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大购卡31、卡27直升机 够装备2个航母编队 山寨黑鹰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20:33:04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10/27/18604910_0.shtml

可摧毁深海潜艇

卡-27M反潜直升机是卡-27多任务直升机的升级版,设计用于满足俄罗斯海军2010年至2020年的需求。其现代化计划始于2003年3月,内容包括用新一代Lira系统取代目前的“章鱼”反潜系统。其出口型名为“海龙”直升机,配备有雷达、SD2H无线电声纳浮标系统、吊放式声纳SD-7H、光电监视系统SD5H以及SD6H电子侦察系统。

身为卡-27M反潜机前身的卡-27直升机于1969年开始研制,设计用于取代卡-25直升机。1982年该型直升机开始在前苏联海军服役,主要用于执行反潜任务。由于卡-27设计用于执行反潜任务,所以仅装备有机腹鱼雷、深水炸弹及其它基础武器。机上装有自动驾驶仪、飞行零位指示器、多普勒悬停指示器、航道罗盘、大气数据计算机,还装有360°搜索雷达、多普勒雷达、深水声纳浮标、磁异探测器以及红外干扰仪和干扰物投放器等航空电子设备。卡-27可探测、跟踪并摧毁位于500米深水下的潜艇,并能够全天候24小时以75公里的时速巡航。

据介绍,在测试期间,卡-27M直升机将确认其新航空电子系统的潜艇搜索能力,还将测试其反潜、反水面战和防空雷达能力。据悉,改进后的卡-27M直升机不但加装了新型现代航空电子系统,还对特殊任务系统进行了升级,将其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了10至15年。而且,该直升机还加装了新型雷达系统--据称,这种新型雷达系统可实现360度覆盖,搜索半径更大,并可同时追踪数十个空中和水上目标。

据俄罗斯直升机股份公司库梅尔套飞机制造厂副董事总经理科瓦廖夫透露,俄罗斯即将获得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就将配备卡-27M反潜直升机。除此之外,该级两栖攻击舰还将配备卡-52和卡-226直升机。据悉,俄罗斯海军计划采购四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已于2011年6月17日与法国签署了两艘总值12亿欧元的采购合同。这两艘攻击舰可能将于2014年和2015年交付。预计另外两艘攻击舰的合约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签署。

据悉,“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是法国开发的第四代两栖舰,能够搭载16架直升机、4艘登陆艇、70辆装甲车以及450名舰员。该舰可以18节的速度巡航,舰上SENIT 9作战管理系统可提供实时指挥和控制,飞行甲板面积为5200平方米,设有6个直升机停机点,其中5个可停放16吨的直升机。前两艘“西北风”两栖攻击舰将分别装备俄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它们的列装可大幅度提高俄海军力量,而搜索半径更大的卡-27M反潜直升机的加盟,更会进一步提高俄海军的反潜力量。

老“卡”登上“辽宁”号

卡-27直升机拥有众多衍生型号,其中包括降级的卡-28出口型和卡-31空中预警机。除俄罗斯之外,目前该系列直升机在许多国家海军均有服役,其中包括乌克兰、越南、韩国、印度和中国等国家。据信中国是俄罗斯卡-28和卡-31直升机的主要外销客户。

有报道称,中国曾于1998年与俄罗斯签订合同,采购了8架卡-28直升机,其中包括5架卡-28反潜直升机和3架卡-27搜索救援直升机,当时后者配置有最新型的“伊祖木鲁德”搜索救援系统。2007年,中国又相继订购了9架卡-28和9架卡-31,这些直升机已于2009年开始交付中国,2011年上半年卡-31直升机的交付工作已经完成。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又向俄罗斯采购了第三批共计9架卡-28/31直升机。

重达12吨的卡-28直升机属反潜直升机,其主要用途为全天候执行探测、跟踪和摧毁敌方潜艇。卡-28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2000千克,载重量800千克,最大时速260公里,巡航时速205公里,作战半径200公里,续航时间为2小时,实用升限5000米,悬停高度2900米。该机可装备1枚自动寻的鱼雷、1枚火箭推动鱼雷、10枚PLAB250-120型炸弹和2枚OMAB型炸弹。此外,还装有1个可加热鱼雷舱,以确保在低温气候条件下武器的可靠性。

