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世界强国”的五大要件:中国仍有多项短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22:13:20
成为“世界强国”的五大要件:中国仍有多项短板


2012年11月15日 来源:新华网-环球
  


中国正在加速补足世界强国所需的基本要件,并在经济总量、贸易总量、资源能源生产总量、一般性的工业化能力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下一步,中国需要加紧在人均富裕程度、核心科技创新、前沿军事技术等领域补齐“短板”,尽快实现中华崛起之梦。

林利民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次大会在总结以往治国理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们有理由相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中国未来的强国目标。

所谓“强国”,向来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及实践中屡被提及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重要的国际政治“术语”。例如,“一超多强”中的“多强”指的就是“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美英苏“四强”,也是指强国。

古往今来,虽然人们对于“强国”二字已颇多使用,但是从理论到实践,很少有人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强国,其具体标准又是什么。

所谓强国,亦是相对的概念,如没有与其他国家的比较,那么国家也就无所谓强弱。其实,正是因为这种相互比较的存在,人们可以藉此探寻,一个国家想要成为强国,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强国遍及古今中外

强国现象自古有之,有了“国家”的概念,就有了“强国”的概念,只要有“国家”,就一定会有强弱之分。

古希腊时代有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其中以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等最为强大,它们是希腊城邦世界的强国,也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强国。后来从希腊北部山区崛起的马其顿王国也是希腊世界的强国。在西亚地区,当时的波斯帝国是强国。在波斯帝国之前,西亚还出现过赫梯帝国、亚述帝国等强国。阿育王时期的印度、兴建泰姬陵的莫卧尔帝国以及后来在西亚兴起的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也都是世界历史上的强国。

古希腊之后,地中海世界的主要强国有罗马以及迦太基。至近代,欧洲相继兴起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强国,瑞典也一度成为欧洲强国。1815年,重划拿破仑战败后欧洲政治版图的维也纳会议由英俄普奥主导,这四国在当时被称为“欧洲四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有“八强”,它们是欧洲的英法俄德意奥六国以及欧洲以外新加入强国行列的美国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因奥匈帝国解体,“八强”变成“七强”,分别是英法苏德意日美,战争结束时,“七强”被中美英苏“四强”替代。

在古代,“大中国”这片土地上也有过数个强国。春秋战国时期,在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诸侯国中,“战国七雄”是无可争议的强国,“战国七雄”中,又以秦国最强,最终,秦统一了中国。秦以后的中国历代王朝,包括前后汉、三国、两晋、隋、唐、宋、元、明以及康乾时期的大清,都是当时的世界性强国。

一个相对性很强的概念

虽然强国频繁出现在世界历史进程之中,也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者的宠儿,但是,在界定强国时,国际上普遍缺乏具体的规定性,这是因为,很难采用具体的、严格的量化指标。

一个国家是否为强国,不但取决于其自身的规模(如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实力(如经济总量、军队和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等),更取决于它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值。因此,强国是个相对性极强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国与国之间没有比较,就无所谓强弱。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2_11/15/19198779_0.shtml成为“世界强国”的五大要件:中国仍有多项短板


2012年11月15日 来源:新华网-环球
  


中国正在加速补足世界强国所需的基本要件,并在经济总量、贸易总量、资源能源生产总量、一般性的工业化能力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下一步,中国需要加紧在人均富裕程度、核心科技创新、前沿军事技术等领域补齐“短板”,尽快实现中华崛起之梦。

林利民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次大会在总结以往治国理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们有理由相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中国未来的强国目标。

所谓“强国”,向来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及实践中屡被提及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重要的国际政治“术语”。例如,“一超多强”中的“多强”指的就是“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美英苏“四强”,也是指强国。

古往今来,虽然人们对于“强国”二字已颇多使用,但是从理论到实践,很少有人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强国,其具体标准又是什么。

所谓强国,亦是相对的概念,如没有与其他国家的比较,那么国家也就无所谓强弱。其实,正是因为这种相互比较的存在,人们可以藉此探寻,一个国家想要成为强国,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强国遍及古今中外

强国现象自古有之,有了“国家”的概念,就有了“强国”的概念,只要有“国家”,就一定会有强弱之分。

古希腊时代有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其中以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等最为强大,它们是希腊城邦世界的强国,也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强国。后来从希腊北部山区崛起的马其顿王国也是希腊世界的强国。在西亚地区,当时的波斯帝国是强国。在波斯帝国之前,西亚还出现过赫梯帝国、亚述帝国等强国。阿育王时期的印度、兴建泰姬陵的莫卧尔帝国以及后来在西亚兴起的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也都是世界历史上的强国。

