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在南极建设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0:31:02
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5人将赴南极执行第29次南极科考测绘任务

时间:2012-09-25 17:27来源: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

http://www.hnchj.com/a/szyw/2012/0925/3471.html

       近日,由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申报的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现场测绘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批准。目前,黑龙江局科考队员选拔和组队工作已经完成,吴文会、侯雪峰、王连仲、王照祥、陈迎浚5人将赴南极执行测绘任务。

       此次黑龙江局承担的南极科考测绘项目包括中国南极新建考察站选址、南极基础测绘拉斯曼丘陵地区GPS控制网改造以及“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及资源潜力评估专项”的子项目中山站站基冰冻圈测绘、中山站华夏湾水下地形测绘、长城站设施地带中国保护区地形图测绘等。目前专业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和科考队员培训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韩惠军 陈迎浚2012.9.25)


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4次会议在京召开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主持会议并讲话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0/12/c_123817186.htm

来源: 中国海洋报      更新时间: 2012-10-12      

    中国海洋报讯(记者 康明乐) 10月12日,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询委)第14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咨询委主任陈连增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家海洋局原局长,咨询委名誉主任张登义出席会议。来自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卫生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参作战部海军局、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技术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等咨询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委员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总结回顾了去年5月第13次咨询委员会会议召开后,极地科考工作取得的成绩,听取了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关于第29次南极考察及南极新建站选址工作、南极新建破冰船项目进展、极地专项初步成果和进展、第五次北极考察等方面的情况报告。报告结束后,各极地咨询委成员单位领导和代表对破冰船建设、新建极地考察站选址等工作进行了咨询和指导,为我国极地事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上,陈连增对第13次咨询委员会会议以来,极地考察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想法和一点希望:一是极地事业要加强统筹、系统谋划,积极推动正在进行中的重点项目。特别是要注意在极地专项实施过程中各部门的需求,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科研力量;要尽快编写完成新建破冰船的科研报告;新建科考站要兼顾各方面需求。二是要更加重视极地考察成果的集成和应用。通过成果应用,支撑极地科考事业发展,为极地工作顶层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三是今后要更加重视极地人才队伍的建设,以满足极地工作的整体需要。陈连增同时希望,各位咨询委员会委员要多关心、多支持极地事业的发展,共同把我国极地事业推上新台阶。

  据悉,极地咨询委员会成立已有18年,在北极建站、“十五”极地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内陆站建设、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极地“十二五”规划等极地重大事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


我国科学家将出征南极为新科考站选址

华夏经纬网   2012-10-29 13:43:03            

http://www.huaxia.com/hxhy/hyxw/2012/10/3057555.html

极地考察船“雪龙”号9月底刚从北极回国,今天青岛籍16名科研专家再次出征,陆续到广州汇合,于11月5日参加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据了解,这些科研专家分别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此次南极科考有一项特殊的任务:为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选址。目前,我国已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给南极“第四站”摸底

“这是我第一次要到长城站进行长时间的科研!

”海大生命科学学院老师刘晓告诉记者,自己主要的科研任务是考察长城站附近的潮间带,比如采集藻类、微生物等等。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第28次南极科考时,所里科研专家首次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布放两台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仪,此次南极科考将继续收集相关数据,此外,还将进行大型海底生物拖网,对浮游动植物、南极磷虾进行采样调查。

记者了解到,此次科考任务之一是在距离跨度很远的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再建一个科考站。我国现已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除此之外,考察内容涉及海洋水文、物理海洋等诸多学科,计划执行科学考察任务39项。本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共241人,由科研人员、协调与管理人员、后勤保障、媒体记者和“雪龙”号船员组成。其中,长城站考察48人,中山站考察58人,昆仑站考察26人,随船考察106人,参加国外考察队3人。 “雪龙”号船将执行“一船二站”(中山站、昆仑站)的后勤保障和大洋考察任务,长城站考察人员计划搭乘飞机往返。