卡-31直升机则装备了大型雷达,属于雷达预警直升机。该款预警机目前是俄罗斯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唯一空中预警手段。出口至中国的卡-31预警直升机配备有E-801E L波段机载雷达。据悉,E-801E机载雷达主要用于防空和反舰防御、监视空情和海情。该雷达系统可全方位搜索方圆7至250公里内的空中与水面目标,能同时自动监控40多个目标。其雷达天线收放时间80秒,信息更新频率10秒,分辨率不高于500米,针对歼击机类空中目标的最大搜索距离是150公里,针对快艇类水面目标的最大搜索距离为250公里。

军事专家指出,中国现有飞机很难充当航母舰载机,之所以采购这么多的卡-28和卡-31直升机,主要就是为了装备中国航母,其中仅卡-31就能够装备两个航母编队。虽然“辽宁”号航母主要用于训练,但也有可能用来执行预警和反潜等任务,所以也会装备舰载机和雷达系统。考虑到中国在舰载机领域仍较落后,再加上中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该机型使用经验,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两款直升机都会是“辽宁”号航母反潜和预警的主要战力构成。

据俄新社网站报道,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发言人萨尔加称,目前北方舰队正在大型驱逐舰上进行改进型卡-27M(北约称“蜗牛”)反潜直升机甲板着陆和反潜战测试。据他透露,目前卡-27M型反潜直升机已经成功完成了在静止甲板上进行的降落实验,现阶段主要是对直升机主要系统的测试工作。


卡-31预警直升机由俄罗斯库梅尔陶市航空制造企业生产。目前是俄罗斯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唯一空中预警手段。除用于航母舰载机外,也可搭配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或岸基使用。卡-31预警直升机使用E801M“眼睛”型空中和海上监视雷达,机腹装有一座大型雷达天线。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10/27/18604910_0.shtml

可摧毁深海潜艇

卡-27M反潜直升机是卡-27多任务直升机的升级版,设计用于满足俄罗斯海军2010年至2020年的需求。其现代化计划始于2003年3月,内容包括用新一代Lira系统取代目前的“章鱼”反潜系统。其出口型名为“海龙”直升机,配备有雷达、SD2H无线电声纳浮标系统、吊放式声纳SD-7H、光电监视系统SD5H以及SD6H电子侦察系统。

身为卡-27M反潜机前身的卡-27直升机于1969年开始研制,设计用于取代卡-25直升机。1982年该型直升机开始在前苏联海军服役,主要用于执行反潜任务。由于卡-27设计用于执行反潜任务,所以仅装备有机腹鱼雷、深水炸弹及其它基础武器。机上装有自动驾驶仪、飞行零位指示器、多普勒悬停指示器、航道罗盘、大气数据计算机,还装有360°搜索雷达、多普勒雷达、深水声纳浮标、磁异探测器以及红外干扰仪和干扰物投放器等航空电子设备。卡-27可探测、跟踪并摧毁位于500米深水下的潜艇,并能够全天候24小时以75公里的时速巡航。

据介绍,在测试期间,卡-27M直升机将确认其新航空电子系统的潜艇搜索能力,还将测试其反潜、反水面战和防空雷达能力。据悉,改进后的卡-27M直升机不但加装了新型现代航空电子系统,还对特殊任务系统进行了升级,将其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了10至15年。而且,该直升机还加装了新型雷达系统--据称,这种新型雷达系统可实现360度覆盖,搜索半径更大,并可同时追踪数十个空中和水上目标。

据俄罗斯直升机股份公司库梅尔套飞机制造厂副董事总经理科瓦廖夫透露,俄罗斯即将获得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就将配备卡-27M反潜直升机。除此之外,该级两栖攻击舰还将配备卡-52和卡-226直升机。据悉,俄罗斯海军计划采购四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已于2011年6月17日与法国签署了两艘总值12亿欧元的采购合同。这两艘攻击舰可能将于2014年和2015年交付。预计另外两艘攻击舰的合约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签署。

