人员在59式坦克上增加了11个新项目,改进了6个方面的设计。改进后的坦克被命名为59-I坦克,1984年设计定型。
  59-I相比于59式中型坦克的最大变化是加装了激光测距仪和自动装表火控系统。其中激光测距仪安装在主炮防盾上部,型号为C-83II和82式。后者的测距范围为300-3000米,精度为正负10米。其他方面的改进是装有液压助力转向操纵系统、热电偶传感器的自动灭火装置、车体屏蔽裙板、伪装天线、机油失压报警装置、炮塔左右两侧各设置了四联装烟幕弹发射装置、挂胶履带和便于开启的安全门等。
  根据不同的装甲厚度和火控设备,59-I也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如59-IA就是将从苏联引进的或控系统换装为国产第一代火控系统而得名。
  从80年代开始,617厂按照59-I的标准对大量初期型59坦克进行了改装,同时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成功了新型的AP-100-2100型10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药筒采用半可燃式药筒。该弹初速1480米/秒,在24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150毫米/65厚的均质钢板。
  经过改装,59-I坦克在首发命中率、防护力、机动性等方面比59式坦克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为后来改进老产品闯出了一条路子。
  59-II型坦克:它是在59-I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该型坦克是采用国内先进科研成果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进而成的一种车型,共引进3项国外先进成果,改进12个项目,1984年定型。59-II坦克(厂方命名WZ-120B)的最大亮点是换装了1门自紧身管的81式105毫米线膛炮。该炮是中国按照奥地利提供的L-7型105毫米线膛炮仿制而成的,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59-II的其它改进还包括换装了新型的电台和火控系统、安装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动力装置换为一台580马力柴油发动机、车体上有双向火炮稳定装置和具有弹着点测定功能的射击控制装置。
  59-II在外形上与59式和59-I式的最大区别是火炮抽烟装置从身管的前端移到了中部。改进后的59-II坦克,在火力系统、灭火系统、灭火抑爆系统、通讯系统等方面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经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使用,证明该型坦克是一次成功的改进,它使落后的59式坦克重新焕发了青春。
  在改进59-II坦克的基础上,617厂还设计成功了59-II式指挥坦克,1986年完成改装项目,命名为B59G-1坦克。1987年4月,进行鉴定试验。同年6月赴国外进行投标表演。参加投标表演的还有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全部8个表演项目中,B59G-1坦克荣获第一名。
  59-IIA型坦克 该型坦克是在59-I和59-II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于1985年开始研制,1985年10月制造出第一辆样车,1987年7月正式通过国家设计定型。该车安装了带轻型热护套的105毫米火炮和双向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车身挂装复合装甲,车内装有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同时采用热烟幕及烟幕弹发射器、液压助力操纵装置以及工程作业装置等。其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及使用性能较59式坦克都有明显提高。
  59C型坦克 主要是换装一门加长身管的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此外,该型坦克还可加挂反应装甲,以进一步提高防护能力。
  59D型坦克 该型坦克是59式坦克的最新改进型,战斗全重37吨,主炮为一门长身管的83A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该炮在2000米距离上发射86式尾稳弹时,穿甲能力为480毫米;发射93式加长尾稳弹时,穿甲能力接近540毫米。但就火力而言,已经达到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平。此外,该炮还能发射105毫米炮射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弹药基数40发。59D采用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和双向稳定炮瞄系统,并装有简易热像仪,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对坦克目标观察距离达2000米,具备了在昼夜间、静止/短停状态下对运动目标射击能力。车内装有高效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在10毫秒内熄灭火灾)和集体三防装置。驾驶员配有微光夜视仪或红外夜视仪进行夜间驾驶。