南极“度夏”要待小半年

根据计划,11月5日“雪龙”号从广州起航,经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停靠补给后到达中山站,完成第一阶段卸货任务后赴罗斯海考察。再经澳大利亚霍巴特港进行加油补给,于2013年2月1日返回达中山站进行后续物资补给和大洋考察任务后,于2013年3月11日撤离中山站,经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于4月8日左右返回上海。“雪龙”号此次航程将历时162天,四次穿越西风带,计划航行27460海里。

据了解,“雪龙”号要在南极进行小半年的考察,不少科研专家可能会在考察站进行为期半年的科考。谈起在考察站长期驻守,国家海洋局一所刘英举笑着说,自己2009年12月份到中山站后,呆了整整一年,直到2010年4月份才随雪龙号回国,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极夜,缺新鲜蔬菜,但是鱼肉很充足,工作闲余还一起打篮球、乒乓球,最有意思的是在冰上打洞钓鱼,不仅能解闷,还能吃南极海鲜解解馋。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5人将赴南极执行第29次南极科考测绘任务

时间:2012-09-25 17:27来源: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

http://www.hnchj.com/a/szyw/2012/0925/3471.html

       近日,由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申报的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现场测绘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批准。目前,黑龙江局科考队员选拔和组队工作已经完成,吴文会、侯雪峰、王连仲、王照祥、陈迎浚5人将赴南极执行测绘任务。

       此次黑龙江局承担的南极科考测绘项目包括中国南极新建考察站选址、南极基础测绘拉斯曼丘陵地区GPS控制网改造以及“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及资源潜力评估专项”的子项目中山站站基冰冻圈测绘、中山站华夏湾水下地形测绘、长城站设施地带中国保护区地形图测绘等。目前专业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和科考队员培训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韩惠军 陈迎浚2012.9.25)


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4次会议在京召开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主持会议并讲话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0/12/c_123817186.htm

来源: 中国海洋报      更新时间: 2012-10-12      

    中国海洋报讯(记者 康明乐) 10月12日,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询委)第14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咨询委主任陈连增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家海洋局原局长,咨询委名誉主任张登义出席会议。来自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卫生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参作战部海军局、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技术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等咨询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委员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总结回顾了去年5月第13次咨询委员会会议召开后,极地科考工作取得的成绩,听取了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关于第29次南极考察及南极新建站选址工作、南极新建破冰船项目进展、极地专项初步成果和进展、第五次北极考察等方面的情况报告。报告结束后,各极地咨询委成员单位领导和代表对破冰船建设、新建极地考察站选址等工作进行了咨询和指导,为我国极地事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上,陈连增对第13次咨询委员会会议以来,极地考察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想法和一点希望:一是极地事业要加强统筹、系统谋划,积极推动正在进行中的重点项目。特别是要注意在极地专项实施过程中各部门的需求,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科研力量;要尽快编写完成新建破冰船的科研报告;新建科考站要兼顾各方面需求。二是要更加重视极地考察成果的集成和应用。通过成果应用,支撑极地科考事业发展,为极地工作顶层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三是今后要更加重视极地人才队伍的建设,以满足极地工作的整体需要。陈连增同时希望,各位咨询委员会委员要多关心、多支持极地事业的发展,共同把我国极地事业推上新台阶。

  据悉,极地咨询委员会成立已有18年,在北极建站、“十五”极地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内陆站建设、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极地“十二五”规划等极地重大事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


我国科学家将出征南极为新科考站选址

华夏经纬网   2012-10-29 13:43:03            

http://www.huaxia.com/hxhy/hyxw/2012/10/3057555.html

极地考察船“雪龙”号9月底刚从北极回国,今天青岛籍16名科研专家再次出征,陆续到广州汇合,于11月5日参加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据了解,这些科研专家分别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此次南极科考有一项特殊的任务:为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选址。目前,我国已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给南极“第四站”摸底

“这是我第一次要到长城站进行长时间的科研!

