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年轻人会成为悲催一族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4:07:58
http://talk.ifeng.com/online/man ... 12/19075832_0.shtml

2012年11月12日 17:31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王树彤

去年4月我参加博鳌论坛期间,在谈到年轻人安全感的问题时曾发过一条微博:“年轻人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周遭的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不过有趣的是,这句话后来在微博世界里非常搞笑地成了李嘉诚的名言,并被大量转发。

昨天看了《南方周末》的重头报道《三千本硕毕业生争当清洁工“扫大街也是公家的人”》,又令我想起去年谈论过的“安全感”话题。这些竞争清洁工岗位的高学历毕业生,看重的并不是清洁工作本身的高尚,而是“事业编制”,所谓拿到“事业编制”即获得了所谓的“安全感”,“安全感”已成为当下社会年轻人关心的首要话题。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他们的家长,都把体制等同于安全感,纷纷向体制内寻找安全感。年轻人正主动或被动地迷恋上了体制内的生活,争做“公家的人”,我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的倒退。多年前被抛弃的陈旧观念,如今又被捡了回来。

我这里跟大家分享两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故事。一是我认识的一位小区保安,夫妇俩都是国企下岗职工,俗称“4050”,年轻时吃的是响当当的“公家饭”,都以为会在一家国营企业干一辈子,所谓:“政府不垮,我们不垮”。而事实是,夫妻双双遭遇下岗,被买断工龄,丈夫最终做了小区的保安,妻子在一家私营服装店做营业员,拿着最低的工资。然而,有意思的是,虽然有过这样人到中年被抛弃的经历,他们却一定要自己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考公务员,因为仍然认为“只有进体制才有安全,干什么都没关系”。

另一个家庭则是来自相对富裕的阶层,妻子是我的朋友,夫妻两人改革开放之后辞去公职下海,开私人牙医诊所,经营多年,积累了较为厚实的家底。女儿大学毕业刚开始的两年很有上进心,进了一家外企,月薪从3000元涨到了6000元。刚想在职场上干出一番成绩来,妈妈却托关系给她找了一家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到手收入只有2000多元。这个女孩每天开着父母给买的跑车去单位上班,中午照例去星巴克买一杯咖啡带回办公室。这么一算,她每天是贴钱上班。可妈妈却对她说:“赚不赚钱没关系,我只要你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样才有安全感。”如今这个女孩子已经完全没了当初在外企打拼的劲头,因为她觉得目前的工作挺容易混的。

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的家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体制,考公务员,进国企、事业单位。“稳定、高福利、有保障、安全感”,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现实或者预期,正在指引一代中国年轻人向体制内回流。

其实比体制更具毒性的,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我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安全感”的认识。我们早已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一个开放并不可能逆转、走回头路的时代。考公务员,进国企、事业单位,或许更多的是给大家对安定生活的想象,走上一条貌似稳定的人生道路。然而,像当年的4050从没想过会下岗一样,所谓的“稳定”仍不可预测,前途凶险。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表示,明年我国将努力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公务员制度建设,公务员制度改革已箭在弦上。目前臃肿的公务员队伍10年后就会出现大量的下岗潮。特别是,逐渐进入老龄化的社会需要精简机构,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也正在向企业改制。缺乏商业社会的生存技能,加之长期形成的国有单位固有的处事风格和性格特点,会让如今在体制内的大多数年轻人很难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从头再来”。

已有智者给大多数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算过一笔帐:中国公务员689万,起步22岁+试用1年+科员3年+副科3年+正科7年+正处11年=47岁,大多一辈子只能到正科。假如在衙门里呆几十年,才混到正科级,碰到精兵简政的风潮,你可怎么办。

近两年我们谈论的另一个热点话题是“蚁族”,指的是体制外那些为生活艰难打拼的青年。“低收入”、“群租”、“生活艰辛”,成为形容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生活状态的标签。相比体制内的青年,他们的生活确实显得“悲催”。然而我在不同的场合,一直在为“蚁族”加油。年轻人的付出,只要努力,配合一定的眼光,必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正如我文章开始提到的,从来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我们要看的是5年、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跨度,只要尚未走完一生,人都不能过早给自己结账,计算这辈子是赚了,还是赔了。

而若干年后价值回归时,今天这些期待旱涝保收、向体制要一生安全的年轻人,明天多半会成为最悲催的一族。

-------------

本菜想听听各位大大的看法,欢迎回复。谢谢!http://talk.ifeng.com/online/man ... 12/19075832_0.shtml

2012年11月12日 17:31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王树彤

去年4月我参加博鳌论坛期间,在谈到年轻人安全感的问题时曾发过一条微博:“年轻人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周遭的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不过有趣的是,这句话后来在微博世界里非常搞笑地成了李嘉诚的名言,并被大量转发。