古希腊之后,地中海世界的主要强国有罗马以及迦太基。至近代,欧洲相继兴起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强国,瑞典也一度成为欧洲强国。1815年,重划拿破仑战败后欧洲政治版图的维也纳会议由英俄普奥主导,这四国在当时被称为“欧洲四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有“八强”,它们是欧洲的英法俄德意奥六国以及欧洲以外新加入强国行列的美国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因奥匈帝国解体,“八强”变成“七强”,分别是英法苏德意日美,战争结束时,“七强”被中美英苏“四强”替代。

在古代,“大中国”这片土地上也有过数个强国。春秋战国时期,在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诸侯国中,“战国七雄”是无可争议的强国,“战国七雄”中,又以秦国最强,最终,秦统一了中国。秦以后的中国历代王朝,包括前后汉、三国、两晋、隋、唐、宋、元、明以及康乾时期的大清,都是当时的世界性强国。

一个相对性很强的概念

虽然强国频繁出现在世界历史进程之中,也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者的宠儿,但是,在界定强国时,国际上普遍缺乏具体的规定性,这是因为,很难采用具体的、严格的量化指标。

一个国家是否为强国,不但取决于其自身的规模(如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实力(如经济总量、军队和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等),更取决于它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值。因此,强国是个相对性极强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国与国之间没有比较,就无所谓强弱。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2_11/15/19198779_0.shtml
古代希腊世界的雅典和斯巴达,其领域不过是一座小小的卫城加上城郊的一小片领地,总人口不过数万人,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实力上,都无法与后来的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相比,然而,它们却是希腊世界的强国,因为希腊世界的其他城邦国家比它们更小、更弱。

今天,希腊几乎统一了古代希腊世界全境,其绝对规模、实力与能力要比古代雅典、斯巴达强大得多,但在当今的世界,希腊只能算是小国、弱国,因为它相对于欧洲的德英法及欧洲以外的美中日等,在国家规模、实力等方面,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

判断强弱的依据

尽管强国具有相对性,尽管界定强国难以采用固定的、绝对的量化标准,但通过对相关国家进行比较,也可以从中总结出成为世界强国所需的基本条件。

冷战时期,国际理论界一度盛行用计算综合国力的方式来界定强国的标准,并试图以相关标准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筛选出强国,对其进行综合国力排名。这些计算方式,包括美国人创立的“克莱因方程”、德国人创立的“富克斯国力方程”、日本综合研究所的“德尔菲法调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课题组的“综合国力评估方法”,等等。

这些计算方式虽然千差万别,但都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器物层面分析和精神层面分析。从这两个层面来看,一国是否可称为世界强国,可依据五大要件来判断。

其一,国家的规模,也就是“克莱因方程”中的“基础实力”,主要包括国家人口总量和国土面积等指标。

一国人口多、国土面积大不一定天然就是世界强国,如清末的中国。然而,世界强国一定要以人口和国土规模为基础,这些要素一定要居于世界前列。这就是说,像瑞士、新加坡这样的国家,不论其技术如何先进,经济如何发达,都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因为其规模太小。

其二,经济能力,包括GDP总量、人均GDP,以及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如粮食产量、能源资源产量、钢产量、发电量,等等。

GDP总量和人均GDP反映一国的财富情况和富裕程度。通常情况下,强国一定是财富多、比较富裕的国家。但富裕的国家不一定天然就是强国。比如,瑞士、卡塔尔算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其人均GDP世界排名远高于中国、俄罗斯等国,甚至也高于美国、日本及欧洲的德法英等国,但它们不是强国,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这是因为,不能脱离国家规模来孤立地谈富裕程度。

其三,科技发展水平,包括工业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队伍的规模和质量以及在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计算机、电子、军事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发展状态等。强国在科技领域一定要居于全面领先地位,如美国、英国、俄罗斯等。

其四,军事能力,包括军队的数量和质量,军事装备的发展水平,军事指挥能力和军队的实战能力,等等。军事能力是衡量一国是否强大的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要件。

作为强国,其军队一定要有一定的规模,军事装备一定要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还要有先进的飞机、战舰、坦克等装备,并有出色的情报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远程投放能力。而这些,又与国家的基础实力、经济能力以及科技发展水平密切关联。

其五,国家的战略意志,包括国家领导人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这在前述国力评估的各种方程式中,属于精神层面的要件。通常情况下,强国一定要政治统一、上下一心,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要有成为世界强国的要求和自信,并以争当世界强国为国家目标。
强国兴衰的根本原因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曾走马灯般兴起过难以数计的强国,又走马灯般消亡过难以计数的强国,强国的兴衰,已成为一种历史常态。