据悉,“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是法国开发的第四代两栖舰,能够搭载16架直升机、4艘登陆艇、70辆装甲车以及450名舰员。该舰可以18节的速度巡航,舰上SENIT 9作战管理系统可提供实时指挥和控制,飞行甲板面积为5200平方米,设有6个直升机停机点,其中5个可停放16吨的直升机。前两艘“西北风”两栖攻击舰将分别装备俄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它们的列装可大幅度提高俄海军力量,而搜索半径更大的卡-27M反潜直升机的加盟,更会进一步提高俄海军的反潜力量。

老“卡”登上“辽宁”号

卡-27直升机拥有众多衍生型号,其中包括降级的卡-28出口型和卡-31空中预警机。除俄罗斯之外,目前该系列直升机在许多国家海军均有服役,其中包括乌克兰、越南、韩国、印度和中国等国家。据信中国是俄罗斯卡-28和卡-31直升机的主要外销客户。

有报道称,中国曾于1998年与俄罗斯签订合同,采购了8架卡-28直升机,其中包括5架卡-28反潜直升机和3架卡-27搜索救援直升机,当时后者配置有最新型的“伊祖木鲁德”搜索救援系统。2007年,中国又相继订购了9架卡-28和9架卡-31,这些直升机已于2009年开始交付中国,2011年上半年卡-31直升机的交付工作已经完成。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又向俄罗斯采购了第三批共计9架卡-28/31直升机。

重达12吨的卡-28直升机属反潜直升机,其主要用途为全天候执行探测、跟踪和摧毁敌方潜艇。卡-28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2000千克,载重量800千克,最大时速260公里,巡航时速205公里,作战半径200公里,续航时间为2小时,实用升限5000米,悬停高度2900米。该机可装备1枚自动寻的鱼雷、1枚火箭推动鱼雷、10枚PLAB250-120型炸弹和2枚OMAB型炸弹。此外,还装有1个可加热鱼雷舱,以确保在低温气候条件下武器的可靠性。

卡-31直升机则装备了大型雷达,属于雷达预警直升机。该款预警机目前是俄罗斯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唯一空中预警手段。出口至中国的卡-31预警直升机配备有E-801E L波段机载雷达。据悉,E-801E机载雷达主要用于防空和反舰防御、监视空情和海情。该雷达系统可全方位搜索方圆7至250公里内的空中与水面目标,能同时自动监控40多个目标。其雷达天线收放时间80秒,信息更新频率10秒,分辨率不高于500米,针对歼击机类空中目标的最大搜索距离是150公里,针对快艇类水面目标的最大搜索距离为250公里。

军事专家指出,中国现有飞机很难充当航母舰载机,之所以采购这么多的卡-28和卡-31直升机,主要就是为了装备中国航母,其中仅卡-31就能够装备两个航母编队。虽然“辽宁”号航母主要用于训练,但也有可能用来执行预警和反潜等任务,所以也会装备舰载机和雷达系统。考虑到中国在舰载机领域仍较落后,再加上中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该机型使用经验,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两款直升机都会是“辽宁”号航母反潜和预警的主要战力构成。

据俄新社网站报道,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发言人萨尔加称,目前北方舰队正在大型驱逐舰上进行改进型卡-27M(北约称“蜗牛”)反潜直升机甲板着陆和反潜战测试。据他透露,目前卡-27M型反潜直升机已经成功完成了在静止甲板上进行的降落实验,现阶段主要是对直升机主要系统的测试工作。


卡-31预警直升机由俄罗斯库梅尔陶市航空制造企业生产。目前是俄罗斯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唯一空中预警手段。除用于航母舰载机外,也可搭配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或岸基使用。卡-31预警直升机使用E801M“眼睛”型空中和海上监视雷达,机腹装有一座大型雷达天线。



应该在搞吧,近期直9、直8改型还可以凑活用,不知道这架预警直8的机体性能怎么样,在这个机体上搞出搜救和反潜型应该不难的。

023036gao5a3sijin1j7gx.jpg
不是说和黑鹰不像吗?
不及高洋 发表于 2012-10-27 12:54
应该在搞吧,近期直9、直8改型还可以凑活用,不知道这架预警直8的机体性能怎么样,在这个机体上搞出搜救和反 ...
这架直8刨了预警雷达还能停降海面么
温暖手心的奶茶 发表于 2012-10-27 13:49
这架直8刨了预警雷达还能停降海面么
在水面起降主要靠两侧的浮筒吧,不过这个功能好像没多少意义,取消也无妨。
黑鹰无法直接搭载轻型车辆,对这点我很怨念啊!
大飞机  直升机  发动机   再到航天领域    中国工业水平相对西方是全方位的落后,没有30年是赶不上去的
不及高洋 发表于 2012-10-27 12:54
应该在搞吧,近期直9、直8改型还可以凑活用,不知道这架预警直8的机体性能怎么样,在这个机体上搞出搜救和反 ...
怎么不学NH90直接给AC313起落架处加浮囊