”海大生命科学学院老师刘晓告诉记者,自己主要的科研任务是考察长城站附近的潮间带,比如采集藻类、微生物等等。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第28次南极科考时,所里科研专家首次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布放两台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仪,此次南极科考将继续收集相关数据,此外,还将进行大型海底生物拖网,对浮游动植物、南极磷虾进行采样调查。

记者了解到,此次科考任务之一是在距离跨度很远的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再建一个科考站。我国现已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除此之外,考察内容涉及海洋水文、物理海洋等诸多学科,计划执行科学考察任务39项。本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共241人,由科研人员、协调与管理人员、后勤保障、媒体记者和“雪龙”号船员组成。其中,长城站考察48人,中山站考察58人,昆仑站考察26人,随船考察106人,参加国外考察队3人。 “雪龙”号船将执行“一船二站”(中山站、昆仑站)的后勤保障和大洋考察任务,长城站考察人员计划搭乘飞机往返。

南极“度夏”要待小半年

根据计划,11月5日“雪龙”号从广州起航,经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停靠补给后到达中山站,完成第一阶段卸货任务后赴罗斯海考察。再经澳大利亚霍巴特港进行加油补给,于2013年2月1日返回达中山站进行后续物资补给和大洋考察任务后,于2013年3月11日撤离中山站,经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于4月8日左右返回上海。“雪龙”号此次航程将历时162天,四次穿越西风带,计划航行27460海里。

据了解,“雪龙”号要在南极进行小半年的考察,不少科研专家可能会在考察站进行为期半年的科考。谈起在考察站长期驻守,国家海洋局一所刘英举笑着说,自己2009年12月份到中山站后,呆了整整一年,直到2010年4月份才随雪龙号回国,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极夜,缺新鲜蔬菜,但是鱼肉很充足,工作闲余还一起打篮球、乒乓球,最有意思的是在冰上打洞钓鱼,不仅能解闷,还能吃南极海鲜解解馋。


具体位置,可能在经过中国前期建设,已经拥有简易飞机跑道、自动观测设备(地震仪)和储备物资的雄鹰营地(Eagle Camp)。

未来购进DC-3飞机后,这里是一个重要的航空中继站。


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盖新建 “飞鹰机场”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2/01/content_12914351.htm

2010年02月01日 18:34: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极内陆格罗夫山2月1日电(记者崔静)继在中国南极昆仑站附近建起“昆仑机场”后,我国南极考察队日前在南极内陆冰盖上再修建起一座简易机场—“飞鹰机场”,用于固定翼飞机紧急备降或加油补给。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昆仑站队队长李院生通过卫星电话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1月31日,20名昆仑站队队员在距离南极中山站806公里、距离南极昆仑站约400公里处的雄鹰营地,修建起一条长600米、宽50米的机场跑道,并在附近存放数百桶航空煤油,以便今后从中山站飞至昆仑站的固定翼飞机紧急备降。

    李院生说,南极天气复杂多变,飞机从中山站起飞至昆仑站,单程飞行距离在1000公里以上,约需飞行4小时,其间天气变化难测。“飞鹰机场”建成后,有助于飞机在飞行途中突遇恶劣天气时紧急降落,也可以方便其他国家的飞机在南极冰盖上长距离飞行时加油补给,这是我国积极参与南极国际合作,特别是紧急救援协作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期间,我国曾在新建立的中国南极昆仑站以西约3公里处修建起长4公里、宽50米的“昆仑机场”跑道,用于固定翼飞机起降使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正计划为南极昆仑站配备一架固定翼飞机,作为昆仑站维持运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扩展我国南极考察进入内陆冰盖的途径。这架固定翼飞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人员与少量物资的快速运输,并在考察站出现紧急情况时提供应急保障。

    使用飞机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截至2009年3月,南极已建有29个机场,归俄罗斯、美国、挪威、新西兰和日本等13个国家所有。