  59D的外形也与59式坦克有明显区别,在炮塔前部和车体前上部挂有大量反应装甲;炮塔两侧各布置有4具烟幕弹发射器;炮塔后部有屏护栅栏;车体两侧有侧裙板。出于改造成本方面的原因, 59D坦克没有改动原来59式的动力装置,因此,机动性能稍有下降。
  59-120型坦克 这是一种装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59式改进型坦克,是专供外销设计的。1997年,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展示了装有120毫米炮的59改式坦克样车。59-120所用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有48倍径的BW-120K和50倍径的BK-1990两种。两型改进型的主要区别是火炮、弹药基数与乘员人数。采用48倍径BW120K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59-120,弹药基数20多发,成员3人;采用50倍径BK1990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59-120,弹药基数30发,成员4人。59-120所用的两种120毫米坦克炮在静对静作战时,2000米距离上对固定的2.3米×2.3米坦克靶的首发命中率大于50%;静对动作战时,在2000米距离上对横向运动目标(速度为20-30公里/小时,2.3米×4.6米坦克侧面靶)的首发命中率大于55%。辅助武器和机动性等方面与59式坦克相同。
  59-120已经通过了技术鉴定。该车主要改装内容除将100毫米坦克炮换装为120毫米坦克炮外,其他方面还有用简易火控系统代替了简易瞄准系统,也可根据需要采用稳像式火控系统;将单向炮控系统改为双向炮控系统;将车长白光观察镜改为昼夜观察镜;更换了电台;增加了发电机的功率;对全车弹药进行了重新布置;增加了转动地板。改进后的59式坦克样车保持了原59式坦克的外形,机动性也与原59式坦克相当。但由于将100毫米火炮更换为120毫米火炮,并用双向机械简易火控系统和双向炮控系统代替了简易瞄准系统和单向炮控系统,因此59-120坦克的火炮威力大为提高,可在2000米距离击穿世界上现役大部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前装甲。59-120样车没有安装更好的火控系统和夜视器材等设备,但该样车上具备安装这些设备的条件,可根据需求进行改装。
  59-125型坦克 这也是一种专供外销的改进型号。主要改进内容是换装了1门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加装有简易火控系统、简易热像仪和双向稳定装置;将原来59式的铸造炮塔改为焊接炮塔;换装1台730马力的发动机,大幅提高了机动性能。
  59-IIA扫雷坦克 它是59式坦克的变型车,在车前部安装有挖掘式扫雷器,可扫除两车辙间的触发式反坦克地雷,战时可在雷区为其它坦克开辟通路。59-IIA扫雷坦克适用于在一、二、三级较平坦的可耕地或生荒地上进行扫雷作业。
  73式中型坦克抢救车 它也是59式坦克的一种变型车,不过它取消了59式坦克的炮塔,只采用了59式坦克的底盘,在其上安装了绞盘、吊车、驻锄等抢救装置。该车可用于对战场上战伤或淤陷的坦克装甲车辆进行拖救,此外还可完成其它有关的训练和技术保障任务。
 <b> 69式中型坦克的改进</b>
  69式中型坦克定型后,开始投入正式生产。但部队在对装备的100辆69式使用后发现问题一大堆,所以又全部退回,69式的发展陷入停顿。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部队又呼吁对69式坦克进行改进。于是,617厂科技人员从提高其战技指标着眼,不断进行改进型和变型车研制。先后推出了69-I、69-II、69-III型中型坦克、69-IIB、69-IIC、69-IIC1型指挥坦克、WZ653坦克抢救车、PGZ88式双管37毫米自行高炮、84式坦克架桥车等一系列改型和变型车。现将主要改进型号介绍如下:
  69-I型坦克 该型坦克主要是针对装备部队的69式坦克进行换炮为主的改装。1984年12月20日,解放军总部机关下达了改装的主要战技术要求。1985年底改装出两辆样车;1988年8月,两辆样车送交军方进行定型试验;同年12月28日,军方基本完成定型试验。69-I的主要改进之处是用59式坦克的100毫米线膛炮代替了69式坦克的100毫米滑膛炮,并在身管上增装了热护套;加装了TSFCS型光电注入式简易火控系统,它由TLR1A型坦克激光测距仪、TGS-A型坦克炮瞄准镜以及BC型弹道计算机等组成,可大幅提高坦克炮的射击精度;加装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热烟幕系统、屏护栅栏、侧裙板;车体涂有三色迷彩;用CWT-167型坦克电台和CYY-168车内通话器取代原来的A-220A坦克电台和A-221A车内通话器。但是69-I最终并没有装备装甲兵部队,其中的原因现在虽然还不清楚,但估计主要是因为性能与世界先进坦克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100毫米线膛炮威力不足,难以对付世界先进主战坦克;而且改进时间过长,中间战技术指标又数次修改,等完成改装时,更好的79式坦克和88式坦克都已经定型,69-I的改进反而没有了多大意义。
  69-II型坦克 这是中国专为外贸而改进的69式坦克型号(中国坦克型号中,一般带II的都是外贸型号)。在80年代初,五机部应邀组团出访时,就军品贸易和有关外商进行了谈判,并签订了69-II的出口订单。根据合同,617厂在1981年接到任务后,应用国内已取得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对69式进行了高效率的多项重大改进。据统计,69-II在69式中型坦克的基础上,共改进12个项目526项零部件。1981年完成设计并当年投入生产,1982年通过设计鉴定。
  与69式坦克比较,69-II式的改进重点是提高火力系统和防护系统的性能,其主要改进项目是:1、把100毫米滑膛炮改为有40条膛线数的100毫米线膛炮,火炮全重1970公斤,身管长5.35米,前端装有抽气装置,最大后坐力312千牛,有效射程700-1200米。配用的弹种除钨头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外,还增加了旋转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炮弹布置为两个弹架油箱内20发,发动机隔板前中组弹架11发,战斗室左侧装甲板上固定2发,右侧装甲板上固定4发,炮塔尾部固定5发,炮塔右侧壁处2发;2、安装了坦克自动装表式简易火控系统。该系统包括TLRLA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作用距离300-3000米)、BCLA弹道计算机、TGSA坦克炮瞄准镜和双向稳定器四个部分组成。自动装表时,弹道计算机根据激光测距仪所测距离和选定弹种,自动解算出火炮射角,控制步进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自动装定表尺,同时火炮通过稳定器实现自动俯仰。除自动方式外,还保留了手动方式以应不时之需;3、发动机改为12150L7BW型柴油机,额定功率仍为580马力。该发动机配五速机械式变箱,同时发动机还改进了喷油泵驱动联接盘,能在冬、夏季调整供油量提前角。采用空气式电起动,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4、主离合器操纵与转向操纵设有液压助力装置,有效地减轻了乘员的工作强度;5、采用新型CWT-167型坦克电台和CYY-168型车内通话器,最大通信距离为25公里;6、车上增设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7、车体行动部分增设了侧裙板,侧裙板的上面采用铰接,便于保养时接触履带和悬挂;8、车上增装了热烟幕装置,必要时可往坦克的排气系统内喷入燃料施放热烟幕;9、坦克上涂有防红外涂层;10、加装了发动机机油压力失压报警装置、摩托小时计和可快速开启的安全门;11、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了改进;12、为主离合器和转向机增加了摩擦片。 </P>
<P>


巴基斯坦军队装备的中国85-II型主战坦克

巴基斯坦军队装备的中国85-IIAP型主战坦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最新主战装备-98式主战坦克
  69-II的战技术性能指标 战斗全重36.7吨,乘员4人,车长6.24米,车宽3.3米,车 高2.4米,武器为1门100毫米线膛炮(备弹44发)、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备弹500发)、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7.62毫米航向机枪(共备弹3000发)、发动机功率为580马力,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时,平均公路速度32-35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40公里,装甲厚度为车体前装甲97毫米、车体顶部及舱盖20毫米、炮塔前装甲203毫米,最大爬坡度为32度,最大侧倾坡度为30度,越壕宽2.7米,过垂直墙高0.8米,涉水深1.4米。