LS的这图够罕见
土鳖买了这么多蜗牛系列 为毛不引进生产线组装啊,这玩意占地小 最适合上航母了,驱护舰上用着也不错,搜个救,灭个火啥的也行。
yakovlev 发表于 2012-10-27 16:57
土鳖买了这么多蜗牛系列 为毛不引进生产线组装啊,这玩意占地小 最适合上航母了,驱护舰上用着也不错,搜个 ...
蜗牛系列是啥   卡?
这玩意好像不太适合上驱护舰   有点太高了吧
土鳖买了这么多蜗牛系列 为毛不引进生产线组装啊,这玩意占地小 最适合上航母了,驱护舰上用着也不错,搜个 ...
直升机工业现在是铁了心的欧洲路线,是不会仿制俄系了。
汉武大地 发表于 2012-10-27 15:12
大飞机  直升机  发动机   再到航天领域    中国工业水平相对西方是全方位的落后,没有30年是赶不上去的
航天领域不落后,其他的的确需要努力。但是也没有你说的那样大。
我认为还是101带劲!!!!
回生仙饮 发表于 2012-10-27 20:45
航天领域不落后,其他的的确需要努力。但是也没有你说的那样大。
航天领域如果真的要比,这个差距比发动机直升机都要大
龙芯 发表于 2012-10-27 15:21
怎么不学NH90直接给AC313起落架处加浮囊
太萌了吧!
不及高洋 发表于 2012-10-27 12:54
应该在搞吧,近期直9、直8改型还可以凑活用,不知道这架预警直8的机体性能怎么样,在这个机体上搞出搜救和反 ...
雷达面积太小
汉武大地 发表于 2012-10-27 15:12
大飞机  直升机  发动机   再到航天领域    中国工业水平相对西方是全方位的落后,没有30年是赶不上去的
航天领域?你确认你没说错话?
yakovlev 发表于 2012-10-27 16:57
土鳖买了这么多蜗牛系列 为毛不引进生产线组装啊,这玩意占地小 最适合上航母了,驱护舰上用着也不错,搜个 ...
买的再多能有Mi17多?
况且还有Z9、Z8顶着,Ka系列的实际订单不是很多。
大黄猪 发表于 2012-10-27 19:02
蜗牛系列是啥   卡?
这玩意好像不太适合上驱护舰   有点太高了吧
那“黑鹰”在054A、052C 上能停进机库吗?长度够吗?
汉武大地 发表于 2012-10-27 21:18
航天领域如果真的要比,这个差距比发动机直升机都要大
举个例子
hotjeep1 发表于 2012-10-27 22:25
航天领域?你确认你没说错话?
航天领域发动机,自己去找,看过之后才知道这差距有多大
特工2012.008 发表于 2012-10-28 09:05
举个例子
发动机。。。。。。。。。。。。。
我觉得直升机通用平台S-92比黑鹰更适合,尤其对陆军来说。海军的话92的尺寸不比黑鹰长多少,只高了一点点,内部空间比黑鹰大而整齐,有利于设备安放。
汉武大地 发表于 2012-10-28 09:42
航天领域发动机,自己去找,看过之后才知道这差距有多大
航天领域发动机?你说的是固发?液发?固冲?液冲?涡喷?涡扇?大型机?小型机?亚燃机?超燃机?
还自己去找,找哪个啊?
发帖子就别发一句话帖子,还全面落后!有本事来个统计啊?
ma19851205 发表于 2012-10-27 14:08
黑鹰无法直接搭载轻型车辆,对这点我很怨念啊!
拋開技術不談, 這點可能才是老解不想山塞黑鷹的真正原因.......