在古代的地中海世界,雅典、斯巴达衰亡后继之兴起的是马其顿王国;迦太基的衰亡与罗马帝国的兴起是同一过程。在近代欧洲,先是葡萄牙、西班牙衰落,随后荷兰、英国、法国崛起。二十世纪上半叶,德日意的失败和英法的衰落烘托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二十世纪下半叶,苏联解体又反衬出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强国为什么不断更替?表面上,原因是战争。罗马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一跃成为地中海霸主;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而开拓出“日不落帝国”;美国通过参加两次世界大战成长为世界超级大国……

但真实的原因要复杂得多。严格地说,战争的胜负不是强国兴衰更替的根源,而是结果的一部分。实际上,导致强国兴衰的根源,是其作为强国的基本要件已发生变化,包括基础实力、经济能力、科技水平、军事能力的消长以及战略意志的变化等。

中国需补齐的短板

按照前述指标,目前公认的世界性强国主要有美、中、俄、德、英、法等。此外,还有一些可称为地区强国或中等强国的力量,如中东的土耳其、伊朗,非洲的尼日利亚、南非,亚太的印度、澳大利亚以及美洲的巴西等。但从目前来看,由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国综合实力会此消彼长,这又会导致强国排行榜不断发生变化。

印度、巴西因其“基础实力”强,规模大,发展潜力大,今后占世界GDP的份额会继续增长,有可能进入世界性强国的行列。英、法,甚至德国、俄罗斯等,因其国家“基础实力”和长期发展条件不及中美印巴等,有可能向地区强国、中等强国或者二流强国的地位退化。这样一来,世界强国的队伍将由西方向非西方转移,这将对国际格局和国际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因国家规模大、基础条件好,历史上曾长期名列世界强国榜,如秦、汉、唐、宋、元、明及前期的清王朝等,都曾是历史上可与罗马帝国比肩的世界强国。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国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滞后,特别是军事能力衰弱,逐渐沦为积贫积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朝鲜战争后,中国逐渐获得应有的国际地位,重新位居世界强国之列。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曾是“多极”中的“一极”,是中美苏“大三角”中的“一角”。冷战后,中国是“一超多强”中的“多强之首”。近年来,中国又被人列为“G2”或“G3”之一。

然而,中国的强国地位一直是有“短板”的,有些“短板”还很严重。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短”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等普遍落后,现在,则“短”在人均富裕程度不高、国家统一尚未实现、核心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军事远程投放能力不足等方面。

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近年来,中国正在加速补足世界强国所需的基本要件,并在经济总量、贸易总量、资源能源生产总量、一般性的工业化能力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下一步,中国需要加紧在人均富裕程度、核心科技创新、前沿军事技术等领域补齐“短板”,尽快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主编)
俺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最简洁的定义,能独自抵抗任意一国即为强国
supercommander 发表于 2012-11-16 20:49
俺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最简洁的定义,能独自抵抗任意一国即为强国
问题是现在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各种冲突基本都是在打群架。不可能像古代一样一国对一国的开战。

wcgsjo 发表于 2012-11-16 21:16
问题是现在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各种冲突基本都是在打群架。不可能像古代一样一国对一国的开战。


我说的是一种定义方式,根据对方的实力和表现来做评估,列强认证通过了,就能拿到合法欺负人license,可以自己开山头组社团当堂主。
至于你说现在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各种冲突基本都是在打群架,没有一国对一国的开战,关于这一点我不做讨论
wcgsjo 发表于 2012-11-16 21:16
问题是现在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各种冲突基本都是在打群架。不可能像古代一样一国对一国的开战。


我说的是一种定义方式,根据对方的实力和表现来做评估,列强认证通过了,就能拿到合法欺负人license,可以自己开山头组社团当堂主。
至于你说现在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各种冲突基本都是在打群架,没有一国对一国的开战,关于这一点我不做讨论
大趋势是强国总数不断减少,现在逐渐成为中美之间的抗衡,未来三十年的中美关系会变得非常有趣
这文章也太三俗了,现今年月与其强国不如强民,一个强大的民族及民族文化比什么强国更有说服力。强民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犹太人,按文章观点,以色列不是强国,但犹太人能主导灯塔国亮度,这不是强民还是什么?阴帝国衰了,但盎格鲁-撒克逊26个字母一桶北美、欧洲、非处国,这还不NB?与强民比,想什么汉斯、罗刹、公鸡都不算强。
古代希腊世界的雅典和斯巴达,其领域不过是一座小小的卫城加上城郊的一小片领地,总人口不过数万人,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实力上,都无法与后来的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相比,然而,它们却是希腊世界的强国,因为希腊世界的其他城邦国家比它们更小、更弱。
==================================
英明!我大意呆立虽不能和美俄相比,和圣马力诺梵蒂冈比还是强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