昨天看了《南方周末》的重头报道《三千本硕毕业生争当清洁工“扫大街也是公家的人”》,又令我想起去年谈论过的“安全感”话题。这些竞争清洁工岗位的高学历毕业生,看重的并不是清洁工作本身的高尚,而是“事业编制”,所谓拿到“事业编制”即获得了所谓的“安全感”,“安全感”已成为当下社会年轻人关心的首要话题。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他们的家长,都把体制等同于安全感,纷纷向体制内寻找安全感。年轻人正主动或被动地迷恋上了体制内的生活,争做“公家的人”,我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的倒退。多年前被抛弃的陈旧观念,如今又被捡了回来。

我这里跟大家分享两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故事。一是我认识的一位小区保安,夫妇俩都是国企下岗职工,俗称“4050”,年轻时吃的是响当当的“公家饭”,都以为会在一家国营企业干一辈子,所谓:“政府不垮,我们不垮”。而事实是,夫妻双双遭遇下岗,被买断工龄,丈夫最终做了小区的保安,妻子在一家私营服装店做营业员,拿着最低的工资。然而,有意思的是,虽然有过这样人到中年被抛弃的经历,他们却一定要自己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考公务员,因为仍然认为“只有进体制才有安全,干什么都没关系”。

另一个家庭则是来自相对富裕的阶层,妻子是我的朋友,夫妻两人改革开放之后辞去公职下海,开私人牙医诊所,经营多年,积累了较为厚实的家底。女儿大学毕业刚开始的两年很有上进心,进了一家外企,月薪从3000元涨到了6000元。刚想在职场上干出一番成绩来,妈妈却托关系给她找了一家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到手收入只有2000多元。这个女孩每天开着父母给买的跑车去单位上班,中午照例去星巴克买一杯咖啡带回办公室。这么一算,她每天是贴钱上班。可妈妈却对她说:“赚不赚钱没关系,我只要你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样才有安全感。”如今这个女孩子已经完全没了当初在外企打拼的劲头,因为她觉得目前的工作挺容易混的。

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的家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体制,考公务员,进国企、事业单位。“稳定、高福利、有保障、安全感”,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现实或者预期,正在指引一代中国年轻人向体制内回流。

其实比体制更具毒性的,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我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安全感”的认识。我们早已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一个开放并不可能逆转、走回头路的时代。考公务员,进国企、事业单位,或许更多的是给大家对安定生活的想象,走上一条貌似稳定的人生道路。然而,像当年的4050从没想过会下岗一样,所谓的“稳定”仍不可预测,前途凶险。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表示,明年我国将努力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公务员制度建设,公务员制度改革已箭在弦上。目前臃肿的公务员队伍10年后就会出现大量的下岗潮。特别是,逐渐进入老龄化的社会需要精简机构,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也正在向企业改制。缺乏商业社会的生存技能,加之长期形成的国有单位固有的处事风格和性格特点,会让如今在体制内的大多数年轻人很难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从头再来”。

已有智者给大多数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算过一笔帐:中国公务员689万,起步22岁+试用1年+科员3年+副科3年+正科7年+正处11年=47岁,大多一辈子只能到正科。假如在衙门里呆几十年,才混到正科级,碰到精兵简政的风潮,你可怎么办。

近两年我们谈论的另一个热点话题是“蚁族”,指的是体制外那些为生活艰难打拼的青年。“低收入”、“群租”、“生活艰辛”,成为形容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生活状态的标签。相比体制内的青年,他们的生活确实显得“悲催”。然而我在不同的场合,一直在为“蚁族”加油。年轻人的付出,只要努力,配合一定的眼光,必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正如我文章开始提到的,从来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我们要看的是5年、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跨度,只要尚未走完一生,人都不能过早给自己结账,计算这辈子是赚了,还是赔了。