畢竟, 要老解同時兼顧幾種功能特化(一個人員運輸, 一個裝備運輸)的直升機的生產, 實在很困難, 而且成本效益也說不上去.
hotjeep1 发表于 2012-10-28 12:17
航天领域发动机?你说的是固发?液发?固冲?液冲?涡喷?涡扇?大型机?小型机?亚燃机?超燃机?
还自 ...
淡定,对某些人来说,比技术TG就是要枪挑全世界,你只要有一个不是世界第一,你就是差距巨大,你就是战5渣,航天版大家又不是没去看过。
“黑鹰”研究过,但从来没有正式安排过山寨项目;
10吨级在研,缓不应急。
龙芯 发表于 2012-10-27 15:21
怎么不学NH90直接给AC313起落架处加浮囊
非到万不得已谁敢直接水上迫降啊...上面的相控阵可贵着呢泡完海水就得扔了
毛媒的传统套路啊,标题是某国如何,可正文基本就是吹捧自己,顺带黑下对方。这种嘴脸很令人反感。

特工2012.008 发表于 2012-10-28 09:05
举个例子


http://www.9ifly.cn/forum.php?mo ... 31&fromuid=2108
--------------------------------------
现状:我国发动机技术的落后
或许并不是众所周知的,我国航天过去3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关系到技术先进性的发动机技术上,在1990年代以来就没有什么进展,CZ-1到CZ-4的发动机,主要基于两个系列:

1. 地面推力75吨的YF-20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发动机及其衍生型号,CZ-2一子级的DaFY6-2发动机(4台YF20并联),二子级的DaFY20-1发动机;CZ-2以及CZ-2E/F火箭助推推器DaFY5-1(4台YF20并联);CZ-3一子级的YF-21B发动机(4台75吨的YF20并联),二子级的YF-24D(YF20改进型号,推力仍为75吨级);CZ-3B助推器的DaFY5-1发动机(4台YF20并联);当然还有CZ-4的一子级(YF-21,4台YF20并联)和二子级(YF-22,YF20改进型号),CZ-4A的一子级(YF21B),二子级(YF22)发动机等。

2. 真空推力约8吨的YF75液氧液氢发动机,用于CZ-3A,B,C的三子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液体燃料发动机,如用于CZ-3三子级的YF73发动机,真空推力约4.5吨,这是我国首型液氧液氢发动机;CZ-4A,B的三子级发动机YF40,真空推力约5吨。此外还有一些固体燃料发动机,如CZ-1D的三子级发动机SPAB-14B,HTPB推进剂,推力约16.5吨,变轨级的OM-1发动,HTPB推进剂,推力约0.8吨;CZ-2C的分配器,HTPB推进剂,真空推力约7.5吨。

这些发动机中,YF20发动机直接源自我国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发远程/洲际导弹所用的液体发动机,年代久远不说,推力和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相比实在不足,导致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台数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载火箭的可靠性;YF73用于CZ-3号,开发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CZ-3在1984年2月发射时出现了问题,好在4月终于发射成功;由于是首次采用新的液氧液氢发动机技术,为此研制了YF40发动机和配套的CZ-4作为备份(实际上CZ-3与CZ-4的一子级二子级完全一样,不同在于CZ-3三子级是YF73,CZ-4三子级是YF40);YF75作为更大推力的液氧液氢发动机,用于CZ-3A,首发是在1994年2月;此后至今,投入使用的发动机,技术就再没有什么进展了。

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开发停滞不前的同时,国外新一代运载火箭开始投入使用。如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宇宙神5,一子级采用俄罗斯和美国联合研制的RD180液氧煤油发动机,最大推力高达423吨,可以在47%~100%之间调节推力;美国波音公司的德尔塔4,一子级采用RS-68液氧液氢发动机,RS68是美国自SSME(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以来研制的第一型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也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氧液氢发动机,真空推力高达338吨;同时ESA(欧洲航天局)的阿里安5大型运载火箭,采用了火神/火神2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推力分别为117/138吨;日本的LE7和LE7A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也在H-2和H-2A上投入使用,LE7A推力为112吨。这些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运载火箭的性能并减低了使用成本。这种形势下,开发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并依此设计新一代运载火箭成了迫在眉睫的工作。