  69-IIA型坦克 该型坦克的产品代号是BW121A,它是617厂根据外商合同于1982年在69-II主战坦克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主要是增设了全套三防系统;增加了带方位指示器的炮塔方向机;在炮塔两侧和后部加装了屏护栅栏;同时对压气机、烟幕、夜瞄等系统也作了改进。
  69-IIB/C/C1指挥坦克 与69-IIA配套使用的指挥坦克。主要改进是加装了1部CWT-167电台。但这几种指挥坦克也有一些区别,其中69-IIB在车尾装有1台发电机组,用于在静止时给电台供电;69-IIC1的两台坦克电台共用1根8099型宽带天线。
  69-IIAP 出口巴基斯坦的69-II外贸型坦克。
  69-IIM型坦克 该坦克的产品代号为WZ-121H,是在69-II主战坦克的基础上对火力、火控系统进行改装而成的坦克,最大的变化是换装了带有热护套的105毫米线膛炮,从而大幅提高了火力。此外,69-IIM在车体首上甲板、炮塔正面和两侧裙板前部装上了附加装甲,提高了防护性。该型坦克于1988年8月开始设计,1989年8月生产出整车并通过鉴定,证明其设计合理,工艺稳定,性能良好。1989年到1990年3月投入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
  69-IIMP型坦克 该坦克的产品代号为WZ-121J,是在69-IIM坦克基础上又进行9项改进而成的外贸型坦克。该车于1989年7月开始设计,年底生产出5台整车,1990年初通过鉴定,1990年底投入批量生产。该坦克结构紧凑,配置合理,符合改装要求。其最大改进是将红外夜视器材换为被动微光夜视器材,极大的提高了夜战能力。
  69-IIMA型坦克 该坦克的产品代号为WZ-121K,是在69-IIA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外贸型坦克,主要是用双向装表火控系统取代了69-IIA上的自动装表火控系统,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对固定目标不大于7秒,对运动目标不大于10秒。该坦克从1992年4月开始研制,同年11月通过技术鉴定。
  69-IIMB型坦克 该坦克的产品代号为WZ-121KZ,是与69-IIMA配套使用的指挥坦克。与69-IIMA的主要区别是该型坦克加装了1部CWT-176电台。
  69-120型坦克 该坦克最早是中国在2003年的阿布扎比防务展上提出的外贸型坦克改装方案,主要是为69式坦克换装120毫米滑膛炮,但是该坦克的具体战技术指标目前还不清楚。
  653抢救牵引车 以69-II式坦克底盘为基础改装设计而成的一种变型车,主要用于对战斗损伤、淤陷以及失去自行能力的主战坦克实施抢救、牵引后送以及战地现场换件修理。也用于平时训练中完成类似的技术保障任务。另外,还可以为主战坦克或其它战斗车辆构筑掩体和开辟通路。车上装有静液驱动的纹盘、起吊装置,推、铲土装置,牵引装置,防护装置和防护武器。该车于1970年开始设计,1972年大部分图纸设计完毕,中间曾因“文革”干扰,一度中断研究。1975年重新组织设计,1978年完成2台样车,1980年通过设计审查报告。1981年,又对遗留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和补充定型试验,1983年设计定型。该车机动性能好,抢救与拖曳作业效能高,适于野战条件下使用和夜间作业。1985年获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84式坦克抢救车 产品代号为WZ-653A,主要用途与653抢救牵引车相同。该车1985年通过鉴定。主要改进之处是增加了定向爆破装置,以解决冻土作业问题;提高液压系统压力,解决绞盘在坡上制动问题;另外增加操纵挂档机构和防弹镜、备份柴油箱等,性能有一定提高。
  84式坦克架桥车 该车由617厂与装甲兵技术研究所一起研制,产品代号为WZ621,1981年定型生产。该车由桥梁、架设机构、作业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坦克底盘车组成。架桥时采用两个半桥箱式结构,通过连桥机,将两个半桥连成一个整桥。主要供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在反坦克壕沟、弹坑、岸壁、沟渠和较窄的河流上架桥,以保障坦克和车辆通过。此外,该车也可以用于加强公路桥或加固被破坏的桥。84式坦克架桥车的总体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b> ☆ 引进西方技术的79式主战坦克</b>
  79式主战坦克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69-IIM式中型坦克基础上,同时吸收了59-II部分改进项目发展而来的新型坦克,也被称为69-III式主战坦克。该型坦克也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改进国产坦克的首次尝试。79式坦克上共引进国外3项新技术,同时增加国内42项新技术。