具体位置,可能在经过中国前期建设,已经拥有简易飞机跑道、自动观测设备(地震仪)和储备物资的雄鹰营地(Eagle Camp)。

未来购进DC-3飞机后,这里是一个重要的航空中继站。


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盖新建 “飞鹰机场”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2/01/content_12914351.htm

2010年02月01日 18:34: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极内陆格罗夫山2月1日电(记者崔静)继在中国南极昆仑站附近建起“昆仑机场”后,我国南极考察队日前在南极内陆冰盖上再修建起一座简易机场—“飞鹰机场”,用于固定翼飞机紧急备降或加油补给。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昆仑站队队长李院生通过卫星电话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1月31日,20名昆仑站队队员在距离南极中山站806公里、距离南极昆仑站约400公里处的雄鹰营地,修建起一条长600米、宽50米的机场跑道,并在附近存放数百桶航空煤油,以便今后从中山站飞至昆仑站的固定翼飞机紧急备降。

    李院生说,南极天气复杂多变,飞机从中山站起飞至昆仑站,单程飞行距离在1000公里以上,约需飞行4小时,其间天气变化难测。“飞鹰机场”建成后,有助于飞机在飞行途中突遇恶劣天气时紧急降落,也可以方便其他国家的飞机在南极冰盖上长距离飞行时加油补给,这是我国积极参与南极国际合作,特别是紧急救援协作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期间,我国曾在新建立的中国南极昆仑站以西约3公里处修建起长4公里、宽50米的“昆仑机场”跑道,用于固定翼飞机起降使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正计划为南极昆仑站配备一架固定翼飞机,作为昆仑站维持运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扩展我国南极考察进入内陆冰盖的途径。这架固定翼飞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人员与少量物资的快速运输,并在考察站出现紧急情况时提供应急保障。

    使用飞机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截至2009年3月,南极已建有29个机场,归俄罗斯、美国、挪威、新西兰和日本等13个国家所有。
多建点,然后以这些为点,在地图上划线
北极的事情也要加快啊~  别被那些白鬼子给瓜分了
shijstud 发表于 2012-11-4 14:46
多建点,然后以这些为点,在地图上划线
不是画圈么?
那位高人,给大家普吉一下南北极的地理意义吧,每年国家在哪里投入很大,求详解?
中国在北极没什么机会了,好好在南极搞地皮吧,拉拢一下新西兰,在南极大陆上搞它上百个中国城来。
老瓢 发表于 2012-11-4 15:10
中国在北极没什么机会了,好好在南极搞地皮吧,拉拢一下新西兰,在南极大陆上搞它上百个中国城来。
你说为什么呢?
建站之后,就要成立地区行署了,然后再成立地级市
wlg0329 发表于 2012-11-4 15:16
你说为什么呢?
具体哪个问题呢
wlg0329 发表于 2012-11-4 15:16
你说为什么呢?
同问为什么。
lchgogo 发表于 2012-11-4 15:07
那位高人,给大家普吉一下南北极的地理意义吧,每年国家在哪里投入很大,求详解?
水资源

还有大量没有开采的煤铁等
wlg0329 发表于 2012-11-4 15:16
你说为什么呢?
没有西伯利亚的领土啊
南极是个神秘的大陆
老瓢 发表于 2012-11-4 15:10
中国在北极没什么机会了,好好在南极搞地皮吧,拉拢一下新西兰,在南极大陆上搞它上百个中国城来。
正解+1,补字
lchgogo 发表于 2012-11-4 15:07
那位高人,给大家普吉一下南北极的地理意义吧,每年国家在哪里投入很大,求详解?
就像la点一样
第三帝国的遗迹有突破了咩
lchgogo 发表于 2012-11-4 15:07
那位高人,给大家普吉一下南北极的地理意义吧,每年国家在哪里投入很大,求详解?
找使徒、EVA、纳粹基地……
内容叫啥名字?超大站?
遭了,我的秘密基地就要被地球人发现了
lchgogo 发表于 2012-11-4 15:07
那位高人,给大家普吉一下南北极的地理意义吧,每年国家在哪里投入很大,求详解?
最后一块可以瓜分的大陆