开发:我国新一代发动机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当然不可能再沿用上世纪60年代技术开发的YF20发动机去拼凑,而只能开发新一代的大推力发动机。不过,上世纪90年代,曾经流传一种说法,要通过加长CZ-2E的助推器,提高运载能力,将LEO的运载能力提高到14吨左右,这种传说中的CZ-2EA火箭,只是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服役前,不得已的敷衍之计,暂且不提。

事实上,我国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的开发,时间并不晚。最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新一代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YF100的开发工作。根据外界流传的说法,120吨级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俄罗斯的RD-120发动机有一些血缘关系,90年代中期,我国从俄罗斯引进两台RD-120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约85吨),用于研究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相关技术,这可以看作是YF100研制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需要注意的是,RD120和著名的RD170/180/190/191系列没有直接关系,技术水平要低一些,目前只是用于海上发射的天顶号运载火箭的第二级。根据零星的报道,2002年5月16日,120吨推力的YF100发动机进行了整体试车并获成功。

与此同时,传说中的YF77也进入开发阶段,曾经有一段时间,或许是爱好者们对高技术的狂热,亦或开发者们对新技术的追求,YF77被说成是典型的分级燃烧式液氧液氢发动机,不过很遗憾,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越来越多信息的公开,已经明确了这是一种燃气发生器循环的液氧液氢发动机。从技术上说,燃气发生器循环方式的发动机要落后一些,尤其是真空比冲要低了不少,目前曾经投入使用的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用于阿波罗计划的土星5号二子级的J2发动机是普通的液氧液氢发动机,但是随后的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苏联/俄罗斯大型运载火箭能源号芯级的RD1020都是分级燃烧式发动机,冷战时期针锋相对,感觉真的是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此后日本人的H-2/H-2A运载火箭的LE7/LE7A采用的也是分级燃烧式发动机,但是命运多舛,频繁出现发射失败问题;与此同时,ESA投入使用的阿里安5的芯级采用了较为简单的燃气发生器循环方式的发动机。更重要的是,技术的领头羊美国人研制的新型液氧液氢发动机RS68居然也是燃气发生器循环方式,为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缩短开发周期。日本与欧美两方面的对比毫无疑问对中国的开发工作产生了影响,最后采用相对低端但是更廉价可靠的燃气发生器循环方式,尽管有些遗憾,但是也是可以理解的。


。。。。。。。。。。。。
   最后,设想归设想,实际毕竟是实际,有人说过,如果美国出口F119,1亿美元买1台也行啊。但是,我国只能买到俄国古老的85吨分级燃烧机RD-120,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120吨机,也就把我们带进了分级燃烧的领域。毕竟,即使是博物馆里的F-1,美国也不可能卖给我们,同样,俄国能卖RD-180给美国,更好的RD-191的技术可以转让给韩国,却只肯卖给我们RD-120。
特工2012.008 发表于 2012-10-28 09:05
举个例子


http://www.9ifly.cn/forum.php?mo ... 31&fromuid=2108
--------------------------------------
现状:我国发动机技术的落后
或许并不是众所周知的,我国航天过去3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关系到技术先进性的发动机技术上,在1990年代以来就没有什么进展,CZ-1到CZ-4的发动机,主要基于两个系列:

1. 地面推力75吨的YF-20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发动机及其衍生型号,CZ-2一子级的DaFY6-2发动机(4台YF20并联),二子级的DaFY20-1发动机;CZ-2以及CZ-2E/F火箭助推推器DaFY5-1(4台YF20并联);CZ-3一子级的YF-21B发动机(4台75吨的YF20并联),二子级的YF-24D(YF20改进型号,推力仍为75吨级);CZ-3B助推器的DaFY5-1发动机(4台YF20并联);当然还有CZ-4的一子级(YF-21,4台YF20并联)和二子级(YF-22,YF20改进型号),CZ-4A的一子级(YF21B),二子级(YF22)发动机等。

2. 真空推力约8吨的YF75液氧液氢发动机,用于CZ-3A,B,C的三子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液体燃料发动机,如用于CZ-3三子级的YF73发动机,真空推力约4.5吨,这是我国首型液氧液氢发动机;CZ-4A,B的三子级发动机YF40,真空推力约5吨。此外还有一些固体燃料发动机,如CZ-1D的三子级发动机SPAB-14B,HTPB推进剂,推力约16.5吨,变轨级的OM-1发动,HTPB推进剂,推力约0.8吨;CZ-2C的分配器,HTPB推进剂,真空推力约7.5吨。