  69-III式(79式)坦克于1981年改装成功初样车,1983年生产2台正式样车,随后进行了各种性能试验,如道路行驶试验、激光测距仪性能试验、实弹射击试验、电磁干扰试验和夜视视距摸底试验等。此外,按照装甲兵的要求,69-III式坦克还进行了行程1000公里的冬、夏季环境试验。整个试验证明该坦克达到了战技术指标要求,1984年进行首批生产。同年10月1日,69-III式参加了国庆35周年大阅兵。1986年1月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79式中型坦克”。与69式相比,79式主战坦克在火力、火控系统、特种防护、通信、防二次杀伤效应等方面均有重大提高,使用方便性和零件耐久性也有显著改善,其中某些项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79式坦克的总体布置与59-II式、69-II式坦克基本相同。其主要改进项目有:
  火炮改为带热护套的105毫米线膛炮,配用弹种有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其中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在常规距离上击穿较大厚度的均质或复合装甲。身管上装有由薄铝板、硅橡胶带及卡箍组成的热护套,可减小阳光照射引起的身管弯曲,提高火炮命中率。此外,火炮还备有炮口校炮镜。
  79式坦克的火控系统为带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的TSFCS型简易火控系统,系统反应时间不超过10秒。这种火控系统可用于昼间或夜间短停对运动目标精确瞄准射击,在1000米距离上的首发命中率达80%以上。79式坦克的夜视器材性能有了很大改进,它用二代被动微光夜视器材取代了69式坦克的红外夜视器材,如炮长配装了微光夜视瞄准镜,车长配装了微光夜视观察镜,驾驶员配装了微光夜视仪,从而大幅提高了坦克的夜战能力。
  在防护方面,79式坦克仍以装甲防护为主,但加装了带滤毒罐和增压风扇的集体三防系统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集体三防系统的探测警报器探测到伽玛射线或化学毒剂时,能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关闭坦克上的所有门窗,增压风扇开始工作,使车内形成超压,阻止污染空气进入车内。自动灭火抑爆系统能够在10毫秒内探测出火源,并能在60毫秒内扑灭火点,避免“二次杀伤效应”发生。
  79式的发动机为更加先进的12150L-7BW型柴油机,额定功率580马力,额定转速2000转/分。此外,79式坦克还装有热烟幕系统、侧裙板等。
  79式坦克的主要战技术性能指标:战斗全重37~37.5吨,乘员4人,车全长9.22米(炮向前),车宽3.27米(不带裙板),车高2.40米(至炮塔顶),武器系统为1门105毫米线膛炮(备弹44发)、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备弹500发)、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7.62毫米航向机枪(共备弹2250发),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时,平均公路速度32-35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360-40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32度,最大侧倾坡度为30度,越壕宽2.7米,过垂直墙高0.8米,涉水深1.4米,潜渡深5米。
  79式坦克的研制成功,使中国的坦克技术前进了一大步,为后续更先进的主战坦克的研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除基本型外,79式坦克还有一种发展型,称为79-II式坦克。该坦克是在69-II主战坦克的基础上进行了4个项目的改进而成的。主要是增加了热像仪,进一步提高了夜战能力;增加了炮控系统电液复合式双向稳定器;在炮塔前部两侧焊装了烟幕弹发射器支架,炮塔周围加装了栅栏式屏蔽。79-II式坦克于1983年开始研制,1984年试制成1台样车。但该坦克最终并没有装备人民装甲兵,而是供研究之用。
 <b> ☆ 国产二代主战坦克的开山之作——80/88式</b>
  69式坦克的性能虽然比59式坦克有了很大进步,但依然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较多。当时,中国迫切需要有比69式中型坦克更先进的坦克。1978年,617厂按照兵器工业部的要求,提出了研制中国第二代坦克的意见。然而国内坦克研究技术储备较少,二代坦克起步要求又高,工厂提出在69式中型坦克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地将国内外先进技术用到主战坦克上,尽快研制出一种“性能较先进、部件较成熟、结构简单、继承性好、造价低廉、利于生产”的坦克,即用“小步快跑”的战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目标明确后,工厂加快坦克研制速度,确定研制方案和战技术指标。1979年研制出121A第一辆样车,即二代坦克的第一辆样车。