而若干年后价值回归时,今天这些期待旱涝保收、向体制要一生安全的年轻人,明天多半会成为最悲催的一族。

-------------

本菜想听听各位大大的看法,欢迎回复。谢谢!
现在我就想悲催
制定政策的人对制定对自己不利的政策吗
这话说的不腰疼,都知道皇帝大多命短。你见过谁不干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在外企拿15万的码农,看来大家在体制外都没有安全感,2K也就够了哦
干到正科了,你不犯罪还会下岗吗?
逸仙润之尊仲尼 发表于 2012-11-13 18:16
这里面还有一个在外企拿15万的码农,看来大家在体制外都没有安全感,2K也就够了哦
皇叔乃是说乃自己么?
很多人去体制内。为的是灰色收入。为的是可以腐败。
体制内年轻人不会成为悲催一族。
体制内年轻人是这样的几类:
1、顺应者,比如曾经的TUAN派。此类虚伪、顺从、根基扎实,结局是得心应手。后果是,世袭贵族的诞生。
2、格格不入者,离去或者潦倒退休。怨言或者酒鬼。
3、善者,平实的生活工作,是体制内大家都可以信赖的人,工作主体。中产退休。
4、技能怪杰,体制内是有技术派的,长期从事专一的工作成为行业怪杰,可惜大部缺乏好的创新机制,平庸而终。
5、二癞子,体制内的泥鳅、混世王,人有多大胆,事就多荒唐,不妨,反正体制的银子现在多得很。
体制的好处就是不会随便破产流落,所以尽管这船上乱七八糟混脏乱勘,风平浪静时,人人自娱。
时间久了,队伍内难免藏龙卧虎,潜力巨大,三教九流之等,唱歌的地癞子一应俱全,全班皆能,不能小觑。
所谓的“稳定”仍不可预测,前途凶险。”

这是作者在预示以后的动荡么?真是其心可诛啊,笑
干到正科了,你不犯罪还会下岗吗?
你不知道90年代初的45岁一刀切么。
不是一毕业就进体制内的一进去就感到悲催。
ppl 发表于 2012-11-13 18:06
制定政策的人对制定对自己不利的政策吗
制定政策的人,说低点,就说编办里可以对这个东西产生巨大影响的正处、副厅,谁在乎一堆刚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小年轻是否悲催呢?
体制内真正有杀伤力有话语权的至少处级干部吧。如果说放宽点至少要到科吧

处级以上才是官,科级干部不过是“吏”之中的高级吏。

只有混到科级,旱涝保收才有点基础,混到处级,才算是体制内说得话的,一般小公务员么……………………也就是个职业而已。

如果走技术路线,不走公务员35岁左右可以混到高职。
央企真正有技术有本事的工程师们不怕失业的
除非产品没市场了
否则社会还是需要工程师们干活儿的
中国老年人再过个30年,面对各项服务的价格飞涨,生活能够保持安逸也算是功德无量。奢望很好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人,注定是比较辛苦的
xbill 发表于 2012-11-14 17:55
制定政策的人,说低点,就说编办里可以对这个东西产生巨大影响的正处、副厅,谁在乎一堆刚通过公务员考试 ...
换个说法,你要是当领导你会把你手下全悲催了吗。
ppl 发表于 2012-11-14 18:28
换个说法,你要是当领导你会把你手下全悲催了吗。
编办的决定基本上不会影响到自己,跟自己没关系的决定,何必在意呢。
fkcnn 发表于 2012-11-13 19:12
皇叔乃是说乃自己么?
你全家都是黄书,我说的是你说的这个招聘啊
扯淡
自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木前看不到任何体制内悲催的可能性
只看到无数人抢破头
xbill 发表于 2012-11-14 18:51
编办的决定基本上不会影响到自己,跟自己没关系的决定,何必在意呢。
等以后你当领导的话你这么做试试,回头你再来看你说这话。
ppl 发表于 2012-11-14 22:00
等以后你当领导的话你这么做试试,回头你再来看你说这话。
作为某省人事厅的曾经内部人士,我倒是觉得你太高看小人物的地位了。
对省厅而言,裁掉某个部门若干编制,导致若干个公务员体验一下基层的生活,并且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要害部门,导致更多的若干临时工从此跟体制无缘,可能只是因为几个处级干部一起吃个午饭,或者某天的心情所决定。
xbill 发表于 2012-11-14 22:14
作为某省人事厅的曾经内部人士,我倒是觉得你太高看小人物的地位了。
对省厅而言,裁掉某个部门若干编制 ...
我怎么听这话像是说古代的皇上啊
ppl 发表于 2012-11-14 22:19
我怎么听这话像是说古代的皇上啊
所有的等级社会不都这样吗,上层出于心情的随便一句话,下面的人命运就是惊涛骇浪般的变化。
很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吧。
xbill 发表于 2012-11-14 22:23
所有的等级社会不都这样吗,上层出于心情的随便一句话,下面的人命运就是惊涛骇浪般的变化。
很奇怪吗? ...
看来是有生活啊,兄弟挺住,哪湾水不养人。
还是能做事的好,留得本事在不怕裁员,只要国家整体经济过得去,怎么都有口饭吃。
想当年国企闹下岗的时候,一些高工因为薪酬太低和国内不稳,技术移民的技术移民,下海的下海,现在最差都是百万富翁(美金计)。
倒是留在体制内的没发财,一年才拿个十几万工资还不如人家下海的,移民的一个月挣得多。
ppl 发表于 2012-11-14 22:19
我怎么听这话像是说古代的皇上啊
这个是编制办的工作吧
一个地方的编制应该是固定的,要增加是要往上申请的,批不批是另外的事了
★沙漠之狐★ 发表于 2012-11-14 22:59
这个是编制办的工作吧
一个地方的编制应该是固定的,要增加是要往上申请的,批不批是另外的事了
跟咱这样能一晚上泡论坛的都是屌丝,罢了,咱吃地沟油的就不拉那中南海的面了。
ppl 发表于 2012-11-14 23:30
跟咱这样能一晚上泡论坛的都是屌丝,罢了,咱吃地沟油的就不拉那中南海的面了。
现代社会,当再大的官都不会脑袋上扣个红顶子
可是实际上,隐形的红顶子是存在的
所以上面那位童子所言不虚
省厅就是衙门啊
dqw523610881 发表于 2012-11-14 22:41
还是能做事的好,留得本事在不怕裁员,只要国家整体经济过得去,怎么都有口饭吃。
想当年国企闹下岗的时候 ...
考虑到子女的教育及夫妻分居问题
很多人当时下不了下海的决心啊
并不是每个人到了40,或者50岁还能蹦达的
不过通常真正有技术的人,确实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扯淡 自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木前看不到任何体制内悲催的可能性
目前看不到,但10年后呢,谁能保证还像现在一样风光?
体制内每天加班到九点后的跪了
selinar 发表于 2012-11-13 20:11
体制内年轻人不会成为悲催一族。
体制内年轻人是这样的几类:
1、顺应者,比如曾经的TUAN派。此类虚伪、顺 ...
顶!!总结的很全面呵呵