这些发动机中,YF20发动机直接源自我国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发远程/洲际导弹所用的液体发动机,年代久远不说,推力和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相比实在不足,导致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台数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载火箭的可靠性;YF73用于CZ-3号,开发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CZ-3在1984年2月发射时出现了问题,好在4月终于发射成功;由于是首次采用新的液氧液氢发动机技术,为此研制了YF40发动机和配套的CZ-4作为备份(实际上CZ-3与CZ-4的一子级二子级完全一样,不同在于CZ-3三子级是YF73,CZ-4三子级是YF40);YF75作为更大推力的液氧液氢发动机,用于CZ-3A,首发是在1994年2月;此后至今,投入使用的发动机,技术就再没有什么进展了。

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开发停滞不前的同时,国外新一代运载火箭开始投入使用。如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宇宙神5,一子级采用俄罗斯和美国联合研制的RD180液氧煤油发动机,最大推力高达423吨,可以在47%~100%之间调节推力;美国波音公司的德尔塔4,一子级采用RS-68液氧液氢发动机,RS68是美国自SSME(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以来研制的第一型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也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氧液氢发动机,真空推力高达338吨;同时ESA(欧洲航天局)的阿里安5大型运载火箭,采用了火神/火神2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推力分别为117/138吨;日本的LE7和LE7A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也在H-2和H-2A上投入使用,LE7A推力为112吨。这些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运载火箭的性能并减低了使用成本。这种形势下,开发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并依此设计新一代运载火箭成了迫在眉睫的工作。

开发:我国新一代发动机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当然不可能再沿用上世纪60年代技术开发的YF20发动机去拼凑,而只能开发新一代的大推力发动机。不过,上世纪90年代,曾经流传一种说法,要通过加长CZ-2E的助推器,提高运载能力,将LEO的运载能力提高到14吨左右,这种传说中的CZ-2EA火箭,只是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服役前,不得已的敷衍之计,暂且不提。

事实上,我国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的开发,时间并不晚。最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新一代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YF100的开发工作。根据外界流传的说法,120吨级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俄罗斯的RD-120发动机有一些血缘关系,90年代中期,我国从俄罗斯引进两台RD-120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约85吨),用于研究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相关技术,这可以看作是YF100研制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需要注意的是,RD120和著名的RD170/180/190/191系列没有直接关系,技术水平要低一些,目前只是用于海上发射的天顶号运载火箭的第二级。根据零星的报道,2002年5月16日,120吨推力的YF100发动机进行了整体试车并获成功。

与此同时,传说中的YF77也进入开发阶段,曾经有一段时间,或许是爱好者们对高技术的狂热,亦或开发者们对新技术的追求,YF77被说成是典型的分级燃烧式液氧液氢发动机,不过很遗憾,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越来越多信息的公开,已经明确了这是一种燃气发生器循环的液氧液氢发动机。从技术上说,燃气发生器循环方式的发动机要落后一些,尤其是真空比冲要低了不少,目前曾经投入使用的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用于阿波罗计划的土星5号二子级的J2发动机是普通的液氧液氢发动机,但是随后的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苏联/俄罗斯大型运载火箭能源号芯级的RD1020都是分级燃烧式发动机,冷战时期针锋相对,感觉真的是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此后日本人的H-2/H-2A运载火箭的LE7/LE7A采用的也是分级燃烧式发动机,但是命运多舛,频繁出现发射失败问题;与此同时,ESA投入使用的阿里安5的芯级采用了较为简单的燃气发生器循环方式的发动机。更重要的是,技术的领头羊美国人研制的新型液氧液氢发动机RS68居然也是燃气发生器循环方式,为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缩短开发周期。日本与欧美两方面的对比毫无疑问对中国的开发工作产生了影响,最后采用相对低端但是更廉价可靠的燃气发生器循环方式,尽管有些遗憾,但是也是可以理解的。


。。。。。。。。。。。。
   最后,设想归设想,实际毕竟是实际,有人说过,如果美国出口F119,1亿美元买1台也行啊。但是,我国只能买到俄国古老的85吨分级燃烧机RD-120,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120吨机,也就把我们带进了分级燃烧的领域。毕竟,即使是博物馆里的F-1,美国也不可能卖给我们,同样,俄国能卖RD-180给美国,更好的RD-191的技术可以转让给韩国,却只肯卖给我们RD-120。

瓦良格hk 发表于 2012-10-28 12:37
拋開技術不談, 這點可能才是老解不想山塞黑鷹的真正原因.......