  在研制出121A一台样车后,617厂提出以此车为基础,加快研制二代主战坦克的意见。1980年被列入国家研制计划,1981年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被正式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点武器装备计划,命名为“80式主战坦克”。在研制过程中,先后共试制出12台样车,累计试验行驶里程10万公里。1986年1月,兵器工业部下达了对80式主战坦克整车定型、整车载荷测定等6项科研计划。同年3月生产出定型样车,9月完成单车9000公里行驶考核试验,仅用五个半月时间就试制成功,创历史最好水平。1987年装甲兵定型委员会通过定型审查,1988年2月,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复命名为ZTZ-88式坦克,从而完成国产第二代坦克的设计研制工作。
  80/88式主战坦克虽然仍继承了59式、69式的整体布局方式和铸造炮塔的基本结构,但是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部件,如首次使用复合装甲提高防护力、采用功率为730马力的发动机、首次应用6个小直径负重轮(这是80式坦克与59式、69式、79式坦克最明显的区别之处)等,其主要战技术性能已接近或赶上世界70年代末的先进水平。该型坦克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坦克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b> ☆ 结语</b>
  中国坦克从59式发展到80/88式,走过了一条从艰辛到成熟的发展之路。经过3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坦克工业的科技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研制和改装经验,逐步摆脱了单纯仿制的发展模式,拥有了自行设计研制先进主战坦克的能力。对中国军事工业而言,这是最可宝贵的财富。从80/88式主战坦克后,中国的坦克工业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坦途,坦克的技术水平开始变得和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b>85系列主战坦克</b>
  80/88式主战坦克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随着新技术发展而发展新车型的可能性,因此在80/88式设计定型后,617厂又在其基础上发展了85系列外贸型坦克。
  85系列主战坦克与80/88式主战坦克的最明显区别是炮塔由传统的半球形铸造炮塔改为焊接炮塔,这标志着中国的坦克设计开始完全摆脱前苏联的影响,逐步具有了自己的明显特色。85系列坦克主要包括以下型号:
  85-II 它在80式主战坦克底盘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坦克最新技术改进的一种车型。该车在炮塔、火炮、弹药、发动机功率、传动装置、防护、观瞄仪、稳象火控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或改装,在火力、火控、传动技术上均有突破,在使用和维修方面更适合作战要求。其最主要的改进是战斗全重增加到39吨;加装了一门125毫米滑膛炮;火控系统换为先进的稳像式火控系统;采用了自动装弹机,使乘员由原来的4人减少为3人;采用了730马力发动机等。85-II主战坦克由617厂进行总体设计、研制生产与总装,1989年5月边设计边生产,12月完成样车制造。
  85-IIA 在85-II坦克基础上改进的车型,具有首发命中率高、夜战能力强、整车重量轻、机动性好、挂有复合装甲、防护性能好、生存能力强等特点。该坦克于1989年5月开始设计,当年年底试制出样车。
  85-IIAP 在85-IIA坦克基础上为出口巴基斯坦而改进的外贸型坦克,国内称为85-IIM。该坦克于1990年6月开始设计,共改动六大部分,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车型。
  85-III 从1993年开始研制的一种外贸型坦克,战斗全重44吨。与85-II相比,主要改进是传动部分采用液压控制和行星齿轮箱,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自动、半自动和人工控制三种操作方式;动力舱是整体吊装的,战场上可在40分钟内拆装完毕;炮塔前部和车体前部挂装复合装甲块;装备稳像式火控系统,从发现目标到命中目标需6秒钟,具备在行进间对活动目标的攻击能力;加装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变速箱采用T-72的双侧变速箱;发动机由85-II的730马力提升到1000马力。 </P>
79之后就开始介绍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