我也在体制内干过,确实觉得体制内其实能人辈出,不管什么样的人才,反正都是人才


呵呵,不是有无数体制党要推翻这个体制么

记得隔壁有人说全世界一半的官在中国,结论就是中国10分一是官,剩下的全是官员家属

呵呵,不是有无数体制党要推翻这个体制么

记得隔壁有人说全世界一半的官在中国,结论就是中国10分一是官,剩下的全是官员家属
俺媳妇原来一直在民营企业,压力非常大,关键是公司领导态度很有问题,一副爱干干不敢滚的派头,各种厂家和外部的个人好处都要克扣。现在换到一家国企下面的门店,工资比原来稍微多点,但好处是不但一分不扣,工作有成绩还有小奖励,领导不克扣外部回扣(例如保险、贷款每单几百块钱感谢费),最人性化的是公司推出新规定的时候不死板,领导会去做每一个中层的心理工作,大家思想都通了,才慢慢推行!所以,我觉得吃皇粮的,抗危机能力肯定比较强,所以一般政策不会太极端。也就是说,体制内的不会比体制外的更悲催!
GT445 发表于 2012-11-15 00:01
目前看不到,但10年后呢,谁能保证还像现在一样风光?
体制内人员只有邓小平搞“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候才被坑了一次,大概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末。

体制的目的,是通过独占资源,把社会上的聪明人都吸收进来,通过现代科举制度吸收进来,
目的有两个,其中少数好的,为我所用,大多数一般般的聪明人,把他们废掉,废在我的体制里,
养着,不让我的竞争对手或潜在的对手获得一点点人才资源。这东西封建时代就有,使得中国的
工商界得不到头脑,也产生不了工业革命。所以那些大多数的在体制内被废掉的年轻人,因为还有
不错的关饷,你说到底是悲催还是不悲催,对其个人难说。但对中国,我认为绝对是悲催的。
体制的目的,是通过独占资源,把社会上的聪明人都吸收进来,通过现代科举制度吸收进来,
目的有两个,其中 ...
哎,又是个被私有化洗脑的…
dqw523610881 发表于 2012-11-15 08:03
哎,又是个被私有化洗脑的…
私有化的对立面不仅仅是公有化,在中国还有一个母有化,有甘甜的乳汁的那个母的所有制,
简称就是三座大山里面的官僚资本主义。我们的国旗我很热爱,除了母,还有四颗星,它们是:
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我们的敌人是官僚资本主义(还有已经被推翻了的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所以也要稍微警惕一下,被母有制洗脑,成为盗取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利益
的给小偷望风者。
很多人去体制内。为的是灰色收入。为的是可以腐败。
看来你三代血亲都没有在机关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