畢竟, 要老解同時兼顧幾種功能特化(一 ...


是的;
“黑鹰”先进易用且发动机强劲,高原性能好;
但美帝要求能够用C-130空运这一点限制了高度,导致运货还不如Mi-171。

至于经济性,土鳖不管怎么搞,引进还是仿制还是自研,都不可能和Mi-8/17/171系列、“黑鹰”系列这种生产了几千架的直升机比较经济性;
谁叫别人动手早,且不断改进、性能上没有落后呢。

这点欧洲的NH-90和EH-101也一样。
瓦良格hk 发表于 2012-10-28 12:37
拋開技術不談, 這點可能才是老解不想山塞黑鷹的真正原因.......

畢竟, 要老解同時兼顧幾種功能特化(一 ...


是的;
“黑鹰”先进易用且发动机强劲,高原性能好;
但美帝要求能够用C-130空运这一点限制了高度,导致运货还不如Mi-171。

至于经济性,土鳖不管怎么搞,引进还是仿制还是自研,都不可能和Mi-8/17/171系列、“黑鹰”系列这种生产了几千架的直升机比较经济性;
谁叫别人动手早,且不断改进、性能上没有落后呢。

这点欧洲的NH-90和EH-101也一样。

hotjeep1 发表于 2012-10-27 22:25
航天领域?你确认你没说错话?


的确是;
差距绝不比航空小;
落后美俄欧日,就比印度稍好。

看完后的评价:
http://lt.cjdby.net/thread-1219295-8-1.html
hotjeep1 发表于 2012-10-27 22:25
航天领域?你确认你没说错话?


的确是;
差距绝不比航空小;
落后美俄欧日,就比印度稍好。

看完后的评价:
http://lt.cjdby.net/thread-1219295-8-1.html
hotjeep1 发表于 2012-10-28 12:17
航天领域发动机?你说的是固发?液发?固冲?液冲?涡喷?涡扇?大型机?小型机?亚燃机?超燃机?
还自 ...

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落后到说话的资格都没有,这么多发动机,那个领先的,美帝一方,统统滚一边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2-10-28 13:06
的确是;
差距绝不比航空小;
落后美俄欧日,就比印度稍好。
某些方面还是比欧日会好一些,但某些方面只能等未来几年新一代运载火箭出来以后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了,还有深空探测这些差距比较大,而且未来重点也不是这方面,估计花的时间要更多。

Zlatan11 发表于 2012-10-28 14:11
某些方面还是比欧日会好一些,但某些方面只能等未来几年新一代运载火箭出来以后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了,还 ...


新一代运载火箭,如果指CZ-5/6/7;
其发动机仍然不先进,仍然落后美俄欧日。
Zlatan11 发表于 2012-10-28 14:11
某些方面还是比欧日会好一些,但某些方面只能等未来几年新一代运载火箭出来以后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了,还 ...


新一代运载火箭,如果指CZ-5/6/7;
其发动机仍然不先进,仍然落后美俄欧日。
日本那航天,哪凉快上哪呆去,欧洲的技术可以,效率吗,世人皆知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2-10-28 14:12
新一代运载火箭,如果指CZ-5/6/7;
其发动机仍然不先进,仍然落后美俄欧日。
有工具能推上去,下一阶段再改进,现在质量大一些的都射不上去了。
有的工程师可以用拙劣的技术搞出模块式火箭系统来
有的工程师用好一圈的发动机搞出无论高速低速都明显不及F-4的飞机来

中国最落后的就是工程师,落后程度得追述到工业革命之前,有发动机作为借口就在气动结构上不下功夫的,有高温合金作为借口循环理论都不搞俐落的,整个就在自甘堕落。
怎么不学NH90直接给AC313起落架处加浮囊
好像得了腮腺炎