老瓢 发表于 2012-11-4 15:10
中国在北极没什么机会了,好好在南极搞地皮吧,拉拢一下新西兰,在南极大陆上搞它上百个中国城来。


要进入北极,必须经过北极理事会的同意,TG正在寻求成为观察员国的可能,MD之流肯定是百般阻挠,但没啥,现在北极圈国家缺钱而TG有钱,别忘了还有毛子这个好基友,这段时间TG都在跟丹麦、冰岛等北极理事会成员眉来眼去,能在MD等国家强烈关切下还能让黄怒波租冰岛的3百平方公里地99年的事成行,说明还是有钱好办事啊!
老瓢 发表于 2012-11-4 15:10
中国在北极没什么机会了,好好在南极搞地皮吧,拉拢一下新西兰,在南极大陆上搞它上百个中国城来。


要进入北极,必须经过北极理事会的同意,TG正在寻求成为观察员国的可能,MD之流肯定是百般阻挠,但没啥,现在北极圈国家缺钱而TG有钱,别忘了还有毛子这个好基友,这段时间TG都在跟丹麦、冰岛等北极理事会成员眉来眼去,能在MD等国家强烈关切下还能让黄怒波租冰岛的3百平方公里地99年的事成行,说明还是有钱好办事啊!
真是好消息啊
才第四个,太少了
http://roll.sohu.com/20121104/n356581955.shtml

  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中国将开辟第四个南极科考站。即将开始的第29次南极科考就将进行第四个站的选址调研。

  昨日在广州大学极地科考报告会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孙波透露四个候选区域,分别是昆仑-罗夫山内陆区域、威尔克斯罗斯海沿海、毛德皇后地和南极半岛。其中,昆仑-罗夫山内陆区域位于昆仑站和中山站之间,“在这里建站可以巩固区位优势”。此前有相关专家提出,中山站、昆仑站间跨度很远,其间格罗夫山内陆区域可以再建一个科考站。其他三个候选中,威尔克斯罗斯海沿海拥有丰富的资源,毛德皇后地的优势是便于和非洲交流;而在南极半岛,科学考察队已经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
给力
che 发表于 2012-11-4 12:23
具体位置,可能在经过中国前期建设,已经拥有简易飞机跑道、自动观测设备(地震仪)和储备物资的雄鹰营地( ...
人均了很低,要圈地多建:D
三公子的剑 发表于 2012-11-4 19:02
要进入北极,必须经过北极理事会的同意,TG正在寻求成为观察员国的可能,MD之流肯定是百般阻挠,但没啥 ...
北极反对的主要是毛子和大家拿
lchgogo 发表于 2012-11-4 15:07
那位高人,给大家普吉一下南北极的地理意义吧,每年国家在哪里投入很大,求详解?
没什么特别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圈地。
我们就是人多地少,抓紧吧。
估摸着站名应该会向公众征集,大伙可以斟酌斟酌……
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起航 将为第四个科考站选址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11-06/4303914.shtml

2012年11月06日 06:38 来源:人民日报

  11月5日,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奔赴南极,开始为期160余天的科考任务。作为这次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将进行选址。新科考站的建设目的是什么?选址应注意哪些问题?此次南极科考又有哪些任务?

  11月5日,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广州市出发,奔赴南极。此次南极科考总航程预计历时162天,计划航行27460海里。

  执行科考和后勤保障等任务,将为第四个南极站建设选址调研  

  专家介绍说,此次南极科考将采取“一船两站”的方式进行,即搭乘“雪龙”船,对中山站、昆仑站进行考察,并由“雪龙”船执行南大洋科考任务。

  此次南极科考将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即为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建设进行选址调研,这也是我国南极科考队首次对第四个南极站开展选址工作。

  除此之外,科考队将完成31项站区科学考察和8项南大洋科学考察项目,执行12项南极后勤保障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在南极周边海域和南极大陆开展“极地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工作,考察南极周边海域和南极大陆重点地区环境要素等,并将继续派出昆仑站考察队执行内陆考察和站区建设任务,进行昆仑站二期工程建设,提高南极考察站后勤保障能力。

  此次科考内容涉及海洋水文、物理海洋、气象、天文、生物、地质、生态、测绘、冰川等诸多学科。

  新站将围绕气候变化开展环境观测,选址倾向于西南极方向

  对于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选址问题,考察队副领队李院生介绍说,开展第四个南极站选址调研,是未来新站开建的基础性工作。新站的目的,主要是围绕气候变化的核心议题,开展更加持续的环境观测,更系统地研究南极大陆。

  目前,我国在南极已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考察站,长城站位于南极洲乔治王岛,中山站和昆仑站都位于东南极大陆上。从位置上看,我国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大致处于一条线上,其中昆仑站由于高海拔、低温等恶劣环境因素,目前还只是度夏站,而非越冬站。中山站靠近南极最大的兰伯特冰川和第三大冰架埃默里冰架,拥有较好的气候和海洋环境观测研究条件。

  李院生表示,为了对整个南极大陆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进行系统研究,需要更多的监测点以加大观测范围。新站的选址,倾向于在西南极方向寻找到合适的海洋和气候环境监测位置。

  李院生说,此次将是新站选址工作的第一次考察调研。科考站的选址需要综合考虑科学条件和后勤支撑的能力,两者都很重要。而第四个科考站何时开建,需要看选址工作的进展。

  40多名科学家参加大洋科考,是历次科考人数最多的一次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极地科考工作是展示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舞台,是争取与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领域,也是在关系全球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重要区域。

  在科考队的人员组成方面,专家介绍说,本次南极科考队有队员240余人,包含科研人员、组织协调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以及船员等。

  考察队领队曲探宙介绍说,与以往不同,此次南极考察队大洋科考有40多名科学家参加,他们将以“雪龙”船为平台,专门进行大洋环境的综合考察。这也是我国南极科考历史上开展大洋科学考察人数最多的一次。(记者 余建斌)
asin2012 发表于 2012-11-4 21:39
北极反对的主要是毛子和大家拿
我的印象也是帽子虽然在其他很多问题上都比较和我们谈得来,但北极理事会那里,它也是反对的,我觉得这种国家间关系很正常啊。
lchgogo 发表于 2012-11-4 15:07
那位高人,给大家普吉一下南北极的地理意义吧,每年国家在哪里投入很大,求详解?
南极各国申报科考过的地区,以后就默认是此国的开发地块,所以几年前土鳖组织敢死队抢高点;
南极可以研究地球历史气候变迁,比如钻取百万年的冰层记录,这样可能找出地球冷暖变化规律,如果能预计到多年后气候有重大变动,就要在粮食和灾害预防上花很大工夫,不然要社会动荡的;
土鳖在南极比北极步子大很多,因为阻力小。
新的科考站肯定用,华夏 、长江、长安等这些尊贵的字眼
倒是很期待月球科考站啊
百年或千年后我们的后代就可以自古以来了
wlg0329 发表于 2012-11-4 15:16
你说为什么呢?
别的不说,就说资源,已经够让人流口水的了。北极各国争得那么热闹,还不是为了资源?我们去大洋消耗巨资考察,也不是为了资源?南极也是一样,现在虽然还无法开采,但打好了基础,以后条件具备,就可开工了,资源财富就滚滚而来。
n年之后,史书上会写自古以来我憋已经在这里科研生产活动,呵呵
三公子的剑 发表于 2012-11-4 19:02
要进入北极,必须经过北极理事会的同意,TG正在寻求成为观察员国的可能,MD之流肯定是百般阻挠,但没啥 ...
得感谢金融危机,感谢华尔街,感谢彼得斯潘。冰岛都快破产了,有钱就是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